Back to collection

Collection of Meanings and Terms in Translation (Fanyi Mingyi Ji) 翻譯名義集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翻譯名義集
姑蘇景德寺大師法雲

* 梵字第五十五
* 煩惱第五十六
* 心意識第五十七
* 陰界第五十八

梵字第五十五

[1146c29] 西域天書東夏九州鳥跡 覿

[1147a02] 云室 吉祥海雲如來胸臆大人相 [*(/(ㄙ*ㄙ))]
吉祥海雲華嚴音義卍字周長主上天樞 吉祥上下
十七梵文二十 八相 (云云) 。

[1147a09] [*(/(ㄙ*ㄙ))] 。西域萬字胸前吉祥 [ㄙ/(**)//(、*、*、)/]
吉祥右旋 [ㄙ/(**)//(、*、*、)/] 相者安樂
[-+] 萬萬宋高僧傳翻譯 華嚴 [-+]
以此萬字字體梵書三音。經文西 梵夾

[1147a18] ![T54p1147_01.gif](/cb_tripitaka_web/figures/T/T54p1147_01.gif)
外國斷絕相離借此烈火 點水相續不同烈火不同
點水如此相連 三德法身般若無餘解脫點水
相離分得有餘解脫一時 三法各異烈火各不相關 三德法身亦即自在
不是是非 一如 不可不可三思不可思
不可思議即非非一祕密 西方 莫不

[1147b04] 修性離合

[1147b05] 三摩離合縱橫修性離合三道理性 開悟修習事事融通
合成十門

* 本文
*
* 釋義
*
*
*
* 判教
* 定位
*
*

[1147b12] 本文大經一切諸法本性 菩薩修習諸法起信論知法 性體慳貪隨順修行檀波羅蜜天台
因果根本即是 自有以此二種 便修習漸漸增長修德合抱
大樹荊溪不二門一念三法具足 修性明文大經解脫涅槃
如來涅槃摩訶般若涅槃 涅槃法身三身 解脫
般若三智故知經意三德各各不可得三法 不可得智者妙行
荊溪 修性永嘉應須一有般若解脫
解脫無法般若有法解脫 般若無二 應須一有般若解脫無法解脫
法身般若有法般若解脫 應須一法 般若般若無著解脫解脫寂滅 法身 (二三)
離合本文 行進自體 之一凡夫
理性行人揩磨影像 釋義離合法師
三義修性
而言二修二修理即而言 未曾加行正因二修
法身起行 離合教相修性 三千以為
起信心真如即是一法 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不覺 心如工畫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
無不由此無明緣成眾生 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 佛法法華
諸法實相三法互具 本寂理具 事造修性三千妙樂
緣理是故修性相對離合孤山顯性一家修性正義 即行
諸位隨分 三法 合理性正因法身
般若一緣解脫 只是 便
理性三德三德三德 涅槃三德便離合既是迷悟
修性 四明光明三法 取經修性法相離合三德
雖是修德三身三智 三識三道指事 性起豈非修性
智行二修三菩提三大涅槃 對證起用二修豈非 修性一門智行
相對離合三法 三德本文 山家離合大有二義修性
成性自有 修性相對修性 修性
相成相對六法九法 淨覺文心 大意孤山不異 ()
境智三德 (說合) 三身 中法可解般若解脫三般若實相法身觀照般若文字解脫
法身般若方便 合掌 報應中法正因
同名正因 離合大有一者 涅槃三德二者
修性 (九法) (三法)
四者十八光明夢見 離合正義 離合 清辨老師二義修性離合二修
離合 成性 合成
合成 離合修性九法
功力相對論 修德法身二修 一番離合離合
法體不思議 不定三不三自
判教 別教 佛性三道
三德別教 修性縱橫修性 離合不分定位
前者不二門 名為行解
契理三法相符離合後者顯性一家深淺 法華壽量
真正乃是聲聞 聞經 至于究竟名為中間
經文究竟至於一切智 法師品真如即是正因道中真如即為真如
修德正因正中 正因中正 發心道中分之
已去為了涅槃滅度法身 三身解脫
般若 三智先達滅度 二十七安玄
不可思議攝一切法祖師三德 圓融縱橫後裔分析二十七
道遠問曰三法 二修一法 三德開合
合為一身開成先師 隨緣二修何妨終日不變所謂
光明懺悔 夢中見聞夢見金鼓擊鼓 正見 (法身) 二見 (報身)
(應身) 夢見擊鼓一見擊鼓音聲 (法身報身應身)
夢見金鼓三身九法夢見 九法二十七 法身
見佛今文 擊鼓何曾修性二十七 四明三佛
相機 法身修性 天主別教縱橫
離合修性之一生佛 思議數量淨名釋迦摩竭不思議

煩惱第五十六

[1149a26] 煩惱菩提涅槃生死 如實幻化 遠離一切煩惱清淨無垢
大光陀羅尼

[1149b01] 起信阿梨耶識有無 不覺 (業識) (轉識) (現識) 境界
起念相續無明緣生三細無明惑境界六麁 (智相相續相執取相 起業相業繫苦相)
見思惑無明根本 道理中觀見思枝末惑 真諦修空通惑

[1149b09] 薩迦薩迦達利瑟致 身見百法五蘊我我所一切

[1149b12] 舍那一身 (我我所 ) 二邊 (邊見隨身斷常) 見取 (見取以為) 戒取
(戒取) 邪見 (邪見撥無因果) 名曰見惑止觀
得名名為見惑復次見惑非但 得名稱之為虛妄 知見俱生
推理俱生見者止觀 何必蠕動推理 [*] 怒目自大底下凡夫何嘗執見
故知無利 (中有 凡夫即是底下使)
止觀分之 世智推理所有十使屬於
(宿所有煩惱我見使凡夫共有 在身無漏見諦不同)
止觀所有十使 屬於 (外道未見禪定使未曾見惑
見惑現前不同所有見惑是故不以八十八使見惑為例八十八使) 。 三結廣說八十八使
(十使身邊戒取使道諦身邊八十八) 。

[1149c04] 三結一身二戒使更加 五下妙樂不是不通
見惑何故俱舍三結根門根門身見 戒禁取二門四門四諦
邊見身見見取邪見故此三結五見見惑 三界四諦一切見惑
三界 正在欲界故云等至無所有身見欲界斷見
因明是故 持戒
俱生思惑俱生俱生 男女託胎父母惡心
見惑見思止觀見惑何嘗 (中有外道諸見) 。止觀
中有見諦利鈍 止觀毘曇使見諦 使三界即是三界
九品思惑使三毒 (俱生杜牧) 七情二者二者 不得
俱生五上掉舉 (高舉等流) 無明無色 ( 兩界)
何故上界無疑答疑 淨名五蓋四分貪欲 ()
(三毒) 止觀 一身游走雜戲 吟詠競爭是非無益
世間語言心情放逸縱意 思惟文藝世間覺觀名為 萬一華嚴
萬一萬一 萬一等分行者萬一了知如是 虛妄思惑忿隱藏
意識昏迷暗冥嬉游 三業躁動 媿不能
生熱俱舍 慚愧掉舉忿楞嚴 (具足) 。
(即是 ) 。 (高舉) 。 (熱惱不安) 。 (諂曲 諂曲) 。
(心懷不實現有詭詐邪命) 。 (忿不捨不能熱惱)
(大經二十三 五事五見五見六十二一者我見五十六欲界五陰四句合為
色界無色十六故知三界五十六邊見三界斷常合成六十二見二者
五陰斷常有無二見根本大論六十八四句二十
去世四句二十現在色有四句二十 未來三世六十有無) 。
(良善之類) 。 (得失忿恨之一法性相應) 。

[1150b01] 深入異名著名 二種一者有力二者無力 禪門貪欲男子女人女人
男子內外貪欲外緣男女 身形遍一切處貪欲眾生處處俱舍 顯色青黃形色
方圓供奉大論 形容 威儀起行 俯仰揚眉
親近按摩言語 承旨 體溫人相

[1150b13] 別名涅槃愛河 眾生無明不能 四句 ()
( 看相貪求) (名利財色) ( ) 管子所在千仞不上
之下商人兼行 千里不遠在前漁人海水 迸流宿夜不出漁父
其事 ( ) (忠言 ) 導言
(希望前人意氣) 是非而言 (調是非) 好言 (聞人)
(親情) 稱譽詐偽 惡人 (己親) 其所
(善惡二邊容納和顏悅色 ) 君子明君不臣漁父
大事變更功名 (伺候安危經營大事 之際建立功名) ( 己獨擅自)
見過 ( ) 。不同不善
() 。

[1150c06] 恚怒禪門 非理不來自生外人淨土三毒
諍訟法言 不順

[1150c11] 禪門斷常 諸法現在諸法不滅推尋 三世不滅有無
如是乃至非有 念言微塵實法實法 四大四大假名眾生世間
思念邪道阿含正行經思念 生死何等今生為人癡心不解不知死當見佛
不問沙門承事不信道德父母不敬世間不知泥犁 生死不止生死呼吸 ()
不過人命名為三毒 三毒重者三毒二種一者三毒任運
名為煩惱止觀惱亂心神 心得二者三毒 決定動身三毒貪欲
致病愚癡致死等分 多種智論業者不善 地獄受苦眾生苦惱
名為善果所謂諸天 隨意自在明了名為三界 不善果報所謂阿修羅八部
此處受苦無漏 何以無漏法清淨 無垢空無分別不得
黑白相待無相不得 無漏一切中分 (云云) 。遺教
大醫王種種 種種種種種種仁王知眾一者二者
仁王 三不善根種善根 布施光明手足
教行慈悲法華柔和能忍慈悲 一切智慧遺教實智則是老病死海堅牢無明黑暗
大明不服 華嚴譬如方藥不能 多聞如是

[1151a24] 邪命邪法活命 中說舍利弗乞食 梵志名曰問曰沙門
答言下口四維 不解
出家人植樹不淨活命 名下出家人星宿日月風雨 霹靂不淨活命出家人
使四方巧言不淨活命 出家人種種呪術吉凶如是 四維不淨
清淨乞士活命聞說清淨 信解舍利弗因為說法須陀洹智論 八正道邪命無漏智捨離
正命何等邪命利養 奇特利養功德利養 占相吉凶利養高聲令人
利養故稱所得供養動人 因緣活命邪命

[1151b15] 五欲大論哀哉眾生五欲 欲求不已五欲轉劇如火
五欲無益五欲 逆風五欲害人 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須臾
貪著五欲不捨之後 譬如愚人貪著不肯 墮落毀壞
五欲分界內外大論二乘 內五故世五欲不能界外妙色染污迦葉
五欲不能動心菩薩淨妙 五欲不能迦葉界外 天女散華身子界外
分別生死涅槃分別 法塵

[1151c03] 諂曲



心意識第五十七

[1151c06] 華嚴虛妄積集末那思量意識 分別五識不同愚癡凡夫不能 老病入涅槃生死涅槃不識
一切分別楞伽廣說八相何等真識 (宗鏡不為 淨法生死
涅槃心王) 現識分別事識大慧譬如明鏡諸色現識亦復
(譬如殊勝野人輕賤冕旒頂戴如是賴耶清淨佛性雜染
保持美玉苔衣賴耶生死習氣賴耶相生
賴耶如是諸色一切諸世間以為覺者迷惑我我所有若非有自在世間賴耶變現體性甚深無智人不能)
大慧現識分別事識壞相 (五識八識) 展轉 (七識 八識八識五識) 。大慧不思議
(賢首無明真如不可 不思議不思議) 。不思議 (真如心受無明
可變變異故云不思議不變不變不思議勝鬘了知 不思議) 。現識
(現識行相微細轉識業識 現識即是 相應心) 。大慧種種
(即是現識境界心海諸事波浪) 。 無始妄想 (和合心海之中妄念習氣無始熏習不斷未曾離念故此
動心種種妄念 而且分別事識行相 相應心) 。分別事識 譬如海浪風起
無有斷絕藏識常住 (華嚴世尊南海楞伽說法
高峻大海無門神通堪能心地法門無心方能大海心海
自清淨波動明達心境無不猶如大海日月森羅
明白經意種子業識如來藏二乘識趣般若修空菩薩勝者
本性全真便深密九識接引長大
猶如敗種解深密經乃是楞伽維摩楞伽 八識如來藏淨名實相觀佛)
境界種種 騰躍轉生 (賴耶增長增長展轉不斷猶如
生起於是增長世間法以為譬如河流前後 相續轉生各各相差分別顯現)
楞伽大慧白佛 世尊更為陰入生滅無有 愚夫生滅不覺不識
(華嚴愚癡凡夫不能知覺老病入涅槃生死涅槃不識一切分別) 。 大慧如來不善興起一切
譬如變現 (唯識論能變二種能變第八
中等異熟習氣等流習氣七識中善無記生長異熟習氣六識中有善惡生長
二果能變二種習氣八識種種等流習氣因緣八識相差等流果似因
異熟習氣增上緣第八識引業相續異熟六識滿業異熟起名異熟生
異熟間斷異熟異熟生異熟果因故唯識論一共中共云云) 。 我所不覺三緣和合方便外道
著作無始虛偽惡習名為 (藏識猶如穿藏識
無不內外諸世間彌綸譬如星象布列虛空風力所持運行不息空中鳥跡不可
進退藏識如是波濤萬象) 。 住地七識海浪常生不斷
自性無垢畢竟清淨其餘 意識念念不實 境界種種著名不覺自心
色相不覺苦樂解脫 (八識妄動牽線) 。 (七識應和) 。五識 伴侶
(五識共和) 。 (六識分別眾人) 大乘 積集業積集了別
婆沙 意識如火名為 一心差別有別
差別過去未來現在 雜色六道五根
屬意分別妙樂俱舍 起名思量了別一向 全無大乘八識七識
有漏 全無常住大寶 佛言了別所知
所知所知所知所知 名為智者寂靜不行一法生分種種分別
名為大乘同性經楞伽白佛云何 壽命壽命身受佛言眾生風力
受業臨終受生 不自在尋常心塵自由自由二六時省察

[1152b25] 污栗馱草木

[1152b26] 矣栗馱方名積聚

[1152b27] () 黃庭經 正法念經蓮華開合帝王色法

[1152c01] () 音義

[1152c02] 質多耶質帝 西域外道佛教緣慮心八識
第八種子器世間故云 第八 (思慮) 。八識
(宗鏡有法皆知 司馬彪莊子萬惡不可) 。百法論
起名第八 現行積集 諸法現行
起種積集屬於第八 諸法 如理三緣
能緣名為了別名為無間第八第七 楞伽藏識思量
境相是故名為第六 具有一定意識緣於 之中有理有事中有極略色
自在所生法處諸色 法處色鏡像 彩畫所生法處夢中夢中
四明意識五根五識 意識意識五根狂亂熱病眼識緣故
第六得名名為六識 籌量是非名為意識 五塵舊識五念流散
波浪分別事識所在 名人四住 正解不生煩惱障心境 名分

[1153a05] 末那唯識分別唯識 具足末那染污 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惑
染污思量思慮第八度量 如是思量第七了別六識得名
第七識次第能變 末那思量性相四煩惱 我癡我見我慢我愛
無記大乘楞伽大慧云何 意識七識佛言大慧 緣故七識大慧意識分別境界
習氣長養藏識由是我我所 思量隨轉藏識緣故執著自心境界生起展轉
譬如海浪自心境界起滅是故意識七識楞伽經 七識所以
二識起信現識第八事識何故第七識七識 染污常時第八第八
第七瑜伽論賴耶二識 事識外境第七是故 第六斷惑無漏第七不能斷惑
無漏第七識第六 既成無漏第七 無漏第六生法二空第七識
俱生我法二執現行故第 何故第八有漏第八便無漏一切有漏
種子散失即便成佛 何故不成無漏五根第八相分能變第八既是
五根有漏五根有漏 五識有漏宗鏡七識 得名稱為七識二根不會名為轉識 (宗鏡
不定三性三量不定方名轉識) 。三不習氣忽然 妄想無間生滅相續識
無明四住煩惱 名為 三界生死盡是外法無畏
分明顯像現識十法 真性智障

[1153b19] 阿賴耶起信阿梨耶識 有無不覺境界 就義
藏識諸法 能藏所藏執藏名為雜染 緣故有情了別
器世間 能藏猶如庫藏 寶貝雜染
亦即所藏即是猶如 雜染三執堅守不捨猶如金銀為人
堅守名為染末那 堅執名為起信能藏所藏 所藏種子
所藏識相 在室內賴耶色心 摩尼珠 青黃能藏
身等識身之中 一切法賴耶一切摩尼 能所故云能藏自體諸法 能藏諸法自體
(一切種子) 。種種熏習種子積集 (積集起義) 。執持種子諸色
(宗鏡將死異熟業力相續執受身分執受便 相離即是非情) 。宗鏡
去來識相 顯識賢護運轉往來猶如風大無色無形不可顯現發動
示眾形狀搖振林木摧折破裂 眾生作樂 面目形容黑白諸色賢護識界
無色無形無光顯現因緣 種種功用殊勝所知染淨 諸法依止 (三性所知) 。種子
(梵語 種子) 。住持出世間諸法種子 (古德無始種子時而如草) 。唯識論一切種子
本性不從熏習增長 一切有情無始有種 法爾種子差別有如
護法有漏無漏種子 現行雜亂 攝論
賴耶種子如此共生 乃至無體 假實和合可分無二
未有功能熏習後方功能 但是果報不得一切種子 他生一切種子自相
相續攝論 八識種子故稱果報攝持種子 種子宗鏡種子
所生 生起生出 無力發自親生
有無種子 不得有漏不能 中善次後
種子 不得水土不能 現行自力
由是 因緣
種子生長二種熏習 熏心染淨現行心境 攝論轉依法身
四法信樂大乘種子 波羅蜜大我種子虛空三昧 種子四大種子熏習四法
四德種子四德四德本來 不從種子故稱種子 不受無記
不容不受 不容 太虛異熟生死 善業異熟果
(宗鏡第八識阿賴耶第七第八見分第八
異熟善惡業果善惡前世善惡
今世第八識無記異熟因故異熟一實異熟
異熟如何善惡第八六識名為
滿善惡滿滿業異熟生異熟第八果真異熟異熟
一切相續牽引業滿業間斷轉識不能引業滿善惡業果三界六識 無色界無心) 。現識
(宗鏡顯現七識顯現現在 前後現有實有種子) 。唯識論瀑流水上
不捨 相續 (唯識論作意受想相應阿賴耶識無始 乃至一切五心相應)
天台 (無始未曾斷絕 宗鏡祖先歿後嗣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五力唯識一定通力
識力四大願力五法威德道氤法師唐明皇佛力法力三賢不能) 。隨眠
(顯宗論相續隨眠順流安住勝者相續即是趣入如實
長時隨逐有情隨眠瑜伽煩惱 隨眠種子生起一切 煩惱)
菩薩處胎經爾時世尊示現 有為無為有漏無漏
鬼神阿修羅迦樓那緊那羅摩睺羅伽 非人二十八天地獄爾時世尊鎖骨遍滿三千 世界 (云云)
彌勒骸骨一切 知識分別無疑爾時彌勒 菩薩即從座起執金剛七寶
白佛人命恚結次復前身十戒 生天次復前身破戒生地
如是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二十 八天地獄知識善惡果報 全身舍利無有爾時彌勒
推尋不知如是 白佛神識不可如來入涅 彌勒當來
無上道何以舍利不知識處 白佛不思議不可非我境界 所能籌量狐疑世尊解說
神識得知善惡不敢 舍利無有 我等彌勒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舍利
流布汝等境界所能分別阿賴耶識 五心相應以是遍行心所 作意作意 所緣境
(作意功力一心) 。 分別變異心心 受想
(根境異名 相交名為隨順所生之上
一切心所功能作用名為變異) 。三受領納違順 境相 施設種種名言
方能起種名言 (安立異名 名為安立) 。
作為品等正因 驅役自心 (異熟行相
緣事名相行相不明不能分別逆順境相微細一類捨受相應相應異熟
引業不待善惡勢力捨受苦樂二受異熟生異熟相應) 。 一百凡聖凡夫
三界九地種子百法諸佛果位 六十六根本煩惱隨煩惱二十 相應三十四宗鏡
八識得名稱為八識真偽 和合三蘊諸法名為藏識四住 起發成聖名為出生
金剛智七體寂滅 名為 本覺十功德圓滿一切種智
有情無情發生染法淨法 眾生界無想國土緣生染法 六趣回旋淨法可謂凡聖
根器 可謂第八真如一心廣大無邊體性微細
有情涅槃 賴耶果位無垢
(攝論一切種子
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二執一者有色執受二者名分言說戲論習氣執受宗鏡
二義二義自體二持二義以為即令
安危共同執受自體無記二持第八任持
第八相分安危共同第八五根第八五根器世間
執受二義何以器界第八執受第八所以自體器界
第八安危共同所以執受膀胱宿所以第八執受四句
無漏器界現行身根現行) 。而立 一切太虛
萬法大地發生 第二 發起內外塵勞
析出根塵四大分外四大 境內相成無念 一如有想法界
真空一道可謂迷途 大覺

[1155b16] 執持執持種子生相 執持執持二執 種子散失三執取結生相有情
中有第八識初一受生 取結生相一念受生便
父母第八識 一剎那 便同時根塵 現行名為取結楞嚴微細習氣瀑流
(習氣熏習種子異名第八識無始習氣微細生滅
不息瀑流解深密經瀑流水生波浪波浪) 。 開演
(宗鏡若一眾生不復進修增上慢 客塵若一眾生自身斷見無成凡夫二乘開演
解深密經甚微一切種子瀑流凡愚開演分別真諦第七
第八分立唯識百法第八識染淨和合) 。解深密經 第九第八攝論
說法染污清淨 清淨譬如金藏中有一地 依他性染淨二分
分別為生七識 真實性涅槃九識宗鏡分別 開合不同體用
全體 非有不一
古德 皆是體用緣起本末九識 五識常用
常用 真如緣起 緣起真如真如緣起涅槃不生
緣起真如無生 無生涅槃法界 生死涅槃不生法界涅槃法界
涅槃生死雜亂法界生死涅槃 寂靜生死雜亂眾生即是涅槃寂靜即是眾生是以法界涅槃生死
隨情法界生死涅槃 如此說情非理非情 非理所以
非情所以假說 假實無礙故人俱空體用 空無人法俱空空無
妙用如斯 不可以名相至極不可以二諦 不可以名相能詮不可以
非有無能故云至理無言賢聖 可以神會不可以一心 不覺起信
如實知如法覺心摩訶衍 即是顯示根本不覺起因根本 因緣不如
何等不如三法不如 不如違逆云何三法 一法二者真如一法一心一法
名為知法一切 如法平等理即一心 法界三法違逆無明
是故如實知如法不覺 守一通名 起信無明不覺心動最初
業識因此業識復生轉識最初 不覺稱為第一業相所見無有差別 念法不可分析唯有精勤
如是流動不覺第二業相 能緣成了第三現相了別戲論境界具足現前
相分圓滿見分相分 業識極微本覺無明 未能外緣不覺
本覺不覺即為業相微波 從此轉移本處相者無明資助業相能緣見用向外
未能五塵所緣境海波風力從此轉移 現相現相有色
大地器世間楞伽經大慧白佛世尊生住滅大慧二種 非思量所知生住滅生住滅
(梵語不斷) 。第八三相不斷 名為無明業識為生
名為金剛定等覺一念 無明名流生住滅七識心境 名為具有
現識 相生熏習名為滿名為前生
迷悟後生染淨 即是生住滅生住滅仁王般若 有情久遠剎那
染淨各自無量無數染淨 剎那不可說乃至金剛一剎那 不可說不可說有情色心二法
色蘊宗鏡剎那 一念 中有心所
種類 久遠無始過去未來無體剎那熏習現在現在妄念
名為過去起名 故知一切處無量皆是 現在一心別理契經文殊師利
佛言世尊阿賴耶識一切法過於恒沙 諸法何處佛言如是有為 無為一切諸法殊勝不可思議何以
非有無為有為無為法 文殊白佛世尊云何名為非有 無為佛言非有無為所謂
非有有為無為 無為是故殊勝不可思議 二門分明一者轉門二者
生滅門不出如是二門云何 染法有力淨法無力 名為轉門淨法有力染法
名為轉門云何 假說我法實有 唯有轉變 (轉變轉義
轉變二分見分作用名為變相作用名為自證
見相二分一切法即此二分心體故知一切諸法離心) 。分別分別 (
業識起見二門因相所能我法七識第八識 ) 。由此
(見相二分妄執我法二執即由見相二分 我法皆是無故) 。一切唯識
(薩婆多執心其實識字清辨空有二邊處中) 。總有四分相分
(一實名相即真真實境相名相三相名相
有為法有相名相能詮相分四相三相
相分相分一識即是本質二識不得本質) 。二見唯識 有了
(見分證見根本智見分 能緣三分能緣四念
推度比量推度一切五色根內外二分見分) 。三自 見分相分作證
自證第三自證 得名四分 見分相分 ()
自證四分立義第一安慧 菩薩自證自證 緣生見相二分不從
緣生妄執如是二分有理 自證依他起性有種實有 見相二分更變我法二執
無似護法菩薩即是 二分我法二執無體 楞伽三界有漏心心皆是虛妄
自性故知八識見相二分皆是 唯有自證依他起性實有 難陀論師二分唯識
一切見相二分見相二分能所 無相牽心心法無由 能緣見分誰知有所相分有心
唯識見分能變相分能所 二分見分相分依他起性有時 同種有時
不許諸佛應現 種種影像陳那菩薩三分安慧 無用難陀見相二分
無體不足 能量相見有所相分見分能量自證分為
人為 名為見分相分不錯 自證分為眼識見分
見分不曾忽然 自證見分不能 故知三分自證相見
二分自證 境相自證境相 相分似外境現自證即是
見分相分自證即是護法 四分立宗心心細分應有 第四第三分為
陳那三分見分能量 即將自證分為自證 能量即將能量自證分為
第四自證分為第三分量 眾生心內外一切 (分為見相二分第二心境內外) 。
(能緣 能緣見分 ) 。種種差別 (見分種種差別) 。 現量五識第八見分雖是
現量以外緣故即非 緣故七識雖是非量 二義現量見分
現量緣故非量 根本智見分真如不變 非量須是心體具足
現量三不心體 四分何為體性相分變色 體性三分現行心所宗鏡
未有無心凡聖通論 大約隨心 (實義
實根四大相分隨心為此根塵相分自有能緣見分) 。
(影像相分異名為此假相獨自有名兔角過去 未來影像能緣見分見分同種)
( 一半本質同一一半見分同一能緣見分本質) 。
(不定有性界繫三科異熟等差不定) 。實相名性五識
第八心王現量第六 自相不帶名言方名根本智真如無分別
運轉隨心 能緣見分三性相分 記性能緣見分三性二種
見分見分相分自相能緣見分三界 明了意識香味香味
欲界繫明了意識上界 欲界第八種子能緣第八欲界繫 種子便三界二識有界
三科五蘊即如五識 五塵相分色蘊 十二處五識見分意處
相分五境十八界 五識見分五識五塵相分五境 三科異熟即如
見分異熟五塵相分異熟異熟相分見分同種 即如第六兔角
過未無為地界假定 果極皆是影像見分 二種一者
第六兔角過未 相分相分第六見分同種 二者第六五根
相分見分同種 心緣 第八見分相分一半
本質同種一半能緣見分同種 本質能緣見分 兩頭不定第七
能緣見分第八見分四句分別同種同種
真如不從見分同種 真如無為顯得所生
種類有種不同 八識分別五轉一切二種
因緣五根第六意識 一明意識 五塵心中以後五塵
上方長短假色 意識三世自身現行
心所自身五根他人 心心 剎那五塵名性
中意三世 能緣自身現行心心 有漏定位引起
五塵即是夢中意識 第七識第八識心王 因緣變故相應作意五心
何為 五塵八法八法四大 四微香味有為能緣
第七識自心心所第二第六識見分所假相分為 能緣自心心所第三
中間假相分為能緣有漏 二識心心所為攝論遠行獨行無身調調心梵志百法
如來意根遠行獨行無明 一切遠行相續 無實主宰獨行無身無形
依附轉身 在身 外道世尊但是獨行
主宰獨行無始六塵 遠行

[1158b25] 菴摩羅清淨識金剛三昧經 白淨無垢識佛言諸佛如來 入菴摩羅何以一切眾生
一覺諸眾生眾生本覺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決定本性 無有天台大乘菴摩羅 無分別智第九
(宗鏡摩羅太虛佛性明珠 ) 。第八我見永不 清淨果位
菴摩羅天台大乘第九 真諦攝論 三藏七識
性體阿賴耶八識藏識 無明無明 菴摩羅九識清淨識即是正因
不許第九第八異名新譯 第九論文第九第八 對於正因第七對於第六
真諦第六 善惡 體性對於三德理即
三識一心即此一心 具足光明菴摩羅識第九不動 分別即是
(宗鏡無垢決定有心決定無心四句 無量故知如來心智非情) 。阿梨耶識即是第八
隨眠煩惱無明分之 菩薩大論菩薩心名為般若 第七分別生死
涅槃分之二乘即是方便 波浪凡夫第六宗鏡九識 自體名為真識非有
無相改名法性真覺 隱顯佛性真識虛假名實 六大方名法身自性
清淨識摩羅無垢識非一異名 真如勝妙不可名目

[1159a03] 牟呼栗多堅實 第一義實心念慮乃是群生摩訶衍
云何加一一心 上文所謂一心二種自在 不安文殊師利建立
一種建立所以者何一種 一一有種一切 名字唯一無餘是故建立
一種一切一心方言梵語 一切一心菴摩羅云何 諸佛菴摩羅
本則何者 入菴摩羅故知果位菴摩羅一切 心識一切種種名字群生
(大覺相公訪問楞嚴 本覺一法二法二法本覺一法言明
一法二義性體 ) 。禮記人生
儒家寂然不動 真心理具妄念 事造楞嚴無始來生
不知常住真心明體妄想流轉情性 八識九十二
同異云何 楞嚴常住真心明體光明 云心躁動不停
楞嚴舜若多消亡爍迦羅 心真大意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
國師成心成性 真妄二心經論大有真心 一心真如二者妄心
種種騰躍轉生 楞伽如來不善 一切四者即真楞嚴
淨名煩惱如來 西域 紛紜會通
性相南北 西域那爛陀寺戒賢大德彌勒 無著法護難陀深密瑜伽
立法相宗法相八識業相以為 生起法相宗識相 同時智光大德文殊龍樹青目
清辯般若中觀立法 真如隨緣染淨 真理東夏攝論
南北無著菩薩大乘 至此不同梁朝真諦九識 第八識生起諸法
依止第八識十二因緣 玄奘新譯攝論八識第九 異名天親菩薩十地
至此南北相州 相州無明南北 其次會通無明
不共不無四句不可思議 自行南北四悉檀因緣 性相
種子熏習增長成分智慧種子熏習增長轉依成道 名為阿梨耶識
一法中論攝論 六識明文 勞苦宗鏡阿賴耶識即是
真心不守自性染淨不合 一切真俗境界藏識明鏡影像 影像和合不和
不變真如真心湛然 不動不信阿賴耶識如來藏 如理即是未了不變
隨緣隨緣不變二執宗鏡 二門一切性相識相真空如理真心無相云何
不空常住湛然有水 性相



陰入第五十八

[1159c25] 智論一切諸法有名如實 名色形質 凡夫色心輕重
對機陰入三科

[1159c29] 健陀積聚古翻 積聚有為真性仁王不可說 有情色心二法名色
積聚真實色受想行識名為 五蘊 (心經疏記五蘊) 。音義指歸翻經 僧叡改為唐三藏改為

[1160a06] 吠奢法界次第通稱根塵相對 根塵即是十二
六入二義根塵 互相二根以是 十二入楞嚴六根
前塵 故云六入村落法界次第六法
名為 通名 名為
染污染污情識通名 十二處百法生長 根塵生長十二處

[1160a21] 馱都百法中間 六根六境名為法界次第界別十八
十八界相對 識別能別 通名由此根塵六法十八界
三科法如俱舍種族 五陰開心
十二處五根 法塵合心一處意根 十八界開心
六識意根法塵 三科

[1160b07] 雜穢 五位初七大集經 三事三識出入息
壽命即是火大 中心 即是剎那覺知增減三法和合
即是命根宗鏡 依親種子以此種子業力功能差別決定
功能便親生種子 命根生法


[1160b21] 頞浮陀

[1160b23] 凝結 三七日

[1160b25] 堅硬 有身六處名色涅槃佛言名色繫縛眾生
眾生名色眾生 別名名色繫縛眾生 繫縛名色

[1160c02] 支差俱舍以此五七五位 七七日五根圓滿
增上出生五識 增上緣 從此五七出胎
胞胎說文爾雅

[1160c10] 諸色名為瑜伽觀眾 名為楞嚴
肉眼天眼三慧四法五佛 然後大品菩薩行般若
五眼肉眼三千大千世界天眼 十方恒河沙諸佛世界眾生 慧眼菩薩有為
世間出世間有漏無漏 菩薩無法不見無法不知無法不識 慧眼菩薩法眼隨信
法行無相空解脫門 無相解脫門解脫門五眼 五眼得無三昧得無三昧解脫 (云云)
乃至菩薩道場不能道場菩薩菩薩法眼淨 (目連 天眼內外清淨琉璃)
菩薩金剛三昧 煩惱習即時諸佛無礙解生佛 一切種智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乃至 大慈大悲功德佛眼大論
眼見不見不見見外不見 不見不見以此天眼 天眼遠近前後內外晝夜上下悉皆
無礙天眼和合因緣生假名不見 實相所謂空無無生無滅 實相慧眼慧眼不見眾生
一異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 慧眼慧眼不能度眾生所以者何分別以是生法法眼行人
一切眾生各各方便門 得道法眼不能遍知度眾生方便以是 佛眼佛眼不知覆障無不
顯明決定微細 甚深佛眼
不見不知為難所思一切 佛眼五眼 淨名人中肉眼
不及人天一往 過人肉眼惡業天眼色界四禪天 慧眼
(所得慧眼) 。菩薩法眼如來佛眼淨名記問二乘法眼 三教菩薩如何五眼
諸佛菩薩 分得究竟故云 肉眼一時十方天眼不以二相
第一法眼佛眼 五眼具足二乘 肉眼人肉同異云何凡夫
惡業佛果功德清淨 肉眼見人無數世界故知凡夫肉眼肉眼
障礙云何大論生天肉眼 天眼開闢肉眼見大天眼 二種果報二修果報
肉眼合用天眼肉眼 佛眼同異云何淨名諸佛如來 菩薩體用不同且如肉眼
色處中道名為 肉眼約見中道佛眼天眼 佛眼同異云何淨名取證
十法界天眼 無二名為佛眼淨名 分別肉眼
天眼因果三慧眼見 四法眼見色心因緣假名 俗諦諸法五佛眼見中道真佛
因緣事理中道佛眼 菩薩究竟同異云何 究竟五眼
淨名三諦 惡業肉眼亂心淨天 真諦界內惑慧眼內外
塵沙無知淨法眼無明佛眼因緣所生三觀淨名
四佛五眼不同金剛般若 須菩提如來有肉眼不 (云云) 。五眼 四教淨名偏圓相待
佛眼別教法眼菩薩慧眼 菩薩淨名凡夫肉眼 天眼聲聞肉眼天眼
慧眼真諦即是二諦三藏 菩薩斷惑不見真諦肉眼天眼 世諦通教菩薩二諦
幻化別教菩薩 法眼界內恒沙佛法無量四諦 見相圓教菩薩十信
名為佛眼相似見法 見相無漏五眼淨名引首楞嚴
出家常樂睡眠如來 生類啼泣自責 白佛佛言
便失命 天眼世事修禪四大 齊眉上半
瑠璃明徹楞嚴不明 大千界不見 淨名修禪四大清淨
天眼從頭上半三千 世界三藏天眼一頭無礙
會通淨名 天眼天眼 肉眼修得天眼肉眼
及其 楞嚴聲聞天眼 優劣入定
聲聞所得 見一切佛見大淨名 天眼作意乃至大千諸佛
菩薩天眼不以二相諸佛天台中道天眼二諦遍照四土 生死依正三昧
天眼云何穿 定則不知二乘定則 不見荊溪
不見二教 佛眼正使習氣 時而二諦究竟三乘
佛眼佛智復次天眼大梵王 天眼梵王 肉眼修得肉眼別異淨名
梵王相見不分 相見了了乃至阿羅漢 相見三自梵王住處
不見根本四禪 清淨天眼三千 梵王天眼羅漢天眼
淨名梵王眼見大千界法華 肉眼大論生天肉眼 開闢 () 肉眼見大大品
肉眼由旬乃至大千天眼肉眼相違法華經 肉眼見大一切法三藏二乘天眼
所見事理不能何況梵王可比大經大乘肉眼名為佛眼 慧眼名為肉眼慧眼
斷惑圓教肉眼圓教肉眼 佛眼煩惱性能如來祕密

[1162b08] 多羅瑜伽數數 至於聞義楞嚴

[1162b11] 伽羅瑜伽由此 名為楞嚴

[1162b14] 飢渴瑜伽 飢渴羸瘦發言表彰呼召 楞嚴如初


[1162b18] 設利羅 積聚瑜伽 積聚名為積聚依止
楞嚴腰鼓 安般守意經何等何等骨肉 六情合為

[1162b24] 紇利陀耶意根 二種一者 勝義四大
四微香味四微和合 楞嚴四塵 不實真性
勝義清淨四大 勝義八法不可 有對聖人所知
深遠清淨中說 無漏勝義大論何故三識所知合為身識名為
所知名聞知名三識助道是故三識是故三識知世間是故合為
三識知世間出世間是故 三識無記三識 不善無記復次三識三乘因緣
眼見弟子耳聞籌量憶念 種種差別天王告天菩薩 方便力行般若波羅蜜一切法
自在一切得佛無所得心緣 如來微妙音聲心緣眾香 清淨戒香心緣如來第一
大丈夫相心緣如來柔軟手掌 諸法如來寂靜心緣自身 佛身心緣得佛心緣意願
平等天王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 無有一心一行薩婆若 諸法能不觀見諸法無不菩提
菩薩修習皆因外緣成立 大地水上 無由如是聖智境界一切法
勤修般若方便便云何

[1163a01] 五眾 婆沙問曰大種而是 大種大地大王
大義大乘楞伽虛妄分別 大種內外水界盛大內外火界
飄動大種內外風大分段大種內外 地界圓覺四大和合所謂 皮肉筋骨髓腦歸於
津液涎沫精氣大小便歸於 仁王堅持淨覺通名
從事智論佛說四大無處名為 其實金輪水輪
屬地故此四大淨覺 四大妄心
下文宗鏡 四大和合盡是一心虛妄維摩詰 文殊師利何等如來文殊師利有身
無明貪恚癡四顛倒 五蓋六入七識邪法 不善以要言之
六十二見一切煩惱皆是佛種天台即是何者三道之外 正因煩惱三緣
業道上文三道三德既有 如來一法佛如來二報佛如來 佛如來不能名為
以此三佛 種類佛種此外同類 種性三法
不斷不滅三佛三德眾生不出煩惱業受 前後非一 [-+]
眾生語云無始唯有煩惱而已即此 () 。發心未曾加行 同名正因
() 。妙樂三道三德 生性名為 變為
天台名相荊溪敵對總有三道三德事理總論敵對敵對
三從一一各法身 因果相對煩惱昏迷般若 迷悟敵對繫縛
解脫敵對 名相法身 法身般若煩惱
煩惱般若解脫結業 結業解脫始終名性法華 諸佛兩足尊知法無性佛種緣起
是故一乘天台中道無性即是佛種妙樂無性本性故知 疑云淨名三道
中道文義 一種二種 淨名三道法華三德
即是學者經文 維摩三道 二修
(迷悟修性) 。法華諸佛 平等理性佛種逆順 (事理修性) 。淨名三道即為 (三道三德)
法華三德 (當家) 。 區別法華
一切低頭舉手解脫一切世智 三乘般若有心當作 法身荊溪修德
三德法華 六道低頭舉手彈指散華人天 即是佛種一切世智三乘
五乘即是佛種有心 不知正因眾生當作法身妙樂問曰若爾般若解脫種類
法身答理 一者緣理是故修性相對離合對生名為相對理體淨名
觀智名為緣理 即是開顯
三教妙樂別教唯有種類無相中法種類始終 不從法身
別教別教 法身不知不覺 惡德是故 (云云) 。有法本覺
一切以是名曰 佛性淳善一切 惡事所能惡人善人
真如 不變始終不從回向
諸法不同別人理體具足 別人既有理性 淨覺理性
四明不知 本覺惡德不能性起 理體三法其三法定
皆是猶如三分稱帝 是故不知三法
因時三學 即為解脫 (第五解脫涅槃解脫 善根不住生死名為)
念處般若有身 聞法自知不加捨身 成就無上菩提示性類二法以為

[1164a24] 攝提施設三假 和合所生法名不實復生相續
相續 相待不實名相成實論三假 塵霧

[1164b01] 優陀那天台禪門云丹 大論中風名優 優陀那
上去 語言出入息加行受想加行尋伺加行大集經
風能有風上風隨心 下風隨心運轉皆是隨心 一切道不通手脚不遂
舉動無從譬如種種 皆是

[1164b13] 云安入息

[1164b14] 出息安般守意經 為生 所以三惡
不能出息 四事無聲出入出入不盡
出息為生入息思想數出脹滿身心 入息 入定
隨便數出輕浮 入息數出 不許出入提婆菩薩佛說
阿那波那諸法第一安隱

[1164b27] 婆沙一切有漏佛言後生名為華嚴何等有為法所謂三界
眾生婆沙凡夫 留住浸漬有頂浸漬 流出
在內放逸失道 人造文句 妙樂欲漏欲界一切煩惱
有漏兩界一切煩惱無明 三界無明流云 一見三界
一切上二界一切 無明三界 因果名為為此四法不息名為
(婆沙緣起緣生差別無有差別緣起緣生有為法 緣起緣生) 。涅槃有漏二種
無漏法二種有果有漏 有漏名為無漏 名為無漏名為

[1164c18] 薩迦無常 無常因明正理論 無常淨住法云不可
必定不知 俄頃之間不覺 天長
三塗杳杳無際茫茫 高翔 正法胎藏
命終便智論無常 二種相續無常念念生滅無常宗鏡二種四相果報生老病死
長阿含一生五陰興起命根二老 生壽無幾眾苦 存亡無期諸相
敗壞身亡四諦論眾苦依止 生苦變壞老苦逼迫病苦死苦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希望不遂求不得苦眾苦五盛陰苦 (婆沙論所生是故
是故是故差別差別有漏無漏
一向有漏染污染污一向染污經文五盛陰善惡即是) 。 復次菩薩壽命
念念無有增長 不得停住朝露不久 牽牛出曜經佛言
生住異滅起信論不覺 為生妄取境界起念相續
造作 唯識論非有 凝然有用
自有前後 相續 暫停前後
異名同在 無故過去三相 不立住相
淨名比丘即是二相現在合為細分 孤山楞嚴四相二者
宗鏡 如東長波西殘照 草頭朝露
電光不遇正法

[1165b06] 生死

[1165b07] () 瑜伽五蘊 為生卵生出號
胎生濕生化生 四生內心外殼胎藏濕潤 多少次第卵生是以
胎生濕生化生唯一 俱舍旁生地獄諸天中有 化生四生大論
三十二彌伽三十二三十二力士三道婆沙論商人
童子端正聰明年長出家阿羅漢大名小名 大論胎生如常人生濕生 ()
羅婆頂生轉輪聖王涅槃頂生王化生大論 游行比丘尼中有羅婆地中化生
初時化生旁生四者正法 金翅鳥四生金翅四生走獸飛鳥四生
。經文一往

[1165b28] 。 () 勝鬘 死者正法念經臨終四大
四大調風大調一切身分互相割裂分散 一乘二種何等分段 ( 有形)
不思議變易 (變易) 。分段死者 眾生不思議變易死者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分段
辟支佛有餘果證梵行 凡夫人天不能學人 虛偽煩惱所作已辦阿羅漢
煩惱不能不受 大乘生死分段三界果報二流三反
方便入滅二乘因緣初地 第十無後金剛心北史 不信佛家報應
餘慶積惡餘殃 佛經輪轉五道賈誼 千變萬化未始忽然為人
佛道未來賢者已知至若 () 猛獸 前身李氏
佛家變化異形

[1165c23] 迦摩羅末羅黃病 癩病智論一者因緣寒熱飢渴 墜落如是種種外患
因緣飲食無常四百名為

[1165c28] 不可治病弘明集 醫方涅槃 易治難治三不淨名
療治有損一有服藥 增損服藥而後
乃至 眾生底下凡夫 誹謗闡提調達
增損大論 比丘四果臨終涅槃 地獄毘曇成實退法人相生 身子得道

[1166a12] 一發智論 病者四大侵害一一大中 二百風起熱病
止觀明治方法深知 源起當作方法治病不出止觀二種方便云何
安心治病 一期果報譬如有所 憂陀那
云丹經久 足下 所以者何四大調
心識緣故四大調安心 四大自然調適 法空無所有寂然止住有所
所以者何四大有病 和悅淨名經何為 攀緣云何攀緣無所得如是種種
治病非一故知 治病觀心 治病即是治病何等
之中方便轉側綿 配屬聖者肝臟
三焦高僧傳 弟子 少年山居追求
死後 南山飢渴 每日常有僧祇
佛住舍衛國難陀 中風便闍梨一食應當 二分然後胡椒
滿白言世尊 諸比丘四分
婆羅門乳酪胡麻 高僧晉升 不肯
廷尉俄而法師高明 何以醫術六度四魔 調風寒自利利他不亦
孫綽縱橫通教

翻譯名義集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54 No. 2131 翻譯名義集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