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 Catalog of Sutras and Sastras from Eastern Capital Da Jing Ai Monastery (Zhong Jing Mulu) 眾經目錄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唐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序釋靜泰撰
[0180c07] 夫文字即解脫真場。摽不二之宗。名句稱波若玄扄。開唯一之路。是以法籍馳簡。詔百億而同文。至教驅轍。環大千而共軌。玉箱花題。炳發天城。金牒寶詞。昭彰龍宇。自悲雲西起。慈液東飛。肇漸昭於周星。終大明於漢日。蘭騰欝乎首唱。竺什欣然嗣武。於是三乘警轡八藏張門。懸二耀之高暉。亘兩儀之長久。曩屬當塗。龍駭典午。鳧驚函谷。風霾道鏡如隱。金淩水鬪。性珠俄逸。遂有論參經語。疏涉論名。乘紊大小。教齊凡聖。亦有黃巾之醜。混莊釋為同源。素褐之首。格儒佛為派緒。叨天侮聖。肆虐胸襟。顏子摽光淨之談。尼父牓儒童之稱。進退惟谷。首尾陷機。竊負神器。偷安智識。波旬妄說。邪辯亂真。疑偽之興寔由於此。庸庸之輩。握魚目而[禾*禺]驪珠。皎皎之流。揚濁涇而分清渭。開士所以扼腕高僧以之長息者也。晉道安創裁目錄。齊法上亦為條例。非無小異。張置大同。莫不以單譯居第一。重翻處第二。梵集配第三。別生安第四。疑偽充第五。位雖列五繕寫唯三。良以別生與本部不殊。疑偽固非留限。芟夷蕪穢。洗拂塵瑕。坦矣法疇。差無稂莠。我皇馭曆。道應天飛。廓五梵而論都。奄四州而作后。披十善以陶化。憑五衍而貞風。廣樹仁祠。大隆教義。顯慶年際西明寺成御造藏經。更令隱鍊區格盡爾無所間然。律師道宣又為錄序。殷因夏禮無革前修。於三例外附申雜藏。即法苑法集高僧僧史之流是也。頗以毘贊有功。故載之云爾。皇太子列耀紫微。承扉閶闔。銑華雲蔚。瑤躬岳峙。內精七淨。外暢九言。挹梓圖恭。佩瑜端孝。爰崇淨域薦祉二皇。元良三寶。永貞四眾。龍朔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勅令於敬愛道場寫一切經典。又奉麟德元年正月二十六日。勅取履味沙門十人。惠概明玉神察道英曇邃等。並選翹楚尤閑文義。參覆量挍首末三年。又置官寮是塗供給。勅使洛州長史銀青光祿大夫南康郡開國公韓威。判官洛州司功參軍李亮。臺使鄭州司士參軍盧行訥。判官王屋縣尉鄭祖均等。精加撿覆。寫舊經論。七百四十一部。二千七百三十一卷。又寫大唐三藏法師新譯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合新舊八百一十六部。四千六十六卷入藏。其有古來有目而無本者。合三百八十二部。七百二十五卷。隨訪隨寫。真所謂偉哉法寶。內外無瑕。洞矣法流晈鏡深淺。純一無雜具足清白而已哉。並毫疎寒兔。紙落秋蒲。題華碧字。軸貞香木。所冀天衣銷石不墜斯文。地墨窮界微言尚在。紹隆之福囑累之功。伏惟皇帝繼天理物。乘虬制寓。河砂衍壽。海滴覃基。中宮葛蕈固本。摎木垂芳。曦魄清襟。虹電流感。儲君儀風。象室晅日。春居道契吟銅睟溫。玉裕宸柯。帝萼藩國。維城內宷外寮肅朝。清野霄形。荷法橋之濟。永隔邪津。履識承惠炬之輝。長遵正術。靜泰不惟鄙昧。輒撰斯文。敢事加損。還循舊轍。三章久布。畫一承風。明誠古人。請祛雜藏。恐文溺質用除濫觴。合成五卷。次之於左。
眾經目錄
隋沙門法經等撰
都合二千二百一十九部六千九百九十四卷。
單本(源來一本更無別翻) 合四百四十一部二千七百八十三卷
[0181b10] 右第一卷。
重翻(本是一經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 合三百二十四部一千一百一十六卷
賢聖集傳(賢聖所撰翻譯有源) 合五十部一百八十六卷(二千七百八十九紙)
[0181b15] 右第二卷。
已前二卷三分 合八百一十九部四千八十六卷。
入藏見錄六百八十九部二千五百三十二卷。仁壽二年。勘定三十一部一百五十八卷。貞觀九年。奉行二十部二十一卷。貞觀九年。於闕本內訪得入藏。翻得六十部。六百七十卷。貞觀已來玄奘見所翻。顯慶四年西明寺奉勅寫經。具錄入目施。一十五部六百六十四卷。顯慶已來玄奘法師後所譯得龍朔三年敬愛寺奉勅寫經具錄入藏。
別生(於大部內抄出別行) 合八百一十部一千二百八十八卷
[0181b28] 右第三卷。
疑偽(名雖似正義涉人造) 合二百八部四百九十六卷
[0181c01] 右第四卷。
已前二卷二分 合一千一十八部一千七百八十三卷不須鈔寫。
闕本(舊錄有目而無經本) 合三百八十二部七百二十五卷 請訪
[0181c06] 右第五卷。
眾經目錄卷第一
隋開皇十四年勅翻經沙門法經等撰
單本 (源來一本更無別翻)
[0181c12] 合四百四十一部二千七百八 十三卷
大乘經單本
[0181c14] 一百九十一部一千二百六 十二卷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 (一千八十七紙) 晉義熙年佛 陀跋陀羅共法業等於楊州譯 成五十 卷
* 大般涅槃經四十卷 (七百二十紙) 北涼沮渠世曇無 讖共慧嵩等於姑臧譯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 (一萬二千紙) 唐世玄奘 於玉華譯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十卷或三十卷 (六百十九紙) 後秦鳩摩羅什共僧叡等於長安逍遙園 譯一名大品
* 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 (六百四紙) 北涼曇無讖於 姑臧譯
* 大方等日藏經十卷 (或十五卷二百四紙) 隋開皇年耶舍 於大興善寺譯
* 大方等月藏經十卷 (二百一十四紙) 齊世耶舍共法智 譯
* 寶星陀羅尼經十卷 (一百三十紙) 唐貞觀年波頗蜜 多等於勝光寺譯
* 大威德陀羅尼經二十卷 (二百六十五紙) 隋開皇年闍 那崛多及笈多等於興善寺譯皇朝奏行
* 法炬陀羅尼經二十卷 (三百紙) 隋大業年達摩 笈多於東京上林園譯皇朝奏行
* 大菩薩藏經二十卷 (四百一十紙) 貞觀年玄奘於弘 福寺譯
* 菩薩瓔珞經十二卷 (三百三紙) 或十四卷 前秦 建元年竺佛念於長安譯
* 菩薩見實三昧經一十四卷 (二百三十八紙) 齊世耶舍 譯
* 佛名經一十二卷 (二百四十七紙) 後魏世菩提留支於 相州譯
* 月燈三昧經十卷 (或十一卷二百三紙) 齊天統年耶舍共 法智譯
* 賢劫經一十三卷 (一百九十五紙) 晉元康年竺法護譯
* 華手經十卷 (二百一十五紙)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 於長安大寺譯
* 十住斷結經十卷 (二百五十四紙) 前秦建元年竺佛 念共道安譯
* 大灌頂經十二卷 (一百一十三紙) 晉世帛尸梨蜜多 羅譯
* 觀佛三昧經十卷或八卷 (一百五十九紙) 宋永初年佛 跋陀羅於楊州譯
* 五千五百佛名經八卷 (一百二十六紙) 隋開皇年闍那 崛多及笈多等於興善寺譯 皇朝奏行
* 大方便報恩經七卷 (一百二十四紙)
* 大方等大集經八卷 (一百二十八紙)
*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七卷 (一百二十一紙) 陳世月支 國王子婆首那於楊州譯
* 寶雲經七卷 (一百紙或七卷八卷) 梁曼陀羅楊州譯
* 金光明經六卷 (或七卷八卷一百二十二紙) 北涼世曇無讖 譯後三卷陳時真諦譯
* 法集經八卷 (或七卷六卷一百二十一紙) 後魏世菩提留支 於洛陽譯
* 菩薩處胎經五卷 (一百一十三紙) 前秦世竺佛念於長 安譯
* 大悲經五卷 (八十八紙) 齊天統年耶舍共法智於 相州譯
* 大集賢護菩薩經五卷 (或六卷九十三紙) 隋開皇年闍 那崛多及笈多於大興善寺譯皇朝奏行
* 大方等無相經六卷 (一名大雲經九十二紙) 前秦竺佛念 於長安譯
* 密迹金剛力士經五卷 (或四卷一百一十二紙) 晉太康年 竺法護譯
* 大方等陀羅尼經四卷 (或五卷六十二紙) 北涼世法眾 於高昌郡譯
* 海龍王經四卷 (七十二紙) 北涼世曇無讖譯
* 央掘魔羅經四卷 (七十八紙)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 羅於楊州譯
* 無所有菩薩經四卷 (六十紙) 隋開皇年闍那崛 多及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皇朝奏行
* 僧伽吒經四卷 (五十一紙) 後魏世月支婆首那譯
* 觀察諸法經四卷 (六十紙) 隋開皇年闍那崛多 及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皇朝奏行
* 七佛神呪經四卷 (七十紙)
* 菩薩本行經三卷 (五十二紙)
* 稱楊諸佛功德經三卷 (五十五紙) 後秦弘始年羅 什譯
* 菩薩藏經三卷 (六十一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譯
* 力莊嚴三昧經三卷 (三十六紙) 隋開皇年耶舍譯
* 須真天子經三卷 (或四卷四十六紙) 晉太始年竺法護 譯
* 首楞嚴三昧經三卷 (或二卷五十二紙) 後秦弘始年羅 什譯
* 般舟三昧經三卷 (或二卷四十七紙) 晉世竺法護譯
*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二卷 (或三卷五十紙) 晉世竺法 護譯
* 明度五十挍計經二卷 (四十紙) 後漢世安世高 譯
* 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 (四十八紙) 前秦世竺佛念 譯
* 護國菩薩經二卷 (四十三紙) 隋開皇年闍那崛多 及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皇朝奏行
* 超日明三昧經二卷 (四十六紙) 晉太始年竺法護 譯
* 月上女經二卷 (二十七紙) 隋開皇年崛多譯
* 中陰經二卷 (二十七紙) 前秦世竺佛念於長安譯
* 須彌藏經二卷 (三十八紙) 齊世耶舍共法智譯
* 佛花嚴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一卷 (二十八紙) 隋 開皇年闍那崛多及笈多等於大興善寺 譯 皇朝奏行
* 大法鼓經二卷 (四十紙) 宋世求那跋摩於楊州 譯
* 諸佛要集經二卷 (四十二紙) 晉世竺法護譯
*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二卷 (三十四紙) 晉永熙年 竺法護於洛陽譯
* 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二卷 (一名決了諸法如幻三昧經) 宋世翔公於南海郡譯
* 大乘同性經二卷 (三十九紙) 後周天和年闍那崛 多共僧安譯
* 大集譬喻王經二卷 (三十二紙) 隋開皇年闍那崛 多共僧安及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皇 朝奏行
* 阿閦佛國經二卷 (一名佛剎菩薩學成經三十八紙) 後漢建和 年支讖於洛陽譯
* 蓮華面經二卷 (二十二紙) 隋開皇年耶舍譯
* 迦葉經二卷 (三十九紙) 後魏世月婆首那譯
* 孔雀王陀羅尼經二卷 (四十二紙) 梁世僧伽婆羅 譯
* 發覺淨心經二卷 (二十七紙) 隋開皇年闍那崛多 及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皇朝奏行
* 無上依經二卷 (三十一紙) 陳世沙門真諦於廣州 譯
* 移識經二卷 (三十三紙) 隋開皇闍那崛多及笈多 等於大興善寺譯 皇朝奏行
* 未曾有因緣經二卷 (四十紙) 南齊世曇景譯
* 大方廣如來性經二卷 (或三卷五十一紙)
* 不思議功德經二卷 (一名功德經三十八紙)
* 大吉義呪經二卷 (或四卷三十八紙)
* 菩薩夢經二卷 (一名瑞應經三十四紙)
* 寂照三摩地經一卷 (一十三紙) 唐世玄奘譯
* 文殊師利問經二卷 (四十九紙)
* 仁王般若經二卷 (二十八紙)
* 法界體性無分別經二卷 (二十四紙)
* 密迹金剛力士經二卷 (三十六紙)
* 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二卷 (二十四紙)
* 善臂菩薩所問經二卷 (二十六紙)
* 東方最勝燈王如來經一卷 (十二紙) 隋開皇年 闍那崛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 諸法最上王經一卷 (二十二紙) 隋開皇年闍那崛 多及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皇朝奏行
* 成具光明定意經一卷 (二十二紙) 後漢靈帝世支 曜譯
* 太子須大拏經一卷 (十六紙) 西秦世法堅譯
* 太子慕魄經一卷 (五紙) 晉世竺法護譯
* 須賴經一卷 (十九紙) 吳黃武年支謙譯
* 金色王經一卷 (八紙) 後魏世留支譯
* 獨證自誓三昧經一卷 (一名如來自誓三昧經八紙) 晉世竺 法護譯
* 摩訶摩耶經三卷 (二十五紙) 南齊世曇景譯
* 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 (九紙) 晉義熙年佛陀 跋陀羅譯
* 如來方便善巧呪經一卷 (十一紙) 隋開皇年 崛多譯
*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一卷 (十九紙) 宋元 嘉年求那陀羅於楊州譯
* 須摩提菩薩經一卷 (一名須摩提經八紙) 晉世竺法護譯
* 希有挍量功德經一卷 (六紙) 隋開皇年崛多 譯
* 梵女首意經一卷 (五紙) 晉世竺法護譯
* 差摩婆帝授記經一卷 (四紙) 後魏世留支譯
* 月明菩薩經一卷 (三紙) 吳黃武年支謙譯
* 滅十方冥經一卷 (六紙) 晉元熙年竺法護譯
* 出生菩薩心經一卷 (十一紙) 隋開皇年闍那崛 多及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皇朝奏行
* 普門品經一卷 (十二紙) 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 菩薩十住經一卷 (十四紙) 晉世竺法護譯
* 商主天子經一卷 (十六紙) 隋開皇年闍那崛 多及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皇朝奏行
* 心明經一卷 (三紙) 晉世竺法護譯
* 月燈三昧經一卷 (一名文殊師利菩薩十事行一名建慧三昧經十紙) 宋 世先公譯
*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一卷 (一名不思議光咳童菩薩經十二紙) 晉世竺法護譯
*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一卷 (一名問署經二十紙) 後漢 靈帝世支讖譯
* 德光太子經一卷 (一名賴吒問光德太子經一十九紙) 晉太始年 竺法護譯
* 施燈功德經一卷 (十四紙) 齊世耶舍譯
* 菩薩訶色欲經一卷 (二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 譯
* 人本欲生經一卷 (十四紙) 後漢桓帝世安世 高譯
* 人所從來經一卷 (失本) 晉世竺法護譯
* 不增不減經一卷 (六紙) 後魏世留支譯
* 佛語經一卷 (三紙) 後魏世留支譯
* 無字寶篋經一卷 (六紙) 後魏世留支譯
* 如來師子吼經一卷 (五紙) 後魏世菩提留支 共佛陀扇多譯
* 十法經一卷 (二十紙) 梁普通年僧伽婆羅於 楊州譯
* 不必定入印經一卷 (二十一紙) 後魏世留支譯
* 十二佛名神呪經一卷 (六紙) 隋開皇年崛多 譯
* 魔逆經一卷 (十八紙) 晉太康年竺法護譯
* 濟諸方等學經一卷 (十四紙) 晉世竺法護譯
*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一卷 (六紙) 晉世竺法護 譯
* 內藏百寶經一卷 (八紙) 後漢靈帝世支謙譯
* 大方廣總持經一卷 (十三紙) 隋開皇年毘尼 多留支譯
*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一卷 (八紙) 晉世竺法 護譯
* 文殊師利說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二十二紙) 梁天 監年曼陀羅譯
* 堅固女經一卷 (六紙) 隋開皇年耶舍譯
* 演道俗業經一卷 (九紙) 西秦世法堅譯
* 菩薩生地經一卷 (一名差摩竭經三紙) 吳黃武年支謙譯
* 菩薩道樹經一卷 (一名私呵昧經一名道樹三昧經十一紙) 吳黃武 年支謙譯
* 寶網經一卷 (一名寶網童子經二十三紙) 晉世竺法護譯
* 百佛名經一卷 (六紙) 隋開皇年耶舍譯
* 無量義經一卷 (十七紙) 南齊建元年曇無伽 陀耶舍楊州譯
*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一卷 (八紙) 北涼世沮 渠安陽侯譯
* 觀無量壽經一卷 (十六紙) 宋元嘉年畺良耶 舍於楊州譯
*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 (十六紙) 宋元嘉年 曇無蜜多於楊州譯
*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一卷 (十九紙) 宋元嘉 年畺良耶舍譯
* 請觀世音消伏毒害陀羅尼經一卷 (十一紙) 宋世外國般主竺難提譯
*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一卷 (十四紙) 宋世曇無 竭於楊州譯
* 鹿母經一卷 (四紙) 晉世竺法護譯
* 鹿子經一卷 (三紙) 吳建興年支謙譯
* 除恐災患經一卷 (十五紙) 魏世白延譯
* 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 (三紙) 晉世竺法護譯
* 四不可得經一卷 (四紙) 晉世竺法護譯
* 諸德福田經一卷 (一名福田經六紙) 晉世法炬譯
* 出家功德經一卷 (五紙) 吳世支謙譯
* 入法界體性經一卷 (十紙) 隋開皇年闍那崛 多於大興善寺譯 皇朝奏行
* 虛空藏菩薩問持幾福經一卷 (六紙)
* 菩薩修行經一卷 (一名威勢長者觀身行經七紙)
* 菩薩投身餓虎起塔因緣經一卷 (七紙)
* 一切施主所行檀波羅蜜經一卷 (四紙)
* 頻婆娑羅王詣佛供養經一卷 (五紙)
* 薩羅國經一卷 (四紙)
* 大意經一卷 (五紙)
* 天王太子辟羅經一卷 (三紙)
* 長者音悅經一卷 (五紙)
* 長者法志妻經一卷 (三紙)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一卷 (五 紙)
* 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一卷 (四紙)
* 師子月佛本生經一卷 (七紙)
* 阿彌陀鼓音聲陀羅尼經一卷 (四紙)
* 法華三昧經一卷 (十一紙)
* 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一卷 (一名金剛清淨經八 紙)
* 寶積三昧文殊師利問法身經一卷 (六紙)
* 千佛因緣經一卷 (十八紙)
* 八部佛名經一卷 (二紙)
* 八吉祥神呪經一卷 (十紙)
* 八陽經一卷 (三紙)
* 甚希有經一卷 (五紙)
* 最無比經一卷 (二紙)
* 諸佛心陀羅尼一卷 (二紙)
* 受持七佛名號經一卷
*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一卷 (五紙)
* 佛地經一卷 (十紙)
* 稱讚大乘功德經一卷 (五紙)
*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 (二紙)
* 勝幢臂印陀羅尼一卷 (三紙)
* 拔濟苦難陀羅尼一卷 (二紙)
* 八音普密陀羅尼經一卷 (二紙)
* 持世陀羅尼經一卷 (七紙)
* 緣起聖道經一卷 (五紙)
* 十二緣起經一卷 (二紙)
* 六門陀羅尼經一卷 (二紙)
* 般若多心經一卷 (一紙)
* 天請問經一卷 (三紙)
[0185a04] 右一十七卷並是唐玄奘譯。
* 十吉祥經一卷 (三紙)
* 賢首經一卷 (一名賢首夫人經三紙)
* 甚深大迴向經一卷 (五紙)
* 賢者五福德經一卷 (二紙)
* 幻士仁賢經一卷 (一十八紙)
* 八大人覺經一卷 (二紙闕本訪得)
* 後出阿彌陀佛偈一卷 (闕本訪得)
大乘律單本
[0185a12] 一十九部三十五卷
* 優婆塞戒經七卷 (是在家菩薩戒或五卷八十二紙) 北涼世曇 無讖惠嵩等譯
* 佛藏經四卷 (七十八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於長安 譯
* 大方廣三戒經三卷 (四十四紙)
* 寶梁經二卷 (三十紙) 北涼世道龔譯
* 梵網經二卷 (三十九紙) 後秦世羅什譯
* 菩薩藏經一卷 (九紙) 梁天監年僧伽婆羅於 楊州譯
* 決定毘尼經一卷 (十九紙) 眾錄皆云於燉煌 譯竟不顯世代人名
* 文殊師利悔過經一卷 (一名文殊五體悔過經二十一紙) 晉世 竺法護譯
* 舍利弗悔過經一卷 (一名悔過經五紙) 晉世竺法護譯
* 法律三昧經一卷 (七紙)
* 菩薩內戒經一卷 (十七紙)
* 三曼陀颰陀羅菩薩經一卷 (六紙)
* 菩薩受齋經一卷 (二紙)
* 淨業障經一卷 (一十四紙)
* 大乘三聚懺悔經一卷 (十三紙) 隋開皇年闍 那崛多及笈多等於大興善寺譯 皇朝 奏行
* 菩薩善戒經一卷 (十五紙闕本訪得)
* 菩薩五法懺悔文一卷 (二紙闕本訪得)
* 菩薩戒本一卷 (十八紙) 唐貞觀年於翠微宮 玄奘譯
* 菩薩羯磨一卷 (六紙) 唐貞觀年於翠微宮玄 奘譯
大乘論單本
[0185b12] 六十部四百三十一卷
* 大智度經論一百卷 (二千四十三紙) 後秦弘始年羅什 於長安譯
* 十地經論十二卷 (二百四十五紙) 後魏永明年勒那 摩提共菩提留支於洛陽譯
* 瑜伽師地論一百卷 (一千八百四十八紙) 唐貞觀年於弘 福寺玄奘譯
* 顯揚聖教論二十卷 (二百二十六紙) 唐世玄奘譯
* 阿毘達磨雜集論十六卷 (二百五十五紙) 唐世玄奘譯
* 般若燈論十五卷 (二百四十二紙) 唐貞觀年波頗蜜多 等於勝光寺譯
* 大莊嚴論十五卷 (二百一十紙或十卷馬鳴菩薩撰) 後秦世羅 什譯
* 十住毘婆沙論十四卷 (龍樹菩薩撰二百七十二紙) 後秦世 羅什譯
* 大乘莊嚴論三十卷 (二百紙) 唐貞觀年波頗 蜜多於勝光寺譯
* 攝大乘論無性菩薩一部十卷 (二百二十紙) 唐世玄 奘譯
* 廣百論一部十卷 (二百二紙) 唐世玄奘譯
* 成唯識論十卷 (一百九十九紙) 唐世玄奘譯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七卷 (一百八紙) 唐世玄奘譯
* 佛地經論一部七卷 (一百一十九紙) 唐世玄奘譯
* 菩提資糧論六卷 (龍樹菩薩造六十七紙) 隋大業年達摩 笈多於東京上林園譯 皇朝奏行
* 唯識三十論一卷 (二紙) 唐世玄奘譯
* 辯中邊論頌一卷 (五紙) 唐世玄奘譯
*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五卷 (一百二十紙或九卷或十卷) 後魏 世留支譯
* 寶積經論四卷 (八十四紙)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 勝思惟經論四卷 (五十紙)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 佛性論四卷 (八十二紙) 陳世真諦譯
* 中論四卷 (九十七紙) 後秦世羅什於長安譯
* 寶性論四卷 (八十六紙)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 金剛般若經論三卷 (四十七紙) 後魏世菩提留支 譯
*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論二卷 (一名伽耶頂經論二十八紙) 後 魏世菩提留支譯
* 大丈夫論二卷 (提婆菩薩撰四十四紙) 北涼世道泰譯
* 佛阿毘曇論二卷 (四十四紙) 陳世真諦譯
* 順中論二卷 (四十二紙)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 百論二卷 (四十二紙) 後秦世羅什譯
* 金剛般若論二卷 (僧佉菩薩造二十八紙) 隋大業年達摩 笈多於東京上林園譯 皇朝奏行
* 三無性論二卷 (三十四紙) 陳世真諦譯
* 入大乘論二卷 (堅意菩薩撰三十九紙) 北涼世道泰譯
* 發菩提心論二卷 (二十八紙)
* 大涅槃經論一卷 (十一紙) 達摩菩提譯
* 大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一卷 (六紙) 陳世真 諦於廣州譯
* 三具足經論一卷 (十八紙) 後魏世菩提留支 譯
* 法華經論一卷 (二十五紙)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 轉法輪經論一卷 (十紙)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 寶髻菩薩四法經論一卷 (十三紙) 後魏世菩 提留支譯
* 無量壽經論一卷 (八紙) 後魏世菩提留支譯
* 迴諍論一卷 (十二紙) 後魏世瞿曇留支譯
* 起信論一卷 (二十三紙) 陳世真諦譯
* 如實論一卷 (二十三紙) 陳世真諦譯
* 十二門論一卷 (二十三紙) 後秦世羅什譯
* 十八空論一卷 (十九紙) 陳世真諦譯
* 瑜伽師地論釋一卷 (十六紙) 唐世玄奘譯
* 掌珍論二卷 (三十二紙)
* 因明正理門論一卷 (十二紙)
* 因明入正理論一卷 (六紙)
* 大乘五蘊論一卷 (八紙)
* 王法正理論一卷 (十七紙)
* 百法明門論一卷 (二紙)
* 顯揚論頌本一卷 (十一紙)
* 廣百論本一卷 (十六紙)
[0186a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