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 Yuan Era Catalog of Newly Authorized Buddhist Teachings (Zhen Yuan Xin Ding Shijiao Mulu)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五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錄上之五
[0799c18] 東晉司馬氏都建康 (亦云南晉)
[0799c19] 從元帝建武元年丁丑。至恭帝元熙二年 庚 申。凡一十一帝一百四年。緇素一十六人。 所譯經律論竝新舊集失譯諸經。總一百六
十八部四百六十八卷 (八十五部三百三十六卷見在八十三部一百三十二卷 闕本) 。
[0799c24] 東晉沙門帛尸梨蜜多羅 (三部一十四卷經)
[0799c25] 沙門支道根 (二部七卷經)
[0799c26] 沙門竺曇無蘭 (六十一部六十三卷經戒集)
[0799c27] 沙門瞿曇僧伽提婆 (五部一百一十八卷經論教授法)
[0799c28] 沙門迦留陀伽 (一部一卷賢聖集)
[0799c29] 沙門康道和 (一部三卷經)
[0800a01] 沙門佛陀 跋 陀羅 (一十三部一百二十五卷經律論集)
[0800a02] 沙門曇摩 (一部二卷律要)
[0800a03] 沙門卑摩羅叉 (二部五卷律雜事)
[0800a04] 沙門釋法顯 (七部二十六卷經戒論集)
[0800a05] 沙門祇多蜜 (二十三部四十五卷經)
[0800a06] 居士竺難提 (三部五卷經)
[0800a07] 沙門竺法力 (一部一卷經)
[0800a08] 沙門釋嵩公 (三部三卷經集)
[0800a09] 沙門釋退公 (一部一卷經)
[0800a10] 沙門釋法勇 (一部一卷經)
[0800a11] 新舊諸失譯經 (四十部四十八卷二部三卷舊集二十八部四十五卷新附)
* 大灌頂經十二卷 (或無大字錄云九卷未詳此灌頂總十二部經後人分之卷別各一 房云見雜錄)
* 大孔雀王神呪經一卷 (見竺道祖錄及僧祐錄初出)
* 孔雀王雜神呪經一卷 (見竺道祖錄及僧祐錄第三出)
[0800a16] 右三部一十四卷 (初一部十二卷見在後二部二卷闕本) 。
[0800a17] 沙門帛尸梨蜜多羅。晉言吉支。西域人。國 王之子。當承繼世而以國讓弟。闇軌大伯。 既而悟心天啟遂為沙門。蜜天姿高朗風神
超邁。直爾對之便卓出於物。況其聰辯言悟 者乎。西晉永嘉中始到此土。仍過江右止建 初寺。丞相王導一見而奇之。以為吾之徒也。
由是名顯。太尉庾元規。光祿周伯仁。大常 謝幼璵。廷尉桓茂倫皆一代名士。見之終日 累歎披襟致契。導甞詣蜜。蜜解帶偃伏晤
言神解。時尚書令卞望之亦與蜜致善。須臾 望之至。蜜乃 歛 襟飾容端坐對之。有問其 故。蜜曰。王公風道期人。卞令軌度格物。故
其然耳。諸公於是歎其精神灑落皆得其所。 桓廷尉甞欲為蜜作目。久之未得。有云尸梨 蜜可謂卓朗。於是桓乃咨嗟絕歎。以為標題
之極。大將軍王處沖在南夏。聞王周諸公皆 器重蜜。疑以為失鑒。及自見蜜乃欣振奔至 一面盡虔。王公甞謂蜜曰。外國有君一人而
已耳。蜜笑而答曰。若使我如諸君。今日豈得 在此。當時以為佳對。蜜性高簡。不學晉語。每 與諸公言論。雖因傳譯而神領意解盡其傳
致。以為自然。縱狀非常情所測也。蜜善持 呪術所向皆驗。時人呼為高座法師。於元帝 代譯灌頂等經三部。又授弟子覓歷高聲梵
唄。傳響迄今。年八十餘咸康中卒。諸公聞之 痛惜流涕。蜜常在石子崗東行頭陀。既卒因 葬于此。成帝懷其風為樹剎塚所。後有關右
沙門。來遊建康廼於塚處超寺。陳郡謝混贊 成其業追旌往事。仍曰高座寺也。
* 阿閦佛剎諸菩薩學成品經二卷 (太康年出第二譯與漢支讖出 者大同小異見竺道祖晉世雜錄)
* 方等法華經五卷
[0800b23] 右二部七卷其本並闕。
[0800b24] 沙門支道根。履味遊方懷道利物。以成帝咸 康元年乙未譯阿閦佛剎等經二部 (長房等錄並云阿閦佛經
太康年在西晉武帝代與咸康相去向六十年同是一人兩朝出經者恐是大懸也此應傳寫差誤多是咸康耳) 。
* 採蓮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華經一卷 (亦直云採蓮違王經 第二出與阿闍世王受決經同本)
* 陀隣尼鉢經一卷 (亦云陀隣鉢呪經第二出與持句神呪經等同本房錄陀隣鉢經外 更存持句神呪經者非也)
* 摩尼羅亶經一卷 (亦云摩尼羅壇神呪經)
* 玄師颰陀所說神呪經一卷 (錄云幻師無所說字或作拔字亦云波陀古錄 云幻王颰陀經)
* 寂志果經一卷 (出長阿含第十七卷異譯)
* 鐵城泥犁經一卷 (出長阿含第十二卷與五天使經同本)
* 阿耨風經一卷 (晉言依次出中阿含第二十七卷異譯)
* 梵志頞羅延問種尊經一卷 (亦云頞羅延出中阿含第三十七卷異譯)
* 泥犁經一卷 (或云中阿含泥犁經出中阿含第五十三卷異譯)
* 戒德香經一卷 (或云戒德經出增一阿含第十三卷異譯五十一卷異譯)
* 水沫所漂經一卷 (一名河中大聚沫經一名聚沫譬經與五陰譬喻經同本出雜阿含 經第十卷異譯)
* 玉 耶 經一卷 (一名長者詣佛說子婦無敬經或云玉耶女經第二出與阿遫達經等同本)
* 五苦章句經一卷 (初出一名諸天五苦經一名五道章句經一名淨除罪蓋娛樂佛法經)
* 自愛經一卷 (或云自愛不自愛經房云見舊錄)
* 中心經一卷 (或云中心正行經舊錄云大忠經亦云小忠心經房錄云出六度集今撿無)
* 見正經一卷 (一名生死變識經)
* 大魚事經一卷
* 阿難七夢經一卷 (或直云七夢經)
* 呵鵰阿那含經一卷 (一名荷鵰或作苛字)
* 新歲經一卷
* 比丘聽施經一卷 (一名聽施比丘經)
* 佛般泥洹摩訶迦葉赴佛經一卷 (亦名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 犢牛經一卷 (一云犢子經第二出與乳光經等同本)
* 孔雀王呪經一卷 (第三出與吉支所譯者同本)
* 七佛所結麻油述經一卷 (祐失譯錄重載兩本一云異本)
* 大神母結誓呪經一卷
* 伊洹法願神呪經一卷
* 解日厄神呪經一卷
* 六神名神呪經一卷
* 檀持羅麻油術呪經一卷
* 麻油述呪經一卷
* 摩尼羅亶神呪案摩經一卷
* 醫王惟婁延神呪經一卷 (或云阿難所問醫王惟婁延神呪經)
* 龍王呪水浴經一卷
* 十八龍王神呪經一卷
* 請雨呪經一卷
* 止雨呪經一卷
* 嚫水經一卷
* 幻師阿夷那神呪經一卷
* 呪水經一卷
* 藥呪經一卷
* 呪毒經一卷
* 呪時氣病經一卷
* 呪小兒經一卷
* 呪齒經一卷 (祐失譯錄更載一本名與此同題云異本一云虫齒二云 [齒*(而/而)] )
* 呪牙痛經一卷 (祐失譯錄更載一本名與此同題云異本或作齒痛)
* 呪眼痛經一卷
* 五眼文經一卷 (今疑是聶道真所出求五眼法異名)
* 離欲優婆塞優婆夷戒文一卷 (亦云具行二十二戒文)
* 罪業報應經一卷 (與罪業應報教化地獄經同本)
* 八師戒經一卷 (第二出)
* 萍沙王五願經一卷 (一名弗沙迦王經第二出)
* 義足經二卷 (房云見吳錄亦云異出第二出)
* 十善十惡經一卷 (第二譯吳錄云異)
* 治禪法經一卷
* 梵天策數經一卷 (舊錄云諸天事經)
* 諸天地經一卷
* 十誦比丘戒本一卷 (大元六年合僧純曇摩特竺僧舒三家本以為此一卷見寶唱 錄當第二出)
* 二百六十戒三部合異二卷 (序加大比丘字大元六年六月二十日於謝鎮 西寺合僧詳重校見舊錄及寶唱)
[0801b11] 右六十一部六十三卷 (佛般泥洹上二十四部二十四卷在犢牛經下三十 七部三十九卷闕本) 。
[0801b13] 沙門曇無蘭。晉云法正。西域人也。以孝武帝 大元六年辛巳。至大元二十年乙未。於楊都 謝鎮西寺譯採蓮違王等經六十一部。見長 房錄。
* [0801b17] 又長房等錄更有四十八經。亦云法正所譯。 今以並是別生抄經。或是疑偽。故並刪之。如 後所述。
救護身命經 (亦云救護身命濟人病苦厄經同錄編入正經舊錄云偽今依舊編)
* 諸天問如來警誡不可思議經
* 見水世界經 (已上二經並出大集)
* 龍王結願五龍神呪經。大將軍神呪經 (上二經出灌頂)
* 無吾我經 (出普超經)
* 彌蘭經 (或云彌連亦云彌蓮) 。摩天國王經。阿難念彌經 (彌蘭等三 經並出六度集)
* 賢劫千佛名經 (出賢劫經序云賢劫經說二千一百諸度無極以拘樓孫佛為首此千佛名有 別譯本拘樓提佛以為初首)
* 三十七品經 (安公云出律經僧祐錄云晉大元二十年歲在景申六月在謝鎮西寺撰出)
* 三十三天園觀經。比丘成就五法入地獄經。 學人亂意經 (上三經出增一阿含)
* 佛為比丘說大熱地獄經。釋提桓因詣目連 放光經。目連見大身眾生燃鐵纏身經。見一 眾生舉體糞穢塗身經。眾生頂有鐵磨盛火 燃經。羅婆鳥為鷹所捉經。十法成就惡業入 地獄經。蛇行法經。比丘俗遇天子放光經。 天於修羅欲鬪戰經。天帝釋受戒經。比丘問 佛釋提桓因緣經。四天王案行世間經。佛見 梵天頂經。帝釋慈心戰勝經。天神禁寶經。阿 育王供養道場樹經。勸行有證經。戒相應法 經。禪思滿足經 (佛為比丘說下二十經並出雜阿含)
* 野鷄經。鱉獼猴經。蟲狐烏經 (或作鳥字) 。弟子命過經。 驢 駞 經。拘薩羅國烏王經 (或無羅字) 。孔雀經。夫婦 經 (野鷄等八經並出生經中) 。群牛千頭經。集修行土經。暴烏 經 (群牛等三經並出出曜經) 。地獄眾生相害經 (出修行道地經) 。赤 [口*(隹/乃)] 烏 喻經。阿難多洹羅云母經 (赤 [口*(隹/乃)] 烏等二經出雜譬喻抄)
* 中阿含經六十卷 (第二出或五十八卷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東京亨寺出二年六月二 十五日記與曇摩難提出者同本沙門同道等筆受道慈製序見道祖錄)
* 增一阿含經五十一卷 (第二出隆安元年正月出與難提本小異竺道祖筆受或 四十二或三十三無定亦有六十卷成者見道祖及寶唱錄)
* 阿毘曇心論四卷 (或云阿毘曇心無論字尊者法勝造大元十六年在廬山為惠遠法師譯 出道慈筆受遠公製序見僧祐錄)
* 三法度論二卷 (大元十六年在廬山為遠法師出遠公製序第二譯與難提出者大同小異或 三卷別錄云一卷或直云三法度無論字或云經或云經論見僧祐錄)
* 教授比丘尼法一卷 (房云見別錄亦云在廬山出)
[0802a03] 右五部一百一十八卷 (前四部一百十七卷本在後一部一卷本闕) 。
[0802a04] 沙門瞿曇僧伽提婆。晉云眾天。或云提和。 音訛故也。罽賓國人。入道修學遠訪明師。學 通三藏多所誦持。尤善阿毘曇心洞其纖旨。
常誦三法度晝夜嗟味。以為道之府也。為人 俊 朗有深鑒。儀止溫恭務在誨人。詢詢不怠。 苻秦建元中來入長安。宣流法化譯論二部。
備於秦錄。後以晉孝武帝世太元十六年辛 卯遊化江左。先是廬山慧遠法師翹勤妙典 廣集經藏。虛心側席延望遠賓。聞其至止即
請入廬嶽。即以其年請出阿毘曇心及三法 度等。提婆乃於般若臺。手執梵文口宣晉語。 去華存實務盡義本。今之所傳蓋其文也。至
安帝隆安元年丁酉來遊建康。晉朝王公風 流名士莫不造席致敬。時尚書令衛軍東亭 侯瑯瑘王珣 (準高僧傳僧祐錄長房錄等並云王珣中阿含經序云王元琳元琳乃是珣之
字也) 。
[0802a20] 雅有信慧。荷持正法建立精舍廣招學眾。提 婆既至珣即延請。仍於其舍講阿毘曇。名僧 畢集。提婆宗致既精詞旨明析振發義奧眾
咸悅悟。其冬珣集義學沙門釋惠持等四十 餘人更請提婆。於其寺譯中增一阿含。罽賓 沙門僧伽羅叉執梵本。提婆翻為晉言。至來
夏方訖。豫州沙門道慈筆受。吳國李寶唐化 共書。提婆於廬山建康二處共出五部一百 一十八卷。提婆歷遊華戎備悉風俗。從容機
警善於談笑。其道化聲譽莫不聞焉。不知所 終。
* 十二遊經一卷 (第二出與畺良譯者少異見竺道祖晉世雜錄見寶唱錄)
[0802b03] 右一部一卷其本見在。
[0802b04] 沙門迦留陀伽。晉言時水。西域人。弘喻有方 懷道遊國。以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壬辰。譯十 二遊經一部。
* 益意經三卷 (第二出見竺道祖晉世雜錄朱士行漢錄云二卷不顯譯人)
[0802b08] 右一部三卷本闕。
[0802b09] 沙門康道和。戒德有儀軌範群物。以孝武帝 太元二十一年景申。譯益意經一部。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 (初出元五十卷後人分為六十沙門支法領於于闐 得梵本來義熙十四年三月十日於道場寺出元熙二年六月十日訖法業筆受見祖祐二錄)
* 出生無量門持經一卷 (或云新微密持經於廬山譯第五出與支謙無量門微密 經等同本見祖祐房等錄別存新微密持誤也)
* 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 (或直云如來藏經第三出元熙二年於道場寺譯見竺道 祖晉世雜錄及僧祐錄)
* 觀佛三昧海經十卷 (或云觀佛三昧經或八卷見竺道祖晉世錄亦見僧祐錄或云宋世 出)
* 摩訶僧祇律四十卷 (或云三十卷梵本是法顯摩竭提國將來義熈十二年十一月於 鬪場寺共法顯出見竺道祖錄祐在顯錄據共譯故耳)
* 僧祇比丘戒本一卷 (亦云摩訶僧祇戒本第二出於道場寺譯見寶唱錄祐在法顯與 覺賢共出年載皆得)
* 達摩多羅禪經二卷 (一名庾迦遮羅浮迷譯言修行道地於廬山出一名不淨觀亦 名修行方便禪經祐云修行方便凡十七名遠公製序見僧祐錄)
* 文殊師利發願經一卷 (或加偈字元熙二年於鬪場寺出見僧祐寶唱二錄經後 記云外國四部眾禮佛時多誦此經以發願求佛道)
* 新無量壽經二卷 (宋永初二年於道場寺出見僧祐寶唱二錄第八譯與世高支讖支謙僧 顗等所出同本)
* 菩薩本業經一卷 (亦直云本業經是華嚴淨行品見僧祐長房二錄大周入藏有今闕且復 存之)
* 淨六波羅蜜經一卷 (見僧祐長房二錄)
* 方便心論一卷 (共法業出見高僧傳初出)
* 過去因果經四卷 (房云見別錄第五譯)
[0802c08] 右一十三部一百二十五卷 (文殊發願上八部一百一十六卷見 在新無量壽經下五部九卷闕本) 。
[0802c10] 沙門佛陀 跋 陀羅。晉言覺賢。本姓釋氏。迦維 羅衛國人。甘露飯王之苗裔也。祖父達摩提 婆 (此云法天)
甞商旅於北天竺因而居焉。父達摩修 利耶 (此云法日) 少亡賢三藏孤與母居。五年復喪 母為外氏所養。從祖鳩摩利聞其聰敏兼悼其
孤露。乃迎還度為沙彌。至年十七與同學數 人但以習誦為業。眾皆一月賢一日誦畢。其 師歎曰。賢一日敵三十夫也。及受具戒修業
精勤。博學群經多所通達。少以禪律馳名。甞 與同學僧伽達多共遊罽賓同處積載。達多雖 服其才明而未測其人也。後於密室閉戶坐
禪。忽見賢至驚問何來。答云。暫至兜率致敬 彌勒。言訖便隱。達多知是聖人未測深淺。後 屢見賢神變反敬心祈問。方知得不還果。常 欲遊方弘化備觀風俗。會有
秦 僧明嚴西至 罽賓。覩法眾清勝乃慨然東顧曰。我之同 輩斯有道志。而不遇真匠發悟莫由。即諮訊 國眾孰能流化東土。僉云。有佛陀跋陀羅
者。出生天竺那呵梨城。族姓相承世遵道學。 其童齔出家已通解經論。少受業於大禪師 佛大仙。仙時亦在罽賓。乃謂嚴曰。可以振
維僧徒宣授禪法者佛陀其人也。嚴既要請 苦至。賢遂愍而許焉。於是捨眾辭師裹糧東 逝。涉驟三載綿歷寒暑。既度蔥嶺路經六
國。國主矜其遠化並欣懷資俸至交阯。乃 附舶循海而行經一島下。賢以手指山曰。可 止於此。舶主曰。客行惜日調風難遇不可停
也。行二百餘里忽風轉吹舶還向島下。眾人 方悟其神咸師事之聽其進止。後遇便風同 侶皆發。賢曰不可動。舶主乃止。既而有先發
者一時覆敗。後於闇夜之中忽令眾舶俱發。 無肯從者。賢自起收纜唯一舶獨發。俄爾賊 至留者悉被抄害。頃之至青州東萊郡。聞鳩
摩羅什在長安即往從之。什大欣共論法相。 振發玄微多所悟益。因謂什曰。君所釋不出 人意而致高名何耶。什曰。吾年老故耳何必
能稱美談。什每有疑義必共諮決。時秦主姚 興專志經法供養三千餘僧。並往來宮闕盛 修人事。唯賢守靜不與眾同。後語弟子云。我
昨見本鄉有五舶俱發。既而弟子便告外人。 關中舊僧咸以為顯異惑眾。又賢在長安大 弘禪業。四方樂靜者並聞風而至。但染學有
淺深得法有濃淡。澆偽之徒因而詭猾。有一 弟子。因少觀行自言得阿那含果。賢未即檢 問遂致流言。大被謗讟將有不測之禍。於是
徒眾或藏名潛去。或踰牆夜走。半日之中眾 散殆盡。賢乃夷然初不介意。時舊僧僧 [契-大+石] 道 恒等謂賢曰。佛尚不聽說己所得法。先言五
舶將至虛而無實。又門徒誑惑互起同異。既 於律有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