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 Yuan Era Catalog of Newly Authorized Buddhist Teachings (Zhen Yuan Xin Ding Shijiao Mulu)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Scroll 1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十七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錄上之十七
[0891b26] 今聖神文武皇帝朝
*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一部十卷 (御製序)
*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一卷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一部十卷 (貞元六年庚午譯)
* 本生心地觀經一部八卷 (御製序貞元六年庚午譯)
[0891c03] 右五部三十卷其本見在。
[0891c04] 般若三藏續翻譯經記曰。昔秦主姚氏有連 理樹生於朝庭。龜茲羅什踐西涼而入貢。今 我皇濬哲。有合蔓瓜生於御苑。罽賓龍象汎
南海以來朝。手持梵經六波羅蜜。大臣聞奏。 帝俞其言制委有司。精選碩德就西明寺譯 訖。奏聞者即三藏法師其人矣。法師梵名般 刺若 (唐言智惠)
北天竺境迦畢試國人也 (言罽賓者訛略) 性 喬答摩氏 (言瞿曇者訛略不正) 頴晤天假七歲發心。違侍 二親歸依三寶。時依大德名調伏軍。諷四阿
含經滿十萬偈阿毘達摩二萬餘偈。又乃隨 師詣迦溼蜜。至年二十具足律儀。諷薩婆多 近四萬偈及俱舍論偈二萬八千并大婆沙。
兼受其義。七年此國學習小乘。至二十三詣 中天竺那蘭陀寺。受大乘唯識瑜伽中邊等 論及聲明論。學與金剛經因明醫明工律論
等。並依智護進友智友三大論師。時乃遊從 雙林八塔。往來瞻禮一十八年。時聞南天尚 持明藏。遂便往詣諮稟未聞。有灌頂師厥名
法稱。受瑜伽教入曼荼羅。三密護身五部契 印。如是承奉住經一年。諷滿三千五百餘偈。 甞聞支那大國。文殊在中。東赴大唐誓傳佛
教。汎海東邁架險乘航。垂至廣州風飄却 返。至執師子國之東隅。又集資糧堅修船 舶。備歷南海路次國中建中二年垂至廣府
風吹舶破平沒數船。始從五更洎于日出。或 漂或溺賴遇順風。所持資財梵夾經論。遭此 厄難不知所之。及至海壖已在岸上於白沙
內大竹筒中。宛若有神歎未曾有。知大乘理 趣六波羅蜜經與大唐國中根緣熟矣。東行 半月方達廣州。洎建中三年屆于上國矣。至
貞元二祀訪見鄉親。神策正將羅好心即般 若三藏舅氏之子也。悲喜相慰將至家中。用 展親親延留供養。好心既信重三寶請譯佛
經。乃與大秦寺波斯僧景淨依胡本。六波羅 蜜經譯成七卷。時為般若不閑胡語復未解 唐言。景淨不識梵文復未明釋教。雖稱傳譯
未獲半珠。圖竊虛名匪為福利。錄表聞奏意 望流行。聖上濬哲文明允恭釋典。察其所譯 理昧詞疎。且夫釋氏伽藍大秦僧寺。居止
既別行法全乖。景淨應傳彌尸訶教。沙門釋 子弘闡佛經。欲使教法區分人無濫涉。正邪 異類涇渭殊流。若網在綱有條不紊。天人攸
仰四眾知歸。分命有司乃下制曰。中書門下 牒。王希遷牒奉勅釋教深微。道俗虔敬。皆因 梵本法被中華。宜令王希遷與所司精選有
道行僧。就西明寺重更翻譯訖聞奏。牒至准 勅故牒。貞元四年四月十九日牒。及牒祠部 准勅亦然。傳牒京城諸寺。大德罽賓國三
藏沙門般若宣釋梵本翰林待詔。光宅寺沙 門利言譯梵語。西明寺沙門圓照筆受。資聖 寺沙門道液。西明寺沙門良秀。莊嚴寺沙門
圓照並潤文。慈恩寺沙門應真。醴泉寺沙門 超悟。光宅寺沙門道岸。西明寺沙門 辯 空並 同證義。自六月八日欲剏經題。勅西街功
德使兼句當右神策軍使營幕使元從興元元 從鎮軍大將軍行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 上柱國太原懸開國伯王希遷。親奉綸言。與
奉天定難功臣驃騎大將軍行右神策軍大將 軍知軍事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太夫上柱 國武都郡王孟涉寶應功臣元從驃騎。大將 軍行右神策軍大將軍知軍事兼御史中丞
上柱國靜戎郡王食實封五十戶馬有麟等。 送梵本經至西明寺翻譯。恩錢一百千茶三 十釧香一大合以充譯經院供養。開題名曰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也。其文十卷品十
亦然。至八月六日本使奉宣勅旨。茶五十釧 香一大合賜譯經院。至宜領取。秋涼敬問。諸 大德各得平安好在。又至二十四日翰林使
張孝順奉宣勅旨。翰林院待詔官等宜命。每 月假日兩度於西明寺禮謁翻經僧利言等。 事了日停。至二十九日翰林學士左敬騎常
侍歸崇敬金部郎中吳通微水部郎中徐岱京 兆醴泉懸承王丕等同來瞻禮。洎九月二十 日待詔徐承嗣郭紹楊絢楊季炎等二十餘 人設供觀譯十月中旬譯文周畢。十一月十
五日繕寫復終。二十八日錄表進上。翻經大 德西明寺主賜紫沙門良秀等言。伏以大雲 含潤唯佛力之弘。玄穹造物惟帝功之大。
伏惟陛下。德備三靈威加萬寓。人歸壽域道 濟福城。特降聖慈載敷像教。釋門覩惟新之 運。緇侶荷再造之恩。良秀等誠歡誠喜。昨奉
今年四月十九日恩勅翻譯六波羅蜜經。令 精選有道行僧就西明寺翻譯訖聞奏者。良 秀與梵僧般若法師道液超悟等十人。恭尋
梵字對譯唐言。理奧必窮文深悉究。品章有 敘音韻無遺。價類懸金聲敷琢玉。僧目作 禮歡喜遍身。得逢聖朝重覩佛日。凡譯梵本
九千五百頌。共一十品編成十卷。豈惟摩騰 入漢爰啟金函。羅什歸秦方翻玉軸。以今況 古實邁前修。竊以教迹尊崇法音祕密。陛下
蘊如來護念之慈。當國王付囑之地。光揚聖 義簡在天心。特乞殊恩。為此經製序并宣附 開元目錄。庶使人天迴向。拂輝日月之光。
龍象禪林。獨降雲雨之霈。昔日太宗述聖 教之序。玄宗注般若之經。皆炳煥天文發揮 帝籍。其新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謹隨
表進。陛下嗣祖宗之休烈。滋福壽之耿光。 上知成佛之因。下念從人之請。僧徒何幸 曲望殊私。塵黷扆旒載深兢惕。無任荷恩之
至。謹詣光順門奉表陳請以聞。沙門良秀等 誠歡誠恐謹言。帝省經表令功德使王希 遷奉宣勅旨。語諸大德師等。自夏徂冬翻譯
經誥功既云畢。慶慰良多。亦大婁羅想勞心 也。冬寒敬問。師等各得平安好。又宣恩旨 語諸大德。此有少許絹及衣物各賜師等。且於
右銀臺門待進止。至宜領取。時西明寺翻經 大德沙門良秀等。請於西明寺為國設無遮 大齋慶經。右奉今年四月十九日聖恩。就西
明寺翻譯六波羅蜜多經。伏以慈雲普潤佛日 載揚。蠢動之情。欣感交慮。釋門道廣。緇侶 力微。皇鑒曲臨。鴻私難答。請以十二月一
日奉為國設無遮大齋。嚴肅道場。燃燈萬盞。 轉誦仁王護國般若等經。庶藉勝因。上資聖 壽。空披誠於塵露。實有荷於乾坤。不勝懇欵
之至。謹詣光順門陳請以聞。如天恩允許請 降墨勅依貞元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譯經大 德西明寺主賜紫沙門良秀等狀進。又宣勅
旨賜般若法師絹一百匹冬衣一副。餘之十 人各五十匹衣一副。撿校二人各三十匹衣 一副。以充 嚫 焉。三藏表謝。沙門般若言。伏
以生自罽賓。十四離鄉。南遊天竺聞所未悟。 二十餘年巡禮聖蹤雙林八塔。大小乘學誓 報四恩。遠慕支那每思上達無由進獻。昨因
表兄右神策軍十將新平郡王羅好心身參戎 衛。遂與奏聞得徹聖聽。實為多幸。陛下崇 教信受大乘。命以緇徒許令翻譯。微僧至願
斯以為終。誓奉精修上資皇祚。謹詣光順 門奉表陳謝以聞。沙門般若誠惶誠恐謹言。 皇帝批曰。師夙詣澄源早觀祕藏。周遊西土
歷訪大乘。得心地之遺言。是如來之妙行。 期於宣布以廣玄門。遠負經文來傳中夏。 經途萬里克達京師。載揚羅什之風。重繼摩
騰之迹。眷言精懇朕甚嘉奇。爰命道流俾 加翻譯。庶茲上法永以流行。省視表章煩有 陳謝。同日譯經施主三藏表兄右神策馬軍
十將奉天定難功臣開府儀同三司撿校太子 詹事上柱國新平郡王臣羅好心。上表謝曰。 臣好心言。表弟罽賓國沙門僧般若。先進大
乘理趣梵夾六波羅蜜經。伏奉今年四月十 九日勅。宜令王希遷精選有道行僧。於西明 寺翻譯今經。帙已終者。臣好心誠歡誠喜頓
首頓首。臣聞周星隱輝漢夢馳光。始知靈瑞 而感人。必委明王而導化。是以再邀龍樹 重闡真宗。伏惟皇帝陛下。澤覃中外恩被生
靈。聲教遠通無為而理。微臣表弟十四離鄉。 志慕緇流跡親僧侶。昨所進經本稽梵夾大 乘理趣曰六波羅蜜。陛下信崇特令翻譯。
功勤靡輟今帙告終。特賜幡花又令重進。微 僧為幸驚寵伏深。臣家西蕃得居中國。名 參戎禁榮及私門。父子相歡實慚天地。僧人
何德更蒙。委曲洪私願為修持福資皇祚臣 之多幸。誓死答恩載喜載歡。無任抃躍之至。 謹詣光順門奉表陳奏以聞。臣好心誠惶誠
恐頓首頓首謹言。皇帝批曰。卿之表弟早悟 大乘。遠自西方來進上國。宣六根之奧義。 演雙樹之微言。念以精誠所宜欽重。是令翻
譯俾可流行。卿夙茂忠功職司禁衛。省覽表 疏具見乃懷所謝知。洎十二月二日將軍王 希遷宣奉勅醴泉寺僧思惟院。宜與罽賓 國進梵本六波羅蜜僧般若安置。又至二十
三日勅。右神策軍判官內謁者監馮國清宣 送罽賓國僧般若院八尺床三張各夾帖及 席褐官絕縟。白禪氈。白副手巾二枚。銅水
瓶一。鐵鍋二枚。三斗釜一口。白瓷椀十枚。茶 瓶一枚。蒲團一枚。新茶二十串。并茶碾 子一副。於進經日先奉恩旨。令再譯六波羅
蜜經中真言契印法門。唐梵相對進來者。至 五年二月四日繕寫畢功。與沙門良秀等進 上。勅賜茶三十串。復以西明寺沙門圓
照。於翻譯時承旨筆受。經中讚佛節節之中 皆有八萬四千六百六十三種那羅延力。 雖見此說未識其由。因請般若三藏法師翻 茲祕典。名曰佛說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
力經。宣布譯語筆受潤文及證義。沙門並同 六波羅蜜經更無增減。即貞元四年二月十 五日繕寫功畢。纔一紙餘。時為修疏忩遽未
得上聞。謹具委由勅編入。洎六年七月二 十五日勅賜三藏名號及紫袈裟。勅罽賓國 進梵夾六波羅蜜經。沙門般若宜賜名般若 三藏仍賜紫衣。復有千福寺講論大德沙門
智柔。戒行精苦好樂大乘。傳花嚴經及大佛 頂。又常諷味般若心經。此經羅什翻譯名曰 大明呪經。玄奘法師當往西方臨發之時神
人授與。路經砂磧險難之中。至心諷持災障 遠離。是大神呪。斯言不虛。後得梵夾譯出 無異。唯少序分及後流通。次於開元末年法
月三藏復譯此經。二文並有。今遇般若三藏 甲具有此。則與法月經同本異譯也。誠心懇 請重出真文。未及參詳三藏出使。八月十一
日證義潤文繕寫功畢。修表進上意願流行。 沙門智柔言。伏以聖智宏深藉弘演而彌廣。 真源妙極假言象而方傳。斯乃眾聖師宗群
經本母。曩者沙門玄奘已譯流行雖義滿無 遺然文虧首。從昨遇罽賓國僧般若親覩梵 文。固請傳通重加贊翼。始知鷲巖精舍實啟
金言。諷者除疑真風更遠。伏惟陛下。親承 佛囑善無不從。道洽生靈人無不化。智柔不 揆庸淺輒獻愚誠。冀補皇風願資聖壽。伏乞
俯垂天監覽此金文。如或可從伏請頒示中 外。則一切迷生永劫幸甚。不任罄竭丹誠之 至。謹附表陳進以聞。沙門智柔。貞元六年
八月十一日千福寺御注金剛經寶幢院撿校 功德沙門智柔表進。皇帝批曰。
[0894a04] 般若心經大乘祕旨。頃者玄奘譯翻字義已 周。其於首從或未詳備近因罽賓國僧般若 來至中華。傳此遺文足相翼贊。師所陳請深
為允愜。今依來奏用廣真經。
* 大方廣佛花嚴經一部四十卷
[0894a09] 右一部四十卷其本見在。
[0894a10] 昔漢明帝金人入夢。出使求佛法於西方。今 我皇聖化感通。南天竺王獻梵經於上國。雖 代有今古。而信重無殊。論其感通不可同
年語也。伏惟皇帝威加北狄。澤被東夷。南 及八蠻。西洎天竺有覺德行四國順之。詩之 所言即其事也。故獻經願文曰。南天竺烏茶
國深信最勝善逝法者。修行最勝大乘行者。 吉祥自在作清淨師子王。上獻摩訶支那大 唐國大吉祥天子大自在師子王中大王手自
書寫。大方廣佛花嚴經百千偈中所說善財 童子親近承事佛剎極微塵數善知識行中五 十五聖者善知識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
願品。謹奉進上。伏願大國聖王福聚高大超 須彌山。智慧深廣過四大海。十方國土通為 一家。書此經功德。願集彼無量福聚。等虛空
界一切世界海無盡眾生界一切皆如善財童 子。得佛正見具足智慧。見不思議真善知識 咸生歡喜。得佛廣大普光明照離諸貪著。成
就無垢普賢菩薩最勝行願。伏願書此大乘 經典進奉功德。慈氏如來成佛之時。龍花會 中早得奉覲。大聖天王獲宿命智。瞻見便識
同受佛記。盡虛空遍法界。廣度未來一切眾 生速得成佛。伏准大唐西域記第十云。烏茶 國周七千餘里。國大都城二十餘里。土地膏
膄穀稼茂盛。凡諸菓實頗大。諸國異草名花 難以稱述。氣序溫暑風俗獷烈。人貌魁梧容 色黧。黮言辭風諷異中印度。好學不倦多信
佛法。伽藍百餘僧徒萬餘人。並皆習學大乘 法教。天祠五十所異道雜居。諸窣覩波凡十 餘所。並是如來說法之處。無憂王之所建也。 國東南境臨大海濱有折利但羅城
(唐言登行) 周 二十餘里。入海商人遠方旅客。往來中止之 路也。其城堅峻多諸奇寶。城外隣次有五伽 藍。臺閣崇高尊像工麗。南去僧伽 (上) 羅國
(唐言執師 子國) 二萬餘里。靜夜遙望見彼國佛牙窣覩波 上寶珠光明離離然如明炬之懸燭也。今此 花嚴梵夾自彼烏茶國主手。自書寫乘航架
海發使獻來。是知法王御曆不貴異貨珠珍。 信重大乘以佛法僧而為上寶。斯乃拯拔淪 溺能證菩提。以貞元十一年歲次乙亥十一
月八日。屆于長安進奉明主。帝覽所奏深 生信焉。文字既殊事須翻譯。般若三藏即其 人焉。三藏法師者號般若。罽賓人也 (梵首訛略正曰)
迦濕畢試。大唐西域記第一云。迦畢試國 周四千餘里。北背雪山三垂黑嶺。國大都城 周十餘里。宜穀麥多果木。出善馬欝金香。
異方奇貨多聚此國。氣序風寒人性暴獷。言 辭鄙藝婚姻雜亂。大同覩貨邏國。習俗語言 風教頗異。服用 [疊*毛] 衣兼皮褐。貨用金錢銀錢
及小銅錢。規矩摸樣異於中國。王剎利 種也。有智略性勇烈。威攝隣境統十餘國。愛 育百姓敬崇三寶。歲造丈八尺佛像。兼設無
遮大會。周給貧窶惠施鰥寡。伽藍百餘所僧 徒六千餘人。並多習學大乘法教。窣覩波 僧伽藍。崇高弘敞廣博嚴淨。天祠數十所異
道千餘人。或露形或塗灰。連絡髑髏以為冠 鬘也。般若三藏生是國中。俗姓喬荅摩。或從 母族姓羅氏矣。天假聰敏十四離鄉。從師北
天冠年具戒。習有部律俱舍婆沙。次遊中天 學五明論及大乘教。住那爛陀寺中。時復巡 瞻八塔靈跡。如是習學一十八年。次詣南天
烏茶王寺。習瑜伽教登灌頂壇。五部真言悉 皆諮受。遠聞。曼殊大聖五髻童真。住清涼 之五峯。息煩惱之炎熱。與萬菩薩眾保護大
唐。乃航海梯山則持梵典。捐軀委命越度 闍婆。建中未年屆于上國。貞元四祀奉詔翻 傳六波羅蜜經。即其事也具如別紀。洎于六 祀奉使北天。貞元八年還歸 闕
下。自惟宿 願未終。大聖曼殊不遑瞻禮。思其本志焚灼 其心。儻恩旨無違誓當親往。十年三月發 趨清涼巡禮五臺至于秋首。十一年四月還
至上都。洎十一月十八日。自南天竺烏茶國 王。進奉大唐梵經兩夾。至于晦日勅下使司。 令三藏法師與諸大德參詳題目譯名進來。
三藏乃以梵語翻作胡音。沙門智真譯成漢 語。以茲重譯狀上使司。梵本大方廣佛花嚴 經總有六夾共有十萬偈。大唐已譯八十卷。
當第二夾了。今南天竺國王所進當第三夾。 有一萬六千七百偈。右件經當舊譯八十卷 花嚴經第九會在室羅筏城說。罽賓國三藏
沙門般若宣梵文。翰林供奉光宅寺沙門智 真譯語。西明寺翻譯經沙門圓照筆受。使司 得狀具以奏聞。上覽其由制令翻譯。頻使
催迫無譯語人。訪知東都有善語者。三藏表 狀伏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