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naketudhāraṇī (Bao Xing Tuoluoni Jing) 寶星陀羅尼經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二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本事品第二
[0541b06] 時魔妓女及魔王諸子并其眷屬,白佛言:「希有,婆伽婆!我等今者志求如是相、如是乘、如是辯才智慧、如是神通大悲方便。希有,婆伽婆!具足如是智慧方便神通等法。婆伽婆!具足幾法能令菩薩摩訶薩遠離惡友,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541b11] 佛言:「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具四法遠離惡友,速疾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四?一者不取、二者不說、三者不見、四者空無分別。
[0541b14] 「善男子!云何不取?所謂不取一切法,無一法可得,不受不捨,不可非不可,不建立不念著,不分別非不分別。所謂行檀波羅蜜,不取檀波羅蜜果,不受不捨,不可非不可,不立不著,不分別非不分別,乃至行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不分別非不分別。
[0541b20] 「復次,善男子!云何不說?所謂不說眾生可得,不說命者,不說壽者,不說人,不說眾生界可得,不說有意有所取,乃至不分別非不分別。
[0541b23] 「復次,善男子!云何不見?所謂不見色聲香味觸法,不取色聲香味觸法,乃至不分別非不分別。
[0541b25] 「復次,善男子!云何空無分別?所謂一切三世三界陰界入等因緣果報,所緣之法無起無依,無有生相不取不捨,乃至不分別非不分別。何以故?捨離一切行一切持一切身,及分別不分別故,一切智智相應不可得故,當如是行。所以者何?善男子!一切法及一切智,乃至無聲無相無字無願,無生無滅無體無著無緣無我,不可見寂靜,離相離念離滅,無闇無明無處所無境界,無根本無伴助,不可思不可量,無貪無慳無行無說,無深無淺無受無依,無識無取無影無一念頃,無分齊無所有畢竟無所有。何以故?一切智等猶如虛空,相應不可得故,不立相應,不取相應,不行相應,若相應若不相應,不分別非不分別,當如是行。
[0541c11] 「善男子!是名具足四法,能令菩薩摩訶薩遠離惡友,速疾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所有一切內外境界,若以一切智智觀察推求依持建立,著此二相以意分別,起二著故,彼便遠離一切智也。云何二相?若觀察入等,取立相二是名遠離一切智也。若取立行果是二分別。於諸眾生有取立相是二分別。開示施設語言之道,建立總持音聲之法,以智觀察是斷是常,是二分別。眾生壽命養育人丈夫,作使作想建立依持,是二分別。此彼所有建立籌量不建立籌量,是二分別。若以一切智智觀察三世,推求我作集業所作,彼此立取是二分別。若以分別有二相者,則不能得一切智也。
[0541c24] 「善男子!如寒求火而返取地,如渴求飲而返取火,如飢求食而返取石,如莊求華而返取衣,如薰求香而返取屍,如行求衣而返取垢,如塗求香而返取空;如是,如是!善男子!若行執著觀察是身取立相二,求一切智者,徒捐精進無道無果。」
[0542a01]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持智,從坐而起,於世尊前曲躬合掌,作如是言:「婆伽婆!若法不可說,彼不能得菩提?」
[0542a03] 佛言:「汝今當知,無得菩提,亦無菩提可說。善男子!諦聽!諦聽!汝問如是,如汝所樂,隨汝意說。若所有物,若一切智,有性有相有名字耶?」
[0542a06] 持智菩薩白佛言:「不也。婆伽婆!若有言說即墮常見,若無言說即墮斷見,乃至中道亦不可得。非有非無,不取不著,不生不壞,過阿僧祇不可量不可數,無闇無明,若如是觀乃得菩提。」
[0542a11] 電慧菩薩言:「婆伽婆!無來無去,如是善知,如是善入,乃得菩提。」
[0542a13] 毘盧遮那菩薩言:「如是,婆伽婆!法不到相非不到相,非得時非不得時,非作證非不作證,非滅非不滅,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三乘非不三乘,亦非行願合集稱量可得;如是知者,乃得菩提。」
[0542a18] 地慧菩薩言:「婆伽婆!若一切法,非三界非三結,非三明非三乘,非陰界入,非分別非不分別,非減非增無有合集;如是知已,乃得菩提。」
[0542a22] 金剛慧菩薩言:「凡夫法聖人法,學法無學法,聲聞法辟支佛法,非分別非不分別,亦非合集稱量之所能知;如是知者,乃得菩提。」
[0542a25] 堅慧菩薩言:「如如寂靜,如如觀察,不捨不住,乃得菩提。」
[0542a27] 寶手菩薩言:「若一切法不生不到不時,無分別相,乃得菩提。」
[0542a29] 不思議慧菩薩言:「若以觀察三界心計入在心,是名二心。如是二心觀察不可得者,以無所得,乃得菩提。」
[0542b03] 退怨菩薩言:「若一切法,無著、無貪、無捨、無礙、無願、無癡、無執、無放,乃得菩提。」
[0542b05] 蓮華藏菩薩言:「若罪福性等入是如法,深忍不著我我所作,非分別非不分別,如是觀者,乃得菩提。」
[0542b08] 月光菩薩言:「若觀一切法,聚散隨緣,無有自性,猶如水月;如是解已,乃得菩提。」
[0542b10] 虛空慧菩薩言:「若一切諸法,有闇有明有生有滅有增有減,不於諸心數法而起分別;如是知者,乃得菩提。」
[0542b13] 無盡慧菩薩言:「若修習三輪清淨波羅蜜,相應不可得,不染非不染;如是修者,乃得菩提。」
[0542b16] 彌勒菩薩言:「若不緣不受三界依止、梵住依止,乃得菩提。」
[0542b18] 文殊師利菩薩言:「婆伽婆!若解甚深一法門者,於一切法不染非不染,一法門者所謂無我。了彼一法不覺不觀,無有將來亦無送去,亦無可聚、可散、可明、可闇、可生、可滅、可增、可減;可解脫者不應染濁,無分別故,以一法門一切智智,乃得菩提。」
[0542b24] 壞愛樂菩薩言:「文殊師利!如是一法門一切智智,悉入如法甚深空處。何故意有所作及修行方便?」
[0542b26] 文殊師利言:「捨離惡見、修行正見,不妄置立;捨諂曲心、修質直行,不妄置立;捨離十惡、敬重三寶,不妄置立;善說,不妄置立;正命,不妄置立;捨一切結,不妄置立;大悲平等、不捨一切眾生,不妄置立;三護,不妄置立,無虛誑法,不妄置立;不生不滅,不妄置立;護持正法,不妄置立;捨一切所有,不妄置立;少力眾生常作建助,不妄置立;怖畏者得歸依,不妄置立;非道者示正道,不妄置立;忍辱柔和,不妄置立;不執著一切相,不妄置立;捨離一切塵垢闇陰,不妄置立;捨離一切迴向果報,不妄置立。
[0542c08] 「善男子!此二十種方便能得一切智智,所有文字音聲語言句義差別,一切皆如,是名入一切智智方便。一切如來所說,及餘外道所說,一切取捨生滅,乃至能知一切三解脫,依止因緣業行之法悉入於如,當知皆是一切智覺智方便也。」
[0542c13] 壞愛樂菩薩言:「如是,如是。文殊師利!若解甚深法門者無一法可見,亦無所說法及以能說者,乃至文字句義皆應悉捨。若修行、若識知無有相應,一切入如是,名智覺智。」
[0542c17]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善說此一法門,以一切智智乃得是法。云何一切法不妄置立?所謂不生不壞際不妄置立,生死涅槃際不妄置立,虛空涅槃際不妄置立,無生無說際,乃至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示一切眾生一切法無實際,示一切著物一切三世三界陰界入等無所有際,入三行空際,入法陰報陰聚散陰無實際,入空入真際,具足一切無說法義,是名菩薩摩訶薩入一切智智,復以一切智智而得受記。」
[0542c27] 說是法時,魔諸妓女及魔王子眷屬二萬,聞佛所說,同時皆得無生法忍,悉捨身意所有麁業得自性生身。復有二萬八千眾生得無生法忍,九十二萬天人得菩薩種種三摩提陀羅尼無生法忍。
[0543a03] 爾時,得無生法忍諸菩薩摩訶薩等,雨天眾華散於佛上,繽紛而墜猶如雨下。頭面著地,頂禮佛足,作如是言:「婆伽婆!我等若值不善惡友,與惡和合自在作惡,於一切眾生一切功德善根之聚,終不能起一念善心。」
[0543a07] 佛言:「善男子!汝於過去無量億劫,親近供養無數諸佛,以此業緣今生愛樂還得值佛,我今為斷眾生疑故,當為汝說宿世因緣。
[0543a10] 「善男子!乃往過去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有劫名曰具足大勢,此閻浮提有轉輪王名優鉢羅華,得自在力統四天下,王及臣民皆壽六萬八千歲。時世有佛,號月光明香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國眾生雖居五濁,以修善故不染欲法。
[0543a17] 「爾時,彼佛常為四眾宣說三乘相應之法。時優鉢羅王嚴四種兵,與其夫人後宮眷屬,往詣彼佛月光明所。到已,頂禮佛足,散種種華燒種種香,作眾伎樂,供養佛已右遶三匝,并復頂禮比丘僧足,以此二偈讚問彼佛:
「『天龍所仰大功德, 過患永斷無上尊,
以七法財利世間, 願說得何等妙慧?
作大慈燈滅世闇, 降伏墮生老死憂,
能遮人天三惡趣, 說何等法脫魔道?』
[0543a27] 「善男子!爾時,彼月光明香勝如來告優鉢羅王言:『大王!具足三法,能得菩薩微妙智慧。何等為三?一者、大悲如母,能作一切眾生極依止處;二者、精懃不息,能滅一切眾生苦惱;三者、等觀一切諸法,無命無養育無人無種種相。大王!是名具足三法能,得菩薩微妙智慧。大王!復有具足三法,能令不著魔羂。何等為三?一者、所謂於一切眾生,得不起瞋不求過短;二者、平等觀一切眾生作福田想;三者、能得一切法作一法觀,所謂虛空等一切法,無作無種種無生無起無滅,一切空如實相,捨離不可得相應觀。大王!是名具足三法,令善男子不著魔羂,永脫魔道。』
[0543b10] 「時優鉢羅王第一夫人,名天孫陀利,共彼宮人婇女八萬四千人俱,前後圍遶往彼月光明香勝如來所。到已,以種種華散彼佛上,頂禮佛足,以偈讚曰:
「『煩惱翳障已永盡, 無比功德解脫尊,
云何教我轉女身? 令我具足男子相,
速疾遠離諸惡趣, 於法自在心調柔。
最上善逝天人師, 能與世間第一利,
如蒙世尊捨女身, 當得歡喜寂滅樂。
云何速說此丈夫? 自調調他利益者,
我得出離恩愛坑, 世間無等最第一。
念持廣大功德聚, 能速調伏諸群生,
今我於此必取轉, 唯願速開甘露道。』」
[0543b23] 爾時,釋迦如來作如是言:「善男子!彼月光明香勝如來告優鉢羅王第一夫人孫陀利言:『夫人!有智方便當依修習,速轉先世所種女身,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涅槃,更不重受;除自發願。夫人!依何方便無量先世所種女業速盡無餘?夫人!有寶星陀羅尼建立大事,具大功德能大擁護,善滅女身三業惡行,一切苦報令無有餘。若有女人聞此寶星陀羅尼至心誦念,盡此女形後生當得端正丈夫,一切身分悉皆滿足,具質直行有大辯才,身口意業善相和順,能令現在未來一切怨嫌悉皆退散。若有身口種種惡業,現在將來應受苦報,以聞寶星陀羅尼威神力故,所作惡業現世消滅無復遺餘;置作五逆、誹毀正法、謗聖人者。以聞是經威德力故,至其身盡即捨命時,如是等罪亦皆隨滅畢竟無餘。若有女人身口所造惡業果報量等須彌,後世定受無量眾苦,如是種種苦報種種業障種子餘報,以聞經力盡滅無餘。
[0543c12] 「『所以者何?由過去一切諸佛、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說此寶星陀羅尼,受持讀誦現前讚嘆稱揚隨喜,是諸眾生所有苦報,以經力故悉皆滅盡,所作善根隨時增長。若十方剎土現在諸佛、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為眾生故各各方面,說此寶星陀羅尼,眾生聞者歡喜愛樂,所有罪障無不消滅,所作善根皆令增長。若當來世十方剎土,一切諸佛說是經處,乃至一念生歡喜心,是諸眾生皆得盡苦增長善根。我於今者亦說此經,若有聞者皆當隨喜,十方現在諸佛世尊說是經處,當共稱揚當共歡喜。
[0543c24] 「『夫人!若有已受璽印剎利王至他土境,得此寶星陀羅尼書持愛樂者,以經力故,彼剎利王威德高遠有大名稱,遍滿十方無量國土,乃至一切欲色界天聞其德聲,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等,無量俱胝那由他百千萬億剎利諸王,常所隨逐所共守護。彼王國土所有一切鬪諍飢饉、他方怨敵、風雨寒熱、疫病過患皆得除滅,一切惡鬼、夜叉、羅剎、師子象狼皆生慈心,雖在其國不為損害。其王國土亦無一切麁澁苦味,惡觸痛惱無不消滅,一切財寶,五穀果實,藥草華葉,滋茂美味皆得增長。
[0544a06] 「『若受印剎利王,欲與敵國餘剎利王共鬪戰時,應懸此經置自幢頭,以經力故,彼怨敵王所有兵眾自然退散。若彼二剎利王受天印者共交戰時,各懸是經置一幢頭,以經威力,時彼二王便相欽愛共相和好。如是成就無量功德,利益安樂一切人王,是寶星陀羅尼隨有之處。
[0544a12] 「『若城邑聚落,若人非人、四足多足諸惡毒蟲,無有能令聞是經者,疾病橫死及故惱亂。若是經典所在之處,應當盡心設大供養,應以供養之具奉迎此經,亦以經卷置師子座。讀是經人及聽經者,應當至心清淨洗浴,香油塗身著新淨衣,受持梵行,散雜色華,燒眾名香,種種美味,恭敬圍繞供養是經。
[0544a19] 「『其人若有一切病苦橫死之厄,及以怖畏惡相之徵,以經力故悉滅不現。若有女人為求男女,皆應澡浴著新淨衣,修習梵行燒香散華,恭敬供養是妙經典,便生福德智慧男女。如是女人,雖不為己,以經威重熏修力故,捨身之後,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得涅槃,畢竟不復受女身也;除自發願成熟眾生。
[0544a26] 「『夫人!隨有此經一偈一句一聲經耳,乃至飛禽走獸,聞此經者亦復如是,皆得捨彼畜生之身,亦令一切速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544a29] 「善男子!彼過去月光明香勝如來說是經時,便以右脚拇指觸地,而此世界六種震動。釋迦牟尼如來今說此經亦復如是,佛神力故。」
[0544b03] 時,此佛剎山河大地六種震動,十方無量阿僧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薜荔多、毘舍遮、鳩槃茶、人非人等,皆生疑怪。一切佛剎大光遍滿地平如掌,須彌山、輪圍、大輪圍樹林牆壁悉隱不現。當地動時,彼諸天、龍、夜叉先懷疑怪,如來神力所加被故。諸天龍等四方觀望,去一箭道便見釋迦牟尼如來,各各驚喜生希有心,一時合掌瞻仰世尊。
[0544b12]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作如是言:「善男子!過去月光明香勝如來說是經時,以脚觸地六種震動,而此佛剎平如水面,一切天人皆生疑怪,四方觀望,去一箭道便覩彼佛月光明香勝如來,見已,合掌生希有心。
[0544b16] 「善男子!彼月光明香勝如來,即於天龍大眾之中,為眾生故,說此寶星陀羅尼呪曰:
[0544b19] 「『◎哆姪他(一) 闍盧計(二) 闍盧迦慕計(三) 闍梨闍羅闍梨儞(四) 闍羅婆囉帝(五) 闍呬利(六) 婆囉布樓沙羅叉那娑摩婁呬耶(七) 阿摩迷(八) 阿摩迷(九) 婆摩迷(十) 婆摩迷(十一) 那婆迷(十二) 摩呵迷(十三) 闍呵迷(十四) 闍呵迷(十五) 呿婆羅迷(十六) 婆羅鞞(十七) 婆婆鞞(十八) 婆呵鞞(十九) 傍伽鞞(二十) 婆闍鞞(二十一)(元本少三句) 阿羅闍呬離(二十五) 禪都木嵠(二十六) 婆呵囉(二十七) 婆呵囉(二十八) 悉陀哱囉帝(二十九) 檀地羅(三十) 檀地羅(三十一) 檀地馱羅(三十二) 蘇利耶毘呵呿(三十三) 栴達囉毘呵呿(三十四) 折芻殊帝娑(三十五) 毘呵呿(三十六) 薩婆阿叉耶(三十七) 悉帝唎埵蘇囉毘呵呿(三十八) 闍呿伽(三十九) 闍呿伽(四十) 蘇囉呿伽(四十一) 毘呵摩(四十二) 阿波利呿(四十三) 阿沒唎呿(四十四) 阿沒唎呿(四十五) 阿沒唎呿(四十六) 阿沒唎呿(四十七) 阿沒唎呿(四十八) 阿沒唎呿(四十九) 阿沒唎呿(五十) 阿沒唎呿(五十一) 沒唎呿(五十二) 沒唎呿(五十三) 沒唎呿(五十四) 毘婆謑陀羯摩(五十五) 度泥度泥(五十六) 烏波陀毘耶謑陀(五十七) 若那訖唎多(五十八) 阿訥波陀呿伽例呶迦(五十九) 鴦掘隸(六十) 傍掘隸(六十一) 毘薄俱隸(六十二) 俱羅呵(六十三) 因陀羅鉢唎婆呵(六十四) 毘婆謑陀揭婆(六十五) 遮婆囉揥(六十六) 遮婆囉揥(六十七) 阿慕呵達唎舍奴(六十八) 鉢唎跋多婆沙咄摩(六十九) 訖唎摩殊揥(七十) 呿伽唎闍呬(七十一) 闍呵(七十二) 殊揥(七十三) 儞虱迦(七十四) 毘囉娑(七十五) 毘囉娑(七十六) 毘囉娑(七十七) 毘囉娑(七十八) 毘囉闍摩底唎囉摩婆婆(七十九) 訖唎波(八十) 摩呵訖唎波(八十一) 呬隸(八十二) 呬呬隸(八十三) 阿嘍拏婆囉帝(八十四) 三摩耶儞瑟髻(八十五) 陀摩駄那(八十六) 咥地夜那(八十七) 阿波囉沒唎世(八十八) 頗羅君茶羅薄嵠(八十九) 儞跋唎多一悉揥唎婆婆(九十) 羯摩叉耶鉢囉突婆婆(九十一) 布嘍沙埵阿三摩三摩(九十二) 三摩耶毘地闍若(九十三) 哆他伽多(九十四) 娑婆呵(九十五)』」
[0544c21] 爾時,釋迦如來說此寶星陀羅尼已,於時無間而此大地復更震動。時,彼魔王五百妓女,以聞寶星陀羅尼故,即轉女形具丈夫相,及無量阿僧祇天女、龍女、夜叉女、乾闥婆女、阿修羅女、迦樓羅女、緊那羅女、摩睺羅伽女,乃至薜荔多、毘舍遮、鳩槃茶等一切諸女,聞此寶星陀羅尼故,亦轉女形具丈夫相,亦令一切諸善男子,速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一切諸女人等,於未來世當受女身,以經力故來業即滅。
[0545a01] 爾時,一切女人皆共合掌,頭面禮足釋迦如來,同時高聲,作如是言:「南無南摩希有能作無上利益者!釋迦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唯願大悲,廣為我等說此本事,我今何故女人形相皆已滅盡,丈夫身分滿足成就?以此希有轉變深生慶喜,我今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惟願世尊說此本事,令無量天人皆得道果。」
[0545a10] 爾時,釋迦如來重告賢首善男子言:「過去月光明香勝如來,為優鉢羅王夫人天孫陀利,宣說寶星陀羅尼時,孫陀利并其後宮婇女眷屬八萬四千人等,女人相滅丈夫相現,無量無數阿僧祇諸天天女,乃至人非人等一切諸女,各轉女形具男子相,及未來世應受女身之業亦滅無餘。
[0545a17] 「爾時,優鉢羅王捨其自在轉輪王位,以四天下委授太子,即與夫人天孫陀利丈夫并其千子,共八萬四千天孫陀利丈夫(唐言天愛),及九萬二千諸餘民庶,於月光明香勝佛所,信家非家捨家出家,剃除鬚髮而披法服,既出家已勇猛精進,讀誦受持意樂寂靜。時彼無量俱胝那由他百千眾生皆生是念:『何故轉輪聖王出家入道?』其著邪者各共相謂作如是言:『此香勝如來懃樂魔業解作諂幻,或時轉女人根成丈夫相,或時剃除鬚髮隨與染衣,或為生天上故說生天事,或為生人中故說人中事,或為畜生中生說畜生事,或為餓鬼中生說餓鬼事,或為地獄中生說地獄事,或說不生不滅之法,或復幻作女人之身,懃樂魔業具如上事。彼月光明作沙門像,我今決定離此住處,不忍見彼沙門形相,亦不欲聞所出語言。』
[0545b04] 「時,彼眾中鳩摩羅臣心生疑倒,向彼國人作如是言:『我等所有妻妾侍女皆被沙門之所幻化,改其女形作丈夫質,變化一切剃髮染衣,唯我獨身懷憂得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