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ghapāśa Dhāraṇī and īśāna Mantra Sūtra (Bu Kong Juan Suo Tuoluoni Zizai Wang Zhou Jing) 不空羂索陀羅尼自在王呪經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不空羂索陀羅尼自在王呪經卷 下唐天竺三藏寶思惟奉 詔譯
成就入壇法分第十三
[0427b21] 爾時聖觀自在菩薩。說不空羂索神呪壇法。 此壇是大乘法。為諸菩薩之所攝受。其應入 壇若王若臣若諸凡夫。想持願者與佛平等。
以持呪故能益自他。不生惡趣常生善道。故 入壇者勤修供養。其持呪者被精進甲踊躍 歡喜。發起饒益一切眾生。不生慳悋專注其
心。依壇法用如法作之。遠離嫉妬不懷矯詐 無諸諂曲。所了知法念之不忘。無所希求於 諸眾生。善巧方便心行平等。所作勇決能速
成就。不起我慢離諸諍論。守持禁戒洗浴護 淨。如是之人方堪持呪入此壇場。其所作壇 法有三種。一者地壇二者國壇三者民壇。若
為王作名為地壇。為大臣作名為國壇。為凡 人作名為民壇。地壇大作。國壇中作。民壇小 作。若不依此大中小法便惡事起。或王或臣
及誦呪者有諸惡事。以是應知當依法作。若 欲作壇先擇星日。若路逢善相選吉祥地。或 於河邊或山林處或園苑中。應離荊棘骨石
瓦礫高下不平。穢草稠林險惡之地。於其好 處除去惡土好土填之。泥塗摩拭平坦如掌。 周遍細滑猶如鏡面。若造王壇縱廣各有三
十二肘。應用金銀真珠等末。以和赤白黃綠 黑色而界其道。於壇四面各開一門。去門不 遠皆竪雙柱。種種莊飾作吉祥門。於此門外
布諸妙華周遍圍遶。壇東門外畫二天王守 護其門。左邊應作持國天王。右邊應作增長 天王。俱被衣甲器仗嚴淨。作瞋怒面眼光赤
色。持國天王以手執劍。增長天王以手執棓。 壇南門外應畫二王守護其門。左邊應作醜 目天王。右邊應作赤目神王。此之二王面皆
黑色。赤金嚴身皆被衣甲。其手執持弓箭刀 劍。壇西門外畫二藥叉王守護其門。左邊應 作末尼跋達羅藥叉王。右邊應作布栗拏跋
達羅藥叉王。作此二王應如本色。種種莊嚴 身被衣甲。手持斧索。壇北門外畫二天王守 護其門。左邊應作多聞天王。右邊應作金剛
手天王。畫此二王各依本色。眾寶莊嚴執持 器仗。正於壇中畫聖觀自在菩薩形像。其像 立在蓮華座中。頂上螺髻紺髮垂下。首上寶
冠畫無量壽佛。其尊者身一切莊具而嚴飾 之。形狀白色如頗胝迦。應作四臂。右邊二手 一持蓮華。一持澡罐。左邊二手一持數珠一
施無畏。面貌端嚴熙怡寂靜。圓光之上畫作 天華而嚴飾之。於其胸前作萬字印。俯身低 視尊者。左邊畫大勢至菩薩形像。其形色相
如白金色。身著天衣眾寶嚴飾。偏袒右肩面 向聖觀自在菩薩前合掌恭敬。復於右邊畫 作普賢菩薩形像。其形如彼白蓮華色。頂作
螺髻紺髮垂下。面貌端嚴熙怡微笑。偏袒右 肩面向尊者合掌恭敬。於普賢菩薩像下。應 畫摩麼雞 (周言我所) 天女。金剛使天女。於大勢至
菩薩像下。應畫多羅 (周言童子) 天女毘俱胝 (周言瞋目) 天女。其多羅天女著白色衣。餘三天女衣皆 雜色。此四天女並著天衣。眾寶嚴飾顏貌和
悅熙怡微笑。悉皆 [跍*月] 跪偏袒右肩。向尊者前 合掌恭敬。復於觀自在菩薩像前。應畫不空 羂索呪王。其形色相非赤非白。衣服赤色頭
髮動搖。面有三目赤色赤光。耳璫垂下口出 四牙二上二下。兩眉或嚬下脣時動。身有四 臂長短瓔珞交垂胸臆。於尊者前雙膝著地。 曲躬瞻仰側耳而聽。
[0428a24] 復於尊者兩邊近處。應畫梵王帝釋及那羅 延自在大自在等諸天之眾。各依本形衣服 莊嚴。俱向尊者合掌而立。於壇四面。各應畫
作一大龍王。所謂娑竭羅龍王阿那婆踏多 龍王。難陀龍王鄔波難陀龍王。於壇四角應 各畫一阿素洛王。所謂光明阿素洛王羅帖
羅阿素洛王。毘摩質怛羅阿素洛王吼聲阿 素洛王。結是壇已復作諸印及諸器仗莊嚴 壇場。謂應畫作螺形之印輪形之印。蓮華形 印難地迦印。莎底 (丁履反)
迦印萬字印文。又 應畫作棓鑹戈戟。及弓箭等諸器仗形復作 白蓋若華若幢。欲畫之時應令畫師。先淨洗 浴著新淨衣受持八戒。應取欝金牛黃雄黃
金精朱砂。勝妙彩色勿以膠和。當用健陀洛 娑香汁及酥和之。以此而畫。於壇周遍應懸 青黃赤白四種色幡。壇上應以白蓋覆之。復
以金銀赤銅作八大瓶。其瓶皆用栴檀沈水 龍腦欝金。和此諸香畫彼瓶上。即以貫華繫 其瓶項。各滿盛水置於壇中。復取好香酥蜜
乳酪。如是五物各盛四器安著壇中。以酥煮 餅用沙糖石蜜而塗餅上。取粳米飯及以乳 糜。若胡麻粥若大麥粥種種好食。唯除血肉。
皆以盤盛壇中供養。壇外四面築牆掘塹。或 竪籬柵隨作一種。又於壇等四面各開一門。 於其門外令人守護。其守護者令身被甲手
執器仗。復去壇外一俱盧舍。周匝四面陳列 四兵象兵馬兵車兵步兵。而為守護禦敵非 人。其持呪人香湯沐浴著新淨衣。作吉祥法
誦呪自護。不令非人而得其便。復於壇外立 一小壇。即令其王及王眷屬應入壇者。於小 壇內香湯洗浴。著純白衣持八戒齋。經一日
一夜皆令斷食。口嚼楊枝呪白芥子。令王自 身及諸眷屬皆手執之。以吉祥瓶水灌王頂 上。令王正念方便安慰至心改悔。其誦呪人
即先入壇諸呪神眾。以香華飲食及以燈明。 種種供養頂禮聖觀自在菩薩。應誦此呪呪 白芥子散於十方。呪曰。
[0428c03] 第十八 (丹本此呪却在中卷)
[0428c04] 唵 阿慕伽 赦 [角*思] 耶 赦 [角*思] 耶 𤙖 泮吒
[0428c05] 此是結界呪。欲結界時先以此呪呪白芥子。 散十方面而為防護呪曰。
[0428c07] 第十九 (丹本此呪却在第十八段)
[0428c08] 唵 阿慕伽 鉢囉 (二合) 底訶多 漫陀漫陀 囉叉囉叉 (自稱名) 囉攘 薩婆薩埵 𤙖 俱 㘕 唵
泮吒 (半音) 娑婆訶
[0428c11] 此是結壇神呪。欲結壇時。先以此呪呪水。呪 灰或白芥子。散灑四方隨其遠近。即成界畔 而為防護。呪曰。
[0428c14] 第二十 (丹本此呪却在第十九段)
[0428c15] 唵 帝曬嚕枳耶 微闍耶 慕伽播賒娑 蟒囉 三摩耶 地瑟咤南 摩訶娑蟒耶鉢 囉 (二合) 答波 𤙖 若
[0428c18] 此是禁自身呪。若入道場。先以此呪呪禁自 身。不令非人而得其便。呪曰。
[0428c20] 第二十一 (丹本此呪却在第二十段)
[0428c21] 唵 阿慕伽 囉叉囉叉 (自稱名) 𤙖 泮吒 (半音)
[0428c22] 此是呪香呪。若入壇場欲燒香時。先以此呪 呪香然後燒之供養。
[0428c24] 第二十二 (丹本此呪却在第二十一段)
[0428c25] 唵 阿慕伽 淡磨淡磨 鉢囉 底 掣度 謗忙 微 㘕 麼 娑婆訶
[0428c27] 此是呪華呪。若入壇場欲以華鬘供養時。先 以此呪呪華鬘用散壇場。
[0428c29] 第二十三 (丹本此呪却在第二十二段)
[0429a01] 唵 阿慕伽 阿訶囉 阿訶囉 布澁波達 嚩闇微麼 阿遮唎尼 𤙖 泮吒 (半音)
[0429a03] 此是獻供神呪。欲獻供時。先以此呪呪水粳 米及諸雜華。然後散灑於壇之內奉獻供養。
[0429a05] 第二十四 (丹本此呪却在第二十三段)
[0429a06] 唵阿慕伽 阿囉闍 鉢囉 (二合) 底車傑囉伽 跛店孽里 (二合) 醯拏 孽哩 (二合) 醯拏沫林 娑婆訶
[0429a09] 此是呪座神呪。若欲坐時。先以此呪呪壇內 座。然後於上結加趺坐。以其兩手作蓮華印。 誦不空羂索心呪。如是誦呪威神力故。於虛
空由有異相現。或時聞有說法之聲。或聞彈 指或唱善哉聲。或見雨華。誦呪之人見聞如 是不可思議吉祥事已。即知所作壇法成就。
王及眷屬應即入壇。是誦呪人即從座起。頂 禮聖觀自在菩薩及諸聖眾。從壇內出執王 右手。引至壇門令王合掌。即取白繒掩王兩
目。令王敬禮諸佛菩薩及神呪王。并多羅天 女毘俱胝天女。摩麼雞天女金剛使天女。及 大勢至菩薩普賢菩薩已。令王發心至誠懺
悔。作大誓願手捧妙華。呪人引王從西門入 至於壇中。以所捧華於諸像前隨意而置。所 置華處即以為師。 [跍*月] 跪合掌受菩薩戒。永斷
酒肉不食葷辛。不復歸餘邪魔外道。知恩報 恩。唯願三寶菩薩聲聞慈念加護。從今已後 於眾生類。常施無畏誓不斷命。發菩提心出
真實言。不為邪行常行正見。不起我見及眾 生命者補特伽羅一切邪見。勤求出離證空 法性。終不執著一切諸相。第二第三亦復如
是。即作誓言。願以如是所生功德速出世間。 當作導師兩足中尊。令一切眾生斷煩惱病 受諸律儀。於是呪人授王不空羂索心呪印
法。引出壇外。復應次第引王眷屬。一一入壇 如王受法。其事畢已王及眷屬。應以財寶什 物。施呪人等方自還宮。
[0429b07] 若造臣壇縱廣一十六肘。於其壇內所有界 道勿用金銀。隨其力分用諸綵色。畫呪王等 諸形像時。如王壇法應置飲食壇內供養。於
壇四面各立幢幡。四吉祥瓶各滿盛水用置 四方。應入壇者先淨洗浴著新淨衣。燒眾名 香散華供養。所有法用皆如王壇。
[0429b13] 若造民壇縱廣八肘。於其壇內應畫尊者聖 觀自在菩薩呪王像及以印文。其餘形像不 應如彼王臣壇法。若畫壇時用赤白黃色三
道界之。其吉祥瓶或用白銅或用赤銅。或以 銀作隨自力分。嚴辦香華幡蓋種種飲食。及 諸果子而為供養。應入壇者洗浴受戒。入出
壇場一切軌則皆如王法。如是壇場所有利 益。皆是世尊善巧方便。調伏眾生令於長夜 而得解脫。若求聲聞者即以聲聞乘而調伏
之。若求辟支佛者即以辟支佛乘而調伏之。 若求菩薩者即以大乘而調伏之。若以如是 祕密神呪而調伏者。即以神呪善巧方便。令
趣善道乃至菩提。是故於此神呪應斷疑惑。 若有成就佛及菩薩所說神呪。如此之人即 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乃至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入此壇者 成大福業。具足智慧神通宿命。乃至十地所 有功德皆悉成就。超越眾魔一切境界。摧伏
怨敵斷諸障惱。乃至五無間業悉皆銷滅。無 量功德皆悉成就。
成就調伏諸龍得自在分第十四
[0429c05] 爾時聖觀自在菩薩。復說調伏龍法。若有欲 得調伏諸龍得自在者。持呪之人應往至彼 龍所居處。取淨黃土用和牛糞。塗作壇場。燒
栴檀香及沈水香散華供養。應誦尊者聖觀 自在不空羂索心呪王一百八遍。龍所居池 水皆枯竭。龍及男女自然而現。皆悉歡喜頂
禮呪人。讚呪者言善來善來何為至此。呪者 報言我有所欲希能相為。龍即問言何所須 耶。呪者報言我所思念。汝宜隨順速應我心。
其龍聞已頂禮呪人忽然不現。須臾之間龍 所居處池水還滿。龍及眷屬歸於本宮無復 暴惡。其性調柔住不放逸。常懼呪人重加其
罰失於自在。及其眷屬恐墮惡道不貪五欲。 呪人於後欲求財物。廣行惠施饒益眾生。念 彼龍時其龍即變作童子形。應念而至。身服
珍寶種種莊嚴。於呪者前胡跪而問。欲作何 事。呪人報言我須財物以施貧乏。龍復報言 今隨意樂當令滿足。作是語已即入海中。取
如意寶珠奉施呪人。而發大願以如意珠。施 贍部洲一切眾生。捨離貧窮得大富貴。所求 滿足自在無礙。呪人得珠而語龍言。汝可還
宮我若須汝。應念可來無得遺忘。呪人得此 如意寶珠。所須皆遂。利益無量諸眾生類。皆 令快樂富貴自在。呪人復以種種香華供養
寶珠。惟應自見勿示他人。若示他珠即失神 變復不自在。後若賣時於百俱胝價中但得 其半。復更賣時又減半價。如是後後復更賣
時常減其半。乃至如石一無所直。棄之於地 無有光明。若於後時有佛出世。此如意珠還 有神變入於海中。如是福力皆由神呪。若不
如是如意寶珠甚難可得。若彼呪人見時氣 旱稼穡燋黃。心念彼龍其龍爾時。化作人形 應念而至。頂禮呪人而作是言。仁者復何所
須。呪人報言今者氣旱苗稼不登。可降甘 雨普令潤澤。於是時間即復龍形。昇於空中 興大雲雨。普洽一切無不豐足。作是事已白
呪人言。其所應作我今已辦。呪人告言可還 本所。我若憶念汝當赴我。其龍於是禮呪人 足。即沒不現還於本宮。若彼呪人欲於龍宮
有所遊觀。憶念彼龍其龍即能應念而至。而 作是言仁者復何所須。呪人報言欲往龍宮 有所遊觀。即將呪人欻然而去。至彼龍宮龍
變呪人以為龍子。雖共遊處。終不為彼龍毒 所傷。呪人遊戲淹時還憶人間。即採龍宮所 有珍寶。衣服飲食香華繒綵。及諸樂器畫繢
等事。悉皆殊勝人中所無。龍與呪人齎持彼 物。於須臾頃還至本處。復語呪人作如是言。 更欲何求呪人報言。眾事已辦隨意而去。其
龍爾時昇空而逝。若彼呪人意欲移龍置於 他國。即往龍池而誦此呪結界自護。呪曰。
[0430a26] 第二十五 (丹本此呪却在第二十四段)
[0430a27] 唵 阿慕伽 烏波味賒 𤙖 泮吒 (半音)
[0430a28] 丹本有呪云 (此呪宋鄉二本無丹本有此呪為第二十五段呪) 。
[0430a29] 唵 阿慕伽 毘社耶 摩訶那 (去) 漫陀漫陀 娑婆訶
[0430b02] 此是護自身呪。欲結界時先誦此呪。以呪十 方隨心遠近作其界畔。一切非人無能得便。 以淨黃土於其界內。選擇淨地作四方壇。於
其壇內燒香散華。應畫羂索猶如蛇形名龍 羂索。爾時呪人以右足拇指。躡畫索頭。誦 不空羂索心呪王一百八遍。其龍爾時身如
焚灼。至呪人前以呪力故。雖有瞋怒不能為 害。即變其形以為水蛇。呪人取之以置瓶內。 或篋笥中無所逃避。所去之處恒將隨逐。飲
以乳汁存其軀命。設有餘國旱澇不調。能貨 易之以取財物。為護國故不將貨賣。若有國 土旱澇不調。令其降雨無有過失。龍至他國
降注甘雨。一切苗稼甘蔗稻穀悉皆成熟。又 能令彼多諸水牛。彼國眾生因之耕植。由此 遠離饑饉疫病鬪戰諍論。復無賊盜及以惡
獸。衣食豐足安隱快樂。一切人民皆行善事。 惠施貧乏堅持禁戒。廣修福業恒念無常。說 如是言我等眾生生於邊國。無量時來饑饉
逼迫。應知皆是大龍威德力故。令我等輩捨 離如是無量苦惱。大龍由是得無量福。復為 彼國承事供養。龍王歡喜守護人民。時持呪
人攝取彼龍勸立誓願。常令利益一切眾生。 復與受戒。彼龍因此善根力故。捨畜生身得 不退地。乃至證獲無上菩提。其持呪人為利
眾生施其命故。檀波羅蜜乃得圓滿。不得生 於地獄餓鬼畜生趣中。常生人天速得佛地。
成就見不空羂索王法分第十五
[0430b29] 若有欲得見不空羂索神呪王者。其持呪人 應先洗浴。著新淨衣堅持禁戒。然後擇空閑 處。或於樹下或於塔邊或園林中。以白月八
日或十四日。治地作壇用水灑之。敷吉祥草 應誦此呪。自結頂髮而護其身。呪曰。
[0430c05] 唵 (一) 旖 慕伽 (上二) 跛囉視多 (三) [口*洛] 叉 [口*洛] 叉 (四) 我 某甲 (五)
[貝*甘] (呼奄反六) 撥 (七) 娑嚩訶 (八)
[0430c07] 誦此呪已。應誦不空羂索王呪。呪白芥子三 遍散於四方。即得一切障礙鬼神。退散馳走 無能惱亂。然後於草上結加趺坐。以衣蒙頭
作定手印。應誦不空羂索神呪王滿一千八 遍。爾時即有大聲及大光明或空中華下。持 呪之人見聞如是不應驚怖。當知即是成就
見尊者不空羂索王法。然後從座而起燒香散 華。一心憶念尊者聖觀自在遍觀十方。即見 聖不空羂索神呪王。從南方來乘空而行。威
光晃曜如百千電。一切珍寶莊嚴其身。面有 三目現瞋怒相。口牙上出髮如火焰。其色靉 靆猶如夏雲。身有四臂。一手執劍。一手執索。
所執劍索有火焰光。被赤衣服鼻中氣出如 盛火焰。遍滿虛空明耀。一切手足皆以真金 金剛末尼及吠琉璃而莊嚴之。以大龍王而
為瓔珞。於是大笑聲如天鼓其形可怖。山河 振涌樹木摧折。持呪之人雖見如是種種異 相。不應驚怖。但誦不空羂索心呪王。及專心
憶念聖觀自在菩薩燒香散華。復以淨水和 白粳米散之供養。爾時呪王從空而下容貌 寂靜。猶如天身熙怡微笑。讚呪人言善哉善
哉。我今歡喜汝求何事。若求自在安樂若曷 囉闍。作斫羯羅伐底曷囉闍位。若隱形若 騰空若呪仙若呪仙斫羯囉伐底曷囉闍。若
帝釋若梵王若護世。若宿住隨念智若五通。 若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辟支佛 果。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隨汝所樂。
其所樂者禮拜求索。如上所說應作是言。汝 可與我而作使者。爾時呪神為作使者。隨有 處分皆悉能作。所行之處常隨逐之。所見所
聞向呪人說。若持呪人不用呪王親近住時。 即自遠去。呪人憶念應時即至。或將伏藏與 持呪人。或示伏藏。若持呪人見鬼病者意欲
療治。使者即為除遣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