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vāstivādavinayavibhāṣā (Sapoduopinipiposha)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第一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總序戒法異名等
[0503c19] 佛陀者,秦言覺,覺了一切法相故。復次一 切眾生長眠三界,佛道眼既開,自覺覺彼,故 名為覺。佛於一切法,能一切知、能得一切 說。
[0503c22] 問曰:「佛云何一切說,為應時適會隨宜說 耶?為部黨相從而說法耶?」
[0503c23] 答曰:「佛隨物適時 說一切法,後諸集法藏弟子以類撰之。佛或 時為諸弟子制戒輕重有殘無殘,撰為律藏。
或時說因果相生諸結諸使及以業相,集為 阿毘曇藏。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 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
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隨禪法,是 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含。」
[0504a02] 問曰:「佛若一切說者,有經云:『佛坐一樹下捉 一枝葉,問弟子曰:「此枝葉多、樹上葉多?」白佛
言:「樹上葉多。」佛言:「我所知法如樹上葉,我 所說法如手中葉。」』云何言佛一切說耶?」
[0504a05] 答曰: 「有別相一切、總相一切。今言別相一切。有言: 佛能一切說,但眾生不能一切盡受,佛非不
能說。有言:應云一切知,直云說也,不得言一切 說。」
[0504a09] 問曰:「若佛知而能說,聲聞、辟支佛亦知而 能說,何不稱佛耶?」
[0504a10] 答曰:「不爾。佛知、說俱盡; 聲聞、辟支佛知說,於法有所不盡。復次,佛解 一切法,盡能作名;二乘不能。復次,佛得無邊
法,能無邊說;二乘不能。復次,有共不共,聲聞、 辟支佛所得共;佛所得不共。小乘所得,三乘 同知;中乘所得,二乘共知;唯佛所得,二乘不
知,獨佛自知。復次,函大蓋亦大,法相無邊, 佛以無邊智知彼無邊法;二乘智有邊故,不 稱知法相。復次,有根、有義。根者,慧根。義者,
慧所緣法。佛根、義俱滿,慧所緣法無所不盡; 二乘根、義二俱不滿。復次,佛得如實智名,於 一切法相如實了故;二乘知法不盡深底,
兼有所不周,是以不得稱如實知。以是種種 義故,二乘不得稱佛陀。」
[0504a23] 婆佉婆者,不可以 音轉,可以義解,義云世尊,以能知一切對治 法故。復次,世法言音不同,世人自不相解,
佛悉知之,故云世尊。復次勒比丘,亦云凡二 乘。凡夫自說得法,或樂靜默或入禪定,或以 餘緣,或祕惜不說;佛所得法,以慈悲力故、
樂為他故。復次云已破三毒故,得稱世尊。
[0504b01] 問曰:「二乘亦破三毒,何不名世尊耶?」
[0504b01] 答曰:「不 爾。二乘有退,佛不退故。退有三種:果退、不果 退、所用退。果退者,小乘三果退,下果不退。
中乘二種:若百劫習行成辟支佛不退,若本 是小乘三果作辟支佛則果有退。佛果不退。 不果退者,若向三乘人未得而退。若比丘
修三業懈墮不進,凡所修習退而不懃,名不 果退也。所用退者,凡有所得法不現前用, 如佛十力小乘十智,用一餘則不用。如誦
十萬言經,若不誦時盡名所用退也。小 乘不果退,中乘亦有不果退,佛無不果退, 於一切行中無不勤故。二乘有所用退也,佛
則不定。又云:佛十力中用一不用九,故名 退也。又云:無不用退。如誦二十萬言經,凡 人力劣故,或一日二日誦訖;佛能即時誦
訖。十力亦爾,用能即用,無障礙故,無不 用退。又云:佛無不用退,如著泥洹僧時不 直爾著,如凡人法。皆為利眾生故,凡所用
法,有益則用、無益則不用,非不能用,故無 不用退也。雖各有所解,而云不可定也。 佛意不可思議。」
[0504b21] 問曰:「小乘何故三果退、下 果不退?」
[0504b22] 答曰:「三果以曾得故退,下果未曾 得故不退。如人飢得美食,久則不忘,此義 亦爾。又云:下果忍作無礙道、智作解脫道,三
果智作無礙道、智作解脫道故退。又云:見 諦道無退,思惟道有退,淨不淨想斷結故。思 惟道有逼迫,見諦道無逼迫,見締結見理
思惟生,故逼迫不退也。有云:見諦智力強, 如大梁鎮物,思惟智弱故退也。有云:見諦 欲界忍智二心能斷九品,上界忍智二心
斷七十二品,結盡無色界故不退也。以是義 故獨名世尊也。復次,佛習氣盡,二乘習氣不 盡。如牛呞比丘常作牛呞,以世世牛中來
故。如一比丘,雖得漏盡而常以鏡自照,以世 世從婬女中來故。如一比丘常跳棚躑閣, 以世世獼猴中來故。不得名世尊。」
[0504c07] 「凡言如是 我聞者,佛在世時言我聞、為是滅後?」
[0504c08] 答曰: 「佛自說法,何由言聞?是滅後也,撰法藏者言 我聞。」
[0504c10] 「佛二十年中說法,阿難不聞,何得言我 聞?」
[0504c11] 答曰:「云:諸天語阿難。有云:佛入世俗心 令阿難知。有云:從諸比丘邊聞。有云:阿難從 佛請願,願佛莫與我故衣、莫令人請我食,
我為求法恭敬佛故,侍佛所須不為衣食。諸 比丘晨暮二時得見世尊,莫令我爾,令我欲 見便見。有佛二十年中所說法,盡為我說。」
[0504c16] 問 曰:「二十年中所說多,何由可說?」
[0504c17] 答曰:「善 巧方便能於一句法中演無量法,能以無量 法為一句。佛粗示其端緒,阿難盡得,以智 速利強持力故。」
[0504c20] 八萬法藏者,又云,如樹根 鬚枝葉多名為一樹,佛為一眾生始終說法 名為一藏。如是八萬。有云:佛一坐說法名
為一藏,如是八萬。有云:十六字為半偈、三十 二字為一偈,如是八萬,有長短偈。三十二 字為一偈,如是八萬。有云:如半月說戒為一
藏,如是八萬。有云:佛自說六萬六千偈為一 藏,如是八萬。有云:佛說塵勞有八萬,法藥亦 有八萬,名八萬法藏。
[0504c28] 問曰:「契經、阿毘曇不以 佛在初,獨律誦以佛在初。」
[0504c29] 答曰:「以勝故、秘 故、佛獨制故。如契經中諸弟子說法,有時如 釋提桓因自說布施為第一。何以故。我以施
故得為天王,所願如意。佛言如是。有時化作 化佛,化佛說法。律則不爾,一切佛說。是故以 佛在初。有如契經隨處隨決,律則不爾。若
屋中有事不得即結,必當出外;若白衣邊有 事,必在眾結;若聚落中有事,亦在眾結;若於 五眾邊有事,必當比丘、比丘尼邊結。是以 佛在初。」
[0505a09] 毘耶離者,或有國以王為名、或以地 為稱、或以城為號。此國以龍名目。
[0505a10] 迦蘭陀 聚落者,以鳥名之。有云:聚落主名。
[0505a11] 須提那 者,父母求請神祇得故,名曰求得。
[0505a12] 富貴者, 富有二種:一眾生類、二非眾生類。非眾生 類者,多有金銀七寶、倉庫財帛、田疇舍宅;眾
生類者,奴婢僕使、象馬牛羊、村落封邑,故 名富。貴者,或為村主、或有德美人所宗重,故 言貴也。多財種種成就,自歸三寶受三歸法。
[0505a18] 問曰:「三歸以何為性?」
[0505a18] 「有論者言:三歸是教、無 教性。受三歸時,胡跪合掌口說三歸,是名身 口教;若淳重心有身口無教,是謂教無教也。
有云:三歸是三業性身口意業。有云:三歸是 善五陰,以眾生善五陰為三歸,以三寶為所 歸。所歸以救護為義,譬如有人有罪於王,
投向異國以求救護。異國王言:『汝求無畏者, 莫出我境界、莫違我教,必相救護。』眾生亦 爾,繫屬於魔有生死過罪,歸向三寶以求救
護。若誠心三寶更無異向,不違佛教,於魔 邪惡無如之何。如昔有一鴿為鷹所追,入舍 利弗影戰懼不安;移入佛影泰然不怖,大海
可移此鴿不動。所以爾者,佛有大慈大悲; 舍利弗無大慈大悲。佛習氣盡;舍利弗習氣 未盡。佛三阿僧祇劫修菩薩行;舍利弗六十
劫中修習苦行。以是因緣鴿入舍利弗影中 猶有怖畏,入佛影中而無怖畏。」
[0505b05] 問曰:「若歸 向三寶能除罪過息怖畏者,提婆達多亦歸 依三寶,以信出家受具足戒,而犯三逆墮阿 鼻獄?」
[0505b08] 答曰:「凡救護者,救可救者。提婆達多 罪惡深大,兼是定業,是故叵救。」
[0505b09] 問曰:「若有大 罪佛不能救,若無罪者不須佛救,云何三寶 能有救護?」
[0505b11] 答曰:「提婆達多雖歸三寶,心不 真實、三歸不滿,常求利養名聞,自號一切智 人,與佛共競。以是因緣,三寶雖有大力,
不能救也。如阿闍世王,雖有逆罪應入阿鼻 獄,以誠心向佛故,滅阿鼻罪、入黑繩地獄, 如人中七日重罪即盡。是謂三寶救護力也。」
[0505b17] 問曰:「若調達罪不可救者,又經云:『若人歸依 佛者,不墮三惡道。』是義云何?」
[0505b18] 答曰:「調達以歸 三寶故,雖入阿鼻獄,受苦輕微,亦時得暫息。 有如人在山林曠野怖畏之處,若念佛功德,
怖畏即滅。是故歸依三寶,救護不虛也。三 寶於四諦中,何諦所攝?於二十二根中,何根 所攝?於十八界中,何界所攝?十二入中,何
入所攝?於五陰中,何陰所攝?三寶於四諦 中,二諦所攝。根中,三根所攝:未知根、已知根、 無知根。十八界中,三界所攝:意界、意識界、法
界。十二入中,意入、法入所攝。五陰中,無漏五 陰所攝。佛寶於四諦中,道諦少入。法寶於 四諦中,盡諦所攝。僧寶於四諦中,道諦少入。
佛寶於二十二根中,無知根所攝。法寶是盡 諦,無為故,非根所攝。僧寶二十二根中,三 無漏根所攝。佛寶於十八界中,意界、意識界、
法界少入。十二入中,意入、法入少入。五陰中, 無漏五陰少入。法寶於十八界中,法界少入。 十二入中,法入少入。法寶非五陰所攝也,陰
是有為、法寶是無為故。僧寶於十八界中,意 識界、法界少入。十二入,中意入、法入少入。五 陰中,無漏五陰少入。」
[0505c09] 問曰:「歸依佛者,為歸 依釋迦文佛?為歸依三世佛耶?」
[0505c10] 答曰:「歸依 三世佛,以法身同故。若歸依一佛,則是歸 依三世諸佛,以佛無異故。又云:若歸依三世
諸佛者,有諸天自說:『我是迦葉佛弟子、我拘 留孫佛弟子。』如是七佛中各稱我是某佛 弟子。以是因緣,正應歸依一佛,不應三世佛
也。又云:不應爾也。何以故?如《毘沙門經》說: 『毘沙門王歸依三寶,歸依過去未來現在佛。』 以是義故,應歸依三世諸佛。」
[0505c18] 問曰:「若爾者, 如諸天各稱某甲佛弟子,此義云何?」
[0505c19] 答曰: 「諸天所說何足以定實義?有諸天各稱一佛 為師,亦歸依三世諸佛,直以一佛為證耳。」
[0505c22] 問曰:「何所歸依名為歸佛?」
[0505c22] 答曰:「歸依語迴 轉一切智無學功德。」
[0505c23] 問曰:「為歸依色身、歸 依法身耶?」
[0505c24] 答曰:「歸依法身,不歸依色身,不以 色身為佛故也。」
[0505c25] 問曰:「若色身非佛者,何以 出佛身血而得逆罪?」
[0505c26] 答曰:「以色身是法身 器故、法身所依故,若害色身則得逆罪;不以 色身是佛故得逆罪也。」
[0505c28] 「歸依法者,何所歸 依名歸依法?」
[0505c29] 答曰:「歸依語迴轉斷欲無欲 盡諦涅槃,是名歸依法也。」
[0506a01] 問曰:「為歸依自 身盡處、他身盡處?」
[0506a02] 答曰:「歸依自身盡處亦他 身盡處,是歸依法。」
[0506a03] 問曰:「若歸依僧者,何所 歸依?」
[0506a04] 答曰:「歸依語迴轉良祐福田聲聞學無 學功德,是名歸依僧。」
[0506a05] 問曰:「為歸依俗諦僧、 為歸依第一義諦僧?若歸依第一義諦僧者, 佛與提謂波利受三自歸,不應言:『未來有僧,
汝應歸依第一義諦僧,常在世間故。』」
[0506a08] 答曰: 「以俗諦僧是第一義諦僧所依,故言未來有 僧汝應歸依。有欲尊重俗諦僧故如是說。佛 自說一切諸眾中佛眾為第一。譬如從乳出
酪、從酪出酥、從酥出醍醐,醍醐於中最勝最 妙最為第一。佛弟子眾亦復如是,若有眾僧 集會,是中必有四向四得無上福田,於一切
九十六種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是故言未 來有僧汝應歸依,不傷正義也。」
[0506a16] 問曰:「佛亦 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正是一法,有何 差別?」
[0506a18] 答曰:「雖是一法,以義而言有種種差別。 以三寶而言,無師大智及無學地一切功德, 是謂佛寶。盡諦無為,是謂法寶。聲聞學無學
功德智慧,是謂僧寶。以法而言,無師無學 法,是謂佛寶。盡諦無為非學非無學法,是名 法寶。聲聞學無學法,是名僧寶。以根而言,佛
是無知根,法寶非根法也,僧是三無漏根。以 諦而言,佛是道諦少入,法寶是滅諦,僧是道 諦少入。以沙門果而言,佛是沙門,法寶是沙
門果;僧是沙門,法寶是沙門果。以婆羅門而 言,佛是婆羅門,法寶是婆羅門果;僧是婆羅 門,法寶是婆羅門果。以梵行而言,佛是梵行,
法寶是梵行果;僧是梵行,法寶是梵行果。 以因果而言,佛是因,法寶是果;僧是因,法寶 是果。以道果而言,佛是道,法寶是道果;僧是
道,法寶是道果。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 佛母,佛依法生。」
[0506b05] 問曰:「佛若以法為師者,於三 寶中何不以法為初?」
[0506b06] 答曰:「法雖是佛師,而法 非佛不弘,所謂道弘由人也,是以佛在初。」
[0506b08] 問曰:「若受三歸,或時先稱法寶、後稱佛者, 成三歸不?」
[0506b09] 答曰:「若無所曉知說不次第者, 自不得罪,得成三歸。若有所解故倒說者, 得突吉羅,亦不成三歸。」
[0506b11] 問曰:「若稱佛及法 不稱僧者,成三歸不?若稱法、僧不稱佛寶, 成三歸不?若稱佛、僧不稱法寶,成三歸不?」
[0506b14] 答曰:「不成三歸。」
[0506b14] 問曰:「若不受三歸,得五戒 不?若不受三歸,得八齋不?若不受三歸,得十 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戒不?」
[0506b16] 答曰:「一切不 得。若欲受五戒,先受三歸。受三歸竟,爾時已 得五戒。所以說五戒名者,欲使前人識五戒
名字故。白四羯磨竟,已得具戒。所以說四 依、四墮、十三僧殘者,但為知故說也。有言: 受三歸竟說不殺一戒,爾時得戒。所以說一
戒得五戒者,為能持一戒,五戒盡能持故。有 以五戒勢分相著故,兼本意誓受五戒故。有 言:受五戒竟然後得戒。於諸說中,受三歸已
得五戒者,此是定義。如白四羯磨法,若受八 戒、若受十戒,如五戒說。若五戒、十戒、八戒,但 受三歸便得戒。若受具戒,要白四羯磨而得
具戒,不以三歸也。凡具戒者,功德深重,不以 多緣多力無由致得,是故三師、十僧、白四羯 磨而後得也。五戒、八戒、十戒,功德力少,是故
若受三歸即便得戒,不須多緣多力。受具 戒已。何以但說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不說 餘篇耶?此二篇戒最是重者。一篇戒若犯永
不起,二篇雖起難起,若波利婆沙摩那埵, 二十眾中而後出罪。若難持而能持者,餘易 持戒不須說也。是故但說二篇,不說餘篇。」
[0506c08] 問曰:「是波羅提木叉戒,是無漏戒、是禪戒 不?」
[0506c09] 答曰:「非無漏戒,亦非禪戒。此波羅提木叉 戒,若佛在世則有此戒,佛不在世則無此戒。 禪無漏戒,若佛在世若不在世,一切時有。波
羅提木叉戒從教而得,禪無漏戒不從教得。 波羅提木叉戒從他而得,禪無漏戒不從他 得。波羅提木叉戒,不問眠與不眠、善惡無記
心,一切時有;禪無漏戒,必無漏心中禪心中 有戒,餘一切心中無也。波羅提木叉戒但人 中有,禪無漏戒人天俱有。波羅提木叉戒
但欲界中有,禪戒無漏戒欲色界俱有,無色 戒成就無漏戒。波羅提木叉戒但佛佛弟 子有,禪戒外道俱有。」
[0506c20] 問曰:「優婆塞五戒,幾是 實罪?幾是遮罪?」
[0506c21] 答曰:「四是實罪,飲酒一戒是 遮罪。飲酒所以得與四罪同類結為五戒者, 以飲酒是放逸之本也能犯四戒。如迦葉佛
時,有優婆塞以飲酒故,邪婬他婦、盜他雞殺。 他人問言:『何以故爾?』答言:『不作,以酒亂故, 一時能破四戒。』又以飲酒故,能犯四逆,唯
不能破僧耳。雖非宿業有狂亂報。以飲酒故, 迷惑倒亂猶若狂人。以飲酒故,廢失正業坐 禪誦經佐助眾事。雖非實罪,以是因緣與實 罪同例。」
[0507a01] 問曰:「優婆塞戒,但於眾生上得戒? 非眾生上亦得戒不?但於可殺可盜可婬可 妄語眾生上得戒耶?若於不可殺不可婬不
可盜不可欺誑眾生亦得戒耶?」
[0507a04] 答曰:「於眾生 上得四戒,於非眾生上得不飲酒戒。若眾 生可殺不可殺、可盜不可盜、可婬不可婬、可妄
語不可妄語,一切得戒。下至阿鼻地獄,上至 非想處及三千世界,乃至如來,一切有命之 類盡得此四戒。以初受戒時一切不殺、一
切不盜、一切不婬、一切不妄語無所限齊。以 是故,一切眾生上無不得戒。凡受戒法,先 與說法引導開解,令於一切眾生上起慈愍
心。既得增上心,便得增上戒。夫得戒法,於 一切眾生上各得四戒,四戒差別有十二戒。 於一切眾生上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凡起
四惡,有三因緣:一以貪故起、二以瞋故起、三 以癡故起。於一切眾生上有十二惡,以反 惡故,得十二善戒色也。一切無邊眾生上亦
復如是。後有百萬千萬阿羅漢入於涅槃, 先於此阿羅漢上所得戒,始終成就,不以羅 漢泥洹故此戒亦失也。得不飲酒戒時,此一
身始終三千世界內,一切所有酒上咽咽得 戒色,以受戒時一切酒盡不飲故。設酒滅盡, 戒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