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ūlasarvāstivādavinayavibhaṅga (Genben Shuo Yiqie You Bu Pi Nai Ye)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Scroll 1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 第十九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從非親尼取衣學處第五之二
[0723c07] 爾時薄伽梵由小軍苾芻故,觀諸釋種意樂隨 眠根性差別,為說當機微妙之法,令彼五百 釋種苾芻,即於座上自證圓滿,破無明
[穀-禾+卵] 斷 三界惑成阿羅漢,三明六通八解成就,得如 實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 有;心無障礙如手撝空,刀割香塗愛憎不起,
觀金與土等無有異,於諸名利無不棄捨,釋 梵諸天悉皆恭敬。
[0723c15] 時諸苾芻各生疑念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有 何因緣由小軍苾芻故,遂令五百釋種苾芻, 遠離多貪求少欲行得殊勝果,度生死海昇
涅槃岸,究竟令住安隱之處?」世尊告曰:「汝 諸苾芻!我於今時離欲瞋癡無愛無取,於諸 我慢悉皆除遣、脫諸有支,得一切種智證無
上覺。由小軍故讚歎少欲,令五百釋種出生 死海證大涅槃,此未希有。汝諸苾芻!如我往 昔具欲瞋癡有愛有取,於諸我慢生老病死
憂悲苦惱皆不遣除,輪迴有支未得解脫非 一切智,亦由我為小軍讚歎少欲呵責多貪, 令此五百人得五通具足,此之因緣汝等當
聽!於過去時婆羅痆斯國有王,名梵摩達多, 為大法王。時世豐樂人物熾盛,無諸鬪戰干 戈征罰、邪偽惡人共相侵害,亦無災橫及諸
病苦,稻蔗牛羊在處充足,等觀兆庶猶如一 子。時王夫人名曰妙梵,於此城中有一大池 亦名妙梵。時王無子,為求子故,祈禱世間一
切諸神及同生天,希望後嗣。世俗皆云:『由乞 求故獲得子息。』此誠虛妄,若由乞求得子息 者,於一一人咸有千子如轉輪王。此事既無,
故知是妄。但由三事現前方有子息。云何為 三?一者父母有染心;二者其母腹淨應合有 娠;三者應受生者中有現前,具此三緣方有
男女。其王一心求子而住,于時有一有情,於 無上菩提誓願修證,從地獄出託娠妙梵夫 人。諸慧女人有五別智,廣說如上。時彼王妃
覺有娠已情生歡悅,遂白王曰:『大王!當知我 所懷孕,必是大王光顯國位。今我有娠現居 右脇,觀此相狀是男不疑。』時王聞已即大歡
慶,廣說如上,乃至胎成常令適悅。
[0724a17] 「時大夫人發如是念:『善哉!我欲於城東門廣 行福施,如是南西北門及以城內普行福施, 獄囚繫閉咸皆放捨。』時大夫人以事白王,王
聞是已皆如所願,四城門內廣施無遮,所 有獄囚並皆釋放。夫人既遂所求此念便息。 夫人復生是念:『我今欲往花苑林泉暫為遊
觀。』王隨出觀此念便息。復生是念:『我今欲往 妙梵池中名花遍布,共諸婇女乘船而遊。』白 王知已,為作輕舟置於池內,即命夫人并諸
婇女乘船遊翫,既至船所便誕一男,得宿命 智顏貌端正,見者歡喜,身色如金,廣說如上。 乃至『此兒今者當立何字?』諸親議曰:『今此孩
子生在水中,應與立字,名曰水生。』時王即以 太子授八乳母,廣說如上,乃至如蓮出池。
[0724b01] 「是 時水生太子既長成已,作如是念:『我何處死? 在眾合獄曾作何業?我昔於人趣六十年中 曾為太子,由作種種諸惡業故墮地獄中,今
處人道生在王家。此非善處,若得為王還墮 地獄。』遂便詭設方便,身不起行現攣躄相。水 生太子當誕之日,五百大臣悉皆生子,各取
當時瑞應而為立名。既漸童年堪能入出,大 臣並將屢至王所,時諸童子王令歡戲共為 跳躑。王既見已便作是念:『水生太子若不躄
者,亦在此中共為跳戲。今我太子雖知跛躄 終立為王。』爾時水生聞斯語已便作是念:『王 今無事苦見恩逼,今我復應瘂而不語。』後於
異時五百童子漸能言說,俱至王所。王復生 念:『我之太子若不瘂者亦能言說。』先時名作 水生太子,既瘂復躄,因即喚為瘂躄太子,水
生之號人不復稱。王於異時以掌支頰長歎 而住,諸臣見已俱白王曰:『大王何故以掌支 頰似帶憂懷?』王曰:『我於今時寧不憂歎?我既
為王富盛自在,稱尊海內男女俱無,雖有一 兒身殘瘂躄。』是時大臣各命醫人俱會一處, 令觀太子何病所中。時諸醫人共觀太子無
別病狀,來白王曰:『大王!我等詳觀太子,諸 根明利更無病狀。此恐多是情有憂懼所以 不言。』時梵授王聞醫說已,遂設方便欲使起
行復令其語,即命魁膾於屏私處而告之曰: 『我此瘂躄太子,於大眾前遣汝將殺,汝可將 去不應即殺。』膾者曰:『謹奉王命。』時王對眾人
前,即以太子付彼膾者遣令依法。是時膾者 便抱太子置寶車上,從城中出詣屠膾所。時 瘂躄太子四顧城中,見其富盛而發言曰:『今
此城中為空荒無物,為有人居?』是時膾者聞 是語已,尋將太子還付大王白言:『今此太 子作如是說。』時王便抱瘂躄太子置在懷中,
告曰:『誰是汝讎?我為擯殺。誰是汝友?我當惠 之。』是時太子聞是語已瘂而不答。時王復命 膾者還將殺却,膾者奉命同前將去,太子于
時見一死屍四人輿去,而發言曰:『此為死而 更死,為活為死耶?』是時膾者聞斯語已,還 將付王。王復同前置在懷中次第而問,太子
亦復瘂而不對。王復同前付彼令殺,將出王 城。是時太子見大穀聚作如是說:『此大穀聚 若先不食根本者。』是時膾者聞斯語已還將
付王,王復同前次第而問,太子亦復瘂而不 言。王復同前付彼令殺,命膾者曰:『汝可疾 去往彼屍林,宜以太子埋於坑穽。』時彼膾者
同前將去,向深摩舍那掘地為穽。是時太子 說伽他曰:
「『何意御車者, 於此疾穿坑?
我聞當速答, 穿坑何所為?』
[0724c22] 「膾者報曰:
「『大王生一子, 口瘂不能行;
為此遣穿坑, 欲埋無益子。』
[0724c25] 「是時瘂躄太子作如是念:『此魁膾者情懷墋 毒,手持利劍唯欲殺人,斷他命根以為活 業。』心便驚怖:『或容以我填棄深坑。』如是思已
告膾者曰:『若其父王隨我願者,我當口語足 步還城。』是時膾人心生希有,馳走白王,王曰: 『若太子須王位者我即與之,況餘所求不隨
其意。』于時大王大喜充滿,告諸臣曰:『卿等即 宜治掃街衢香花遍布,懸繒幡蓋極令嚴好。』 如有言曰:
「『國主所出言, 或復諸天類,
及諸證定者, 隨意事皆成。』
[0725a07] 「時諸臣等即奉王教,莊嚴城郭悉令妙好。于 時無量百千人眾雲集街衢,企望太子步還 城邑。是時瘂躄太子足步還城,至大王所禮
父王足,說伽他曰:
「『大王今當知, 我非瘂躄者,
亦非愚騃類, 畏苦故須然。
我有足能行, 有口分明語,
恐入惡道苦, 故作如是事。』
[0725a15] 「王曰:『愛子若如是者,何不言說、足步而行?怖 懼之言有何意趣?』太子白言:
「『願王當善聽, 我為說因緣。
我於前世時, 曾經六十歲,
得為王太子, 具受五欲樂;
由斯六千歲, 墮在泥黎中。
備受諸苦惱, 不可以言說;
業盡方得出, 重獲於人身。
我憶如是事, 恐墮地獄中,
定不願為王, 放我之林野。』
[0725a25] 「王曰:『愛子!本作祠祀及修勝行,設諸施會供 養仙人,冀得子息以紹王位。汝今何故捨而 出家?』太子曰:
「『我不求受欲, 怨諍由是生;
願修真梵行, 斯能壞怨敵。
我不求受欲, 猶如於毒果;
願修真梵行, 常飡甘露藥。』
[0725b03] 「王曰:
「『世間所愛樂, 唯王是極尊;
何故汝今時, 捨之求離俗?』
[0725b06] 「太子曰:
「『終能生苦者, 此不名為樂;
要求真樂處, 能令苦皆盡。
願王今放我, 捨俗往林中。』
[0725b10] 「王曰:『愛子!汝今身處樓觀香花郁烈,床褥柔 軟寢息安寧,絲竹音聲而為賞翫,上妙衣服 披著以時,甘美餚饌隨情而食。若出家者,住
止山林寢臥枯葉,狐狼虎豹吼叫相驚,皮草 為衣根果充食,水皆熱濁欲飲無由,汝今何 意棄捨尊榮樂居林野?』太子曰:
「『寧住林野鹿皮衣, 虎豹同居食根果;
不作國王恒殺罰, 來世善果共相違。
願王放我隱山林, 畢想勤修涅槃路。』
[0725b19] 「王曰:『愛子!先當為我斷彼三疑,後欲出家未 為難也。汝見城中所有富盛作如是語:「今此 城中為空荒無物?為有人居?」汝何密意作如
是語?』太子曰:『大王當聽!王今無事令人殺我, 竟無一人稱理而說:「王今何為殺斯太子?」我 緣此意故作斯語。』王曰:『善哉!汝又第二見輿
死人便作是說:「為死而更死,為活而死耶?」汝 何密意復作斯語?』太子曰:『大王當聽!若人自 作惡行而身死者,此謂死而更死。若人自為
善行而身死者,此謂活而身死。我緣此意故 作斯語。』王曰:『此亦善哉!汝又第三見大穀聚 復作斯說:「若先不食根本者。」汝何密意復作
斯說?』太子曰:『大王善聽!彼諸耕人從他貸穀 食而作業,後時穀熟積成大聚,債主來索多 並還他。如若先時不食他物便成大聚。人亦
如是,由行十善方獲人身,若更造惡不修於 善,前世善根即便銷盡,善根盡故亡失善道, 與此相違即不亡失。我緣此意故作斯語。』王
聞語已告言:『愛子!此更善哉!』時王即便抱持 太子哽咽流淚,告言:『汝已決意,志不可移,今 隨汝情修行善業,我亦於後隨至山林。』時梵
授王命諸臣曰:『若我太子不出家者當是何 人?』諸臣報曰:『當為國王。』『卿等諸子復是何人?』 報言:『是隨從者。』王曰:『太子今既出家,卿等諸
子何不隨從?』諸臣白言:『謹奉王命令其出家。』
[0725c15] 「去城不遠有一靜處,有五通仙人,稟性慈悲哀 憐一切。是時太子與五百人出婆羅痆斯,將 諸侍從至仙人所求哀出家,時彼仙人並隨
其願。既出家後勤教要法,太子不久獲得五 通。後時仙人命過,太子便依喪禮焚葬其屍。 是時瘂躄太子,於五百人躬為訓導,瘂躄太
子其名遂隱,瘂躄大師勝號彰著。時瘂躄大 師作如是念:『何意五百弟子不得五通?豈不 由彼多畜鹿皮樹皮,廣停祭器水器雜菜根
果繁以自供,四體常勞五通難證。我今若作 呵責治罰者,彼五百人無由開解,宜可示其 菩提薩埵無上善巧化度之儀。』爾時大師告
諸摩納薄迦曰:『汝等當知!我欲於此夏三月 內宴默而住,勿令一人輒來見我,唯除一取 根果人,并月十四日長淨之晨。』時諸弟子奉
受其教眾共立制,於三月內一人不得輒見 大師,唯除一供果菜人并長淨日。若有違制, 我等令其作波逸底迦罪說悔。其師於三月
內宴默而住,無有一人輒得入見,唯除採果 及長淨日。
[0726a06] 「爾時大師於其住處見一飛鳥,報言:『善來飛 鳥!我今與汝所作相似,汝所覓食唯求滿腹 生知足意,我所求食亦唯滿腹作知足心。』次
見一鹿,報言:『善來野鹿!我今與汝所作相似, 汝所覓食唯求滿腹生知足意,我所求食亦唯 滿腹作知足心。』時諸弟子聞師與鳥鹿言說,
各生是念:『豈非大師捨默然禁。』咸詣師所禮 已俱坐,彼師默然不共其語。時諸弟子復生 是念:『豈我大師共傍生語,不與人言?』即便捨
去。復更有一婆羅門子,名曰能施,遇來至 此。仙人遙見告曰:『能施!我今與汝所作相似, 汝唯持一鹿皮衣一祭器,我亦同爾。汝所覓
食唯求滿腹生知足意,我所求食亦唯滿腹作 知足心。不同此處,更有餘類多畜皮衣,廣停 雜器貯諸果菜,求覓疲勞。』時諸弟子聞是說
已,各生斯念:『今我大師讚歎少欲、毀訾多求, 觀此意趣便是由見多貪擯斥於我,我等宜 應於諸盈長皮衣雜器,觀之如病如箭如癰
棄之河內,宜著一鹿皮衣雜器各一。』眾共許 可,各以雜物棄彼河中,唯一供身俱詣師所。 師觀根器而為說法,皆證五通。」
[0726a26] 爾時世尊告 諸苾芻:「勿生異念!往時瘂躄五通仙人即我 身是,以菩薩行化諸有情。往時五百弟子即
五百釋種苾芻是,往時能施即小軍是。我於 往時由能施故,令五百人捨離多貪,修少欲 行獲得五通。今時由小軍故,令五百釋種苾
芻捨棄貪求遵知足行,具足六通成阿羅漢, 究竟安住寂滅城中。汝等應知!作純黑業者 得純黑異熟,作純白業者得純白異熟,作雜
業者得雜異熟。是故汝等應棄純黑及以雜 業,當可精勤修純白業,觀此因緣汝當修學。」 此是緣起,然佛世尊未與苾芻制其學處。
[0726b09] 爾時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未遮 苾芻尼住阿蘭若。時有諸尼往靜林中,修習 靜慮受勝定樂。時蓮花色苾芻尼,與其徒眾
五百人俱往闇林中,在一樹下半跏而坐入 滅盡定。是時餘尼至日晡後,各欲還向室羅 伐城,有作是言:「聖者蓮花色!我喚令起。」復有
說言:「聖者!具大威神,或容在前入寺。」便不喚 起各自歸還。時蓮花色至日暮時,出定遍觀 諸尼盡去,便作是念:「我為入城?為當住此?」即
便入定。時有五百群賊行劫盜已至此林邊, 諸賊議曰:「半人分物、半為防守。」遂於林內見 入定尼,有云是木、有云是人、有云苾芻。時彼
賊中有還俗人,報言:「是苾芻尼非苾芻也。」餘 人問曰:「爾何得知?」報言:「苾芻全跏,尼則半 跏,此既半跏明知是尼。」時諸賊徒生希有念:
「君等當知,如斯可畏大闇林中,一苾芻尼能 宿於此。」即便往詣賊將軍所,將軍問曰:「仁於 林內頗見希奇事不?」答言:「見!有如斯可畏大
闇林中,一苾芻尼能宿於此。」將軍聞已告防 守人曰:「我試看之。」便見苾芻尼,顏容端正人 所樂觀,寂定威儀覩而深敬,歎曰:「今此林中
有二可愛:所謂朗月光明,及苾芻尼容彩。」將 軍曰:「宜應喚起,我奉其食。」彼還俗人報曰:「此 不非時食。」將軍曰:「林中苾芻尼有二可愛:
所謂容儀端正,不非時食。」將軍曰:「令其飲酒。」 彼還報曰:「此不飲酒。」將軍曰:「於此林中,復有 二種可愛:所謂苾芻尼顏容端正,不飲諸酒。」
將軍曰:「今我幸會遇上福田,而竟不果施一飡 食。」便以貴價 [疊*毛] 衣裹上妙食,掛於樹枝作如 是說:「即如聖者容儀寂定,無所不覺,無所不
知。我今留此衣食,幸願慈悲當為受用。」作是 語已,捨之而去。
[0726c11] 時蓮花色尼至天明已,從定 而起,便見大眾行跡之處,便入定觀見彼五 百賊徒至此而去。復觀於我無醜惡事不?知
無有過。復見裹食掛樹,便作是念:「此由淨 心敬信所致。」復作是念:「若更待餘授食之者, 恐禽獸來壞其淨施。我今宜可持此上食奉
施僧伽,然佛有教:『若尼惡觸、苾芻是淨,苾 芻惡觸、尼亦是淨。』」遂即自手持去詣逝多林。 六眾常法,每一二人鎮居門首。時鄔波難陀
在寺門前經行而住,遙見苾芻尼來,問言:「大 妹!豈天未曉,城門已開?」尼言:「大德!我非城 宿,從闇林來。」報言:「大妹!我曾晝日入彼林
中,起怖畏心身毛皆竪。大妹!如何獨住於 彼,手所持者是何物耶?」時苾芻尼具以緣告: 「此時賊徒淨心留與。」鄔波難陀曰:「大妹!由汝
威儀賊生敬愛獲得此物,彼若見我必當與 杖令負物去。」鄔波難陀告言:「大妹!若有得此 新好白疊,刺作兩重僧伽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