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ayavastu (Genben Shuo Yiqie You Bu Pi Nai Ye Po Seng Shi)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 卷第六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0126c06] 「爾時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於此世間有諸 眾生,或生或老,然其根性有上中下、利鈍不 同、形相端嚴、性行調順、少諸煩惑,亦少煩惑
種類;由不聽正法故,所解狹劣。世尊!如嗢鉢 羅花、鉢特摩花、俱沒陀花、奔茶利迦花,並於 水中或生或老,其花根性有上中下:一浮出
水、一與水齊、一居水下。眾生亦爾,於世間中 或生或老,然諸根性有上中下、利鈍不同、形 相端嚴、性行調順、少諸煩惑、亦少煩惑種類;
由不聽正法故,所解狹劣。為是人故當說正 法,時彼諸人聞說法寶並皆悟解。』
[0126c17] 「爾時世尊聞是請已,便作是念:『我以佛眼觀 彼眾生性差別不?』作是念已,即以佛眼觀見 有情,或生、或老,然其根性有上中下、利鈍不
同、形相端嚴、性行調順、少諸煩惑,亦少煩惑 種類;由不聽正法故,所解狹劣。爾時世尊即 於有情起大悲心,而說頌曰:
「『若有於法深樂聽, 我即當開甘露門;
如其譏慢自輕人, 大梵我終不為說。』
[0126c25] 「爾時大梵天王聞此頌已,作如是念:『佛於今 者欲說正法。』心生喜躍頂禮佛足,遶佛三匝 勿然不現。時佛世尊復作是念:『我於今者
為誰先說?』又作念言:『有哥羅哥,往在因中曾 為我師,及以種種供給,我當為彼先說正法。』 爾時空中諸天白言:『世尊!其哥羅哥命終已
來經今七日。』世尊亦以佛眼,觀知命終經其 七日。復作念言:『彼哥羅哥,不聞我法失大利 益,若得聞法利益無邊。』又復念言:『我今當為
嗢達羅摩子說法,由於因中為第二師,種種 供給我故為說。』空中諸天亦白佛言:『此嗢達 羅摩子昨夜命過。』佛亦觀知昨夜命終,復作
是念:『彼不聞我法失大利益,若得聞法利益 無邊。』爾時世尊便作是念:『我欲先為何人說 法?』復作是念:『應為彼五人先為說法。何以故?
我昔苦行之時,彼等五人信心尊重承事供 養。』復作是念:『彼等五人今何所在?』爾時世尊 超人天眼觀察,乃見五人在波羅痆斯仙人
墮處施鹿林中。見已從菩提樹坐下而起,往 詣迦施那國波羅痆斯城,乃路逢一外道,名 為親近。彼見世尊形容端嚴清淨色相善好,
問曰:『具壽喬答摩!諸根端正、清淨顏容、皮膚 細滑,於何教師而得出家?受誰法教?』爾時世 尊即說頌曰:
「『我今不從師受業, 亦無比類同於我;
世間所應開覺者, 唯我一人善能曉。
一切通達超出世, 而於諸法無所著;
咸皆棄捨證解脫, 自然覺悟不從師。
既無有人類於我, 所以自然覺一切;
如來天人大導師, 已證一切智力具。』
[0127a26] 「爾時世尊說此頌已,詣迦施那國波羅痆斯 城,仙人墮處施鹿林中。是時五人在彼林中, 遙見世尊,各相謂言:『共立一制,此沙門喬答
摩,性多緩慢、常為邪命、斷惑數退。彼今廣飡 美食,所謂酥、蜜、酪等,以酥油塗身香湯洗浴。 彼喬答摩來至我所,我等不應起迎頂禮,亦
莫喚坐,彼若坐時亦任遠坐。』立制纔竟,如 來漸漸近五人所。時彼五人不勝如來威德 尊重,從座而起,一人為如來安座、一人為如
來取水、一人為如來安置洗足器、二人迎接 為受三衣:『善來喬答摩!可坐此座。』世尊作是 念:『此愚癡人!共立章制而便自犯。』作是念已
就座而坐。五人供養,未知世尊得成正覺,心 生輕慢,所有言說皆喚如來在俗名號,或喚 喬答摩,或喚具壽,或喚種族。是時世尊見毀
呰已,告五人曰:『於如來處,莫喚俗姓、喬答摩、 具壽、種族名字。若如是毀呰如來者失大利 益,生生之處於長夜中而受苦惱。何以故?若
復有人頻喚如來俗姓名號等,彼無智人生 生之處失大利益,常受苦惱。汝等應知!自今 以去於如來所莫喚俗姓。』五人報曰:『具壽
喬答摩!汝先苦行,不得正覺智慧之法,亦復 不見善安樂住,汝不可得。何謂今日破戒棄 捨苦行?心不能定,癡狂心亂廣受好食,所謂
酥、乳酪等,酥油塗身香水洗浴。一無苦行,如 何乃言得成正覺?』世尊報曰:『汝愚癡人!不見 如來前後相貌諸根差別。』五人報曰:『具壽喬
答摩!如是相貌,我見差別。』爾時世尊告五人 曰:『出家之人不得親近二種邪師。云何為 二?一者樂著凡夫下劣俗法及耽樂婬欲處、
二者自苦己身造諸過失。並非聖者所行之 法。此二邪法,出家之人當須遠離。我有處中 之法,習行之者,當得清淨之眼及大智慧,成
等正覺寂靜涅槃。何為處中法?所謂八聖 道。云何為八?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 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爾時世尊而為五人以
決定心說如是教。時五人中,二人侍佛學法, 三人晨時乞飯,還至本處充六人食。又於中 後,三人侍佛學法,二人入村乞食,還至本處
五人共飡,唯佛世尊不非時食。
[0127c07] 「爾時世尊告 五人曰:『此苦聖諦法,我未曾聞;由如理作意 精勤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此苦集聖諦
法,我未曾聞;由如理作意精進力故,得淨慧 眼智明覺生。此苦滅聖諦法,我未曾聞;由如 理作意精進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此苦
滅道聖諦法,我未曾聞;由如理作意精進力 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復告五人:『此苦聖諦 法,我未曾知,今當應知!由如理作意精進
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此苦集聖諦法,我 未曾斷,今當應斷!如理作意精進力故,得淨 慧眼智明覺生。此苦滅聖諦法,我未所證,今
當應證!如理作意精進力故,得淨慧眼智明 覺生。此苦滅道聖諦,我未修習,今當應修! 如理作意精進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此
苦聖諦,我已遍知,不復更知,先未曾聞,由如 理作意精進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此苦 集聖諦,我已永斷,更不復斷,先未曾聞,由如
理作意精進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此苦 滅聖諦,我已作證,更不復證,先未所證,由如 理作意精進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此苦
滅道聖諦,我已修習,先未所習,由如理作 意精進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汝等五人 當知!我先未得此四諦三轉十二種,未生淨
眼智明覺,不能超過人天,乃至梵界、諸沙門、 婆羅門、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未證解脫出 離,不離顛倒,我不證無上正智。汝等當知!我
自修習此四聖諦三轉十二種,證已即生淨 眼智明,了達正覺。爾時我便超過人、天、魔、梵 界及世沙門婆羅門,於天人阿蘇羅解脫,出
離心所顛倒。我得於正智無上正覺。』世尊說 此法時,具壽憍陳如證於無垢無塵法中得 法眼淨,及八萬天眾於法中亦證法眼。
[0128a11]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曰:『汝證法已。』答曰:『世 尊!我已證。』佛復告曰:『憍陳如!汝證法耶?』答
曰:『善逝!已證。』佛言:『具壽憍陳如既遍證法, 以是義故,號阿若憍陳如。』爾時地行藥叉 眾聞世尊語,同發聲言:『仁者當知!此佛世
尊,於波羅痆斯城仙人墮處施鹿林中三轉 十二行法輪,非諸沙門、婆羅門、人天、魔梵之 所能轉,令多人安樂故、令多人利益故、哀愍
有情故。由是義故,天眾增益蘇羅損減。』爾時 空行藥叉,聞地行聲已,亦同發聲,乃至四天 王天、三十三天、炎魔天、覩史天、化樂天、他化
自在天,及諸梵天,皆同時、同剎那、同臘婆、同 牟呼栗多發聲。阿迦尼吒天聞是聲已亦同 言曰:『仁者當知!此佛世尊,波羅痆斯城仙人
墮處施鹿林中三轉十二行相法輪,非諸沙 門、婆羅門、天、人、魔、梵之所能轉。為令多人得 安樂故、為令多人得利益故、哀愍有情故,天
眾增長、蘇羅損減。』世尊波羅痆斯城仙人墮 處施鹿林中三轉十二行相法輪故,因號此 法經及此地,名為『轉法輪處經』。
[0128b02] 「爾時世尊復告四人曰:『有四聖諦。云何為四? 所謂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云何苦
聖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 會苦、求不得苦乃至五取蘊苦。如此應知修 習八聖道: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正精進、正念、正定。云何名集聖諦?所謂愛欲 更受後有,愛、喜、貪、俱行愛,彼彼欣樂染愛,為 捨離故,應修習八正道。云何滅聖諦?所謂
愛欲更受後有,喜愛相應攀緣染著,為滅壞、 休息、永沒、離欲、見證故,修習八正道。云何道 聖諦?所謂八聖道,應當修習。』世尊說此四諦
法時,阿若憍陳如證諸漏盡心得解脫,四 人於此法中,離諸塵垢證清淨眼。爾時世間 中有二應供:一是世尊、二是憍陳如。
[0128b16] 「爾時世尊復告四人曰:『汝等當知!色無我,若 色有我,不應生諸疾苦、能於色中作如是色 不作如是色。是故汝等,知色無我故,生諸疾
苦、不能作如是色不作如是色;受想行識亦 復如是應知。』爾時世尊復告四人曰:『於意云 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答曰:『大德!色是無
常。』告曰:『色若無常者,為苦?非苦?』答曰:『大德! 是苦。』告曰:『色若無常苦者,即是變壞。若多聞 弟子者,執色是我、我有諸色、色屬於我、我在
色中不?』答曰:『不也。』世尊告曰:『如是受想行識, 為是常耶?為無常耶?』答曰:『大德!無常也。』告
曰:『乃至識等無常者,為苦?非苦?』答曰:『是苦, 大德!』告曰:『識等無常苦者,即是變壞。若有多 聞弟子,執色乃至識是我,我有識等、識等屬
我、我在識等中不?』答曰:『不也。大德!』告曰:『是 故當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 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勝、若劣,若近、若遠,如是
諸色非我、非我所有、非屬於我、我不在色,由 如實遍知,應如是見;乃至受想行識亦如是 見。汝等聲聞弟子,具足多聞觀五取蘊,離我
我所。如是觀已,知諸世間實無可取。無可 取故不生怖畏,無怖畏故內證圓寂:我生已 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0128c10] 「爾時世尊說此法時,彼四人等聞此法已,心 得解脫證阿羅漢果。是時世間有六阿羅漢, 佛為第一。
[0128c13] 「爾時佛在波羅痆斯城婆羅 [木*柰] 河邊,時彼城 中有長者子名曰耶舍,於日日中,令奏女樂
受五欲樂,身心疲倦即便眠臥,諸伎女等圍 遶而睡。爾時耶舍中夜忽覺,見諸伎女,九 孔流溢種種不淨,頭髮蓬亂衣服垢穢,手足
繁鬧囈言喧雜。見此事已作是思惟:『我於今 夜在屍林耶?』心生驚怖起躡寶履,其履價直 百千兩金,趨至門邊大聲叫喚:『諸人當知,苦
來逼我!諸人當知,苦來逼我!』悲泣雨淚。時有 非人,隱耶舍聲不令人覺,即為開門。爾時耶 舍,出至大門亦發大聲,悲泣哽噎復作是
言:『諸人當知,苦來逼我!』時彼非人隱耶舍聲 不令人覺,便為開門。爾時耶舍出至城門如 前叫喚,時彼非人亦為開門。爾時耶舍出城 門已至婆羅 [木*柰]
河邊,爾時世尊河邊經行,耶 舍見水如前叫喚,佛聞其聲,告言:『童子!此處 無畏,汝可渡來。』於是耶舍脫留寶履,渡詣佛 所,頂禮佛足在一面立。
[0129a02] 「爾時世尊即將耶舍至其住處,佛就本座。時 彼耶舍禮佛足已對如來坐。爾時世尊即為 敷演妙法示教利喜。諸佛常法:先說此法,所
謂布施、持戒生天之因。復說五欲所有過患; 讚歎出家獨處山林,思惟觀察斷諸煩惱。演 說廣大微妙之法,開示令解;諸有聽者聞說
此法,歡喜清淨無有疑惑。佛觀知已更復為 說出世之法:所謂苦集滅道聖諦。猶如浣衣 先除垢穢,既清淨已色即易染;耶舍亦爾,
初聞佛說心器清淨,便能了知四聖諦法,證 預流果,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越一 切悕望,度一切疑惑不假他緣,於大師教餘
不能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耶舍爾時得此 法已心大歡喜,從座而起整衣服,頂禮佛足 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
入此微妙之法獲大勝利,從今已後乃至盡 形,歸佛法僧,為五戒鄔波索迦:不殺、不盜、不 耶行、不妄語、不飲酒。』作是語已退坐一面。
[0129a20] 「時彼耶舍出城已後,妻從睡覺不見耶舍,處 處尋覓莫知所在,告父長者曰:『長者當知!今 子耶舍不知所在。』長者聞已作如是念:『豈
非我子被諸惡賊及以怨家將出城外作無利 耶?』作是念已,即於四方令諸馬使、自持火炬 與諸人等處處尋覓,遂出城門漸至河側,見
有寶履價直百千,便作是念:『我子定非惡賊 得去,既脫寶履明知渡河。』長者即便渡河而 去,漸至佛所。于時世尊遙見長者從外而
來,即以神力令彼長者雖入眾中不見其子。 時彼長者既至佛所頂禮佛足,白言:『世尊!見 我耶舍以不?』佛言:『長者!汝宜且坐,容於此處
與子相見。』時彼長者聞佛語已,起歡喜心得 未曾有,禮佛雙足在一面坐。
[0129b05] 「爾時世尊為說妙法示教利喜。諸佛常法:凡 所演說,先開布施、持戒生天之因,復說五欲 所有過患,讚彼出家獨處山林,乃至令彼長
者得預流果。其子耶舍猶著俗時種種珍寶 莊嚴之具,得阿羅漢果。爾時世尊即攝神力 而說頌曰:
「『調伏寂靜持淨戒, 常以妙法自莊嚴;
於諸含識無害心, 是謂沙門苾芻行。』
[0129b13] 「於是時中,世間有七阿羅漢,佛為第一。
[0129b13] 「爾時 長者,忽見其子在佛前坐,見已告曰:『童子汝 來,共汝歸家。汝母相憶,悲傷啼泣。』
[0129b16] 「爾時世尊告長者曰:『於意云何?頗有已得無 學智、見證四諦法,彼人還家飡吐食不?』長者
答曰:『不也,大德!』佛言:『長者!汝今已得有學智、 見證四諦法不?』答曰:『已得。』佛告長者曰:『此耶 舍童子,已得無學智見證四諦法。』長者白言:
『我子耶舍獲大果利,得無學智見,證四聖諦 理,所謂苦集滅道。』
[0129b23] 「爾時長者白佛言:『世尊!願佛世尊至明日時, 與子耶舍來我宅中受我供養。』爾時世尊默 受其請,長者知佛許已禮足而去。
[0129b26] 「爾時世尊至時著衣持鉢,與耶舍童子到長 者宅。耶舍母妻在中門傍,待佛世尊及其耶 舍。既見佛來,自以其手嚴飾床具、敷設座已
請世尊坐。爾時世尊即就其座,時耶舍母及 妻禮世尊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即為說法 示教利喜,先演布施持戒人天之因,次演
修習斷諸煩惱,乃至證預流果。爾時其母及 妻,既見法證法已,即從坐起禮佛雙足白言: 『世尊!我於今日得此妙法,盡此形壽歸佛法
僧,永持五戒作鄔婆斯迦。願佛世尊,今日 食時受我供養。』世尊默然而許。時耶舍母見 佛許已,即於家中辦諸清淨上妙飲食,於世
尊前飾一香壇,奉諸香味而以供養。世尊食 已洒掃清淨,重以香花周匝供養,在一面 坐。如來爾時重為說法即便而去。
[0129c11] 「時波羅痆 斯城諸長者等,聞第一長者子耶舍,剃除鬚 髮被於法服,隨佛世尊而作弟子。其第二長
者子名曰富樓那,其第三長者子名曰無垢, 第四長者子名曰驕梵拔提,第五長者子名 曰妙肩,聞耶舍出家,咸作是念:『今耶舍童子
生於貴家,富有珍寶、身體端嚴、恒受快樂,捨 其所好為佛弟子。將知如來甚大威德、法亦 微妙,我等應當剃除鬚髮侍養如來學受勝
法。』作是議已即共同心,從波羅痆斯城至世 尊所,禮世尊足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願與 妙法,我等出家為佛弟子,依如來教奉持梵 行。』
[0129c24] 「佛告諸長者子曰:『今正是時,善來苾芻!汝便 出家修諸梵行。』作是語已,彼長者子等鬚髮 自落、袈裟著身成苾芻相,如經七日曾出家
者,其所悟解如百歲苾芻。爾時世尊重為說 法:『汝等苾芻!獨一靜處遠離喧雜,常守自心 勤修苦行,今既出家應求梵行,度於彼岸證
自正智,得佛神通盡於生死,梵行建立辦於 所作,勿受後有,如斯修者得無生果。』時四苾 芻聞佛此言,即便悟解證阿羅漢果。時此 世間有十一阿羅漢,佛為第一。
[0130a04] 「波羅痆斯城 中有五十豪族家,聞此五長者子咸皆出家, 剃除鬚髮而被法服證阿羅漢果,各作是言:
『如來教法甚為深妙,令彼五長者子各捨豪 富而為出家。我等諸人亦宜詣佛而為弟子。』 作是議已咸至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立白
佛言:『世尊!願聽我等於善法律中出家,而為 苾芻常修梵行。』佛言:『善來苾芻!』鬚髮自落袈 裟著身,如經七日曾出家者。佛言:『具壽!夫出
家者,獨處山林遠離喧雜,常守自心勤修苦 行,度於彼岸證自正智,得佛靜力盡生死際, 勿受後有,如斯修者得無生果。』時五十苾芻
聞佛言已心獲無礙,證阿羅漢果。時此世間 有六十一阿羅漢,佛為第一。
[0130a18] 「爾時佛住波羅痆斯城仙人墮處施鹿林中, 六十苾芻前後圍遶。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我 今與汝,於一切天人繫縛之中而得解脫。汝
等各可隨詣諸方,為諸眾生作大利益,且令 汝等各各而往,不用同行。我亦往優樓頻螺 聚落,為利益故。』爾時惡魔作是念言:『此沙門
喬答摩,住於波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 為聲聞眾如是說法云:「我於一切天人繫縛 中而得解脫。汝等苾芻,亦於一切天人繫縛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