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ūlasarvāstivādavinayakṣudrakavastu (Genben Shuo Yiqie You Bu Pi Nai Ye Za Shi)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卷第十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第二門第五子攝頌之餘
[0245a21] 緣在室羅伐城。有一苾芻名曰歡喜,住居蘭 若寂靜之處,常樂坐禪,由習定故時人稱為 住定歡喜。將欲入定,魔女來請共行欲事,歡
喜不受。後於異時復欲入定,魔女還來坐其 膝上,如是當知女人之境,是為大毒觸即害 人,染心既生便共行欲。于時歡喜共行婬已,
如毒箭入胸,心懷憂念云:「我愚癡毀清淨行, 作婬染事即可還俗。」復作是念:「我實無有覆 藏之心,宜往佛所具說斯事。若有軌式,仍得
出家者當如法行,若其不然後當還俗。」即以 右手持法衣,左手遮形醜,流淚悲泣往詣佛 所。爾時世尊與無量百千苾芻大眾演說正
法,遙見彼來便作是念:「我若不先告彼苾芻 言:『善來!善來!』者,彼嘔熱血便即命終。」作是念 已告歡喜言:「善來!善來!何故悲泣?」答言:「大德
世尊!我先歡喜,今非歡喜。」佛言:「汝有何過作 此語耶?」答言:「世尊!我不捨學處,毀清淨行 作婬欲事。雖造此過,乃至無有少覆藏心。」佛
言:「歡喜!汝能終身受學處不?」答言:「大德!我能 受持。」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曰:「汝等當知歡喜 苾芻,雖犯淨戒無覆藏心,非波羅市迦。汝等
應與歡喜終身學處。更有此類亦當授與。應 如是與:敷座席、鳴楗稚,言白復周、眾既集 已,令歡喜苾芻遍禮僧已,於上座前蹲踞合 掌,應如是乞:
[0245b17] 「『大德僧伽聽!我歡喜苾芻,不捨學處毀清淨 行作婬欲事,乃至無有少覆藏心。我歡喜苾 芻,今從僧伽乞終身學處,願大德僧伽與
我歡喜苾芻終身學處,哀愍故。』第二、第三亦 如是乞。僧伽可令歡喜在眼見耳不聞處住, 差一苾芻為作羯磨:
[0245b23] 「『大德僧伽聽!彼歡喜苾芻,不捨學處毀清淨 行作婬欲事,乃至無有少覆藏心。今從僧伽 乞終身學處。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
僧伽今與歡喜苾芻終身學處。白如是。』次作 羯磨。『大德僧伽聽!彼歡喜苾芻,不捨學處毀 清淨行作婬欲事,乃至無有少覆藏心。此歡
喜苾芻今從僧伽乞終身學處,僧伽今與歡 喜苾芻終身學處。若諸具壽聽與歡喜苾芻 終身學處者默然,若不許者說。』第二、第三亦
如是說。『僧伽已與歡喜苾芻終身學處竟,僧 伽已聽許,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佛告諸 苾芻:「授學之人,所有行法我今當說。授學
苾芻不應受住本性善苾芻恭敬禮拜逢迎合 掌。不同一座凡坐之時應在卑座。不同經行, 設有同行應退一步。若向長者婆羅門家,不
應將住本性苾芻為伴,設同去者令彼前行。 不同室宿。不與他出家并受近圓,不受他依 止,不畜求寂,不作單白、白二、白四羯磨,不
應差作秉羯磨人。亦不差教誡苾芻尼,設差 不應去。見他苾芻破戒、破見、破威儀、非正命, 皆不應舉。亦復不得作諸制令,不同長淨及
隨意事。每至晨朝常須早起,開諸門戶收舉 燈臺,灑掃房院,以新牛糞隨處塗拭,可於 廁上亦塗令淨,咸可安置水土及葉勿令闕
事。所須之水可適寒溫,於水竇處洗令淨潔, 鳴楗稚、敷座席,可備眾花燒香供養。若自 能者,隨時說頌讚歎佛德;若不能者,可請餘
人。若是夏月應須持扇扇諸苾芻。凡欲座時, 於大苾芻下、在求寂上。每受食時令心安靜。 食若了時為收氈席,所有食器置於本處,掃
灑食處。恒於眾中告知日數,作如是白:『大德 僧伽聽!今是月一日,大眾人人咸可用心,為 造寺施主及護寺天神、國王、大臣、師僧、父母、十
方施主,應說經中福施妙頌。若自不能請餘 人作。』餘日准知。」時諸苾芻共分房舍,不與授 學人,佛言:「應與。」不與利養,佛言:「應與。」其授學
苾芻不修善品,佛言:「應修。此之行法乃至斷 盡煩惱以來,常應順行,不行得罪。」于時苾芻 如佛所勅,次第作已,歡喜苾芻至念慇懃策
勵無倦,便斷五趣繫縛煩惱,證阿羅漢果, 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得如實知: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心無障礙,如
手撝空,刀割香塗愛憎不起,觀金與土等無 有異,於諸名利無不棄捨,釋梵諸天悉皆恭 敬。是時歡喜證得果已,仍依前制,所有行法
不敢虧違,佛言:「不應更行,應隨大小次第而 坐,與住本性人而為共住。」
[0246a12] 緣在王舍城。時具壽畢隣陀婆瑳從出 家後常嬰疾病,有同梵行者來,問言:「大德起 居輕利安樂行不?」答言:「具壽!我常病苦,寧有
安樂。」問言:「何苦?」答言:「患嗽。」問比:「服何藥?」答:「曾 吸藥烟,得蒙瘳損。」「大德!今何不服?」答曰:「佛未
聽服。」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有病者聽吸 烟治病。」苾芻不解,安藥火上,直爾吸烟烟不 入口,佛言:「可以兩椀相合底上穿孔,於中著
火置藥吸之。」事猶未好,佛言:「應可作筩。」彼 以竹作此還有過,佛言:「不應用竹,可將鐵作。」 彼作太短,佛言:「勿令太短。」彼作太長,佛言:
「不應太長,可長十二指。勿令尖利亦勿麁惡, 置椀孔上以口吸烟。」彼既用了隨處棄擲,佛 言:「不應輒棄,可作小袋盛舉。」彼置於地,佛
言:「不應置地令壞,應挂象牙杙上或笐竿上。」 鐵便生垢,佛言:「應以蘇油塗拭。」後於用時 洗拭辛苦,佛言:「不應水洗,應置火中燒以取 淨。」
[0246b01] 第二門第六子攝頌曰:
藥湯應洗浴、 灌鼻開銅盞、
乘輿老病聽、 須知便利事。
[0246b04] 緣在室羅伐城。有一苾芻身遭疾苦,詣醫人 處告言:「賢首!我身有病,幸為處方。」答言:「聖者!
作藥湯洗,方可平復。」答曰:「佛未聽許。」醫言: 「聖者!世尊大悲,此必聽許。」時諸苾芻以緣白 佛,佛言:「醫人若遣作湯洗者,隨意應作。」佛既
聽許用藥湯洗,諸苾芻不知何藥為湯?還白 醫言:「佛已許我作藥湯浴,不知當用何藥?」醫 曰:「聖者!我亦不知何藥?然曾讀輪王方中見
此湯名,仁等大師是一切智問當為說。」時諸 苾芻以緣白佛,佛言:「但是治風,根莖花果及 皮木等,共煮為湯洗身除疾。」諸苾芻以湯洗
時皮膚無色,佛言:「以膏油摩。」彼便多塗膩污 衣服,佛言:「以澡豆揩之。」復無顏色,佛言:「洗將 了時,於其湯內置一兩渧油令身潤澤。」
[0246b17] 又具 壽畢隣陀婆瑳有病,乃至苾芻問言:「何苦?」答 言:「我患鼻中洟出。」醫問:「比服何藥?」答曰:「曾為
灌鼻。」「大德今何不灌?」答曰:「佛未聽許。」時諸苾 芻以緣白佛,佛言:「若有病者,我今聽以蘇油 灌鼻。」苾芻直爾傾置鼻中膩污身體,佛言:「不
應如是。」苾芻復用葉盛而灌,事猶未好,佛言: 「不應用葉。」又於小布中灌,有過同前,佛言:「不 應以小布灌,可用銅鐵及錫,作灌鼻筩。」苾
芻便為一嘴,佛言:「應作兩嘴。」彼作尖利及以 麁惡,佛言:「勿令尖利麁惡。」苾芻不淨洗手 灌鼻,佛言:「應淨洗手。受取藥已方灌鼻中。」
[0246b28] 又 復畢隣陀婆瑳患渴,苾芻來問:「仁有何疾?」答 言:「患渴,無物飲水。」白佛,佛言:「畜飲水銅盞。」
[0246c02] 又復畢隣陀婆瑳有諸親族來就聽法,聽已 言歸告其妻曰:「聖者!畢隣陀婆瑳說美妙法
我已聽受。」妻曰:「佛出世間,仁獲利益。」夫曰:「何 故汝等而不聽法?」妻曰:「我是女人出外羞恥, 若其聖者畢隣陀婆蹉得來至此為我說者,
當聽受之。」夫便為請,答言:「賢首!我身有病不 能詣彼。」答曰:「聖者!我取輿來。」報曰:「佛未聽許 苾芻乘輿。」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由是緣
故聽諸苾芻有病乘輿。」佛既聽已,時畢隣陀 婆瑳即便乘輿,將諸弟子詣彼請處。時六 眾苾芻在路遇見,問諸弟子言:「乘輿者誰?」答
曰:「是我鄔波駄耶。」六眾曰:「世尊聽諸苾芻乘 輿耶?」答曰:「聽許。」又曰:「世尊大慈知諸釋子身 形柔軟不能徒步,所以聽乘。」時六眾苾芻互
相謂曰:「我等亦可莊嚴好輿。」至第二日,以 妙纓毛及諸鈴鐸莊飾之具,垂繫輿上乘向 街衢。諸長者婆羅門見已問曰:「聖者!此是何
物?」報曰:「世尊聽我乘輿。」報曰:「豈汝沙門尚 受欲樂乎?」六眾默然。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 言:「無病苾芻若乘輿者得越法罪。有二因緣
方得乘輿:一者年老衰羸;二者帶病無力。」
[0246c23] 緣在室羅伐城。有一長者心懷正信,共無信 婆羅門詣逝多林隨處觀看,至一樹下見便 利處,婆羅門曰:「長者沙門釋子極不淨潔,花
果樹下而遺不淨。」長者曰:「諸聖者等皆是大 德,豈自便轉耶?應是白衣作無儀事。」言談之 際忽見一摩訶羅苾芻,以衣覆頭樹下便利。
無信婆羅門見已報長者曰:「仁言白衣作此 不淨,看此苾芻以衣覆頭樹下便轉,豈白衣 乎?」于時長者極懷羞恥默然無對。時諸苾芻
以緣白佛,佛言:「苾芻不應於諸樹林下大小 便利,若故犯者得越法罪。」佛既制已,諸苾 芻等在路而行,至大林所便利來逼,以護戒
故抑不便轉,更招餘疾。時諸苾芻以緣白佛, 佛言:「苾芻道行若至大林處,隨意便轉。」佛既 聽許道行林處而作便轉,時有苾芻在聚落
中,於樹林下不敢便轉,遂於日中被炙辛苦。 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但是荊棘林下隨 意便轉。」其鄔波難陀復以大便污他菜園,佛
制苾芻不得生草上大小便利。時諸苾芻往 無草處便轉糞穢狼藉,時諸長者婆羅門見 已共譏笑曰:「沙門釋子大好儀式,共集一食
亦一處便轉。」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由是 緣故我今聽諸苾芻作廁。」彼便寺外作。夜出 怖畏虎狼師子及諸賊等,以緣白佛,佛言:「寺
內應作。」諸苾芻不知何處應作?佛言:「應在寺 後西北隅作。」復不知云何作?佛言:「有二種 廁:一者直舍;二者傍出。言直舍者,如方丈屋,
廁在其中。言傍出者,於房後簷架木傍出,周 以板障令廁在中,於外可置洗手足處及著 瓶處,廁安門扇并須橫扂,外置木履入時應
著。」時一苾芻入廁,復有苾芻重入,佛言:「不應 如是。凡入廁時須彈指謦咳,其在廁者亦應 如是。」廁極臭氣,佛言:「應為直次洗拭令淨,
置葉土等勿損飛蟲。」諸苾芻以手洗廁心懷 嫌惡,佛言:「但直瀉水以掃篲揩,不應用手。」 時諸苾芻廁內洗手足久待不出,佛言:「外安
洗手足處。」彼便遠置,佛言:「近著。由是我今聽 諸苾芻,若作廁時所須雜物皆可作之。」佛聽 作廁,時諸苾芻有小便者亦在廁中,有大便
者不得疾入,久待招病,佛言:「應可別作小便 之處。」諸苾芻不知何處?佛言:「近廁應作,通 水令出別安門扇,法皆如廁。」
[0247b07] 第二門第七子攝頌曰:
水瓶知淨觸、 願世尊長壽、
因斯尼涅槃、 噉嚼俱開五。
[0247b10] 緣在室羅伐城。時當暑熱,有婆羅門為渴所 逼欲須飲水,行入寺中至苾芻處,告言:「我渴, 仁可與水。」苾芻持觸瓶水令飲,婆羅門見已
問言:「聖者!此瓶為淨?為是觸耶?」答曰:「是觸。」「若 爾,何緣持此授我?」報曰:「瓶在一處我遂將來。」 報言:「聖者!淨觸兩瓶不應渾雜別處安置,若有
沙門婆羅門來求水者,濟其渴乏豈非福耶?」 婆羅門嫌水不飲捨之而去。苾芻以緣白佛, 佛言:「大眾應可置淨水瓶供渴乏者。」佛言大
眾置淨水者,時有長者聞佛許已,多以瓶瓨 施於寺內,其所須者即便持去,或守園人及 諸俗旅隨意將去。苾芻見時不為遮止,未久
之間瓶器皆盡。時諸苾芻告彼施主曰:「仁所 捨器今皆破盡,宜更持來。」答言:「聖者!我施多 器因何速盡?」苾芻以緣具報施主,彼言:「聖者!
諸凡俗人我無不與。何不遮止令其損費?」時 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不應如是捨而不問, 眾應差遣掌器物人。」佛聽許已,時諸苾芻不
為簡擇隨意便差,佛言:「有五事即不應差。云 何為五?若有愛、恚、怖、癡,亦復不知所有器物 藏與不藏。復有五事應差:若無愛、恚、怖、癡、
善知器物藏與不藏,應如是差。集眾同前,對 眾應問:『汝苾芻某甲能為大眾作掌器人不?』 彼言:『能。』者,令一苾芻作白二羯磨:
『大德僧伽聽!此苾芻某甲樂與僧伽作掌器 物人。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伽今 差此苾芻某甲為眾作掌器物人。白如是。』次
作羯磨:『大德僧伽聽!此苾芻某甲樂與僧伽 作掌器物人。若僧伽許苾芻某甲作掌器物 人者默然,若不許者說。』『僧伽已許苾芻某
甲作掌器物人竟,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0247c12] 時有人來為渴須水,苾芻新瓶盛水授與俗 人,將舊瓶水授與苾芻,佛言:「不應如是,應將 新器供諸苾芻,舊器與俗。」苾芻用訖即便收
舉,白衣用了隨處輕棄,佛言:「皆須收取。」苾芻 不善防護致有損失,佛言:「應為庫貯。」苾芻依 教而作。時有商主從北方來,請佛及僧,於三
月內為辦供養便作是念:「我今供養,不欲從 他求諸器具,我當自辦。」即以白銅、赤銅作多 食器,於三月中以上妙飲食,供養如來及聲
聞眾,期限滿已將諸器具施與眾僧。苾芻便 將此器內瓦器庫中,互相掁觸致有損壞,佛 言:「銅瓦之器應別安置。」時有渴乏婆羅門來
入逝多林,到苾芻處,告言:「聖者!願與我水。」苾 芻即持水罐及繩與婆羅門,彼問:「聖者!此 何所為?」答曰:「我無舊水,自可汲用。」婆羅門曰:
「仁等憐愍一切眾生,若能豫辦少多飲水極 為善事。」苾芻報曰:「佛未聽許。」時諸苾芻以緣 白佛,佛言:「大眾宜應豫安淨水。」苾芻聞已隨
處安置,或在中庭、或居房內、簷前門側,令水 不淨,佛言:「不應如是,應作貯水堂。」苾芻聞已 不知何處安置?佛言:「可於入寺門東邊作停
水處。」室中闇黑,佛言:「應安窓牖,地上有泥,應 以塼砌并洩水令出,應安門扇并安鈕扂。 貯水瓶瓨不應置地,安木床上,若無木床應 以塼 垜
,瓨以物支勿令傾側,水瓶不淨時 時應洗。」不知以何物洗?佛言:「應以梳 箒 并諸 雜葉。」雖頻洗刷仍有臭氣,佛言:「應畜多器更
互盛水,一分安水一分曬乾。」遂於日中曬 曝,佛言:「陰處令乾。」便不蓋口土入瓨中,佛言: 「應須蓋覆,勿以不淨手觸,應淨洗手。」彼觸瓨
時頻頻洗手致有勞倦,佛言:「若是淨銅瓦器, 指不觸水取亦無犯,或以乾牛糞屑揩手去 膩亦得。」佛既聽許豫置其水,不知使誰應作?
佛言:「當使弟子門人,其安置水處所須之物, 皆應豫辦。」
[0248a18] 佛在劫比羅城多根樹園。時大世主苾芻尼 喬答彌,與眷屬苾芻尼有五百人,來詣佛所 頂禮雙足,退坐一面,佛為說法。于時世尊忽 然啑
噴 ,時大世主喬答彌而白佛言:「唯願世 尊壽命長遠住過劫數。」其五百苾芻尼聞大 世主說此語時,咸即同聲如世主所願。有地
上藥叉鬼神,聞五百苾芻尼說此語時,皆共 同聲咸說斯願,虛空藥叉神聞聲亦說斯願。 如是四天王宮,及三十三天、夜摩天、都史多
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乃至梵天互相聞聲 咸說斯語:「唯願世尊壽命長遠住過劫數。」爾 時世尊告大世主喬答彌苾芻尼曰:「汝今與
一切眾生作大障礙。由汝斯語,五百苾芻尼 及地上空中乃至梵天,聞汝此說。佛處不應 如是恭敬,如是恭敬者不名為善。」大世主曰:
「大德世尊!云何於如來處申其恭敬得名為 善?」佛言:「喬答彌!於如來處應作是語:『願佛及 僧久住於世,常為和合猶如水乳,於大師
教令得光顯。』喬答彌!若作如是恭敬無上正 等覺者是名善禮。」時一苾芻即說頌曰:
「世主喬答彌, 致敬如來足;
願牟尼延壽, 劫住化眾生。
佛母殷重心, 發言申禮敬;
不應於佛所, 作如是願詞。」
[0248b13] 時大世主喬答彌便作是念:「佛於眾中讚歎 和合,乃至大師現住於世,苾芻僧眾復未乖 離,我今宜可入於涅槃。」便詣佛所禮雙足已,
白言:「世尊!我今意欲疾入涅槃。」作是語已世 尊默然,如是再三佛皆默然。爾時大世主 復白言:「世尊!我今意欲疾入涅槃。」佛言:「喬答
彌!汝為涅槃作此語耶?」答曰:「為涅槃故說如 是語。」佛言:「既為涅槃說是語者,我更何言?諸 行無常悉皆如是。」時五百苾芻尼,又白言:「世
尊!我等意欲疾入涅槃。」佛告諸苾芻尼:「汝 等為涅槃故作此語耶?」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