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 (Da Zhi Du Lun) 大智度論

Scroll 2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智度論十八不共法 釋論第四十一 (卷第二十)
聖者龍樹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

[0247b11] 十八不共法一者諸佛身無失二者 念無失四者無異想五者無不
無不欲無減精進 念無減慧無減十一解脫 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
智慧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五者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 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 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0247b19] 問曰

[0247b19] 三十六 佛法何以十八不共」?

[0247b20] 答曰

[0247b20] 十八聲聞辟支佛有分十八

[0247b22] 舍利弗分別諸法一句通達 無礙法性」;阿泥盧豆天眼 如是聲聞有分

[0247b24] 四無所畏 佛說弟子師子吼第一 舍利弗誓言:「 無窮盡。」

[0247b27] 四分阿羅漢舍利弗目揵連富樓那阿難迦栴延 名字語言樂說

[0247b29] 以是十八 不共

[0247c01] 問曰

[0247c01] 何以無身」、「」?

[0247c01] 答曰

[0247c02] 無量阿僧祇劫持戒清淨口業 阿羅漢舍利弗極多六十 不久有失無量阿僧祇劫
清淨成就常行甚深禪定 微妙智慧大悲心無有

[0247c07] 復次因緣無有根本 因緣一者貪欲因緣二者瞋恚因緣怖畏因緣四者愚癡因緣因緣
阿羅漢辟支佛因緣不盡有失一切法遍滿 智慧成就不知有失舍利弗
五百比丘遊行一空宿說戒 不知外界白佛佛言:「住處乃至 一宿棄捨。」異時舍利弗目揵連
五百比丘高聲大聲驅遣舍利弗不知食法佛言: 「不淨!」如是等身有失煩惱習 如是

[0247c19] 復次一切口業 身無失口無失

[0247c20] 如是種種因緣 身無失口無失

[0247c21] 「念無失四念處 甚深禪定散亂 欲愛法愛諸法中心無著第一
心安佛心 無得以是

[0247c25] 復次宿命通 莊嚴成就

[0247c27] 復次根力無邊無盡念無失

[0247c28] 復次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念無失 一念隨意

[0247c29] 如是名為念無失 中說

何人過失?  何人失念
何人一心?  應作
正知一切法,  一切
功德成就,  唯有!」

[0248a06] 「無異想一切眾生無分別遠近 不可日出 普照萬物大悲光明一切憐愍恭敬
不恭一切 人名尼陀佛化大阿羅漢 居士火坑
其三邪見如是無有

[0248a13] 復次舍利弗彌勒菩薩佛法 提婆達多富羅外道六師邪見 無量阿僧祇劫
眾生不可

[0248a16] 佛眼一日一夜三時一切 失時等觀眾生

[0248a19] 復次佛種因緣善法種種因緣 不善善於惡心增減 眾生分別無有

[0248a21] 復次一切不行中說佛觀一切眾生己身」,無異想

[0248a23] 復次佛觀一切眾生諸法不生 清淨涅槃無異想

[0248a25] 復次不二 法門諸法實相即是二法二法 即是邪道法人 不二法門即是

[0248a28] 如是 無異想

[0248a29] 「無不定心,「一心不亂亂心 不能實事水波不得見面不得以是無不

[0248b03] 問曰

[0248b03] 定名未到地乃至滅盡定 不能起身口業無不 云何遊行四威儀
種種因緣譬喻說法如是欲界繫 梵世入定

[0248b07] 答曰

[0248b07] 「無不定心有種。「攝心善法 法實相中不退無不定心

[0248b09] 復次欲界中有說法以是 毘曇中說欲界繫聖種四念處
如意足五根五力無諍三昧願智四無礙智有如功德欲界 不定聲聞辟支佛
退 界定散亂心以是無不定心

[0248b17] 復次聲聞化人說法化主化主 化人化人化主 定心聲聞入定
說法遊行密迹心密中說: 「諸佛常在說法。」

[0248b21] 復次散亂心 結使阿羅漢四諦 一切法處處一切法 無疑無不智慧

[0248b24] 復次聲聞 煩惱習退散亂一切智 處中滿中水滿無聲

[0248b27] 復次人名堅固人中 最上苦樂相異生滅相——如是諸法皆是虛妄和合
作法安立諸法實相無不 無不

[0248c02] 復次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十八不共法 甚深思議以是無不定心
必當入定覺觀 思議智慧說法譬如天樂 種種無心無識
天福因緣天樂無心無識 何況有心說法以是 無不定心

[0248c10] 「無不眾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愚癡苦受生苦
苦滅樂受不樂 不知不知鈍根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不覺不知
捨心使使不苦不樂受 知覺以是無不捨心」。

[0248c18] 問曰

[0248c18] 何等 不樂即是七覺四無量心 名為

[0248c20] 答曰

[0248c20] 不樂即是 何以不苦不樂受不覺 念念久遠念念 盡皆了知

[0248c23] 七覺精進 心想聲聞辟支佛攝心
平等便念念心中深淺無不 悉知

[0248c27] 問曰

[0248c27] 何以為難 諸比丘難陀受生如是」?

[0248c29] 答曰

[0248c29] 二種

[0249a01] 一者覺心苦受苦受苦受 苦受苦受苦受樂受樂受 樂受樂受樂受樂受
不樂如是不能

[0249a05] 二者念念不苦不樂受 悉知念念中心數法無不以是 無不」。

[0249a07] 復次眾生 甚深禪定一月二月有人:「度眾生 出世何以入定?」佛言:「種種因緣
無知。」

[0249a10] 問曰

[0249a10] 何等 因緣

[0249a11] 答曰

[0249a11] 大眾

[0249a11] 復次 世世遠離菩薩 遠離四十得道
成佛轉法輪仙人住處鹿入涅槃娑羅 長夜樂行遠離以是禪定

[0249a17] 復次捨心成就禪定

[0249a17] 復次遠離 憒閙諸佛功德 清淨禪定

[0249a19] 復次佛說 諸比丘坐禪後悔 自行禪定

[0249a21] 復次厭惡供養知眾 應得禪定化人

[0249a22] 復次 眾生行禪教化

[0249a23] 有人常見生厭遠離

[0249a25] 復次諸天說法閑靜

[0249a26] 復次後世作法坐禪自轉 弟子禪定

[0249a27] 復次二種 眾生一者禪定二者智慧 眾說智慧攝心禪定

[0249b01] 復次眾生六塵見好 憂苦不樂 乃至如是六塵自在
苦處捨心如意中說

[0249b04] 如是 種種因緣禪定不知

[0249b05] 「欲無減善法善法 修習善法心無厭足欲無減
長老比丘僧伽梨諸人:「樂欲福德?」 語言:「樂欲福德
。」比丘見佛光明 佛音白佛:「無量功德海 云何厭足?」比丘:「功德果報
無有 心無厭足得佛是故 不息功德欲心不休!」 諸天世人驚悟功德尚無厭足何況
比丘說法肉眼慧眼

[0249b19] 問曰

[0249b19] 一切善法云何 欲無減」?

[0249b20] 答曰

[0249b20] 一切善法 如是一切 功德具足無不增益
一切功德欲心不息譬如馬寶不息不已佛寶如是大火三千
世界火勢不息佛智 一切煩惱諸法智慧相應 不盡

[0249b28] 復次一切善法功德滿足眾生 未盡不息

[0249b29] 問曰

[0249b29] 度眾生 何以入涅槃

[0249c01] 答曰

[0249c01] 度眾生二種 現前得度滅後得度法華經 藥師諸子」,是故 涅槃

[0249c04] 復次眾生鈍根德薄不能 福德因緣是故入涅槃

[0249c05] 問曰

[0249c05] 滅度阿羅漢何以 福德因緣

[0249c07] 答曰

[0249c07] 阿羅漢不足 一說十方無量阿僧祇眾生 得道佛滅度譬如大國征伐
少有所得名為以是眾生未盡 入涅槃

[0249c11] 復次摩訶衍首楞嚴經中說:「 莊嚴世界七百阿僧祇劫度脫眾生。」 以是欲無減

[0249c13] 「精進無減 即是精進

[0249c14] 問曰

[0249c14] 無有十八 不共

[0249c15] 復次,「精進心數法各別 即是精進」?

[0249c16] 答曰

[0249c16] 「增長 精進」。佛說:「一切法根本。」 精進因緣方便
精進其事屬意精進 精進如是等差

[0249c20] 復次精進諸佛釋迦牟尼佛精進力 超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249c23] 復次一時阿難:「諸比丘 。」爾時世尊多羅 僧伽梨枕頭阿難
精進驚起阿難:「 ?」阿難:「!」如是佛言:「善哉善哉精進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是精進無減 何況

[0250a01] 復次度眾生 禪定種種種種語言種種方便力 眾生
受寒難聞惡口罵詈 不厭佛世尊諸法自在 不生懈怠

[0250a06] 度眾生薩羅 梵志跋陀阿難:「一切 智人今夜滅度見佛!」阿難
眾人廣說!」阿難: 「跋陀末後弟子。」跋陀隨意說法得道
無餘涅槃諸比丘白佛:「世尊甚為希有乃至末後憐愍外道梵志語言。」佛言: 「非但今世末後先世得道末後
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大林 禽獸野火唯有一邊 逃命爾時
鹿以前以後 皮肉 之至最後氣力
努力 非但得度弟子 跋陀。」

[0250a23] 佛世樂行精進 是故精進無減」。

[0250a24] 「念無減三世 一切智慧相應滿足

[0250a25] 問曰

[0250a25] 念無失」,念無減」。「念無失」、「念無減」, 若一何以

[0250a28] 答曰

[0250a28] 「失念;「不及。「失念 俯仰去來失念;「禪定神通過去現在通達無礙

[0250b01] 問曰

[0250b01] 何以 佛法

[0250b02] 答曰

[0250b02] 聲聞辟支佛四念 牢固牢固減少不通 宿命智中說:「聲聞辟支佛宿命
極多萬劫。」見諦道中不能念念分別念念分別三相佛心無有一法以是 念無減

[0250b08] 復次宿命智隨念於是 有力聲聞辟支佛尚無念力何況

[0250b10] 復次一切智無礙解守護是故

[0250b11] 如是因緣念無減

[0250b11] 「慧無減 一切智慧慧無減三世智慧無礙

[0250b13] 復次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成就慧無減

[0250b14] 復次譬如酥油豐饒清淨 如是三昧三昧禪定念無減清淨因緣慧光無量

[0250b17] 復次初發心無量阿僧祇劫一切智 深心頭目髓腦內外 布施剝皮如是
不受一心集智慧無減

[0250b20] 復次 智慧一切功德持戒禪定

[0250b22] 復次世世一切經世俗佛法不善悉皆慧無減

[0250b23] 復次十方 諸佛聞法讀誦思惟修習問難

[0250b25] 復次一切眾生增益一切善法 一切處無明慧無減

[0250b26] 復次智慧 諸法不生不滅不淨無行 分別諸法一等清淨虛空
無染無著不以二法不二法相 二入法相無量無邊以是慧無減

[0250c01] 如是 種種因緣慧無減

[0250c02] 「解脫無減解脫二種有為解脫無為解脫

[0250c03] 有為解脫無漏智 相應解脫無為解脫一切煩惱習 無餘解脫無減何以聲聞辟支
佛智不大煩惱智慧 智慧第一煩惱習無餘

[0250c08] 復次盡力中說聲聞 解脫差別盡力解脫無減 無力

[0250c10] 「解脫知見無減 智慧無量無邊清淨解脫知見

[0250c12] 問曰

[0250c12] 一切法何以

[0250c13] 答曰

[0250c13] 一切自利四事具足:「」, 一切善法根本;「精進」,能行;「」,守護
守門人;「」,一切法 一切煩惱四法

[0250c16] 四法果報二種一者解脫二者解脫知見。 「解脫。「解脫知見解脫
二種解脫有為無為解脫 解脫所謂時解脫不時解脫慧解脫 解脫解脫八解脫不可思議解脫
解脫分別解脫牢固牢固 解脫知見無減念佛成就 解脫知見眾廣說

[0250c24] 問曰

[0250c24] 解脫 」,何以」?

[0250c25] 答曰

[0250c25] 」、」, 牢固譬如合為一則牢固

[0250c26] 復次」,一切阿毘曇: 「
盡智無生智五識相應知者世間正見邪見 。」」,
」,是故」、「具足

[0251a03] 復次 誦讀分別籌量」;自身得證 」。譬如耳聞其事」;
親自了了無疑」。解脫」、「 如是差別

[0251a07] 復次有人:「阿羅漢解脫 不能阿羅漢阿羅漢。」以是 如是邪見聖人解脫

[0251a10] 阿羅漢解脫知見 知見不得一切智智慧 不成諸法念念生滅不知相分
智慧成就諸法念念 生滅解脫知見無減

[0251a14] 復次法眼清淨具足 成就法眼中說

[0251a15] 眾生空解脫門入涅槃眾生無相解脫門入涅槃眾生解脫門入涅槃眾生五眾」、「
二入」、「十八界」,如是種種法門解脫

[0251a18] 解脫知見遍知是故解脫知見

[0251a20] 「一切身業一切口業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先知然後智慧

[0251a22] 諸佛意業一切無不利益眾生 先知然後智慧中說:「諸佛 出息入息利益眾生何況意業故作
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