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ddharmapuṇḍarīkopadeśa (Miaofa Lianhua Jing Lun You Bo Ti She) 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婆藪般豆菩薩造
元魏中天竺三藏勒那摩提 共僧朗等譯
[0010c08]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 已盡無復煩惱,心得自在,善得心解脫、善得
慧解脫,心善調伏,人中大龍,應作者作,所作 已辦,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善得 正智心解脫一切,心得自在,到第一彼岸。菩
薩摩訶薩八萬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不退轉,皆得陀羅尼、大辯才樂說,轉不退 法輪,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種諸善
根,常為諸佛之所稱歎,以大慈悲而修身心, 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名稱普聞無 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0010c19] 此法門中初第 一品明七種功德成就。何等為七?一者序分 成就;二者眾成就;三者如來欲說法時至成
就;四者所依說法隨順威儀住成就;五者依 止說因成就;六者大眾現前欲聞法成就;七 者文殊師利答成就。又序分成就者,此法門
示現二種義成就。何等為二?一者示現一 切諸法門中最勝成就故;二者示現自在 功德成就故。如王舍城勝餘一切城舍故,
耆闍崛山勝餘諸山故。如經「如是我聞:一時 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故。眾成就者,有四 種義成就。何等為四?一者數成就;二者行成
就;三者攝功德成就;四者威儀如法住成就。 數成就者,謂大眾無數故。行成就者有四種: 一者諸聲聞修小乘行;二者諸菩薩修大乘
行;三者諸菩薩隨時示現能行大乘,如 颰 陀婆羅等十六人,具足菩薩不可思議事, 而能示現種種形相,優婆塞、優婆夷、比丘、
比丘尼等故;四者出家人威儀一定,不同菩 薩故。「皆是阿羅漢」等者十六句,示現聲聞功 德成就故。「皆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等者十三句,示現菩薩功德成就故。
[0011a14] 阿羅 漢功德成就者,彼十六句示現三種門攝義 應知。何等三門?一者上上起門;二者總別 相門;三者攝取事門。上上起門者,謂諸漏已
盡故名為羅漢,以心得自在故名諸漏已 盡,諸漏已盡故名為阿羅漢。以心無煩惱 故名心得自在,以善得心解脫、善得慧解脫 故名心得自在。以遠離能見所見故名無
復煩惱。已善得心解脫、慧解脫故名心善 調伏。人中大龍者,行諸惡道如平坦路無所 拘礙。應行者已行,應到處已到故。應作者已
作,人中大龍已盡對治,降伏煩惱怨敵故。 所作已辦者,更不後生,如相應事已成故。 離諸重擔者,已應作者作、所作已辦,後生重
擔已捨故。逮得己利者,已捨重擔證涅槃 故。盡諸有結者,已逮得己利,斷諸煩惱因故。 善得正智心解脫者,諸漏已盡故。一切心得
自在者,善知見道修道智故。到第一彼岸者, 善得正智心得解脫、善得神通無諍三昧等諸 功德故。大羅漢等者,心得自在,到彼岸故。
眾所知識者,諸王、王子、大臣、帝釋、梵天王 等皆識知故。復聲聞、菩薩、佛等是勝智,彼 勝智者皆善知故,名眾所知識。
[0011b07] 總別門者, 皆是羅漢等十六句,初句總,餘句別故。皆 是羅漢者,彼羅漢名有十五種義應知: 一者應受飲食臥具供養恭敬等故;二者應
將大眾教化一切故;三者應入聚落城邑等 故;四者應降伏諸外道等故;五者應以智慧 速觀察法故;六者應不疾不遲說法,如法相
應不疲惓故;七者應靜坐空閑處,飲食衣服 一切資生不積不聚,少欲知足故;八者應一 向行善行不著諸禪故;九者應行空聖行故;
十者應行無相聖行故;十一者應行無願聖 行故;十二者應降伏世間禪淨心故;十三者 應起諸通勝功德故;十四者應證第一義功
德故;十五者應如實知同生眾得諸功德,為 利益一切眾生故。攝取事門者,此十五句 攝取十種功德,示現可說果不可說果故。
一者攝取得功德二句示現,如經「諸漏已盡 無復煩惱」故。二者三句攝取諸功德,一句降 伏世間功德,如經「心得自在」故;二句降伏出
世間學人功德,如經「善得心解脫、善得慧解 脫」故。三者攝取不違功德,隨順如來教行故, 如經「心善調伏」故。四者攝取勝功德,如經「人
中大龍」故。五者攝取所應作勝功德。所應作 者,依法供養恭敬尊重如來故,如經「應作者 作」故。六者攝取滿足功德,滿足學地故,如經
「所作已辦」故。七者三句攝取過功德:一者過 受故;二者過求命供養恭敬故;三者過上下 界已過學地故。如經「離諸重擔,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故。八者攝取上上功德,如經「善得 正智心解脫」故。九者攝取應作利益眾生功 德,如經「一切心得自在」故。十者攝取上首功
德,如經「到第一彼岸」故。
[0011c09] 彼諸菩薩十三句 功德二門攝應知:一者上支下支門;二者 攝取事門。上支下支門者,所謂總相、別相
應知。「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 是總相,餘者是別相。彼不退轉有十種示 現:一者住聞法不退轉,如經「皆得陀羅尼
故」。二者樂說不退轉,如經「大辯才樂說」故。三 者說不退轉,如經「轉不退法輪」故。四者依止 善知識不退轉,以身心業依色身攝取故,如
經「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故,「於諸佛所種諸善 根」故。五者斷一切疑不退轉,如經「常為諸佛 之所稱歎」故。六者為何等何等事說法,入彼
彼法不退轉,如經「以大慈悲而修身心」故。七 者入一切智如實境界不退轉,如經「善入佛 慧」故。八者依我空法空不退轉,如經「通達大
智」故。九者入如實境界不退轉,如經「到於彼 岸」故。十者應作所作住持不退轉,如經「能度 無量百千眾生」故。
[0012a07] 攝取事門者,示現諸菩薩住何等清淨地中, 因何等方便、何等境界中應作所作故。地清 淨者,八地已上三地無相行寂靜清淨故。方
便者有四種:一者攝取妙法方便住持妙法,以 樂說力為人說故;二者攝取善知識方便,以 依善知識所作應作故;三者攝取眾生方便,
以不捨眾生故;四者攝取智方便,以教化眾 生令入彼智故。境界者易解。復有攝取事 門,示現諸地攝取勝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
八地者,無功用智不同下上故。不同下 者,下功用行不能動故;不同上者,上無相行 不能動自然而行故。於九地中,得勝進陀羅
尼門,具足四無礙自在故。於第十地中不退 轉法輪得佛受位,如轉輪王子故,以得同攝 功德故。攝功德成就者,示現依何處、依何
心、依何智、依何境界行、依何等能辦故。依 何處者,依善知識故。依何心者,我依眾生心 教化,畢竟利益一切眾生故。依何智者,依
三種智:一者授記密智;二者諸通智;三者真 實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辦者,即三 種智攝應知。
[0012a27] 威儀如法住成就者,有四種示 現。何等為四?一者四眾圍繞;二者前後;三 者供養恭敬;四者尊重讚歎。如經「爾時世尊
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故。
[0012b01] 如來欲說 法時至成就者,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故。此大 乘修多羅有十七種名,顯示甚深功德應知。 一名無量義經者,成就字義故,以此法門說
彼甚深妙境界法故。甚深妙境界者,諸佛 如來最勝境界故。二名最勝修多羅者,三藏 中最妙勝藏成就故。三名大方廣者,無量大
乘門隨眾生根住持成就故。四名教菩薩法 者,為教化根熟菩薩,隨器法成就故。五 名佛所護念者,依佛如來有此法故。六名一
切諸佛祕密法者,此法甚深如來知故。七名 一切佛藏者,如來功德三昧之藏在此經故。 八名一切諸佛密處者,根未熟眾生非法
器不與故。九名能生一切諸佛者,聞此法 門能成佛菩提故。十名一切諸佛道場者, 聞此法門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餘
修多羅故。十一名一切諸佛所轉法輪者,此 法門能破一切諸障故。十二名一切諸佛 堅固舍利者,謂如來真如法身於此修多羅
不壞故。十三名一切諸佛大巧方便經者,依 此法門成大菩提,已為眾生說天人聲聞辟 支佛等法故。十四名說一乘經者,此法門
顯示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之體, 二乘非究竟故。十五名第一義住者,此法 門即是如來法身究竟住處故。十六名妙法
蓮華者,有二種義。何等二種?一者出水義, 不可盡出離小乘泥濁水故。復有義,蓮 華出泥水,喻諸聲聞入如來大眾中坐,如
諸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智慧清淨境界, 證如來密藏故。二華開者,眾於大乘中 心怯弱不能生信故,開示如來淨妙法身 令生信心故。十七名法門者,攝成就故。攝
成就者,攝取無量名句字身、頻婆羅阿閦婆 等偈故。此十七句法門者是總,餘句是別 故。如經「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如是
等。所依說法隨順威儀住成就者,示現依何 等法說法。依三種法故:一、依三昧成就故, 以三昧成就二種示現。何等為二?一者成就
自在力,身心不動故;二者離一切諸障,隨自 在力故。此自在力有二種:一者為隨順眾 生,示現對治攝取覺菩提分法故;二者為對
治無量世來堅執煩惱故,如經「說此經已, 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等。二、依器 世間,三、依眾生世間,震動世界及知過去無
量劫事等故。如經「是時天雨曼陀羅華,乃至 歡喜合掌一心觀佛」故。
[0012c18] 依止說因成就者,彼諸大眾現見異相不可 思議事,如來應為我說,渴仰欲聞生希有 心,名依止說因成就。是故放大光明,示
現諸世界中種種事故。先示現外事六種 震動等,次示現此法門內證深密法故。又 依器世間、眾生世間,數種種、量種種,具足煩
惱差別、具足清淨差別,佛法、弟子差別,示現 三寶故。復乘差別,有世界有佛、有世界無佛, 令眾生見修行者未得果、得道者已得果。如
經諸「修行得道者」故。數種種者,示現種種觀 故。略說四種觀:一者食;二者聞法;三者明 修行;四者樂。如經「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
乃至以佛舍利起七寶塔」故。行菩薩道者,教 化眾生依四攝法方便攝取應知,如經中說, 當推取。
[0013a15] 自此以下,示現大眾現前欲聞法成就,問一 人,多人欲聞生希有心,是故唯問文殊師利, 如是示現世尊弟子隨順法不相違故。今佛
世尊現神變相者,為何等義?為現大相因 故。為大相者,為說《妙法蓮華經》故現大瑞 相,為說所得妙法不可思議等文句故。有
二種法故推文殊師利:一者現見諸法; 二者離諸因緣,自心成就彼法故。示現種 種瑞相者,示現彼彼事如彼事現沒住 滅應知,以文殊師利能記彼事故,以文殊師
利所作成就因果成就現見彼法故。所作成 就者有二種:一者功德成就;二者智慧成 就。因成就者,一切智成就。因緣者,相也。果
者,說大法。種種佛國土者,示現彼國土中 種種差別應知。淨妙國土者,無煩惱眾生住 處故。如經「照於東方萬八千世界,乃至悉見
彼佛國界莊嚴」故。如來為上首者,諸菩薩等 依如來住故,以如來於彼國土一切大眾中 得自在故。如經「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如是等 故。
[0013b06] 自此以下明聖者文殊師利菩薩以宿命智 現見過去因果相,成就十種事如現在前,是 故能答彌勒。現見過去因相者,自見己身
於彼諸佛國土中修種種行事故。現見 過去果相者,文殊師利自見己身是過去妙 光菩薩,於彼佛所聞此法門為眾生說故。成 就十種事者,何等為十?一者現見大義因成
就;二者現見世間文字章句甚深意因成就; 三者現見希有因成就;四者現見勝妙因成 就;五者現見受用大因成就;六者現見攝取
一切諸佛法輪因成就;七者現見善堅實如 來法輪因成就;八者現見能進入因成就;九 者現見憶念因成就;十者現見自身所經事因
成就。大義因成就者,八句示現應知:一者欲 轉大法輪;二者欲雨大法雨;三者欲擊大 法鼓;四者欲建大法幢;五者欲然大法燈; 六者欲吹大法 蠡
;七者欲不斷大法鼓;八者 欲說大法。此八句示現如來欲說大法等 故。何等為八種大義?謂疑者斷疑故,已 斷疑者增長淳熟智身故。根熟者為說二種
密境界,謂聲聞密境界、菩薩密境界。大 法鼓二句,示現以遠聞故。入密境界者,令進 取上上清淨義故。取上上清淨義者,進取
一切智現見故。取一切智現見者,為一切 法建立名字章句義故。建立名字章句義者, 令入不可說證智轉法輪故,現見世間名字
章句意甚深因成就故。如經「我於過去諸佛 曾見此瑞,乃至故現斯瑞」故。現見希有因成 就者,無量時不可得故。不可思議不可稱不
可量者,示現過彼阿僧祇劫不可得故。復示 現五種劫:一者夜;二者晝;三者月;四者時; 五者年,示現彼無量無邊劫故。如經「如過
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 號日月燈明,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成一切種智」故。現見勝妙因成就者,以
諸佛菩薩自受用示現故。如經「次復有佛 亦名日月燈明,乃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故。 現見受用大因成就者,是時王子受勝妙樂
各捨出家,復彼大眾於爾許時不生疲惓心 故。如經「其最後佛未出家時,乃至佛授記已 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故。現見攝取一切諸
佛轉法輪因成就者,法輪不斷故。如經「佛滅 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滿八十小劫 為人演說」故。現見堅實如來法輪因成就者,
佛滅度後無量時說法故。如經「日月燈明佛 八子皆師妙光,乃至皆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故。現見進入因成就者,彼諸王子
得大菩提故。如經「是諸王子乃至皆成佛道」 故。現見憶念因成就者,為他說法利益他故。 如經「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乃至尊重讚
歎」故。現見自身所經事因成就者,以自身受 勝妙樂故。如經「彌勒當知,乃至佛所護念」故。 汝號求名者,示現知過去事故,復示現得彼 法具足故。
方便品第二
[0014a14] 爾時世尊入甚深三昧正念不動,以如實智 觀從三昧安詳而起。起已告舍利弗:諸佛智 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見難覺難知難解
難入,如來所證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何以故?舍利弗!如來、應、正遍知已曾親近供 養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佛,於諸佛所盡行
諸佛所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舍利弗! 如來已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勇猛精進 所作成就名稱普聞。舍利弗!如來畢竟成就
希有之法。舍利弗!難解之法如來能知。舍利 弗!難解法者,諸佛如來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何以故?舍利弗!
諸佛如來自在說因成就故。舍利弗!如來成 就種種方便、種種知見、種種念觀、種種言辭。 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於彼彼處廣演言教,
無數方便引導眾生於諸著處令得解脫。舍 利弗!如來知見方便到於彼岸。舍利弗!如來 知見廣大深遠,無障無礙,力、無畏、不共法、根、
力、菩提分、禪定、解脫三昧三摩跋提皆已具 足。舍利弗!諸佛如來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 曾有法。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
言辭柔軟悅可眾心。止舍利弗!不須復說。 舍利弗!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舍利 弗!唯佛與佛說法,諸佛如來能知彼法究竟
實相。舍利弗!唯佛如來知一切法。舍利弗!唯 佛如來能說一切法,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 何相法、何體法。何等、云何、何似、何相、何體,如
是等一切法,如來現見非不現見。
[0014b13] 論曰:自此已下,示現所說法因果相應知。 如經「爾時世尊入甚深三昧正念不動,以如 實智觀從三昧安詳而起,起已告舍利弗」者,
示現如來得自在力故,如來入定無能驚寤 故。何故告舍利弗、不告餘聲聞等?隨深智 慧與如來相應故。何故不告諸菩薩?有五
種義:一者為諸聲聞所作事故;二者為令 聲聞迴趣大菩提故;三者護諸聲聞恐怯弱 故;四者為令餘人善思念故;五者為諸聲聞
不起所作已辦心故。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者, 為諸大眾生尊重心,畢竟欲聞如來說故。甚 深者,顯示二種甚深義應知。何等為二?一
者證甚深,謂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故;二者阿 含甚深,謂智慧門故。甚深者是總,餘者 是別。證甚深者有五種:一者義甚深,依何
等義甚深故;二者實體甚深;三者內證甚深; 四者依止甚深;五者無上甚深。甚深者,謂 大菩提故。大菩提者,如來所證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故。又甚深者,一切聲聞辟支佛 所不能知故。智慧者,謂一切種一切智智 義故。如經「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
見難覺難知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 不能知」故。智慧門者,謂說 阿含。義甚深者,示現有八種:一者受持讀 誦甚深,如經「舍利弗!如來、應、正遍知已曾親
近供養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佛」故。二者修 行甚深,如經「於諸佛所盡行諸佛所修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故。三者果行甚深,如
經「舍利弗!如來已於無量百千億劫勇猛精 進所作成就」故。四者增長功德心甚深,如經 「名稱普聞」故。五者快妙事甚深,如經「成就
希有法」故。六者無上甚深,如經「舍利弗!難解 之法如來能知」故。七者入甚深,入甚深者名 字章句意難得,自在住持不同外道,說因
緣法名為甚深。如經「舍利弗!難解法者,諸佛 如來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故。八者不共聲聞 辟支佛所作,住持甚深,如經「一切聲聞辟支 佛所不能知」故。
◎
[0014c22] ◎如是說妙法功德已,次說如來法師 功德成就應知。如經「何以故?諸佛如來自在 說因成就」故。如來成就四種功德故,能度眾
生。何等為四?一者住成就,如經「如來成就 種種方便」故。種種方便者,從兜率天退,乃 至示現入涅槃故。二者教化成就,如經「種種
知見」故。種種知見者,示現染淨諸因故。三者 功德畢竟成就,如經「種種念觀」故。種種念觀 者,以說彼法成就因緣如法相應故。四者說
成就,如經「種種言辭」故。種種言辭者,以四無 礙,依何等何等名字章句,隨何等何等眾 生能受為說故。復有義:種種方便者,示現
外道邪法如是如是種種過失故;示現諸 佛正法,如是如是種種功德故。如經「吾從 成佛已來,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於諸
著處令得解脫」故。復無數方便者,方便令入 諸善法故。復方便者,斷諸疑故。復方便者, 令入增上勝智故。復方便者,依四攝法攝
取眾生令得解脫故。諸著者,彼處處著,或 著界、或著諸地、或著分、或著乘故。著界者, 著欲、色、無色界故。著地者,著戒取三昧初
禪定地,乃至非非想及滅盡定地故。著 分者,著在家、出家分故。著在家分者,著 已同類作種種業邪見等故。著出家分者,著
名聞利養種種諸覺煩惱等故。著乘者,著 聲聞乘、菩薩乘故。著聲聞乘者,樂持小乘戒, 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故。著大
乘者,著利養供養恭敬等,著分別觀種種 法相乃至佛地故。復種種知見者,自身成就 不可思議境界,與聲聞菩薩故。如經「舍利
弗!如來知見方便到於彼岸」故。到彼岸者,勝 餘一切諸菩薩故。復種種念觀者,如經「舍利 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障無礙,力、無畏、不
共法、根、力、菩提分、禪定、解脫三昧三摩跋提皆 已具足」故。又第一成就可化眾生,依止善知 識成就故。第二成就根熟眾生,令得解脫
故。第三成就力家,得自在淨降伏故。第四 說成就者有七種:一者種種成就,如經「舍 利弗!諸佛如來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故。二者言成就,得五種美妙音聲說法, 如經「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 可眾心」故。三者相成就,如經「止舍利弗!不須
復說」故,有法器眾生心已滿足故。四者堪成 就,一切可化眾生知如來成就第一希有 功德能說法故,如經「舍利弗!佛所成就第
一希有難解之法」故。五者無量種成就,說不 可盡,如經「舍利弗!唯佛與佛說法,諸佛如來 能知彼法究竟實相」故。實相者,謂如來藏法
身之體不變故。六者覺體成就,如來所說一 切諸法,如來自證得故,如經「舍利弗!唯佛如 來知一切法」故。七者隨順眾生意為說修行
法成就,彼法何等如是等,如經「舍利弗!唯佛 如來能說一切法」故。第一種種法門攝取眾 生故,第二令不散亂住故,第三令取故,第四
令得解脫故,第五令彼修行成就得對治法 故,第六能令修行進趣成就故,第七令得 修行不失故。此七種法為諸眾生、自身所作
成就故。又與教化成就者,依證法故。又 說成就者,依說法故。此二種法,如向前說。 依此二種法,有何次第而得修行?即彼前文 句再說應知。
[0015c03] 又依證法有五種:一者何等法;二者云何 法;三者何似法;四者何相法;五者何體法故。 何等法者,聲聞法、辟支佛法、佛法故。云何
法者,起種種事說故。何似法者,依三種門 得清淨故。何相法者,三種義一相法故。何 體法者,無二體故。無二體者,無量乘唯一
佛乘,無二乘故。復有義:何等法者,謂有為 法、無為法。云何法者,謂因緣法、非因緣法 等。何似法者,謂常法、無常法如是等。何相
法者,生等三相法、不生等三相法。何體法 者,謂五陰體、非五陰體。又何似法者,謂無 常法、有為法、因緣法。又何相法者,謂可見相
等法。又何體法者,謂五陰能取可取,五陰 是苦集體故,五陰者是道諦體。復有依說 法:何等法者,謂名句字身故。云何法者,
依如來所說法故。何似法者,能教化可化眾 生故。何相法者,依音聲取故,以依音聲取 彼法故。何體法者,假名體法相故。
[0016a03] 自此以下,依三種義示現:一者決定義;二者 疑義;三者依何事疑義。決定義者,有聲聞方 便證得深法作決定心,於聲聞道中得方便
涅槃證故。如是三種證法,示現有為、無為法 故。如經「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 乃至亦得此法到於涅槃」故。疑義者,謂聲
聞、辟支佛不能知故,是故生疑。如經「而今不 知是義所趣」故。依何事疑者,如來說聲聞解 脫與我解脫不異,是故生疑。生疑者,生因中
疑:此云何?云何如來數數說甚深境界,前 說甚深、後說甚深,不同聲聞。如是等,是故生 疑。如經「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乃至而說偈
言」故。自此已下,依四種事說:一者決定心;二 者因受記;三者取受記;四者與授記應知。 云何決定心?已生驚怖者令斷驚怖,為利益
二種人故,如來有決定心。此驚怖有五種應 知:一者損驚怖,如所聞聲取以為實,謗無 大乘而作是言:如來說言阿羅漢究竟涅槃,
我畢竟取如是涅槃,是故羅漢不入涅槃故。 二者多事驚怖,以大乘眾生生如是心:我 無量無邊劫行菩薩行,生驚怖心起取異 乘心故。三者顛倒驚怖,分別我我所身見
不善法故。四者悔驚怖,悔驚怖者謂大德 舍利弗等:我不應證如是小乘法自止,即 此悔心名為驚怖應知。五者誑驚怖,謂增上
慢聲聞作如是心:云何如來誑於我等故。因 授記者,如經「止止舍利弗!不須復說。若說是 事,一切世間諸天人等皆生驚怖」故。因授記
生驚怖者,有三種義:一者欲令彼大眾推 覓甚深境界故;二者欲令大眾生尊重心畢 竟欲聞故;三者為令增上慢聲聞離法座 而去故。第二請示現過去無量佛教化眾
生,如經「是會無數,乃至聞佛所說則能敬信」 故。第三請示現現在佛教化眾生,如經「今此 會中如我等比,乃至長夜安隱多所饒益」故。
取授記者,以舍利弗等欲得授記,如經「告舍 利弗:汝以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如是等 故。與授記者,有六種應知:一者未聞令聞;二
者說;三者依何等義;四者令住;五者依法;六 者遮。未聞令聞者,如經「舍利弗!如是妙法,諸 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華」如是等。說者,如
經「舍利弗!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 辭演說諸法」如是等。種種因緣者,謂三 乘。彼三乘者,唯名字章句說,非有實義故, 以彼實義不可說故。
[0016b19] 依何等義者,如經「舍利弗!諸佛世尊唯以一 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如是等故。彼一大事 者,依四種義應知。何者為四?一者無上義,
除一切智智更無餘事,如經「欲開佛知見,令 眾生知得清淨故出現於世」。佛知見者,如來 能證,如實知彼義故。二者同義,以聲聞、辟
支佛、佛法身平等故,如經「欲示眾生佛知見 故出現於世」故。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更無 差別故。三者不知義,以一切聲聞、辟支佛不
知彼真實處故。不知真實處者,不知究竟唯 一佛乘故。如經「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 於世」。四者為令證不退轉地,示現與無量智
業故,如經「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 世」。又示者,為諸菩薩有疑者令知如實修 行故。又悟入者,未發菩提心者令發心故,
已發心者令入法故。復悟者,令外道眾生生 覺悟故。復入者,令得聲聞果者入大菩提 故。令住者,如經「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
為眾生說法」。依法者,如經「舍利弗!過去諸 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譬喻因緣念觀方便 說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如是等譬喻者,如
依牛有乳、酪、生酥、熟酥、醍醐,醍醐為第 一。小乘如乳,大乘如醍醐故。此譬唯明 大乘無上,諸聲聞等亦同大乘無上故。聲聞
同者,示諸佛如來法身之性同,諸凡夫、聲聞、 辟支佛等,法身平等無差別故。此譬喻示現 因緣如向說。念觀者,於小乘諦中人無我
等;於大乘諦中真如、法界、實際、人無我、法無 我等觀故。方便者,小乘中觀陰界入,厭苦 離苦得解脫故;於大乘中修諸波羅蜜、四攝
法,攝取自身他身利益對治法故。遮者,如經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如是 等故。無二乘者,無二乘涅槃,唯佛如來證大
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非諸聲 聞辟支佛等有涅槃法,唯一佛乘故。一佛乘 者,依四種義說應知。如來依此六種授記,是
故前說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體法。 如是示現何等法者,謂未曾聞故。云何法者, 謂種種言語譬喻說故。何似法者,唯為一大
事故。何相法者,為隨眾生器說佛法故。何 體法者,唯一乘體故。一乘體者,謂諸佛如 來平等法身,聲聞、辟支佛乘非彼平等法身 之體,以因果行觀不同故。
[0017a15] 自此已下,說法為斷四種疑應知。何等四 種?一者何時說?二者云何知增上慢? 三者云何堪說?四者云何不成妄語。何時
說者,諸佛如來於何等時起種種方便說法, 為斷彼疑。如經「佛告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 惡世,所謂劫濁」等故。云何知增上慢者,如
來不為增上慢人說法,云何知彼是增上慢? 為斷彼疑,如經「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者,若 不信是法無有是處」等故。云何堪說者,從佛
聞法而起謗心。云何如來不成不堪說法人? 為斷此疑,如經「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如是 等故。云何不成妄語者,如來先說法異今
說法異,云何如來不成妄語?為斷此疑故,如 經「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 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故。乃至童子
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者, 謂發菩提心行菩薩行者,所作善根能證菩 提,非諸凡夫及決定聲聞未發菩提心者之 所能得故,如是乃至小低頭等亦如是。
譬喻品第三
[0017b06] 舍利弗說偈:
「金色三十二, 十力諸解脫,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種妙好, 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0017b11] 此偈示現何義?舍利弗自呵責身:我不見 諸佛、不往佛所聞法、不供養恭敬諸佛、無 利益眾生事、未得法退,是故舍利弗呵責
自身。不見者,不見諸佛如來大人相生恭 敬供養心故。往者,示現教化眾生力故。放 金色光明者,見佛自身異身得無量功德故。
聞者,能作利益一切眾生故。力者,眾生有 疑,依十力斷疑故。供養者,示現教化眾生 力故。十八不共法者,遠離諸障礙故。恭敬者,
生無量福德,依如來教得解脫故。人無我 法無我,一切法平等故。是故舍利弗自呵責 身:我未得如是法,於未得中退故。自此已
下,為七種具足煩惱性眾生說七譬喻, 對治七種增上慢應知。又三種染無煩惱 人三昧解脫見等染慢,對治此故說三平等 應知。何者七種具足煩惱性人?一者求勢
力人;二者求聲聞解脫人;三者求大乘人;四 者有定人;五者無定人;六者集功德人;七者 不集功德人。七種增上慢者,顛倒求功德增
上慢,以世間諸煩惱熾然而求天人妙境 果報;對治此故,說火宅譬喻應知。聲聞人 一向增上慢,我乘與如來乘無差別,如是
顛倒取;對治此故,說窮子譬喻應知。大乘 人一向增上慢,無別聲聞、辟支佛乘,顛倒 取;對治此故,說雨譬喻應知。實無而有
增上慢人,以有世間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 槃而生涅槃想;對治此故,說化城譬喻應 知。散亂心實無有定,過去有大乘善根而
不覺知,彼不求大乘,於狹劣心中生虛妄 解以為第一乘;對治此故,說繫寶珠譬喻 應知。有功德人說大乘法,而取非大乘;對
治此故,說王解髻中明珠與之譬喻應知。 無功德人於第一乘不集諸善根,說第一 乘不取為第一;對治此故,說醫師譬喻應 知。第一人者,以世間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
便令戲,後令入涅槃故。第二人者,以三為 一,令入大乘故。第三人者,令知種種乘諸佛 如來平等說法,隨眾生善根種子生芽故。
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 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 第五人者,示過去善根令憶念,教入三昧
故。第六人者,說大乘法,以此法門同十地行 滿,諸佛如來密與授記故。第七人者,根未 熟為令熟故,示現涅槃量。為是義故,如來
說此七種譬喻。何者三種無煩惱人?染慢顛 倒信故。一者信種種乘異;二者信世間涅槃 異;三者信彼此身異。為對治此三種染,說
三種平等應知。一者乘平等,與聲聞授記, 唯有大乘無二乘故;二者世間涅槃平等,以 多寶如來入涅槃,世間、涅槃平等故;三者
身平等,多寶如來已入涅槃,復示現身,自身、 他身法身平等無差別故。是無煩惱人,染慢 見彼此身所作差別,以不知彼此佛性法身
平等故,即彼人我證此法、彼人不得。對治 此故,與諸聲聞授記應知。彼聲聞等為實成 佛故與授記、為不成佛與授記也?若實成佛
者,菩薩何故於無量劫修集無量功德?若 不成佛者,云何虛妄授記?彼聲聞授記者, 得決定心,非成就法性故。如來依三平等說
一乘法故,以如來法身與彼聲聞法身無異 故與授記,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故。是故菩薩 功德具足,諸聲聞人功未具足。言授記者,
有六處示現,五者如來記、一者菩薩記。如來 記者,舍利弗、摩訶迦葉等眾所知識故,名號 不同,故與別記。富樓那等五百人、千二百人
等,同一名故,俱時與記。學無學等俱同一號, 非眾所知識故,一時與記。與提婆達多記 者,示現如來無怨故。與比丘尼及諸天女
記者,示現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薩行者皆證 佛果故。菩薩授記者,如〈不輕菩薩品〉示 現禮拜讚歎言:我不輕汝,汝等皆當作
佛者,示諸眾生皆有佛性故。言聲聞授記 者,聲聞有四種:一者決定聲聞;二者增上慢 聲聞;三者退菩提心聲聞;四者應化聲聞。二
種聲聞,如來與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 菩提心者。決定、增上慢二種聲聞,根未熟 故,如來不與授記。菩薩與授記,菩薩授記 者,方便令發心故。
[0018b15] 又依何義故,如來說三乘名為一乘?依同義 故,與諸聲聞授記。同義者,以如來法身、聲聞 法身平等無差別故。以聲聞、辟支佛異乘
故有差別,以彼非大乘故。如來說言不離我 身是無上義,一切聲聞、辟支佛法中不說此 義,以不能解故,是故諸菩薩行菩薩行非
為虛妄。無上義者,餘殘修多羅明無上義,無 上義有十種應知。一者示現種子無上故 說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謂發菩提
心退已還發者,前所修行善根不滅,同後得 果故。二者示現行無上故,說大通智勝如來 本事等故。三者示現增長力無上故,說商主
譬喻。四者示現令解無上故,說繫寶珠譬喻。 五者示現清淨國土無上故,示現多寶如來 塔。六者示現說無上故,說髻中明珠譬喻。七
者示現教化眾生無上故,地中踊出無量菩 薩摩訶薩等故。八者示現成大菩提無上者, 示現三種佛菩提:一者應化佛菩提,隨所應
見而為示現故,如經「皆謂如來出釋氏宮,去 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故。二者報佛菩提,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
證故,如經「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 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三者法佛菩提,謂如 來藏性淨涅槃常恒清涼不變故,如經「如來
如實知見三界之相,乃至不如三界見於三界」 故。三界相者,謂眾生界即涅槃界,不離眾生 界有如來藏故。「無有生死若退若出」者,謂常
恒清涼不變故。「亦無在世及滅度」者,謂如 來藏真如之體,不即眾生界、不離眾生界故。 「非實非虛非如非異」者,謂離四種相故,有四
種相者是無常故。「不如三界見三界」者,如來 能見能證真如法身,凡夫不見故。是故經言 「如來明見無有錯謬」故。「我本行菩薩道今猶
未滿」者,以本願故,眾生界未盡,願非究竟故。 言未滿者,非謂菩提不滿足故。「所成壽命復 倍上數」者,示現如來常命方便,顯多數過
上數量不可數知故。「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 盡」者,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諦攝故。九 者示現涅槃無上故,說醫師譬喻。十者示現
勝妙力無上故,說餘殘修多羅應知。多寶 如來塔顯示一切佛土清淨者,示現諸佛實 相境界中種種間錯莊嚴故。塔者,示現如
來舍利住持故。量者,方便示現一切佛國土 清淨,出世間無漏善根所生,非是世間有 漏善所生故。略者,多寶如來身一體,示
現攝取一切佛法身故。住持者,示現諸佛如 來法身自在身力故。示現無量佛者,示現彼 此所作業無差別故。遠離穢不淨者,示現一
切佛國土平等清淨故。言多寶者,示現一切 佛土同寶性故。同一塔坐者,示現化佛非化 佛,法佛報佛等皆為成大事故。自此已下,示
現法力、持力、修行力應知。法力者,五種門示 現:一者證;二者信;三者供養;四者聞法; 五者讀誦持說。四種門〈彌勒品〉中示現,一法
門〈常精進菩薩品〉示現。〈彌勒品〉中四種門者, 一者證,如經「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 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
故。此言無生法忍者,謂初地證智應知。八生 乃至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謂證 初地菩提故。八生乃至一生者,謂諸凡夫決
定能證初地,隨力隨分八生乃至一生證 初地故。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以離三 界中分段生死,隨分能見真如佛性名得菩
提,非謂究竟滿足,如來方便涅槃故。信者, 如經「復有八世界微塵眾生,皆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故。供養者,如經「是諸菩薩摩
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如是 等故。聞法者,如〈隨喜品〉說應知。一法門,〈常 精進菩薩品〉示現者謂讀誦解說書寫等,得
六根清淨故。如經「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法 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 眼功德,乃至千二百意功德」故。此得六根清
淨者,謂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根用,未入 初地菩薩位應知。如經「以父母所生清淨肉 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又六根清淨
者,於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知香味 觸法等用應知。眼見者,聞香能知,如經「釋 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乃至說法聞香知」
者,此是智境鼻根知故。持力者,有三種法 門示現,如〈法師品〉、〈安樂行品〉、〈勸持品〉等廣說 法力應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者,受持此經
得佛性水,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修行 力者五門示現:一者說力;二者行苦行力;三 者護眾生諸難力;四者功德勝力;五者護法
力。說力者有三種法門,〈神力品〉中示現:一 出廣長舌者,憶念故;二 [口*磬] 咳聲者,說偈令 聞故,聞聲已如實修行不放逸故;三彈指
令覺悟者,令修行者覺悟故。行苦行力者, 〈藥王菩薩品〉示現教化眾生。行苦行者,〈妙 音菩薩品〉示現教化眾生。護眾生難,〈觀世
音品〉、〈陀羅尼品〉示現。功德勝力者,〈妙莊嚴王 品〉示現,依過去功德,彼童子有如是力故。 護法力者,〈普賢品〉及後品中示現。又說言受
持觀世音菩薩名及受持六十二恒河沙諸 佛名彼福德平等者,有二種義:一者信力 故;二者畢竟知故。信力者有二種:一者求我
身如觀世音,畢竟信故;二者生恭敬心,如 彼功德我亦畢竟得故。畢竟知者,決定知 法界故。法界者名法性。彼法性,入初地菩
薩能證入一切諸佛菩薩平等身故。平等身 者,謂真如法身。是故受持六十二恒河沙 佛名、受持觀世音菩薩名,功德無差別。
[0019c14] 第一序品示現七種功德成就。
[0019c15] 第二方便品有五分,示現破二明一。餘品如 向處分易解。
妙法蓮華經論優婆提舍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6 冊 No. 1520 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