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jñānaprasthānaśāstra (Apitan Ba Jiandu Lun) 阿毘曇八犍度論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二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提婆 共竺佛念譯
阿毘曇雜犍度人跋渠第三
[0775b21] 一人此生十二種緣,幾種過去、幾種未來、 幾種現在?又世尊言。無明緣行受緣有。彼云 何無明緣行。云何受緣有?無明緣行、受緣有,
有何差別?頗行緣無明非緣明、緣明不緣無 明、不緣明不緣無明耶?出息入息當言依身 迴、當言依心迴耶?如色界眾生依身迴心,
如是無色界眾生依何所迴?心無有中愛當 言見諦斷、當言思惟斷?無有名是何等法? 又世尊言:彼欲心得解脫、瞋恚愚癡心得解
脫。何等心解脫?有欲無欲、有瞋恚無瞋恚、有 愚癡無愚癡?過去未來現在未解脫心當言 解脫耶、已解脫心當言解脫耶?又世尊言:於
是當習厭無婬、習無婬解脫、習解脫泥洹。彼 云何厭、云何無婬、云何解脫、云何泥洹?又世 尊言:有斷界、無婬界、有盡界。彼云何斷界?云
何無婬界?云何盡界。若斷界彼無婬界耶?設 是無婬界,彼斷界耶?若斷界,彼盡界耶?設盡 界,彼斷界耶?若無婬界,彼盡界耶?設盡界,彼
無婬界耶?又世尊言:有斷想、有無婬想、有 盡想。彼云何斷想?云何無婬想?云何盡想?此 章義願具演說。
[0775c13] 一人此生十二種緣,幾種過去、幾種未來、幾 種現在?答曰:二種過去:無明、行,二未來:生、
死也,八現在:識、名色、六入、更樂、痛、愛、受、有。又 世尊言:無明緣行、受緣有。彼云何無明緣行? 云何受緣有?答曰:無明緣行者,於是現行前
世時所作行,彼行報今生得有,是謂無明緣 行。受緣有者,於是現行於此生所作行,諸行 受報當得未來有,是謂受緣有。無明緣行、受
緣有,有何差別?答曰:無明緣行,於是現行前 世時所作行,彼行報今生得有,彼行緣說一 結無明。受緣有,於是現行今生作行,彼行報
當得未來有,彼行緣說一切結。無明緣行、受 緣有,是謂差別。頗行緣無明不緣明?答曰: 無也。緣明不緣無明?答曰:此亦無也。不緣
明不緣無明?答曰:此亦無也。何以故無?此 眾生從久遠道言非道,彼於後時人間造行 作粟散小王、或作邊王轉為大王,至遮迦越
所欲自在,展轉相因無所不統得為人主,人 界神界藥草樹木展轉生長。此是前心四緣, 彼後心一增上緣。復次我今當說因緣。頗行
緣無明不緣明耶?答:曰有。無明報染污行。頗 行緣明不緣無明?答曰:有。除初明,諸餘無 漏行。頗有行不緣明不緣無明?答曰:有。除
無明報,諸餘不隱沒無記行。初明,善有漏 行。出息入息當言依身迴、當言依心迴耶? 答曰:出息入息如隨巧便,亦隨身迴、亦隨心
迴。若出息入息但依身迴不依心迴者,此則 入無思想定、滅盡定出息入息迴也。若出息 入息依心迴不依身迴者,此則無色界人出
息入息也。若出息入息依身迴、依心迴不如 巧便,此則卵胎皮膜轉厚如酥酪,在母腹中 諸根未具諸根未熟,入第四禪出息入息迴。
但出息入息如其巧便依身迴、依心迴。下至 摩訶阿鼻泥梨、上至淨居天,於其中間 所有眾生,諸根不缺一切支節完具,出息入
息如其巧便,盡依身迴、依心迴。如色界眾生 依身心迴,如是無色眾生依何等心迴?答曰: 命根處所亦復有餘心不相應行。無有中愛,
當言見諦斷、當言思惟斷耶?答曰:無有中 愛思惟斷,不得言見諦斷。或復有言:無有中 愛,或見諦斷、或思惟斷。云何見諦斷?答曰:
見諦所斷法無有中諸婬,是謂見諦斷。云何 思惟斷?答曰:思惟所斷法無有中諸婬,是謂 思惟斷。如我義,無有中愛思惟所斷。如是無
有中愛思惟所斷耶?答曰:如是。若作是說,須 陀洹能起此愛,使我斷壞乃至死?答曰:無。聽 我所說。設當無有中愛思惟所斷,彼如是當
言:須陀洹能起此愛斷壞乃至死?答曰:雖有 此言,是義不然,不得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 愛無有中愛思惟所斷。不應言無有中愛思
惟所斷。此事不然。頗有是言:須陀洹婬欲未 盡地獄、畜生、餓鬼耶?答曰:如是。頗有是言: 須陀洹能起此愛,我當作伊羅槃那龍王摩
那斯善住,若閻浮地獄王?答曰:無。聽我所說。 若須陀洹愛未盡地獄、畜生、餓鬼,當作是語: 須陀洹能起此愛,我作伊羅槃那龍王摩那
斯善住,若閻浮地獄王?答曰:雖有此言,是 義不然。不得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愛,我作 伊羅槃那摩那斯善住,若閻浮地獄王。須陀 洹欲
意未盡地獄、畜生、餓鬼,不得作是語:須 陀洹愛未盡地獄、畜生、餓鬼,此愛思惟斷。此 事不然。頗作是語:諸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思
惟所斷,須陀洹未盡耶?答曰:如是。頗作是 語:須陀洹能起此纏諸纏殺父母?答曰:不 也。聽我所說。諸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思惟所
斷,須陀洹未盡。彼如是語:須陀洹能起此纏 諸纏殺父母。答曰:雖有此言,是事不然。不應 作是語:須陀洹能起此纏諸纏殺父母。諸纏
所纏殺父母,此纏思惟所斷,須陀洹未盡,不 得作是語:諸纏所纏殺父母,此纏思惟所斷, 須陀洹未盡。此事不然。頗作是語:思惟所斷
法無有思惟斷耶?答曰:如是。頗作是語:須陀 洹能起彼緣愛耶?答曰:不也。聽我所說。若思 惟所斷法無有思惟所斷,彼如是語:須陀洹能
起彼緣愛。答曰:雖有此言,是事不然,不應作 是語:須陀洹能起彼緣愛。思惟所斷法無有 思惟所斷,不得作是語:思惟所斷法無有思
惟所斷。此事不然。無有名何等法?答曰:三界 無常。又世尊言:彼欲心解脫、恚心癡心解脫。 云何心得解脫,有婬怒癡無婬怒癡?答曰:無
婬怒癡。復有如是言:與婬怒癡心相應彼心 解脫。彼不應作是語。何以故?非彼心此婬 怒癡相合相依相應。彼婬怒癡未斷,如是心
不解脫彼婬怒癡;彼婬怒癡斷,如是心解脫 彼婬怒癡。世尊亦言:日月此五,曀、雲、烟霧、塵、 阿須倫。非彼日月此曀相合相依相應,此曀
未盡,如是彼日月不明不熱不廣不淨。如此 曀盡,彼日月明熱廣淨。如是,非彼心此婬怒 癡相合相依相應。彼婬怒癡未斷,如是心不
解脫彼婬怒癡;彼婬怒癡斷,心得解脫彼婬 怒癡。何等心解脫?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 答曰:未來心起即時解脫無餘障。此云何?
如無礙道現前即滅,盡智現在前必生。若彼 無礙道滅而生盡智,如是未來心生即時解 脫無餘障。未解脫心當言解脫耶、已解脫心
當言解脫耶?答曰:已解脫心當言解脫。若 已解脫不得言當解脫、若當解脫不得言已 解脫。已解脫心當解脫,此事不然。如向者語, 世尊善說契經:
「若斷欲無餘, 如入水蓮花;
比丘滅此彼, 如蛇脫皮去。」
[0776c27] 已滅滅耶、不滅滅耶?答曰:已滅滅也。若已滅 不得言當滅、若當滅不得言已滅。已滅當滅, 此事不然。如向者語,世尊善說契經:
「慢盡自定意, 善心一切脫,
一靖居無亂, 畏死度彼岸。」
[0777a02] 已度度耶、未度度耶?答曰:已度度也。若已 度不得言當度、若當度不得言已度。已度當 度,此事不然。如向者語,世尊善說契經:
「麋鹿依林, 鳥歸虛空, 法歸分別,
真人歸滅。」
[0777a07] 又世尊言:習厭、習無婬、習無婬解脫、習 解脫泥洹。彼云何厭?云何無欲?云何解脫? 云何泥洹?云何厭?答曰:行臭處不淨,意常避
之暫不喜見,是謂厭。云何無欲?答曰:彼厭 相應無婬怒癡善根,是謂無欲。云何解脫? 答曰:彼無婬怒癡善根相應,心已解脫、當
解脫、今解脫,是謂解脫。彼云何泥洹?答曰: 婬怒癡盡無餘,是謂泥洹。又世尊言:有斷 界、有無婬界、有滅界。云何斷界?答曰:除愛
結,諸餘結盡,是謂斷界。云何無婬界?答曰: 愛結滅,是謂無婬界。云何滅界?答曰:諸結 法滅,是謂滅界。所謂斷界,是無婬界耶?答曰:
如是。設是無婬界,是斷界耶?答曰:如是。所謂 斷界,是滅界耶?答:曰如是。設是滅界,是斷界 耶?答曰如是。所謂無婬界,是滅界耶?答曰:如
是。設滅界,是無婬界耶?答曰:如是。又世尊言: 有斷想、有無婬想、有滅想。彼云何斷想?答曰: 除愛結,諸餘結滅諸想性,是謂斷想。云何無
婬想?答曰:愛結滅諸想性,是謂無婬想。云何 滅想?答曰:諸結法滅諸想性,是謂滅想。
[0777a26] 人 跋渠第三竟 (梵本一百四十八首盧長十六字) 。
阿毘曇雜犍度愛恭敬跋渠第四
[0777a29] 云何愛恭敬?云何供養恭敬?云何身力?身力 攝,幾入幾識識?云何數緣滅?云何非數緣滅? 云何無常?無常、非數緣滅,有何差別?云何有
餘泥洹界?云何無餘泥洹界?泥洹者,當言學 耶、無學耶、非學非無學耶?又世尊言:彼成就 無學戒身、無學定身、無學慧身、無學解脫
身、無學解脫知見身。彼云何無學戒身、定身、 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又世尊言:一究竟 非眾究竟。究竟名是何法耶?又世尊言:有
諸異學實當斷諸受,於現法中不施設斷一 切諸受,施設斷欲受、戒受、見受、非我受。此義 云何?以何等故,外道異學於現法中不施設
斷我受?有二智:知智、盡智。彼云何知智?云何 盡智?若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彼何歸趣?此 章義願具演說。
[0777b15] 云何愛恭敬?云何供養恭敬?云何身力?愛恭 敬者,彼云何愛?云何恭敬?愛云何?答曰:若愛
相愛作愛,是謂愛。恭敬云何?若恭敬、善恭敬、 善下。此云何?如一愛師意潤,彼由恭敬法、 僧、和上、阿闍梨、同和上阿闍梨及諸尊
重等梵行者,愛意潤,彼由恭敬,如是若愛 彼作恭敬,是謂愛恭敬。供養恭敬者,二供 養:法供養、衣食。供養恭敬云何?若恭敬、善恭
敬、善下。此云何?如一作供養師,彼由恭敬 僧、和上、阿闍梨、同和上阿闍梨及諸尊重 等梵行者,作供養。彼由恭敬,如是若供養彼
作恭敬,是謂供養恭敬。云何身力?答曰:若 身力、身精進、身強、身方便、身勇,是謂身力。 身力攝一入,細滑入。二識識,身識、意識。如二
壯夫與共相撲,一人力勝、一人力劣,其多力 者捉而知之,我力大彼、彼不如我。其力劣 者捉復自知,彼力大我、我不如彼。如彼多力
少力,俱攝一入細滑入。二識識,身識、意識。 譬如二人,一人強力、一劣。彼處處捉,若撲 若墮若執,此捉亦知彼強力此劣。如彼多力
少力俱攝一入細滑入。二識識,身識、意識。云 何?數緣盡云何?非數緣盡云何?無常數緣盡 云何?答曰:其盡者是解脫,是謂數緣盡。非
數緣盡云何?答曰:其盡者非解脫,是謂非 數緣盡。無常云何?答曰:諸行變易,滅盡不住, 是謂無常。無常、非數緣盡,有何差別?答曰:無
常者,諸行變易滅盡不住。非數緣盡者,已脫 苦患愁憂諸惱,不隨欲意未得離欲。無常、非 數緣盡,此是差別。云何有餘泥洹界、無餘泥
洹界?云何有餘泥洹界?答曰:若無著壽住活、 四大未沒,彼造色五根與心周旋,是謂有餘 泥洹界。於有餘泥洹界有結使滅盡,得到彼
岸而取果證,是謂有餘泥洹界也。云何無餘 泥洹界?答曰:無著餘久過去般泥洹四大滅 盡,彼造色五根無心可迴旋,是謂無餘泥
洹界。於無餘泥洹界,諸結使盡,是謂無餘泥 洹界。泥洹者,當言學耶、無學耶、亦非學非無 學耶?答曰:泥洹亦非學非無學也。或有作是
言:泥洹或是學、或是無學、或是非學非無學。 云何學?答曰:學得諸結使滅盡,得到彼岸而 取果證,是謂為學。云何無學?答曰:無學得諸
結使滅盡,得到彼岸而取果證,是謂無學 也。云何非學非無學?答曰:有漏得諸結使滅 盡,得到彼岸而取果證,是謂非學非無學。
如我義,泥洹亦非學非無學。如是泥洹亦非 學非無學耶?答曰:如是。頗作是說,諸先以 世俗道斷欲瞋恚永盡無餘,此不修四聖諦,
若得四諦始得四諦,得阿那含學耶?答曰: 如是。頗作是說,諸先以世俗道得諸結使滅 盡,得到彼岸而取果證,得阿那含果。此是
學耶?答曰:非也。若當先以世俗道得諸結使 滅盡,得到彼岸而取果證得阿那含果當是 學者,先亦是學未得阿那含果。未得彼時如
是學,此事不然。頗作是言,向阿羅漢果證諸 結盡學,得阿羅漢無學耶?答曰:如是。頗作是 說,向阿羅漢果證諸結盡,學得阿羅漢果,彼
是無學耶?答曰:不也。若當向阿羅漢果證結 盡,學得阿羅漢是無學者,本是無學未得阿 羅漢,不得彼時如是無學。此事不然。頗作是
說,阿羅漢結盡無學,失阿羅漢學耶?答曰:如 是。頗作是說,阿羅漢諸結盡無學,失阿羅漢, 彼是學耶?答曰:不也。若當阿羅漢結盡無學,
失阿羅漢,當是學者,本亦是學,未失阿羅漢, 不得彼時如是學。此事不然。何以故?泥洹非 學非無學、不有學不有無學。若當泥洹非學
非無學、有學學有無學,此二種法亂法不 定法則有壞法,亦不可知住法。世尊亦不說 泥洹非學非無學、有學學有無學。但泥洹不
有學不有無學,以是故常一切時一切住不 腐敗無變易法,泥洹非學非無學。又世尊言: 彼無學成就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無學解脫
知見身。彼云何無學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 云何無學解脫知見身?云何無學戒身?答曰: 無學身護口護命清淨 (八等之一) ,是謂無學戒身。云
何無學定身?答曰:無學空無想無願,是謂無 學定身。云何無學慧身?答曰:無學思惟相應 緣擇法擇觀種種觀分別,此謂無學慧身。云
何無學解脫身?答曰:無學思惟相應意解脫 已解脫當解脫,此謂無學解脫身。云何無學解 脫知見身?答曰:盡智、無生智。復次無學苦智
習智無學慧身,無學盡智道智無學解脫知 見身。復次無學苦智習智道智無學慧身,無 學盡智無學解脫知見身。又世尊言:一究竟
非眾究竟。究竟名何等法?答曰:世尊說,或 道究竟或泥洹究竟。云何為道?答曰:如所說:
「如不知道, 一聰明慢, 未到究竟,
未道御死。」
[0778b15] 此道云何泥洹?答曰:如所說:
「究竟到不畏, 無縛亦無悔,
已脫於有刺, 此身是後邊。
是謂最畢竟, 息跡無有上,
盡一切之相, 練迹無有上。」
[0778b20] 如彼數目犍連婆羅門,往至佛所問如此事: 一切世尊瞿曇沙門弟子,如是教、如是訓畢 究竟無餘泥洹。世尊告曰:此目犍連不定,或
得或不得此泥洹。又世尊言:外道異學實斷 諸受,於現法中不施設斷諸受施設,斷欲受、 戒受、見受、非我受,彼有如是說,佛世尊說少
法。彼不得如是說。何以故?佛不妄說法。復有 作是說,以現少滅,彼不得如是說。何以故?若 見天人於我受中少滅證,然佛世尊廣為說
法無有極,乃至天人奉行。於彼有異學梵志 受佛語名,持入、陰、蓋、意止、覺意具足不具足。 於彼有異學梵志受欲受名者,彼如是說:我
施設斷欲受、諸戒受、見受名者。彼如是說,我 施設斷戒受見受,如眾多比丘中食後雲集昇 講堂,有異學眾多梵志往至如是問:沙門瞿
曇為弟子如是說法,於是斷五蓋覆心慧力 羸,專四意止、修七覺意。我等亦當為弟子如 是說法,於是斷五蓋覆心慧力羸,專四意止、
修七覺意。此我等與彼沙門瞿曇有何等異? 此婆羅門不識蓋,況當識意止覺意。然佛世 尊廣為說法無有極,乃至天人奉行。於彼有
異學梵志受佛語名,持入、陰、蓋、意止、覺意具 足不具足。於彼有異學梵志受欲受名者,彼 如是說:我施設斷欲受、諸戒受、見受名者。彼
如是說我施設斷戒受、見受。如彼檀提婆羅 門身生癰疽如蛇,無常實苦、實空、實無我。復 以二手摩抆身言:此瞿曇不病此泥洹,此檀
提梵志不識不病,況當識見泥洹。然佛世尊 廣為說法,乃至天人奉行。彼異學梵志聞佛 語名,持入、陰、蓋、意止、覺意是具足不具足者,
於彼有異學梵志受欲受名者,彼如是說:我 施設斷欲受、諸戒受、見受名者。彼如是說,我 施設斷我、施設斷戒受見受。此義云何?以何
等故,外道異學不施設斷我受?答曰:外道異 學,長夜著己身、著眾生、著人、著壽命,彼多聞 者非如是時說我施設斷我受。有二智,知智、
盡智。彼云何知智?云何盡智?云何知智?答曰: 諸智見明覺修行,是謂知智。云何盡智?答 曰:婬怒癡盡無餘、一切結盡無餘,是謂盡
智。世尊或說知智,或說泥洹。云何知智?答曰: 如所說。此賢年少者,一切世能解,若此愛生 苦,能已智聰明,若用行則說,不用則不說,不 作歌誦者,能已智
聰 明。此曰知智。云何泥 洹?答曰:如所說。當說智知法已知人。云何 智?答曰:婬怒癡盡無餘、一切結盡無餘,是曰
智也。云何知法?答曰:五盛陰是。云何已知 人?答曰:漏盡阿羅漢。是此泥洹。諸歸佛趣, 彼何歸趣?答曰:諸法實有數想施設說語迴
轉,佛者彼覺行歸趣無學法。歸法趣者,彼何 歸趣?答曰?愛盡無婬滅說泥洹,彼此歸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