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Abhidharmamahāvibhāṣaśāstra (Apidamo Dapiposha Lun)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Scroll 3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
五百大阿羅漢

三藏法師玄奘 

第一無慚第五

[0185a21] 云何欲界增上善根云何行善乃至 廣說何故分別契經 契經行善從此
有餘善法由是清淨契經 分別云何欲界增上 善根云何行善根本不分分別故作
何故說中善根 乃至廣說復次 有餘復次
如初上下加行究竟 復次施設 中說中品是故復次 中品上下復次上下
希奇是以中品極多希奇 何故說欲善根 無色界乃至廣說復次
復次無色界善根欲界善根 加行 復次對治 不善根對治即是欲界二種
是故復次欲界善根 施設故此中說無色界增上善根 施設是故 上二界善根
施設云何欲界增上善根菩薩正性 所得欲界現觀世俗智如來 所得欲界無貪無瞋善根如是
欲界繫善根最為增上云何行善善根最後 善根如是善根欲界繫 下品何故
盡智所得善根現觀世俗智 不以盡智所得 現觀世俗智差別現觀 世俗智現觀世俗智差別
現觀世俗智聲聞獨覺菩薩 盡智所得善根盡智所得 善根差別盡智所得善根聲聞
獨覺如來有餘師說 盡智所得善根現觀世俗智 差別菩薩現觀世俗智
所得善根聲聞獨覺復次 現觀世俗智獨覺盡智所得 獨覺現觀世俗智聲聞盡智
善根 平等無異有頂 現觀世俗智有頂 所得善根有頂二乘
何故不能見修 習氣增上 差別平等菩薩欲界現觀 世俗智如來盡智所得欲界善根
增上善根二乘所得聲聞 增上善根展轉餘下 增上上乘

[0185c20] 現觀世俗智正性離生何故 入時答理 入時
大王從何 樂受如實知樂受 第四 思惟
等至阿羅漢 心解脫欲漏有漏無明漏欲漏 解脫解脫入時 正應菩薩正性離生
世俗智正性離生 苦集苦集 現觀世俗智金剛喻定 在前盡智如是何故
現觀現觀 現觀瑜伽聖諦 現觀尊者妙音 現觀現觀名曰
現觀世俗善法五蘊 何故世俗智 猶如見道五蘊自性金剛喻定五蘊自性
通行五蘊自性 如是現觀欲界世俗智色界 世俗智何者色界 現觀現觀欲界世俗智
現觀色界世俗智何者欲界 色界苦集 現觀欲界世俗智現觀
世俗智何者色界二事一界 現觀欲界世俗智現觀欲界 世俗智何者現觀
欲界 色界何故現觀世俗智法智 法智乃至廣說復次 現觀現觀世俗智法智
應名現觀世俗智現觀復次有頂非法 有頂復次 一一加行
有所加行法智 欲界未知無色界欲界 無色界欲界 無色法智復次
一諦現觀究竟斷見 法智如是是故何故 道類智道類智 乃至廣說復次見道眷屬
見道道類智修道復次 眷屬道類智 復次隨信隨法行相續 修道類智勝解相續是故
復次現觀三諦 薩迦薩迦 薩迦薩迦故道 類智因論何故
邊聲道諦 一切一切無有 修習不盡無邊 復次有漏無漏道有所作者
邊聲道諦無漏道有所無邊 有漏無漏道世間出世間道有味 味道出離復次
有果邊聲苦集諦 有果滅諦非有而是有果道諦非有 非有無邊道諦道類智復次從不可知本際
以來世俗三諦有所道類智現在真道便
稱為 如是復次現觀世俗智有果苦集 有果滅諦而是有果
世俗智道諦非有非有 復次苦集諦有無過患滅諦有無勝利世俗智 無邊過患無邊勝利
復次世俗智三諦 功能斷滅究竟 功能三諦現觀 便歡喜與欲現前是以
道聖諦未有功能 修習見道復次苦集 現觀真道世俗智猶自 是以道聖諦現觀真道
世俗智自知非道不復 孔雀復次三諦 邪見非道戒禁取 猶自稱道是以見道
不復世俗智得道類智 見道現觀世俗智 所以者何有漏無漏道
三緣退練根有漏四緣退越界 善根眾同分道類智
四緣無故爾時不捨復次 類智見道現行成就相違爾時便現觀世俗智現行相違成就 相違爾時不捨何故修道
現觀世俗智見道眷屬 見道修道現前復次 眷屬修道現前 隨信隨法行相續修道
現前復次修道成就 相違現行相違是故復次 相等相似修道 現前現觀世俗智色界
故此無色界無色界 乃至廣說復次見道 無色界見道故此 因論何故無色界見道
無色界見道乃至廣說復次 有緣一切法非我 無色界無緣一切法非我 見道復次善根
無色界無行善根見道復次 順決擇分見道無色 順決擇分見道復次 見道無色界中有
見道復次有法類智 見道無色界類智無法 見道復次止觀平等 見道無色界中止見道
復次見道無色界 見道見道 世俗智復次設在無色界不可 便無用是故無謂
見道見道自下不能 不可無色界見道其所 即是地中
靜慮中間四靜慮未至定 正性離生一地見道現觀世俗 靜慮正性離生 現觀世俗智靜慮中間
離生見道現觀世俗智第二靜慮正性離生 現觀世俗智第三靜慮
離生見道現觀世俗智第四靜慮正性離生 現觀世俗智欲界
無色界異生 聖者異生何故 異生聖者何故聖者 現前不依異生
聖者應作云何善根應作 隨信隨法行 何故現在見道現行相違
見道見道見道 須臾現前便見道剎那 是故現前現前 隨信隨法行
見道現觀世俗智見道見道在身成就現前現觀世俗智不在成就 現前現觀世俗智現觀世俗智
在身成就現前見道 不在成就現前見道世俗智 現在前者成就現在 未來成就見道起見
身故見道成就現在未來 見道起見 聖諦便聖者是故起見 由此擇滅是故畢竟
相者總有十二現觀 四行現觀 四行現觀四行
三界三諦現觀 苦諦現觀三界集諦 三界滅諦
欲界欲界 三諦色界無色界三諦 欲界三界三諦 如是說無漏智
分類各別緣故念住苦集 四念住現觀 法念住智者世俗智
相應三根相應 喜捨過去未來現在未來苦集 現觀三世現觀
離世不善記者苦集現觀 欲界色界 現觀三界
色界繫苦集現觀欲界欲界 色界無色界現觀 學無學無學是非
無學無學不斷 苦集現觀 現觀不斷
苦集現觀名義 現觀自相相續 相續苦集現觀
現觀相續加行 加行聞思修 欲界
不定色界 思慧 便入定在意五識在意 五識五識加行
異熟無異異熟有漏 何處異熟果欲界欲界 色界靜慮靜慮乃至第四
靜慮第四靜慮聲聞 色界相續獨覺云何 獨覺有色相續異熟 補特伽羅有色相續
展轉異熟云何聖者相續 成就異生相續如是 因果無有 見修二種惡趣預流
唯有結縛結縛 惡趣由此惡趣二種 預流成就既是 惡趣豈非聖者相續成就異生
相續故此無有 因果如是獨覺有如聲聞色界 相續展轉異熟果
應作如是說應作現觀世俗 有漏異熟 異熟頗有聖者 一地現觀世俗智一成不成
靜慮正性離生 第二靜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