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Abhidharmanyāyānusāraśāstra (Apidamo Shun Zheng Lilun)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Scroll 1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十八
尊者眾賢

三藏法師玄奘 

差別品第

[0435c07] 離繫果 異熟等流增上果如是五果所得

因果異熟  前因增上果
同類等流  相應

[0435c12] 五果第三故此 四果異熟因最後異熟果所得
異熟異熟生故此應名無異 非理同類異熟所生各別 同類異熟等流果異熟
異熟因異熟 異熟果二果因果無相 異熟飲食異熟無勝
不善有漏異熟因 前因最初 增上果所得增上增上
增上豈不即由 增上 眼識正生
展轉增上聞已便 器世界有情增上 愛果不善不可愛果善業
轉增此等增上應當同類遍行等流果似因名為等流如是 相似唯一有相
士用果有別即此所得名士 諸法所有 功能如是
名士主謂諸法所有 作用應作如是說名士 若爾無間士用果俱生
俱生一切共同士用果 自力不可說各別 非一中士力士
諸法功能名為 勇健師子名為師子豈不 遍行無間所生士用果等流果
無間所生諸法或是一切決定 士用果何故有相應得士用果 遍行具足俱生無間
是故等流果 同類遍行相似二果等流等流士用果
有相獲得士用果是故 得所無間士用果非一 阿羅漢最後無間
士用果有相決定士用果 有餘 異熟因俱生無間士用果
有餘師說異熟因士用果譬如農夫果實因果相對決定 果相差別異熟云何

異熟無記  有情
等流  
  名士
有為法  有為增上果

[0436b07] 無記異熟果若爾 非有情異熟有情有情異熟若爾有情
等流異熟一切 不善有漏異熟 異熟無間如是名為
異熟果豈不異熟以前異熟果 同類異熟等流果 等流如何等流
如是異熟果同類 異熟因雜亂是故 由此等流等流果因相
雜亂異熟果因相雜亂非有 從業何故異熟果 不共業所得異熟何故非情
非唯不共業所得非情中共 受用豈不大梵非情業果 異熟大梵
一切大梵增上有餘大梵住處相續中有受用不共 無量有情豈不
中共受用若非不共業 現見國主王國相續王國主業有情
不可受用若非 一一有情所居宅園 城郭山川悉皆各異故知
無量有情豈不有種 不能種種云何無量有情 招非如是譬如
因地時分 因故 如是非情因故
無量世間種種 種種如何不許種種種種非情
前已如是異熟果相等 果相今次等流果 遍行如同無記等流果
遍行染污等流果 豈不俱起士用果如何 可言法名等流果等流果
士用果等流 士用果豈不等流果遍行在於等流果
等流染污相似 是故相似有餘 二相一者
二者受想 俱起士用果士用果起士
不可說 似因等流果似因 等流果似因無相
遍行等流果何不 同類 同類
染污遍行 遍行等流 不可同類如是等流果
離繫果今次 擇滅 繫縛名為
如是離繫果士用果今次勢力所生士用果 俱生無間不生前已
同一所生無間 次後所生第一 生苦法智展轉
所生農夫等於不生所謂涅槃無間道所得不生 士用果現見
無間道 隨眠擇滅如是擇滅離繫果 無間道不斷隨眠
如是擇滅離繫果士用果 欲界入見道苦法智十隨眠 擇滅如是擇滅離繫果士用果
離欲入見道苦法智不斷 擇滅如是擇滅離繫果士用果由此
離欲入見道苦法智 隨眠不斷擇滅其次 二果如是乃至道法
分離欲界隨眠不斷不斷擇滅 其次二果二果
無色貪入見道類智 十八隨眠擇滅如是擇滅離繫果 士用果無色貪入見道
類智無色十八隨眠不斷 擇滅其次二果如是 乃至道類智無色
無色十四隨眠不斷擇滅其次二果 修道無間道
如是離繫果增上果 今次有為法在前有為 增上果前生
未來未來 無用更生本不生 無生不生
無生非常不然種類 生滅不生可是無常本來 生滅非常不成
二果差別云何應知受者差別應知差別士用果作者增上果 受者農夫士用果
增上果受用受者增上 受用工匠工匠二果應知
取果與果

取果  與果
過現  過去

[0437c05] 取果現在過去 未來無用取果未來同體種子
異體同一非一同性 相續是故一切如是名為取果取果現在
去來有為作用 而言取果 有餘師說
取果與果決定取與不分 非理所以者何取果無非現在 如何決定
取果現在通過如同遍行非一增上果可取 豈不取果通過如何
取果現在本論如是 過去諸法無間二心 滅盡定入定現在
永不現前取果 通過如是定心現在 出心必應
由此定心入心無間分別取果 現在極成
婆沙如是說取果與果通過 現在如同遍行未來有相與果
現在由此取果與果同類 與果過現有果非一有果故此不論
遍行與果過去現在如何 等流果無間等流 無間現在無間
過去取與 過去等流果 與果
現在增上 眼根眼識 增上果有無世第一法
生苦法智增上果順解脫分善根三乘菩提 增上果同類有時取果
應作四句第一句善根最後 捨得第二善根最初所得 爾時
所以者何非唯最後 捨得等流果 等流如何剎那
同類最後 一剎那是故本文 三句不斷善根諸位第四
不善同類四句 一句離欲最後捨得第二退離欲最初所得亦作
爾時退不然有如第三未離欲諸位第四無記
同類四句阿羅漢退 如理無記同類 與果取果無記同類
乃至涅槃相續取果 阿羅漢最後有所剎那差別同類應作四句第一句善心無間
無記第二上相第三 善心無間善心第四 不善心如其所應四句
異熟與果過去異熟果 無間西方五果 四果加行無生智
不淨安立水輪 大地如是一切安立 安立和合為時
種子眼識眼色作意四修習果靜慮如是 皆是增上果由是唯有
因果所生 中法染污法異熟生 異熟無記
無漏餘善如是四法

染污異熟生  如次
異熟  同類
心心  相應

[0438b29] 染污法異熟因異熟 所生諸法染污異熟生遍行遍行所生諸法染污
異熟遍行異熟染污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