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Abhidharmanyāyānusāraśāstra (Apidamo Shun Zheng Lilun)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Scroll 6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六十九
尊者眾賢

三藏法師玄奘 

賢聖品第十三

[0716a22] 如是有餘斷惑 解脫無退無漏道所得有頂 斷惑所有解脫無退
道力無漏道所得解脫 退見修道力各異見道 一品修道
煩惱斷惑 修道有事不然世俗 煩惱斷惑
事故無退無漏道所得 異生退 解脫無有退無漏道所得
事故一品故知 異義由此見修為例 審察斷惑
聖者緣中 解脫無退異生未見計度地中
斷惑退 退失念外境便有染 高舉不了由此道理解脫
退異生 退解脫無有退 所得不然無漏
退聖者煩惱世道 所得聖者世道不成 鄔陀夷聖者有頂後生
退無生不許 不許有為 非常所有聖道
異生斷惑至聖無退由此無漏道滅受想定 退生色是故極成無漏道所得
退斷惑解脫 退有頂解脫無漏道所得不然上座亦作阿羅漢
退阿羅漢果所以者何云何應果無非作意阿羅漢後心 煩惱應果安和退
如何調擾亂煩惱 不生煩惱云何 尊者 白言大德
苾芻諸漏已盡阿羅漢廣說乃至能不 心解脫設有妙眼現在 心解脫防護
如是說聖弟子爾時 不能亦作 阿羅漢行住坐臥無不安隱所以者何
箭喻經亦作善宿 所有非非想爾時 樹根多羅無遺不生
退弟子共相 便從先增上心現法 隨一退遠離獨處閑居勇猛
放逸住所不動心解脫作證 因緣從此退契經苾芻 阿羅漢阿羅漢
放逸所以者何具壽不放逸不復 放逸事故上座如是非理非理作意
非理作意論文且說 無行 所立不成所立品類
作意非理所立阿羅漢 不生煩惱煩惱阿羅漢 推究阿羅漢心煩退立宗
不退豈不 品類不成智者 非理無已如是二種
極成意言阿羅漢不退 有無一切 由此顛倒顛倒
後心不成所以者何 後心不是等無間緣如何無餘般涅槃生死流轉事故
處中任運煩惱 畢竟斷滅阿羅漢決定 退煩惱
煩惱至此無餘契經 於現法聖旨臨終 煩惱有趣無餘涅槃作意現前
無後應果安和 退不應理安和方能
堅信如何 所立退不能應果無退 退
尊者獨處空閑思惟 我家巨富眷屬廣大歸家欲樂 修福遣使神通
教誡應果應果 應時見善無邪思惟異門
自身應果不受應果共相白言 大德苾芻諸漏已盡阿羅漢 爾時六處心得解脫出離無害
心解脫設有 現在心解脫 防護顯示一切應果對治
攝持無處容受欲境是故設有 尊者 應果根性
應果差別 自言出離無害遠離乃至廣說 出離防護不然
尊重加行便能不退如是 箭喻經世尊中分明顯 分別不成遮止
不能 經意煩惱魔說欲天大自在主以此如是爾時忽然
中意般涅槃無能心識 弟子捨命 境界應果怖畏契經

  

[0717b22]

樹根  
隨眠  苦滅

[0717b25] 契經

聖諦  
生死  

[0717b28] 一切處應果重擔盡諸有結 名為有名 羅漢心善解脫名為是故
契經應果退由此 自知不受退 現法樂威儀無不安隱應果
了知不受箭喻 不能退阿羅漢三界一切遍知樹根多羅
不生如何故知 說定

[0717c11] 善宿現前如斯言論便住所 法行廣說乃至具壽善宿
補特伽羅欲貪 廣說乃至不動相應言論 聽受如是廣說不動無所有處
言論不樂聽受無所有處 相應言論不樂聽受般涅槃相應言論不樂聽受涅槃
非非想相應言論不樂聽受 如是次第廣說非我如是 非非想相應言論其中
隨法行由此如何 阿羅漢非非想欲貪繫縛 是故世尊應果
我等應果退必應阿羅漢果招非 中說善男子正解心善解脫
六處眼見廣說 不由尋思不為後生不善乃至
老死自如如實知 應果如實知資糧 積集箭喻
退如是良醫拔毒 淺深無餘
拔除無餘 謹慎食時 乃至善宿云何良醫
不定安樂氣力如是 良醫化生有毒
六處眼見廣說乃至尋思 因此不許心解脫
若一 了知便 無上無依心解脫
取法無有 即是即是 取法以是中有言依
如實依順如次 涅槃涅槃
依順無有 中略意趣應果安住出離 心解脫
不生出離便 後生煩惱 如是上座契經
退 退增上心解脫不然 中說時解脫阿羅漢退因緣
退失增上心退失 阿羅漢果 退阿羅漢果鄔陀夷
退無漏道箭喻經退 阿羅漢 弟子
不放逸決擇是故上座無退阿羅漢果 別論如是說一切聖道無有退
斷惑畢竟不生云何教理 迦葉波有如眾多善法 無住退阿羅漢既有如是眾多
無有退契經如是應果離垢 究竟無明因故 阿羅漢
無貪有種不復生長萌芽 便 如是一切多同少有
不成學位便應許 退非有學位善法無學 中有不善異生意經
應果退不退退 世俗無退中說退 退無退差別
應許 善法尊重獲勝 顯正修善無住無退
善法慧解脫差別 成就眾多善法無有退退 不疑離垢
後生煩惱 無明無退 所立非理不生
說理不成詰問分別論 煩惱應答火燒 不應理煩惱如火
無漏智煩惱依附 薪盡薪盡 有餘阿羅漢應有
不可全同畢竟同法喻何故 不如 全同若爾如何斷惑更生
不生由此退無能正理 如是修道斷惑退 論文成立
顯示應果 退中分多聞 弟子有時失念不善
貪欲如是多聞 正念退何為多聞聖弟子阿羅漢
由此聖弟子長夜隨順 遠離如是說 多聞聖弟子
廣說乃至由此多聞 弟子長夜隨順遠離遠離 隨順出離出離出離隨順涅槃
涅槃入涅槃寂靜遠離 出離一切 得清涼
由此欲貪 欲愛阿賴耶 契經中說阿羅漢
舍利子阿羅漢 阿羅漢諸漏已盡長夜隨順 遠離遠離乃至廣說亦作
廣說乃至如此修習修習念住正斷 根力覺支 中說阿羅漢安住
出離無害遠離心解脫 箭喻經亦作

[0719a20] 善宿涅槃所有非非想 遍知由此 弟子阿羅漢決定
如是說阿羅漢乃至 通達學者 失念煩惱無學
起義學位主意 學位後說無學審察決定世尊主意
引證學位無學位 弟子 有時失念次復
長夜遠離乃至 得清涼始終不見
異法不見別有聖弟子學位無學 經本遮止計度是故
聖弟子 應果次復 失念應果退如是
無學 乃至通達 由此中說弟子通達
有時煩惱通達 不然聖弟子 通達有時諸世間
不善豈不通達通達通達如何通達煩惱 失念煩惱
通達世尊若爾 契經具壽舍利子 一切阿羅漢果
一切 現前安住世尊以此為 殊勝苾芻眾舍利子聲聞智慧
第一大法轉法輪不信 薄伽梵應果共有功德契經中說阿羅漢不時解脫世間希有
補特伽羅住世希有由此 阿羅漢見聞一切 心安住捨正念正知應果
失念由是無有通達 學位正理 過失契經
契經聖諦善見異生契經應果 不然通達
有餘學位 何等學者 煩惱無學無學顛倒
無退聖道斷惑 無退具壽 善逝契經正義如何汝等
不以對法正理 對法宗顯露不顧經文。 立義正理如是
學位豈不 世尊所立義理 便正理若非正理不成如何
煩惱無學退 相違無學 故知應果有失退
隨情唯有煩惱煩惱無學世尊何故不差 化生失念退學
世尊令眾生 差別無學位 無學顛倒
無退由此無學 退極成不可傾動上座 不還學位
失念無學 雖說一切 清涼
不成所以者何法攝有漏 聖弟子一切有漏得清涼
而言未成阿羅漢果教理 應許執教相違 云何不還者有頂
得清涼此地定於此地 得清涼如是
奇特 清涼 不還雖說長夜遠離
應果八方得名阿羅漢是故何為 應果一一不然中都教理
言詞如何八方得名 一一不然阿羅漢 現行應果
一一現在煩惱摧伏 如何一一說定 得名一一
阿羅漢遠離無害 心解脫箭喻經 涅槃非非想
便應果發言 知己如是契經 退應果性應果二種
阿羅漢果一者退二者不退退 法樂不然由此中說二種 退現法樂唯有退法應
一切現行退契經 增上心現法樂住隨一退 不動心解脫作證決定因緣
退退自在契經中說退 應果退靜慮現在退自在名為退事務無暇現前
現前自在受用退不退是故應果二義不然契經 羅漢果二種靜慮退
遠離煩惱不捨 離欲退失而言退失離生喜樂 豈不相違靜慮退失自在必應
現前阿羅漢煩惱無有 便一切阿羅漢果唯有一種不退 時解脫應果性應果
是故說經應果二種退 不生方便契經良醫 如實了知不生方便
煩惱更生 不生方便善巧良醫 世間病愈良醫
不生方便故知斷惑退 異生覺支我有 覺支如實知乃至廣說故知決定
異生應果二智阿羅漢 無生智盡皆永不 別異阿羅漢安隱
無生智不應理盡智 第一安隱阿羅漢 梵行所作已辦不受
如是安隱豈非第一異生有頂 三摩鉢底退墮乃至惡趣 盡智自知無後
阿羅漢第一安隱無生 第一安隱應果無生 世尊無生智由此
煩惱更生方便勤求永不無生智由此應果 退

說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六十九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29 No. 1562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大德提供高麗藏 CD 經文,日本 SAT 組織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