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 Moheyan Lun 釋摩訶衍論
Scroll 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釋摩訶衍論卷第九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0657b06] 已說修行方便善巧門。次說廣釋魔事對治 門。
[0657b08] 本曰。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 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 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
為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 具足。若說陀羅尼。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 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盤。或令人知
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 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 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准。或多慈愛多
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 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 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
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 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 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 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
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 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 能遠離是諸業障。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
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 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 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
處。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 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 則起外道見故。
[0657c06] 論曰。即此門中自有二門。云何為二。一者 略說略示總持門。二者廣說廣示散剖門。第 一門中即有五門。云何為五。一者眾生勝劣
不同門。二者能作障礙假人門。三者顯示所 作業用門。四者顯示對治行法門。五者顯示 因治之力得益門。是名為五。言眾生勝劣不
同門者。二種眾生各不同故。云何為二一者 因緣具足眾生。二者因緣闕失眾生。具眾生 者具五事故。闕眾生者。闕四事故。云何
五具。一者信具。深愛樂故。二者人具。能守護 故。三者法具。能善通達邪正區故。四者時 具。隨應當故。五者性具有真性故是名為
五。若有眾生具此五事終無障礙。云何四 闕謂與彼前四相違故。若有眾生雖有真 性。闕此四事終無離障。今此文中取闕應 知。如本或有眾生無善根力故。
[0657c22] 已說眾生勝劣不同門。次說能作障礙假 人門。作障假人雖有無量而不出四。云何 為四。一者魔。二者外道。三者鬼。四者神。是
名為四。所言魔者。四種大魔三萬二千眷屬 魔眾。言外道者。九十六種諸大外道。九萬 三千眷屬外道。所言鬼者。十種大鬼。五萬一
千三百二種諸眷屬鬼。所言神者。十五大神 五萬一千三百二種諸眷屬神。如是諸類一 切皆悉礙亂正教令向非道故名邪道。魔
及外道名義差別。出現經中分明說故。且略 不釋。鬼及神事。出現經中無分明故。便 造作釋綱要略說。言十鬼者名字云何。一
者遮毘多提鬼。二者伊伽羅尸鬼。三者伊提 伽帝鬼。四者婆那鍵多鬼。五者。爾羅爾梨提 鬼。六者班尼陀鬼。七者阿阿彌鬼。八者闍佉
婆尼鬼。九者多阿多伊多鬼。十者堆惕鬼。是 名為十。如是十鬼用各云何。若第一鬼或 作晝境。或作夜境。或作日月及星宿境。或
作節境。隨應變轉。若第二鬼作種種香味種 種衣具種種草木境隨應變轉。若第三鬼作 地水火風之境界隨應變轉。若第四鬼作飛
騰境隨應無礙。若第五鬼作諸根識閉開之 境隨應無礙。若第六鬼作六親眷屬亦有亦 無境隨應無礙。若第七鬼作老少境隨應 無礙。若第八鬼作有智無智之境隨應無
礙。若第九鬼作無有境隨應無礙。若第十 鬼作蝎蠅蟻龍虎師子種種音聲等之境界 隨應無礙。是名為用。如是諸用各因何力 而得成就。各因三事而得成就。云何為三。
一者師。二者教。三者習。師謂教人。教謂所 學。習謂宿熏。是名為三。如是十鬼恒一切 時不相捨離。俱行俱轉作障礎事。用之名字
從增建立。如第一稱。十五神者名字云何。 一者筏羅羅鍵多提神。二者阿只陀彌梨尼 神。三者補多帝陀訶訶婆神。四者闍毘摩只
尼神。五者那多婆奢神。六者多多多多地地 神。七者阿里摩羅神。八者尸叉尼帝婆竭那 神。九者班彌陀羅鄔多提神。十者唵唵吟吟
神。十一者阿阿訶帝神。十二者修梨彌尼 神。十三者頭頭牛頭神。十四者婆鳩神。十五 者精媚神。是名十五。此十五神用各云何。若
第一神作聰明境。若第二神作闇鈍境。若第 三神作樂有光明之境界。若第四神作樂空 光明之境界。若第五神作浮散境。若第六神
作專注境。若第七神作惡空善有之境界。若 第八神作一切覺者之境界。若第九神作我 覺他惑之境界。若第十神作俱不修行之
境界。第十一神作無無境。第十二神作速進 退之境界。第十三神作移轉境。第十四神作 堅固境。第十五神作應時境。如是十五大神
王者。恒一切時不相捨離。俱行俱轉而作礙 事惱亂行者。魔及外道云何差別。所言魔 者令作惡事。言外道者令捨善事。二種差
別應如是知。鬼并及神云何差別。障身為 鬼。障心為神。二種差別應如是知。如是 四障當云何治。此中對治即有四種。云何
為四。一者隨順隨轉對治。二者相逆相違對 治。三者俱行對治。四者俱非對治。言隨順隨 轉對治者。即是無礙自在對治。所謂若彼外
人作如是事亂行者心。所亂行者即作是 念。從無始來此事如是終不破事。所以者 何。如是諸見本有本覺自家實德。非過患 故。若作是解。諸邪見類伏從如化。所以者
何。隨見增損。無漏性德亦大小故。是名隨 順隨轉對治。言相逆相違對治者。即是簡擇 別相對治。所謂若彼外人作如是事亂行
者心。所亂行者即求方便。逆迴違移相反相 違令簡擇故。是名相逆相違對治。言俱行 對治者。即是具足俱轉對治。所謂一時具
足逆順二治。不離轉故。是名為俱行對治 相。言俱非對治者。即是無念無依對治。所謂 於一切法無有所念。無有所慮。無有所
著。無有所求。其心寂靜住無住故。是名為 俱非對治相。如是治相。於後文中說相明 故。此決擇中略去而已。如本即為諸魔外道 鬼神之所惑亂故。
[0658c11] 已說能作障礙假人門。次說顯示所作業 用門。就此門中即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 是總。二者是別。總相門中即有二門。云何
為二。一者總相所作業用門。二者通達對治 行法門。第一門者其相云何。所謂如上所說 一切邪類。現六道像亂行者心故。今當作
釋分明散說。若鬼及神。多分造作地獄餓鬼 畜生阿修羅之四道亂行者心。如本若於 坐中現形恐怖故。若魔多分造作天道亂 行者心。如本或現端正故。若外道眾多分
造作人道亂行者心。如本男女故。言等相 者。即是同相。所謂造作同品依正亂行者 心故。
[0658c24] 已說總相所作業用門。次說通達對治行法 門。謂有眾生作如是觀。一切諸法唯一心 量無心外法。已無外法。豈一心法與一心
法作障礙事。亦一心法與一心法作解脫 事。無有障礙無有解脫事。一心之法一 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 攝法界心攝法界。無量無邊妄想境界。寂
靜無起中中離相。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相 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風風永止波 波盡住。是名通達對治之相。所以者何。一 切行者若不歸此對治門者。無以摧邪
道伏謬執故。如本當念唯心境界即滅終 不為惱故。
[0659a08] 已說通達對治行法門。次說別相所作業用 門。就此門中則有八門。云何為八。一者出 現人相令信門。二者出現言說亂識門。三者
得三世智惑人門。四者不離世間縛纏門。五 者心性無常生亂門。六者令得邪定非真門。 七者勸請行者離邪門。八者簡擇真偽令了
門。是名為八。如其次第說相應觀。就第一 門中有三種人。云何為三。一者天人。二者 菩薩人。三者如來人。是名為三。若外道人為
作三像。各用幾門。各六門故。云何為六。一 者造像門。二者禱祀門。三者神呪門。四者誦 經門。五者阿呼門。六者勸請門。是名為六。
言造像門者。隨用何人像處。作其人像 故。言禱祀門者。以種種飲食種種眾生身 命而作祀事故。言神呪門者。隨應當處 誦陀羅尼故。言誦經門者。讀誦八陀多等
諸經故。言阿呼門者。隨所作事不須餘 語。唯作是言阿呼阿故。言勸請門者。向 自世尊勸請神力故。言造像者其相云何。 且作天像時中當如何耶。謂頭面眼耳鼻
舌身手足。此九種處中各各誦一萬八千遍 陀羅尼呪成立此處。謂若為作眼像時中。 則誦呪曰。
[0659b02] 遮阿那尸帝 筏鄔多阿 [尼*隹] 婆阿 [尼*隹] 叉婆 帝跋逃帝多陀陀那 尸婆尸叉那鄔咤鄔 [口*運] 尸
囉囉囉囉囉囉囉囉囉 諾諾諾諾諾諾諾諾諾 跋多跋多帝佉只囉 迦結那囉囉佉只那遮尸阿阿帝 加加加 加遮跋尸 毘鍵毘鍵尸 那叉娑娑娑 鍵跋帝阿多那尸
阿多那尸 跋多那尸 跋多那尸 訶娑訶伊多利利娑梨帝 遮遮遮遮遮 伊伊伊伊伊 多多多多多 尸尸尸尸 [尼*隹] [尼*隹] [尼*隹]
[尼*隹] [尼*隹] 嵐嵐嵐嵐帝帝 帝帝那尸那阿伊阿伊跋陀帝跋多提多多 跋多提娑婆阿呵訶
[0659b14] 若此神呪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眼之像清 淨具成精動根轉更轉明利。若為造作耳像 時中。即誦呪言。
[0659b17] 唵嚤娑只伊那 唵嚤娑只伊多 跋陀陀提 鄔提鄔阿那揭囉 堨那那那囉囉那囉 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 呵呵呵呵呵呵 呵呵呵呵
遮遮遮遮遮遮遮遮遮 陀陀陀陀陀陀陀陀陀 只只只只只只只 只 帝帝帝帝帝帝帝 哪哪哪哪哪哪哪 [口*梨] [口*梨] [口*梨] [口*梨]
[口*梨] [口*梨] [口*梨] 陀 [口*夜] 陀咜 [口*夜] 陀陀 [口*夜] 鄔哆提鄔哆提 跋陀鄔多提 毘 [口*梨] 娑嚤
阿咹陀 婆堨那 那那尸娑婆訶阿呵
[0659b26] 若此神呪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耳之像清 淨具成。開動理轉更轉明利。若為造作鼻 像時中。即誦呪言。
[0659b29] 婆抧囉囉帝 阿摩 [口*彌] 陀 [尼*隹] 嵐婆阿尸提抧 鄔堨哪尸 呼呼呼呼呼呵毘遮鍵那尸提 樓摩 摩尸摩囉鄔遮哪
薩婆提梨帝 鄔 陀尸 堨坦哆陀毘尸那 遮呵 [口*彌] 帝阿呵阿 呼 那囉那囉尸抧阿 [口*彌] [口*梨] 婆 叉叉叉叉叉 叉叉叉叉叉
婆叉阿陀哆伊那 嘶嘶嘶嘶 嘶嘶嘶嘶嘶嘶嘶嘶 鍵鍵鍵鍵鍵鍵鍵鍵鍵 鍵鍵鍵 呵呵婆婆 婆婆阿呵 訶抧 [口*夜] 摩抧 [口*夜] 阿枳
[口*夜] 阿尸帝 鍵婆 [口*梨] 闍闍闍闍 [口*彌] [口*彌] [口*彌] [口*彌] 婆跋尸 吐吐娑婆訶阿呵
[0659c10] 若此神呪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鼻之像清 淨具成。隨動導轉更轉明利。若為造作舌 像時中。即誦呪言。
[0659c13] 阿摩阿伊 [口*夜] 佉那尸 帝提跋多提 阿抧 婆哆哆摩陀哆 阿囉帝哪鄔婆哪鄔哪鄔尸 鄔鄔 抧跋伊坦提 阿抧阿 [損-口]
尼毘奢鄔抧 哪 [口*結] [口*結] [口*結] [口*結] 哪舒帝鄔舒帝陀哆抧 槃 哆抧 尸呵 [口*夜] 摩闍阿哆帝堨那呵 婆那
呵 鄔尸帝 迦毘提那阿抧陀 摩那尸摩 那尸 闍抧闍抧 毘闍抧 娑婆訶阿呵
[0659c20] 若此神呪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舌之像清 淨具成。了動業轉更轉明利。若為造作身 像時中。即誦呪言。
[0659c23] 佉阿伊帝迦伊迦伊 婆婆毘婆婆婆婆婆 提舒鄔嚤舒鄔 跋哆阿跋陀婆堨那 訶伊 訶伊訶訶訶訶伊 咇鄔帝嚤那尸 剖帝哆 佉枳
[口*彌] 鄔帝 [唸-今+耶] [耶/心] 婆 [唸-今+耶] [耶/心] 阿 [口*曼] 尼 婆 婆阿 [口*曼] 尼
闍訶嚤闍訶婆帝 堨那尸堨 那尸 阿 [口*彌] 帝阿 [口*彌] 囉娑婆 阿訶阿阿阿 阿呵
[0660a01] 若此神呪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身之像清 淨具成。方作面變。若為造作手像時中。即 誦呪言。
[0660a04] 掩嚤鄔 [口*夜] 帝 阿 [口*夜] 阿曼哆 鄔哪婆帝毘 哪尸 舒囀婆 迦囉 [口*彌] 鄔 訶陀
[(士/絲)*(而/口)] 尸 摩 [口*彌] 尸 [口*彌] 尸 [口*彌] 尸 [口*彌] 尸 枳咇帝 婆毘嚤 阿毘嚤 訶鍵跋帝
鄔哆那 婆 [口*陀] 那娑 婆阿訶阿呵
[0660a09] 若此神呪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手之像清 淨具成。指圓爪具。若為造作足像時中。即 誦呪言。
[0660a12] 柯伊 [口*夜] 嚤伊 [口*夜] 堨囉帝 婆囉帝 鍵 那鍵那鳩嚤鳩帝 鳩嚤跋帝 阿只娑阿 只婆 呵那呵那娑婆訶 阿阿訶呵
[0660a15] 若此神呪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則足之像清 淨具成。指圓爪具。若為造作頭面時中。如 其次第。初二神呪初以為後。後以為初。逆
次第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頭面像清淨具 成。好妙相好。若種種根造作已訖。即須輪 呪令付心識。謂方寸所中付標堨那羅字 輪。即誦呪言。
[0660a22]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囗@几] (於呼反)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几@水)/(几@山)] (那闇反) [?£] [?£] [?£] [?£]
[?£] [?£] [?£] [?£] [?£] [?£] [?£] [?£] [?£] [?£] [?£] [?£] [?£]
[?£] (伊因反)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幽-(ㄠ*ㄠ)+(║*║)] (毘入反) 娑婆阿訶阿呵
[0660a27] 若此神呪誦一萬八千四百五十遍已訖。即 心量具無所不了。
[0660a29] 已說造像門。次說禱祀門。為成天像。以神 呪門圓具無闕。有何不足更以祀門。以神 呪門雖足其理而時節量不得久住。唯七
日量不過此故。若以祀門止住其像。或十 七日或百七日乃至千故。以此義故以禱 祀門。禱祀門者其相云何。謂造像已。彼像 前中以種種供而作祀事。祀事已訖即彼
圖像喜樂受用。受用已訖即告人言。一日 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及一百日。乃 至千萬億日中。住我身心隨汝所樂。隨汝 所求隨順不逆。今以此事為門之要。
[0660b11] 已說禱祀門。次說神呪門。以前二門其理 圓滿無所闕失。以何義故更須神呪。所謂 二種事闕失故。云何為二。一者莊嚴。二者往
來。以此義故立神呪門。若為成立天上種 種妙莊嚴具。當須何等之神呪耶。謂若為 作天上莊嚴具。即說呪言。
[0660b17] 唵嚤 [口*提] 帝 [口*曼] 哆 闍毘那 阿呵尸 鍵鄔嚤 迦尸帝 [口*彌] 佉尸陀叉羅阿嚤伊嚤伊嚤 [口*夜]
鄔呵那 鄔呵訶鄔呵訶 鄔訶那 [乃*乃] [乃*乃] [乃*乃] [乃*乃] [乃*乃] [乃*乃] [乃*乃] [乃*乃] [乃*乃]
[乃*乃] [乃*乃] (阻立反) 跋阿跋阿阿阿阿阿 阿 跋摩尸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器-犬+口] (語巾反) 娑婆訶阿阿訶呵
[0660b24] 若此神呪誦二萬三千遍已訖。即便從時種 種勝妙天莊嚴具。皆悉出現無餘現前。出現 已訖。即隨當處至身分中周遍莊嚴。若為
往來無有障礙。當須何等之神呪耶。謂若 為欲自在往來。即誦呪言。
[0660b29] 阿婆婆婆梨 那囉阿囉阿囉帝鳩那尸 嚤呵陀 喃阿 [口*梨] 伊 [口*夜] 阿喃阿 [口*梨] 伊耶 阿
阿喃阿喃阿阿阿阿 [口*梨] 耶 婆婆阿喃阿 [口*梨] 耶 尸那尸那 嚤尸那嚤尸那哆陀帝 堨 囉堨囉婆堨那 陀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