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 Boreluomiduo Jing Bore Li Qu Fen Shu Zan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 卷第一
大慈恩寺沙門 

稽首性相  空寂
常住三寶  
理趣甚深  非我所能
  加持

[0025a11] 瑜伽論第八十二說法師 讚佛讚佛一者 妙色三十二大丈夫相圓滿莊嚴八十
光明照耀金山二者寂靜 端嚴晏然 上調究竟第一調
彼岸善能降伏丈夫無誤 丈夫牛王大眾丈夫良馬調 清淨煩惱習
三世世法無礙無著 正行六度四攝利行圓滿五者 諸如來神通遊戲威德熾盛
功德圓滿離垢無濁有情以為堪能 無邊讚佛十法說法
十法一者善於法義六法善能 解故二者宣說多聞聞持積集具足無畏大眾宣說正法
流汗四者言詞 善巧圓滿八支成就言詞具足眾說 五者善方便二十善巧方便宣說
正法以時具足成就法 聽聞以為究竟其所即如威儀具足說法手足不動
變易往來威儀庠序勇猛精進常樂聽聞聞法聞法 明淨不捨瑜伽不捨作意不捨
奢摩他無有厭倦四眾妙法 身心具足 輕蔑不生忿乃至廣說聽法
說法師正法安處恭敬 聽聞乃至一者恭敬 現前利益安樂四句菩薩地
法處中說二者建立一切法過失 大義聽者劬勞勝果令眾生惡趣善趣
涅槃因故如是三事恭敬 四者契經如是 正法令眾生不善攝受
由此捨受捨離惡因 涅槃五者 聞已研究疑網四棄諸見
慧通一切甚深句義三慧初二 大師恩德無量難行
求得法云聽聞二觀 究竟一切熱惱善順 可見聰慧內證所知
正法知法乃至廣說尊卑差別 一佛乃至旃荼羅開示 易學行住坐臥引發
增上果決勝果初善中善 解脫 世間逼迫事故出生大牢
堅牢棄捨七財建立 財富超度善行正法建立善行 正法無明智明六度
涅槃究竟煩惱病故 一切貪愛無始生死曠野 恭敬聽法由此
聞法勝利如法不以非法見過 受用乃至第十一切世間出世間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聽者
不住劬勞

[0025c18] 經文四門解釋宗旨 體性釋經本文

[0025c19] 佛滅度九百年間應真大士 數論朋黨釋迦 妙吉祥菩薩
神異掌珍論所知 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愚夫 正覺勝義諦有為無為顛倒妄執
諸法自性差別增益種種邪見 畫師畫作可畏女人眩目意謂實有實有驚怖
境界眾多計度增長分別諸見 正覺勝義諦有為無為顛倒 爾時畫師真實自性
有為無為境界差別纏裹 非有無分別趣入 無分別智積集一切邪見
觀空如是積集觀空 一切自性聞慧般若 以為真性有為空
無為無有世俗 勝義一切畫師 譬喻佛菩薩一切異生
返生憎愛智者平等不生彌勒虛妄分別 唯有一切法非空
有無中道 有無以為如常

[0026a16] 體性 般若一者實相二者觀照文字四者境界真俗二諦五者眷屬一切
顯示一者 文字實相般若 般若文字般若境界般若
眷屬般若故此般若龍猛 勝義諦一切無不 無體無不俗諦
教體清辨般若燈護法教體攝相歸性體般若論說應化 真佛說法者說法不二
一切有情即真如故甚深 般若波羅蜜多亦即真如無垢稱文字 無有文字解脫解脫相者諸法
一切法故知教體即真二攝 十地三界唯心二十唯識相續識差別相續差別展轉
增上緣聽者教體 實體對法論故知教體聲說
四相別論說法者聲名 以為教體教體十地論 聽者二事得究竟一者
熏習唯識說法者識心之上 聚集不能

[0026b12] 般若理趣別有十四 一切法甚深微妙清淨法門聞已 信受勝果乃至菩提一切
不能煩惱障業障 不能種種惡業 不墮惡趣受持日日讀誦精勤
無間如理思惟一切法平等 金剛等持一切法自在 一切勝妙喜樂十六大菩薩
如來執金剛無上菩提二者 寂靜法性現等覺聞已信解受持 修習勝果乃至菩提
一切惡業超越一切惡趣 無上菩提調伏勝法 聞已信解受持讀誦修習勝果
使殺害三界所有一切有情不由 地獄傍生調伏一切煩惱 惡業常生善趣勝妙三修
菩薩摩訶薩無上菩提四者 平等智印清淨法門聞已信解受持 修習勝果一切貪瞋癡
煩惱蓮花不為一切客塵 過失修習菩薩勝行 無上菩提五者灌頂法門勝果
如來智印金剛法門勝果 戲論法門勝果廣大 平等性法門勝果真淨供養無上 法門勝果調伏智藏法門
十一平等性最勝法門 十二一切有情住持遍滿法門 勝果十三無邊無際究竟理趣金剛
勝果十四甚深理趣最勝法門 受持十八一一隨心 無不諸佛一切
五常諸佛宿住有情 善根大願般若 甚深理趣最勝法門不能聽聞書寫
供養恭敬思惟修習善根大願甚深理趣最勝法門 聽聞一句一字具足讀誦受持
有情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八十殑伽沙 那庾多具足般若波羅蜜多 甚深理趣乃至十三諸天常隨擁護十四
橫死十五不枉十六諸佛菩薩 護持一切十七諸佛 往生十八乃至菩提不墮惡趣
受持無邊勝利功德 如是

[0027a02] 釋經本文

[0027a03] 如是我聞

[0027a03] 中略三分如是乃至圓滿清白梵行序分 時世諸菩薩一切法甚深微妙乃至
如是正宗分薄伽梵乃至 流通分佛地古來 論說應機
感悟修行三科名字 天親菩薩中分 三明弟子師說第一
如是弟子如是不虛第二 第三一時聞法有時智度論 五處
佛地論一總如是我聞二時四處佛地第六宣說正法
初中後佛教安置佛說集法阿難四事何為法住如何惡性佛言訓誨可以
念處惡人一切經正行正解 解行三門聖教 四問智度論
阿難 四事大悲經優波離廣明結集因緣真諦微細 阿難法藏諸佛諸相
亦作慈悲涅槃起更妙法他方說法阿難轉身
成佛眾說如是我聞 如是如是感應 是以無非眾生無非
如來傳經名教出於 故云如是無量義經 至人說法是故如是
名為如是四句增益 第五如是因果非有無名 戲論第四愚癡光宅如是
所聞前題一部如是一部 即為梁武帝如是 如斯如是上來
吉藏法師真諦及長 三世諸佛不異 故稱可信
諸法實相古今不異名為如如故稱 不增不減決定可信故稱 阿難佛教不異名為
無非淨法如是一部玄宗真俗二諦不異
虛妄二智 二智所有所有一切智一切相智
福智二嚴 依教修行實相觀照如是
外道一切 二字如是指斥 一部上來
如是言依譬喻 如是富貴毘沙門如是所聞 利樂方便
文句教誨 如是讀誦經論如是教誨 傳法教誨時眾如是
所聞問答如是我聞如是演說 故此答言如是我聞許可如是如是
如是結集諸菩薩 所聞如是說傳法菩薩便許可如是我所可言如是
如是如是說定 上來四解佛地論親光菩薩 如是智度論如是我聞
信受奉行究竟 理順師資
皆可順從師資建立中略一成 唯識清濁不信
渾濁所以不可棄瑜伽精進一切法 作意所生增上
最勝解脫堅固出離後邊 所以三學佛法龍象
善法大毘婆沙四法 諸佛眾生俱舍眾生出生 正宗佛手序分眾生
兩手相接登彼岸出生 勝軍王經意溟海假手 生死曠野
生死信手智慧 財寶聞法 顯揚
慚愧聖位四十 信根信力信根善因信力
四魔不能惡道 貧賤四不壞信一切經 如是聞者傳法菩薩
己身如是法親 世俗我有外道異生虛空
芥子施設常樂我淨二乘 施設無我小乘 諸佛無我諸法實相
無非聲聞無常凡夫 四倒無有菩薩 常樂二乘由此諸法
無我假設三世 流布 傳法隨順世間自指稱之為
不同妄執施設即是 無我諸佛說法我執何故阿難 名字而言
三義總稱 無有真諦 二我主宰自在阿難多聞聞持
積集三慧齊備文義聖教 自在阿難如是 自在自在故稱
慶喜世間我見 總稱阿難 世尊傳聞
由此三義慶喜 耳根聽受 總稱聞說不等
識心和合方名 名為對法龍樹在意
應名瑜伽比量 聞者耳聞名為名聞
不能諸法差別 方便成法耳聞如觀第二 火輪釋種
意識緣故阿難于時見佛 覺知佛說何故如是我見 三義
覺知 娑婆世界音聲佛事諸佛國土佛土
光明妙香佛事我見 覺知三欲 提要熏習聽聞正法三慧無由
熏習增長有漏無漏 增長生出世世 般若自說成道涅槃
中間一字何故慶喜謗佛說法自稱 說法中葉說法中葉佛說
答曰佛地論如來 慈悲本願增上緣聞者上文相生 文義善根力名為
耳根自心變現三法三法說法 利生大悲眾生久修
善業成熟識心佛說 曾參曾參心痛 無言風雲
心疼眾生有言無言相似 女人比丘說法比丘不為
得道比丘比丘增上緣 生死得證眾生增上緣自心 三乘名為佛說
聞者善根本願 增上緣如來識上文相生文義 利他善根起名佛說聞者識心
相分明顯五蘊十八界實有說法利他事業 分利攀緣任運隨機說法大利
末尼天帝無有天帝天帝善業 任運天帝無心
分別眾生善業聞法如來 說法中說譬如幻人幻人 名字無有文字解脫妄執
法實佛說 一字說法者幻士 即是言說非有亦非無
因緣諸法說法慶喜 無性一類 護法親光應知如是
增減過失如是 展轉顯示聞者有所堪能有所 增減過失愚夫堪能
有所不能增減結集 如來令眾生恭敬 如是文義決定增減
是故聞者聞已如理思惟常勤修學

[0029a20] 一時

[0029a20] 第二說教時分 法王大眾嘉會剎那 相續究竟分位一時
云何不定 不定相續不定四時八時 二時成道若干時節名為一時但是
共相究竟一時 陀羅尼一字一切 聽者耳根一字一切
剎那多劫 聽者亦或乃至多劫聽聞不可一念 多劫時節由於一會聽者有利
如來神力時分一者此時有為法上分 道理五蘊剎那
定時前引現在 假名過去現在聽說 五蘊法事究竟假說為時一時
算子經歷諸位名為 其實不同得名 五蘊有名過去有名未來現有
現在名為三世三世 究竟一時二者此時識心之上 變作行相三時即是一念
多劫究竟假名一時夢中夢見 多生生死三世遷流虛妄 三世妄心
三世究竟一時 行蘊法處法界何不十二 晝夜時分不定
處中不定 不同何妨凡夫 淨土何不別論此時
一剎那多劫不可不解由是一時唯識 妄法實性
平等加持疑惑

[0029b29] 薄伽梵

[0029b29] 自下第三說教 勝人必勝顯教中有 歎德標名婆伽婆當世
所以瑜伽 第八十三卷云坦然安坐菩提任運 一切魔軍大勢薄伽梵佛地論
自在熾盛端嚴名稱 吉祥尊貴如是差別應知名為 中意有為
如是一切如來具有一切不能是故如來薄伽梵諸如來永不 煩惱自在
三十二大丈夫相端嚴 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具名一切世間親近供養稱讚吉祥
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尊貴能破四魔薄伽梵四魔煩惱自在天魔
修善第三煩惱 將至金剛心天魔解脫道 蘊魔金剛心煩惱魔菩提樹
自在天魔第五無餘 三月死魔其實惱亂菩薩 煩惱二障金剛心煩惱魔
二障解脫道 伏天不見 菩薩八相成道伏天十住第六
伏天離生三界 天魔初地伏天佛地論初地 四魔隨情取捨四魔薄伽梵
十號何故佛教慶喜 由此尊重外道 是故
教主不同且如新譯稱讚大乘功德經法界諸佛 所行莊嚴大功德殿法性法身
佛地經最勝光耀七寶莊嚴乃至廣說 大寶建立宮殿十八圓滿 之中報身 稍異所居他化自在天王宮
殿化身法性 菩薩淨土菩薩 諸天
十地圓滿大菩薩此等 金剛論說應化非真說法者說法 不二歸本法身
非身法身聚義 名為法身二身 非常般若法性
二身有相非身 二身有身大乘名義深遠二空 方能妙土法性
言說稱讚大乘功德經理實淨土 法性法性無身菩薩 聽聞顯正內證真空法性
化名淨土過失天龍 佛地經十八圓滿淨土 五法如來淨土
其實菩薩正智法性天龍聞法 般若觀照證實一切菩薩 如來法性身淨土
報身聽法勝人相稱 如下薄伽梵應當
三身說法徒眾報身然則不見經文由此佛德佛土薄伽梵
報身所居即是 法勝 皆是法性

[0030b12] 。 () 妙善成就一切如來金剛住持平等性 種種希有殊勝功德。 () 一切如來 灌頂寶冠超過三界
() 一切如來 金剛智大觀自在。 () 圓滿一切如來決定 諸法妙智。 () 一切如來畢竟 平等性
() 事業善巧 無餘。 () 一切有情種種無罪 滿足。 () 安住三世平等廣大 遍照
() 心性金剛諸如來

[0030b21] 如來經論 第一經文第一句 如來以下如來
正宗十四世尊十四功德法門 住持平等性智次第灌頂寶冠超過
三界即是十四第三調伏 勝法第五法王灌頂智法門 二種法門種種希有殊勝
功德所有十二 有法不可一一具足 功德微細
不了外道不知難測 成就自在任運 現前圓滿名為成就一切如來
佛德諸佛由此佛德 真實多陀阿伽度 如來菩薩地虛妄如來涅槃
過去佛契經不變 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涅槃 名為諸佛妙法
萬行涅槃不虛如來 常行諦語如來瑜伽論十號之中生死妙行
蘇揭多善逝修伽陀彼岸成佛號曰如來多言義通 如是金剛
平等性智調降伏煩惱 名曰金剛金剛住持 法王一切三界世間所有勝法
皆是住持 平等智藏一切福智 住持一切佛德金剛
住持平等性智作用內能住持 平等性智四智第二平等 畢竟空寂平等法性能
無分別智斷惑無間道 金剛觀智正智住持 根本平等性
生死涅槃第七 平等性智二乘異生一切 慈悲利他功德平等性智
正義其所平等 分別二障本名金剛住持 平等性智一切菩薩根本灌頂
寶冠無漏三界無分別 第一非一名為種種無始 得名希有殊勝力道
名為功德第二 一切如來灌頂寶冠超過三界 十四第三調伏勝法及第
灌頂智法門經解世間 灌頂當得出世灌頂西域世間 太子帝王婆羅門
以為師傅千里四大海水吉祥 海水太子淨潔大吉 四方王位古翻剎利
剎帝利灌頂大王 剎帝利婆羅門以為師傅頭頂 婆羅門梵行淨戒剎帝利
受法王位儀式第十 究竟菩薩生色界上大自在蓮華臺中 金剛定諸菩薩菩薩
長子名為太子十方諸佛師傅 右臂三世佛清淨法水 及其頭首無始二障
有漏染污遍滿清淨無漏潔白殊勝法王太子灌頂王位 殿佛法太子亦復如是受法
王法一切智一切種智佛心即是觀照波羅蜜多 功德真實珍寶七聖財名為故此
名為寶冠佛功德法衣即是 柔和忍辱之上智慧大智一切善法因此十方佛空寂寶殿
如是無始惡友煩惱 生死愚癡醜惡生死 無慚無愧剛強瞋恚消滅
棄捨三界牢獄降伏 勝法灌頂智法門如是 三界有漏生死繫縛三界
無漏名為世間灌頂 當得出世法王位第三金剛 大觀自在十四第十二一切
住持遍滿法門一切有情 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如來藏 有情證智金剛智生死
一切有情心行 應時有情金剛藏 正法一切正語
一切事業加行有情 三業觀自在利樂 失時法器大觀自在龜茲國
苾芻尼第四決定諸法 智印十四第二寂靜法性般若 理趣現等覺一切法不過一智
金剛智一切法二種 能詮世尊 二種諸法之中決定無有疑惑
妙智智印二種 疑網非凡難思 智印諸法無疑第五
一切如來畢竟空寂平等性 五法第一一切諸法甚深微妙 清淨法門第四平等智印清淨法門第七
戲論法門第八廣大平等性 第十一平等性最勝法門妄想 諸法妄想
滿名為清淨妄想畢竟 出世間染淨無不空寂空寂 即真一切法平等決定
諸法一切圓滿 二十空畢竟 有情常作饒益觀空畢竟
有情所為有情有情畢竟不可得畢竟空名畢竟 畢竟空寂一切有情一切法
諸人平等印定諸法畢竟二空畢竟即是 第一一切法甚深微妙清淨法門大義
四門 事業善巧 餘者當下十四第十調伏智藏
顯德調伏忿佛世尊調伏忿調伏 有情大小善惡緣起
如來善巧調伏一切 無遺佛世尊智圓滿 調伏有情乃至得佛
善巧無餘但是所有方便善巧無餘智慧 善巧事業忿事業
智慧方便其所調伏身語意 世尊方便善能 調伏忿一切無餘第七一切 情種無罪滿足
第十四甚深理趣最勝法門佛世 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成立一切清淨事業清淨 調伏世間普遍乃至
清淨自然調伏清淨大樂 三界自在堅固饒益有情陀羅 隱密言詞神呪受持一切
隨心所欲無不乃至廣說煩惱 惡業出世間無罪 滿足煩惱惡業根本有罪如是
世尊有情一切無罪煩惱 至誠如意珠一切
第八安住三世平等 廣大遍照十四第十三無邊 無際究竟理趣金剛法門般若 深遠不異最勝
是故 如來無邊無際一味究竟般若體 所以無邊遍照所以無際 所以一味無盡所以最勝觀智
三世過未猶如現在名為平等 無邊無際一味究竟三世 事事分明平等
平等平等 理事廣大遍照 三際安住理事
安住一切 第九心性金剛 諸如來十四第六
如來智印金剛法門第九真淨供養 法門攝受一切如來金剛身 一切法身諸佛金剛一切法 自在諸佛金剛心一切定當
自在諸佛金剛智得無 猶如金剛不為煩惱 不為外道魔王破壞其三有所
三業前導過失不可破壞 過失一切佛功德 名為諸如來
如來金剛不可殊勝 三業如法三業供養諸佛法供養 真淨供養所得
可動三業外道惡友天魔 金剛破滅生死所有三業三業三業
佛世尊十四功德歎佛 令眾生具德重心 求證世尊
超過一切是故甚深理趣最為殊勝 修學第二中說具有 十一此等。經文金剛住持平等
智者不二現行一向殊勝功德一切平等性一切相似 殊勝功德如是一句佛世尊
凡夫現行生死雜染住著生死 二乘現行涅槃一向棄背利樂他事住著 涅槃世尊現行二障是故不二
悲智生死涅槃不住平等能破二障金剛無住 住持住持悲智一切
證智成身意業 悉皆平等由此平等生死 平等能持住持
此等甚多種種殊勝功德第二 寶冠超過三界三德一者一切菩薩 二者法界所行無礙
成就佛不斷方便殊勝功德 菩薩佛種斷絕勤修加行二乘是故佛智諸菩薩由此灌頂
王子第十佛寶 令眾生般若甚深經典 法王是故破滅眾生
修學般若經即為斷絕諸佛種子 第二證得果相殊勝功德窮極清淨 法界淨法界修道觀照心中現前
頭上寶冠寶冠即是之上法界功德根本寶冠第三 魔怨殊勝功德所行
擾亂故障魔怨諸佛 安住意境不能所有功德 成滿一切不能摧伏
境界一切所行不能繫縛 超過三界第二世尊無始 得名第三金剛智
大觀自在三德不可 一切成就大覺降伏 殊勝功德正法一切外道不能退轉
降伏正道成就金剛智 甚深降伏外道成就諸法 深法外道金剛遍智
諸法一切智第二化生 殊勝功德大悲晝夜六時世間 第三一切有情示現
自身殊勝功德了知一切有情性行 如其所應自身大觀自在有情 心行差別不自在不能隨類
應現故知遍智大觀自在 金剛智二十一功德 清淨一切有為無為
淨妙圓滿 所有所有金剛智 第四決定
諸法妙智十地 滿二種一切法無疑 諸法無有疑惑一切殊勝
諸法一切疑惑決定 第二妙善一切法 正教殊勝功德諸法懷疑無有
教誨佛世尊證見諸法 教誨諸法 不決理即不然三法印諸行無常
有為涅槃寂靜無為諸法無我 妙理印定諸法稱之為 名為智印第五畢竟空寂平等性
二種得佛無二彼岸 佛地平等自性身殊勝 功德無二即是法身真如差別
中一二相分別現行勝定 常住其中名為無二名勝彼岸 名為法身諸佛共有平等
二我二我空寂 真如殊勝功德真如遠離 有為無為遠離處中
即是佛地平等法遍知諸法 真如諸法畢竟方能 第六
善巧無餘世尊二種 流布一切世界其所成立不可 思議第一句天宮
功德化身一切世界同時 八相示現成道即世 事業善巧 化身報身
應化如是第二安立法教 功德安立一切法超過一切尋思 名為事業善巧三劫
有情現身說法大利圓滿 善巧無餘第七一切有情 無罪滿足世尊二種
功德無相相間如來解脫 究竟句調方便殊勝功德無相 即是涅槃了知三乘有情
調伏方便如實無相一切有情出生涅槃 無罪滿第二受用
身分殊勝功德受用身相間一切 受用身各各如來妙智一切 有情解脫如來解脫妙智
得究竟如來相間佛土 集會種種 受用法樂如來現身
究竟意即如來現身 得究竟有情一切無罪所願 方便拔濟離生滿足第八
安住三世平等廣大遍照世尊功德三世平等法虛空未來際記別
殊勝功德現在記別過去未來世 無礙般若東北方最後興盛 乃至正法滅盡時事瞻波國記法
正法廣說菩提樹 菩薩身滅盡正法 阿輸迦輪王此後
自利利他無盡殊勝功德 成壞無盡如來一切真實功德 亦復如是未來際無有 功德亦復如是未來際常作一切有情
利益安樂廣大遍照真實 第九心性金剛 諸如來世尊二種功德
現身不可分別 一切結對殊勝功德修習 一切二障對治聖道解脫一切
名為由此如來所有三業 無漏猶如金剛一切第二 攝受無染自身殊勝功德自身
虛妄分別煩惱雜染 如來身 雜染分別不可分別 三業離過金剛不可一切
文義開合二十一 佛地大乘 廣說不能一一第三
初四報身第一句四智報身 不論法界第二第三 二果第四廣智
總印一切有空事理第五 斷德法身四句化身第六 恩德第七神通滿勝願
第八心輪說法第九漏盡 教誡教授第一句四智 報身金剛四智
性能金剛壞事住持即是金剛真如 住持出世間
根本名為住持佛地經一如如來諸處由此名為一切智佛身
住持相續出世 諸處名為住持眾生觀察自身得失
如來法界 間斷動搖無數眾生染淨 無垢光 遍照如來二障
攝持無垢大利樂事光明遍照本質種種相生如來 緣故相生
一切處影像如來 無量善行三乘 大地大山不等
如來十地出世一切 不同分量 影像如來惡友
正法障礙眾生 影像如來 愚昧眾生愚昧
三寶良田生長一切善法聽受 不樂歸依外道豈非愚癡尤重覆蔽 影像
如來不淨匱法不信眾生 前身誹謗正法 正法業障無性不信
聖法由此其所 有性無性出世因緣 住持平等性平等諸相增上
平等法相好喜愛證法 悉皆平等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 外緣遠離平等法
變壞相似名為遠離各別 即是共相如是共相 平等性一切諸法同一所謂
四弘大慈平等法一有 情緣有情初發心菩薩二法正法修正菩薩
無緣真如無生忍菩薩 有所緣緣法界無緣無分別 具有平等福業長時無間無餘
大悲平等法二乘 一切欲界暫時如來普拔 時而不捨三苦
有情不生分別 如來證得大菩提 安立一切有情善根
諸眾生 平等法如來戲論平等 增上大圓鏡智相應瑠璃微妙
色身有情善根成就自心如是 自心如來身一切有情 平等法眾生如是語發生歡喜
如來悲願不虛 眾生不順佛語化作有益 世間寂靜同一平等法有漏
名為世間息滅名為寂靜生死涅槃 平等一味世間本性無故 名為寂靜差別名為一味
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平等法世間 可意名利 可意讚美名譽
現前讚美名稱現前身心 身心聖者居中恒常一味 不下乃至
虛空平等一味無量功德究竟 法性功德即是菩提分長養成熟 解脫名為十德平等性智
平等一切有情平等諸佛平等 第七不等 平等種種希有殊勝功德
成事十因妙觀察智十種因建立住持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 無礙諸佛妙法十力生起
智能一切所知無礙妙智種種無量 相識因緣一切智了知一切境相 境相歡喜
菩提分法十力無畏不共佛法 莊嚴可愛四分之上 因果三乘無餘觀察
世間惡趣善趣以為因果出世二乘 大乘因果佛地第五五受平等增上緣
智相受用身種種眾會威德熾盛 大法十地大菩薩大法 變化乃至地前受用
法樂六趣差別之上無邊因果五趣 差別具足顯現差別之上無邊 因果三界差別具足顯現大法
之上諸佛菩薩威神廣大甚深教法 降伏怨敵之上一切天魔外道 傾動甚深法界教法
妙觀察智一切自相共相 圍繞共相此等十因廣說 相如佛地論成所作智十種因三業
一身神通由是 來示種種工巧摧伏傲慢眾生以是善巧方便諸眾生入聖成熟
解脫受生由是如來諸眾生種種 同類示現同類 攝伏一切眾生業果
來示領受本事本生契經如來先世迦葉佛何處沙門 鬢髮大菩提無上菩提難得
惡業如是難行苦果為止 一生菩薩 親事無量如來善本宿命
如是惡行化度 得度語業 由是如來
樂法文義巧妙眾生佛言六十凡愚暫時 信解何況其餘方便
如來立正學處放逸不放逸 建立隨信行人隨法行大悲 安立學處世間安立聖道
分位差別正道出離三界 由是如來諸眾生無量疑惑成事 諸眾生意樂差別語業種種
疑惑一音一切有情隨類 獲益一音演說諸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如來本願不思議力化身
異見利樂意業 決擇由是如來決擇眾生四千 差別有情四千塵勞心行
差別障礙四千波羅蜜多陀羅尼 三摩地賢劫經廣說所謂最初 修習行法波羅蜜多乃至最後分布
三百五十一一到彼岸如是 總有一百對治貪瞋癡等分有情 差別八千四百四大種無義所生
過失合數四千修習 四千陀羅尼門三摩地無量造作由是如來諸眾生
所行不行取捨 作對觀察一切有情所行 惡行不行有德行有失善行
不行有失如是觀造作住持對治造作遠離對治 發起由是如來宣說對治
名句眾生樂說法令 愛樂發生對治受領由是如來 不定記為記別其所受領
現在即是一向分別 論說三寶福田三業 神變神通說教由此
佛世尊大聖一切煩惱病故 觀察成所作智十因種種希有 報身四智
有為皆是四智品類 灌頂寶冠超過三界第十灌頂佛寶殊勝妙智
無漏繫縛非界超過由此 異生外道卑下十地淨土 三界第十菩薩其中處所
三界繫縛如來 亦復如是非有名為超過 界別第三金剛智大觀自在
智廣二果修行自利 悲智因果成滿了知諸法 金剛智遍智二障金剛
二障金剛猶如 金剛煩惱所知真實妙智金剛智 拔濟一切有情自利智圓利他 滿觀自在眾生三業
無有遺漏大觀自在  第四決定 妙智廣智總印一切有空 事理二種二種
二智有為智能有為無常無為 智能無為寂靜無我印法定 廣大妙智
不能決定第五畢竟空寂平等 斷德法身二障 二空二空印定諸法諸法平等
二空二空法性平等性畢竟 入門平等性平等性真如 非空非有方便畢竟有情
畢竟證得名為第六 事業善巧無餘 四句化身恩德佛世尊
大悲六時有情方便 化身說法利樂菩薩二乘 等智諸菩薩報身妙觀察
中說疑網成所作智 變化二乘化身妙觀察智 中說疑網成所作智三業總有
如此解釋成事 平等性智名為事業平等 名為事業世尊
善巧無餘一切善巧 滿第七一切有情種種 滿足神通滿勝願
有神威力一切有情出世無罪 滿足有情 惡業施與
增長惡業所以大乘使 遠離惡趣惡行 當來眾苦應知
智門無罪福慧末利夫人 王妃聖果五百聖種見佛 生事迦葉夫婦道心夫妻眷屬
阿育王王女此等皆是 無罪滿足不同父母與其 無罪不能神通
滿足優樓頻螺 神通調伏 大神通入道滿勝願第八
安住三世平等廣大遍照歎佛 世尊心輪說法天眼通現在 知人生死未來未來 羅門
生天為著地獄宿住 乞兒善根說法拔濟饒益記別 三世說法利樂無有差別名為 智相現前無所不知
廣大遍照第九心性金剛 諸如來漏盡 教授三身之中金剛等於 諸佛不為一切外道天魔生死惡友
破壞惡業三業中一漏盡 教誡教授眾生漏盡對法論 疏解第四之一
四智法身報身 三德三句神變令眾生 佛功德歡喜聞法 最勝

般若理趣分疏卷第一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3 No. 1695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