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A String of Pearls of Remarks on the Prajnaparamita Heart Sutra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
宋玉沙門師會

[0561c21] 般若綱要分疏 第四科名利益無能 所見傳寫
釋經 指示觀自在 鎮國三業歸依十通無遺
無不觀世音 云自在梵本法華音聲
解脫觀世音語業 二身禮拜滿意業存念 三毒自在觀世音語業
觀自在慈恩 自在演義 別名理事不可分之
一塵本分法界理事圓融 無所罣礙廣大甚深三昧三摩地 是以三昧故云
自在十四無畏三十二 圓通通名 經行所行二明 演義

[0562a14] 妙行二者二空人我無處 名人法我執無處真如法空 二執空無二空太一
人空小乘清淨三乘清淨法空 三乘清淨一乘究竟清淨時下 菩薩普遍
二乘譯者 知見般若時三教權實多義清涼引理
若一經文。二義深淺理趣分當 五百七十八爾時世尊一切戲論 如來諸菩薩宣說般若甚深
法門一切法空無自性一切 無相一切法所願一切法寂靜寂滅一切法無常無常性
一切法可樂一切法無我 一切法一切法不可得 推尋不可得顯性空理
爾時世尊一切住持法如 諸菩薩宣說般若一切有情住持 滿甚深理趣法門一切有情如來
普賢菩薩自體一切眾生金剛藏金剛藏一切眾生正法 依正一切眾生一切
事業加行有法非有 不無非有中道理趣 非有性空理趣空宗無法
中道理趣義通實教理趣 實教理當故云 般若樞要相望
無不慧光三昧 甚深法源難思菩薩故云
如理證照究竟 經意未必 譯人三乘宗旨
觀行三明觀行 鎮國五蘊身心異名行人不識 身心真妄真妄
是以菩薩大心祕要慧光 離念明智徹法洞達五蘊 自性空即如然後三昧
子曰如是五蘊觀行慧觀性空名為 般若所行鎮國般若
實相智慧所行皆是 諸菩薩般若所行二空鎮國生死過人
身心人我實有五蘊 實有五蘊 名為一一諦觀五蘊求人我相
色蘊了知 則是觀心了知 造作了別
身心諦觀分明五蘊求人我相不可 名為人空一一緣生 不可得五蘊皆空名為法空
五蘊二空經度四明利益 一切苦真空 清涼人空觀行分段生死
二空觀行人法二我畢竟空無 怖畏度一切苦厄變易生死 究竟解脫八苦變易因緣
生死唯識觀行得究竟佛德上來三通舍下
譯者是以 慈恩互相一者二乘作意
利他二者大乘顛倒推求疑惑 宗旨便顯正釋經清涼
法相五蘊經論 般若種智 八十不出
無不是以真空 十門無礙自下 文理之前
從略 經文
不同 初二初中
小乘 舍利得名 聰慧歎德告之
譯經大比丘眾滿 告之上首釋疑 大乘說法空理
有餘太一有餘無人 無我人空大乘 空無中等無人
無人無餘太一無餘無為
無色小乘 大乘色即是空
三通菩薩 舍利經文。理當 疏略舍利子
菩薩何以 皆是三乘等位 三乘太一舍利弗佛法聰明
在於頓悟教義 心聲本則名聲法則菩薩下標
三結經文。 觀心 不必和會便便顯正
空無圓通乃是正理便顯正釋疑義門兼有舍利子中一所以
成空無礙因由標示便 科名所以 無異三義得空
有空空有 真空妙色存亡無礙隱顯 圓融一味鎮國緣起
互相三義由此三義 理事無礙其所三門 經文具足十門
理事無礙實義 法體真空往往不免
鎮國大和尚文解釋辭句 相違相違 空中無色
互相互相亡故 九十四二義全同 事理二門
成事 初二 初二二門文句全同
貞元第一之下真空 是故圓通所以是故
三義無礙真空妙色 成空圓通鎮國三義空有 通有真諦
三門即是 法執未盡深究 四門三義逆順隱顯
自在空宗妄說真諦 妙色 非有非空空有
固執不敢 真空妙色 即是
第三成事 第八三自 隱顯無二真空不異
不異真空 相異即是第九真理 二邊
第五 真空標示 前門自盡即是
四事即是第七 理即即是第十非理即是第六
色即是空 可知四門四門
四門四門 合為圓通 色有自盡
不思議玄奧無有 逆順自在 真空即真融通無有
故云合為一味圓通其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所以相違 作者緣起法一緣
緣生三無性無性 二義有相有相 緣生空無
同一緣起初二有望 有空無性
無性空有 二義無礙二義 有望
緣生非常有為 緣生斷見真空 即是真空即是不空非空非有
中道非有無二 非空無二真空非空有無 有空非有無二真空
空無一味上來鎮國和尚 理事無礙法界 正義可見分齊正當
終教 顯教經文 二義問答
疏語始終交徹 無礙中道玄旨 經文一字所得
佛德是故 合為一實 觀行
釋經 疏略不出止觀 第二
一切境界相唯識道理分別故云 三昧知法
一行三昧真如三昧根本文殊般若經云何一行三昧佛言法界 緣法一行三昧一行三昧
河沙諸佛法界差別乃至廣說 真如三昧無量三昧文殊般若 觀空
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鉢舍那 第四瑜伽諸法勝義理趣 無量安住理趣世俗妙慧知名觀空
安立世俗無二不異真空 無礙心境
可謂止觀行為究竟隨時 隨時具足具足 下次不住
一切法自性無生妄見不住生死 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 大悲福德攝化眾生不住
不異悲智 隨順法性不住二邊故云無住
鎮國大智自利大悲利他 不住三智一心三觀而言 瓔珞智者次第三觀一心三觀
入空二諦假觀 平等觀二空方便第一義諦 瓔珞經虛妄俗諦
真諦歸真入空入空虛妄 二諦假觀
二乘不成佛法眾生是故觀空 假觀而言平等
平等破用 平等觀二空方便觀空生死 涅槃二空方便
方便心心 薩婆若二諦次第三觀 三觀釋論三智實在一心
三觀一諦三諦 三觀乃至一心三智 三觀瓔珞一心一心
三觀故云瓔珞經 而言文中無礙泯絕
第一義諦清涼不二真空 假名即為假觀合上中道 平等破用可以
之前普遍 一心三觀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不異
中道不同經意融通 辯才舍下第二法體 科判義演
釋經三科七大法空 形相不同 真空
諸法緣中空理諸法 無二中道
釋文無二中道 中有只是 無二實相不滅
不無故云無二 空義鎮國無妄妄法 有無一定有無真空妙有
無妄定性 真空便是故 真空三論空有
涅槃無能 妄法妄法 緣起無不無性
無不不下 中論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 不異不來亦不去八不清涼
不生不滅含義無盡略舉八不不生 佛法正教義味無盡 是以賢首清涼
破法中論不生不滅 一切法八十無盡經論不必展轉
不來去得非一不生不斷 就位
見道內外 雜染眾生本際 無邊煩惱無始來生生滅
流轉眾生界故云凡夫生滅 空性生滅是以 真空道中見修二道十地
十地見修故云菩薩 能所 未盡
淨德淨德 真空 道後究竟
今圓福智圓滿 染淨覺真 不容是故云何
佛性 第二卷第三復次 佛性三性
佛性一應加行 三圓滿二空真如由此應得 菩提心乃至道後法身加行
提心由此三十七品十度十地乃至 道後法身三圓滿加行由此 滿佛性應得具有三性
自性引出清涼自性 凡夫引出發心 聖位無學聖位發心
已去解行發心約見 發心自性佛性 雜染眾生中有真如引出菩薩位
真如無垢真如真空 性空若干 分位
青黃 青黃不滅 不生不加
無成生下 熏習妄心分別有色是故
真空 觀行 三無性無自性生無自性性
無自性三無性 無相無相唯識三性三無性安知
無相有道理 古今無可生滅染淨 因緣生無有故經云一切法無來
無有無有不可得 圓成 空性法相宗
本性圓成 無何生滅緣生 無性無性染淨空海
虛空平等本性增減鎮國 一直 三無性二義顯正
未見可知 第三釋經法相 第三
真空妄法真如 實有妄染空無染法無不真如
廣說八十法相開合 開合經意 第一義空無性
諸法實有有無相違是故 中道相違無色壞色
真空不妨 真空自性緣故無故 不待近古空理
法相開合五蘊五陰云何所有 現在內外遠近一切
色蘊積聚財貨積聚乃至識蘊 顯得廣大名為 眾苦云何實有
有為實有根境實有 一切實有執著實有觀察實有聲聞終教即如頓教
不可說一乘法界十二處 色界色處 云何生長
種子眼下三空十八界 建立色蘊十界五根 五境法處受想行蘊法界
識蘊七識六識故云 可見 云何一切法種子阿賴耶識
種子能持自相廣義 逆順緣起鎮國
緣起深義佛教淺深多種 因緣水土十二因緣本末
含法界緣起大經 窮究性相無盡一乘三乘緣起十門瓔珞經三乘
廣說二明 十門逆順緣生 還滅以為逆順生死生死
無明緣行生死無明滅 生死流轉還滅二門 逆順第十三道性空
因緣生無有 不可得諸法本來 無可
因果四聖諦聖者 正法二義一者 不捨真實決定
出世二種因緣虛妄差失審諦聖智不虛凡夫 不得聖智
聖諦瑜伽緣故一法勝解凡夫無後 法性勝解審諦
世間因果四諦大小事理 不同十二因緣無理事略苦集無道六波羅蜜
顯出世間世間苦集世間因果四諦包含具足所知改易逼迫別名
亦即逼迫身心苦行生死 有漏色心 積集增長出名
出體能化教法因果滅道因果涅槃 寂靜名相涅槃出體
止觀八正道示教 說通大小乘智論小乘有相 無相大乘無相即如
天台四諦一生無生無量 性相生滅無量 性相生滅無量無生
正當無生何者苦聖諦 和合解道無道四緣
無生陰入無明 塵勞即是菩提生死涅槃 中正無道
世間無道出世間不捨同一 中道無有 即如何所如如
集中無明塵勞菩提菩提 體外不同無生空無 云何則是即是
不可生死涅槃體空無可生滅中正別有中道別有正道無邊無邪無可
即是圓通無礙一味第四境智能所四境
是故所知菩提 涅槃有法勝過菩提涅槃 如夢文殊般若
無法無法境界境界 平等平等無能無住鎮國
法性證入法性無性何所 不分無能 不能二法無性何所
性空無能虛空不住虛空文殊 文殊佛法豈不文殊 世尊不見有法佛法何所
佛法成就 文殊不見何所成就性空豈不得無
文殊答曰無著無著得無 法性證入唯一如如 能所
顯宗躡跡中文中道 前後相違 空即是色無故相違
二乘圓通 清涼妙色 真空不盡
空也不立 般若四句 不立不盡
豈非 大品引證諸法無所有無妄如是妄法
不立 定性實有如是 顯正三義一法
一味差別二義空有二門 違者不同空宗即是即為 清涼性空終教即是
空有交徹即是圓教 以下第四所得 令正起行斷惑
四明所得 一道始終豈可 斷除眾生經家行者解理
便 依果無得得當獲益所得 通論般若有權所得故經云
有情聲聞乘決定 證得無漏乃至無上決定無上菩提
般若二乘法華之前未經 三乘三乘 與其
以下 無得由是如是 斷惑所得證果清涼
無所得般若般若無得智慧 大品無得大品 所得方便不住事理生死涅槃
事理無礙方便真空 是故十度菩提 是故從此真空無住建立諸法
諸法無礙 大用無得足跡蕩然 無得清涼非但有性而已
自性不空如法 相宗無依三論不得 無自性不空
無性緣生緣生無性常有交徹真空妙有 以來
所得舉人依法 無得般若智慧法行般若
不到心下 科判 煩惱障
不解造業輪轉所知障 解脫不了自心諸法性相三界 下乘不得成佛般若二障
解脫 天魔外道現形行者起信本末
論說顛倒夢想生住異滅 眾生我我所不覺 顛倒淨心無明
四相煩惱般若 煩惱諸法惡因 成華
無不無住大般涅槃具足 淨信 菩提涅槃不同無得真佛空也
佛德智光 無不無盡 究竟小乘慈恩三藏
未有 不從實相 發光盡性
諸佛舉人依法一門 妙莊嚴
釋義 理智正覺如量智性相觀察故云等覺至極無邊
一切種智下乘無有上來 第五
經意四德 功能滿無有 就位
總結變易 方便生死因緣生生死無有生死
上來分齊祕密般若自下 前科
經意 正說疏語 諸佛心印不測
應機祕密不可說因緣 無言而言文殊般若
智度論解釋智論阿字實相 般若捨離名字般若 波羅蜜觀照般若不生實相
般若大品阿字門一切法不生智論 菩薩一切諸法阿字即時所謂一切法不生
阿耨不生大品 塵垢 離垢大品
第一義一切法 波羅第一義大品 不可得即時一切法
言行大品字門諸法名性不得不 一切法不得不不來
故知因緣 迴向般若深邃劫難 真宗迴向實際而言 般若真宗佛法大宗

[0568c17] 般若心經連珠 ()

[0568c18] 心經賢首國師 文約 為難華嚴法師
舊章一日從眾出新 名曰連珠遺訓以為指南經論 格言程式
豈不 乙酉中秋既望沙門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 ()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3 No. 1713 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