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Guanyin Xuan Yi Ji 觀音玄義記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觀音玄義記卷第四
四明沙門知禮

[0915a22] 約法生法不周次第 生法二種慈悲二教眾生 有所緣何得名
別無別教圓教初心慈悲 猶如不動 無念慈悲得名
圓頓一念 有無非有如來 法緣雙非無緣佛心
一一不思議眾生 初一心緣一界 一心十界觀眾生
法緣畢竟眾生難思真實 假名非獨人我稱為假名十界 性體力作因緣
果報本末究竟等 凡夫一心 不識聖法一念遍知慈悲
聞名學佛慈悲一念 因緣苦樂本末慈悲 十如解釋人天二乘
菩薩苦樂人天 觀法
兩界 一念地獄地獄十法十法二相
三體大本摧折色心 乃至不絕 受苦作惡三業動作
我所一切 婬欲既成 習果心境隨心
滿燒然本末大本 本末修性 不二修性本末
得名究竟地獄若非十法不成一界當下 佛法有法云何互具
佛法凡聖云何地獄十法 凡心地獄 十法佛性大王化外十二
年中供養五百婆羅門大乘 不歸 五百一念何處
地獄從何知人 方等悔過便生佛佛身地獄佛性
過去殺生祭天地獄 教化九十地獄方等佛言 地獄
剛柔 大權示現惡相地獄佛性三佛上品惡心中道四佛
大用自在五佛無住 一切法佛界 因果本覺
住著無住不順無住 佛界因緣果報豁然 方便智師子
百獸師子點化百獸須知 佛界修性大本 性體佛性力作佛界
凡心作意性起即是正因 即是智行而言
地獄 二果地獄無不本末 修性地獄大經
佛界十法雪山惡心毒草佛法勝地 豈不地獄
十界地獄各各 可以菩薩慈悲十界 解釋善惡菩薩
一念十界善惡 善惡 七法因緣所生
果報大悲 七法因緣所生果報大慈與其

[0916a15] 善惡苦樂皆是法門不生不滅

[0916a16] 不可菩薩苦樂 無緣是故慈悲
所生苦樂因緣皆是 一切苦毫釐一切 慈悲廣普塵劫眾生與其
無緣無二結成慈悲 地下就地料簡 乘機下乘第三
大聖現身說法發令善心 婆羅門
觀音遊戲地獄大悲受苦二法眾生六界生死不得十界二乘即真菩薩
一念即非次第 一切眾生安得 明法二乘
菩薩二諦一空一切 畢竟具足三千空名法緣安得性空 法空十界
畢竟 無相二十三千 及於依報三千無我無能無我無得
不但 家法引證三千 即是終歸二眾生下慈悲
慈悲生死涅槃 無二不覺 三諦慈悲十界
苦樂淨名引證真實三諦即真 結成可解無緣 別名有緣

[0916b20] 慈悲 眾生苦樂無緣

[0916b21] 大乘 同體慈悲眾生差別名字 眾生眾生同體苦樂
無能無可 慈悲未來際一切苦究竟 不獨無緣生法何者假名
法緣空寂三諦俱空無緣三諦 圓融三諦豈可同體 隨宜三門
說法不捨無緣三觀慈悲 觀法六界
假定有所十界不定 六界 有所十界不定無緣
十界性相十界 二邊既是中道 不可思議無緣如是
慈悲自在 一切苦與與究竟 無緣相應無緣
二行理性慈悲性起三觀 無緣證悟
無緣明鏡體現磁石拔苦二三三諦 普門三諦即是中道
中道誓願 釋名弘誓通明
功用通明慈悲苦集 二諦苦因二諦因果 苦果
清淨 涅槃生死 前後拔苦難易
大經 道品漿有漏 四教道品調方便
三明總要 四諦一心出世間二種因果非一總要不出自心何者四心
定慧證智豈非四諦皆是一心 四諦四弘二次 大師偏圓
六行 上勝四無量虛偽 二乘菩薩
分齊界內二乘別教以次初心 初一圓照十界苦集四教
一念圓頓遍知四諦 凡夫大乘 有為見愛二乘
大乘無為 無明淨名生死涅槃 結使餘習聲聞
正使通惑餘習三大二乘 道品乃至真愛無為
等覺大乘 更加法界 法界無為無明
無為二種第十 等覺法界淨名疏記 遍知
遍知人天 不動不出有名無義三教 不成二圓圓教
中道三千名實不動 大乘以此為因故 實相究竟名為劫火
無明 修性菩薩起誓十界 十界眾生善惡
不知何以 次第善惡 何以圓融
別教不知 亦復性相 一如十界一一
重重不出善惡 不斷不生故知
偏圓顯然可見故云 十界四諦迭相三修 大經五行
第五行者聖行戒定慧梵行慈悲 喜捨皆是地前三天 上證第一義天天然成行
嬰兒三乘七方便 現有 皆是次第
五行大經一行如來所謂 大乘大般涅槃大乘涅槃 次第如來修行
四斷二觀三乘 二觀十向圓修中觀 中觀初心見思
中道無明拔根根本枝葉 大地中道二觀 三觀得名法門
華嚴善財善知識所見知識一法
五十彌勒第五十三文殊普賢不復 一法故知即是 圓頓大經二十五三昧
二十五有三昧調直定而言調不得所以 二乘入空菩薩法王中道調
三諦之下之外 種種助道禪定名為眷屬六神通神通 天眼宿命如意
神通瓔珞天心通名天然 無礙神通今文略舉天眼 明天羅漢見大
大論第五羅漢用心 大用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 佛土大部文句佛見
世界不以 漢人三藏菩薩河沙佛土別教天眼
約同有餘體質 今圓圓教十法界天眼 具足五眼六道二乘
菩薩法眼見佛佛眼

[0918a02]

[0918a03] 淨名十法界 天眼三諦無二名為佛眼眼見 二乘背捨勝處一切處
十四變化神通六度菩薩道場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