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Huayan Jing Tan Xuan Ji 華嚴經探玄記

Scroll 1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卷第十九 (第六知識)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

[0464b17] 自下十行善知識

[0464b18] 歡喜五分勸修國名 救度者財施一切 名為得出名為比丘
比丘表示施行 善現可知

[0464b22] 第二 時下思念 初一般若莊嚴 一句所行
有為無性剎那離生 真性語義 第三申請推求簡擇
於都無著隨緣 比丘明見經行 出世修行正報殊勝 佛果相同行者
聖法天龍眷屬 供養爾時申請可知第四 答言法界得法
善男子法門 初中初年出家 年少十住故云
自我諸佛三十六 三十八自我生來 生經諸佛 一生多劫
入佛為生自我菩提 涅槃 因位 (云云) 。諸佛成行
一句莊嚴中標一定具足嚴淨釋出 如次可知就業十一
因故初三莊嚴普賢行菩薩行願力初二供佛聞法菩提護法
二行所知三結 名曰燈明不可說常用名為隨順天竺本名不休息菩薩解脫

[0464c26] 第五金剛同類 二報一生 不死
無盡普觀云何第一歡喜

[0465a02] 第二饒益

[0465a02] 勸修國名 大江國有 從事外道世人
洗浴滅罪以為持戒 捨離童子天主童子 清潔自在天主天竺應名自在因陀羅帝釋
云自在相近

[0465a11] 第二善財 敬辭退

[0465a13] 第三申請推求告示 天竺本名而言 戒行河水
河水即是江水二見其所 三聚戒方便 申請可知

[0465a18] 第四答言法界法門善男子 初中文殊表明
故知十善十惡 非一故云算數智論菩薩戒微塵 善惡因果決定有人
除斷律儀戒 因此 世法出世 天竺本我轉變一切法二明
二法功能善惡 是故復次算法 三結可知

[0465b01] 第五 大菩薩 當下第二饒益

[0465b04] 第三

[0465b04] 勸修內城 南海下文出於法施不可故云優婆夷
自在故云自在 作用故云自在 天竺本名真實滿

[0465b10] 第二善財 敬辭退戀慕歎德 可知

[0465b12] 第三申請推求 方便二進明見正報 依報
四攝四一眷屬 語音申請

[0465b17] 第四答言法界中有法門 法屬 初中出生無窮無盡
利物功德莊嚴二業 明法下令
眾生二乘三施菩薩初中一味真如 其所說法增減
無盡只是同法 無盡緣起是故無不應機無不無不本位法界故云 眷屬
二十八初十方便 境界四句修法菩薩十四 滿諸菩薩 善男子
可知

[0465c05] 第五 第三

[0465c07] 第四無盡

[0465c07] 勸修 精進故云 以為長者精進
最勝甘露

[0465c10] 二時善財敬辭退 時下憶念漸漸

[0465c12] 第三 周遍申請推求樂求 正見殊勝依正眷屬 請問

[0465c15] 第四長者答言法界初發心善男子法攝眷屬 饒益可知法門無盡
虛空隨意以為其所 明法功德寶藏如意 舉事先見
虛空三昧正是十行 法令五結法門

[0465c22] 第五 別有當下 第四無盡

[0465c25] 第五

[0465c25] 勸修名師 十德諸佛菩薩 處在故云師子
以為長者法寶 頂髻法成 天竺有法長者 可貴

[0466a02] 第二初設 敬辭退法門修長 可見

[0466a04] 第三周遍推求明見 申請遇見道力隨緣 便

[0466a06] 第四長者法界 四一方便加行 正見法界因緣
所知 我家 正授善財證見法界
廣大重者向上 略作 八聖道以為八門
四無量八門施食初地寶衣慚愧衣服三施 忍行用以內眷 地道五結正法
五明菩薩充滿 般若大智現前 十門照則
見法便 三結如是
菩薩殊勝 種種教法別異 常住菩薩中有證得 減法神通三世間自在
一切九地受持佛法補處 十地職位等覺一切如來 妙覺初發心成果第二
總是十行 歡喜乃至第十如來充滿真實一切二重 十行十住十信迴向
地位十行諸位 一切是故第五 十行海幢比丘十住佛說十住一切長者
所居十行一切 以前第六 第五居宅 不同第三
菩薩 無盡初四 法施而後領受
因而後果十位 可知長者因果 以為得中
中善迴向 滅除貧苦初四 見佛菩薩正法
滿 法名宿願 成滿滿足大願法門
菩薩解脫無礙莊嚴道場 道場宿願無礙 無障礙願力道場

[0466c01] 第五不可 滿不為 梵本云何
功德 不能了知現行不能上下 第五

[0466c07] 第六善現知識

[0466c07] 勸修國名 實利分齊般若 名實名利
六行妙智 故云則是 約法
普門長者 普眼妙香眾生以為

[0466c15] 第二 初一 所得一句樂求三句成就菩薩
解脫根力行願隨心一句

[0466c19] 第三申請二見 依正申請

[0466c20] 第四法界 發心方便二我一切 法門法名就業 中有通化眾生二我
起行上供諸佛中有 與其然後 心病稱揚正授大行初二
安樂眾生攝化方便利益 正授法行第四中有十四 菩提心以是讚佛
一切智大悲眾生心 淨智厭離有為勝行 大願十一正授十度行法
大願施行乃至末後 起行燒香 如願供養可見梵本
三結令眾生歡喜 利樂眾生普門燒香法界見一切佛
天竺得令一切眾生普門 供養身法

[0467a11] 第五 一句一句 當下第六

[0467a14] 第七無著知識

[0467a14] 勸修 滿方便滿足 善巧智圓違順自在

[0467a17] 第二 初一以此無著善巧 諸位故云次第
教法作下人力如是 思念得勝大心十六初九 分行二見諸佛得勝

[0467a22] 第三 申請問答指示 依正 真實不生
菩薩方便密令初中 善知識至此不虛何以 善財豈不何故 須要
菩薩道順道二行差別 甄別戒學甚深菩薩 如此方便智行殺生無染 過失無量福德無上菩提
二種一實變化 行者了知前人必應定作無間 便使作惡
捨命善道菩薩 殺業地獄受苦 苦惱來世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