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3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三十六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272c22] 疏。第八毛光照益三昧中。言智契解脫之門 等者。總出光明之因具悲智故。先此上一 句約智。亦是約表釋。謂毛孔表解脫門。光
明表於智慧故。二正明智慧故。云智契解 脫之門。
[0272c26] 疏。慈熏身語意業者。約悲智釋。 以菩薩曠劫慈悲熏修三業故。
[0272c27] 疏。後具一 四總持者。一法持。二義持。三呪持。四無生忍 持。如七地中廣說。四持並具。何不自在。
[0272c29] 疏。 不以不見疑菩薩之無光等者。此下別釋 絕疑之義。絕於三疑。一以不見疑無光 明。二不救劇苦謂光無益。經文以如盲
不見日等雙釋二疑。三亦不高推果用下。又 遣一疑。謂此作用是佛果用非十信故。
[0273a05] 疏。 既言量等三千。則不壞次第等者。此亦遮 其不信十信八相成道。謂十地方能故云不 壞次第。謂十地菩薩受職。有大蓮華量等
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十定品辨等覺菩薩有 一蓮華量周法界。周法界唯大。百萬億中但 言三千故劣後二。今疏十二頌六對。一一
對中有十義五對等者。疏文分六。初總標。 二欲辨無礙下。總辨定慧。三言五對下。正 明無礙。四上來無礙下。總示入門。五又向
云色性下。彰其含攝。六此是菩薩下。總結 勸修。初文可知。就第二總辨定慧之中三。 初總指當文定慧之相。二定慧雖多下。彰其
類別。後所以局見之者下。總示得失。二中 又二。先總辨為二。二者用二不同。今初。
[0273a19] 疏。 制之一處無事不辦者即遺教經文。然亦可 通理。以其先後類例多約事故。即是彼經 八大人覺中第二明精進初云。汝等比丘。已
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乃至云。此 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 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
踰也。喻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 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 騰躍跳擲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 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
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0273b01] 疏。能 觀心性契理不動者。上句即涅槃經意。彼第 二十七師子吼品云。以彼立三品定故。經 云。善男子。一切眾生具三種定。謂上中下。
上者謂佛性也。以是故言一切眾生悉有佛 性。中者。一切眾生具足初禪等。下者。十大 地中心數定也。今但義引耳。從契理不動即
義說也。觀其心性即是觀門。而云定者心 性是理觀。即契理與理相應。湛然不動故 名為定。
[0273b10] 疏。明達法相事觀者。如起信等。
[0273b10] 疏。 善了無生者。即七地經云。了法無生名般 若是也。
[0273b12] 疏。諸經論中或單說事定等者。即 第二用二不同也。
[0273b13] 疏。如起信論止一切相乃 至等者。論云。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 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
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鉢舍 那觀義故。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 不相捨離。雙現前故。次論云。若行若住若 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謂雖念諸法
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 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 亦即念性不可得。釋曰。此中先止不礙觀。
後觀不礙止。皆止約入理。觀約觀事。第 一經中已廣引文。兼辯大意。以疏對論文 相可知。
[0273b25] 疏。或以理觀對於事定言下。經 一心不動等者。即七地偈文。然今經云。於 道不動即修禪。忍受無生名般若。蓋其義 引小有不同。
[0273b28] 疏。禪定持心常一緣等者。即 第三十三經。彼具明十度云。如其迴向行 布施。亦復堅持於禁戒。精進長時無退怯。
忍辱柔和心不動禪定下同。今此但取明 定慧文耳。
[0273c03] 疏。言五對者下。第三正明無 礙。於中先別明。後總結。前中五對即為五 別。然其五對皆約經文。取文不同。第一對
取根境。如初偈將上於眼根中對下於色 塵中作義。於中有三。初明根入境出。二為 顯下。出所以。所以無礙者。略有三義。一
唯心現故。二緣起相由故。三法性融通故。廣 如玄中。以是最初故。具出所以。下多總略。 三境入根出亦然。即例釋後偈。
[0273c11] 疏。第二對 者。即於入正定中作義。於中文四。一正 明。
[0273c13] 疏。分別事相等者。緣從色塵中出。明知 眼根中入是其理定。
[0273c14] 疏。欲觀性空等者。緣於 眼起等是理起。明知色塵中入是事入。二 以契即事之理下。出所以。唯約事理無礙
明所以。於中二。先成上分別事相應入事 定而入理定。後制心即理之事下。成上欲 觀性空。應入理定而入事定。三而經中但 云下。出二定得名所以。顯上入正定所對
之文。由對觀故。四亦合將根事對於境理 以辨無礙者結例。謂合有二偈云。於眼 根中入正定於色起定。心不亂。了色無 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於色塵中
入正定。於眼根中三昧起。分別眼性不思 議。諸天世人莫能知。
[0273c26] 疏。第三對理事無礙 等者。即約經文從定起。對於後半以作義。 疏文有三。初正明。次以所觀下出所以。三
亦應下反例。初中疏文但作初偈不作後 偈。若具應云欲了真理。應從理觀起。而 反從事觀起。謂前偈示現色性。是事則色塵 中三昧起。義當理觀也。後偈說眼無生無
有起。是理性則前眼根起定心不亂義當 事觀。出所以可知。疏亦應將境事理對 根理事。以辨無礙者。三反例此意稍隱。先 應問言。上辨二定但云亦合將根事對於
境理。今何雙言將境事理對根理事故。應 答言。以上二定不能自別。要因起觀方知 事理。如眼入定未知何定。以見塵上了 色差別。是其事觀欲令無礙故。說根中入
定是其理定境入根起既了根性空故。說 境中入於事定。則經文中。已辨根理對於 境事。故但合例以將根事定對於境理。今 此二觀不因定別。根上境上各有二觀。謂
根入定即於境上從理觀起而分別事。於 色入定即於根上從事觀起分別於理。經 文已有此二未於境上從事觀起。分別 於理。及與根上從理觀起。分別於事。若作
偈者。應云於眼根中入正定於色塵中 事觀起。說色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 作。及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根中理觀起。 分別一切上妙眼。諸天世人莫能知。斯則
境上事起觀理。以對根上理起觀事故。云 亦應以境事理對根理事以辨無礙也。
[0274a25] 疏。第 四對出入無礙者。即於經入正定對從定起 言及起定不亂。作義於中二先正明。後若 以事理相望下。句數料揀。事理四句但出其
二。等取餘二。謂三理入事起。四理入理起。 上且單說有其四句。若單複相望應成九 句。於前四上更加五句。謂事入事理起。理
入事理起。事理入事起。事理入理起。事理 入事理起。故為九句。疏又成四句。即根 境出入成四。但舉其一。若具應云二境事
入根事起。三根理入境理起。四境理入根理 起。若更交絡乃成十句。五謂根事入境理 起。六境事入根理起七根理入境事起。八境
理入根事起。九根事理入境事理起。十境事 理入根事理起。以其事理相望。屬前事理 四句故但云四耳。
[0274b11] 疏。第五對二利體用無 礙者。此有兩重無礙。一體用無礙。二二利 無礙。下雙牒釋。言心不亂是體者。全用根
起三句。以對境起中後二句。作義則根起 三句為體亦為自利。謂於眼起定心不亂說 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而言不礙
現於廣境者即取前示現色性不思議。諸天 世人莫能知為廣境。亦全用此二句為利 他。疏良以下。以體用無二。釋二利無礙。然 上疏但約眼色根境以為體。例後五根境
可知。
[0274b21] 疏。此上十義同為一聚下二總結十 對也。於中又二先正結。後又經且約根境 下。例顯若境境相對即下於自他身自在中
攝故。此不明根根相對等。但略無耳。例亦 合有。若具說者。應云於眼根中入正定 於耳根中從定起。示現耳性不思議諸天 世人莫能知。於耳根中入正定從眼起定
心不亂。說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 作等。成六根互用。疏一塵入正受多根從 定起等者。亦略無耳。若具應云於色塵中 入正定。於六根中從定起。示現六根不思
議。諸天世人莫能知。於六根中入正定。於 色起定心不亂。說色無生無有起。性空寂 滅無所作等。復應有一根入多塵起故云
等也。等字等於兩重。一等多根入一塵起。 二等一根入多塵起。若具應云於眼根中 入正定於六塵中三昧起。分別六境不思 議。諸天世人莫能知。於六境中入正定眼
根起定心不亂。說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 滅無所作。餘根對塵亦然故云並略不說。
[0274c12] 疏。上來無礙深妙難思下。第四總示入門。先 問。後今當下。正示知事理無礙根境亦如 總觀也。念慮不生總止也。即禪門大意。
[0274c14] 疏。 又向云色性難思下。第五彰其含攝。於中又 二。先收總持等。會佛名經。後約三觀會通 智論。前中然十二入。約其含攝並稱總持。
約其性空究竟並稱波羅蜜。約其性本清 淨皆解脫門。約其覺性圓明並得稱佛。故 佛名經云眼陀羅尼自在佛。乃至意陀羅尼 自在佛。色陀羅尼自在佛。乃至法陀羅尼
自在佛等。
[0274c22] 疏。不唯取相為染無心為淨而已 者。結彈北宗禪門但得一分之義。謂彼云 眼見色意同知染法界。意不同知淨法界。
意同知即眼陀羅尼自在佛。眼等總持度門 等者。今謂亦是一義。但得不起心之義 耳。不同上來十重五對無礙自在等。
[0274c27] 疏。又 以智論三觀下。第二以三觀會智論。於 中有三。初明三觀。次辨三止。後雙結上 二。初中先明次第三觀。後三無前後即一
心三觀。言此二不二色性難思中道觀也。此 有二種中道。一但合上二以為中道。此 之中道大乘初門。二色性難思即佛性中道。 斯為圓妙欲辨包含故雙出耳。
[0275a05] 疏。對此三 觀下。辨三止。一方便隨緣止。即假觀家止。 謂方便涉有隨一一緣住一境故。二體真 止。即空觀家止。體達真理與理冥故。三離
二邊分別止。即中道家止。不取有無等二 相也。以上對經文之次故。以假觀為初。 今對上觀亦以方便居首。若準智論中。 先空次假後中義如前辨。
[0275a12] 疏。既止觀雙運下。 三雙結上二。於中又二。先結止觀。諸處 多明一心三觀。既有雙運則亦合言一心 三止。若具亦可言一心三止觀也。
[0275a15] 疏。即一 而三。下二結三一通於止觀。即一而三體 隨相用故。即三而一相用即體故。雙照三 一體用顯然。雙遮三一互奪雙泯。謂即體同
用故。非一即用同體故非三也。
[0275a19] 疏。一一 釋文準思可見者。今將三觀以對經文三 觀。以遮照等亦然。謂色相難思是假觀。眼 定即是隨緣止。性空寂滅是空觀。色定即是
體真止。色性難思是中觀。眼根即是離二邊 分別止。以色性有三義。若以變礙為性即 假觀攝。若以真實難思為性即中道攝。故
二觀皆用雙運即是根境對辨。二俱宛然即 是雙照。二俱無礙互奪雙亡即是雙遮。
[0275a27] 疏。此 是菩薩圓融功德等者。第六總結勸修可 知第五喻況玄旨中。
[0275a29] 疏。眾生含其前三者。以 業報二字是第四故則初一含四。
[0275b01] 疏。菩薩神 力由三種相除佛後二者以無障礙約二 障盡故。成立有情未周遍故。疏然取分喻 者。由上云無可同喻今何喻耶。故云分喻。
無可喻者下經云。三界有無一切法不能 與佛為譬喻故。言分喻者。喻有八種。一 順二逆三現四非五先六後七者先後八者遍 喻。如涅槃說前文已引則有遍喻。今對遍
喻但取少分。如言佛面猶如滿月。但取圓 無缺義故。今喻亦然。以小喻大者。若易中 射隼于高墉。以況天下等其事甚多。疏令
聞喻者。忘象領意故褒以智者。周易略例 云。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 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於象故可尋 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
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 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 象。猶罤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罤。筌者 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也。然則言者象之
罤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 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於意而存 象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於象而 存言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則忘象
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 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盡意。 而象可忘也。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 是故觸類可為其象。合義可為其徵。今
疏用此文故令忘象領意。謂如水現四 兵。是喻是象但知菩薩無心頓現。則水印可 忘矣。諸喻皆然。若能忘象得意斯為智 者。執象失意乃成愚滯故。法華云。諸有智
者以譬喻得解。疏江南之人。不信千人之 氈帳者。即顏之推。字介文。家訓歸心篇中之 語也。
[0275c05] 疏。為毒塗鼓者。即涅槃第九如來性品 云。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以雜毒藥用塗 大鼓。於眾人中擊之發聲雖無心欲聞
聞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橫死者。鼓合涅槃。 死喻滅惑。不橫死者。喻一闡提。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