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6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六十二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493b06] 第二正說

[0493b06] 中論分為 三心 釋文初一可知

[0493b08] 四分加行 無間解脫道者第二雜集 第九俱舍賢聖應知一切
加行無間解脫加行 道者無間道加行無間道斷惑解脫道無間道解脫道
解脫應斷最初所生道者解脫道 涅槃名為
道者雜集即為二障煩惱 有加無間大意

[0493b18] 初一三心如初

[0493b19] 因分第四釋文第一清淨對治 增長因分以是二分因故

[0493b22] 初十法明門 引證 十法三明
五言智者 智光 地下引證四言 說法便以下
智光如來說法思惟 觀察疏略三重一總 染淨能所第三釋文

[0493c02] 二者人法二空二空 其三即是真如自有一者 法相宗二空真如三諦假名
有諦二空真如中道第一義諦三諦三觀空有不二空觀 假名假觀合上以為中道 相續二空
真實二空真實即是真如異名名相可知

[0493c11] 後五 中有初三 生滅染淨
法相宗真妄和合染淨

[0493c15] 由著 欲界由著色界四禪不出 正受由著有無
空想無所有非想非非想 欲絕不出三界唯心總結上文如下

[0493c20] 廣大 第二清淨

[0493c22] 初中三句 不同 十智
十智內法 如來教化名為何時同時應知
若爾分為 上品猶在三地上品與此同時十智 異體同時自問法相
明智有別是故云何眾生世界
三寶說法故云 此前
十智云何應答二義 能化能化能所能所相成 二者相會十智
故云內法性相 分之性相一時何以 教化如來如來自身所有
諸法以是顯示如來 如來故此十法安住

[0494a18] 如來第二不同 無生忍如來究竟 故云

[0494a20] 瑜伽第三 成上內法五方便第三方便

[0494a22] 大乘菩薩住處論主一時料揀 解釋住處畢竟
大乘復重菩薩住處 大乘

[0494a27] 三寶 之上故云

[0494a28] 分別 釋論分別 初二釋論

[0494b01] 初二隨煩惱

[0494b03] 煩惱經文生死故云

[0494b05] 前因觀眾生 國土

[0494b06] 自利行者 釋經煩惱生死理會三菩提菩提
涅槃無所有菩提 無所有全同涅槃 世諦理解難以
云何 相見道中安立而是 如是而是
別理自有 後際無所有 三世有法無有第五經疏
緣生十智正觀 教化 佛智佛智內法菩薩 如是第三對治修行

[0494b21] 大智 二行總有自利利他 大智大悲不住 涅槃即非凡夫聖賢菩薩
結成無住

[0494b25] 論主別有 所以四門

[0494b27] 覺因三乘菩提俱舍 賢聖無生智名分 覺者無明睡眠無生智為此
三十七品菩提菩提分

[0494c02] 同異 智論明法一心引證差別 大義

[0494c05] 分別四諦第二引證 涅槃第十三十二迦葉菩薩 佛言世尊一時河岸尸首
爾時如來少許樹葉諸比丘 一切因地草木諸比丘世尊 因地草木不可稱如來
不足諸比丘我所一切諸法 大地草木諸眾生宣說 中葉 (迦葉) 世尊爾時如是如來
無量諸法四諦即為 應有迦葉善哉善哉 利益安隱快樂無量 善男子如是諸法四聖諦
二種一者二者 分別有無 悉皆聲聞緣覺所知 廣說 (云云)
善男子因緣 無邊無量聲聞 不能善男子 煩惱分別煩惱不可稱
如是不可稱聲聞緣覺所知善男子 分別無量無邊
無量無邊聲聞緣覺所知 四諦有無 之中故知三十七品分別有無 三十七無量道品

[0495a02] 心行大小 不同差別釋文

[0495a03] 淨名第四大義三經 淨名童子 其中三十七道品道場有為法
善男子菩薩波羅蜜 化眾生有所足下 道場佛法得道
即是道場萬行得道即為道場大菩提 法身淨名方便品國王 問疾說法仁者
無常無力便 佛身佛身法身無量功德智慧戒定慧解脫解脫
慈悲喜捨布施持戒忍辱 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 波羅蜜六通三明三十 道品生法

[0495a19] 菩薩陀羅尼第三 能破攝一切法陀羅

[0495a22] 涅槃涅槃 二十九二十七佛言善男子眾生 不一不二諸佛平等猶如虛空一切眾生
共有八聖道 明見佛性善男子雪山名曰 忍辱醍醐眾生佛性亦復
正義師子吼修習八聖道見佛 不然若是
平坦八正明知八正 見佛即非三明體性 明體
中有假實出體五蘊出體 諸法出體初中三十 俱舍賢聖實事
信念喜捨輕安 即此思惟輕安智論 覺分即輕安義

[0495b10] 二戒 三十七二者 信力八正中正正業
正命四者一念念力三七 八正中正精進 四正勤精進精進力精進
八正精進四神足定根定力覺分八正 四念處四念
慧根慧力覺分 八正一者 喜捨思惟
不依俱舍 婆沙實事十二中分正語 正業語業相離 瑜伽俱舍

[0495b25] 以為 三蘊第二五蘊出體三義 出體唯有三蘊
攝受以為心所唯有 無心相應無為 相應出體
身等雜集相應 心心

[0495c03] 一切法第三 諸法出體可知疏廣第二繁文

[0495c05] 釋文即是 行相總科 三明其次

[0495c08] 三十七品總有第二 瑜伽其中

[0495c09] 第三次第次第圓融雜集
七覺七覺四聖諦如實八正八正所緣境即此 如實見道所緣境所見
實性八正修道 賢聖七覺修道覺分決擇
修道念住應知次第業者念住 身等四境念住決擇
異品 (決擇分) 殊勝功德正勤頂法位 能持善趣無退轉位神足
忍法位不退善根堅固增上 五根第一所能 得無五力見道 修道菩提七覺
見道通行八正 有餘師說見道建立覺支如實 四聖諦見修建立八聖道支
以此涅槃 見道後說修道七覺 七覺修道八正
八正在前智論修道 俱舍八正 見道修道俱舍七覺
八道一句無漏五根 非見之前別有意符 俱舍七覺現觀自體 現觀

[0496a11] 有時八正在前 俱舍

[0496a12] 上猶第三 勝義行者教證明初大小
菩薩 久已豈不

[0496a16] 對治 釋名出體相差 其次
相異釋名念處 念住能所

[0496a20] 第二出體雜集念住 自體佛經中有念住
俱舍四念 正斷神足增上實法 善言加行相應五蘊
正勤神足念處一時 婆沙俱舍論理實 念住如實見者所以
婆沙

[0496b02] 雜集一切菩提分法第三相差 引證前後出體第十
自體出體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