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Xin Huayan Jing Lun 新華嚴經論

Scroll 2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新華嚴經論卷第二十
長者李通玄

[0882b17] 大願無有休息五行一切三界四生眾生安住一切智智 廣大休息明教三界四生
欲界諸法空無對治 善法樂清 欲界寂淨色界
有漏界方便勸修十波羅蜜慈悲 方便成就寂定 一切智成就無量方便智教化眾生
無色界方便教化多聞 世間一切事業 願力成就神通供佛法僧一切一切智
教化一切無盡眾生成佛如是 發起調伏使令一切智智根本智 差別根本智差別
根本智加行自力 先達學而

[0882c05] 大願無有休息四行明了世界無限有形 世界無形世界雜居
如此閻浮提雜居世界四天 居處胡蜂可知眾生行者
等身四千 流水眾生其一 差別天帝重重光影
相容如是世界重重華藏莊嚴 眾生世界海猶如 互相業相一切
一切智智菩薩大慈悲大願 一切智差別 以此根本智無限智門由此

[0882c21] 大願無有休息六行 願佛互相莊嚴 佛剎光影互相

[0882c24] 大願無有休息行經 諸菩薩同志

[0882c26] 大願無有休息五行不退輪菩薩行身語意見聞 過分

[0882c29] 十一大願無有休息十行一切世界眾生示現成佛入涅

[0883a03] 十二佛子行經 滿無盡

[0883a05] 第五佛子中分 佛子眾生界五行眾生界不可
無有窮盡行經不盡 世間眾生三界 流轉流轉眾生界菩薩願行 不盡願行不盡

[0883a12] 第六佛子行經分為 大願柔軟心 一行可解

[0883a15] 第七十七分為 歡喜地第七悲門一佛 如是廣大三行正法
廣大凡夫墮邪見至於三界 田中復生六行凡夫墮邪見 生苦相續不斷所謂如是
眾生生長四行十二因緣 為生因分不覺不知 行經眾生不知身空無我菩薩
至大光明三行明見眾生 十七行經四門 一舉凡夫三不
緣生無體流轉菩薩接生

[0883a29] 第一即如初三諸佛 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靜如是寂滅如是無相 凡夫邪見無明長夜輪轉

[0883b03] 問曰一切眾生真理如來 苦業

[0883b04] 答曰真如理智 無性理智不能自知自知無性眾生流轉不如善惡
佛菩薩苦因 生厭正見苦果 不信聖言未可自知真是
驚怖熱惱不覺 不深定觀入法界 未可

[0883b13] 第二凡夫凡夫 三界田中復生六行受苦十八煩惱
煩惱云何根本無明長夜 邪見流轉不息二種無明根本智三乘空觀
是故勝鬘經聲聞緣覺淨土 折伏現行煩惱名為煩惱 變易生死菩薩隨意生身
佛剎得法普光明智 十方諸佛同一智海邪見取捨 二種無明生厭
大智是故淨名經一切 塵勞以為佛種無明邪見一乘 三乘折伏現行留惑潤生
不同一乘不動 自有無邊大自在十信 是以不動為首如此無明邪見
一切煩惱作根一切煩惱 從此隨煩惱根本 無明邪見六根
名色名色六根取著邪見真理號曰無明名色 邪見對於六根之上具有
且如耳根如是有名 邪見眼根 六根名色為主
可見是故名色增長 聚落相對受生愛愛 老死憍慢二種
增長無明增長是故 憍慢渴愛無明 生死流轉不受諂誑
稠林無明凡夫 間斷不可 二種無明惡道生死更加
故經云相應不捨 因緣愚癡無明故經云愚癡積集日夜增長忿恨無明
故經云忿恨心識 不息無明 流轉不息大河不息
苦海無念便 如是十二為主 十二支一百四十四無邊生死
十八煩惱無明十二以為 根本十二名色邪見 四千塵勞智海
無明名色五根受想 為主如是以此 無明邪見一切煩惱迷心
名曰無明名色六根邪見

[0884a08] 第三不了緣生無體流轉之一 所生所謂生長四行所謂名色六根
六根受生 老死憂悲苦惱具名名色香味其內
表色無表色心意 如來無為 無法眾生三界煩惱
生死涅槃淨土菩薩 二種一乘菩薩自在 是故淨名經
智證本不生不滅 緣生自性無性生滅凡夫不了號曰 無明知心 生滅以定慧觀自然開解

[0884a24] 第四菩薩接生 我我所至大光明五行如是 十二一切眾生從此十八
流轉生死不受聲聞緣覺淨土 現行一乘菩薩以此十二 根本智差別教化眾生住持
善法成菩提迷悟不同十二 勝鬘經十八 煩惱邪見無明十住初發心初生
如來智慧正使作惡邪見習氣微薄未盡憍慢十八 十行十迴向中有十法加行漸漸
微薄十地正智唯有見道隨行 三界現行習氣不善忿 十地習氣
滿願智名為煩惱 不可名為煩惱法執現行 法執習氣十地算數廣大
功德佛果 阿僧祇光明功德是故如來 佛果是故十二
直至佛果以此安立五位十度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法則 相似明治階級不同如是五位
波羅蜜初三波羅蜜出世善財十住二三知識比丘 次後波羅蜜出世間世間
彌伽長者解脫長者海幢比丘 方便波羅蜜以下願力波羅蜜 入世出世間悲智自在
仙人苦行婆羅門世間出世 自在波羅蜜 自在師子王女名曰行表
自在以此 十住王女波羅 自在五位進修
差別同異至善知識一一 差別同異得了五位解行同異 十地法門差別
初地第三治世 世間出世間世間智 不自在九地入世悲智
自在是故地位諸佛 勸發地位第九 十地波羅蜜治世悲智自在是故 如來太子第三夫人瞿波
大悲滿慈悲法悅善財 地中表法 法門長養大慈悲圓滿自在
普賢利他行 大略五位大意十住 生佛正使煩惱二明十行
現行三明十迴向大願 使世間出世間無礙利物四明十地長養 悲智五明十一普賢行滿普賢
十定品成佛 如來出現離世間品進修佛果 普賢法界前後一部皆是
法界如是法界大智圓通 一時前後差別可見如是 差別初發心願行
圓滿前後願行悲智 一時不差是故發心如是如是圓滿如來不動
圓滿一佛始終普見一切 眾生佛國土出入教化如來 眾生諸眾生普見
同一別有 眾生自身內外遠近一智 大小長短如是修行
諸眾生佛種不斷諸眾生如斯 是故不斷一切眾生普見 自身佛智入佛知見是故 一一如是觀心境如是相應

[0885a11] 第八二十一分為 地中第八第一佛子凡是所有 一切一切所謂
菩薩初地成就 行經佛智身命 財寶
妻子頭目第二佛子菩薩 以此慈悲至於佛教能行 行經菩薩利益
一明大慈悲二明正法 所為眾生出世疲勞 一切經怯弱籌量眾生
世間智慚愧莊嚴自利 無退八成堅固供養 佛教能行第三佛子
依教修行總結成就 如此 喜捨無有經論世法慚愧
堅固供養諸佛修行以為法門

[0885b02] 第九十八約分 迴向無上菩提 願力千佛供養
佛子隨意行經供養 獲勝三佛隨意 行經數數菩薩修行 增上

[0885b09] 第十二十八行經約分一佛 如來智慧光明十四行經 菩薩初地此地十地如來地
因果佛子憂患六行 大城菩薩 相安一時齊備資具三佛
阿僧祇差別菩薩 修行相安眾生得無解脫

[0885b18] 第十一二十佛菩薩善知識初地十地因果 分為第一佛子一切
行經大意初地 二明護持正法三明所行四攝四明一切離念佛法僧五明離念
一切智智一切是以加行大願 大悲一切智智大志 樂修一切智差別大悲
所生一切智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