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Lue Shi Xin Huayan Jing Xiuxing Cidi Jue Yi Lun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之上
大唐北京李通玄

十地

[1040b23] 天神瞿波 如來往古夫妻至今滿以為 善知識如下具有
十地等覺十善知識十迴向 行願滿即是普賢行 迴向願行滿十信心中
乃至十住心中所得根本普光明智 成滿前後一智不同

[1040c03] 第一歡喜地檀波羅蜜為主 摩竭提國南方為此國是 本體
十地滿 中道生起願行 然後安立次第觀行
使出圓滿十地 十信初十初十初十迴向 初十皆是諸位一時願行
有法能行 百丈 因之後果不成種子
而後有果不異因果以此初地 前後分毫不異歡喜地創始發心
檀波羅蜜為首第二離垢地 波羅蜜為首捨離妻子捨家出家 其所欲界煩惱第三發光地
色界無色界寂靜煩惱得出三界 現前上位三界第四焰慧地 十七道品身受心法心境世間
明淨使心境三界所有事業無著生如來家第五難勝地禪定 四聖諦苦集二諦世間煩惱自性
無非滅道世諦即是解脫即是第一 聲聞乘淨土菩薩涅槃 眾生第六現前地十二緣生
六根名色六根 名色本來空無體性無有內外五見便自在妙用神功成就無量智慧
解脫神功緣覺十二因緣解脫無有智慧大悲無量智慧 神通教化眾生成就世間得出
世間智六波羅蜜得出世間世間 出世間解脫第七遠行地生死染淨大慈悲不捨世間眾生界
圓滿如來妙覺因此生死不自在使如來十力 大智大悲十力圓滿自在
別有出世第八不動地第七此地生死 滿淨智現前如觀正趣
不知要得諸佛加持本願 利物淨智廣大一念下地菩薩 不可一如現身摩頂語業
勸修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 不共精進不捨無生忍 一切眾生憶念本願饒益一切眾生
勸修諸佛相國果報勸學無量 法門勸學無量眾生差別通達 悲智智門
解脫和會至此生死海中調 解脫大智慈悲滿學佛解脫大用 是以使
第九善慧地無礙辯法師四無礙 一法無礙智二義無礙智無礙智樂說無礙智第十法雲地滿
大蓮華王座量等百萬三千 世界三乘十地量等三千大千 世界一乘十地滿非但百萬
大千三千大千世界微塵 蓮華座以為眷屬無量菩薩其餘 之上周匝圍遶如是十地初地
一時通學以是 一切眾生境界乃至毛孔星象日月眾生境界以此善知識所居直言閻浮提
南方迦毘羅大體 印度大體 以此仙人所居以為
印度處中中宮 故云善財東門 明初十地初地眾生啟發
東門佇立便 日出十迴向觀照此地 相應此地佇立
名為日出 生死長夜說法教化眾生名天 夜神虛空寶樓明法大悲
無量智慧蓮華 師子之座十地菩薩長養大慈悲 天神蓮華座
根本智具足戒定慧解脫知見五分法身 成就長養大慈大悲以為 可見天神瞿波總是
十地大悲以前十住 十行十迴向清淨先導 大悲比丘長者居士婆羅門優婆夷童女
十地大慈悲先導 天神大慈悲自在大用
一切眾生生死長夜十迴向和會慈悲 生死長夜十地長養慈悲是故 蓮華以為一切眾生生死海
無染蓮華婆珊婆演底 金色 紺青明法無垢慈愍柔和
所為報身無垢 紺青慈和金色合體形貌端正
在其中瓔珞以為嚴飾瓔珞 朱衣赤色南方 慧日眾生長夜
一切星宿炳然 十方國土一一毛孔 眾生無限毛孔國土
無限化眾生無限 十方剎對治法門境界 無限不可初地
佛果一時使有法 一門菩薩一切眾生 光明解脫門

[1041c27] 第二離垢地戒波羅蜜為主閻浮 摩竭提國菩提場法身根本智 戒體閻浮提菩提場夜神
婆珊婆演底 名為夜神 明淨以為戒體名為
戒體無垢名為生死長夜 無色無形不為萬物一時 普濟善財請法
勸修十法經文。夜神四禪 救護一切眾生一心不動初禪 意業一切眾生智力勇猛悅豫
第二禪思惟一切眾生自性清淨離生 第三禪息滅一切眾生 第四禪成就一切眾生境界
經文。不可大悲 一切眾生攝化總是禪門無非淨意分明
菩薩寂靜禪定解脫門 為此夜神菩提場無相法身 以為戒體起用教化眾生總是

[1042a20] 第三發光地忍波羅蜜為主 不遠菩提場右邊不遠 根本智萬行大用大用
大慈悲忍行 夜神名為觀察眾生忍行 法悅目視知根隨時
觀察善財夜神在於如來眾會道場 蓮華師子之座大勢解脫門 眾會
以此眾會根本普光 從此十地十度漸漸明淨
以此為輪王寶冠 萬行根本智殊勝如此天神大勢法門
境界利眾生事業在身毛孔一一毛孔 化身眾生 種種不可
十地之中法界身一一毛孔 一一毛孔化身 近住生死化度以為
次第大慈悲初地婆珊婆演底 初發心得法須彌山微塵數 第三觀察眾生發心
過於塵劫大慈悲深廣 第二發心菩薩 解脫三世古今明禪
菩提場根本智 大勢菩薩解脫

[1042b21] 第四焰慧地精進波羅蜜為主之中夜神名為眾生妙德 東西南北佛會
精進根本智精進 無不無不夜神 妙德夜神眉間光明善財善財
得究竟清淨三昧三昧 處中所有一切地水火風微細摩尼華香瓔珞一切莊嚴具微細
各各見佛微塵數世界成壞 菩薩生如來家 精進普賢行入微
因陀羅境界法界眾生界 現前隨時大悲多劫多生 一切眾生應現出生
普賢行願力增廣菩薩大悲善財 解脫已久夜神善男子 諸天世人二乘不能何以
普賢菩薩境界大悲者境界 不可行門次第指歸 不可修行各各
經文漸漸心境廣大 法門夜神舉發往古 微塵數爾時圓滿清淨世界
毘盧遮那大威德須彌山微塵數如來 出現妙德夜神親近恭敬聞法 所得法門菩薩行初始當初發心
輪王普賢菩薩福智光明一切 生長生死發願普賢以此 是以眾生
大慈悲深厚久遠 不移菩薩普現一切世間 調伏眾生解脫

[1042c25] 第五難勝地禪波羅蜜為主 不遠夜神寂靜音海第五 含法界不遠
根本智至此 不遠故云不遠色聲
夜神寂靜音海摩尼 莊嚴摩尼離垢明禪心境無垢光明照耀以為
明心一切法傾動 禪門百萬蓮華座生死 無生百萬阿僧祇夜神前後圍遶
萬行圓滿一切法自性 法界一切智大慈悲 一切眾生善財夜神發心
佛剎微塵數賢劫 迦羅乃至未來際悉皆 親近乃至初發心清淨莊嚴世界
現在古今三世三世 諸佛聞法行菩薩道一時前後 白淨一佛塵劫修行遠近
佛剎微塵大悲漸漸深廣後學善財夜神 內外清淨智慧見佛神通
身為正法無礙智既得智光 群生無邊莊嚴諸世間世界 現身眾生如夢一切
諸法三世眾生念念 現身十方說法無邊 佛海眾生一塵解脫
念念出生廣大莊嚴解脫門

[1043a28] 第六現前地般若波羅蜜為主菩提場如來第六 智慧現前智慧無明
如來智慧菩提 眾會夜神守護一切增長 正智善能守護一切心境
明心無明自然消滅大智法王自然出現守護 增長威力善財夜神一切寶光
摩尼師子之座摩尼離垢 第六智慧現前煩惱清淨自在以為一切寶光摩尼師子
智慧光明能破長夜 夜神圍遶眾生圓滿一切 生色身等如是一切眾生隨類調
問言發心經過佛剎 微塵劫數法未詳第六般若 境界不可
夜神廣大妙慧 有海長壽智藏威德光明 法性虛空三世無礙
攀緣一切心心分別眾生 無有性眾生大悲如下文具 甚深自在妙音解脫

[1043b24] 第七遠行地方便波羅蜜為主佛會智慧解脫 根本智妙慧出超境界染法
便生死一切普賢大願以是 佛會夜神一切 第七開發返還生死
一切眾生生死六道捨離一切眾生佛果如來大智大慈悲由此生死不出其中大智
此地返還生死同行六波羅蜜出生其後佛十力大悲以此 夜神一切開發一切眾生
在此是故六十童女寶光為首一切法圓滿發菩提心 六波羅蜜出世智慧生死大慈悲
六十童女毘盧遮那佛 根本智修六度行六波羅蜜出世 生死長養慈悲便於生死海
六波羅蜜故云六十 出世慈悲童女發心 生死含法界一切星象炳然在身
發心世界海微塵劫 二義一明大慈深廣表法 波羅蜜出世生死大悲心
故云六十童女十住之中 第七優婆夷十地第七 六十童女十住有染猶存
一切眾生同行無染童女迴心童女夜神 生死大智同一
眾生方便利生同安 一切菩薩出生 廣大光明解脫門
菩薩生死利益無限眾生 菩薩廣大入法界虛空界 一時休息菩薩廣大

[1044a03] 第八不動地波羅蜜為主 道場夜神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 眾生此道
體會道場根本智 無垢一切煩惱以此道場夜神
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 本願利生無有 善財夜神大眾
普賢滿法界眾生界普賢 一切宮殿摩尼師子之座以此修行根本普光明智根本普光明智
無性無相光明同法虛空界 大小一切境界 在其中以為普現法界
摩尼寶根本智 教化一切眾生所有教網 根本智差別無邊教網眾生
報果大意初發心根本智 無盡 夜神日月星宿影像眾生心
一切眾生形相無邊 色相如是善財一心 頂禮舉身投地良久合掌瞻仰
知識真智 合掌瞻仰智德 善財夜神發心
立時一切法自性 諸法真實無依捨離世間 諸法色相差別青黃
不實無有差別乃至解脫了知法性 差別示現無量色身 大用神化得法
亦作空中亦作 住世教化後方立時往古 世界海微塵數以為
勝光王太子名為光伏初心 及時太子二十八 九地十地四重因果未及三十二相
在此地獄慈悲心如今 天神本願力 諸佛法如第八
教化眾生善根解脫 第九善慧地波羅蜜 為主閻浮提園林嵐毘尼
如來所生國邑 閻浮提境界如來降神受生誕生 然後三千大千閻浮提乃至
十方一切剎海乃至剎海微細境界摩耶夫人園林如來受生一時 是故閻浮提嵐毘尼
如來欲降十方一切 光明摩耶園林常有光明諸天龍神八部
常作樂音供養園林常有 香華見者 無憂善財妙德一切莊嚴
蓮華師子之座所居神智 行門樓閣寶樹妙莊嚴蓮華 如來受生誕生化眾生
蓮華座二十那由他諸天恭敬 菩薩受生明智滿 示現受生誕生十地
職位便莊嚴蓮華座量等百萬 大千世界眷屬菩薩三千大千世界 微塵數蓮華座周遍十方是故九地
十地滿菩薩受生 廣明妙德百年世尊兜率天來生地處兜率天九地
誕生以為百年一地波羅蜜 波羅蜜波羅蜜滿來生 總是大數萬行圓滿
十地任運 如來受生中有經文。 摩耶夫人毛孔普現十方
世界海一切一時普現菩薩受生自在菩薩誕生摩耶夫人 金剛大蓮華一切莊嚴
如意寶王 佛剎微塵數一切摩尼莊嚴 如來誕生第十
福智十方一切諸佛光明 菩薩受生自在受生向上向下長腰向上
向上向下根鬚 受生十方諸佛光明 菩薩受生自在洛叉
在此下生樹枝莊嚴殊勝善財得法往古佛剎微塵數 世界名為普賢八十
那由他出現第一 示現妙德以為 是以念念常見毘盧遮那佛示現
受生十方世界一切菩薩受生 自在恭敬供養承事說法 菩薩無量劫遍一切處示現受生周遍
自在解脫論主偈讚 受生自在法行普光虛空 大小蠢動同體
平等本願力慈悲心方便現生名為蓮華化生慈悲生母如是 滿十方色身一切普現
本性無形無住 無依無有一念普現色身各各不同 念慮大智自在十方誕生無罣礙
像法虛妄達心 非一一塵境界空幻無體
菩薩以是萬法 心緣智印 大智滿虛空受生其中一念
世法時日本來無始大小 微塵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之上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之下

大唐北京李通玄

[1045b06] 第十法雲地波羅蜜為主 迦毘羅城釋種名曰瞿波十地 本處初地菩提
始終不移故云迦毘羅城釋氏瞿波 乃是如來往古太子佛剎 微塵劫太子
太子出家比丘淨德 乞食見善比丘 便瓔珞便
提心二百五不復三惡道常生 常見比丘二百五後生 善現蓮華化生財主太子
太子因此之後太子供養 乃至聞法得道如來太子 往昔本願因緣古德
如來太子夫人羅睺羅 陀羅比丘尼瞿波作善十地 未詳所在如來神智
虛空與其非情 無形十方 應對上根之類蓮華出現
誕生本願慈善十方世界 現形妻子世間 生人四千塵心同行
眾生示現三乘 一乘佛果 瓔珞九十七大人華藏世界
瞿波一乘 出世根本智世間全真 他方別有淨土便瞿波真性
取捨便表法便十地滿法喜 一切境界總是法樂是故法華會三歸一 世間相常住法住世間
以為解脫經集人間五百優婆塞五百優婆夷五百童子 童女世間無比
如來福智大慈悲圓滿世間 形相瞿波十地法悅取捨 是故淨名經法喜以為慈悲心
善財菩薩集會普現法界普光明法 轉法輪滿菩提場 普光明智第二普光殿第二
起信進修至此十地自以智慧滿 佛法智慧以此為菩薩集會 現法普光講堂其中宮殿
守宮殿來迎善財讚歎善財 修行善根十地瞿波 守宮殿守護十地
瞿波供養無數諸佛久遠劫來承事 毘盧遮那自身十地猶言未了菩薩身 身業不知心智所行
等覺普賢行十地滿見道 三昧煩惱涅槃清淨煩惱 入世一切眾生色身教化利樂
恒常進出三昧涅槃解脫習氣以是十地滿無量 推求普賢不能見佛想念求覓
普賢十方一切以是 瞿波後學軌則修行不惑 觀察菩薩三昧解脫

[1046a09] 十地善知識十一等覺普賢行 如下從前十住初心十住滿師子王女世間出世間智圓滿十行
十行滿出家外道名為遍行 出家無染解脫十迴向 十迴向滿見天世間生死
自在十地十地滿瞿波 菩薩集會普現法界講堂無憂守宮殿十地諸佛智慧
法輪自在十一等覺普賢 行門摩耶夫人十一滿 童女十方生死六道
等覺文殊師利彌勒如來 菩薩五位十信中一 妙行體用法界初發心
滿三法文殊三空解脫 正邪彌勒如來一生 佛果根本普光明智普賢根本
光明差別利眾生行門三法一體 諸法自在三法 一部教體一乘圓教十信
修行五位文殊師利揀擇 普賢入法界普賢 為首文殊根本智為此二法無染
根本智妙慧觀照根本 妙慧根本智使普賢根本智 萬行總是一法理智大悲體用
不如修行不知 自在文殊師利樓閣行化 利人啟發童蒙文殊師利童子菩薩
童蒙見道是故未見顯得見道之後使 可知總是理智體用

[1046b12] 等覺 檀波羅蜜為主世界 摩耶生死大慈悲
一切世間境界不分內外東西南北 直言世界佛母如來大慈悲 母體大智慧教化眾生
父母所生大慈大悲不違初發心本願 化眾生所見父母化作妻子蓮華化生種種生法眾生
應化總是如來一智隨宜父母誕生入胎出胎 神妙無色無形無垢自體
本願大慈悲依正二報功德 莊嚴光影不可隱現自在 樓閣華藏世界一切眾生
身為正報國土依報依正 互相帝釋寶網光影重重 如是摩耶夫人如來眷屬總是同一
幻化所生童蒙大慈悲 生佛十住慈悲 王女名曰等覺慈悲
生佛次第善財摩耶 人身六處一切無礙道清淨 法身化身現世
幻影佛法乃至無依 善財先見眷屬圓滿 眾生先見
寶華散善大慈悲非一 無量種種是以寶華散善善財二十八守護心法門
大慈悲生死廣大無限生死不貪境界成就如來十力 生死大悲不捨清淨
大悲圓滿世間無二 二十八守護心普賢 廣大行門生死大慈
前方便是故先見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心 一切善法何以蠲除一切所謂
見佛聞法供養如來諸眾生 佛國土皆是有所功德 善法生死任運大慈悲
善知識如是 不用功力便十地滿等覺普賢大慈悲處世眾生
摩耶乃是出世功德求見聞法 慈悲一往一切眾生生死教化利物
有身心所果報生死爾時有身蓮華華光無量前後 道場虛空妙音種種
生死海法空無染滿摩耶夫人耳璫無量色光明網普照無邊諸佛 善財十方無邊國土一切諸佛
明網右遶世間一匝善財乃至 毛孔善財一切 愚癡暗翳眼一切眾生
何故耳璫放光六根之中意根 五根中耳大慈 苦海法界眾生界
待見遠聞且如雷震 耳根大聲千里 慈悲耳根光照諸佛國土
世間慈悲佛國眾生一體 無二善財然後毛孔 大慈悲同一
大智光明眉間受生光明臍輪大慈悲 摩耶耳璫四十十信 十住指端十行
十迴向十住第六 比丘眼中日輪惡道善財 一切眾生同體大悲
一切眾生守護菩薩羅剎名曰善眼與其眷屬羅剎虛空散善羅剎大海
之中大勢食噉眾生自在 菩薩法空大智生死海 護一切眾生捨離以為宮殿
一切眾生無明貪瞋癡熱惱血肉 大海殘害 眾華善財大慈悲
是故散華善財大慈悲 羅剎善財善知識 頂禮十方善知識正念思惟一切
境界善知識勇猛自在十方 乃至觀心如夢善知識善財即時覩見大寶蓮華
所有莊嚴大慈悲 慈悲行為蓮華大慈悲摩耶夫人 誕生諸佛萬事皆是
大智大慈悲諸法度脫眾生 自在無礙大智大慈悲 不可逐行
智門一度和會 摩耶耳璫放光一度和會 體用羅剎一度和會
三度勸發和會觀行次第因緣 蓮華從地踊出莊嚴摩耶居中寶座一切莊嚴莊嚴
摩耶夫人化身十方成就一切 乃至善財摩耶 摩耶夫人相如
容受佛剎微塵數菩薩 菩薩受生摩耶 中遊自在三千大千世界
如是乃至一切普賢行普賢行 受生菩薩教化眾生在其中故知只是 諸佛大慈悲母體不可
摩耶得法往古不可思 最後菩薩神通所知劫數 菩薩大願解脫門

[1047c08] 第二戒波羅蜜為主善知識 世界三十三天正念十住 正念天子名天
慈悲戒體天主慈悲以此 圓滿戒體名天 生死主持教法利眾生
生死塵勞大悲同行攝取眾生 具足名天得無念清淨莊嚴解脫

[1047c17] 第三忍波羅蜜為主迦毗羅 童子名為善財請法便城中 童子知眾善知識
如此孔丘顏回童蒙童子四十二字母四十 二字四十二般若波羅蜜為首
無數般若波羅蜜知眾菩薩解脫

[1047c25] 第四精進波羅蜜為主

[1047c26] 第五禪波羅蜜為主摩竭提國 聚落中有優婆夷 南印度增益得無
道場六處得無盡智世間 出世間法無不了知陰陽五行醫方

[1048a03] 第六般若波羅蜜為主南方名為長者名為堅固解脫得法 菩薩無著念清淨莊嚴智慧
一切心境悉皆無故名為清淨妙慧 眾生善根故城智慧能破 長者堅固

[1048a09] 第七方便波羅蜜為主即此 長者名為妙月第六智慧不異方便 智慧煩惱名為妙月
方便生死淨智相應 智光明法

[1048a14] 第八波羅蜜為主南方 出生妙智現前本願力大慈悲 出生長者無勝
異道無能勝無勝得無 法門虛空一切 眾生無量無不濟度眾生

[1048a21] 第九波羅蜜為主 聚落名為法師一切世間 聚落婆羅門寂靜
萬法心境寂靜一切無不寂靜婆羅門寂靜無法 解脫出言誠諦
眾生出言 不移

[1048a29] 第十波羅蜜為主南方 妙行圓滿 十方一切眾生現身一時普遍
童女慈悲以此 二行滿 十方一切同行
無染童子童女 小女諸人 慈悲柔和憍慢小女
一切種種種種 起種色相種種眾生 無始斷絕化人出生幻人住世
眾生尋常無心意識利眾生

[1048b14] 五十善知識五位滿海岸 如來根本智三世樓閣 知識文殊師利
不異便普賢菩薩 菩提道場金剛藏蓮華座 普賢普賢善財總是一生修行
五位滿發菩提心根本普光 無相法身成滿普賢無邊妙行 不異不移猶如一處一時
一心夢見種種歲月時日遊行種種 國土種種事業一時 間作根本智一切世間萬法
如夢覺者萬事不移 幻人住世無心無體一切處文殊 一念普觀無量劫
無住如是了知三世方便十力文殊師利無相法身根本 光明普賢根本智差別萬行
三法一法體用圓滿五位 因果始終一體周遍 行體一中五位之中
不同五位中有五百波羅蜜五位 五十善知識一一有果五十 因果共有一百十波羅蜜
一百一因果十波羅蜜 文殊根本智普賢差別以為大體 修行大道疑網不錯修行
猶如大路行者除疑等覺 普賢行世人 得道之後常在十方生死
眾生不同出沒神智妙用 生住滅
大光普照十方境界 光影天帝重重 童子童女
十方眾生量身教化成就一切 眾生普賢無有休息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之下

後記

[1048c28] 太原壽陽方山長者造論戊申七月五臺山中夜 金色文殊師利菩薩時節
學佛退華嚴經義疏汗漫九月壽陽三十五有方 長者造論齋戒
之下之間華嚴修行 讀數聖賢 破落如此長者
久矣常熟 相與方山 長者以此使者
淫祀 祈福十月地基 山南於是父老叩頭不知
太師公子其事發明長者使
華嚴長者放光 不虛足以長者雖然嘗試管窺華嚴
一乘菩薩始終一念今昔一時 因果一佛凡聖十方 一體正像末一法初中後
現前十信入佛 成佛十住十行回向十地十一 五位十波羅蜜
五位因果五十本位 五果一百所以成華世界佛剎 善財童子法門華嚴世界一百一
一者萬法五位 善財五十 勝友五十五位文殊普賢
毘盧遮那根本智文殊 妙慧普賢萬行起信五位行為及其入法界
行為體用理事無依 佛果彌勒十信 色塵十住
理事十行定慧 回向妙用自在種種 異名
種種莊嚴性行依果 所行大悲清涼 法雨包含萬象
上首寶髻因果同時處世 蓮華邪見不動悲智中道 無為
生死海修羅 眾生迦樓羅
不可知者緊那羅匍匐謙恭利物 摩睺羅伽守護夜叉 貧苦鳩槃荼法音娛樂
滿頗梨琉璃無垢摩尼 拯溺
利生宮殿觀照樓閣無畏師子臺榭 比丘居士長者外道
仙人婆羅門無染 華嚴事相表法大旨至於 一字萬法普遍一切汪洋浩博
長者 滄州文殊普賢 開元方山造論
十八三月二十八 村民連珠 天福再造石塔
孟縣伏虎神龍 天女示寂 聖賢感應常理
所謂

[1049c14] 年月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6 No. 1741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