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 Ban Niepan Jing Shu 大般涅槃經疏

Scroll 1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二
頂法

天台沙門湛然

文字

[0109b07] 一次明理云何滿字 半字問名功德出世
滿字通論滿世間 世間上等文字無常 滿半邊滿
無常名為滿教具 是故滿無常 滿
佛性非常無常無常具足 滿半邊滿非常無常無常滿
合為一切 滿字如來出世半字是故 半字隨逐滿字一切法無閡無著
對半滿無有亦復滿 滿字半字經書 文章根本半字煩惱言說根本滿
善法根本一切善法言論根本 一切文字佛說外道 正法正法滿字
文字令眾生口業清淨佛性不假文字然後清淨佛性 佛性佛性
滿字三義 亦即具足無缺滿譬如金銀種種
種種種種 種種種種亦復非一非種種 種種一一佛性法性法界亦復
一切不得一字一切一字 半邊滿字名為 滿從此文字文中
廣明字義領解初文 呪術皆是佛說根本 之中三寶四諦涅槃四德佛法名教
長者劫掠外道 方便清淨法行迦葉 老子儒童光淨孔子
解方便施與一切文字正法 (云云) 。迦葉白下第二 字義問答佛言如來
明文 凡夫三明滿迦葉 白下第二善男子
如來通明 滿三結得失 即是即是
利益初文十四 十四古來大為 四解 一宗二字
不能十二 二字涅槃二字 名曰涅槃十二中止
便 十四究竟 十四中心阿阿 [*(-+ㄎ)]
莊嚴十二後五 相隨三相十二娑訶
十四 兩相五五相隨 三相合成十四古來
次第二字外道不解太子太子自知涅槃豈不 猶言悉曇外國十四
涅槃 般涅槃那何故
何不次第莊嚴 。經文十四何時
莊嚴不成河西 以前十二即是十二合為經本即是
十四梵本十二 初十 初十二字三事一字
三音因此以為言論然後 半字世法半字佛性 滿字九部半字大乘滿字
梵本滿未成成就 滿半邊滿 (云云) 。河西 十二二十五
攝持守門人瓔珞 留下二字童蒙吸氣舌根第三差別
上聲 舌頭波頗 皆因差別如是字義第四
利益字義佛性不如 半字第二滿 何等名下第三得失領解

喻品

[0110b15] 河西文字文字 滿只是無常無常只是月喻隱顯無常更次
二諦三諦說法故知文字佛教 文字三諦具足一切圓滿 多羅文字
流行二行一行一切下文 如來文字之後二鳥 次第
境智成行 次第云何聖行娑羅迦隣提 以為答問娑羅
雙流不同娑羅 娑羅堅固 娑羅不得
娑羅迦隣提下文二種鴛鴦 娑羅鴛鴦娑羅
鴛鴦異義鴛鴦娑羅 卷云舍利不善梵音爭競
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非一無量無量雙流
生死無常不識涅槃涅槃 不識生死無常不明不識 不識乃是
無我如是如是如是 相違二鳥 生死涅槃
假令二鳥 不成一家 滿一法二法生死無常佛果
滿各異安得 滿生死中有無常觀佛 無常生死涅槃滿
涅槃無常即是 俱起乃是 無常乃是相背
不成生死無常涅槃 在下雙飛理即二諦二諦
雌雄事理既成名字 觀行乃至究竟具足無有 凡聖非凡
人法分別以是 論義中舉二鳥無常
無我但是 是故出具論義異法
生死涅槃涅槃異生苦樂 無常 無常生死中有異法
乃至無我如是五穀 無常 非常不定無常已定
借此無常如是生死無常 無我生死涅槃苦樂
理應初文 二行中舉論義
領解萌芽生死無常生死 中常論義生死 如來三迦葉領解領解 皆可 (云云)
善男子一切 無常豈非生死無常契經修多羅 名為契經
(云云) 。
(云云) 。是故第二正應無常無我 迦葉白佛第二涅槃無我
二行無憂我有憂悲無我 一往 無端佛說涅槃有無無常
有為憂悲憂悲涅槃有無 三重 初文
更為無想 樹神無想即是 佛法復次
無想天甚深如來 憂悲中說眾生 憂悲苦因
無憂無我無憂 如來理即 應有如來心地眾生
如來無憂何以如來 無憂何以如來無憂如來 憂悲不定譬如
空中幻師 中有 如是即為無想天
如來憂悲正是幻師 如來無憂 一法譬如
第二毘曇 二根三地不知 即是鈍根不知
即是初禪不知 獼猴見佛鈍根不能故知
不能具足不知復次善男子第三生死涅槃 苦樂即是文中論義
二鳥法身眾生盛夏選擇高原 無常高原無常
無常高原即是非常無常無常 長養無常然後安隱譬如然後
如來出世第二異法 三結迦葉白佛第二論義問答 六行可見
無常無我佛言第二如來 次長行解初中生死涅槃二果生死涅槃
上半涅槃下半生死 可見次長放逸 在地下不知
不見鳥迹 空中無行毛羽氣息 地下所見
精勤 正是解釋明法 少長迦葉白佛第二
佛說無憂 云何智慧凡夫 故云如來無憂正是對治正念眾生
淨名眾生病故菩薩 皆可

月喻

[0112a06] 一時月喻隱顯 次第自行隱顯適宜自行次第河西
問答自有河西只是一句推文可解
不同 月喻非獨 三光日用長短吉凶
隱顯在先 日星又名異義 便學士天地
學士推理不得周公齊論天地 日月橫行佛法
即是張衡 雞子雞子漸漸西 天地日出扶桑
日入日月長阿含日月 天子果報四王五百二百五 五十由旬四十九由旬
由旬二十 二分二分二寶 瑠璃二分白銀唯一
須彌山四天下第五 三光眾生黃金二寶 日天子所居城郭東西千里
高下周圍八千二寶瑠璃 白銀月天子所居東西一千 六十南北高下周圍七千八百
水精天子所居大風 猶如浮雲右轉周圍七百二十 四百八十一百二十
三事一者瑠璃 在於六十光照 三事一月正行二十五正殿
不當六十光照 不受是故滿云何日月太白 歲星三光月喻
分別一者從中 隱顯易見古來明日時眾十行
菩薩品只是 不定 分為答問
三光分為 三大善惡長短出沒善男子如此
滿月下次長阿含 十六初一三十 稍稍一日
十五稍稍滿日天子 六十月天子正殿 對日是故滿月初白銀
十五瑠璃十六 瑠璃三十瑠璃白銀 須彌山自然運轉
五行六月 運行相遇六月一周陰陽 修羅所為三復譬如滿
大小 西關東復次羅睺 善惡制戒制止
如來復次人見 長短諸天須臾 四天王忉利身光不須
復次譬如明月眾生愚癡不得稱為 眾生不樂不樂
三毒眾生不樂 不樂不樂 復次譬如日出第二
三時佛法三時佛法 秋耕秋雨 金光明滿四時
三時春秋 不分如來壽命 經教譬如第三星喻
一舉陰暗彗星 可見第三黑月優婆塞 十六日至三十名為黑月卷云
惡相世人 即如辟支佛佛世復次
善男子譬如日出第二三結 以是勸學
三光教理日喻常住月喻常住星喻 常住

菩薩品

[0113a10] 品次十三十五佛事從此十九菩薩 十二十七
十二不可 菩薩菩薩四重三藏菩薩 釋迦佛三事供養初發心阿僧祇百劫
名為中心菩提樹名為後心 諸法幻化水名乾慧地斷見名為中心神通
佛國土後心 菩薩十信三十初心十地中心 後心菩薩不盡退一切
眾生根性菩薩理性 菩薩名字觀行相似究竟菩薩自理 諸眾生妙覺菩薩所以迦葉
云何發心名為菩薩故知不問 菩薩菩薩不問五位 理性得名理性菩薩
如來中正答理發心稱為菩薩理性涅槃 成名名字即發心菩薩理性即是
問答炳然 從此題名菩薩品河西 四問一意發心發心
佛性見佛無畏乃至見佛 醫療不為不通四問而已乃至見性船師
天意佛性無所不能 眉目十二 自行利他自行
一旁料簡 涅槃經發心發心
如夢羅剎即是若爾乃是外緣 發心發心名為菩薩發心 菩薩聞經
聲光方能發心發心之前 不用何者之前發心 未曾發心何謂
名為菩薩涅槃 毛孔涅槃涅槃 分明闡提
四重五逆善根毛孔毛孔契經多羅三藏 涅槃以為當機契經
料簡 領旨即此之前
作持 難易何以故去毛孔發心持戒修善作惡 何等 (云云)
如來何故不等出世賞罰發心賞罰佛言難易 解義即是煩惱即是
不解以此難易 賞罰 云何佛性何故不等
大事大德即是佛言
初中闡提其餘 發心發心隨宜乃是大福大事 大福大事乃是祕藏如來佛
闡提闡提祕藏佛性名字 菩薩闡提其餘明理菩薩 祕藏如來一家如何 (云云)
迦葉白佛第二答問 正是遠近 十二
闡提 即是 何者菩提
略舉涅槃名字菩薩 羅剎發心觀行菩薩三惡 相似菩薩大菩薩即是 在此 (云云)
可解善男子 闡提初一
提取善根虛空法身報身雷雨應身說法大地陂池 枯木高原闡提不受佛教
闡提是故 可見第二乳酪 六行長行
聞慧思慧修慧 文言 (云云) 。最後
第六金剛白羊釋論 羊角 (云云) 。迦葉白佛第二 發心
菩提要路得佛近因迦葉後世 開眼三障 云何大眾無所畏業障
何處濁世蓮華云何 煩惱煩惱不能煩惱障 懺悔業障一偈
護法業障即是補過通論懺悔 逆順十如其二
懺悔可見迦葉 懺悔 現在生死
過去未來三世業障不見一闡提 作善即是作惡
護法護法大能業障 長壽眷屬 三重
河西天竺自然文明不受不如 不須加之以上
譬如使護法業障 使談論智慧 方便說法實智如是
護法利他奉命他國 生死喪身 可見善男子一闡提
是故 蓮華皆可復次善男子 品第云何濁世蓮華
云何淤泥 煩惱緣由
正意復次譬如良醫品第 云何煩惱煩惱不能煩惱 十四初十說教
初一 八正無常 因緣慈悲不淨觀
無可良醫可解 次第 二更問答料簡三重
現在過去塗身受持文言偈頌長行
四句無常無常塗身 不淨四句常德 樂德我德不服
還家眾生顛倒不受不肯 還家三塗處所 一說不受更為慈悲聖人
家慈女人女人 闍樓煩惱煩惱不出菩薩
正觀無常 不出無常 本生中觀
成病可見料簡 可見嬰兒 正觀嬰兒長大
不同一切眾生 聞經時常無明本處 經教無常
安隱十月 十使十地滿 二乘
凡夫不淨無明除斷容受中道長養 復次譬如良醫第五
不同菩薩經教 持戒滅罪謗法 闡提五逆四重良藥
謗法 不善心不善調能破惡毒譬如 有人第六毒藥
無心 聞者斷惑譬如第七 猶如天雨第八八十
八千八千 八十外國八十 受記不來非人乃是
聲聞法華中方 不可八十 不該何必
不可秋收冬藏第九 收藏他人第十 使滅罪
他人佛子起重非人所持去者弘經化緣
理即第十一 譬如良醫第十二犯罪眾生 病者惡道不信不受
不見不見未來下藥懺悔 不肯諸眾生不肯懺悔 夢中地獄 (云云) 。
復次善男子第二說教人文 教主教主十二 十一初中
下文 菩薩以是得知今昔教主譬如 第五生死大海云何船師
船師 因時自行 他力法身善逝應身
船師船師 涅槃化主
經教復次 第六云何生死
一方 處處處處 (云云) 。復次 第七云何三寶猶如
舉人 長短天意王宮 (云云) 。三時榮枯不同便
一明佛身二明 密語三明興衰丈夫三寶佛身佛寶密語法寶興衰
僧寶三寶一體 因果因人 興衰即是佛身
領解善男子如來密語明法 莊嚴涅槃不可 非常大乘出於無常
乃至智者 如此密語大乘雖說 (云云) 。密語
無非四教義佛說 不生生滅不生即非生滅
不生三藏生滅即非 四門有門乃至非有無門 (云云) 。 (云云) 。
無常合於初文無常 以是正解脫去 相對不動無相
三明不變四佛涅槃 四句諸比丘總結三復波羅二寶
威德比丘弘經即是二寶初文亢旱無力
正法弟子弘宣能破顛倒 比丘復次如來正法 即是末世惡人懈怠
放牧弘經護持 毀法 二分
九成二十七二分 二分
弘法弘經女性諂曲 弘經不能
二分二分 第二二分深妙 第三二分
第四二分前後前後有人第四二分 第三二分惡人
復讀第四三分第五學者 求法賓客 知見賓客中觀實智
師資相繼世人不絕使 不絕求法 賓客方便
講堂求法第六弘經 語言聽法深淺
還家所以大乘 善男子合上天台大師
涅槃 不可說所謂二諦二分通經菩薩難解
提舍二諦即是第二女人 難解義疏即是第三二分城中女人學者
難解第四二分。經文 惡世比丘略作分合不以如來 說法略為二諦分別
智者不違 第二深密復次 善男子第四丈夫
男子 何以兩句廣明 應有四句 (云云) 。復次蚊子第五大法
初文 惡世惡人弘宣蚊子不能 秋雨 (云云)
爾時文殊第八 無性 迦葉論義初文文殊
如來文殊如來五文領解答問何不 使河西文殊游方大士
釋迦上座啟發所以 何妨純陀何處
未見無常見性如來 金剛三昧見佛 菩提如此便是
無常如來不得何故 迦葉三乘無性云何三乘差別差別差別所以答問
迦葉三乘同一 三乘未有一乘 一切
純陀未見無常見性 三根解悟上根哀歎中根迦葉未解今文
更為一偈 二十五二十六大意 差別梵行得無
所得二十五不定無不非有 中道二十六定性無性 下品三根論師金剛
後心無常而今 而今正是純陀 煩惱昔日
般若昔日皆是金剛心 三世有法無有金剛心 常住佛果三世無有
上半不異而言三乘無餘涅槃三世有法無有煩惱 煩惱三世涅槃涅槃
純陀 無常無常三世疑難宛然
常法本來體用具足 若爾 (云云) 。三藏
生死無始涅槃 已故 小乘如此滅道
無常不免 迦葉三乘涅槃 同一佛性同一佛性同一佛乘
三乘一佛 三乘前來無性而今隨緣 而今
例如過去多寶 彌勒即是現在過去現在 上半佛性有無
下半便 便 一則
三不合一即是 三世有法無有
例言三世有法 無常境智境智因果因果 只是只是
不無只是非有上半下半 無有是非 如是 (云云) 。同一佛性
上半佛性下半 差別差別分文相關一句
三諦三諦一諦三世有法無有如是展轉不得相離乃是
迦葉無遺無常常常無常即非無常 純陀
如是 一有一切即是世界
即是對治有無一切 為人三世有法無有第一義 釋疑疑難
皆釋 有門無門聲聞緣覺差別差別無門三世
有法無有即非非有無門四相釋疑 有性一句無有
不無 無可非有無不無故 非有無故三世上半
差別差別下半差別差別一者二者法身本地 差別緣故三乘差別不同
即是即是 即是即是 大意可見不復
迦葉白下第二 差別差別二義四重 問答聞經
分明證見 眾生佛性 長者眾生
六道不同種種六道差別萬品守護信心弘經菩薩 弘經報佛 [(-)/]
諸眾生中道白色理性 便驚怪一往迦葉眾生 佛性思惟解悟眾生
業報眾生正因一中 合上合同一佛 諸眾生諸眾生解悟
證見可見迦葉 白下第二差別問答三乘 一佛如來常住涅槃
別異不同如來涅槃般涅槃 不同如來涅槃般涅槃 常住常住不變何曾證入
懈怠三乘如來一般 涅槃假設是故 無二涅槃不出二乘
出世如來涅槃第二 迦葉第三迦葉 差別第四差別初二問答
差別差別第三迦葉聲聞佛性勝者凡夫 記作不以佛性作佛
即速迦葉白下第九 云何諸菩薩迦葉 護法迦葉白佛
第十云何為生 不知三寶常住
名為即是 復次善男子即是 不識不識手足不識佛性復次
如來第十一云何 如來種種即是多頭 即是 (云云) 。復次人生
第十二云何說法者增長月初生子增長十六 六月即是
十六即是周四可見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二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8 No. 1767 大般涅槃經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