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 Weimojie Jing 注維摩詰經
Scroll 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注維摩詰經卷第八後秦釋僧肇選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0396b23]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 不二法門。
[0396b24] 什曰。有無迭用。佛法之常。前品 說有。故次說空門。復次從始會以來。唯二 人相對。餘皆默然。今欲各顯其德。故問令
盡說。亦云情惑不同。發悟有因。令各說悟。 廣釋眾迷。夫勝會明宗。必以令終為美。今 法坐將散。欲究其深致。廣說不二。乃盡其
妙也。問曰。亦有三四乃至無量法門。云何 獨說不二耶。答曰。二事少而惑淺。餘門事 廣而累深。二尚應破則餘可知也。復次萬法
之生必從緣起。緣起生法。多少不同。極其 少者。要從二緣。若有一緣生。未之聞也。 然則有之緣起。極於二法。二法既廢。則入
於玄境。亦云二法門攝一切法門。問曰。云何 不破一耶。答曰。若名數之則非一也。若以 一為一。亦未離於二。遣二則一斯盡矣。復
次無相之一。名假而實立。實立則體與相 絕。故直置而自無也。肇曰。言為世則謂之 法眾聖所由謂之門。生曰。既悟其一則眾 事皆得。故一為眾事之所由也。
[0396c14] 各隨所樂說之。
[0396c14] 肇曰。自經始已來所明雖 殊。然皆大乘無相之道。無相之道。即不可思 議解脫法門。即第一義無二法門。此淨名現
疾之所建。文殊問疾之所立也。凡聖道成。 莫不由之。故事為篇端。談為言首。究其 所歸一而已矣。然學者開心有地。受習不
同。或觀生滅。以反本或推有無以體真。 或尋罪福以得一。或察身口以冥寂。其塗 雖殊。其會不異。不異故取眾人之所同。
以證此經之大旨也。生曰。所以無方。其道 皆入不二故也。今令人人說之。以為成驗。
[0396c25] 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 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 二法門。
[0396c27] 肇曰。滅者滅生耳。若悟無生。滅 何所滅。此即無生法忍也。此菩薩因觀生 滅以悟道。故說己所解。為不二法門也。下
皆類爾。萬法云云離真皆名二。故以不二 為言。
[0397a03]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 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7a04] 肇 曰。妙主常存我也。身及萬物我所也。我所我 之有也。法既無我。誰有之者。
[0397a07] 不眴菩薩曰。
[0397a07] 什曰。不眴有三義。一如天。 二愛敬佛身。諦觀不眴。三心無塵翳慧眼 常開。
[0397a10] 受不受為二。
[0397a10] 什曰。受不受取相。不取相 也。亦有漏五陰名為受。無漏名不受也。亦 云受心不受心。如阿毘曇心說。
[0397a13] 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無捨。
[0397a14] 什曰。遣不受也。
[0397a15] 無作。
[0397a15] 什曰。言不復作受生業也。
[0397a16] 無行。
[0397a16] 什曰。心行滅也。
[0397a17] 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7a17] 肇曰。有心必有所受。 有所受必有所不受。此為二也。若悟法 本空。二俱不受。則無得無行。為不二也。
[0397a20] 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
[0397a20] 什曰。如 洗穢物。至盡乃淨。淨則盡。盡則無淨也。
[0397a22] 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7a22] 肇 曰。淨生於垢。實性無垢。淨何所淨。
[0397a24] 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
[0397a24] 什曰。惑心微 起名為動。取相深著名為念。始終為異耳。 無取遣受也。肇曰。情發為動。想我為念也。
[0397a27] 不動則無念無念即無分別通達此者是為入 不二法門善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 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 二法門。
[0397b01] 肇曰。言一欲以去二。不言一也。 言無欲以去有。不言無也。而惑者聞一。 則取一相。聞無則取無相。故有二焉。
[0397b04] 妙臂菩薩曰。
[0397b04] 什曰。以施報故。手能出無 盡寶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也。
[0397b06] 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 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弗沙菩薩曰。
[0397b08] 什曰。二十八宿中鬼星名也。生時所值宿。 因以為名也。肇曰。弗沙星名也。菩薩因以為 字焉。
[0397b11] 善不善為二。
[0397b11] 什曰。一切有漏善心。及善身 口業。無漏乃至涅槃名為善。一切煩惱所作 身口業名不善也。
[0397b14] 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 二法門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
[0397b15] 什曰。三界 煩惱。煩惱相應。及煩惱所作身口業盡名罪。 一切有漏善。盡名為福。
[0397b18] 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
[0397b19] 什曰。金剛置地。下至地際。然後乃止。實相 慧要盡法性。然後乃止也。肇曰。金剛慧實相 慧也。
[0397b22] 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師子意菩薩曰。
[0397b23] 什曰。師子度水。要截流直度。曲則不度。 此大士以實智慧。深入諸法。直過彼岸。故 借以為名也。
[0397b26] 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法等則不起漏不漏想 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法門淨解 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
空以清淨慧無所閡者是為入不二法門那羅 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
[0397c01] 什曰。世間三 界也。出世間。一切無漏有為道品法也。
[0397c03] 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
[0397c03] 什 曰。出義生於入也。無入生死故。無出世 間也。
[0397c06] 不溢。
[0397c06] 什曰。梵本云流也。
[0397c07] 不散。
[0397c07] 肇曰。夫有入則有出。有出必有溢。 有溢必有散。此俗中之常數。
[0397c09] 是為入不二法門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
[0397c10] 什曰。上言無為。三無為也。今明究竟涅 槃也。
[0397c12] 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如 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7c13] 肇曰。縛然生死 之別名。解滅涅槃之異稱。
[0397c15] 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法若究竟盡。
[0397c15] 什 曰。無常是空之初門。破法不盡。名為不盡。 若乃至一念不住則無有生。無有生則生 盡。生盡則畢竟空。是名為盡也。
[0397c19] 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 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7c20] 肇 曰。有為虛偽法。無常故名盡。實相無為法。 常住故不盡。若以盡為盡。以不盡為不 盡。者皆二法也。若能悟盡不盡。俱無盡相
者。則入一空不二法門也。
[0397c25] 普守菩薩曰。
[0397c25] 什曰。萬善所持。眾聖所護。 故名普守焉。
[0397c27] 我無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0397c27] 什 曰。妄見有我。解則無我。言無我為遣我 耳。非復別有無我法也。
[0398a01] 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8a01] 肇 曰。非我出於我耳。見我實性者。我本自無 而況非我也。
[0398a04] 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
[0398a05] 什曰。無明能生明。故不異於明。明由無明 生。故不異於無明。無明故不可取。能生明 故不可捨。明亦如是。非無明故不可離。
無明生故不可取。譬如蓮華色雖嚴潔。所 因不淨推其所因。心不生著也。
[0398a10] 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 為入不二法門。
[0398a11] 肇曰。明慧明也。無明癡冥 也。見無明性。即是為明。若見明為明。即是 無明故不可取也。
[0398a14] 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 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 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 不二法門。
[0398a17] 肇曰。色即是空。不待色滅然 後為空。是以見色異於空者。則二於法相 也。
[0398a20] 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
[0398a20] 什曰。外 道法中有五大。佛法中有四大。此四種於 作法中。最大故稱為大。
[0398a23] 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 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8a25] 肇曰。四種四大也。空種空大也。此五眾生之 所由生。故名種。然四大之性。無前後中。無 異空大也。
[0398a28] 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 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 觸.意法.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癡
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8b02] 肇 曰。存於情塵故三毒以生。若悟六情性。則 於六塵。不起三毒。此寂滅之道也。
[0398b05] 無盡意菩薩曰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 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 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
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8b09] 肇曰。以六度為妙因。迴向一切智者二 也。若悟因果同性。入于一相。乃應不二。
[0398b11] 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 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即無心意識 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 門。
[0398b14] 肇曰。三行雖異。然俱是無緣解脫。故 無心意識也。無緣既同。即三解脫無異。
[0398b16] 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
[0398b16] 生曰。有相則有 對。有對則為二。不繫一與三也。
[0398b18] 佛即是法。
[0398b18] 生曰以體法為佛。不可離法 有佛也。若不離法有佛是法也。然則佛亦 法矣。
[0398b21] 法即是眾。
[0398b21] 生曰。亦以體法為眾。
[0398b22] 是三寶皆無為相。
[0398b22] 肇曰。無相真智。佛寶也。 實相無為。法寶也。修無為道。僧寶也。三寶 雖異。皆無為相也。生曰。乖理為造。故三寶 皆無為也。
[0398b26] 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 二法門心無閡菩薩曰身身滅為二。
[0398b27] 什曰。 身五受陰也。身滅涅槃也。
[0398b29] 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則不起見 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 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8c02] 肇曰。諸法生時 空生。滅時空滅。身存身亡。亦何以異。而懷 驚懼於其中乎。
[0398c05] 上善菩薩曰身口意業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 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 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
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8c08] 肇曰。三業雖殊。 無作一也。諸法之生。本于三業。三業既無。 誰作諸法也。
[0398c11] 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
[0398c11] 什曰。 福行欲界善行。能得樂報也。罪行十不善 道。能得苦報也。無動行色無色界行。不動 義如通達佛道中說也。
[0398c15] 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即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 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8c16] 肇 曰。福欲界善行。罪十惡之流。不動色無色界 行也。
[0398c19] 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 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 入不二法門。
[0398c21] 肇曰。因我故有彼。二名所 以生。若見我實相。則彼我之識。無由而 起。
[0398c24] 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即無取 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8c25] 肇曰。得在 於我。相在於彼。我不得相。誰取誰捨。
[0398c27] 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即無有 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
[0398c28] 什曰。旨明此 中知照滅無有明闇也。
[0399a01] 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 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9a02] 肇曰。二乘入滅盡定。 六根盡廢。心想都滅。雖經晝夜不覺晦明 之異。諭菩薩無心於明闇耳。
[0399a05] 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 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 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
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9a08] 肇曰。世間無縛。曷為而 厭。涅槃無解。曷為而樂。
[0399a10] 珠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 分別是邪是正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樂 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
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 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9a14] 肇曰。實 相慧眼之境。非肉眼所見。慧眼尚不見實。 而況非實。雖曰無見。而無所不見。此真 慧眼之體。
[0399a18]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 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 法無言。
[0399a20] 什曰。說曲辯也。
[0399a21] 無說。
[0399a21] 什曰。說一往說也。
[0399a22] 無示。
[0399a22] 什曰。顯現其相。言是善是惡。名為 示也。
[0399a24] 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0399a24] 肇曰。上 諸人所明雖同。而所因各異。且直辯法相。 不明無言。今文殊總眾家之說。以開不二 之門。直言法相不可言。不措言於法相。斯
之為言。言之至也。而方於靜默猶亦後焉。 生曰。前諸菩薩。各說不二之義。似有不二 可說也。若有不二可說者。即復是對二。為
不二也。是以文殊明無可說乃為不二矣。
[0399b03]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 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 然無言。
[0399b05] 什曰。如佛泥洹後六百年有一 人。年六十出家。未幾時頌三藏都盡。次作 三藏論議。作論已思惟言。佛法中復有何
事。唯有禪法我當行之。於是受禪法。自 作要誓。若不得道。不具一切禪定功德。終 不寢息。脇不著地。因名脇比丘。少時得成
阿羅漢。具三明六通。有大辯才。善能論議。 有外道師。名曰馬鳴。利根智慧一切經書皆 悉明練。亦有大辯才。能破一切論議。聞脇
比丘名。將諸弟子往到其所。唱言一切論 議悉皆可破。若我不能破汝言論。當斬首 謝屈。脇比丘聞是論。默然不言。馬鳴即生
憍慢。此人徒有空名。實無所知。與其弟子 捨之而去。中路思惟已。語弟子言。此人有 甚深智慧。我墮負處。弟子怪而問曰。云何
爾。答曰。我言一切語言可破。即是自破。彼 不言則無所破。即還到其所。語脇比丘 言。我墮負處。則是愚癡。愚癡之頭。非我所
須。汝便斬之。若不斬我我當自斬。脇比丘 言。不斬汝頭。當斬汝結髮。比於世間。與 死無異。即下髮為脇比丘作弟子。智慧辯
才世無及者。廣造經論。大弘佛法。時人謂 之。為第二佛。夫默語雖殊。明宗一也。所會 雖一。而迹有精麁。有言於無言。未若無
言於無言。故默然之論。論之妙也。肇曰。有 言於無言。未若無言於無言。所以默然 也。上諸菩薩措言於法相。文殊有言於無
言。淨名無言於無言。此三明宗雖同。而迹 有深淺。所以言後於無言。知後於無知。信 矣哉。生曰。文殊雖明無可說。而未明說
為無說也。是以維摩默然。無言以表言之 不實。言若果實豈可默哉。
[0399c08] 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 是真入不二法門。
[0399c09] 肇曰。默領者。文殊其人 也。為彼持言所以稱善也。生曰。言迹盡於 無言。故歎以為善矣。
[0399c12] 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 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香積佛品第十
[0399c15] 於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 食。
[0399c16] 什曰。舍利弗獨發念者。其旨有三。一 者結業之體。未能無資。二絕意大方。樂 法不深。三推已有待。謂眾亦然。處弟子
之上。宜為眾致供也。肇曰。置座設食。 擬賓之常。而待客先發者。欲以生論耳。舍 利弗時會之長。故每扣興端。生曰。不念 弟子者。以其自有乞食法也。
[0399c23] 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 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
[0399c24] 什曰。能於前法。自 在無閡。無閡則累想宜廢。亦云。解脫為用。 厭身捨著。而今念食乖致何深。肇曰。佛
說八解脫。乃是無欲之嘉肴。養法身之上 饍。仁者親受。謂無多求。然方雜食想。而欲 聽法。豈是無舉來求之情乎。生曰。八解脫
以不淨觀為初。而食是不淨之物。既以體 八為懷者。豈復有欲食之情哉。又法中無 食可欲蓋不可以欲食聞之乎。
[0400a04] 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
[0400a04] 什 曰。不化作者。恐致欺妄之嫌故。不設常 食。以非淨妙無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