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 Dasheng Ru Lengjia Jing 注大乘入楞伽經
Scroll 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八無常品第八
[0487c17]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 (至) 所言無常復有幾種 因上凡夫虛妄起生滅見。非諸聖人。謂外 道凡夫不得如實。而起無常生滅妄見。故說
無常。聖人得如實理。應不起無常生滅妄見。 世尊何故。亦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未知此 說孰為邪正。所言無常復有幾種耳。
[0487c23] 佛言大慧外道說有 (至) 生已不生無常性故 有外道說四大種性。無始造作色等諸法。作 已而捨。即計所作法是其無常。
[0487c26] 有說形處變壞是名無常 (至) 大種自性本來無 起 自下牒釋廣破妄計七種無常也。此初 牒釋破第六無常。言其中物無物無常者牒
計也。謂能造下諸句即釋破也。言能造大種。 所造諸法。虛妄不實其相滅壞。大種自性不 可得故。本來無起。無起故無滅。何有能造所 造實法言無常耶。
[0488a04] 不生無常者謂常與無常 (至) 則墮外道生無常 義 次牒釋破第七無常。言一切法本來寂 靜。非是滅生名無常。不覺此者。則計不生以
為有生法滅。名無常也。
[0488a08] 有物無常者謂於非常 (至) 而自不壞此亦如是 三牒釋破第五無常。言於非常非無常處。 外道不了。計謂無常。是自生妄想也。其義云
何下。徵釋譬喻彼妄計義。如經自明。
[0488a12] 大慧現見無常與一切法 (至) 能令諸法成於無 故 此下如來正破彼計也。謂現見物無常。 與所作諸法無有異體。故云無有能作所作
差別。既云此是物無常。此是所作法。無差別 故。能作所作應俱是常。何以故。不見有物無 常為因。而能破壞所作諸法。成於無故。
[0488a18] 大慧諸法滅壞實亦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了 以外道計除物無常。無有能令人天變化 有無者。是故佛言人天依正一切諸法。生起
滅壞實亦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了。謂一念 妄想是生起滅壞因。外道不知。故以物無常 為因也。
[0488a24] 大慧異因不應生於異果 (至) 云何異因生於異 果 自下如來破轉計也。上言無差別。破計 物無常自不滅壞。能壞諸法。此謂有別。復破
轉計能生諸法。故言異因不應生於異果。若 實能生者。一切異法應皆相生。如粟種生麻。 荳種生麥。情生無情。無情生情。彼法此法。能
生所生。應無有別。而世現見諸法有別。云何 妄計異因生於異果。
[0488b03] 大慧若無常性是有法者 (至) 所無常法皆應是 常 若計物無常性為能生因是有法者。應 同所作性不究竟。自是無常也。自無常故。何
能滅壞生起諸法。所無常法皆應是常。何以 故。既同所作。而計常住自不滅壞。故所作法 皆是常也。
[0488b09] 大慧若無常性住諸法中 (至) 故其自性亦不壞 滅 若計物無常性。常住一切諸法之中。而 能有無生。滅諸法者。既住諸法中。應同諸法
墮於三世俱滅壞也。自體不有。豈能令物無 常乎。一切外道。妄計大種體性不壞。言造色 壞。色者即是大種差別和合而有。離異不異。 故其色自性。亦不壞滅耳。
[0488b16] 大慧三有之中能造所造 (至) 能生於物而不滅 耶 此總結破物無常見。如文可知。以上破 物無常竟。
[0488b19] 始造即捨無常者非大種 (至) 當知是非始造無 常 四牒釋破第一始造即捨無常。謂諸外 道所計。不出互自共三為能造也。言非大種
互過大種以各別故者。謂堅濕等本無自性。 其用互有相違。不能更互以造於色。故破云 以各別故。如下偈曰。大種無自性。又云大種
互相違。安能造於色也。言非自相造。以無異 故者。自獨也。謂大種性本自無生。不能獨起 以造於色。故破云以無異故。如下偈曰。大種
本無生。故無所造色也。言非復共造。以乖離 故者。共者同和之義。謂四大種性自乖離。遞 相凌滅。如水不容火等。豈能共同而造於色。
故破云以乖離故。如下偈曰。火乃燒於色。水 復為壞爛。風能令散滅。云何色得生也。當知 非是始造無常者。結破也。
[0488c05] 形狀壞無常者此非能造 (至) 比見墮在數論之 中 五牒釋破第二無常。計但滅形狀長短 等見。不滅能所造體。此見墮在僧佉中也。
[0488c08] 色即是無常者謂此即是形狀無常 (至) 唯有言 說故 六牒釋破第三無常。計大種性常住 不滅。為能作者若亦無常。則無世事。如是所
計墮於外道盧迦耶見。以彼妄見諸法自相 生。唯有言說。無自性相故。
[0488c13] 轉變無常者謂色體變 (至) 而金無改此亦如是 七牒釋破第四無常。計色質變異名無常。 非大種體名無常也。故舉金作嚴具喻之。嚴
具有變異名無常。而金無改非無常也。此色 法體變異無常亦如是。
[0488c18] 大慧如是等種種外道 (至) 能造所造則皆斷滅 總結上七種無常。及等餘外道妄想分別 見無常性。如彼計謂火燒四大時。而不能燒
諸大自相。言若能燒者。能造所造後應斷滅。 以見不斷故。計大種性常。
[0488c23] 大慧我說諸法非常無常 (至) 則不分別能所造 故 此明如來自覺聖智所證實法。凡有說 示如證而說。不同外道常無常見。何以故爾。
謂了外法虛妄不實離執取故。乃至離有無 見。不妄分別能所造故。通有十義釋成正理。 如文可知。
[0488c29] 大慧世間出世間 (至) 非諸凡愚之所能知 言 世出世間。及出世間最勝上上諸法。皆唯是 心無有外法。非常無常。若不能了則墮惡見。
依自妄想而計言說。計常無常。此三種法所 有方便語言分別。亦非凡愚所能覺知。
[0489a05]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始造即便捨形狀有轉變 色物等無常外道妄分別 言七種無常。是 諸外道妄分別見。
[0489a08] 諸法無滅壞諸大自性住外道種種見如是說 無常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故言諸法 無滅壞。諸大自性住。外道不了。計大種常。造
色無常。故言外道種種見。如是說無常。
[0489a12] 彼諸外道眾皆說不生滅諸大性自常誰是無 常法 離能無所。離所無能。既能造大種說 不生滅。其性自常。誰是無常所造色法。
[0489a15] 能取及所取一切唯是心 (至) 一切不可得 能 取妄見。所取妄塵。梵天等法虛妄不實。離於 心量皆不可得耳。
現證品第九
[0489a19]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 (至) 及諸外道錯亂之中 因上言世間出世間。及出世間上上諸法。即 有菩薩聲聞緣覺。斷世間生死。入出世間
滅盡三昧樂。及得諸地次第相續相。故大慧 舉滅盡三昧。及地次第相續相請問如來。欲 顯三乘聖凡優劣。令修勝行證佛果海。不墮 權乘及諸邪見迷惑中耳。
[0489a26]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 (至) 心意意識分別想滅 言菩薩至六地。及聲聞緣覺。同斷三界煩惱 生死。能入滅盡三昧。七地菩薩逈異二乘。念
念恒入無有間斷。二乘有煩惱生死可斷。故 不能念念恒入。八地菩薩無功用道。恒在三 昧無出入相。而同聲聞緣覺涅槃。滅妄想心 識也。
[0489b04] 始從初地乃至六地 (至) 能取所取之相而生執 著 明初地至六地菩薩。雖未盡滅心意意 識。已能修行觀察諸法由分別有。麁分別想
更不現行。凡愚不覺無始以來過惡虛偽習 氣所熏。於自心變能所取相。故起計著。如鐵 孕垢而自毀傷。
[0489b10] 大慧八地菩薩所得三昧 (至) 是故於中生涅槃 想 言此八地菩薩。初得無生法忍。覺一切 法如幻如夢。心量妄想息滅。諸佛以七種加
勸。於三昧門不入涅槃。若不蒙加勸發。即不 修行廣大行願悲化有情。亦如聲聞緣覺斷 佛種姓。是故如來為示無量難思功德。令其
滿足成佛果海。無墮二乘於無生三昧生涅 槃想也。然此品言聲聞緣覺。是昔菩薩退菩 提願者。彼定性趣寂二乘。尚不能知初地之 法。況能分同八地菩薩得無生忍耶。
[0489b20] 大慧七地菩薩善能觀察 (至) 漸入諸地具菩提 分法 言七地菩薩。善觀心識妄想斷。我我 所生滅自共相。無礙辨才善巧決定。雖未能
滅心識流注。已於三昧而得自在。漸入諸地 具足菩薩菩提分法。言四無礙辨者。謂法義 詞及以樂說。義如別釋。
[0489b26] 大慧我恐諸菩薩 (至) 我及諸佛為如是說 欲 令菩薩。覺陰界入自共相等虛假不實。善於 諸地相續次第。對治妄想不墮外道惡見邪
徑。故如此說。然彼諸法有無生滅。實不可 得。愚夫不知。是故諸佛皆以方便作是說耳。
[0489c02] 大慧聲聞緣覺至於菩薩 (至) 生涅槃覺非寂滅 慧 退菩提願聲聞緣覺。於第八地中。味著 無生三昧。為彼所醉。不達三界自共相虛妄。
妄緣人法二無我空處。作涅槃想。不見諸法 自性寂滅。為真涅槃。
[0489c07] 大慧諸菩薩摩訶薩 (至) 得於如來自證地故 言八地菩薩。雖見無生三昧樂。為本願哀愍 大悲成就。滿十大願度脫眾生。不證無生以
為涅槃。然非不起菩提分佛法正因。隨於智 慧如實修行。如是故得入如來地也。
[0489c12] 大慧如人夢中方便度河 (至) 意識夢中之所現 耳 覺竟無水。船栰非真。夢時見河。船栰非
妄。以譬得八地覺已。本無生死。故菩提分功 德非真。七地未覺。心量未滅。故菩提分功德 非妄。但是無始見覺聞知。曾所更事熏習不
斷。故心意識妄想夢現。言離有無念者。考餘 二本。當作墮有無念也。
[0489c19] 大慧菩薩摩訶薩 (至) 所得涅槃非滅壞也 言 菩薩從初地至七地。增進修行。合上如人夢 中方便度河。入於第八。得無分別智。合上未
度便覺。見一切法已下。合上覺已思唯等。文 互影略更相映顯。可以意得。
[0489c24] 大慧第一義中無有次第 (至) 此則名為寂滅之 法 第一義中言思路絕。唯自覺智所證相 應。不得說有十地對治。次第相續相。此則強
名寂滅法也。
[0489c28]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諸住及佛地唯心無影像 (至) 餘則我所得 住亦地也。無影像即無所有 也。七地已還總名心量未滅。八地已上名無
所有。十地已去方言佛也。故云此二地名住。 餘則我所得也。
[0490a04] 自證及清淨此則是我地 (至) 或有先時化 初 半偈頌法身。次一偈頌報身。第三一偈頌化 身。報化皆由法身有也。
[0490a07] 於彼說三乘皆是如來地 (至) 無相有何次 如 來方便隨情說法。即有諸乘。第一義中何有 次第。故思益經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
至於一地。是知以實映權。方便相盡。皆無所 有。
如來常無常品第十
[0490a13]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 (至) 為常為無常 因上 此是去來今諸佛之所說。若如來墮三世者。 則是無常。故問如來應正等覺。為常為無常
也。
[0490a17] 佛言大慧如來應正等覺 (至) 然佛如來實非斷 滅 言佛是常是無常。俱有過咎。云何有過 咎。若如來常者。則同外道計神我等為能作
者。為能作常。若無常者。則同世間有為作 法。為相所相。畢竟敗壞成於無有。法身應斷 滅。然佛如來實非斷常。
[0490a23] 大慧一切所作如瓶衣等 (至) 是故如來非常非 無常 若言如來是無常。即同瓶衣一切作 法無常過也。所修正因福慧莊嚴。皆空無益。
然佛如來。功流萬世常存。道通億劫彌固。又 一切世間有所作法。皆應是如來。以同是作 因生故。而言如來是常無常者。有如上過故。 不可言說也。
[0490b01] 復次大慧如來非常 (至) 同於兔馬魚蛇等角 此復破轉計也。若言如來如虛空常者。則不 待自覺智所修因成。以虛空離四句邊。分得
譬如來也。又若言如來是不生常者。則如兔 馬等角本來無生也。若同虛空兔馬言常。則 無方便廣大益物義。是故不同也。
[0490b07] 復次大慧以別義故 (至) 然非凡愚之所能知 以別義故亦得言常。謂以現前離念明智。證 真常法故。亦得言常。此真常理。有佛無佛。常
住不變。遍一切法。非斷滅無。凡夫外道豈能 覺知。故法華云。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0490b12] 大慧夫如來者以清淨慧 (至) 如來不從妄分別 生 言如來者。以自覺聖智所證得名。不以 心意識自共相法妄習得名。一切世間皆從
不實妄想所生。如來非彼生也。
[0490b16] 大慧若有於二有常無常 (至) 二分別覺勿令少 在 有妄取捨生死涅槃。故有常無常也。如 來所證無二法故。離常無常不寂靜見。學者
應滅二妄分別。令盡無餘。
[0490b20]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遠離常無常而現常無常 (至) 是則無違諍 此三偈頌上長行。經文自明 可知。
如來藏性品第十一
[0490b24]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 (至) 不求盡苦不證涅槃 因上如來非以心意意識蘊界處法妄習得 名。又佛常說諸法無我。故問唯願為我說蘊
界處生滅之相。彼陰界入中既無有我。誰生 誰滅。而諸凡愚依於生滅不覺苦盡。不證涅 槃無生滅法。若無有我。誰知苦盡。誰證涅槃 耶。
[0490c02] 佛言大慧諦聽諦聽 (至) 變現諸趣離我我所 如來藏者。自性清淨心在纏之名也。佛言陰 界入中雖無我。而有如來藏。能受善不善因。
故能遍興造六道生死法。譬如伎兒依呪術 故。變起六道形色法。無我我所。凡夫依如來 藏起六道生死。無我我所亦如是。
[0490c08] 以不覺故三緣和合 (至) 生於七識無明住地 言二乘不覺如來藏無我故。計根塵識。三緣 和合以為生因。外道不覺如來藏無我故。計
神我等以為作者。為無始惡習所熏。名如來 藏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也。下二句一 作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
[0490c14] 譬如大海而有波浪 (至) 復生於貪若因及所緣 如彼大海因風起浪。水相波相相續不斷。 以況如來藏海。因無明風起七識浪。生死相
續不斷亦爾。然如來藏本來自性。清淨無垢。 離常無常。及諸外道我論過失。其餘諸識念 念生滅。以妄因緣和合。而生三界生死。不了
色等一切諸法自心所現。計著名相起諸煩 惱。造善惡業感苦樂報。既從貪生。復生於貪。 若因及緣流轉生死。無解脫期。故法華云。諸
苦所因。貪欲為本也。自此已上。明如來藏與 三界有漏善惡為因。
[0490c25] 諸取根滅不相續生 (至) 便妄生於得解脫想 此明若愛取諸根滅不相續生自惡覺觀分別 苦樂受者。修如是行。或得滅定四禪。入四諦
解脫。便妄生得真解脫想。故法華云。但盡生 死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也。自此已 上。明如來藏與出世間聲聞緣覺劣無漏善 法為因。
[0491a03] 而實未捨未轉 (至) 取於自相及共相故 言聲 聞緣覺。其實未捨虛偽習氣。即未能轉藏識
之名。非真解脫。若無藏識。七識無依。習氣亦 滅。乃真解脫。何以故爾。因彼藏識為所依止。 及彼相分為所緣。餘識生故。然非外道二乘
境界。以彼無明法執未滅故。
[0491a09] 若見如來藏五法自性 (至) 應淨如來藏藏識之 名 此明能轉滅藏識見如來藏心。五法三 自性二無我等。對治法門則滅。功用惡覺不
能傾動。住不動地無功用道。了十種如幻三 昧。如夢度河未度而覺。為彼三昧覺力所持。 任運修行難思佛法。願力廣大不住無為。及
無生忍。獲自覺智不共餘乘。而證十地聖人 之道意生法身。離於功用諸三昧行。是故菩 薩欲得勝淨微妙佛法者。應淨妄習藏識之
名。無如二乘俱斷分段生死。便謂真解脫也。
[0491a19] 大慧若無如來藏 (至) 而不捨於勇猛精進 若 無藏識之名。則無凡聖分段變易二種生滅。 真修行者。雖見自實際。住現法樂住三昧。不
捨方便進趣佛地。名聖人生滅也。
[0491a23] 大慧此如來藏藏識 (至) 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外道妄覺。二乘偏覺。非現前見。菩薩分覺雖 勝。亦未究竟。如來現見如來藏。如視掌中菴
摩勒果。皎然非謬。
[0491a27] 大慧我為勝鬘夫人 (至) 莫但聞已便生足想 言如來藏識藏是佛境界。非諸二乘外道所 行之處。當勤觀察三慧備修。勿得守聞而生
知足。
[0491b02]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 執著二種生了知則遠離 言二種生者。即 上凡夫及以聖人悉有生滅也。
[0491b05] 無始習所熏如像現於心若能如實觀境相悉 無有 如鏡因前境故。有虛偽色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