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mmentary on the Fanwang Jing Bodhisattva Precepts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一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

[0602a26] 法身 妙智無邊至真明理 視聽之外能事筌蹄
蓮華日月菩提樹 甘露盧舍那 四十八釋迦文不可說
心地不思議 四十二大士威儀聖賢 恒沙戒品三聚
因陀羅 不同薩婆若摩尼 瓔珞功成妙覺是故
菩薩莫不三世如來無不由此 滿道場 難得而言然則
功能貫穿縫綴體用 盧舍那遍照宣唱 能持異人
所持重開防止 稱為無二故云梵網經 佛說菩薩四十八

[0602b18] 經略十門 分齊所為能詮教體 釋經題目八教本末九部
傳譯文解釋

[0602b22] 何故菩薩戒 法應本行大機 勝法成行諸位
真性得勝法應 菩薩三聚淨戒道場是故 一切諸佛利樂眾生古法法爾
初時菩薩波羅提木叉 大王法爾常規是故 菩提樹盧舍那
如是言說 三世諸佛 故知本行三世
往昔同行最正覺是故成道 諸菩薩修學下文一切 諸佛本源菩薩根本一切
戒法 成佛大心如來出世 菩薩毘尼有情大菩提心
未能何等應作何等應作進行 是故菩薩學處進修智論 十五譬如無翅
不可得欲求亦復如是 棄捨苦行服藥禽獸 無異命者諸眾生
不立非情畜生無有瓔珞經 佛子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不受 有情畜生無異名為
三寶菩薩殊勝 最上菩薩戒眾生必當 正覺瓔珞經法師一切國土
教化出家菩薩戒法師 四千乃至 不可稱量行者一切菩薩無邊
大行莫不淨戒智論十五 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 如是一切善法住處華嚴經
宮室堅固如是菩薩 一切菩薩 諸位具足菩薩戒信行
十住等位瓔珞經初發心出家 菩薩位正法一切 功德根本正向佛果
說戒戒具三聚大智 下文發趣長養皆因 得知菩薩戒菩薩所行
瓔珞經卷云在此十四 菩薩受戒佛子 菩薩十戒十住
三業律儀戒無不業種子 除滅瓔珞卷云無盡
受者過度四魔越三界 常隨行人乃至成佛真性 菩薩淨戒成性究竟
佛性常住戒法流通得勝 因位究竟如來勝果華嚴經 無上菩提應當具足淨戒
微塵菩薩由是成正覺

[0603a22] 第二四重大小二乘菩薩藏聲聞藏 大乘菩薩藏大乘聲聞藏
大中聲聞成佛戒法受持 菩薩三十四成佛 無餘聲聞藏七眾
所持別解脫皆是菩薩律儀是故 在此三藏大乘 調伏
戒具三聚三學成因五位 三聚 十二分教緣起 如理

[0603b06] 第三分齊聖教塵沙略為 化教制教略作四門 化教如來出世一切
因果理事制教立正 非理違法罪名輕重 化教內外
內人佛教外人制教 化教 起信制教
譏嫌威儀生物顯正自行 化教 一佛菩薩弟子神仙變化
制教制戒輕重無能由此 是故二教差別制教 大小

[0603b21] 第四種姓發心現在初中權教種姓二乘種姓所為
菩薩種姓正是所為 定性瑜伽實教 種姓所為佛性
入寂定性二乘 大菩提如法楞伽 大乘一闡提無量無性
究竟清淨佛性論 佛性論佛性不了是故一切眾生皆是所為
發心現身 深心懺悔除滅好相相應發心 為器發心有種
大菩提心現在菩薩戒 發心正行名利 為器所為現在
三賢法雲 菩薩受持菩薩淨戒 性戒初發意
戒品持有 本業經十信初心十戒 已去

[0603c16] 第五能詮教體略作十門能詮 名句能詮音聲
音聲佛事二門 相離十地論 以此二事聽者以此二事
聲名無言無言 無住如來常住一字四門 三通小乘大乘是故四句合為
有無可知香光 諸法教體無不 香光作佛事能詮
合為相離契經體性 二種二義 能詮無不皆是
心識顯現心識 唯識歸真莫不悉皆真如
自盡真如實體一切法 即如無礙即真無言同法真真無不
無言未嘗無言無二 無礙以為教體 理事無礙性相
一切不能大乘無礙

[0604a14] 第六
菩薩三聚淨戒以是文中 中有理事
三聚成就名為 光潔名為
萬行後生成本 正行以為作者
皎潔理事 使善行 菩薩理性業障
除滅滿二障二嚴 究竟以為一法 三相四行受戒正受相應
戒相四門 諸菩薩波羅 密行莫不具足三聚所謂三聚
迴向菩薩萬行莫過於以為第二三戒增長三學成就三賢等位究竟三德三身
佛果意趣一律離過斷德 二攝修萬行智德報身 眾生恩德化身

[0604b12] 第七題目一部 初中 能詮西國正音
傳譯 上下文 行體
名勝 行體平等光潔二義差別五位五位
眾生究竟解脫總有 三義體相用差別 故云
故云何者 佛觀大梵王網羅因為無量
猶如網孔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 如是梵王供佛聽法網孔差別無邊
諸眾生迷悟善惡苦樂 依正交雜分齊不同故云世界 猶如網孔
華嚴因陀羅 帝釋梵王 殿寶珠互相
重重無盡網孔差別不同 顯教華嚴張大教網生死海天人
涅槃猶如網孔佛教 如是二種在家所持梵行出家五眾方名梵行
聲聞小戒諸見 諸菩薩所持三聚三業破見入理方名華嚴梵行品三義
菩薩戒塵沙微細差別交雜出沒屈曲 網孔律儀戒功能 作惡
二種功能出離是故 何故 一部通名非唯說戒
聖言貫穿攝持 化眾生故云別名中有三義 舍那教主心地法門
通名菩薩戒本梵本 毘盧舍那光明遍照二義智光真法受用
身光照應大機受用何故 釋迦化身 下標一部大本
之中品等舍那釋迦 圓音應機妙理故云菩薩 如常則是菩薩起信五十
即是諸位通名十地論 地前信行生成 無非
不同如此菩薩戒本 標舉防非止惡

[0605a11] 第八明教本末三世諸佛戒法法爾舍那菩薩修行滿成佛
蓮華世界之中利樂諸眾生 傳授化身閻浮提 眾生方便是故有如戒本
相傳西域十萬六十一 三百至此 梁朝攝論戒學毘奈耶瞿沙
菩薩戒十萬種差大本 上代相傳真諦三藏 菩薩律藏南海上船便
省去船方 菩薩戒無緣可悲 三藏西涼沙門法進
戒本國人狡猾 菩薩道 佛像立誓
滿夢見彌勒戒本相異 有人戒本
文義持戒 西國小乘賓頭盧 上座大乘文殊師利上座
菩薩戒羯磨說戒菩薩法事律藏 不絕聲聞五律四部流行 久矣菩薩律藏曇無讖
致使古來發心受戒所聞悲歎不能 勝行志願西
後備藏經菩薩毘尼藏二十菩薩戒本 廣解 同業

[0605b16] 第九傳譯緣起大秦姚興弘始 西域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童壽菩薩戒一心法門以此
略明菩薩戒是故菩薩戒 于時沙門八百 羅什菩薩戒逍遙長安
寺中學士翻譯經論五十 最後 別錄之中偈頌
說戒名作梵網經盧舍那佛 菩薩四十八當時 羯磨羯磨梵網經律藏
盧舍那佛菩薩戒 八百戒本

[0605c01] 第十文解釋文中分為三分初十 一行半偈爾時 正說三從在此勸持
正說三結 勸學初中勸持五戒
傳戒傳戒 中有初一舍那真身化佛二次一句化佛
化身舍那聽受戒法 一句化身初一 明本千佛
盧舍那有人臺上 盧舍那佛自受用身受用 釋迦變化不應理
臺上他受用身 應機聖教總有 小乘大千閻浮閻浮
釋迦成佛皆是不論 入大乘論摩醯首羅天上 一實成佛大千世界所緣境
釋迦一時成佛蓮華 世界之中臺上成佛 釋迦則是摩醯首羅天上 釋迦釋迦一一各化作
釋迦國中菩提樹 一時成佛一實成佛 三千世界為主
釋迦釋迦化身攝論 受用身二種受用成佛 法界相稱依正無礙
菩薩他受用身地上菩薩淨土 現身說法地前化身 智論三千大千世界恒沙
一世界世界恒沙一世 十方恒沙一佛世界 釋迦佛境界華嚴經無成無不
盧舍那一切處成佛盧舍那 則是釋迦不分十身 無盡是故無邊無盡且如一類
須彌樓世界盡十方滿虛空 一類世界法界 世界世界世界眾生無量
一一各各普遍法界雜類蓮華世界海是故 華藏無盡華藏一一
世界因陀羅如是重重無盡無盡 思議盧舍那轉法輪 文中上第三義
本身初中以是舍那 故云 分別俱生在於俱生
學位習氣二我餘習無學位 流布諸佛假稱自在 自在如來後得智真如
常樂我淨真如 盧舍那 蓮華二義
正在 蓮華十八圓滿依止 滿通有三義
無礙如來大寶蓮華 依止蓮華總有智論人中蓮華天上蓮華百葉
菩薩蓮華千葉蓮花 華嚴大蓮華 法界如來
真理蓮華表示攝論 一如蓮華法界真如在世 不為世法蓮華開發真如
自性開悟眾生自性開發蓮華 真如眾聖蓮華 四德可愛真如
常樂我淨理事無礙佛果圓融 理事依正無礙自在可見 住處之上
還是受用身有人盧舍那身為十地 等覺菩薩釋迦初地
第二一句千佛 釋迦四句 結餘
四天下中南是故三千 世界四天下故云 菩提樹釋迦同時成佛
既有 九百九十九如是第三化佛
領受戒法舍那本身化佛 化身 大眾眷屬
舍那領受戒法說戒 說中甘露之中甘露三義
律儀以為 甘露仙藥長生戒命未來
第四一句化身 初三還本傳本戒法諸佛故云
戒相輕重上來 從來 () 。

[0606c15] 自下第二勸持中有 三行一句三行一句 初中初二圓滿
無明出生長夜無住涅槃故云 日月莊嚴行者諸佛護念人天 樂觀瓔珞慧嚴
律儀戒能破 眾生大悲清涼善法 善法瓔珞
二次深廣微塵菩薩 多人同行由此成正覺 三次
大人報佛化佛四次 勸學自利教令 利他行三句以此
蘊積故云 二戒波羅提木叉波羅 毘木叉解脫
別別解脫 生死解脫

[0607a05] 第二中分 初五法成初一 二次方便
己身佛性即是定當成佛三次自有自性佛性信佛即是入理
提心故此即是無垢稱 菩提心即是出家具足比丘性 初二
即是下文解法 故云一切有心有心皆有佛性佛性故云佛戒
當成佛性有心 佛戒佛性二次四句利益 菩薩三聚戒即是因之
佛子 上來總是第一

[0607a23] 自下第二正說中分結集 當時諸菩薩對機三從 受持初中成佛
結戒聽受初中爾時化身報佛 至此故云爾時釋迦
牟尼菩提樹摩伽陀國金剛座賢劫千佛 等正覺菩提菩提樹
故云二序結戒中有 以是然後 最初成佛不同聲聞戒故云
菩薩波羅提木叉上位 至心崇敬供養捨離己見 孝順父母生育
二師三寶救護父母 現生父母過去父母一切眾生 悉皆所生父母持戒父母
修善根發菩提心今世後世離苦 發菩提心菩薩戒救一切眾生 成佛是故父母孝順
菩薩淨戒得道救護一切諸眾生 過現父母孝順供養孝順三寶下文修行孝順
至道至極以此 至於故云至道 涅槃菩提
即是名為持戒 三業故云 制止如來說戒
金口放大光明驚覺從此 戒法光照 中有四眾
菩薩色天三欲人王初一同生 異生聽者合掌 至心

[0607b29] 第二對機誦戒戒法 佛子諦聽機緣
是故諸佛勸修 是故約法 勝人
五位菩薩多人 信行不成發心十住 三賢故云發趣十行
善根故云長養回向世間堅固 故云金剛十地可知是故初發心十地滿三無數劫
說戒智論三藏比丘多生說法以此戒法無明
故云有緣 誦戒因緣 多劫積集因緣如此
約法中有無自性起 因緣戒法因緣無自性無自性 戒名佛說
菩提心無自性發起故云 有緣二明戒體甚深光光 因緣發戒無量
光光因緣生是故無性故云三句 色心
色心建立 故云 故云非心有無緣起便
自相不得 如是永不有無不無 不同因緣是故
有無緣起 緣起不無故云非有 因果能所
因果大菩提 菩提心 因故是故
因果三世諸佛 故云諸佛 本原二明因而故云菩薩
根本菩薩因位因果 大眾是故勸修  第二機緣
佛戒差別二十 化人變為小乘 解法可知 第二
誦戒相中略作 釋名二分輕重三明方便種類
戒相 勸持總結勸持 三結一舉
有損菩薩現行菩提心種子菩提心種子
勸學三世 勸持可知

[0608a29] 第二 相中料簡本文初中略作 十門釋名二明三明
始終 輕重三聚

[0608b04] 一周波羅 勝處約法
弟子所持佛戒佛戒 根本 學處故云
不如意處 可知別名

[0608b12] 二明皆因三毒 初中十戒 是故
三業身語意如次 初二色聲 初二
財色 分異 何以不分
如法得分 唯一禁斷得分 施與
邪見己身而言邪見
可分 三毒可知調伏三毒十戒 十戒中一通有三毒第九
中有是故 調三毒通名毘尼調伏

[0608c02] 第三 所謂三業十戒初三智論十三
初三一成 依正三句 依報正報依正以為
不為正報違順 違順因果初二
苦果苦因是故古德為生 過患不立義存
妄說毀謗語業即是 妄語離間語 無義四惡惡言
初一現前可知 意業何故本名
慈悲 是故慈濟十戒一一 三業互相如下釋文 三業名為調伏

[0608c23] 第四差別 非情及第 情境二寶
及第非情謗法 同犯 二戒要說菩薩
飲酒 因果
凡聖第十 佛寶第五全局飲酒不可 凡聖地獄
不可等持 二乘大乘 因果通論
不問前人 誑語得無 中略五趣依報非情
二乘菩薩佛法十戒 非情 除非法物
佛法非情死屍 非情無求 妄說佛法
非情可知五趣 可知

[0609a19] 第五 三自 十戒
可知唯一 可知 不捨生死自殺
得罪自愛 善生經不成稱意是故
第四十戒之中一切

[0609a29] 第六他者 四句二教 初二可知中有
一如 第四隨喜讚歎
是故 十戒

[0609b07] 第七始終 不待要命
本處 可知初犯起念便

[0609b12] 第八輕重別論十戒輕重十戒業道 初四及第
殺人乃至小乘 三五初四非人
非道後五十戒 別論一一之中輕重下文

[0609b21] 第九 十戒邪見惡口 如次
菩薩善戒經出家菩薩即此初四 出家菩薩聲聞戒 四重菩薩戒更加善生經
在家菩薩即此初六瑜伽 持有四重即此小乘四重 是故道俗大小

[0609c01] 第十三聚戒二義 十戒總是律儀 三聚中一律儀
對治善法 少欲梵行四諦 護法息惡善行
忍辱三寶以此二戒 即為攝眾生戒是故十戒 三聚可知 第二釋文
即為何等 



殺戒第一

[0609c13] 略作十門二次釋名輕重 對治釋文

[0609c15] 生命業道不堪入道是故 小二道俗大悲
瑜伽問言菩薩何為 答言大悲捨身 下文六道眾生父母生生
無不緣故智論 在前成佛濟度無緣佛性
當來法器不輕菩薩眾生尚無 不敬有害違失菩薩無畏施所以殺戒眾生無畏涅槃
如來壽命無有皆因四攝 菩薩二利之中利他 眾生捨離欲法
智論假使滿閻浮無價珍寶無有 身命是故命根 一切莫不壽命
報恩菩薩 大行眾生報恩加害十法 三世諸佛家業法爾加害利益眾生

[0610a07] 第二次戒相塵沙無邊何故 最初殺戒菩薩萬行無不大悲 有情莫不
若爾何故 聲聞戒不同救生行為 自行為首
故殺僧祇成道第六 菩薩業道三世

[0610a15] 第三釋名 身心隔斷名為殺生 故云殺戒涅槃經
生佛五陰五陰名曰殺生 殺生墮惡道過去現在不可 未來眾生出入息
入息名為我等諸佛隨俗名為滅盡定以後 是故息滅
命根 滅定無自性無自性無有有無自性得罪無自性
一切法自心眾生自殺 眾生有罪自心眾生 受罪性空無罪
不了 有罪無罪邪見罪重 無罪

[0610b03] 第四菩薩戒 受戒菩薩外道
自性顛狂 救生無間三通
眾生迷心四起 加害 有情意樂
方便 煩惱究竟有情方便 無間
二眾眾生殺心五加 三毒正命總有可知

[0610b17] 第五可知 三義一應惡心自殺 己身應得輕輕善心自殺
菩薩行無常厭離 中有 法滅為生捨命薩埵
不捨得罪三毒 和合亦即及第 第二差別相差
若非 不知是非應得方便唯識論 惡道
方便次後是非 得中方便 疑心
為人命者 改心 後生為生終身
心得中方便殺生後生方便
不同 不同何故 無雙殺生
無罪是故無雙本期 是故合為
第三有想中有 無罪三心 殺生不知
便前方便 輕罪了知心結方便 中間前後
終身不決方便 方便為人決不
為生終身不決 便方便為人 第四殺心
第五方便不興方便殺心第六 無記不貪皮肉故殺
故殺故殺大悲 自苦瑜伽第七畢竟不知心得 方便得中方便

[0611a04] 第六輕重 中有殺生 殺心初中生
總括不過六道聖人 輕重一切 地獄菩薩
眾生是故菩薩 慈悲初心 大小二乘通道
發菩提心業道加重不問故經云發菩提心畜生罪重邪見下文破僧
無餘出佛身血方便 不可 父母二師
羅漢父母 羅漢生命涅槃經 須陀洹俱舍無間
第二輕重念慮 不過三性善惡無記即為 無記交雜
三毒 何以飢荒
不能自制皮肉 了知因果瞋怒三不因果
無罪殺生他殺婆沙 傷害無罪父母 衰老無量殺生
以為福德殺生有福無罪 仙人多劫受苦是故最為善生 貪心殺生瞋心癡心故此
等分最為業道輕重 犯重善心善心殺生見長
眾生不忍慈心命根比丘比丘一刀 業道犯重無記
無記不成 山居比丘 比丘無記
殺業亡故不可 愚人飲用用水不害非我不識業道不見聖教可悲
第二交雜 三時三性 故業輕重中一無記 無記無記
無記無記殺心三時二心一心三重三通
輕重 第三 輕重三業苦惱 三業一身
現相 穿毒藥水陸致死
輕重可知善言 使 初一一中二重 
二十唯識論仙人三國眾生一時 乃至草木不生是故得知 語意身業
語意 為重苦惱分割 苦惱死心
輕重 輕重業道微細開心善思

[0611c15] 第七 遮罪下文三惡道三劫 業道性罪十地論對法論
異熟果三惡道等流果生人 短命增上果光澤 不久優婆塞戒經第四殺生
現在惡名短命財物 分離賢聖不信用他人 現在惡業
受苦飢渴長命惡名後世惡業得人 惡人因緣一切五穀
減少一天智度論 佛語難提迦優婆塞殺生何等一者世世不絕二者
憎惡不喜惡念思惟惡事四者眾生五者 不安常有惡夢命終
短命業因身壞命終 泥梨為人短命

[0612a05] 第八 中有殺生 犯戒功德瑜伽戒品菩薩
劫盜貪財多生大德 聲聞獨覺菩薩無間業 心思眾生地獄
不斷無間業 那落迦無間如是 菩薩意樂思惟眾生善心無記
當來慚愧憐愍 由是因緣菩薩戒違犯 功德涅槃第十二可知
二義違犯他殺 不以不常大悲身心身命
便如是

[0612a20] 對治行者行相 十地第二菩薩一切眾生慈心悲心憐愍利益心
增上眾生復次 一者惡行眾生善行
安穩二者眾生不盡 怨憎眾生 慈心四者貧窮眾生遠離
悲心五者眾生不放逸憐愍外道眾生信佛 利益心同行眾生
退轉守護心一切菩提願 眾生己身諸眾生即是我身 二心眾生大乘道進趣
積集具足功德二明 行相往昔菩薩眾生略舉三五 比丘
何在 見佛至此金色 持戒亡者
至此聞法比丘眾生 身命菩薩鹿鹿母鹿 身為救濟
菩薩女人 菩薩乳房薩埵 捨身尸毘王鴿捨身
眾人菩薩眾人 如是往昔善思

[0612b22] 第十釋文就此中文別有 律儀戒修善
初中佛子總有中有二義佛法發菩提心菩薩戒得佛 名為佛子人從父母
為人所生 生佛名為佛子種子 所生
何故不從 成佛攝論無不從此法身 無不法身中有攝論
一方便般若三禪定 養育信樂大乘種子 佛性論淨信種子般若三禪定
慈悲養育如次即是地前 未知菩薩得佛聖教 多種功用不行作用名為
佛子楞伽經菩薩最勝子 得佛名為佛子佛性論地名佛子不退佛法名為佛子瓔珞
佛子大乘發菩提心 佛子如此入佛 小乘佛子四分律中說
諸位小令 文中初中一明 相差殺生
初中自殺可知二教二義 二教殺生自殺 自身死後未知
小乘命終未成 命終菩薩戒 他殺領受
心得 不殺生心得方便方便 便讚嘆
功能 歎德嘆德 曉喻讚美事故方便
四見隨喜 一見俱生二見
三時殺生隨喜便 不可使方便讚美
上位不可 重罪可知乃至相差 乃至
眾多故云乃至 自殺
隨喜 衣食 法成法官法成
殺業 殺心方便正斷 命根
一有 慈悲對治離殺眾生何況故殺
果行離殺殺生 乃至命者二義一切 眾生故云乃至草木故云
瑜伽和合現存名為 假有第二 不得故殺無害故云不得
錯誤第三菩薩 善行中有制作 菩薩持戒
常住二義一起心中 暫時故云常住真理 故云常住自相凝然無間
甚深以此深厚慈悲一切 拔苦樂意深厚孝心上位 父母師長報恩供養
生起三心一一眾生 一切眾生父母華嚴
中說方便救護 起行方便二義 不帶過失救護
眾生救拔慈悲上位眾生護持孝心
離苦得樂救護拔濟 眾生第三
眾生大過 為重 快意是故最為
殺心無限心無厭足快意 三時無間菩薩波羅 罪名上來殺戒

菩薩戒本疏卷第一 ()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0 No. 1813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會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