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 瑜伽論記
Scroll 1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瑜伽論記卷第十七 (之上) (論本第五十九至第六十二)釋遁倫集撰
[0682c05] 論本卷第五十九
[0682c06] 上來解煩惱雜染有三之中初二門訖。自下 第三釋九門之義。於中先別解九門後以頌 收。前中初解九門。後結餘句門此處不現。前
中初明發業門。景云。若依小乘修惑發業彼 云。外門煩惱能發業等。若依瑜伽對法等。並 以苦下不共無明發業。如對法云。世俗愚故
造不善業。依勝義愚故造福不動業。此文即 說迷苦無明發業。所以者何。不善感苦受。即 是苦苦。說此苦苦名苦諦。世俗若了名世俗
苦。愚此世俗苦故。造不善業。善業感人天中 樂捨受報。是行苦體依此行苦以立苦諦。唯 聖了知名勝義苦。以不了樂捨等是勝義苦
造福不動業。緣起經說。不共無明能發諸業。 即通四諦。不共無明皆能發業以學見迹。曾 不於後有起希願纏。發生後有。問如修惑發
業業是修斷。見惑發業業是見道斷以不。答 如惡趣報尚說見斷。通業見斷亦有何過。今 此文說一切根本十種皆發業者。或據苦下
十惑。亦可通據四諦下十惑。亦可通據見修 十根本惑。由見修一切皆發。故言一切能發。 雖言見修皆發。未知何相煩惱發不善業能
往惡趣。故次說言猛利能發業非諸失念而 現行者。即說上品猛利發惡趣業。失念下中 品煩惱發業不往惡趣。但於人天受別報苦。
又分別起多是上品發業惡趣業。任運所發 多是中下人天受。泰云。舊攝論云。若無若 下無明諸行不生。若無修道無明諸行不熟。
今云。一切能發若為會通解云。見惑若未斷 修惑亦發業。斷見惑已修不得發。無助伴故。 以此義故攝論主云。若無若下無明由見惑
等修亦發業故。此論主云。一切發業又解。見 道煩惱能發引滿業。攝論約此義。修惑唯得 發圓滿業。如預流等加捲等。此論主約此義。
若爾何故佛性論云由思惟故諸業得生。由 見惑故諸行得熟。後更思之。備云。大乘道理 多分見惑發業修惑潤業。同跋摩解。基云。此
通見修作法。其見道欲界唯不善故。皆能發 業。修道中如對法第四云。任運能發惡行者。 是不善。即我見等有不能者。故見道名分別
煩惱。如對法第四說準此發三惡趣業非修 道。然此據全引滿果為論。其修道中何妨亦 有發惡趣別報業者。故知今據引果不據滿
果。第二解相門。於中初正辨相。後結前說意 引生後門。前中初問答開列三相。後次第解。 初解自相。各住己性故。次解共相。即不最
靜名諸煩惱共相。前對淨法故說不寂靜名 為自性。第三解差別。初問二門後解二門。門 差別相指如本地。轉差別中初開列七門。後
釋七門。分為四段。初解隨眠轉相。先辨隨眠 相。後因論生論乘辨廣重。前中十八總為八 對。一自他境對。二損不損對。三增不增對。四
具不具對。五害不害對。六增等劣對。七覺不 覺對。八生苦多少對。隨逐自境者。生自地自 地隨眠縛也。隨逐他境者。如生上地下地隨
眠所隨。又生下地上地隨眠所隨。被損者如 依初禪伏欲界隨眠。不被損者。謂已離欲或 未離欲初禪自地隨眠。隨增者。謂生自地自
地隨眠數熏故增。不隨增者。謂生自地他界 隨眠不數熏故不增。不具分者。大乘道理無 間道時即無惑種。故無聖者具縛不同小論。
覺悟隨眠者謂纏果與纏俱轉者。纏是能熏 果。與能熏纏俱名覺悟。不覺悟者謂不與現 行纏俱能生。多苦等者謂欲界具三苦。色界
二苦。無色但一。八地已上名自在菩薩。次明 麁重。初問答辨煩惱品麁重望現行五蘊當 言異。以彼羅漢已斷麁重而諸行猶起。基云。
此中約性麁重。說此麁重亦名隨眠。是煩惱 性故。故言體名隨眠。非約不安穩名麁重。次 問答辨十八麁重。前六麁重。西方三說。第一
護法云。前三約法爾種。後三約新熏種。第二 護月云。前三約種後三約現。第三勝軍云。前 三無始已來熏成。後三現種。景云。初三即舉
一切煩惱業報麁重。次三即唯舉三障麁重 遍行麁重者。五遍行家麁重。顯揚第九中即 明二十種麁重。加所知障麁重定障麁重。此
十八麁重。如前本地。第二次四轉者。指前後 說處。謂總牒第二第三轉。下第七第八門中 如次分別之。故牒指後說。故言於其自處當
廣宣說。第四品差別轉。當知如蘊巧說。第五 煩惱有力無力亦如本地分說。第三解因果 轉。景云。煩惱業生皆以煩惱為因者。從煩惱
種生現煩惱。是生起因。從現起煩惱生現起 煩惱。是引發因。從現起煩惱生現起業若因 性者。亦是引發因。從不善煩惱種生報。是牽
引因。亦有從業種生現起。是生起因。從善不 善業種生報。是牽引因。從現行不善業生因 性煩惱。亦是引發因。言果亦如是隨應當知
者。從五支名言種。生未來生老死果。即從異 熟生異熟是生起因。從異熟生煩惱及生於 業。是攝受因。三緣生法疎故。基云。欲界一分
不善煩惱有異熟果等者。謂凡夫見修不善 煩惱。若入聖或聖者身中不善者。便非擇滅 無異熟果者是。又無記煩惱欲界者不超果
故。第四解迷行轉。如本地分七種已列者如 第八卷。有名無解。景云。身邊邪見三。於境計 我計斷及以撥無。有別行解。不稱正理。名邪
解了。無明一種是闇惑性。無別行解。名不了 行。疑起有無解時名了。起邪解時即名不了。 見取執諸見為勝。戒取執順諸見所有禁戒。
貪著自見。瞋嫌他見。故彼皆名執邪解了。邪 解了者即諸見故。苦集即是一切。若生起因 緣族姓依處。今迷此起一切煩惱。故言是迷
彼因緣所依處行。滅道是違或法。或於中 怖。亦迷此起。故言是迷彼怖畏生行。今解疑。 疑諦為有是了為無是不了。基云。身邊邪三
於境起邪行者。此唯是見道煩惱非修道。身 邊不迷諦生故。此論云於四聖諦迷行轉故。 但緣四諦生。餘貪等緣此見生。前四門別出
煩惱。不問無漏有為緣使等。第五第六門別 解四諦六煩惱。苦集即煩惱緣。相應中增故 名因緣。滅道斷煩惱。故名怖畏。第七一門唯
修所斷。此任運生不迷諦起。故知前六門是 見所斷。下結前說意引生後門。景云。謂如前 說。迷四諦迷修斷障治差別者。但依化宜為
令眾生易解故。此則結前。今當總辨等者。指 下第六。八問答斷煩惱相中當細分別。今解 如前所說顯示麁相。今當巨細分別有事無
事等門。非直指於第六門中。第三解事門。此 有三類。一五見及慢名無事。謂身見所緣我 體無故名無事。餘四見及慢依身見而生起
故名無事。二貪與瞋緣少淨不淨起名有事。 三無明疑。若見等俱名為無事。與貪等俱名 有事。道理貪等亦通無事。故對法云。我見慢
愛名無事境。今約多分故說三類。景云。七慢 中除慢卑慢。所餘五慢緣無事境。以不稱實 故。所餘二慢緣有事境。然從多分而說慢是
無事。昉云。且約我慢說無事境。就實亦通有 事。文言實無有我而分別轉故者。此言總釋 上說。見與慢是無事義。據實我慢亦是緣有
事境。然今偏說慢名為無事貪名有事者。以 影略互顯故。二取等境雖復有體。而以我見 為根本而起故。又增益行解故名無事。但明
有事無事文處不同。如對法云。見慢無事餘 是有事。雜集一處云見慢愛無事。一處文云 見及相應無事。見者薩迦耶見邊執見。此論
五十八云見所斷無事。所餘共有事無事。五 十九云見慢無事。貪恚有事。疑及無明通二。 此等諸文云何會釋。三藏云。准正理論文會
釋。謂彼論云。如經曰見所斷惑無事所緣。修 所斷惑有事所緣。釋此經文有其三說。一云。 薩迦耶見名為無事無實我故。餘見斷惑以
彼我見為根本故亦說無事。若修所斷非以 我見為根本。故說為有事。二云。四見無中增 益。一見有中損減。然其正理無增減事故。言
見惑名為無事。修所斷惑非增減執故言有 事。三云。四諦理中無麁顯事。故迷彼惑名為 無事。修所斷惑緣麁顯事。故言有事。大乘宗
中且五十八云。見所斷惑名無事者。隨根本 說。若修所斷薩婆多宗無見性故。唯說有實。 我亦有見故。說亦無事。故言通二。餘文準此
解其理也。第四解根相應門。景云。若任運生 皆於三受可得者。任運唯意地得與憂喜捨 三根相應。通一切識身者與一切根相應者。
謂貪瞋無明與受相應也。不任運生至我今 當說者。此則總舉許說分別起惑根相應義。 下別解相應。言貪於一時樂喜相應等者。泰
云。此文總就六識貪說悉於一時憂喜相應 等者。問任運起瞋與捨相應。何故分別起中 不說捨相應耶。泰云。理實說略而不說。樂但
行蘊者人天報中樂俱行蘊。苦俱行蘊者即 三惡道捨通五趣。斷見與常相違者。於樂俱 行蘊計我斷滅與憂相應。於苦俱蘊計我斷
滅與喜樂相應。二取取彼見故隨應如彼相 應者。見取如所取見諸根相應。戒取如所取 戒隨順何根相應之見戒取亦爾。邪見理實
亦與捨根相應。略故不說。慢中道理卑下亦 有三種。略而不說以易了故。疑於有利養等 決定事中他人語之言。此非有故猶豫生憂。
於利養乃至惡趣他語言無猶豫故喜。問上 來貪等與憂苦俱為欣為戚。未見正文。義有 三解。一云。將根從惑。憂苦隨貪。故欣性攝。
二云。將惑從根貪依憂苦故戚性攝。三云。隨 辨體性。於一剎那有多用。是故憂苦緣違境 生。戚性所攝。貪緣順境故名欣性。所餘相應
引事指斥文不復現者。謂餘隨煩惱五根相 應。文更不說。亦可此諸煩惱法識相應。別境 相應等文不復現。先辨麁相今約巨細等者。
謂問準前論文。欲界四見及慢喜捨相應。貪 與樂喜捨相應悉與苦憂捨相應。邪見與喜 憂捨相應。疑與憂捨相應。無明一切五根相
應。與此不同耶。故為釋通。先辨根相應義。約 麁道理引初行者。今細分別引久行者。第五 解不善等門。於中先釋。後以頌收。前中初總
約三界以辨二性及有異熟等。復問答辨多 少。一於中略舉十對。一多性少性對。以欲界 煩惱通不善隱沒。又有慳嫉等名多性。上界
唯無記無慳嫉等。故名少性。又欲界煩惱緣 於六塵。故名多性。上界煩惱緣於四塵及緣 一塵。故名少性。餘門準於多性少性說。其義
可知。言非一種相生決定性等者。以欲界或 有忻戚等非一種相。於緣定執上界所行。又 解。欲界煩惱非定所伏。故非相決定。上界煩
惱定所伏故。一相決定。下以頌收中。廢總取 別。但頌十對。第六解斷煩惱門。先為八問。一 問集何善根證入何地能斷煩惱。二問齊何
位地名已斷惑。三問於相應縛及緣縛中從 何說斷。四問斷之頓漸。五問斷障次第。六問 所斷頭數。七問已斷惑竟所有行相。八斷惑
所有勝利。答中有七。以初二問總答。餘六問 別答故。說初總答二問中。有六復次。初云善 法資糧等。是解脫分。已得證入等。是決擇分。
此二伏道。見道修道。此二斷道能斷煩惱。此 答初問。當言已斷一切煩惱已斷位四瑜伽 者。謂欲念精進方便。如前說。相續成就。仍
是資糧道。得隨順教等。是四善根方便道也。 對治道生等是見修二道。此答初問。修對治 道已到究竟等答第二門。了知煩惱事者所
知迷境。是故不淨等。了知煩惱自性者。知諸 煩惱性是虛妄。知過患者知因煩惱生眾過 患。生已不堅著者因知此等。設更起惑不多
堅著是加行道。攝受對治下正證斷道。相縛 者謂六塵名相。眾生於此執著名縛。緣相起 縛名為相縛。麁重縛者謂煩惱種子。此二種
縛已得解脫。當言已斷仍引證。其第六復次 者了知煩惱所緣故捨而不觀。喜樂所緣者 樂觀真如。能斷煩惱所依。已滅已得轉依故
言已斷者。種是所依所依滅故名得轉依。上 來答初二問竟。次答第三問中。言從相應所 緣故可斷等者。明於相應及緣轉中二俱可
斷。依小論說但斷緣縛。不繫前境名為斷惑。 煩惱與心於三世中伴性相隨不可相離。故 不斷相應。今大乘中過未法無。現在繫有。由
聖道生煩惱相應心法不起。名斷相應。斷已 不復緣境者。名緣縛斷。又昔曾起二縛之時 熏成種子名為二縛。今斷種時名斷二縛。答
第四問中。云見惑頓斷由智諦現觀三心頓 斷迷苦諦等者。景云。於真見道辨雙觀二空 所顯真如頓斷二障。約斷二障。義說三心。實
唯一心。以智諦現觀壞緣四諦真如理故。言 與壞緣作意相應。測云。以文證證非二說。一 證。說三心是相應見道者非理說。說能斷故。
二證。說菩薩見道三心斷惑。二乘見道作十 六心者。非是正義。又準成實論說。聞思地觀 苦無常斷假名。或四現忍中觀苦無常斷實
法惑法。見道位中雙斷假實細品二惑。今此 論文又順彼義。三心道中初心斷緣自他身 中假名惑。第二心斷緣自他身中實法惑。然
對法云。自相續者緣他身境所變影像是自 心相。故名緣自。第三心即是解脫道。準唯識 論義順前解。修斷漸次等者。測云。菩薩前十
地中不斷煩惱修道障種。故知此文意說二 乘見修二道斷惑。今解菩薩十地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