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Notes on the Treatise o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the Mahāyāna 起信論疏筆削記

Scroll 1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五
沙門

[0376a21] ◎中論菩薩所行 慈悲為本無不利他為首攝化 眾生波羅蜜
布施貧窮持戒 二利維摩經資財無量貧民 清淨調恚怒
精進懈怠一心禪定決定

[0376a29] 大願疏廣大心四弘眾生無邊 金剛發菩提心普度 彌勒廣大心長時
華嚴行願眾生界 無有行願無有 故云眾生界故云 未來

[0376b07] 方便眾生父母 己身唯心 諸眾生無性無念涅槃不待
小乘權教不能相者 實教菩薩反之故云 顛倒眾生無相
顛倒長時所以 所以不能己身 相者豈能如此普度所以
己身眾生相 真如門以此一切法即真如故我身平等無二豈不
同一無相 眾生 一切兩句前段
所以從而大智之所以可見

[0376b24] 前因大方便智者 方便二義一者隨順 出離方便金剛無間
地前十地名為滿足方便圓覺 多方便隨順二者 方便方便大悲
眾生眾生 己方 不知所以
便其實左右方便異名則是根本 無明見法不思議業利益
方便力

[0376c08] 二明自利自利智淨相果位 法身即是本覺 依法本覺


[0376c12] 三明利他甚深 業相微妙難解不用而後 甚深作意攝論
佛果無分別智分別諸佛 眾生利益如理顛倒功用 摩尼天鼓如此
不分種種佛事如來三業功用 不思議摩尼梵語離垢 如意如來身二業其所
不同佛身 意業天鼓天帝所有修羅 自然出聲
口業 自然三業 發聲辦事可取
思慮同喻意業

[0376c28] 廣大 不然真如

[0377a01] 化眾生無能應用故云 種種不動真實
種種法常無言

[0377a05] 三身化身化身 論法智相真身 無二第一二諦料揀
無相世諦無為 不對眾生說妙理法身 應化凡是有相屬世
所生故云 緣生無自性 故云無用二義無用一者
悲智親疎即是即是 後得智流出大悲心 二乘凡夫
二者眾生 十方中有佛世二義 因緣具足因緣
杜順鼎沸全真運行 隨緣涅槃引證
化身文具 身法金剛不壞三身 法身法身
金剛不可壞如如 報身獨存如如無二法身
涅槃攝論真身言說 不同不異真法 虛空現形水中月常用

[0377b04] 一應舉人凡夫二乘 凡夫十信一切凡夫真如已知唯識其事
任運分別心外法染淨 事識事識覺者
即是 明鏡對質 好惡應身由此而立

[0377b14] 所以唯心 外來不知唯識故云迷心 唯識實有境界
取分不能知者不知 分齊見分不盡

[0377b19] 下文自心 自心分齊 分齊凡夫二乘外來
故作分齊

[0377b23] 佛身問答通有十四 不分眾生不知 故意佛身轉識不知
轉識有漏屬於眾生應身無漏 屬於何故豈非凡聖染淨 不分

[0377b29] 眾生迷悟眾生 二者標本眾生對於真心諸佛對於平等
增減無二一體不分眾生真心即是 無有增減不分眾生 無明有力真如
無力不能應身不能 所以妄心
真如熏習無明妄心生死 苦樂涅槃今文妄心厭求 凡夫二乘厭求未能勇猛
唯心大行但是應身而且厭求三賢乃至十地所見報身 微細厭求厭求無明
始覺無妄始覺 本覺無生化身法身平等 平等平等無二亦復
如是佛身 不亦唯識是故轉識

[0377c21] 現相 起用是故起用 轉識

[0377c24] 轉識境界轉識 真心性相故云和合和合
不立真如 一切心識皆是無明無明 無不
二義自體眾生真如 無妄
何為妄心真心 功力厭求 應化若非眾生
無由無用彼此 無用真如門自體及至 同一下文無有彼此色相
相見平等無二 淨眼不見失明不見 華嚴翳眼
世間諸佛如是

[0378a14] 五心差別 真如起用 自己真心

[0378a18] 眾生心體眾生真心諸佛知眾 應化即是諸佛應化
引證一者真如差別答問不是 眾生真心應化法身法身 眾生真心

[0378a25] 師資 佛法起用眾生真心 起用教化何故悲願

[0378a29] 即此同一 悲願即是眾生真心悲願無二 佛說悲願眾生說即是真心
真心即是悲願 悲願猶如 大家男女性起彼此

[0378b07] 眾生以前 真心諸佛應化即是眾生故意眾生真心無不何故諸佛
眾生不能

[0378b11] 未有厭求第二

[0378b13] 十一不能發心眾生所以厭求本覺 本覺何不諸佛厭求

[0378b16] 無明十二前因 自體熏習問答

[0378b18] 真心十三真佛眾生真心 諸佛應化

[0378b21] 十四因果無性同源 本覺始覺 真心
無有因果迷悟差別 一向始覺本覺差別

[0378b27] 上來權實實教 眾生諸佛增上緣 影像眾生一邊
悲智增上緣見佛種子 化身本質 影像故云唯識
本質自攝眾生如此還是別自本質一切 今文應化自心
悲願自心悲願無二 權實如下廣說

[0378c10] 舉人究竟第十妙覺 業識業相展轉境界 十住已去諸菩薩
修行報身佛初發意信成就 已去初發心但是 三昧心所見者平等

[0378c16] 依正二報其實中文 無量正報莊嚴依報 通明二報無邊無盡初文
分齊無量分齊故經云如來 無盡有相即是色身 大相大相流出
妙好現相好意 名相愜情功德 不敬不敬憶念念佛
現相世人常情 美色念佛相者庶幾 未見好色嚴飾
佛身妙好不妙愛樂 親近親近聞法乃至解脫 智度論妙法
聽者相好

[0379a04] 依報依正相稱廣大 無邊功德無量莊嚴莊嚴不能
云水云水

[0379a08] 三通無盡無邊 正報無邊依報周遍無窮盡 不可由此分齊
菩薩唯識唯心無有分齊 解故所見相稱觀心法界 自在地上已去
其中智力所見優劣淺深不同如下 地前淨心所見微妙乃至 究竟不分優劣下文 自知

[0379a18] 無盡常有 常住不見功過不在顯現
三災水火如次初二 三禪第四禪三界不能不動 果報出超三界
法華常在靈鷲山住處眾生 大火安隱天人 滿華嚴無有一法不是毘盧遮那
佛身無有一塵不是華藏世界 依正無量三結令眾生前科相次
華嚴四分初二地持論十信 十住已去解方便初地分得 滿相續佛地究竟

[0379b04] 如是成就結果初一 二果皆因波羅蜜 不思議正因
足下釋名因為依正 無量因時無漏不思議 無障礙依正大小互相
法界無盡 依依故云無礙不思議 無邊無窮盡諸相一一周遍殊勝
清淨思議十度 方便願力行者如下真如現前相等
正因 開合相等必須 故此名為

[0379b20] 分別廣明二身差別一應 且說凡夫一類所見不論 二乘十信異生凡夫
觀佛三昧海經觀佛相好人執 不善心見佛猶如 釋子中有五百見佛色身猶如
比丘眾中有一千見佛色身赤土優婆塞中有十六見佛色身優婆夷中有二十四見佛色身猶如
第三五百釋子毘婆尸佛 之中長者子日月五百不信 佛法教令三寶
命終稱佛四天王 天上邪見大地獄稱佛念佛地獄
貧賤如是尸棄乃至迦葉佛 不見如是釋種 宿業因緣見佛灰色七佛彌勒
其父雨淚懺悔如來金色相好阿羅漢一千比丘然燈佛末法 出家學道和尚所生不淨
阿羅漢果弟子將命 一心然燈佛 天上天上以前信施餓鬼
四千畜生畜生貧賤 前世出家南無佛稱佛八千中常佛世不見乃至今日
釋迦赤土時世 比丘懺悔見佛金色 授記次第作佛優婆塞中有十六
閻浮提國王隨順惡友非法 阿鼻獄聞法世尊懺悔金色阿羅漢
寶蓋佛像比丘 乞食滿 顏色可惡著衣乞人
聞已空中悔恨 發願施食因緣中常饑渴 惡口比丘婬欲因緣黑闇地獄
發願見佛猶如 懺悔阿羅漢如是四眾各各 差別不同觀佛色身優劣如是
瞿師羅長者所見 菩提樹成正覺路過佛力車馬山林神祇
見佛樹神問曰容顏 奇特紫金山家子種族何人未知何所此處未知
何所金輪中子涕唾出家證菩提成道無人 聞法果證
樹神智者二乘其實 聲聞見佛比丘緣覺見佛辟支
出世

[0380a17] 二報上分一明淺深 見者見報由此菩薩 深信真如三昧知法所見
報身無有去來分齊 菩薩中品真如 真理見報無有去來 真如

[0380a24] 二明所見分齊去者不同小見 王宮無分別 去來相離分齊知事不可分別
定量分別分齊下文 菩薩猶自分別

[0380a29] 分齊所以唯識 真如 論文攝論問曰
攝論地上菩薩見報云何今文地前 故此 相應論說菩薩發直三心無住
四方便隨順真如色相 能信唯心 不同地上微妙是故 色相

[0380b10] 有相 可通可見

[0380b12] 地上以此菩薩唯心斷事事識分別不同 得無分別相應

[0380b15] 地上淨心初地 相應過於地前故云微妙 第十漸漸故云第十
所見不同故云金剛後心解脫
始覺歸本所見 報身法身受用法性 所見故云究竟究竟
二字二義妄染生相 真如法身 究竟第十地中所見
微細此外殊勝故云究竟 名為究竟以次 業識見相可作 智者

[0380c02] 究竟 報身可見離微惟一可見

[0380c05] 所以法身無相彼此 平等相見

[0380c07] 云何報應色法 云何報應虛空無色

[0380c10] 法身法身 明法而是虛空
發揮

[0380c14] 所謂不二色心不二 相同體用一致可知

[0380c16] 明相 智者 本覺法身體性法身無形
無形無形 法身金剛法身 化身可知

[0380c22] 二心法身 現時即是全體起用即此 一切便是法身遍一切處
明體有法華嚴法性一切處一切眾生 三世無有無形
前段

[0380c29] 隨心 差別無量差別依正一切 諸色真如心性依正
分齊無量菩薩報身 不同無量 佛菩薩依報相好珍寶莊嚴
華嚴各各差別依正不同 分齊正報依報 遍滿差別分齊
有相有分成周 相等壞相分齊不動各異各各差別故云
常情分別 不能便疑惑故此遮止小乘 不知菩薩境界凡夫如來功德
真如所以既是真如安可 心識不思議可知菩薩能化華嚴
十身菩薩 是故報身無量無礙
一下各各差別下文如次三句 三句可見大小無礙可知

[0381a23] 上來真如門生滅門生滅真如本起 歸本無不法界無不歸於
法界二門不二智論空義 一切法不成分別諸法後說畢竟 異法同時
不分焉知 不捨緣故淨名 無明無明實性即是其中平等
二者入不二法門五陰三科 有為一切法真理 顯現名為蘊積有為法
八法色陰受想心心 名為屬於

[0381b08] 五蘊最初 般若亦復 一切諸法妄念差別
境界境界 可念生境心中無心
根本正是觀心我空徵求

[0381b17] 東方不曾西 西圓覺譬如迷人四方 真心西五陰轉喻無念

[0381b20] 二法已滅過去未來現在三世 無得東方西不得覺心相等

[0381b23] 三結知心無念覺知真心不動 方便能所亡故正觀心境 云何雙結
心細本末等觀未必 真如門所謂
中分無念正觀推求觀察五陰 色心指法根境
六塵畢竟無念 正觀生滅色心無念真如能所 名為使無故
畢竟推求未知使令 心下所以 色心境界無念以此真心
真心故云無形無相不可得 豈可 不見無相無念
色心觀心智者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五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4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