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 (Mohe Zhi Guan) 摩訶止觀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摩訶止觀卷第二 ()
天台智者大師

門人灌頂

[0011a21] ◎勸進四種三昧菩薩位止觀 法華見佛種種以求
佛道行法眾多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通稱三昧調 大論善心一處不動
法界一處正觀不動四行觀心調故稱三昧常坐文殊說文般若名為一行三昧
方法勸修方法開遮 論說止觀常坐 靜室空閑
喧鬧繩床無餘九十 不動 遊戲
經行便利隨一方面端坐正向時刻相續無須 負心眾生
疾病 侵奪正念不能一佛 名字慚愧懺悔十方佛
功德所以者何 行人成身聲響口業
自力救助 行人不能 不能法門未了親近 修學一行三昧諸佛
菩薩位誦經世俗 止觀端坐正念蠲除 思惟相貌緣法
一念法界一念一切法 皆是佛法無後際畔無知 無知非有知者 不知二邊諸佛
安處寂滅法界深法驚怖 法界菩提不可思議境界 般若不生不滅如是一切法 無二無二疑惑
如是觀如來十號如來不謂 如來如來無有如來如來如來 智能如來如來如來無二
不在三世 三世二相不二 如來甚為希有猶如虛空無有 過失增長正念見佛相好照水
初見一佛十方佛不用 通往見佛此處諸佛佛說如實一切眾生如來 一切眾生涅槃涅槃
一切眾生莊嚴不見莊嚴 無相見聞證得希有 法界法界證法即是 無得觀眾生相如諸佛眾生界
諸佛諸佛不可思議眾生界 不可思議眾生界虛空住不住 無相法住般若不見法云 不見聖法云何生死涅槃
不捨實際如此觀眾生 佛法貪欲煩惱寂滅 生死涅槃不捨諸見
無為佛道修道修道 煩惱法界重者 五逆即是菩提菩提五逆無二
無知無分別實相 思議不可壞本性一切業緣 實際不來即是
法界法界四魔不能不得便何以法界法界云何毀法以此一切法可解
皆是經文。勸修功德行者 真法菩薩 千萬億德本譬如
摩尼珠歡喜四眾 苦惱信解歡喜 即是見佛文殊
子曰菩薩摩訶薩彌勒文殊 即是見佛佛言不退地
波羅蜜一切佛法一切 法相威儀說法音聲十力無畏 一行三昧勤行不懈摩尼 不可思議功德菩薩
菩提比丘比丘尼 信士信女即真歸依稱譽 (云云) 。

[0012a19] ○常行三昧方法 勸修方法開遮止觀 般舟三昧經三義一佛
威力二三三行功德 十方現在明眼人 十方佛如是
十住婆沙三昧住處差別如是種種應須論議住處 二三中間勢力三昧
住處初禪二禪世界見佛 常行避惡知識
親屬鄉里獨處不得希望他人有所 求索乞食不受嚴飾道場 左右出入改換 九十一期
開除所聞三昧 世尊不見短長肌肉 承事大家 師生求是三昧難得外護
養子同行涉險須要誓願使 筋骨枯朽三昧不得不休息 無能精進無能 無能師從三月
世間彈指頃三月不得 彈指頃三月不得休息 左右為人說經不得希望衣食婆沙 親近善知識精進懈怠智慧
信力無妄九十常行 休息九十阿彌陀佛 九十阿彌陀佛休息
唱念相繼 休息彌陀即是十方佛功德 彌陀法門步步
念念阿彌陀佛止觀 西方阿彌陀佛十萬佛剎寶地 寶樹菩薩中央說經三月
云何三十二相足下輪相一一諸相乃至應從 乃至 心得得佛不用心得
不用不用心得不用得佛 何以無心無色 色心三菩提乃至不知智者不用
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以智慧 不可得不可得所見一切 無所有 (其一) 如夢七寶
歡樂追念不知何處如是 舍衛 從事不來樂事 如是念佛飢渴
美食一切所有如夢如是念佛數數休息 阿彌陀佛 瑠璃其中比丘
種種來者無有 如鏡中像不外 行人清淨所有者清淨見佛 見佛聞經歡喜
(其二) 從何我所 作佛見佛佛心見佛自知心心有想癡心
無想泥洹無可所為 無所有 (其三) 不知 有心不見無想
諸佛心得解脫無垢清淨 道鮮不受大道 所想所有
要道二乘不能何況 (云云) 。婆沙新發意菩薩念佛色相 業相果相勢力念佛四十不共
心得勢力實佛得佛勢力不著色法二身不貪著色法身 不著一切法寂如虛空勸修智慧大海無能
運神諸佛 受持常行三昧功德最為 第一三昧諸佛佛眼無生大悲
一切諸如來二法大千 草木一塵一佛滿世界 布施甚多不如三昧 受持讀誦為人定心修習
[(-)/] 牛乳三昧無量無量 劫火怨毒 天龍八部諸佛
稱讚其所三昧 功德隨喜三世諸佛菩薩 功德如是 人天憂悲栴檀
田家子摩尼珠一頭 (云云) 。

[0013a24] ○三明半行半坐方法勸修方法開遮止觀方等二十思惟法華
讀誦思惟牙白 故知半行半坐方法 方等至尊不可修習神明 懺悔
莊嚴道場泥塗室內 彩畫五色海岸然燈高座二十四無妨餚饌盡心淨衣出入
參雜長齋三時洗浴供養 隨意多少一明內外律者二十四陀羅尼師說 十五一期決不
隨意不得 俗人三衣佛法 陀羅尼使初日分異口同音召請三寶
方等父母十法王子召請國清百錄燒香三業供養供養 三寶志誠悲泣雨淚悔罪
二十 不下方等十法王子 思惟思惟
思惟周而復始法如 第二召請如常止觀 思惟思惟摩訶陀羅尼
祕要祕要實相中道真實真實寂滅寂滅 相者無有
來者語者寂滅涅槃亦復 虛空分界亦復 (其一) 如是空空真實波羅 (其二)
大品十八空大經 羅城如來空大涅槃無有以此 一切無不方等 廣平般若方法
四門清涼池平等大慧 二觀前方便道場 清淨境界實相
定慧莊嚴法身無上尸羅 五色五陰子縛大慈悲 法界圓壇實相不動地 法界生動相離
不動相離香燈 諸法空也一切二十四 即是逆順十二因緣餚饌
即是無常助道淨衣 名為七覺一日一實諦
一實三觀三障三智一實諦二十四逆順十二因緣 瓔珞十二因緣
一百二十 三道苦業煩惱 即是三道懺悔
業道煩惱沙彌戒乃至 比丘戒不還無有業道 清淨第七
十方佛聞法不退轉煩惱三障十二因緣五陰 實相諸佛實法懺悔
勸修諸佛得道由此父母世間 無上大寶修行讀誦 中分華香供養文殊
不能地積 梵天不如一食 廣說 (云云) 。約法方法勸修
方法開遮止觀嚴淨道場三業供養五禮六根懺悔誦經
別有法華三昧天台 流傳行者 不復別論止觀普賢
大乘三昧日夜六時六根安樂 諸法所行不行不分 經本相成豈可
安樂行品護持讀誦解說 深心禮拜豈非觀經無相懺悔罪福慧日消除豈非
南岳有相安樂行無相安樂行豈非 事理如是行人六根悟入有相直觀一切法空
方便無相悉皆無疑文修 六牙白象菩薩無漏六神通有利
大力表法荷負無漏 無染稱之為頭上持金剛 持金剛如意珠三智無漏 (云云)
能行輪轉如意 體用相離中有 華表神通力佛國土利益眾生
即是華中 無緣豈能神通力 娑婆 樂器四攝修身種種同事
多端五百樂器音聲 普現色身三昧 未必白玉
陀羅尼即是種種 法華三昧異名身上自在 作法勸修普賢七眾犯戒
一彈指頃除滅千萬億阿僧祇劫生死 發菩提心不斷煩惱入涅 五欲外事 分身多寶釋迦佛法華三昧一切
陀羅尼入如來室如來衣坐如來座天龍八部眾說法者文殊藥王 大菩薩華香空中侍奉應當 修習法華經讀誦大乘大乘
相應諸菩薩無上方便 實相霜露慧日消除 如此諸事無不具足能持 供養多寶分身
諸佛歡喜廣說如是 菩提心不肖智者



[0014b26] ◎非行非坐三昧一向 四句非行非坐通行 一切南岳
三昧大品覺意三昧 名實一法釋名覺者 心數三昧行者心數
反照觀察不見 覺意無量何故諸法
覺知名為籌量名為了了別知名為如是分別心想 名為覺者了知心中非有 有意心中非有
非有有心意中非有 非有有意 非有有心心意識非一 知名
不一 非一不合不合不空 非有不常非空不斷不見 不見一異攝心一切
無明使諸法 三昧調 三昧非行非坐可解
無記經行三不 約請觀音 道場香燈彌陀像觀
安於西方楊枝淨水便利左右 塗身澡浴清淨淨衣齋日正向西方五體投地三寶七佛釋尊 彌陀陀羅尼菩薩聖眾胡跪燒香
散華至心如常供養端身正心 結跏趺坐繫念一念十念 成就燒香眾生三寶三寶觀世音合十指掌
四行一遍早晚懺悔 登高
經文。諦聽午前初夜方法 如常補益 (云云) 。色相云何乃至
攀緣相應云何 空也一一如實之際即是 異名
無非 事實皆是畢竟不可得 水性不住即是
乃至是非亦即 四句不住四句不住不可 說中水性不住無礙觀風
即是乃至非有 無礙火大不實不從 乃至不從無自性
不實受想一一 如實之際十二因緣芭蕉一時空觀
修習使得相應不可 伏毒陀羅尼能破毘舍離平復 惡業陀羅尼能破業障梵行 糞穢清淨章句陀羅尼能破
煩惱障三毒成佛無疑 觀世音能破六道三障所謂大悲 破地獄三障此道用大
觀世音餓鬼道三障此道飢渴用大 師子無畏觀世音畜生道三障 無畏大光普照觀世音 三障猜忌普照
天人丈夫觀世音人道三障人道有事憍慢天人理則見佛故稱丈夫大梵深遠觀世音天道三障天主
觀世音即是二十五三昧大悲即是無垢三昧大慈即是三昧 即是不退三昧大光即是歡喜三昧丈夫
即是三昧大梵即是不動十七 三昧可見 (云云) 。三乘懺悔調自度阿羅漢
無明緣覺大悲 瑠璃毛孔見佛首楞嚴不退轉 七佛八菩薩虛空藏 八百如此皆是
(云云) 。

[0015b19] ○ 即為分別四運四運心識無形不可 相分欲念念念
欲念 一相無相無心無心
無相云何可觀畢竟 便不可以 便無人無人 作人如是
欲念 是故未有不得畢竟無念 可觀不得無人心滅亦復如是
則是斷見無因無果是故過去已去 現在不住三世
何等過去畢竟 可知未來不可現在無住不可 云何聖人三世鬼神
三世云何佛法行人斷滅龜毛兔角 三世得知 不斷相續不常罪福 斷滅佛法
正觀空無行者知心四相隨心善惡無住反照 善事善事眾多六度 六受財物六作
十二未見 四運不可不得不 反觀不從外來外來 不從不待因緣
內外中間不常自有知覺 空寂 至意緣法緣緣四心不可得
反觀不外無法 無法六受 (云云) 。 色塵各各無分別因緣和合
眼識眼識因緣生意識意識 意識眼識眼識受戒地獄四運
諱言鬼道四運 我我所畜生四運 四運
五戒十善人天四運 四運相生心心不住心心三受 不自在心心因緣二乘四運
過患如此四運亦復如是 六度所以者何六受性相如此無量劫頑愚不能不能
受者三事空名 金剛般若色聲香味觸 住相布施如人入闇所見
布施無相日光 照見種種直言不見難解 不見色有無相有無非有無相 處處得出六十二見
無相彼岸一切法摩訶 菩薩四運四運虛空等不受四運不為四運 不能佛法四運如是四運
空中種種四運乃至恒沙 法成摩訶衍假名四運 十法界法界因緣生非有非有
非空不得空有空有三諦 知見四運具足明了 五受四運圓覺三諦不可思議 如是可知不復



摩訶止觀卷第二 ()

摩訶止觀卷第二 ()

天台智者大師

門人灌頂

[0016b09] ◎六作 四運不可得不見不可得 覺心不外中間不常
無行無行畢竟空寂 去來眷屬 涅槃 慈悲六塵六作方便去來足下
幻化 [-+] 千里 不謂不謂有所 如此
一切恒沙佛法摩訶衍到彼岸 運心十法具足不定 不定非一一念心中具足三諦
如是可知法華見佛 布施以求佛道即此 十二一一各各
行者大悲觀眾生不得眾生相眾生菩薩得無怖畏 不得罪福 心想動搖無有住處陰入
不動不得足下 一切法生住滅 不得身心生死涅槃一切法
頭等 夢幻無生斷常陰界入空 般若首楞嚴廣說寂然
貪著禪味定心尚無何處顛倒如是觀不見 不空不生貪著方便 菩薩行者觀心
妙慧自高智障外道不得 解脫反照不見住處 畢竟無有
諸法不得觀心觀想大論 戲論無量清淨心 如是般若
心心即此如是三三昧 一切種種有相不見內外空三昧 無相三昧不見作者
無作三昧三毒 四魔波羅蜜攝受法界增長具足 法門豈止六度三三昧而已 具足一切法十一亦復如是
六塵六作威儀肅肅進退有序 持戒果報三昧 十二尸羅
未見色欲四運種種推求不得 不得內外 無生 (其一) 如是觀七支
虛空穿律儀戒 覺觀不為四運 四運
分別種種四運無著 分別四運 四運攝一切法大乘自在 四德究竟 (其二)
明淨 正入中道二諦不思議境界 具足 (其三) 色法受者不可得三事 安心不動
無染無間毘梨耶不為 化名般若 虛空空三昧不得空名無相 無能無作三昧三諦六度
三空一切恒沙佛法可解色塵 五塵六受六作如是法華見佛威儀具足以求佛道即此
違順可意不可 作者精進
精進 有別無明入眾使別有無明 誦經精進晝夜 三昧氣息
和合出聲不外無能 四運受者不生 作者煩惱誦說念念流入大涅槃精進 (云云)
根本九想背捨但是波羅蜜入定四運不見何處實相攝一切法 第五十力四無所畏一切
論師玄旨論主摩訶衍 (云云) 。智慧釋論般若
世智六受六作四運世智 一切善法如是若一法攝一切法何須
一度五度六度宛轉 相成被甲不可不密 (云云) 。 密室浣衣 (云云) 。般若
一切不須法界 一切不須般若般若諸法諸法 般若無二 (云云) 。

[0017b16] ○ 善惡惡事人天三塗何以
出體皆是二乘二乘自度善人大論 不生聲聞辟支佛
生死涅槃六度菩薩慈悲 殺人三乘不見
別理二邊無明別教 別理方便不能 自此之前我等邪見 法名善順實相名為
實相非道皆是實相即行非道通達佛道佛道 不消甘露非道如此善惡 善惡事度
善法 不息煩惱浩然 無量一切世間不可 不見好人國土
纏裹不善慳貪 犯戒嗜酒根性 過患出家離世不備
白衣行道人羅漢何況凡夫凡夫摧折 佛世在家
官方得道央掘 祇陀末利和須蜜多 梵行提婆達多邪見中一
不得修道者如此諸人凡夫中有成聖 不妨不妨須陀洹婬欲
畢陵身子無漏 損益譬如虛空明暗顯出 即此人性貪欲熾盛
對治折伏何以 不得譬如釣魚不可 入口遠近沈浮
不久收獲亦復如是無用使 多大隨之不捨不久
云何貪欲諦觀 貪欲欲貪貪欲貪欲 貪欲欲貪欲生
不滅欲貪欲生不滅欲貪欲生不滅欲貪欲生欲生 生滅相
不滅欲生即為 生相無窮離生 不滅欲生不須不滅
從不不須不定 性相相關若非不滅欲貪雙非 雙非何謂雙非雙非
如是四句不見欲貪欲生 不見貪欲欲貪欲生不生 不生不生貪欲
空寂分明 不見不見 (其一)
未見 眷屬虛誑
嫉妬涅槃 四德六度三三昧耶 佛法 (其二) 如是觀受者
作者根緣分明幻化 法性妨礙所以者何 法性法性破壞法性
法性法性 法性無行貪欲即是 如是三法一切佛法貪欲
菩提譬如貪欲菩提 非道通達佛道一切眾生 不可涅槃不可 慢說婬怒癡名為解脫增上慢
婬怒癡即是解脫一切塵勞如來無二不可思議 (其三) 相應譬如形影
觀行一切世間產業 相違相似進入 根本無明顯出佛性真實乃至諸佛究竟
六即一切法 例如 (云云) 。勃勃 相續不得
止觀從何 不得十二 如是觀不得 足迹相貌空寂十法界
四德 (云云) 。非道通達 犯戒一切惡事 如是

[0018b22] ○即是無記 [-+] 所以有人根性作善 作惡出世因緣
大論無記中有般若波羅蜜 無記善惡 無記無記不滅無記
不滅無記不滅 不可得何況無記同異不合不生不滅十二為何
無記無記如此 虛空無記一法十法界一切法無記法性法性
無記非道通達佛道無記 諸法具足例如 復次最後次第
善惡即是 不定 (云云) 。

[0018c10] ○復次 四種三昧方法各異理觀三行方法 助道法門 解方助道事相
不能通達解理無不不得 理觀事相助道不成理觀事相 三昧任運事相行道入道 不能無間方法
理觀 (云云) 。三三昧勸修 非道解脫道鈍根重者 沈沒勸修淮河
大乘 先師善法觀經不徹放心 定心生空不識根緣 一向既久
得益木偶便 以為事實妄語持戒 謂言非道諸人 是非煩惱復重
隨從禁戒 山岳百姓如草 大臣滅佛毒氣深入 周末不依
不絕阮籍 公卿子孫 自然撙節田舍
宇文 佛法妖怪時代妖怪 何以如此愚人
譬如西施有心 美麗 可憎杜門
諸人亦復 地獄嗜欲不能 猶如蒼蠅其事
根性不解佛說 即是道者佛見機宜一種眾生底下 薄福決不修道 無已貪欲修習止觀不得
故作譬如父母得病不宜黃龍病愈如是 正路貪欲 如此眾生不宜
止觀佛說 云何灼然違反復次時節 不得修善止觀
慧命 阿含牛人安隱 善道
惡道沈沒破壞佛法損失 眾生惡知識不得如是 為難善惡 通達非道
水火穿世間不能 何況行惡正道豈可不能 知根即時樂善即時
不定何況無量貪欲淨名聲聞說法 不當機理至於
有人不識機宜 死屍生長 (云云) 。復次惡行貪欲
一切不能瞋恚即是 打拍 無有行一不行一有道一無道污損譬如死屍花園
(云云) 。水火 默然不見 違心無慚不得六即所以
三行勸修一往 大黃 (云云) 。
正觀心行何須紛紜 三昧善惡十二 譬如貧窮便
不願若一觀心種種 自行 根性不同煩惱無量何況
譬如藥師一切一切一種 一種一種藥師 煩惱心病無量無邊 眾多云何四種三昧
歡喜世界 次第修行善法各各 為人常坐乃至意中
對治四法豁然 第一義云何 不用多人常坐
常行眾人世界悉檀悉檀如是一種 三昧四悉檀樂行即行
善根開發諸法心地清涼喜悅 抖擻疲困
(云云) 。 止觀云何止觀大論
二根三根 根鈍上品佛世 身子行人善法止觀 勤修善法未來止觀
過去二義今生 應從觀行相似真實今生不得無二未來
佛世央掘 地獄見佛聞法 成聖不能行人
止觀即此 止觀後世知識 正道云何而言不肯止觀
根鈍佛世周利槃特 三業根性九十 摩羅智者繫念
現前不樂不受世間無益 持戒行善止觀未來 悟道一切行惡 止觀止觀不得
根鈍不解罪惡 萬端人身針刺徹骨不知不覺 纏裹以是 止觀
廢止大經 名為緩急 合上 (云云) 。提婆達
休息婆羅門剃頭袈裟 ( ) 。

[0020a24] ○第三菩薩清淨果報 中道二邊果報 中道勝妙果報分段
方便真果香城 如畫在後第八 分別次第禪門修證果報
同異行證 習果 來世以此為二乘習果無有 大乘具有 (云云) 。

[0020b04] ○第四 止觀善用止觀觀心明了通達微塵
大千經卷恒沙佛法一心 逗機乃至 成佛法王
菩薩聲聞天魔十法界 法輪第九廣說

[0020b13] ○第五諸法畢竟 止觀瓦礫瑠璃
近事不識理密 不惑為此 水流 稽滯譬如密語有所
了知一切智 三德三德三德 諸佛
一大事因緣出現種種 眾生見法見法眾生 法身佛說種種令眾生究竟如來
一切種智種智眾生般若 種種方便神通變化解脫 滅度如來滅度滅度
滅度眾生解脫大經 諸子祕密不久其中 相者一者色身
二者法門實相 解脫法門般若實相法身般若一說道種智一切智
一切種智道種智 一切智般若一切種智法身解脫 無知
歸真無知解脫 般若無明法身以是 三德祕密復次三德
非一不可思議所以者何法身 法身非法知法非身 非身非身首楞嚴種種示現
名為歸於解脫智慧 諸色非身歸於 實相非法是故
非身歸於法身三身 一異名為三身一異名為祕藏般若 般若般若般若
道種智般若遍知 歸於解脫一切智般若 歸於般若 種智般若遍知
歸於法身三般若一異 名為三般若一異名為 祕藏解脫解脫
解脫解脫方便解脫調伏眾生不為名為 歸於解脫解脫不見 眾生解脫歸於
解脫 法身如此非一 祕藏復次三德故而
所以者何三障三德無明 般若無知解脫三障先有 三德三障名為
三障三德三德三障三障三德三障 三德三障三德 發心所得三德乃至究竟所得三德
故而發心三障乃至究竟 三障有理 三德三德故而
一異即是祕密 無明先有名為法身無明 名為無明明明無明無明無明
無明先有 無相破相無相無相無相 何故無知先有
無知知名無知無知 一異 如是歸入祕密縱橫開合
如是復次亦復如是 一一 祕密可解自行
寂靜名字不知 中道實相法身 一切種智平等大慧般若波羅蜜
亦復首楞嚴大涅槃不可思議 種種種種種種神力一一 祕密何等何處
言語道斷心行寂如 第十廣說



摩訶止觀卷第二 ()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6 No. 1911 摩訶止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