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The Mahāyāna Teaching on Calm and Insight 大乘止觀法門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南嶽大乘止觀

兩浙路勸農使刑獄公事朝奉大夫尚書員外

[0641a08] 賢聖應世非一六度萬行通達大智安住法界拔濟金文諸法一切法一切三界正覺毘盧實相南嶽大師止觀大師靈山佛會聖眾三世化緣聽法馬鳴龍樹心要菩提涅槃了義止觀上下真妄一念明體無物可見止觀寂照由是出世作佛導師僧祇聖位顯示來者人世普見流于海外五百年咸平中日本國寂照航海復歸聖朝四月天竺教主遵式生生佛種成上如意合浦虛室生白見法稱讚但願一切信心見者不動諸法無染不退未來際南嶽大師俱生如來

南嶽禪師止觀

天竺沙門遵式

[0641b04] 止觀性體本覺本寂不二無不語體非一不二不分不一名為萬法無住名為萬法萬法何謂所為無始本覺無始無住隨緣緣起萬法故云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無始於是聖人因明使一念萬法圓頓如來止觀無明豁然解脫般若法身縱橫非一不思議三德大般涅槃嗚呼大迦葉迦葉阿難阿難第十一馬鳴龍樹以此中觀論東夏淮河慧文禪師南嶽大師南嶽從而六根清淨止觀大師後代大悲心數萬大乘止觀一乘名曲心要分為止觀止觀解行目足安安清涼池斯文歲月遼遠海外咸平日本國圓通大師寂照扶桑天竺沙門遵式外郎俸錢模板西圓暉大略顯晦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一
禪師心要

[0641c18] (行者止觀文中有所 不決然後
經論其中經文不得不 ) 。

[0641c22] 有人沙門稟性異焉 不一大德究竟 正法
沙門 改行 外人唯然大德大乘
奉持不敢遺忘沙門善哉佛子 無上大乘行法 二乘境界
心要行法入道 經論大乘止觀二門 所願外人善哉
充滿使展轉利益則是傳燈 不絕報佛沙門諦聽 一切諸法
非有不生不滅虛妄因緣非有有法即非一心無分別 妄念名為
本不生不滅心性緣起不無 猶如幻夢非有名為 未能方便
更為開示沙門分別分別止觀 建立一明止觀依止二明止觀境界
三明止觀四明止觀五明止觀 第一依止三門分別一明何所 依止二明何故依止三明依止
依止依止一心止觀就中 種差出眾釋名 出眾即是自性清淨心
又名真如佛性法身又稱如來藏法界法性如是無量無邊釋名問曰云何名為
清淨心答曰無始以來 染法名為何以無明染法本來相離云何
無明無法即非非有無可 相應無明染法 名性本覺名為自性
清淨心問曰云何名為真如答曰一切 諸法虛妄 即非虛偽
非有虛妄因緣生滅不生諸法滅時 不生不滅不生不滅
三世諸佛眾生 以此淨心凡聖諸法自有差別真心無異無相真如
一切法真實如是一心一心 以為真如有法即非真實不如 即為是故起信論一切諸法
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 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一心 真如以此自性清淨心真如
云何以為佛性答曰名為 名為以此淨心不覺 覺心問曰云何真心不覺
不覺即是無明住地淨心無明 眾生成佛無明滅真心何以 無明既是無明淨心自在故知
淨心不覺不覺證淨 知心不覺問曰何不自體 不覺答曰心體
平等不覺如如佛 是故一切涅槃無有涅槃 無有涅槃遠離若有若無
心體平等心體 法界覺者心體大智 無師智自然無礙智覺心
三智以此是故須知同異 云何心體平等即是 即是心體平等云何本覺
佛性種智 智慧心體平等凡聖 如如佛是故如是問曰
智慧淨心名為淨心 名為答曰具有二義一者 二者淨心自覺二義
云何一切諸佛不覺 自動顯現即是凡夫五陰 六塵
由此念念不了 但是心作無實不了妄執 以為實事妄執淨心
不了即是無明無明 緣中妄執即是 妄境界無明
不覺即是子時無明住地 妄想熏心變動即是業識 熏心種子熏心
種子二種種子名為 種子無明各別 一法和合何以
相離無似無明 無明無妄想無妄想不成 和合方能何以
相離種子子時 種子不能 子時無明無業無業
不能顯現成果亦即自體不立是故和合 是故 虛妄無明妄執由此
顯現如是果子相生無始 名為眾生善友諸法一心 有無隨順修行諸法
心作虛無無明 無明滅即是妄想 爾時意識
雖然無明滅 即非本性不生不滅 一心不知子時無明
無明無明 無明滅 妄想異心
妄想 無明妄想 不一即是
名為 以此無明滅無明住地不分
無明不得是故 住地無明滅 住地因由一念
云何二義因緣住地無明 業識微薄二義一者 熏心無明住地習氣業識
何以法性無明二者 無明熏心無明住地 不同何以
微細不覺亦即以此 住地無明業識 無明滅既有一念創始
無明住地 智慧無明滅 無明滅業識住地無明
果報不同以是轉轉意識以內色塵
無明妄想熏心住地無明 業識習氣如是念念轉轉熏習無明住地
果報體性非有 不生一心無分別 唯心無法即是金剛無礙智
熏心明智一念 習氣無明故業染法 習氣是故
種子習氣 心體寂照名為真如何以 無異即是寂照無能
名為無分別智何以以此 別有真如可分即是 體用一法自性無二
性體 何以如是寂照 無二何以寂寂
寂照自體名為淨心 名為淨心自覺二義一體 無分別智淨心
不增不減淨心佛性 明淨佛性淨心自體具足 福德淨業出生
報應以此佛性不覺 不動 無相心體不覺
無相雖然不覺對治心體淨心無不
本覺本寂 平等心體不覺不動無相雖然無不
凡聖不二明心 如如佛不論心體問曰 無不名為覺者凡夫即是修道
答曰心體平等 不成不覺如如佛 心體平等眾生
心體眾生 差別心性緣起法法門法爾 常平差別常平眾生
差別差別流轉五道眾生名為平等 眾生為此緣起差別眾生修道
問曰云何得知心體無不答曰心體 不覺聖人證淨不覺凡夫 證得見證無有不覺
名為知心無不問曰聖人 不覺自證淨心無不云何無不眾生答曰心體
平等無不不無心性 緣起 即非無不無不
無不知心無不但凡 一體是故不得平等
問曰智者無明自然 別有因緣答曰 福智二種不少無異
無明染法不得福智二種 淨業染法淨業成事所謂相好依報
真心 問曰佛性 無明答曰法性
無明是故無明 無二無二即是實性問曰云何 以為法身答曰功能
依止以此心體一切 染法熏習以此攝持 顯現染法即此心性能持
二種功能所持二種染法 一心而立不一不異以為 法身能持功能所持和合
子時阿梨耶識現法 相和名為果報阿梨耶識二識 二分一者
即是與果二者即是心性 淨法名為即是 由此心性業果
生死如來藏即是法身 心體無量染法具足恒河 無漏功德無量淨故此
攝持熏習顯現 功德即此恒沙功德能持 二種功能所持二種
一心而立不一不異 法身問曰云何如來藏答曰 三義一者能藏二者所藏
能藏二種一者如來 果德法身二者眾生淨心包含 染淨二事妨礙能藏
平等平等緣起即是能藏如來藏第二所藏即此真心無明 [-+] 名為
無異無相染淨 所藏第三 胎藏
染淨二種世間 出世間法故經云如來藏不善 心性云何種種果報
諸佛正遍知海心想 染淨平等染淨 如來藏問曰云何淨心
法界答曰法爾性別以此 心體法爾具足一切諸法法界問曰 淨心以為法性答曰一切法
以此淨心差別 諸法一切法 以此諸法自有生滅
虛妄心真不滅法性其餘 實際實相無量名字不可上來釋名 出體就中
種差一舉明淨不一不異 論法二種如來藏真如 種差淨心第一
相者即是第一義諦真如自性 大用但是自覺聖智所知非情 故云言語道斷心行不可以
不可以何以心體名相 不可 是以
其所 所謂一切平等寂滅非有無相非有無相
無相去來今非常 一切四句乃至非一
可念不可說不可念法何以 不可說不可可念自體 即非淨心是故所有可念
不可淨心但是淨心 實有即非非有 無可何以
非有是故淨心 可以所知不可以言說何以 淨心之外一法無法
是以所有能緣 但是虛妄不實能緣 緣何能緣不實
淨心既是實法是故不以所知 以此兩眼不如但是一如
淨心分別分別 分別淨心即如人大 種種相貌
自家是故能緣 淨心無始妄想不能自知 生分建立淨心
妄想以為淨心 正是識相淨心問曰淨心不可分別諸眾生云何隨順
答曰一切妄念分別淨心 分別不息一切 一切即非隨順久久
分別名為即是 第一不一 不異上來明淨一切
境界諸相不異淨心 心體平等染淨無始無明妄想熏習心體
顯現無體淨心不異不一何以淨心染淨 無二差別一味平等
差別不同 無生不變不一 第二不一不異第三二種
如來藏如來藏何故 以此心性緣起建立生死涅槃 違順心體平等染淨
直心自性平等染淨亦復 非有加以 即非如是
染淨二業二法二法即非是故 生死涅槃生死涅槃
五陰乃至大般涅槃 有法涅槃 一切涅槃無有涅槃無有涅槃
若有若無 經文心體平等染淨心性 是故心體空淨以是因緣心體
如來藏空無心體問曰諸佛證淨 可以心體平等 眾生現有六道云何
答曰真智 妄見即非問曰 迷妄答曰既得非有妄見
何為不得 問曰染法可言非有無明既是云何答曰二種無明自體
淨心熏習因緣 即非一心 微塵種子因緣
即非微塵無明 即非問曰熏習因緣無明何為
答曰念念 麥子 歸於微塵麥子
麥子 過去無明亦復如是 無明不得自體不滅無明
無明即是非常 前後因而淨心是故 即非非有淨心
如來藏問曰無明妄想 子時無明業識答曰不一 何以淨心不覺無不
無明無業不覺 和合俱起不可分別子時無明業識 不覺過去無明
無明 變異妄想妄想 是故子時無明業識不一
無明業識不一不異無明 不一不異無明不了從子 無明子時無明妄想
生分從業業識 是故無明妄想不一意識不了 生分了知不生妄執
無明無妄想無妄想 無明二法和合俱起不可分別是故 無明妄想不一不異以是
二種無明業識妄想二種 互為因果業識妄想互為因果 無明即是因緣妄想
業識因緣子時無明 業識即是增上緣無明妄想增上緣上來如來藏
如來藏就中二種差別一明染淨 二法不空二明一異實有 一明染淨二法明淨染法
明淨二種分別一明具足無漏 功德二明具足淨法第一無漏 功德即此淨心平等一味差別
具有恒沙無漏功德所謂自性 大智慧光明真實常樂 如是無量無邊
具有起信論廣明淨心具有 不空第二淨德即此淨心 功德攝持淨業熏習
顯現云何因地加行 種智起用顯現即是 果德大智慧因地波羅蜜
一切相好起用顯現 如來相好果德有相 一心心體名為不空
心體不空何以心體平等 非空不空問曰淨業 別有淨法以為答曰
一心云何所聞教法 諸佛菩薩心諸佛菩薩心眾生心 教法不在以此熏心
心作 熏心起行 熏心果德
一心以此之一乃至 一心無異以是心體 解行果德諸佛真如
用法 顯現如是 乃至具有成器精妙
後加 成器次第 成器設使加以功力 顯現為器
永不無性是故 眾生佛性設使修道不成 淨心果德
起因是故一心一心淨德以此不空如來藏具足染法就中二種差別一明
具足二明具足具足 平等具足一切染法 生生生死故經云心性
云何種種果報即是生生 即是法身流轉五道眾生即是 生死問曰心體不可
轉凡成聖答曰心體不可得 轉凡成聖染淨何為不得 成聖問曰凡聖不得染淨
答曰一一眾生心 諸佛心體差別一味 平等古今熏染生死
淨業涅槃 一一眾生心生死 一一諸佛心體
不妨有染以是一一 眾生一一諸佛染淨法界法爾 起用先後是以
故稱淨業成聖 心體無成是故染淨 凡聖是以清淨
不見一法即是 不見一法即是不可 對治因緣清淨般若現前即是
淨業成聖煩惱妄想在於即是 問曰無始 淨業無何答曰諸佛真如
熏心淨業 問曰染淨二業心性 性起答曰
心性違心淨業心性順心有相 法界法爾
問曰心體性能淨業 心淨心體性能熏心相生相違
性相生相不可性相 相違淨業性相
性相 順義有相
不如何為淨業 心體即為違心心體 即是心體違順平等
本起淨心不二有相 本起便真如平等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一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6 No. 1924 大乘止觀法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