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tian Yan Mu 人天眼目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人天眼目卷之二汾陽四句 (東山空 東林總 慈明 語附)
[0306c12] 僧問。如何是接初機句。汾云。汝是行脚僧。 空云。金剛杵打鐵山摧。總云。無底鉢盂光 烜赫。圓云。一刀兩段。
[0306c15] 如何是辨衲僧句。汾云。西方日出卯。空 云。嶽陽船子洞庭波。總云。天台楖 [木*栗] 黑 粼 粼 。圓云。寒山拾得。
[0306c18] 如何是正令行句。汾云。千里特來呈舊 面。空云。夜叉屈膝眼睛黑總云。戴盆屧履 三千里。圓云。來千去萬。
[0306c21] 如何是定乾坤句。汾云。北俱盧洲長粳米。 食者無嗔亦無喜 (一作無貪亦無嗔) 空云。經來白
馬寺。僧到赤烏年。總云。人間天上一般春。 圓云。天高海濶。乃云。將此四句語。驗天下 衲僧
(大愚云。仔細思量。將此四句。驗天下衲僧却被天下衲僧勘破。大慧云。諸人要識大愚麼。三年 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
三種師子
[0307a06] 浮山圓鑑示眾云。汾陽有師子句。其師子有 三種。一超宗異目。二齊眉共躅。三影響音聞。 若超宗異目。見過於師。可為種草方堪傳
授。若齊眉共躅。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若影 響音聞。野干倚勢異 髏 何分。所以先德付 囑云。若當相見。切須子細窮勘。不得鹵莽。恐 誤後人之印可也。
汾陽三訣
[0307a14] 汾陽示眾云。汾陽有三訣。衲僧難辨別。擬 議問如何。拄杖驀頭楔。僧問。如何是三訣。 師便打。僧禮拜。汾云。與汝頌出。
[0307a17] 第一訣。接引無時節。巧語不能詮。雲綻青 天月。
[0307a19] 第二訣。舒光辨賢哲。問答利生心。拔出 眼中楔。
[0307a21] 第三訣。西國胡人說。濟水過新羅。北地用 邠銕。
慈明
[0307a24] 第一訣。大地山河泄。維摩纔點頭。文殊 便饒舌。
[0307a26] 第二訣。展拓看時節。語默豈相干。夜半秋 天月。
[0307a28] 第三訣。山遠路難涉。陸地弄舟船。眼中 挑日月。
法昌遇
[0307b02] 第一訣。袖裏三斤鐵。忽遇病維摩。提起 驀頭楔。
[0307b04] 第二訣。六月滿天雪。無處避炎蒸。渾身 冷似銕。
[0307b06] 第三訣。八字無兩 [白-日] 。胡僧笑點頭。眼中重 著楔。
東山簡
[0307b09] 第一訣。真卓絕。手把黃金槌。敲落天邊月。
[0307b10] 第二訣。難辨別。琉璃枕上凹。瑪瑙盤中凸。
[0307b11] 第三訣。最超絕。花木四時春。庭臺千古月。
安住京
[0307b13] 第一訣。針頭削鐵。穿耳胡人。面門齒缺。
[0307b14] 第二訣。殺人見血。啞子忍痛。無處分雪。
[0307b15] 第三訣。陽春白雪。水底桃花。山頭明月。
[0307b16] 如何是第一訣。古德云。珊瑚枝枝撐著月。
[0307b17] 如何是第二訣。古德云。萬里一條銕。
[0307b18] 如何是第三訣。古德云。百草頭邊俱漏泄。
汾陽三句
[0307b20] 汾陽上堂僧出問。如何是學人著力句。 汾云。嘉州打大像。
[0307b22] 如何是學人轉身句。汾云。 陝 府灌銕牛。
[0307b23] 如何是學人親切句。汾云。西河弄師子。
[0307b24] 又云。若人會得此三句。已辨三玄。更有三 要語在。切須薦取。
翠巖真答
[0307b27] 僧問。如何是學人著力句。巖云。千日斫柴 一日燒。
[0307b29] 如何是學人轉身句。巖云。一堵牆百堵 調如何是學人親切句。巖云。渾家送上渡 頭船。
汾陽十八問
[0307c04] 汾陽云。大意除實問默問難辨。須識來意。 餘者總有時節。言說淺深相度祗應。不得妄 生穿鑿。彼此無利益。雖是善因。而招惡果。
切須子細。
[0307c08] 請益 僧問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 佛。趙州云。殿裏底。
[0307c10] 呈解 問龍牙。天不能蓋。地不能載時如 何。牙云。道者合如是。
[0307c12] 察辨 問臨濟。學人有一問。在和尚處時 如何。濟云。速道速道。僧擬議。濟便打。
[0307c14] 投機 問天皇。疑情未息時如何。皇云。守 一非真。
[0307c16] 偏僻 問芭蕉。盡大地是箇眼睛。乞師指 示。蕉云。貧兒遇餿飯。
[0307c18] 心行 問興化。學人皂白未分。乞師方便。 化隨聲便打。
[0307c20] 探拔 問風穴。不會底人。為甚麼不疑。 穴云。靈龜行陸地。爭免曳泥蹤。
[0307c22] 不會 問玄沙。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 示。沙云。汝聞偃溪水聲麼。僧云聞。沙 云。從這裏入。
[0308a01] 擎擔 問老宿。世智辨聰。總不要拈出。 還我話頭來。宿便打。
[0308a03] 置 問雲門。瞪目不見邊際時如何。門 云鑒。
[0308a05] 故 問首山。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甚麼 不識。山云識。
[0308a07] 借 問風穴。大海有珠。如何取得。穴云。罔 象到時光燦爛。離婁行處浪滔天。
[0308a09] 實 問三聖。學人只見和尚是僧。如何是 佛是法。聖云。是佛是法。汝知之乎。
[0308a11] 假 問徑山。這箇是殿裏底。那箇是佛。 山云。這箇是殿裏底。
[0308a13] 審 問祖師。一切諸法。本來是有。那箇 是無。答云。汝問甚分明。何勞更問吾。
[0308a15] 徵 問睦州。祖師西來當為何事。州云。爾 道。為何事。僧無語。州便打。
[0308a17] 明 外道問佛。不問有言無言。世尊良久。 道云。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
[0308a19] 默 外道到佛處無言而立。佛云。甚多。外 道道云。世尊大慈大悲。令我得入。
[0308a21] 凡有學人偏僻言句。或蓋覆將來。辨師 家眼目。或呈知見。擎頭戴角。一一試之。盡 皆打得。只為當面識破。或貶或褒。明鏡臨
臺。是何精魅之可現。何有妖狐能隱本形 者也。
九帶 (名法遠)
[0308a27] 浮山每於示徒之際。遍舉宗門語句。而學 者編集。乞師名之。師因其類聚。目之曰佛 禪宗教義九帶集。蓋擬班固九流之作也。
佛正法眼藏帶
[0308b02] 夫真實之理。證成法身。照用之功。作為報土。 諸佛之本因既爾。諸祖之洪範亦然。五部分 宗。萬派之精藍碁布。一燈分焰。十方之法
席鱗差。又華嚴經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 槃。昔靈山會上。世尊以青蓮目瞬示四 眾。無能領其密意。惟大迦葉。獨領解佛旨。
經云。佛告大迦葉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 心。付囑與汝。汝當流布勿令斷絕。又臨涅 槃告阿難言。十二部經。汝當流通。告優波離 言。一切戒律。汝當奉持
(一作受持) 付大迦葉偈云。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 何曾法。於是大迦葉。持佛袈裟。於雞足山中。 入寂滅定。待慈氏下生。兩手分付
(古德著語云。鳥棲無影樹。 花發不萌枝。四海波濤淨。一輪明月天) 。
大圓智頌
佛正法眼。迦葉親聞。祖禰不了。殃及兒孫。
大慧杲
迢迢空劫不能拘。佛眼何曾識得渠。妙體本 來無位次。
正因那得有規模。太虛寥廓塵埃 淨。
智鑒圓明物象殊。從此華山千古秀。任 他潘閬倒騎驢。
佛法藏帶
[0308b24] 夫三乘教外。諸祖別傳。萬象之中。逈然獨露。 纖塵未泯。阻隔關山。擬議差殊。千生萬劫。 三賢未曉。十聖那知。截斷眾流。如何湊泊。聖
人曲成萬物而不已。刻雕眾形而無功。而 況如來藏乎。所謂藏者。該括三世過現未來 諸佛法藏。其間有大小乘。小乘為聲聞緣
覺。大乘謂菩薩。於中支分為八。謂三藏五 乘。其三藏。謂經律論。五乘。謂聲聞緣覺菩薩 而兼攝人天。然則教分名數。依根所立。而
不離一乘。法華經曰。於一乘道分別說三。又 曰。尚無二乘。何況有三。又曰。惟此一事 實。餘二則非真。此明依根立權。如華嚴
說。如來藏以法界為體。如來藏無前後際。無 成壞法。無修證位。絕對待義。所以文殊偈 曰。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
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聖人說了義 不了義。並是依根安立。諸佛隨宜說法意趣 難辨。三藏五乘各有宗旨。於一乘論圓頓
半滿。並是權立。惟華嚴一經。以法界為體 量。佛與眾生同一體性。本無修證。本無得 失。無煩惱可斷。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 平等
(古德著語云。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古 澗 寒泉涌。青松雪後蒼) 。
大圓頌
吾佛法藏。撈摝眾生。百千三昧。彈指圓成。
大慧
十方通攝了無遺。三際全超在此時。聖號 凡名同一舌。
劣形殊相謾多岐。家家門外長 安道。
處處窟中師子兒。打破淨瓶無一事。杜 鵑啼在落花枝。
理貫帶
[0309a08] 夫聲色不到。語路難詮。今古歷然。從來無間。 以言顯道。曲為今時。竪拂揚眉。周遮示誨。天 然上士。豈受提撕。中下之機。鉤頭取則。投機
不妙。過在何人。更或躊躇。轉加鈍置。理貫 帶者。理即正位也。其正位中。而無一法空 同實際。其實際理地。不受一塵。
[0309a14] (古德著語云。眾角雖多一麟足矣。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
大圓頌
理貫全收。萬派同流。毘盧華藏。物物頭頭。
大慧
真理何曾立一塵。呼為正位早疎親。烏雞半 夜鳴何處。
枯木花開劫外春。信手垂慈常利 物。
擬心執著已乖真。君看鶴樹泥洹日。曾舉 雙趺示眾人。
事貫帶
[0309a23] 夫日月照臨不到。天地覆載不著。劫火壞時 彼常安。萬法泯時全體露。隨緣不變。處 鬧常寧。一道恩光。阿誰無分。華嚴經云。剎
說眾生說。三世國土一時說 (古德著語云。覓火和烟得。檐泉帶月 歸石長無根樹。山含不動雲) 。
大圓頌
事貫萬有。纖塵不漏。萬象森羅。全機無咎。
大慧
轉處孤危萬事休。隨緣得旨復何求。群生造 化乘斯力。
一道靈光觸處周。即事即空無 剩法。
全心全佛有來繇。填溝塞壑無人會。
可笑騎牛更覓牛。
理事縱橫帶
[0309b07] 夫觸目是道。佛事門中。絕跡無私。通貫實際。 圓融事理。運用雙行。器量堪任。隨機赴感。 門風露布。各在當人。建立宗乘。強生枝節。出
門問路。指東劃西。歷劫頑嚚。如何扣發 (古德著語 云。針鋒頭上翻 筋 斗。紅爐焰裏碧波生。猿抱子歸青嶂裏。鳥啣花落碧巖前) 。
大圓
理事縱橫。照用齊行。這邊那邊。日午三更。
大慧
塵塵實際本和融。舉體全該事理同。應物行 權無定法。
隨緣立理絕羅籠。竿頭有路通車 馬。
棒下無生觸祖翁。出沒縱橫全體用。夕陽 西去水流東。
屈曲垂帶
[0309b20] 夫垂者。聖人垂機接物也。屈曲者。脫珍御服。 著弊垢衣也。同安云。權掛垢衣云是佛。却 裝珍御復名誰。珍御名不出世。垢衣名出
世。僧問石門徹和尚。雲光法師為甚麼。却 作牛去。徹云。陋巷不騎金色馬。回途却著 破襴衫。聖人成佛後。却為菩薩。導利眾生。是
名不住無為不盡有為矣。文殊師利問維摩詰 云。菩薩云何通達佛道。摩詰云。菩薩行於非 道。是名通達佛道
(古德著語云。慈雲普覆無邊際。枯木無花爭奈何。宛轉是非從 曲直。箇時消息解通風) 。
大圓頌
屈曲垂慈。棒喝齊施。覆藏密旨。少室靈枝。
大慧
不裝珍御示初機。出世權披弊垢衣。細路曲 盤連夜過。
故鄉迢遞幾時歸。垂絲千尺鉤還 曲。
利物多方語帶悲。休論長安風物好。得 便宜是落便宜。
妙叶兼帶
[0309c09] 汝州風穴和尚示眾云。夫參學眼目。臨機直 須大用現前。莫自拘於小節。設使言前薦得。 猶是滯殼迷封。縱饒句下精通。未免觸途狂
見。勸汝諸人。應是從前依他作解。明昧兩 岐。凡聖疑情。一時掃却。直教箇箇如師子 兒哮吼一聲。壁立萬仞。誰敢正眼覷著。覷著 則瞎却渠眼
(古德著語云。一句曲含千古韻。萬重雲散月來初。垂絲千尺意在深潭) 。
大圓頌
妙叶真機。境物如如。是凡是聖。無欠無餘。
大慧
擡搦繇來作者知。箇中一字兩頭垂。同生同 死何時曉。
雙放雙收舉世疑。照膽蟾光沈碧 漢。
拍天滄海浸須彌。聞韶忘味有餘樂。方識 詩人句外奇。
金鍼雙鎖帶
[0309c24] 夫雞足分燈之後。少林傳芳以來。各闡玄風。 互興佛事。若憑言詮為據。斷滅法門。更成 造作修功 (一作更或功行修持)
平沈先聖。頭頭顯露。物 物明真。不用躊躇。直截便道 (古德著語云。風吹南岸柳。雨折北 池蓮。白鷺下田千點雪。黃鸝上樹一枝花) 。
大圓頌
金鍼雙鎖。全心印可。有句無句。千花萬朵。
大慧
突出全機理事玄。東村王老夜燒錢。等閑得 路明如日。
舉步回頭直似弦。玄要並行無別 語。
機緣纔兆不堪傳。從來大道無拘束。信手 拈來百事全。
平懷常實帶
[0310a08] 洛浦和尚示眾云。末後一句。始到牢關。把斷 要津。不通凡聖。尋常向汝諸人道。任從天 下樂忻忻。我獨不肯。何故。靈龜負圖。自
取喪身之兆。鳳縈金網。擬趣霄漢。以何期。 尋常向汝諸人道。須於旨外明宗。莫向言 中取則。所以道。石人機似汝也。解唱巴歌。
汝若似石人。雪曲也應和。僧問南泉。如何是 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如達平常道也。見山 即是山。見水即是水。信手拈來。草無可無
不可。設使風來樹動。浪起船高。春生夏長。秋 收冬藏。有何差異。但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邊方寧靜。君臣道合。豈在麒麟出現鳳凰來
儀。方顯祥瑞哉。但得理歸其道事乃平實。 無聖可求無凡可捨。內外平懷。泯然自盡。 所以諸聖語言。不離世諦。隨順世間。會則途 中受用。不會則世諦流布
(古德著語云。長因送客處。憶得別家時) 。
大圓頌
平懷常實。事圓理畢。露柱燈籠。無得無失。
大慧
更無回互本圓成。覿面無私一體平。水上東 山行不住。
火中木馬夜嘶鳴。人間但見浮雲 白。
天外常看列岫橫。若為平常心是道。擬 心已在銕圍城。
[0310b02] 浮山云。據圓極法門。本具十數。今此九帶。 已為諸人說了也。更有一帶。諸人還見 麼。若也見得親切分明。却請出來說看。說
得相應。則通前九帶。圓明道眼。若也見不 親切。說不相應。但依吾語言。以為己解。則 名謗法。無有是處。諸人到此合作麼生。眾 皆罔措。師遂叱散。
黃龍三關
[0310b10] 南禪師問隆慶閑禪師云。人人有箇生緣。 上座生緣在什麼處。閑云。早晨喫白粥。至 晚又覺饑。又問。我手何似佛手。閑云。月
下弄琵琶。又問。我脚何似驢脚。閑云。鷺鷥 立雪非同色。黃龍每以此三轉語。垂問學 者。多不契其旨。而南州居士潘興嗣延之。
常問其故。龍云。已過關者。掉臂徑去。安知 有關吏。從關吏問可否。此未過關者。復 自頌云。
[0310b19] 我手何似佛手。禪人直下薦取。不動干戈道 出。當處超佛越祖。
[0310b21] 我脚驢脚並行。步步踏著無生。會得雲收月 皎。方知此道縱橫。
[0310b23] 生緣有路人皆委。水母何曾離得蝦。但得 日頭東畔出。誰能更喫趙州茶。
[0310b25] (蘆山旻古佛語錄云。昔見廣辨首座收南禪師親筆三關頌。諷誦無遺。近見諸方語錄。不全。又多訛舛。故 茲注破) 。
真淨文頌
我手何似佛手。翻覆誰辨好醜。若是師子之 兒。
野干謾為開口。
我脚何似驢脚。隱顯千差萬錯。豁開金剛眼 睛。
看取目前善惡。
人人有箇生緣處。認著依然還失路。長空雲 破月華明。
東西南北從君去。
景福順 (蜀人嗣南禪師)
長江雲散水滔滔。忽爾狂風浪便高。不識漁 家玄妙意。
却於浪裏颭風濤。
南海波斯入大唐。有人別寶便商量。或時遇 賤或時貴。
日到西峯影漸長。
[0310c10] (黃龍老和尚。有箇生緣語。山僧承嗣伊。今日為君舉。為君舉猫兒。偏解捉老鼠) 。
南堂靜 (名道興蜀人嗣五祖)
我手何似佛手。爐鞴鉗鎚掃帚。曾烹紫磨金 身。
光射七星牛斗。
我脚何似驢脚。白刃紅旗閃爍。坐斷百戰場 中。
妙用六韜三略。
人人有箇生緣。視聽俯仰折旋。頂戴寰中日 月。
懷藏閫外威權。
圓悟勤
我手何似佛手。隨分拈花折柳。忽然撞著 頭蛇。
未免遭他一口。
我脚何似驢脚。趙州石橋略彴。忽然築起 皮毬。
崩倒三山五嶽。
人人有箇生緣。蹲身無地鑽研。若也眼皮迸 綻。
累他桶底踢穿。
湛堂準
我手佛手。十八十九。雲散月圓。癡人夜走。
我脚驢脚。放過一著。龐公笊籬。清平木杓。
人人生緣。北律南禪。道吾舞笏。華亭撐船。
海印信
我手佛手。誰人不有。直下分明。何須狂走。
我脚驢脚。高低踏著。雨過苔青。雲開日爍。
問爾生緣。處處不疑。直語心無病。誰論是與 非。
萬庵
我手何似佛手。不用思前算後。世間多少癡 人。
只是隨人背走。
我脚何似驢脚。擬議遭他毒藥。又見白衣拜 相。
從前更無官爵。
人人有箇生緣。桑梓人物駢闐。借問東隣西 舍。
西天十萬八千。
南堂辨驗十問
[0311a22] 南堂示眾云。夫參學至要。不出箇最初與 末後句。透得過者。平生事畢。其或未然。更 與爾分作十門。各用印證自心。看得穩當也
未。一須信有教外別傳。二須知有教外別傳。 三須會無情說法與有情說法無二。四須見 性如觀掌上。了了分明。一一田地穩密。五須
具擇法眼。六須行鳥道玄路。七須文武兼濟。 八須摧邪顯正。九須大機大用。十須向異類 中行。此十門。諸人還一一得穩當也未。若
只是閉門作活。獨了自身。不在此限。若 要荷負正宗紹隆聖種。須盡此綱要十門。 方坐得曲彔木床。當得天下人禮拜。可與
佛祖為師。若不到與麼田地。一向虛頭。他 時異日。閻家老子。未放爾在。有麼大家出 來證據。若無不用久立。
臨濟門庭
[0311b08] 臨濟宗者。大機大用。脫羅籠出窠臼。虎驟龍 奔。星馳電激。轉天關斡地軸。負衝天意氣。 用格外提持。卷舒擒縱殺活自在。是故示三
玄。三要。四賓主。四料揀。金剛王寶劍。踞地 師子。探竿影草。一喝不作一喝用。一喝分賓 主。照用一時行。四料揀者。中下根人來。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