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rd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Lamp 景德傳燈錄
Scroll 1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景德傳燈錄卷第十二懷讓禪師第四世一十二人
*洪州黃檗山希運禪師法嗣一十二人
*鎮州臨濟義玄禪師
*睦州龍興寺陳尊宿
*杭州千頃山楚南禪師
*福州烏石山靈觀禪師
*杭州羅漢宗徹禪師
*相國裴休(已上六人見錄)
*揚州六合德元禪師
*士門讚禪師
*襄州政禪師
*吳門山弘宣禪師
*幽州超禪師
*蘇州憲禪師(已上六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第五世五十一人
*袁州仰山慧寂禪師法嗣一十人
*袁州仰山西塔光穆禪師
*晉州霍山景通禪師
*杭州龍泉文喜禪師
*新羅國順支禪師
*袁州仰山南塔光涌禪師
*袁州仰山東塔和尚(已上六人見錄)
*洪州觀音常蠲大師
*福州東禪慧茂大師
*福州明月山道崇大師
*處州遂昌禪師(已上四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鎮州臨濟義玄禪師法嗣二十二人
*鄂州灌谿志閑禪師
*幽州譚空和尚
*鎮州寶壽沼和尚
*鎮州三聖慧然禪師
*魏府大覺禪師
*魏府興化存獎禪師
*定州善崔禪師
*鎮州萬歲和尚
*雲山和尚
*桐峯菴主
*杉洋菴主
*涿州級衣和尚
*虎谿菴主
*覆盆菴主
*襄州歷村和尚
*滄州米倉和尚(已上一十六人見錄)
*齊聳大師
*涿州秀禪師
*浙西善權徹禪師
*金沙禪師
*允誠禪師
*新羅國智異山和尚(已上六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睦州陳尊宿法嗣二人
*睦州刺史陳操(一人見錄)
*睦州嚴陵鈞臺和尚(一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鄧州香嚴智閑禪師法嗣一十二人
*吉州止觀和尚
*壽州紹宗禪師
*襄州延慶法端禪師(十一卷已收在溈山祐下)
*益州南禪無染禪師
*益州長平山和尚
*益州崇福演教大師
*安州大安山清幹禪師
*終南山豐德寺和尚
*均州武當山佛巖暉禪師
*江州雙谿田道者(已上一十人見錄)
*益州照覺寺和尚
*睦州東禪和尚(已上二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福州雙峯和尚法嗣一人
*雙峯古禪師(一人見錄)
*杭州徑山洪諲禪師法嗣四人
*洪州米嶺和尚(已上一人見錄)
*廬州棲賢寺寂禪師 臨川義直禪師
*杭州功臣院令道禪師(已上三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揚州光孝院慧覺禪師法嗣一人
*昇州長慶道巘禪師(一人見錄)
第六世一十九人
*袁州仰山南塔光涌禪師法嗣五人
*越州清化全付禪師
*郢州芭蕉山慧清禪師
*韶州黃連山義初禪師
*韶州慧林鴻究禪師(已上四人見錄)
*洪州黃龍山忠和尚(一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袁州仰山西塔光穆禪師法嗣一人
*吉州資福如寶禪師(一人見錄)
*灌谿志閑禪師法嗣一人
*池州魯祖山教和尚(一人見錄)
*魏府興化存獎禪師法嗣二人
*汝州寶應和尚(一人見錄即南院顒也)
*魏府天鉢和尚(一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鎮州寶壽沼禪師法嗣二人
*汝州西院思明禪師
*第二世寶壽和尚(已上二人見錄)
*涿州紙衣和尚法嗣一人
*鎮州譚空和尚(一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鎮州三聖慧然禪師法嗣二人
*鎮州大悲和尚
*淄州水陸和尚(二人見錄)
*魏府大覺和尚法嗣四人
*廬州大覺和尚
*廬州澄心旻德禪師
*汝州南院和尚(已上三人見錄)
*宋州法華和尚(一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金陵道巘禪師法嗣一人
*金陵廣孝院處微禪師(一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懷讓禪師第四世
前洪州黃蘗山希運禪師法嗣
[0290a18]鎮州臨濟義玄禪師。曹州南華人也。姓邢氏。幼負出塵之志。及落髮進具便慕禪宗。初在黃蘗隨眾參侍。時堂中第一座勉令問話。師
乃問。如何是祖師西來的的意。黃蘗便打。如是三問三遭打。遂告辭。第一座云。早承激勸問話。唯蒙和尚賜棒。所恨愚魯。且往諸方行
脚去。上座遂告黃蘗云。義玄雖是後生。却甚奇特。來辭時願和尚更垂提誘。來日師辭黃蘗。黃蘗指往大愚。師遂參大愚。愚問曰。什麼
處來。曰黃蘗來。愚曰。黃蘗有何言教。曰義玄親問西來的的意。蒙和尚便打。如是三問三轉被打。不知過在什麼處。愚曰。黃蘗恁麼老
婆。為汝得徹困。猶覓過在。師於是大悟云。佛法也無多子。愚乃搊師衣領云。適來道我不會。而今又道無多子。是多少來是多少來。師
向愚肋下打一拳。愚托開云。汝師黃蘗。非干我事。師却返黃蘗。黃蘗問云。汝迴太速生。師云。只為老婆心切。黃蘗云。遮大愚老漢待見
與打一頓。師云。說什麼待見即今便打遂鼓黃蘗一掌。黃蘗哈哈大笑。黃蘗一日普請鋤薏穀次。師在後行。黃蘗迴頭見師空手乃問。
钁頭在什麼處。師云。有人將去了也。黃蘗云。近前來共汝商量。師近前叉手。黃蘗豎起钁頭云。只這箇天下人拈掇不起。還有人拈掇
得起麼。師就手掣得豎起云。為什麼却在義玄手裏。黃蘗云。今日自有人普請便歸院(溈山因仰山侍立次。方舉此話未了。仰山便問。钁在黃蘗
手裏。為什麼被臨濟奪却。溈山云。賊是小人智過君子)黃蘗一日普請鋤茶園。黃蘗後至。師問訊按钁而立。黃蘗曰。莫是困邪。曰才钁地何言困。黃
蘗舉拄杖便打。師接杖推倒和尚。黃蘗呼維那維那拽起我來。維那拽起曰。和尚爭容得遮風漢。黃蘗却打維那。師自钁地云。諸方即火葬。我遮裏活埋
(溈山問仰山。只如黃蘗與臨濟。此時意作麼生。仰山云。作賊人走却。邏賊人喫棒。溈山云。如是如是)師一日在黃蘗僧堂裏睡。黃
蘗入來。以拄杖於床邊敲三下。師舉首見是和尚却睡。黃蘗打席三下去。上間見第一座。黃蘗曰。遮醉漢豈不如下間禪客坐禪。汝只管[目*業]
睡。上座曰。遮老和尚患風邪。黃蘗打之(溈山舉問仰山。只如黃蘗意作麼生。仰山云。一彩兩賽)師與黃蘗栽杉。黃蘗曰。
深山裏栽許多樹作麼。師曰。與後人作古記。乃將鍬拍地兩下。黃蘗拈起拄杖曰。汝喫我棒了也。師作噓噓聲。黃蘗曰。吾宗到汝此記方出
(溈山舉問仰山。且道黃蘗後語但囑臨濟。為復別有意旨。仰山云。亦囑臨濟亦記向後。溈山云。向後
作麼生。仰山云。一人指南吳越令行。南塔和尚注云。獨坐震威此記方出。又云。若遇大風此記亦出。溈山云。如是如是)師因半夏上黃蘗山。見和尚看經。師曰。我
將謂是箇人。元來是唵黑豆老和尚。住數日乃辭去。黃蘗曰。汝破夏來不終夏去。曰某甲暫來禮拜和尚。黃蘗遂打趁令去。師行數里
疑此事却迴終夏。師一日辭黃蘗。黃蘗曰。什麼處去。曰不是河南即河北去。黃蘗拈起拄杖便打。師捉住拄杖曰。遮老漢莫盲枷瞎棒。
已後錯打人。黃蘗喚侍者。把將几案禪板來。師曰。侍者把將火來。黃蘗曰。不然子但將去。已後坐斷天下人舌頭在。師即便發去。師到
熊耳塔頭。塔主問。先禮佛先禮祖。師曰。祖佛俱不禮。塔主曰。祖佛與長老有什麼冤家俱不禮。師無對
(又別舉云。師問塔主。先禮佛先禮祖。塔主曰。祖佛是什麼人弟子。師拂袖便去)師後還鄉黨。俯徇趙人之請。住子城南臨濟
禪苑。學侶奔湊一日上堂曰。汝等諸人。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向諸人面門出入。汝若不識但問老僧。時有僧問。如何是無位真
人。師便打云。無位真人是什麼乾屎橛(後雪峯聞乃曰。臨濟大似白拈賊)師問樂普云。從上來一人行棒一人行喝阿那箇親。對曰總不親。師曰。親處作
麼生普便喝。師乃打。師問木口和尚。如何是露地白牛。木口曰吽。師曰啞。木口曰。老兄作麼生。師曰。遮畜生。大覺到參。師舉拂子。大
覺敷坐具。師擲下拂子。大覺收坐具入僧堂。眾僧曰。遮僧莫是和尚親故。不禮拜又不喫棒。師聞令喚新到僧。大覺遂出。師曰。大眾道
汝未參長老。大覺云。不審便自歸眾。麻谷(第二世)到參敷坐具問。十二面觀音阿那面正。師下繩床。一手收坐具。一手搊麻谷云。十二
面觀音向什麼處去也。麻谷轉身擬坐繩床。師拈拄杖打。麻谷接却相捉入方丈。師上堂云。大眾夫為法者。不避喪身失命。我於黃蘗
和尚處。三度喫棒。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頓喫。誰為我下得手。時有僧曰。某甲下得手。和尚合喫多少。師與拄杖。其僧擬接。師便
打。僧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三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曰如何是第二句。師曰。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負截流機。曰如何
是第三句。師曰。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裏頭人。師又曰。夫一句語須具三玄門。一玄門須具三要。有權有用。汝等諸人作麼生會。師唐咸通七年丙戌
四月十日。將示滅乃說傳法偈曰。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離相離名如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偈畢坐逝。勅諡慧照大師。塔曰澄靈。
[0291a20]陳尊宿初居睦州龍興寺晦迹藏用。常製草屨密置於道上。歲久人知乃有陳蒲鞋之號焉。時有學人叩激。隨問遽答。詞語峻嶮既非
循轍。故淺機之流往往嗤之。唯玄學性敏者欽伏。由是諸方歸慕。謂之陳尊宿。師因晚參謂眾曰。汝等諸人未得箇入頭。須得箇入頭。
若得箇入頭。已後不得孤負老僧。時有僧出禮拜曰。某甲終不敢孤負和尚。師曰。早是孤負我了也。師又曰。老僧在此住持。不曾見箇
無事人到來。汝等何不近前。時有一僧方近前。師云。維那不在。汝自領出去三門外與二十棒。僧云。某甲過在什麼處。師云。枷上更
著杻。師尋常或見衲僧來即閉門。或見講僧乃召云座主。其僧應諾。師云。擔板漢。或云。遮裏有桶與我取水。師一日在廊階上立。有
僧來問云。陳尊宿房在何處。師脫草屨騫頭打。僧便走。師召云。大德。僧迴首。師指云。却從那邊去。有僧扣門。師云。阿誰。僧云。某甲。
師云。秦時鐸落鑽。一日有天使問。三門俱開從那門而入。師喚尚書。天使應諾。師云。從信門入。天使又見壁畫問云。二尊者對譚何
事。師摑露柱云。三身中那箇不說法。師問座主。汝莫是講唯識否。對曰是。師云。五戒不持。師問一長老云。了即毛端吞巨海。始知大地
一微塵。長老作麼生。對云。問阿誰。師云。問長老。長老云。何不領話。師云。汝不領話我不領話。師見僧來云。見成公案放汝三十棒。僧
云。某甲如是。師云。三門金剛為什麼舉拳。僧云。金剛尚乃如是。師便打。問如何是向上一路。師云。要道有什麼難。僧云。請師道。師云。
初三十一中九下七。問以一重去一重即不問。不以一重不去一重時如何。師云。昨朝栽茄子。今日種冬瓜。問如何是曹谿的的意。師
云。老僧愛嗔不愛喜。僧云。為什麼如是。師云。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說詩。僧到參。師問。什麼處來。僧云。瀏陽。師云。彼中老宿
祇對佛法大意道什麼。云遍地行無路。師云。老宿實有此語否。云實有。師拈拄杖打云。遮念言語漢。師問一長老。若有兄弟來將什麼
祇對。長老云。待他來。師云。何不道。長老云。和尚欠少什麼。師云。請不煩葛藤。有僧參。師云。汝豈不是行脚。僧云是。師云。禮佛也未。
云禮那土堆作麼。師云。自領出去。僧問。某甲講兼行脚不會教意時如何。師云。實語當懺悔。僧云。乞師指示。師云。汝若不會。老僧即
緘口無言。僧云。便請道。師云。心不負人面無漸色。問一句道盡時如何。師云。義墮也。僧云。什麼是學人義墮處。師云。三十棒教誰
喫。問教意祖意是同是別。師云。青山自青山。白雲自白雲。僧云。如何是青山。師云。還我一滴雨來。僧云。道不得請師道。師云。法華鋒
前陣涅槃句後收。師問僧。今夏在什麼處。云待和尚有住處即說似和尚。師云。狐非師子類。燈非日月明。師問新到僧。什麼處來。僧瞪
目視之。師云。驢前馬後漢。僧云。請師鑒。師云。驢前馬後漢道將一向來。無對。師看經次。陳操尚書問。和尚看什麼經。師云。金剛
經。尚書云。六朝翻譯此當第幾譯。師舉起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師又因看涅槃經。僧問。和尚看什麼經。師拈起經云。遮箇是
茶毘品最末後。師問新到僧。今夏在什麼處。僧云。徑山。師云。多少人。云四百人。師云。遮喫夜飯漢。僧云。尊宿叢林何言喫夜飯。師乃
棒趁出。師聞一老宿難親近。躬往相訪。老宿見師才入方丈便喝。師側掌云。兩重公案老宿云。過在什麼處。師云。遮野狐精便退。師問
僧。近離什麼處。僧云。江西。師云。蹋破多少草鞋。僧無對。師與講僧喫茶。師云。我救汝不得也。僧云。某甲不曉乞師垂示。師拈油餅示
之云。遮箇是什麼。僧云。色法。師云。遮入鑊湯漢。有一紫衣大德到禮拜。師拈帽子帶示之云。遮箇喚作什麼。大德云。朝天帽。師云。
恁麼即老僧不卸也。師復問。所習何業。云唯識。師云。作麼生說。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師指門扇云。遮箇是什麼。云是色法。師云。簾前
賜紫對御譚經。何得不持五戒。無對。僧問。某甲乍入叢林。乞指師示。師云。爾不解問。云和尚作麼生。師云。放汝三十棒自領出去。問
教意請師提綱。師云。但問將來與爾道。僧云。請和尚道。師云。佛殿裏燒香。三門外合掌。問如何是展演之言。師云。量才補職。僧云。如何
得不落展演。師云。伏惟尚饗。師喚焦山近前來。又呼童子取斧來。童子取斧至云。未有繩墨且斫麁。師喝之。又喚童子云。作麼生是爾
斧頭。童子遂作斫勢。師云。斫爾老爺頭不得。問如何是放一線道。師云。量才補職。又問。如何是不放一線道。師云。伏惟尚饗。新到僧
參。師云。汝是新到否。云是。師云。且放下葛藤會麼。云不會。師云。擔枷陳狀自領出去。僧便出。師云。來來我實問爾什麼處來。云江西。
師云。泐潭和尚在爾背後怕爾亂道見麼。無對。問寺門前金剛托即。乾坤大地不托即。絲髮不逢時如何。師云。吽吽我不曾見此問。先
跳三千倒退八百。爾合作麼生。僧云諾。師云。先責一紙罪狀好便打。其僧擬出。師云。來我共爾葛藤。托即乾坤大地。爾且道洞庭湖裏
水深多少。僧云。不曾量度。師云。洞庭湖又作麼生。僧云。只為今時。師云。只遮葛藤尚不會乃打之。問如何是觸途無滯底句。師云。我不
恁麼道。云師作麼生道。師云。箭過西天十萬里向大唐國裏等候。有僧扣門。師云。作麼。云己事未明乞師指示。師云。遮裏只有棒方
開門。其僧擬問。師便摑其僧口問。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是何章句。師彈指一聲云。會麼。云不會。師云。上來表讚無限勝因。蝦蟇跳上
梵天。蚯蚓走過東海。西峯長老來參。師致茶果命之令坐問云。長老今夏在什麼處安居。云蘭谿。師云。有多少徒眾。云七十來人。師
云。時中將何示徒。長老拈起甘子呈云。已了。師云。著什麼死急。時有僧新到參方禮拜。師叱云。闍梨因何偷常住果子喫。僧云。
學人才到。和尚為什麼道偷果子。師云。贓物見在。師問僧。近離什麼處。曰仰山。師曰。五戒也不持。曰某甲什麼處是妄語。師云遮裏不著沙彌。
[0292b19]杭州千頃山楚南禪師閩中人也。姓張氏。自髫齓投開元寺曇藹禪師出家。迨乎冠歲落髮。詣五臺具戒。就趙郡學相部律。往上都聽
淨名經。既精研法義而未了玄機。遂謁芙蓉。芙蓉見曰。吾非汝師。汝師江外黃檗是也。師禮辭而參黃檗。黃檗垂問曰。子未現三界影
像時如何。師曰。即今豈是有耶。曰有無且置。即今如何。師曰。非今古。曰吾之法眼已在汝躬。師乃入室執巾侍盥晨晡請益。尋值唐武
宗廢教。師遂深竄林谷。暨大中初相國裴公休出撫宛陵。請黃檗和尚出山師隨出。由茲抵姑蘇報恩寺精修禪定。僅二十餘載足不
踰閾。俄為郡守請住寶林院。未幾復請居支硎山。又住千頃慈雲院振黃蘗玄風。一日師上堂曰。諸子設使解得三世佛教如瓶注水。
及得百千三昧。不如一念修無漏道。免被人天因果繫絆。時有僧問。無漏道如何修。師曰。未有闍梨時體取。曰未有某甲時誰人體。師
曰。體者亦無。問如何是易。師曰。著衣喫飯不用讀經看教。不用行道禮拜燒身煉頂。豈不易耶。曰此既是易。如何是難。師曰。微有念生
便具五陰。三界輪迴生死皆從汝一念生。所以佛教諸菩薩云。佛所護念。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