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g Qingliang Chuan 廣清涼傳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廣清涼傳序朝奉郎尚書織局員外郎守太原府大通監兼兵馬都上騎都尉賜緋魚袋前勾當五臺山寺司公事郄濟川 撰
[1101a09] 夫法界無邊。因利生而示境。法身無像。由接物以現形。何哉。蓋慈悲廣大。雖已證於菩提。誓願弘深。尚不捨於薩埵。故大聖文殊。宅清涼之境。示瑞應之形。良以此也。粵自世雄示滅。像教寢傳。金口微言。方流於震旦。玉毫妙質。不覩於祇園。聖智隱而易誣。昏蒙蕩而難信。菩薩。所以運童真之德。極遊方之化。揭慧日以照六道。注願海以澤四生。祕龍種上尊之稱。捨摩尼寶積之證。示為弟子。翊正法於能仁。當作如來。豫尊記於普見。不出大千之界。長居五頂之山。涅槃。稱五百仙俱。華嚴。說一萬聖眾。都淨城以演法。赫祥光而誘人。寶樂銀書。深祕金剛之窟。仙花珍樹。大同靈鷲之峯。是以。波利西來畢命。願瞻於真相。無著南至捐軀。思接於慈顏。教肇騰蘭以來。具聞名號。地拓魏齊而下。益廣修崇。列梵剎以雲屯。範聖儀而星布。鐘聲香氣。互傳靈感之蹤。寶界金燈。咸覿神奇之應。濟。以夙緣薄祐。生逢遺法。尚繇覊官。得寓靈峯。時會博聞。遍窮異跡。思得紀述以警後來。而年紀寢深。簡編幾墜。獨有唐藍谷沙門慧祥。作傳二卷。頗成倫理。其餘亦有傳記。皆文字舛錯。辭意乖謬。惜乎。大聖之化跡。高士之遺蹤。將湮滅乎。慧祥所謂。時無好事。使芳塵委絕。信哉。濟川慨其若是。乃訪得真容院妙濟一公。其人純粹聰敏。博通藏教。講說記問。靡不精詣。因請公。採摭經傳。收捃故實。附益祥傳。推而廣之。勒成三卷。首以吉祥隆世因地。終以巨宋親逢化相。名曰廣清涼傳。凡三月而成。授本院主事。募工開版。印施四方。俾師心三寶者。覩之益信向爾。時聖宋嘉祐紀號龍集庚子正月望日謹序。
廣清涼傳卷上
清涼山大華嚴寺壇長妙濟 大師賜紫沙門延一重編
* 菩薩生地見聞功德一
* 菩薩應化總別機緣二
* 菩薩何時來至此山三
* 清涼山得名所因四
* 五臺四埵古聖行跡五
* 五臺境界寺名聖跡六
* 釋五臺諸寺方所七
菩薩生地見聞功德一
[1101b26] 詳夫大聖曼殊室利曳菩薩。久已成佛。示居 因位。行菩薩行。接引群迷者也。何以知之。 按首楞嚴經下卷云。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
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龍種上尊王如來。 國名平等。乃至。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尊王 如來。豈異人乎。即文殊師利法王子是。央掘
摩羅經第四云。北方去此。過四十二恒河沙 剎。有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 乃至。若有聞是如來名者。恭敬禮拜。生歡喜
國。閔四惡趣。若有持是如來名號者。若今見 在。及未來世。曠野險難諸怖畏處。皆悉蒙護。 於一切處。恐怖悉滅。一切八部諸惡鬼神。不
能侵擾。又大寶積經第六十卷。文殊師利授 記會。說文殊師利成佛之時。名為普見。以何 義故。名為普見。以彼如來。於十方無量百千
億那由他諸佛剎中。普皆令見。雖未成佛。若 我現在。及滅度後。有聞其名。亦皆必定當得 成佛。唯除已入離生之位。及狹劣心。彼佛剎
土。名隨願積集清淨圓滿。乃至。若有得聞文 殊師利名者。是則名為面見諸佛。若有受持 百千億諸佛名號。若有人稱文殊師利名者。
福多於彼。何況稱普見佛名。何以故。彼百 千那由他佛。利益眾生。不及文殊師利。於 一時中。所作饒益。如是等文證成非一。或問。
文殊師利成佛國土。與阿彌陀極樂國土。優 劣云何。答。大寶積經云。譬如有人析一毛為 百分。以一分毛。於大海中。取一滴水。喻阿彌
陀佛剎莊嚴。彼大海水。喻普見如來佛剎莊 嚴。復過於此。何以故。普見如來佛剎莊嚴。不 思議故○上說菩薩成佛功德。次說菩薩真
俗生處。且真諦生處者。華嚴經七十九。說菩 薩有十種生處。何者為十。善男子。菩提心是 菩薩生處。生菩薩家故。深心是菩薩生處。生
善知識家故。諸地是菩薩生處。生波羅蜜家 故。大願是菩薩生處。生妙行家故。大悲是菩 薩生處。生四攝家故。如理觀察是菩薩生處。
生般若波羅蜜家故。大乘是菩薩生處。生方 便善巧家故。教化眾生是菩薩生處。生佛家 故。智慧方便是菩薩生處。生無生法忍家故。
修行一切法是菩薩生處。生過現未來一切 如來家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 蜜為母。方便善巧為父。檀波羅蜜為乳母。尸
波羅蜜為養母。忍波羅蜜為莊嚴具。勤波羅 蜜為養育者。禪波羅蜜為浣濯人。善知識為 教授師。一切菩提分為伴侶。一切善法為眷
屬。一切菩薩為兄弟。菩提心為家。如理修行 為家法。諸地為家處。諸忍為家族。大願為家 教。滿足諸行為順家法。勸發大乘為紹家業。
法水灌頂一生所繫菩薩。為王太子。成就菩 提。為能淨家族。此名菩薩真實生處○次說 菩薩世諦示現生處。據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云。爾時跋陀婆羅菩薩。即從座起。整衣服為 佛作禮。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師 利法王子。已曾親近百千諸佛。在此婆婆世
界。施作佛事。於十方面。變現自在。却後久 遠。當般涅槃。佛告跋陀婆羅。此文殊師利。有 大慈悲。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
家。其生之時。家內室宅。化生蓮華。從母右 脇而生。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 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
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醻對。唯於我所。 出家學道。乃至。我今略說。為未來世盲瞑眾 生。又般涅槃經云。其有得聞文殊師利名者。
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若有讀誦文 殊師利名者。設有重障。不墮阿鼻極惡猛火。 常生他方清淨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法忍。
又寶篋經第二卷云。若施三千大千世界其 中所有一切眾生。給諸樂具。百千億歲。不如 施文殊師利一爪端許。所生福德。勝前福德。
或有問曰。菩薩既久已成佛。何故復為菩薩。 答。無垢稱經云。雖得佛道轉於法輪。而不捨 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又大慈恩寺基法師
阿彌陀經疏。引經云。我昔能仁師。今為佛 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又問。何故 菩薩名文殊師利。答。斯乃古時訛略梵語。今
巨宋新傳。及唐時不空三藏所傳。皆云曼祖 (仁祖切) 室利 (二合) 曳。此云妙吉祥。此菩薩。立名有 二。初就世俗。因瑞障名。二就勝義。以德立號。
且初世俗因瑞障名者。以菩薩生時。有十種 吉祥事故。所以菩薩名妙吉祥也。何為十種。 吉祥之事。一天降甘露。二地涌伏藏。三倉變
金粟。四庭生金蓮。五光明滿室。六雞生鸞 鳳。七馬產麒鱗。八牛生白 [牛*宅] 。九猪誕龍豚。十 六牙象現。所以菩薩因瑞障名也。二依真諦
立名者。據金剛頂經說。由菩薩身。普攝一切 法界等如來身。一切如來智慧等。及一切如 來神變遊戲。已由極妙吉祥。故名妙吉祥也。
故知。文殊師利菩薩。神通功德不可思議。大 華嚴經第六十一入法界品。舍利弗。告諸比 丘。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清淨之身。相好莊嚴。
一切天人。莫能思議。汝可觀察文殊師利圓 光映徹。令無量眾生。發歡喜心。汝可觀察文 殊師利光網莊嚴。滅除眾生無量苦惱。汝可
觀察文殊師利眾會具足。皆是菩薩往昔善 根之所攝受。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所行之路。 左右八步。平坦莊嚴。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所
住之處。周迴十方。常有道場。隨逐而轉。汝 可觀察文殊師利所行之路。具足無量福德 莊嚴。左右兩邊。有大伏藏。種種珍寶。自然
而出。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曾供養佛善根所 流。一切蘽間出莊嚴藏。汝可觀察文殊師利。 諸世間主。雨供具雲。頂禮恭敬。以為供養。
汝可觀察文殊師利。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將 說法時。悉放眉間白毫相光。來照其身。從頂 上入。又云。文殊菩薩。能隨所樂。現自在身。
威光赫奕。蔽諸大眾。以自在大慈。令彼清涼。 自在大悲。起說法心。以廣大辯才。將為說法。 文多不載。故知。菩薩以大善巧。拯接群生。為
不請友。救世大悲。斯言信矣。華嚴七十九。彌 勒菩薩。告善財言。文殊師利所有大願。非餘 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之所能有。善男子。
文殊師利童子。其行廣大。其願無邊。出生一 切菩薩功德。無有休息。善男子。文殊師利。常 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母。常為無量百
千億那由他菩薩師。教化成就一切眾生。名 稱普聞十方世界。常於一切諸佛眾中。為說 法師。一切如來之所讚歎。住甚深智。能如實
見一切諸法。通達一切解脫境界。究竟普賢 所行之行。善男子。文殊師利。是汝善知識。 令汝得生如來家。長養一切諸善根。發起一
切助道法。值遇真實善知識。令汝修一切功 德。入一切願網。住一切大願。為汝說一切菩 薩祕密法。現一切菩薩難思議行。與汝往昔
同生同行。是故善男子。汝應往詣文殊之所。 莫生疲厭。集傳者曰。校此而論。既彼善財。得 見文殊。皆是往昔同生同行。乃至。不生疲厭。
況今之火宅諸子。若能專心求見大聖。豈不 宜哉。
菩薩應化總別機緣二
[1103a10] 夫。大聖應化。有總有別。隨機緣故。云何為 總。答。如華嚴經第五十卷說。譬如月輪有四 希奇未曾有法。何等為四。一映蔽一切星宿
光明。二隨逐於時。示現虧盈。三於閻浮提清 淨水中。影無不現。四一切見者。皆對目前。 而此月輪。無有分別。無有戲論。佛子。如來
身月。亦復如是。有四希奇未曾有法。何等為 四。一所謂映蔽一切聲聞緣覺。學無學眾。二 隨其所宜。示現壽命。脩短不同。而如來身。無
有增減。三一切世界淨心眾生菩提器中。影 無不現。四一切眾生有瞻對者。皆謂如來唯 現我前。隨其心樂。而為說法。令得解脫。乃
至。而如來身。無有分別。無有戲論。今文殊亦 爾。故菩薩般涅槃經云。住首楞嚴三昧力故。 於十方面。或現初生。或現滅度。入般涅槃。現
分舍利。饒益眾生。乃至。是文殊師利。有無量 神通變現。不可具說。此上所顯。即是菩薩。遍 一切處。普應機緣。故名為總。故華嚴鈔。引經
偈云。文殊大菩薩。不捨大悲願。變身為異道。 或冠或露體。或處小兒叢。遊戲邑聚落。或作 貧窮人。衰容為老狀。以現飢寒苦。巡行坊市
鄽。求乞衣財寶。令人發一施。與滿一切願。令 使發信心。信心既發已。為說六度法。領萬諸 菩薩。居住五頂山。放億種光明。人天咸悉覩。
罪垢皆消滅。二別者。即今遍在清涼五臺山。 是也。以此處機緣勝故。又是本所居。金色世 界報土。在此也。按大唐東夏神洲感通錄。宣
律師。常於唐麟德元年仲春之季。有數天人 來。禮覲律師。共相談敘。律師。因問天人云。 古昔相傳。文殊在清涼山。嶺五百仙人說法。
經中明說。文殊。是舊住娑婆世界菩薩。娑婆。 是大千總號。如何偏在此方。天人答云。文殊 者法身大士。諸佛之元帥也。隨緣利現。應變
不同。大士之功。非人境界。不勞評論。但大聖 多在清涼山。山下有仙花山。有五臺縣。清涼 府。往往人到。不得不信。
菩薩何時至此山中三
[1103b18] 按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五菩薩住處品云。 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已來。諸菩薩 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
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又據文殊菩薩現寶藏陀羅尼經云。爾時。金 剛密跡主菩薩。白佛言。世尊。昔常為我說如
是言。我滅度後。於贍部洲惡世之時。文殊師 利。廣能利益一切眾生。大作佛事。唯願世尊。 為我分別演說。於何處住。復於何方而行利
益。憐愍攝護諸眾生故。願為說之。乃至。佛告 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 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中有山。名為五頂。
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 法。及有無量龍天。夜叉羅剎。緊那羅。摩睺羅 伽。人非人等。圍繞供養。乃至。文殊師利。有
如是等無量威德。神通變化自在莊嚴。廣能 饒益一切有 情 。成就圓滿福德之力。不可思 議。又據文殊般涅槃經云。如是大士。久住首
楞嚴三昧。佛滅度後。四百五十歲。當至雪山。 為五百仙人。說法教化。成就令不退轉。又感 通錄上卷。宣律師。問天人云。今五臺山中臺
之東南二十里。見有大孚靈鷲寺。兩堂隔 澗 。 於今猶在。南有花園。可三頃許。四時發彩。人 莫究其所始。或云。漢明所造。或云。魏孝文所
作。互說不同。如何。天人答云。二帝俱曾於此 造寺供養及阿育王。亦曾於此造塔。昔周穆 王時。已有佛法。此山靈異。文殊所居。漢明之
初。摩騰天眼。亦見有塔。勸常造寺。名大孚靈 鷲。言孚者信也。帝信佛理。立寺勸人。名大孚 也。又此山形。與其天竺靈鷲山相似。因以為
名焉。元魏孝文。北臺不遠。常來禮謁。見人馬 行跡。石上分明。其事可知。至唐朝。因澄觀法 師。於此造大華嚴經疏。遂下勅改為大華嚴
寺。或問。據華嚴經菩薩住處品。即說菩薩常 在此山。如何現寶藏經及般涅槃經二經。皆 言佛滅度後。方來此山。答。此由菩薩住首楞
嚴三昧。無作妙力。能分一身為無量身。復以 無量身入一身。俱無障礙。如經廣說。能以一 身分無量身故。即一身常在此山。其所分身。
於十方界。施難思化。即華嚴所說在此山。是 也。又復以無量身入一身故。即十方界施化 既畢。還來入此一身。引導眾生。令發心故。即
現寶藏經及般涅槃經言。佛滅度後來入此 山。是也。於理何妨。況是大聖不思議之境。豈 可凡情能測度哉。故顯揚論說。於不思議境
界。強思議者。有三過失。一得心狂亂過失。 二生非福過失。三不得善過失。如非強思議 者。得三善果。翻此可知。箋云。雖神應無方。
道無不在。但菩薩本所化境。機緣偏勝。何所 疑焉。
清涼山得名所因四
[1104a11] 按華嚴經疏云。清涼山者。即代洲雁門郡五 臺山也。以歲積堅氷。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 曰清涼。五峯聳山。頂無林木。有如累土之臺。
故曰五臺。海東文殊傳云。五臺。即是五方如 來之座也。亦象菩薩頂有五髻。余因此二文。 今更廣之。按千鉢經。及文殊師利五字陀羅
尼。瑜伽觀門所說。文殊表般若。能生諸佛故。 大寶集經第六十文殊會云。文殊師利白佛 言。世尊。我以無礙天眼所見十方無量無邊
諸佛剎中一切如來。若非是我勸發決定菩 提心。教授教誡。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 定智慧。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我於
菩提。終不應證。而我要當滿此所願。然後乃 證無上菩提。又文殊表般若者。菩薩大悲。能 為增上。斷滅一切諸眾生等煩惱罪業。按金
剛頂經金剛覺大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智慧 品云。爾時世尊。復入文殊師利摩訶菩提薩 埵三摩耶所生法。如持金剛三摩地已。從自
心出此一切如來大智慧三摩耶。名一切如 來心印。即說密語。跋折囉底瑟那 (二合) 纔出此 語時。於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以
為智劍而出已。同一密合。入於毘盧遮那佛 心中。便為釰鞘。既成就已。住於毘盧遮那佛 手中。於時從彼如來釰鞘身中。出現一切世
界等如來身。一切如來智慧等。及一切如來 神變遊戲已。由極妙吉祥故。及金剛薩埵三 摩地。極堅牢故。同一密合。以為文殊師利摩
訶菩提薩埵身。既成就已。住於世尊毘盧遮 那佛心。而高聲作是言曰。我是諸佛語。號為 文殊聲。若以無形色。音聲可得知 (以諸佛法身。本無
形相。恐成斷滅故。以音聲假詮表之。詮佛語言。即文殊聲也) 爾時文殊師利摩 訶菩提薩埵。從世尊心下已。依一切如來右
邊月輪中住。復請教示。爾時。毘盧遮那佛。入 一切如來智慧三摩耶金剛三摩地已。現一 切如來斷除煩惱三摩耶。為盡遍眾生界。斷
除一切苦故。及一切安樂悅意受用故。乃至。 成就一切如來隨順音聲圓滿慧最上悉地 故。彼金剛覺。於文殊師利摩訶菩提薩埵。如
上於雙手授之。乃至。以其金剛釰揮斫已。而 高聲唱言。此是諸如來般若波羅蜜能破諸 怨敵。滅罪中為最。故菩薩左手持梵夾。表般
若體。自性清淨。右手持釰。表般若用。斷除眾 生煩惱怨敵。又五字瑜伽觀門之表者。阿者 無生門。詮一切法無生。表大圓鏡智。東方金
剛部主阿閦如來。即菩薩頂上東邊一髻之 象也。囉者。無垢門。詮一切法無垢。表平等性 智。南方寶部主寶生如來。即菩薩頂上南邊
一髻之象也。跛者。無第一義諦門。表妙觀察 智。西方蓮花部主無量壽如來。即菩薩頂上 西邊一髻之象也。左者。諸法無行門。表成所
作智。北方羯磨部主不空成就如來。即菩薩 頂上北邊一髻之象也。娜者。諸法無性相離 語言文字門。表清淨法界。中方如來部主毘
盧遮那如來。即菩薩頂上中方一髻之象也。 故菩薩頂分五髻。山派五峯。豈徒然哉。良有 以也。故華嚴疏云。表我大聖五智已周。五眼
已淨。總五部之真原。故首戴五佛之冠。頂分 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濁之災矣。此山。 磅礴數州。綿五百里。左隣恒岳。隱嶙參天。
右控洪河。縈迴帶地。北臨朔野。限雄鎮之關 防。南擁汾陽。作神洲之勢勝。迴環日月畜洩 雲龍。雖積雪夏凝。而奇花萬品。寒風冬冽。而
珍卉千名。丹嶂橫開。翠屏疊起。排空度險。時 逢物外之流。捫蘿履危。每造非常之境。白雪 凝布。疑淨練於長江。杲日熾昇。認扶桑於火
海。又華嚴疏主。釋菩薩住處品云。余幼尋茲 典。每至斯文。皆掩卷而歎。遂不遠萬里。委命 棲託聖境。相誘十載於茲。其感應昭著。盈於
耳目。及夫夏景勝事尤多。歷歷龍宮。夜開千 月。纖纖瑞草。朝間百花。或萬聖羅空。或五雲 凝岫。圓光映乎山翠。瑞鳥翥於煙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