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Guang Hong Ming Ji 廣弘明集

Scroll 1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廣弘明集卷第十八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

法義第四之一

[0221a14] 所謂修行 所謂有所 五常仁義
不易眾賢道法真俗諸佛群有 然則五常綿
真俗出道 入空 諸佛說法二諦
大略成教至於大小滿 八藏明心顯晦業報通慧世相
以敘法義至於修行 依法 淨心三學一貫
漸染自得 所以自古道俗 問津精靈心術
聖心寄迹 玄理 明代不絕

* 梁代明法
* 孫綽
* 更生
* 不滅
* 慧遠報應
* 慧遠
*
* 高祖神明成佛
*
*
* 高祖不滅
* 法雲朝貴
* 習鑿齒

* 廣弘明集法義
* 賢明疑惑
* 安公
* 安公法師 ()
* 周道 釋疑
* 法師
* 居士 ()
* 法師 ()
* 報應 (少府)
* 謝靈運道人 辯宗論 ()
* 後秦姚興
* 三世 (羅什法師)
* ()
* 沙門折疑論 ( 法琳)
* 竟陵隱士劉虬 ()
* 沈約內典
* 沈約皇太子
* 沈約竟陵 ()
* 沈約 竟陵 ()
* 太子 (往返 )
* 陸雲金字
*
* ()
* 太子大法 ()
* 晉安太子 玄圃 ()
* 梁武帝涅槃經
* 湘東王法
* 成實論
* 內典碑銘
* 沙門 禪林 ()
* 大夫
* 昭明太子講書 ()
* 昭明如意
* 昭明二諦 (道俗二十二)
* 昭明立法 (反問)
* 講解
* 昭明涅槃經
* 昭明大集經
* 晉安 ()
* 沈約佛法 ()
* 沈約范縝
* 因緣無性 (自然)
* 魏收北齊 一切經
* 藏經
* 寶臺經藏
* 唐太宗三藏聖教 ( )
* 上述三藏聖教 ()
* 般若經
* 翻經大德 ()

廣弘明集法義第四

* 釋疑 處士安公
* 法師
* 釋疑 居士道祖 () 法師  ()
* 報應 何承天 (少府)
* 辯宗論 (問答往返) 侍中
* 佛法深義 姚興 ()
*  沙門慧淨 ()

釋疑



[0221c24] 安處先生蓋聞 有餘不善有餘天道 善人格言萬代
己身流於後世 獲罪幽冥聖人無不 歷代不移善惡惡相
後世 束修言行 任性恣情肆行暴虐
子孫 在乎人心常有防閑 外事之至何不
先生 善哉有言善人 何如荀悅
一世之間守道不免飢寒未能 夫人
五常 自然 定理不可是以堯舜大聖
誕生顏回大賢早夭 餓死盜跖 肆虐自終比干忠正旋踵
不可稱 常人如此故知善惡 有分所致
天地玄遠陰陽廣大在其中 [*] 太倉匹夫 人事
不然然則積惡勸教何以 夫人
性欲聖人 是以六合之內
不知日用不見 形跡賢者 不肖企及以免使孝友
長幼 失道名教 聲譽君子豈可
善哉何必以期應報 聖教 祈驗安處
千載一生大通足以

法師

[0222b14] 安公和南弟子經典禍福來由 是以束修至于白首 所知一生荼毒
不盡自有 定分積惡勸教
釋疑消息安公和南

法師

[0222b23] 慧遠頓首以為 人物來往未始非常 依傍大宗諸人
同異作答 佛教其中暇日

釋疑

周道

[0222c01] 釋疑
經教昭然先覺當今 以為祈驗 餘慶在於勸教
忘懷而已 理則未可善惡逆順 苟非而已
昇降 能不得無 忘懷勸教
不可 反而是以 靈堂
不苟自足 深淺神明 正位
夷齊自得安忍 有為 不及汲引安于
魯國 更為是以 君子
無明貪愛 祈驗不期
應報 萬有微明道理 未盡
窮年 幽明言論而已

[0223a06] 以為天地曠遠人事 無關然則天網恢恢 日用
視聽山崩不以 不以成親

法師

[0223a13] 安公和南間作釋疑 開示 有趣不同所見
和南

釋疑居士

安公

[0223a19] 暇日釋疑法師 自覺所見
所謂命者 名實古今 生死
自然堯舜 有分善惡 等比盜跖禍福
然後如來理則未可 由於無理
舍己不遠

[0223b03] 勸教 可以聖人真空 善惡天理是非人心
施教人心仁者 玄風名教 日用不見
是以 神通

[0223b12] 安于懷仁 更為 答曰所以善惡不由
仁者安于
比干忠正 酷吏 有分

[0223b22] 君子
答曰 所謂有分命者 報應有若
應用行善延年 明鑒所謂
祈驗不期在於應報

[0223c03] 然則天網恢恢日用答曰天理
應報至於善惡禍福 一見何以 有司治國之一
使修行 然後餘慶 後世不善來世而今
不然 仁義肆虐降福豈非 自有日用
目前 是非而言性分 先有而後行善以致
本分行惡 故知善惡無非 定於行跡豈能自然
天網微顯勸教 所謂極致先覺

居士

[0223c26] 釋疑 不同一日法師 氣力自有
兼有所見是以不復命者乃是 所立不期應報
不如書不盡言於是其中小小

法師

[0224a06] 居士往復賓主佛教精微 難以至於不可 作佛弟子未能留心聖典
未始不暇 比干 慧遠頓首

法師

[0224a14] 安公和南 反復弟子 誠信遊人經學
交纏釋疑 未盡 曠遠難以弟子
親承居士 安公和南

報應

何承天

[0224a23] 西方報應枝末根本 五經 先聖誘掖
幽冥 水火宿 風雲顯著
眾生蠢動人執飛蟲不懼
群生萬有往往殺生 惡報善應所以 如此不甘
不及芻豢 無知經教未有經教 網罟無罪無故法入中國所以
但是假設權教人為無關 聖人
不忍 食肉君子高明更加 三思

何承天

少府

[0224b16] 證明所謂上人難為 如來盡性成教 戒品般若
十善無漏畢竟解脫菩提而已之所以以致 四海大慈為首周五
應有 般若不以
誘掖而已足下 三世不待 因果要之
合符日月幽明水火 因而後果不出感召 一切諸法
起滅 未來三業 將將
() 見報視聽令德 劫掠有幸此後 善惡無不過去未來
耳目所得 清淨滌塵中國非我 人為
假設文王而立武王 天命 其實
大智善權方便亦復如是 民生 聖人未盡
作者
不忍視聽見聞之內管窺實相無言戲論 高明諸君

辯宗論道人問答

謝靈運

[0224c26] 道人心神求解 頗多暇日由來

[0224c29] 釋氏聖道 漸悟聖道 歸一

[0225a03] 新論道士以為微妙不容階級 無限何為自絕釋氏漸悟 其一漸悟
道家得意 折中新論 有所

[0225a10] 有所明達悠悠迷惑
何以言之學者般若便 失明 大宗塵垢永劫
緬邈猶豫 相關雖是 雖是
在於不遂如此 無為空有如皎日

[0225a21] 神道孔子實相 釋氏然則建言
二教不同 在於華人易於 受教學而其一
易於受教 漸悟漸悟 華人
學而是故權實 各異 真實
險易 可謂 愚民蒙昧故作
漸悟筌蹄既已歸真 冬夏異性春秋始末晝夜
以往豈可 是故漸悟所以禮教 所以不出六經六經
不見三藏三藏筌蹄

[0225b15] 新論法師極微不容階級使學者自然無有符契 不謂
未盡不可得 得無誠如符契 學而
以至階級得意 不以使 當日不若使不日
漸悟

[0225b25] 何以言之 善心
非心

[0225c01] 豈可
猶自不合如何

[0225c05] 無常 豈可 不合誠如
莊王 情理
容納 向南向南向南可以向南
可以





[0225c16] 之一真知同異

[0225c17]

[0225c18] 真知

[0225c19]

[0225c20] 何為

[0225c21] 知者在理 真知常在真知

[0225c24] 合理實在何以

[0225c27] 起因至於滅累 之後滅累
滅累有無 異己他者 無有出於

[0226a04] 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四部 多於戶口七寶 遠近不謂

[0226a07] 事理不同自有 所謂同時異物
謂言武城 妙覺國土不可 國土而言優劣

[0226a14] 不可以 不在未盡
應世自居 不測 而言
不盡不盡 仰之彌高豈可

[0226a24] 庶幾昌言天體同體至極

[0226a28] 世人不測昌言皆可

[0226b01] 昌言賢者昌言聖者 日用不知百姓迷蒙 實相崇高崇高迷蒙
不知不以昌言何以

[0226b06] 竺法高論權實 遺教昌言折中新論可謂 激流
學而 關於何以言之 髣髴馳騁
不出從而 揮毫 羿不然
不可以有無 之至得以相通

[0226b17] 未盡不可得

[0226b19] 問曰大道 不能未有

[0226b22] 然後得無 不無不無不能不暗自無暇
不能不等級 頓悟於是乎

[0226b27] 慧琳三復 [-+] 斟酌 至於漸悟
道者何以中人可以 可以合於
道場十地如此 辯辭長於新論道人
由於自悟相關 問曰以為
曉悟空理自反 空談始終 立論
不以 可以可以北越 可以可以
如此般若 南北

二法

[0226c19] 披覽滿目 勝人無由 執筆謝靈運和南



[0226c23] 不可以 有無之至得以相通
何為不可得兼之
兼之羿
不復是以 老莊如此
般若 多云



[0227a09] 階級佛性佛性 漸教階級可貴
使 角弓

[0227a14] 空談始終 可謂公孫
以為三乘 歸宗般若 得意
悟道與其立論相違北越
如來 此時可謂既得 將無同 [-+(-)]



[0227a27]

[0227a29] 問曰則是 聖人關心無非

[0227b03] 無常 在理

[0227b06] 問曰知者不知 未能常用不得真知
不知以為

[0227b10] 至於滅累

[0227b11] 問曰云何未見 專心專心而已 不能為此
權能使心數皆然 根本循環無已

[0227b17] 有心未有折中 良多
使 執筆不可



[0227b23] 問曰則是 聖人關心

[0227b26] 答曰顏子未及照則莫非 我有 關心豈直而已


[0227c01] 問曰知者不知 未能常用不得真知 寧可
不知

[0227c05] 答曰不知知者得名 如何 非常所以政理
所知故知知者 淺深中人

[0227c12] 問曰云何未見 專心專心而已 不能
權能使心數皆然 根本循環無已

[0227c18] 答曰如來 皆然如來就學 譬如
循環安能起滅 居然無漏世俗 善心五品三界之外
所謂不必 阻隔靈運 可謂不盡前世
格言幽僻同行道人 高難莫不彌日
海嶠無期 謝靈運再拜



[0228a04] 不知所以 此間道人小小不同白面


竺道生

[0228a09] 永嘉無間妙善 能不以為檀越 欣悅以為
不知然則不知可以 有分
不以



姚興

[0228a18] 摩訶衍 不復
遣使 本末徐徐有所不足便 可以

[0228a25] 聖人三達皆是昔日如今 情懷如何

三世

[0228a29] 諸法三世 大法中一處所有無 是以孟浪
不足會理胸襟之中少許 不能 以為三世一統循環過去
常在所以阿毘曇五陰 猶存當來 如火不可
聖人三世 所見 未來不絕 三世

法師

[0228b14] 大通去來不通佛說 三世和合名為五陰 以是故知過去
因之六識意識已滅 生意正見過去未來十力第二三世
三途學人有漏 應名聖人以此 過去過去未來通理不許
十二因緣佛法過去 法相所以者何穀子 時節牙根已定
先有先有則是是故不得不得有無 過去起行不得

[0228b29] 不得 大品過去未來現在 未來現在不離過
大要不住法住般若眾生之所以道者 是以聖人
不住般若大聖無際 使行人

聖人放大光明普照十方

[0228c10] 聖人無涯多方不可 不可以固然所以放大光明神變
十方大菩薩阿含經釋氏天竺四十 衣服飲食
聖人鹿度脫鹿 鹿不異鹿應世不待神變 然後

三世

[0228c21] 眾生三世循環過去未來 常在是以聖人

一切諸法

[0228c25] 道者無為無為何所



[0228c27] 皇后遺囑 伏惟陛下 禮敬
供養並重 制作所見 奇妙踊躍實在
無量施者蒙恩 亦復

[0229a06] 陛下淵玄 中觀 可謂當時
慈善 問難愚鈍

[0229a13] 三世既已聖心眾說亹亹超絕 兼備
所能正當懷抱以為心要

[0229a18] 不住法住般若眾生所以 道者有著聖心無不 六度無著誠如
無著即真即真 玄教
愚見故經云具足檀波羅蜜 三事不可得有無 理即幻化以此不住 而已

聖人放大光明普照十方

[0229a29] 放大光明神變十方 菩薩 不已萬有不同
聖心 不同鹿未始 神變未始淨名經
如來光明作佛事寂寞作佛 不二然則之間華手經放大
光明諸眾生思益經網明 如來三十三光明一切 法華經眉間使四眾八部
眾生相見 般若經 眾生必得無上道
三惡眾生生天以此而言至於 明神平等哀矜重開道者豈直微臣

一切諸法

[0229b19] 道者無為無為何所 至理不容處在不得不以致無為
何為無有必當不無 不二
有無 恐同斷常不可然則有無乃是邊見中論
世諦真諦諸法 實則無二諸法無罪無罪 凡聖何所 仁慈

姚興

[0229c04] 膚淺 般若經 眾生必得無上道
光明釋迦放大 光明普照十方 皆是普明
眾生 菩薩豈非眾生普明 釋迦善男子善女人華香供養
釋迦供養 不為善男子善女人所以 千里

[0229c16] 神變三惡眾生生人鹿 鹿度脫豈非神變思益法華放大光明
大品無異若一光明光明寂寞發意 參差施者受者財物
不可得不住不住般若未有二者 始終而言破著何者施者受者財物不可得
不可得何所 無為諸法 二諦之間
不及無為以為 未詳所以何者眾生之所以流轉 生死不復
不生涅槃 涅槃有名其間 所在
無為不可尋求 中論 諸法不空無二無二
有無相離何者 拔高是以 有無不捨 第一義空寂無有聖人以為
遙遠不近人情聖人



[0230a15] 周備 陛下闡幽道義 如來
可謂不可以 非常欲心 愚鈍陛下
過半 無由親承實在不勝

[0230a25] 一二加多 不知道安在好樂 是以孟浪 不安

析疑

沙門慧淨

[0230b01] 太子中文史傲自 佛法詳略有對無人慧淨法師
不勝披覽高論 精微驚心眩目 縱橫
上人 一音演說隨類蠕動 皆有佛性然則佛陀先覺
智慧般若若非念佛妙果答曰 涉嫌梗概
郁郁明明 不許不得 更為
所以無不一音所以 豈止 優劣
彼此名言可分一音 空談答曰誠如分別逍遙不可榮枯椿
不可八千日月 時雨有分至若
相待不定 所以未始無物分別分別分別
分別君子一言 斯文

[0230c01] 諸行無常緣起有待 然則答曰無常緣起
斷乎 美惡更代生滅斷常因果中觀
東西理會得無

[0230c09] 真如 答曰自然報分 已定二鳥
短長 然則 四果 十地聖賢
三明安能 幽微貧道藉以受業家門 芻蕘鏗然於是 頂受斯文
(沙門道安二教有成 見者) 舍人 便沙門法琳
淨法齊物論大約 平等群生彼此
之一 高論何者皇朝先覺法王佛陀
分別般若無知大宗分別緣起所以先覺無知於是 佛陀分別無知
分別無心誘引 秋毫 不可同年是非
彼此所以不及大智 大年彭祖眾人 三世不差二諦是以
凡夫自然學者無成 薰修
一音由是同歸四智 同歸 業受二鳥
有言法天諸天法佛洪範九疇
十善可謂 子貢仲尼駿 以求

[0231a20] 王導宰輔人倫 謝客江左 七十九流千古
可以釋氏宋文帝 宇內太平
十善人天五戒其實 濟世造次 一字千金何以
奇麗管見鄙俚 舍人渙然 視聽

廣弘明集卷第十八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52 No. 2103 廣弘明集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