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shan Record 北山錄
Scroll 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北山錄卷第八論業理第十三 (三世行支曰業徵索求理白論)
[0619c28] 覺皇有業智力 (佛有無漏淨業。八識四智等。又示相門中有九業報。一梵志女孫陀利
謗佛。二旃遮婆女繫木杅謗佛懷姙。三提婆達多推山厭佛。四迸木槍 刺 佛足。五琉璃王害釋種佛亦頭痛。六受阿
耆達多婆羅門請佛九十日食馬麥。七冷風動佛背痛入六年苦行。九入婆羅聚落乞食空鉢而廻。又冬至前後八日 夜寒索衣。又患熱令阿難在後執扇等)
哀哉有生貌異音殊苦樂愚智 尊卑壽夭。故大昭業理。用啟人惑 (良由起異類見。造異類 業受異類報也) 小聖之所不及。況非聖者乎。而有譸張 忿懫者
(譸張誑也。忿儨怒也) 自謂得一之見人莫吾之若 也所謂命矣。非業之由也 (有一類背悷之。徒不信業報。皆言天命者也)
禮曰。天命之謂性。得之自是。不得之自是。以 聽天命 (外典稱業為天命。子云。命矣。夫修短之性命。皆自是天之所注也) 仲尼曰。道
之將行也歟命也。道之將廢也歟命也。公伯 僚其如命何 (公伯僚魯人毀仲尼於叔孫武叔夫子故有是言也) 子夏曰。死生 有命。富貴在天
(死生總報業。富貴別報業) 魯公欲見孟子 (魯平 公將見孟軻。以其賢德故也) 嬖人臧倉毀於公而止。孟子聞之 曰。天也
(孟子云。君不見我。自是天命未會。非臧倉能止) 是知由業故不然 矣 (以緣業為天命也) 且仁者克己。不仁者害人。仁者危 甚累棋。不仁者安過覆盂
(積善殃咎。若比干之徒。為惡諧偶。若曹操之類) 禍福篾徵。其在耳目。故唐虞聖德。但自一己
(翼善傳聖。曰堯以丹朱不肖而絕。仁聖盛明。曰舜以商均不嗣而絕也) 厲幽昏淫。祚延 七百 (暴虐無親曰厲。壅遏不通曰幽。皆周王也。雖昏猶延數世)
三桓陵 僭 。世 執魯政 (季孫上卿。叔孫中卿。孟孫下卿) 夷吾匡輔。嗣絕齊史 (夷吾齊管 仲也。佐桓公九合諸侯。尊獎王室。齊國音無後嗣也)
騷為天問 (三閭大夫屈原也。著離騷經。 故謂騷人有天問也) 班賦通幽 (班固。字孟堅。著通幽賦。傷賢良不用也。並在文選也) 李
推運命。其不為此歟 (李蕭遠有運命論也) 故金仙之門。其 孰能辯之。由是群言師師。若妖厲憑舌 (前有譸張之士
述之。皆言是命。不是於業。後之承信。若巫覡之傳妖厲也) 使君子大人聞之。 猶若投杼
(曾參母織。有告參殺人。母初不信。再告。母疑。三告。母投杼而走。以參仁孝。報者 不過三。母尚信之。今此不經之言。傳者不過三。達人君子亦須信之。況餘者)
時袒右肩士。 愀然不懌。徂履礪刃。將斬其疑 (時有偏祖釋子。洞明業 理。覩其迷謬。遂礪智鋒。將決其疑網也) 曰若稱命不稱業。其蔽也固
(蔽塞固執也) 夫業者生乎運動者也 (運動者即發行之謂也) 動有 違順 (善與善順。惡與善違) 成乎善惡 (福業為善。非福為惡) 善惡鍾乎
報施 (施戒善相應。殺盜惡際會) 然後有性命窮通生焉 (於總報外有窮 通。貧富脩短聰暗端正醜陋。皆名別報業也) 但機運之業。有於輕重。
而性命之報。有於今後 (順現業名今重也。順生順後業名後則輕也) 必若 弗假乎業。而受命惟天。則何天道之賦命。 而不均其厚薄
(若人等皆由天命。何故其道不均) 必若業唯運 動。不能招命。則祭豈有福。暴豈有傷乎 (今以宿行
定招名業。善惡現感名命。若唯有業者則合宿緣。感無移改豈得現見。祭祀者獲福。兇暴者受殃。皆非宿業所感也 祀者但是冥助而已。兇暴者亦是順現別報也)
詩曰。莫莫葛藟。施于條 枚。豈弟君子。求福不回。斯言何設歟 (詩大雅旱麓之卒章 也。旱山名。麓足也。取其不違先祖求福之道。回違也) 然往世之業有定不
定。而感今世性命有變不變 (業於時報有定不定。性命有變不變。若順 現變為蛇等。別報則變。總報不變也) 其業若定。所感之命確乎不
改。其業若不定。而所感之命則可損益之耳 (如憑善力轉重令輕等惡亦如是) 然今世之業有定不定。而令昔 世所感性命有變不變。其業若定。能改昔因
(如善業能改昔世之惡日) 不定之命致有窮通 (不定之命。謂別報也。本以惡故窮。今 以善力改之故通也) 其業若不定。則一乎否泰耳 (謂不定能改也)
夫 舍利弗.阿那律。遇佛為法醫。遇耆婆為世醫 而不蠲於宿瘵 (瘵病也。如舍利弗血痢。良醫云可食藕。乃令目連往漫陀羅池中取藕
食之等。阿那律喪目等。皆宿業也) 顏回.閔損。遇孔丘著德行。遇 諸侯務賢智。而不去其貧夭。蓋往世所感 之命定也。故今世行善。不能益之也
(顏回。字子淵。弟 子魯人也。顏路之子。家貧。三十早亡。閔損。字子騫亦魯人。有孝行家貧。遭後母所苦。為李氏家費宰) 跋 難陀忮求而福盛
(跋難陀比丘。富盛有金錢數億也) 阿育王酷恣 而威強 (育王殺戮無度。置地獄等。而威震海隅。遇沙門毱多化之。建八萬四千塔也) 季氏 出君死於牖下
(季桓子逐出魯昭公音死於乾侯而攝祭祀終獲死於魯國) 盜跖 餔腸終於上壽 (盜跖為賊。於東陵日殺行人。取心肝為餔。孔子不能化之。竟獲其死也)
蓋往世所感之命定也。今世不善不能損之 也 (此以宿有善業現。惡不能掩之也) 末利獻食為國夫人 (末利夫人。釋
官庶生極醜。父王不欲見。乃咨蹉供佛。念誦不暇。佛為見身。變獲端嚴。波斯匿王取為夫人) 舡板讓 死為海神授命
(大莊嚴論說。有比丘。泛海遇風損舡。少年比丘獲一舡板。見上座沒。念云。 佛今敬上座。遂以板讓之。海神覩見歡喜。俱推出海而得存活也) 趙盾愍於翳桑
(趙宣 子出見翳桑餓人問之。云不食三日矣。乃取食以飼之。後為晉靈嗾獓咬之。翳桑靈輒殺獓扶輪救之而出也) 漂母哀於淮陰
(淮陰侯韓信。未遇飢甚。見老母漂絮投之。母餉之。後佐漢封淮陰侯。 母已死。開墳以千金投內也) 皆今世善業之定也。往世之命不 定。故能變衰從盛也
(自末利已下。此順現善業也) 樵客指熊而 臂落 (經律異相云。有樵夫入山。值大雪寒極。白熊收入窟。至雪霽下山見獵人。刀引之示其熊處。舉
手指之。隨指臂落也) 比丘啖 [夕/肉] 而腸穿 (有逐羊奔寺見比丘指示之乃殺之以 炙 啖比 丘食已 炙 遍於皮下走穿腸而卒。出辯正論)
里克見討於弑君 (晉獻公寵孋姬。而逐群 公子。殺申生太子立奚齊。里克殺之。國人又立卓子。克又殺之而迎夷吾立之。是為惠公。惠公至自秦。謂里
克曰。子殺二君與一大夫。謂荀息也。乃自殺。即惠公討之故也) 張祿逞志於魏相
(張祿。范睢也。與須賈入秦。秦悅之。須賈歸譖之於魏齊。魏齊乃飲酒。次打之齒折。沈溷中活而奔秦。改稱張祿。
秦拜為相。後謀收魏。魏齊令須賈奉使祿。乃令須賈作驢。仍今取魏齊。魏齊出奔至死。竟喪於魏也) 皆 今世不善業之定也 (此皆順現業不善之報也)
往世之命不定。 故能化存為亡也 (前世壽本未盡為今世業令盡而受現果故也) 提婆達多 害聖出足血 (推山傷佛足) 破僧倫必受泥犁之一劫。
蓋方生不善業之定也 (亦順現不善定業也) 阿闍世弑父。 見于佛。信于法。免無擇之大苦 (阿闍世王弑父頻婆娑羅王。
地獄苦見身患惡瘡。歸心告佛。佛以光照而瘡愈。反為說法。免地獄之苦也。無擇獄名。不擇善惡故也) 蓋 方生不善業之不定也
(因懺悔而罪滅矣。此乃時報俱不定也) 故顏閔 之貧夭。酬往因之不善。其德行可為來生之 善報。季跖之富壽。酬往因之善業。其逆暴
可為來生之重苦。誠不足疑矣。夫不龜手藥 是一。而榮賤各異 (龜皴坼也。有賣藥以治之。所獲甚少。南人鬻其方。歸而獻於君。 值征所用。大得其祿也。出莊子)
削諸侯地是一。而興亡不同 (秦始皇削奪諸侯地而不封。漢軍入秦。無救者而亡也。麗食其見漢王勸令封諸侯地。及張良至。遽止之。於帳
中借筋為籌畫之言不可。遂不封。漢果興也) 實由機運有工拙。而性命 有可易不可易也。故君子知運命之不可易。 而樂天知命。小人不知則踰己躁動
(不知道無以為君子) 是以禍福安危居然可見矣。其有謂吉凶恒 理由命不由運者。斯不足斷矣 (運有否泰吉凶山人者也) 夫冬 草覆而不死。何甞不由運乎
(由運用而可免也) 有以性 能則命通由運不由命者。斯亦不足斷矣 (有便倚運 動不信宿。業則亦不可也) 夫寒木溉而不滋
(滋潤灌也。如古柏澆水。豈便滋茂。 蓋力堅故也) 何甞不由命乎。夫兩信完。方可謂之達 奧。是以信有運則業之信矣。信有命則果之 信矣
(運乃業因。命則業果) 信運命而不信業果者。何異 聞朝三暮四則怒。聞朝四暮三則喜乎 (莊子云。如云朝
三暮四之言。眾狙皆怒。却云朝四暮三。則眾狙盡喜。而不知名異而事同者也) 故此方先聖 儒。雖不顯言於業果。而陰以運命 [阿-可+(止/少/馬)] 之
(隲定也。 以運命暗定業理故也) 名殊而義一耳。易曰。知幾其神乎。 莊氏云。萬物出於幾。陰符云。心生於幾死於 幾
(本作物見物而幾生也。心能發幾。目能見幾。生死之心在於物。成敗之幾見於目也。張湛云。幾者群 有之始。動之所崇也) 幾者動之微。蓋言於業運也。或曰
業興於動其報理均。曷有輕重定不定乎 (所發業是 同。何有輕重等受報不定者乎) 曰。心有喜怒。事有恩酷 (能發之心行有 不同)
故形不忍乎色。逞炮烙于心 (紂之無道。改炮烙之刑。行刳斮 之虐。此業之重也) 而書云。宥過無大刑過無小 (宥放也。不以罪大而不
赦不以過小而不殺也) 經云。為團鐵小亦沈水。為鉢鐵大 亦能浮。莫不以是 (業雖重而悔猛亦免。業雖輕而不懺亦受) 又若以三 業三時合離為八
(身口意單名離三業俱等名合離合二種兼三業三時為入三時三世也) 兼之則重。差之則輕 (三業同發名重。不同發名輕) 輕則不定。
重乃定矣。由是瓶沙餒於逆子 (瓶沙即頻婆娑羅王) 釋黨 死於凶王 (琉璃王也) 堯聰明而洪水 (湯湯洪水蕩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等) 湯仁德而大旱
(湯以仁德而有天下。七年大旱。禱於桑林等也) 張毅.單豹. 以養求生。俱不能生 (齊人張毅者。畏慎之士也。見高門懸簿無不走也。年四十以
內熱之病而卒。此過之於躁滯外也。單豹者。魯人。巖居飲水不與民共利。年七十而有嬰兒之色。不幸遇餓虎食
之。此滯於內也。豹養其內。虎食其外。毅養其外。病攻其內。俱求生不得生也) 薄俱羅周 后稷。不以養求生。俱反其生。蓋運命之定也
(薄俱羅。此云善容。曾施一訶梨勒。九十一劫不患頭痛。遭後母方便殺之。經五難不死。出家後。目不視女人。身
不入尼寺。不為女人說一句法。無憂王知其少欲。施其塔一金錢。湧地不受也。周后稷。帝嚳之子。姜原所生。生而
毛。遂棄之深山寒氷陋巷。三棄不死。因名棄。善播種仕堯。至十五代孫文王得天下) 黑風飄 而獲濟 (有商人入海。遇黑風飄入羅剎鬼國。俱念佛而皆獲免也)
富羅正而長 謝 (有比丘。見輪王威勢愛之。晝夜精勤求之。佛恐不得解脫。欲謝其千輪之福。乃為一正富羅。富羅矩 靴輪王業謝也) 桑穀匪殷宗之禍
(殷太戊以伊尹子伊陟為相。桑穀共生于朝一且大拱懼 而修德。桑穀死三年。重譯而至者十六國。乃稱中宗) 熒惑退宋都之災 (火星見宋
之分野。景公懼而修德。火星乃退三舍也) 文王錫武王三齡 (齡壽也。武王夢上帝之 九齡文王賜之三齡故至九十三也) 秦穆赦孟明再死。蓋運命之不 定也
(秦將孟盟伐晉兩度。過河不利。秦穆赦之。後焚舟而往晉不出。乃雪前恥而歸) 摭茲理 例考之人事。豈云無業哉 (此皆業理分明之事) 其有恃重
玄者。以為雁序。羽羔跪乳。烏黝鷴白。棘尖 齹 方。蘭馨蕕臭。彼則自然之數也 (此皆外道所計自然義故也) 。
豈由業乎。重空人撫衽告之曰。不然也。夫老 聖云自然者其道也。至道與萬物同體。故曰 萬物自然 (萬物與至道不即離) 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道者寂然
無體也。神無方而易無體在陰以生在陽以成。故曰一陰一陽之謂也) 莊氏云。在瓦礫 在稊稗。非謂萬物無因緣之義也 (觸目皆道故也) 夫稟
性命者。以業運為因緣 (有情者。皆憑宿業熏習為因緣也) 處外物 者。以氣數為因緣 (無情者。憑根種為因。陰陽氣數為緣也) 故羔雁徵 之於業習
(雁序羔跪皆由業習也) 齹 棘求之於水土 (假水土為增上緣也) 烏反哺梟反噬。蓋前生之行逆順之餘習也。 橘榮南而枳蕃北。蓋隨風土之所變也
(江南種之成橘。 江北種之成枳也) 夫水潤下。火炎上。金從革。木曲直。土 爰稼穡。水 [齒*咸] 。火苦。金辛。木酸。土甘。因五氣
成五質。播為五味。凝為五色流五音。然後錯 而雜之。剛柔強微。所稟有異。萬象生焉。何異 因緣之義乎 (上皆洪範文義也) 若又責以造化之本。陰
陽何施。而孕育繁。委使玄黃異視宮微分聽 者。則其酷矣 (若一一窮究。則其品類繁酷矣) 夫萬物始於太極。 無因緣相構觸類成象不生而生
(萬物本不生。緣會而生) 生於不生 (道本無生。萬物憑之而生) 陰陽無心 (造之非我。理自玄應。故曰無心) 天地無功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宰 (故云絕聖棄智大盜乃止 擲玉毀珠小盜不起也) 今古莫知夢幻之理。於焉得矣。故
老氏云。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者。 妙道之本。權輿天地也。有名者。滋生萬物。故名曰母也) 莊氏云。大塊噫氣。 其名為風
(文如海云。大塊自然也。噫吐氣貌也) 由是。象帝之先。不 可得而有始也。若又責以外物觸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