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Yuan Zhu Lin 法苑珠林
Scroll 2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九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感通篇第二十一 (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0496b23] 敬尋釋教。肇自漢明終至
[0496b24] 皇唐。政流歷代年將六百。輶軒繼接備盡觀 方。千有餘國咸歸風化。莫不梯山貢職望日 來王。而前後傳錄差互不同。事迹罕迷稱
謂多惑。雖霑餘潤幽旨未圓。夷夏殊音文義 頗備。推究聖蹤難以致盡。故此土諸僧各懷 欝怏。時有
[0496c01] 大唐沙門玄奘法師。慨大道之不通。愍釋教 之抑泰。故以貞觀三年季春三月。吊影單身 西尋聖迹。從初京邑漸達沙州。獨陟嶮塞。伊
吾高昌備經危難。時值高昌王麴氏。為給貨 資。傳送突厥葉護衙所。又被將送雪山以北 諸蕃胡國。具觀佛化。又東南出大雪山。昔
人云葱嶺停雪。即是雪山。奘親目覩。過此雪 山即達印度。經由十年。後返從葱嶺南雪 山北。具歷諸國。東歸于闐婁蘭等。凡經一百
五十餘國。備歷艱辛。人里莫比。至貞觀十九 年冬初安達京師。
[0496c12] 奉詔譯經。兼勅令撰出西域行傳一十二卷。 至今龍朔三年翻譯經論。未似奘師游國博 聞翻經最多。依奘師行傳。王玄策傳。及西
域道俗。任土所宜非無靈異。勅令文學士等 總集詳撰。勒成六十卷。號為西國志。圖畫四 十卷合成一百卷。從于闐國至波斯國已來。
大唐總置都督府及州縣折衝府。合三百七 十八所。九所是都督府。八十所是州。一百三 十三所是縣。一百四十七所是折衝府。四洲
所宜人物別異者。並蕳配諸篇非此所明。今 之所錄者。直取佛法聖迹住持。別成一卷。餘 之不盡者。具存大本。冀後殷鑒知有廣略 矣。
聖迹部第二
[0496c26] 西域傳云。奘師發迹長安。既漸至高昌得蒙 厚禮。從高昌給乘。傳送至瞿薩旦那國東境。 即漢史所謂于闐國也。彼土自謂于遁國
也。東二百餘里。有 嫓 摩城。中有栴檀立像。 高二丈餘。極多靈異光明。疾者隨痛以金薄 帖像上。痛便即愈。其像本在憍賞彌國。是
鄔陀衍那王所造。陵空至此國北曷勞落迦 城。有異羅漢每往禮之。王初不信。以沙土 坌羅漢乃告敬信者曰。却後七日沙土滿城。
後二日乃雨寶滿街。至七日夜果雨土填。略 無遺人。其先告者。預作地穴從孔而出。時王 都城西百六十里。路中大磧唯有鼠壤。形
大如蝟。毛金銀色。昔匃奴來寇。王祈鼠靈乃 夜齧人馬兵箭斷壞。自然走退。都城西五里 許寺有浮圖。高百餘尺。多現光相。王感舍利
數百粒。羅漢以右手舉浮圖安之函內。乃下 之無傾動也。都城西南十餘里有瞿室綾伽 山。此云牛角山。有寺像現光明。佛曾游此
為天人說法。山巖石室有一羅漢。入滅心定 待彌勒佛。其國南界接東女國。
[0497a17] 又從國城西越山谷。行八百餘里至斫句迦 國。即是涅槃處也。國南有山立多羅塔。松 泉流茂石室深淨。有三羅漢現入滅定。鬚髮 稍長。僧常
剃 之。其五印度僧有證果者。多 止此室。又從國西北。上大沙嶺。度徙多河 (舊名辛頭河) 行五百里至佉沙國 (舊名 疏 勒國) 其俗生子
押頭匾遞。從此南行五百里至烏鎩國。都 城西二百餘里。至大山嶺。上有塔數百年前 山崖自崩。中有比丘冥目而坐。形甚偉大。
鬚髮下垂覆于肩面。國王以蘇灌之擊揵椎。 比丘高視曰。我師迦葉波佛在耶。答曰。無 今始聞已入涅槃。又問。釋迦佛出世耶。告 曰。已滅度矣。即昇空化火焚身。
[0497b01] 又西南逾大葱嶺。八百餘里至朅盤陀國。其 國東南有大石室二口。各一羅漢入滅定。已 經七百歲。其鬚髮長年別為 剃 。又越三國。行
四千餘里至達摩鐵悉帝國。國都城寺內有 石像。上懸金銅圓蓋。眾寶飾之。人有旋繞蓋 亦隨轉。人止便止。四周石壁。莫測其然。有
說聖力使之然也。自高昌至於鐵門。凡經一 十六國。人物優劣奉信淳疏具諸圖傳。其鐵 門者。即是漢之西屏鐵門之關。見漢門扉
一竪一臥。外鐵裹木加懸諸鈴。必掩此關寔 惟天固。南出斯門千餘里。東據葱嶺。西接波 斯。南大雪山。北據鐵門。縛芻大河中境西流。
即經所謂博叉河。其境自分為二十國。不可 具列名字。各有君長信重佛教。僧以十二月 十六日安居坐。其春分以其溫熱雨多故也。
又順北下從呾蜜國。越十三國至喝縛國。土 地華博。時俗號為小王舍城。國近葉護南衙 也。王都城外西南寺中有佛澡罐。可容升許。
雜色炫曜金石難名又有佛牙。長寸餘廣八 九分。色黃白而光淨。兼有佛掃 箒 。用迦奢 草。長二尺餘。圍可七寸。雜寶飾柄。三物齋日
法俗所感放大光明。王城西北五十餘里有 提謂城。王城正北四十餘里有波利城。各有 浮圖。高三丈許。各表靈迹。即釋迦初成道時。 元獻蜜 麨
長者本邑之髮爪塔也。又有佛僧 伽胝欝多羅僧僧脚崎。又覆鉢竪錫杖。次第 立塔。
[0497b28] 又度兩國東南入大雪山。至梵衍那國度大 雪山東。寺有佛齒及劫初獨覺齒。長五寸廣 四寸。又有金輪王齒。長三寸廣二寸。又有商 諾迦縛婆
(舊云商那和修傳法第三師) 大阿羅漢鐵鉢。可受 九升。并九條僧伽 [月*氏] 絳赤色。設諾草皮之所 績成。以其先世於解夏日持此草。施僧。由此
福方所被五百世來。於中陰身生常服之。從 胎俱出逐身而長。阿難。當度時變為法服。受 具已後又變為九條。其齒鉢等並用金緘之。
羅漢從證滅定入邊際智。以願力故留袈裟。 待遺法盡方乃變壞。今已有少損。信有徵矣。 又東入雪山。逾黑嶺至迦卑試國。奉信彌
勝。王常歲造丈八銀像。自修供之。王城東 三里北山下有大寺。佛院東門南大神王像。 右足下有大寶藏。近有外王。逐僧欲掘取其 神冠。中鸚 鵡
鳥像奮羽鳴呼地動。王軍皆 仆。起謝而歸。寺北嶺上。有數石室。亦多藏 寶。欲私開者。即有藥叉 (舊云夜叉) 變為師子蛇蟲
來震怒之。室西三里。大嶺上有觀自在像。誠 願者像示妙身安言行者。城東南四十餘 里曷邏怙羅寺。大臣所造。以名目之。浮圖高
百餘尺。昔臣夜夢令造浮圖。從王請舍利也 及旦至宮。有人持舍利瓶。臣留舍利令人先 入。乃持瓶登塔。覆鉢自開。安舍利訖王使追
之。石已合矣。齋日放光流出黑油。夜聞音樂。 王都城西北二百餘里大雪山頂有龍池。山 下為龍立寺。塔中有佛骨肉舍利升餘。有時
煙起或如火猛焰。漸滅之時方見舍利。狀如 白珠。繞柱入雲。還下塔中。城西北大河南岸 古王寺中有佛弱齡齓齒。長一寸餘。又此東
南往古王寺。有佛頂骨一片。廣二寸餘。色黃 白髮孔分明。至大唐龍朔元年春初。使人王 玄策從西國將來。今現宮內供養。又此寺有
佛髮。青色螺旋右縈。引長尺餘。卷可寸許。 又西南古王妃寺金銅浮圖。高百餘尺。舍利 升餘。每十五日夜旋光繞盤曉入塔中。城西
南北羅婆路山頂盤石上有塔。高百餘尺。舍 利升餘。山北巖泉是佛受山神飯已漱口嚼 楊枝。因生今為茂林。寺號楊枝。又從龍池東
行六百餘里。越雪山度黑嶺。至北印度界已 前。並是胡國。制服威義不參大夏。名為邊 國。蔑戾車 (唐云垢濁種也) 至此方合中道。
[0498a12] 又東行至濫波國。即是印度之北境。言印度 者。即是天竺之正名。亦名申毒賢豆。此並 訛號。北背雪山。三垂大海。地形南狹如月上
弦。川平廣衍。周萬九千里。七十餘國。依一王 命。又東行百餘里逾大嶺大河。至那伽羅曷 國。屬北印度。名華氏城。城東二里有石塔。
高三百尺編石特起雕鏤非常。此即昔時值 然燈佛授記。敷鹿皮衣髮布掩泥之地。經劫 猶存此無憂王建此石塔。每於齋日天輒雨
華。又城內大塔故基。舊有佛齒。別塔高三丈 餘。云從空而來。既非人工寔多靈異。城西 南十餘里有塔。是佛自中印度陵空來降迹
處。次東有塔。是昔值然燈佛買華處。又城東 二十餘里小石嶺上有塔。高二百餘尺。東岸 石壁大洞穴。是龍王所居。昔佛於此化龍留
影。煥若真形。至誠請者乃暫明現。窟外方 石有佛足迹。輪相發光。窟西北隅塔者佛經 行處。又側有髮爪塔。窟西石上有濯袈裟文。
又城東三十餘里有醯羅城。中有重閣。上安 佛頂骨。周尺二寸。其色黃白髮孔分明。欲知 善惡用香泥印之。反觀香泥隨心而現。又有
佛髑髏。狀如荷葉。色同頂骨。有佛眼精。 大如柰許。清白映徹。並用七寶盛。前三 迹又以寶函盛而緘封。有佛大衣細 [疊*毛] 黃色。
置寶函中。微有壞相。有佛錫杖。白鐵作環栴 檀為笴。寶銅盛之。斯五聖迹。王令五淨行者 執持掌護。有須見者稅一金錢。請印稅五科。
寶乃重觀禮彌繁。閣西北有小塔而多靈異。 人以手觸基上塔鈴便大震動。又東南山谷 行五百里至健陀邏國。屬北印度。有大論師。
如脇尊者造毘婆沙處。又有菩薩捨千眼處 又有佛化鬼子母處。又有商莫迦菩薩 (舊云睒子是也) 被王射處。又有彈多落迦 (舊云檀特山也) 山。嶺上是蘇
達拏棲隱之所。婆羅門捶男女處。流血塗地。 今現草木皆同絳色。巖間石室妃習定處。又 有獨角大仙為女亂處。
[0498b19] 又此城北越山行六百餘里至烏仗那國。此 北印度之正國也 (舊云烏長) 王都城東五里有大塔。 多有瑞。佛昔作忍仙為羯利
(此云鬪諍) 王支解之 處。又有方石上佛足迹相放光照寺。為天說 本生處。又有佛昔聞法折骨寫經處。又有 昔尸毘迦王割身代鴿處。又有佛昔為慈力
王刺血飲五藥叉處。又大寺中有刻木梅咀 麗耶 (舊云彌勒) 菩薩像。金色晃朗。高百餘尺。是末 田底迦阿羅漢所造 (舊云末田地羅漢) 羅漢以通力引匠
昇覩史多天。三返觀相乃成其好。大有靈相 不可具述。
[0498c01] 又隔一國度河至呾叉始羅國。屬北印度。王 都城西北七十里有兩山間塔。高百餘尺。佛 昔記慈氏興世四大藏者。此地出一。又城
北十二里有月光王塔。於齋日常放神光仙 華天樂。近有癩者。於塔禮懺。除穢塗香不久 便愈。身又香潔。即是昔佛為戰達羅鉢刺婆 王 (舊云月光)
以頭施處。凡經千施。又有伊羅鉢龍 王所經之池。月光抉目之地。育王摽塔舉 高十丈。又有薩埵王子捨身飤虎處以竹自 刺血 啗
獸處。地及草木今猶絳色。又有佛化 藥叉不食肉處。
[0498c12] 又隔二國。東南登山乘鐵橋。千餘里至迦濕 彌羅國。屬北印度 (舊云罽賓) 國內有四浮圖。各有
舍利一升餘。佛滅度後第四百年有脇尊者。 年八十方出家證無學果。將五百羅漢來此。 造鄔波弟鑠釋素呾纜藏 (舊名優婆提舍論) 次造毘柰
耶毘婆沙論。次造阿毘達磨論。此三論各 有十萬頌。凡有六百六十萬言。備釋三藏。兼 有佛牙。長寸半。色黃白。齋日便放光。又有觀
自在菩薩立像。有願見者斷食便覩。
[0498c21] 又隔三國。東行至那僕底國。屬北印度。都城 東南五百餘里至暗林寺。周二十餘里。佛舍 利塔數百千區。并石室等。有賢劫千佛立此
說法。釋迦滅後第三百年。迦多衍那 (舊名迦旃延) 於此造大智論。寺塔高二十餘丈。有四佛行 坐迹處。
[0498c27] 又隔四國東行至 [禾*未] 莵羅國。屬中印度 (舊云摩偷 羅國) 王都城內有三塔。四佛遺迹甚多。及舍利 子沒特伽羅子
(舊名目連) 滿慈子 (舊名富婁那) 優波釐 (舊名 優婆離) 。
[0499a02] 阿難陀羅怙羅曼殊室利等諸塔。每三長月 六齋日。諸僧尼集供養諸塔。有阿毘達摩眾 供養舍利遺塔。有習定眾供養目連塔。有誦
經眾供養滿慈塔。有毘奈耶眾供養憂波 釐塔。有尼眾供養阿難塔。有未具眾供養 羅怙羅塔。有大眾供養諸菩薩塔 (尋此諸塔未必遺身但應立像
設供呈心如羅怙羅文殊室利等依經未滅度准可知也) 城東六里有山崖寺。 是尊者烏波毱多之所造中。有佛指爪塔。寺 北有石室。室東南二十餘里有大涸池。池側
有塔。佛曾游此。有獼猴持蜜獻佛。令水和遍 眾同飲。猴喜墮坑而死。便生人中。池北林 中有四佛行處。大有遺迹。
[0499a14] 又隔一國東化四百餘里至窣祿勒那國。屬 中印度。東境臨殑伽河 (舊名恒河) 北接大山。城東
南閻牟那河從國西北山中出。中境而流。都 城東臨閻牟河。河西大寺東門外塔。佛曾於 此說法度人。其側有佛髮爪塔。閻牟河東八
百餘里至殑伽源。廣三四里。東南入海。廣十 餘里。水色滄浪味甘。砂細隨水而流。俗謂 福水。有沐除罪。或有輕命自沈乞願生天受 樂。剋有靈感。
[0499a23] 又隔六國。於此東南行至劫比他國。屬中印 度。中有天祠十所。同事大自在天。皆作天像。 其狀人根形甚長偉。俗人不以為惡。謂諸眾
生從天根生也。王都城東二十餘里。大寺側 大垣內有天帝釋為佛造三道寶階。中皆附 黃金。左以水精。右用白銀。南北而列。東面 下地。是佛從逝多林
(舊云祇陀林) 昇天至善法堂為 母三月說法下降處。百年已前階尚猶在。今 並沒盡。後王倣之。猶高七十餘尺。上起精
舍。石側有柱。光潤映現。隨其罪福影出柱中。 育王所造。階側有浮圖。四佛行坐迹處。又 有佛澡浴處。立塔其所。有佛入室精舍。又其
側佛經行石基。長五十步。高七尺。足可覆處 皆有蓮華文。又基左右小塔梵王所造。次前 是蓮華尼化為輪王先見佛處。佛告尼曰。非 汝先也。有蘇部底
(舊云須菩提) 宴坐石室知諸法空。 此先見吾法身也。
[0499b11] 又從此北行二百里至羯若鞠闍國。是中印 度曲女城也。都城西近殑伽河。長二十餘里。 廣四五里。即統五印度之都王也。王前尸羅 逸多
(唐云戒日) 吠奢姓。初欲登位。於殑伽岸有觀 自在像。乃請告曰。汝本此林蘭若比丘。金 耳月王既滅佛法。王當重興。愍物在懷方王
五境。慎勿昇師子座及稱大王號也。王乃共 童子王平殄外道。月王徒眾又約嚴令。有噉 肉者當截舌。殺生者當斬手。乃與寡妹共知
國事。於殑伽側建千餘浮圖。各高百餘尺。二 十年來五年一會。傾及府藏拯濟群有。唯留 兵器用備不虞。初作會日集諸國僧。三七日
中四事供養令相論議。若戒行貞固道德優 洽者昇師子座。王便受戒。清淨無學示有崇 仰。穢行彰露者驅出國界。城西北育王所造。
昔佛於此七日說法。其側有髮爪塔四佛行 坐迹。又南臨殑伽寺有佛牙。長寸半。光色 變改。寶函盛之。遠近瞻者日有百千。守者煩
擾重稅金寶。而樂禮者不辭重貨。齋日便出 置高座上。散華雖積牙齒不沒。
[0499c02] 又城東南百餘里有塔。佛曾七日說法處。中 有舍利。時放光明。其側有佛行坐迹。寺北四 里臨殑伽河有塔。佛曾七日說法。五百餓鬼
解悟生天。其側又有髮爪塔。次側又有四佛 行坐迹。
[0499c07] 又至阿輸陀國。屬中印度。都城北五里。殑伽 河岸大寺中塔。佛為天人三月於此說法。有 四佛行坐迹。次西五里有佛髮爪塔。城西南
五里大菴沒羅林中故寺。是阿僧伽菩薩夜 昇天宮於彌勒所受瑜伽莊嚴大乘經論及中 邊論等。晝下為眾說之。林西北百餘步有佛
髮爪塔。城東南臨殑伽有塔。佛曾三月說法 處。有髮爪青石塔。有四佛行坐迹。
[0499c15] 又隔二國東南行至鉢羅伽耶國。屬中印度。 王城西南臨閻牟河。曲中有塔。佛曾於此降 外道處。有髮爪塔經行迹處。又有提婆菩薩
作廣百論處。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