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 Yuan Zhu Lin 法苑珠林
Scroll 8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三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六度篇第八十五之四
精進部第四 (此別四部)
* 述意部
* 懈墮部
* 策修部
* 進益部
述意部第一
[0896c09] 夫忍行之情猶昧。審的之旨未顯。所以策墮 令心不懈。是故經曰。汝等比丘。當勤精進。 十力慧日既已潛沒。汝等當為無明所覆。又
言。闡提之人屍臥終日。當言成道無有是處。 釋論云。在家懈怠失於俗利。出家懶墮喪 於法寶。是以斯那勇猛諸佛稱揚。迦葉精奇
如來述讚。書云。夙興夜寐。竭力致身。乃曰 忠臣。方稱孝子。故知放逸懈怠之所不尚。精 進劬勞無時不可。豈得恣其愚懷縱情憍蕩。
致使善根種子不復開敷。道樹枝條彌加枯 瘁。況復命屬死王名繫幽府。奄歸長夜頓罷 資糧。冥曹拷問將何酬答。當於此時悔恨
何及。是故令者勸諸行人。聞身餘力預備前 糧。常須檢校三業。勿令違於六時。每於晝 夜。從旦至中。從中至暮。從暮至夜。從夜至
曉。乃至一時一剋。一念一剎那。檢校三業。 幾心行善。幾心行惡。幾心行孝。幾心行逆。幾 心行厭離財色心。幾心行貪著財色心。幾心
行人天善根業。幾心行三塗不善業。幾心厭 離名聞著我心。幾心貪求名聞著我心。幾心 欣修三乘出世心。幾心輕慢三乘深樂世間
心。如是善惡日夜相違。行者常須檢校勿令 放逸墮於邪網。常省三業遞相誡勗。心口相 訓。心語口言。汝常說善莫說非法。口還語心。
汝思正法莫思非法。心復語身。汝勤精進莫 行懈怠。如是我心自制我口自慎我身自禁。 如是自策足得高昇。何勞他控橫起怨憎。故
經曰。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定生善道。身 行惡口行惡意行惡。定生惡趣。又如駃騠 顧影馳走不同駑畜加諸杖捶。若不自誡要 假他呵。反增觸惱益罪尤深也。
懈墮部第二
[0897a12] 如菩薩本行經云。佛告阿難。夫懈怠者眾行 之累。居家懈怠則衣食不供。產業不舉。出家 懈怠不能出離生死之苦。一切眾事皆由精
進而得興起。是時帝釋便說偈言。
欲求最勝道 不惜其軀命
棄身如糞土 解了無吾我
雖用財寶施 此事不為難
勇猛如是者 精進得佛疾
[0897a20] 又增一阿含經云。若有人懈墮種不善行。於 事有損。若能不懈墮此最精妙。所以然者。 彌勒菩薩經三十劫應當作佛。我以精進力
勇猛之心。使彌勒在後成佛。是故當念精進 勿有懈怠。
[0897a25] 又譬喻經云。迦葉佛時有兄弟二人。俱為沙 門。兄持戒坐禪一心求道而不布施。弟布施 修福而喜破戒。兄從釋迦出家得阿羅漢果。
衣常不充。食常不飽。弟生象中。為象多力。能 却怨敵。國王所愛。金銀珍寶瓔珞其身。封數 百戶邑供給此象。隨其所須。時兄比丘值世
大儉。游行乞食。七日不得。末後得少麁食。劣 得存命。先知此象是前世弟。便往詣象手捉 象耳。而語之言。我昔與汝俱有罪也。象思比
丘語即識宿命。見前因緣愁憂不食。象子 悑懼便往白王。王問象子。先無人犯此象 不。象子答曰。無他異人。唯一沙門來至象
邊須臾便去。王即遣人覓得沙門。問言。至 象邊何所道耶。沙門答曰。我語象云。我與 汝俱有罪耳。沙門向王具說如上。王意便寤 即放沙門。
[0897b12] 又增一阿含經云。爾時世尊與無央數之眾。 而為說法。有一長老比丘。向世尊舒脚而睡。 有修摩那沙彌。年向八歲。去世尊不遠。結跏
趺坐。計念在前。世尊遙見長老比丘舒脚而 眠。復見沙彌端坐思惟。便說偈言。
所謂長老者 未必 剃 鬚髮
雖復年齒長 不免於惡行
若有見諦法 無害於群前
捨諸穢惡行 此名為長老
我今謂長老 未必先出家
修其善本業 分別於正行
設有年幼少 諸根無漏缺
此謂名長老 分別正法行
[0897b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見此長老舒脚 而睡乎。諸比丘對曰。如是悉見。世尊告曰。此 長老比丘。前五百世中常為龍身。今設命
終當生龍中。所以然者。無有恭敬於佛法眾。 若無恭敬之心於佛法眾者。命終皆當生龍 中汝等頗見修摩那沙彌年向八歲去我不遠
端坐思惟不。諸比丘對曰。悉見世尊。曰此 沙彌却後七日當得四神足及得四諦之法。 以是之故常當勤加恭敬佛法之眾。
[0897c05] 又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云。佛告諸比丘。馬 有弊惡八態。何等為八。一態者解 覊 韁時 掣車欲走。二態者車駕跳踉欲齧其人。三
態者便舉前兩足掣車而走。四態者便蹋車 軨。五態者使人立持軛摩身拶車却行。六 態者便傍行斜走。七態者便掣車馳走得值 濁泥止住不行。八態者懸 篼
餧之熟視不食。 其主牽去欲駕之時。遽含噏噬飲食不得。佛 言。人亦有弊惡八態。何等為八。一態者聞說 經便走不欲樂聽。如馬解 覊 韁掣車走時。二
態者聞說經意不解不知語所趣向。便瞋跳 踉不欲樂聞。如馬駕車時跳踉欲齧人時。 三態者聞說經便逆不受。如馬舉前兩脚掣
車走時。四態者聞說經便罵。如馬蹋車軨時。 五態者聞說經便起去。如馬人立持軛摩身 拶車却行時。六態者聞說經不肯聽俾頭
斜視耳語。如馬傍行斜走時。七態者聞說 經。便欲窮難問之。不能相應答便死抵妄語。 如馬得濁泥便止不復行。八態者聞說經不
肯聽。反念婬泆多求不欲聽受。死入惡道 時乃遽欲學問行道。亦不能復得行道。如馬 懸 篼 餧之熟視不肯食。其主牽去欲駕之。乃
遽含噏噬亦不得食。佛言。我說馬有八惡 態。人亦有八惡態。如是比丘聞經歡喜作禮 而去。
策修部第三
[0898a02] 如持世經云。寶光菩薩於閻浮檀金佛所發 於精進。但為入如是法方便門。二十億歲終 不生惡心。若利養心。又寶光菩薩如是精進
十二億歲。未曾發起婬怒癡心。又無量意 菩薩無量力菩薩。於四萬歲中終不睡眠。常 不滿腹食。亦不臥若坐若經行。但念五取陰 相。
[0898a09] 又大集經云。法語比丘二萬年中無有睡眠。 然後上昇虛空。一多羅樹。結跏趺坐。滿一千 年不動不搖。法喜為食。獲得比智樂說無 礙。
[0898a13] 又譬喻經云。羅閱祇國沙門。坐自誓曰。我不 得道終不起欲睡眠心。作錐長八寸刺兩髀。 痛不得眠。一年得道。
[0898a16] 又薄俱羅經云。薄俱羅稱言。我從出家以來 八十年中。 未 曾偃臥脇一著床背有所倚。
[0898a18] 又遺教經云。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 者。是故汝等常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 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
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0898a22] 又智度論云。身精進為小。心精進為大。外 精進為小。內精進為大。復次佛說意業力大 故。如仙人瞋時令大國磨滅。復次身口作
五逆罪。大果報一劫在阿鼻地獄。受意業力。 得生非有想非無想處。壽八萬大劫。亦在十 方佛國壽命無量。以是故身口精進為小。意
精進為大。如是諸經廣歎精進。一心正念速 得道果。未必要須多聞。
[0898b01] 又智度論云。若人欲得所聞皆持。應當一心 憶念令念增長。於相似事。繫念令知所不見 事。如周利槃陀迦比丘。繫心拭屣物中念憶
禪定。除心垢法乃得羅漢果。彼人暗鈍令誦 掃 箒 兩字。猶不俱得。得掃忘 箒 。得 箒 忘掃。 如此矇鈍尚得聖道。何況利人不得聖道。天
下極鈍豈過於此。佛法貴行不貴不行。但能 勤行。縱復寡聞亦先入道。
[0898b09] 又毘婆沙論云。如二人俱至一方。一乘疾馬。 一乘鈍馬。雖乘鈍馬。以前發故。先有所至。 信解脫人。勤行精進。先至涅槃。即是周利
等也。
[0898b13] 又六度集經云。佛告弟子。當勤精進聽聞諷 誦莫得懈怠陰蓋所覆。吾念過去無數劫時。 有佛名一切度王。是時眾中有兩比丘。一名
精進辯。一名德樂止。共聽法。精進辯者。聞 經歡喜。應時即得阿惟越致。神通具足。德樂 止者。睡眠不覺。獨無所得。時精進辯謂德樂
止言。佛者難值。億百千世時乃一出。當勤精 進為眾作本。如何睡眠。時德樂止聞其教 招便即經行。於祇樹間甫始經行。復住睡眠。
如是煩亂不能自定。詣泉側坐欲思惟。復生 睡眠。時精進辯便以善權往而度之。化作蜂 王飛趣其眼。如欲螫之。時德樂止驚覺而坐。
畏此蜂王須臾復睡。時蜜蜂王飛入腋下螫 其胸腹。德樂止驚心中懅悸。不敢復睡。時 泉水中有雜色華。種種鮮潔。時蜜蜂王飛住
華上食甘露味。時德樂止端坐視之。畏復飛 來不敢睡。思惟蜂王觀其根本。蜂王食味 不出華中。須臾之頃蜂王睡眠。墮污泥中身
體沐浴。已復還飛住其華上。時德樂止向蜜 蜂王說偈言。
是食甘露者 其身得安隱
不當復持歸 遍及其妻子
如何墮泥中 自污其身體
如是為無黠 毀其甘露味
又如此華者 不宜久住中
日沒華還合 求出則不能
當須日光明 爾乃復得出
長夜之疲冥 如是甚勤苦
[0898c12] 時蜜蜂王向德樂止說偈報言。
佛者譬甘露 聽聞無厭足
不當有懈怠 無益於一切
五道生死海 譬如墮污泥
愛欲所纏裹 無智為甚迷
日出眾華開 譬佛之色身
日入華還合 世尊般泥曰
值見如來世 當勤精進受
除去睡陰蓋 莫呼佛常在
深法之要慧 不以色因緣
其現有著者 當知為善權
善權之所度 有益不唐舉
而現此變化 亦以一切故
[0898c25] 時德樂止聽聞其說。即得不起法忍。解諸法 本逮陀隣尼。佛告阿難。爾時精進辯者。今我 身是。德樂止者。彌勒是也。我於爾時俱與
彌勒共聽經法。彌勒爾時睡眠獨無所得。我 不行善權而救度者。彌勒至今在生死中未 得度脫。
[0899a02] 又法句喻經云。昔有比丘。日至城外曠野塚 間。路由他田乃得達過。其主見已便興瞋恚。 此何道人。日此來往不修道德。即問道人。汝
何乞士。在吾田中縱橫往來。乃成人蹤。道人 報曰。吾有鬪訟。來求證人。故行田中。田主宿 緣鉤連應蒙得度。便逐道人私匿從行。見曠
塚間。屍骸狼藉。膖脹臭爛。鳥獸食噉。散落 異處。或有食噉盡不盡者。有似灰鴿色者。 [月*虫] 蟲吮 [口*束] 臭穢難近。比丘舉手語彼人曰。
此諸鳥獸是我證人。其人問曰。此諸鳥獸何 為證人。汝今比丘與誰共諍。比丘報曰。心 之為病多諸漏患。我觀此骸分別惡露。便還
房室還自觀身。從頭至足與彼無異。然此心 意流馳萬端。追逐幻偽色聲香味細滑之法。 我今欲誡心之源本。汝心當知。興起是念。
無令將吾入地獄餓鬼之中。我今凡夫未脫 諸縛。然此心賊不見從命。以是之故日往曠 野。為說惡露不淨之想。復與心說。心為卒
暴。亂錯不定。心今當改無造惡緣。時彼田主 聞道人教。以手揮淚哽咽難言。然彼田主。於 迦葉佛十千歲中修不淨想。尋時分別三十
六物惡露不淨。爾時比丘及彼田主。即彼曠 野大畏塚間得須陀洹道。故知前聖後聖通 誡殷勤。不得輕怠自損來報。眷屬非久。暫時
緣合。善惡交報。親疏何定。不得偏執貪著室 家。縱得榮位暫時非久。比見愚俗不知無常。 廣事宅田愛戀妻兒。貪求名利不知厭足。生 平不知修福。死去還屬他人。
[0899b01] 又法句喻經說云。昔者外國有清信士。供養 三寶初無厭極。時有沙門與共親友。逮得神 通。生死已盡。時清信士得困疾病。醫藥加
治不能得差。時婦在邊悲哀辛苦。共為夫婦 獨受斯痛。卿設無常我何所依。兒女孤單何 所恃怙。夫聞悲戀應時即死。魂神還在婦鼻
中化作一蟲。婦甚啼哭不能自止。時道人往 與婦相見。知婿命過鼻中作蟲。故欲諫喻令 捐愁憂。婦見道人來增益悲哀。奈何和尚
夫婿已死。時婦洟鼻蟲便墮地。婦即慚愧欲 以足蹈。道人告曰。止止莫殺。是卿夫婿。化 作此蟲。婦白道人。我夫奉經持戒。精進難
及。何緣壽終墮此蟲中。道人答曰。用卿恩愛 悲哀呼嗟。起恩愛心戀慕愁憂。用是壽終即 墮蟲中。道人為蟲說經。卿精進奉經持法。福
應生天在諸佛前。但坐恩愛戀慕之想。墮此 蟲中亦可慚愧。蟲聞其言。心開意解。便自剋 責。即時壽終。便得上生。是以今者唯應檢校
知心善惡。改過為福。省己為人。不得懈怠自 損來報。
進益部第四
[0899b22] 如月燈三昧經云。佛言。若有菩薩能行精進。 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一他不折伏。二得佛 所攝。三為非人所護。四聞法不忘。五未聞能
聞。六增長辯才。七得三昧性。八少病少惱。 九隨所得食食已能消。十如憂鉢羅華不同 於朽。
[0899b28] 又大寶積經云。第四精進有十念。一念佛無 量功德。二念法不思議解脫。三念僧清淨無 染。四念行大慈安立眾生。五念行大悲拔濟
眾苦。六念正定聚勸樂修善。七念邪定聚拔 令返本。八念諸餓鬼飢渴熱惱。九念諸畜生 長受眾苦。十念諸地獄備受燒煮。菩薩如是
思惟十念三寶功德。專念不亂。是名正念精 進。
[0899c07] 又六度經云。復有四種精進具足智慧。何等 為四。一勤於多聞。二勤於總持。三勤於樂說。 四勤於正行。
感應緣 (略引五驗)
* 晉沙門帛僧光
* 晉沙門竺曇猷
* 宋沙門釋僧規
* 周沙門釋慧景
* 隋沙門釋曇詢
[0899c16] 晉剡隱岳山有帛僧光。或云曇光。未詳何許 人。少習禪業。晉永和初游于江東。投剡之 石城山。山民咸云。此中舊有猛獸之災。及
山神縱暴人蹤久絕。光了無懼色。雇人開 薙負杖而前。行入數里。忽大風雨。群虎號 鳴。光於山南見一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
掌。以為栖禪之處。至明旦雨息。乃入村乞 食。夕復還中。經三日乃見山神。或作虎形。 或作蛇身。競來悑光。光一皆不恐。經三日
又夢見山神。自言。移往章安縣韓石山住。推 室以相奉。爾後採薪通流道俗宗事。樂禪來 學者。起茅茨於室側。漸成寺舍。因名隱岳。
光每入定輒七日不起。處山五十三載。春秋 一百一十歲。晉太元之末。以衣蒙頭安坐而 卒。眾僧咸謂依常入定。過七日後怪其不起。
乃共看之。顏色如常。唯鼻中無氣。神遷雖久 而形骸不坼。至宋孝建二年。郭鴻任剡。入 山禮拜。試以如意撤胸。颯然風起衣肌消
散。唯白骨在焉。鴻大愧懼收之于室。以塼 壘其外而泥之。畫其形像。于今尚存。
[0900a07] 晉始豐赤城山有曇猷。或云法猷。燉煌人。少 居苦行習禪定。後游江左止剡之石城山。乞 食坐禪。甞行到一行蠱家乞食。猷祝願竟。
忽見蜈蚣從食中跳出。猷快食無他。後移始 豐赤城山石室坐禪。有猛虎數十蹲在猷前。 猷誦經如故。一虎獨睡。猷以如意扣虎頭訶。
何不聽經。俄而群虎皆去。有頃蟒蛇競出。 大者十餘圍。循環往復舉頭向猷。經半日復 去。後一日神現形。詣猷曰。法師威德既重。
來止此山。弟子輒推室以相奉。猷曰。貧道尋 山願得相值。何不共住。神曰。弟子無為不爾。 但部屬未狎法化。卒難制語。遠人來往。或
相侵觸。人神道異。是以去耳。猷曰。本是何 神。居之久近。欲移何處去耶。神曰。弟子夏帝 之子。居于此山二千餘年。寒石山是家舅所
治。當往彼住。尋還山陰廟。臨別執手贈猷香 三奩。於是鳴鞞吹角陵雲而去。赤城山有孤 巖。獨立秀出干雲。猷搏石作梯昇巖宴坐。接
竹傳水以供常用。禪學造者十有餘人。王羲 之聞而故往仰。峯高挹致。敬而返赤。城巖與 天台瀑布靈溪四明。並相連屬。而天台懸崖
峻峙峯嶺切天古老相傳云。上有往精舍。 得道者居之。雖有石橋跨 澗 而橫石斷人。且 莓苔青滑。自終古已來無得至者。猷行至橋
所。聞室中聲曰。知君誠篤。今未得度。却後 十年自當來也。猷心悵然夕留中宿。聞行道 唱薩聲。旦復欲前。見一人鬚眉皓白。問猷
所之。猷具答意。公曰。君生死身。何可得去。 吾是山神故相告耳。猷乃退還。道經一石室。 過中憩息。俄而雲霧晦合室中盡明。猷神色
無擾。明旦見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