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ounds and Meanings of all the Terms in the Canonical Texts 一切經音義
Scroll 2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一切經音義卷第二十一大唐沙門慧苑撰
[0433b08] 音新譯大方廣佛花嚴經音義卷上 (并序)
[0433b09] 經從第一卷盡第十六
[0433b10] 原夫第一勝義寔離言之法性等流真教誠 有海之方舟故以名句字聲作別相之本質 色香味觸為住持之自體嗟乎超絕言慮之
旨洽悟見聞之境。莫不以法王弘造權道之 力者歟。大方廣佛花嚴經者。實可謂該通法 界之典。盡窮佛境之說也。若乃文言舛謬正
義難彰真見不生尋源失路故涉近以逕遠 從淺而暨深去來今尊何莫由斯大道且夫 音義之為用也鑒清濁之明鏡釋言誥之指 歸匡謬漏之楷模闢疑管之鈴鍵者也。至如
彽徊誤為遲廻。彷徨乃成稽返。俾倪代乎隦 堄。軾環遂作女牆橋書矯形正斜翻覆幹存 [乾-乞+余] 體樹木參差。若斯之徒紊亂聲義不加踳
駮何所指南慧苑不涯菲薄少翫茲經索隱 從師十有九載。雖義旨攸邈難以隨迎而音 訓梵言聊為注述。庶使披文了義弗竢疇咨 紐字知音無勞負 [券-刀+衣]
且螻蟻之量司已穴而 疏冥豈霆雷之資開蟄戶於遐邇英達君子 希無誚焉。
經序音義
[0433c01] 天 [狦-(狂-王)] (冊測革反說文曰冊符命也謂上聖符信教命以授帝位字或從竹或古為 [川@((舉-與)*(舉-與))]
象形也) 。
[0433c02] 造化權輿 (造謂造作化謂變化爾雅曰權輿始也言造作天地變化萬物之初始也) 。
[0433c03] 天道 (日月星辰陰陽變化謂之天道易曰乾道變易是也) 。
[0433c04] 龜龍繫象 (繫胡計反堯有神龜負圖而出舜感黃龍負圖而見繫謂繫辭孔子述易十翼之二也) 。
[0433c05] 人文 (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男女君臣父子尊卑上下謂之人文也) 。
[0433c06] 萬八千歲 (案帝王甲子記云天皇氏治一萬八千年地皇氏治九千年人皇氏治四千五百年有本云三 皇皆治一萬八千年也) 。
[0433c08] 同臨有截之區 (毛詩傳曰有截整齊也言四海之人率服截尒齊整也區謂區域也) 。
[0433c09] 七十二君 (同馬相如封禪書曰繼韶夏崇號謚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管子曰昔者封太山禪梁父者有 七十二家梁父太山下小山也禪音善父音斧也)
。
[0433c11] 人迷四忍 (人迷謂人迷也四忍者思益經云一者無生忍諸法無來故二者無滅忍諸法無去故三者因 緣忍諸法因緣生故四者無住忍無異心相續故也)
。
[0433c13] 家纏五葢 (家纏謂家家纏也五葢謂貪葢恚葢惛 [怡-台+冗] 睡眠葢掉舉惡作之葢疑也葢) 。
[0433c14] 鷲巖西峙 (鷲巖謂靈鷲山也西峙者廣雅云峙立也謂彼鷲峯亭亭然上立於西域也) 。
[0433c15] 超四大而高視 (老子云域中有四大謂天地王道也今言佛出過於域內故云超四大) 。
[0433c16] 混太空 (混胡本反按說文混謂混沌陰陽未分共同一氣之皃今此謂花嚴法門量同大虛也字又作渾也) 。
[0433c17] 叨承 (叨他勞反韻圃稱叨忝也此言自謙猥辱承授記也) 。
[0433c18] 玉扆 (扆依豈反鄭玄注禮記曰扆屏風也以玉飾扆謂之玉扆也珠叢曰天子施扆於戶牖以為障蔽) 。
[0433c19] 海晏 (晏於諫反說文曰晏安也言其遠近清怗故曰河清海晏) 。
[0433c20] 殊禎 (陟盈反說文曰禎祥也蒼頡篇曰禎善也) 。
[0433c21] 貝牒 (貝北葢反牒徒頰反貝謂貝多樹葉意取梵本經也牒謂簡牒即經書之通稱也) 。
[0433c22] 時臻歲洽 (臻側詵反洽侯夾反時謂四時歲謂一歲韵圃稱臻至也說文云洽露及之也) 。
[0433c23] 越漠 (謀各反漠謂沙漠言諸遠國超越沙漠來皈獻之也) 。
[0433c24] 獻賝 (勅林反玉篇曰賝寶也字或從玉) 。
[0434a01] 架險航深 (何剛反架謂置物在高懸虛之上也說文曰航方舟也言遠國來者莫不登度險也) 。
[0434a02] 罄 (牽定反毛詩傳曰罄盡也) 。
[0434a03] 挹 (因入反珠叢曰凡以器酙酌於水謂之挹今謂以心測於法亦謂之挹也) 。
[0434a04] 罕測 (罕希也測度也) 。
[0434a05] 窺覦 (上遣 [矢*見] 反覦庾俱反左傳服 [虔-文+ㄆ] 曰窺謂舉足而視也珠叢曰覦謂有所冀望也今言二乘之於此法中意絕希
望也) 。
[0434a07] 隆 (鄭玄注禮記曰隆盛也多也) 。
[0434a08] 隘 (於懈反狹) 。
[0434a09] 肇 (持繞反始) 。
[0434a10] 爰 (毛詩傳曰爰為也凡為於事皆謂之爰也) 。
[0434a11] 緬惟 (上彌演反賈逵注國語曰緬思皃也) 。
[0434a12] 粵以 (粵於月反發言之端也) 。
[0434a13] 筆削 (漢書衛青霍光傳曰削則削筆則筆音義曰削謂刪去筆謂增益也有云治書勘校削而注之謂筆削) 。
[0434a14] 覃 (尒雅曰覃延也郭璞曰謂蔓延枝及也) 。
[0434a15] 式 (杜注左傳曰式用也) 。
[0434a16] 繕 (視戰反說文曰繕補也珠叢曰凡治故造新皆謂之繕也) 。
[0434a17] 廓法界之壃域 (方言曰廓謂張小使大也鄭玄注周禮曰壃猶界也毛詩傳曰境壃也域管域 也說文域封也) 。
[0434a19] 珠函之祕 (珠謂如意寶珠此喻般若也函謂篋也此喻佛身也謂般若在佛身中猶如意珠在函也祕謂
祕奧即是般若也故大智度論第六十四云般若是如意珠佛舍利是函筴舍利中雖無般若而為般若所熏成故得供 養也祕字有從禾作者音滿結反乃是香草也) 。
[0434a22] 彌十方 (漢書集注曰彌滿也) 。
[0434a23] 三復 (乎福反鄭玄箋毛詩曰復謂反覆也珠叢曰復謂重審察也字又作覆也) 。
經卷第一 世主妙嚴品之一
[0434b01] 摩竭提國 (摩竭提者。或云摩伽陀。或云摩揭陀。或曰墨竭提。此之多名由依八轉聲勢呼召致異。然其意
義大略不殊。或有釋云摩者不也。揭提至也。言其國將謀兵勇隣敵不能侵至也。又有云摩遍也。竭提聰慧也。言聰慧之
人遍其國內。又有云摩大也。竭提體也。謂五印度中此國最大統攝諸國故名大體。又釋云摩無也。竭提害也。言此國法 不行刑戮其有犯死罪者送置寒林耳) 。
[0434b05] 阿蘭若法 (若然也反阿蘭若者或曰阿蘭那正云阿爛孃此翻為無諍聲然有三類一名達磨阿蘭若即
此所相者也謂說諸法本來湛寂無作義因名其處為法阿蘭若處此中處者即菩提場中是也二名摩登伽阿蘭若謂
塚間處要去村落一俱盧舍大牛吼聲所不及處者也三名檀陀伽阿蘭若謂沙磧之處也磧音遷歷反也) 。
[0434b08] 菩提場中 (菩提者此云覺也場者漢書音義曰築土而高曰壇除地平坦曰場斯皆神祇所遊止也場字 有作場者謬也) 。
[0434b10] 正覺 (案諸字書覺字從學學字從教教字從孝從爻因聲義轉相生也) 。
[0434b11] 摩尼 (正云末尼末謂末羅此云垢也尼云離也言此寶光淨不為垢穢所染也又云摩尼此云增長謂有此寶處必 增其威德舊翻為如意隨意等逐義譯也)
。
[0434b13] 雨無盡寶 (于句反) 。
[0434b14] 光茂 (莫搆反爾雅云木如松柏曰茂郭璞注云謂枝葉婆娑也漢書音義曰茂美盛者也) 。
[0434b15] 一切 (說文云一切普也即遍具之義故切字冝從十說文曰十謂數之終也有從七者俗字也) 。
[0434b16] 瑠璃為幹 (哥旱反瑠璃梵語具云吠瑠耶此名不遠山謂西域有山去波羅奈城不遠此寶出彼故以名 之幹者字書云幹枝也謂 [夕/鹿]
也字冝從于經本有從木者謬也案孔安國注書杜注左傳及勘玉篇皆以從干為樹 [夕/鹿] 枝 從木為築牆板謂即兩當頭者謂之楨兩房者謂之幹也) 。
[0434b19] 寶葉枎踈 (枎服無反漢書音義曰扶疎分布也說文曰扶踈四布也枎字玉篇在木部經本從扌作者誤 也) 。
[0434b21] 嚴麗 (王逸注楚辭曰嚴莊也小雅曰麗著也) 。
[0434b22] 萃影 (疾醉反易萃聚也毛詩傳曰萃集也) 。
[0434b23] 纓絡 (經本有作瓔珞二字並謬也瓔似玉之石音與櫻同非此用) 。
[0434b24] 堂榭 (徐夜反尒雅曰闍謂之臺有木謂之樹郭璞注云謂臺上起屋者也杜預注左傳曰榭謂屋歇前也言土臺上
歇簷之屋並有樹木者也闍音都榭字從木從射) 。
[0434c01] 階砌戶牖 (砌千計反牖以柳反玉篇曰階謂登堂之道即級道是也廣雅曰砌戺也謂即夾級道兩邊平 墄砌石也說文云在屋曰 [穴/勿/心]
在牆曰牖戺音仕) 。
[0434c03] [佫-口+用] 體 (劉兆注義禮曰 [佫-口+用] 畢盡也言盡體嚴之也) 。
[0434c04] 瑩燭 (瑩烏定反廣雅曰瑩摩也謂摩拭珠玉使發光明也蒼頡篇曰燭照也言相照發光) 。
[0434c05] 妙音遐暢無處不及 (邇雅曰遐遠也廣雅曰暢達也及至也) 。
[0434c06] 威光赫弈 (赫許格反奕移益反廣雅曰赫赫明也奕奕盛也奕字經本有廾作者博弈字也) 。
[0434c07] 靡不咸覩 (靡土彼反珠叢曰靡無也覩視也) 。
[0434c08] 不思議劫 (劫梵言也具正云羯臘波此翻長時也) 。
[0434c09] 金剛 [〦/(刀*ㄚ*(留-刀-田))/肉] (下藏奚反案此中梵本 [〦/(刀*ㄚ*(留-刀-田))/肉] 是肶
[〦/(刀*ㄚ*(留-刀-田))/肉] 字宜從肉經作齊者乃是齊等之齊非此所用也) 。
[0434c10] 毘盧遮那 (案梵本毘字應音云無廢反此云種種也毘盧遮那云光明照也言佛於身智以種種光明照
眾生也或曰毘遍也盧遮那光照也謂佛以身智無礙光明遍照理事無礙法界也) 。
[0434c12] 尊嚴 (珠叢曰尊可敬也鄭玄注禮記曰嚴可畏也毛詩傳曰嚴威也) 。
[0434c13] 那羅延 (此云堅固) 。
[0434c14] 須彌光梵 (須彌具云蘇迷盧此曰妙高梵言具云梵摩此翻為清淨也) 。
[0434c15] 栴檀 (此云與樂謂白檀能治熱病赤檀能去風腫皆是除疾身安之藥故名與樂也) 。
[0434c16] 彩雲 (尚書云以五彩彰施於五色顧野王曰彩猶色也彩色之雲故曰彩雲也) 。
[0434c17] 擢幹 (上除覺反許叔重注淮南子云擢引也引謂引出字林曰幹枝也) 。
[0434c18] 逈曜 (上胡 [火*向] 反尒雅曰逈遠也) 。
[0434c19] 仁慈祐物 (祐尤救反孔子易曰祐者助也案物謂有情命也言能以利樂事濟明含識也祐又作佑 [門@右] 也) 。
[0434c21] 主稼神 (稼加暇反廣雅曰主守也馬融註論語云樹五穀曰稼言五穀苗稼植之此田此神守護不令有 損) 。
[0434c23] 環髻 (環胡關反) 。
[0434c24] 旋澓 (下符福反三蒼曰澓深也謂河海中洄旋之處是也) 。
[0435a01] 樹杪 (杪彌小反方言曰杪木細枝也郭璞曰杪言梢也) 。
[0435a02] 阿修羅 (或云阿素羅阿。此云無也素極也妙也羅戱也言此類形雖似天而無天之妙戱也。案婆沙論譯為
非天。以此類雖天趣所攝然多諂詐無天實德。故曰非天。如人行惡名曰非人。舊翻為不酒者。譯人謬言也謂梵語中 [宋-木+卒]
利名酒而與素囉聲近即訓阿字為不故云不酒斯乃失之甚也。案梵本中阿修羅是多聲呼之。阿素洛是少聲呼之。然 皆同一稱謂也) 。
[0435a06] 羅睺 (睺胡搆反羅此云攝睺云惱也修羅能隱攝日月光明令中諸天生苦惱也或曰羅虎那此云名普聞謂日月 普天照臨此既蔽之故天下聞其名也)
。
[0435a08] 毘摩質多羅 (毘摩此云絲也質多羅云種種也謂此修羅善於幻術能以一 [糸*系] 幻作種種事也又云毘
摩此曰遍空質多羅云種種嚴儀言此修羅與帝釋戰時嚴備種種軍仗之儀遍空而列也舊云響高或曰穴居者非敵 對翻也) 。
[0435a11] 迦樓羅 (或曰揭路茶此云食吐悲苦聲也謂此鳥凡取得龍先內嗉中復吐食之時其龍猶活此時楚痛出
悲苦聲也或云大嗉項鳥謂此鳥常貯龍於嗉內益其項 [夕/鹿] 也舊云金翅妙翅者且就狀而名非敵對翻也然其翅有種 種寶色非唯金耳也) 。
[0435a14] 緊那羅 (緊此云疑也那羅此云人也謂此神貌似人然其頂有一角今見者生疑云人耶非耶或曰那羅此 云丈夫也緊云猶 [禾*象]
也以其形貌如人而口似牛使見者生疑故名也舊云歌樂神者從技翻也) 。
[0435a16] 摩睺羅伽 (摩睺此云大也羅伽云 [凶/月] 腹行也此於諸畜龍類所攝舊云蟒神者相似翻名非正對之也) 。
[0435a17] 夜叉 (此云苦活或曰祠祭又云捷疾今取初釋也) 。
[0435a18] 毘沙門 (具正云鞞室羅懣囊此云多聞謂此王福德多處知聞也或曰毘遍也沙門聞也謂諸處遍聞義同
前釋或曰毘云伊也此王本名具乞羅後於一時佛正為眾說法其王乃被袈裟來入會中時眾咸怪互相謂言伊是沙 門伊是沙門從此與號毘沙門也) 。
[0435a21] 器仗 (仗直亮反風俗記曰仗者刀戟之總名) 。
[0435a22] 毘樓博叉 (具云髀路波呵迄叉言髀者種種也路波者色也波呵迄叉者根也謂以種種雜色莊嚴諸根
也又云髀種種也路色也波呵迄叉目也言其目種種色莊嚴舊云醜目者謬也) 。
[0435a24] 娑竭羅 (此云海也) 。
[0435b01] 德叉迦 (此云能害於所害也謂德叉是所害聲迦是能害聲言此龍嗔時噓視人畜皆致命終也舊云多舌 龍由多言故名多舌非是口中多舌也) 。
[0435b03] 鳩盤荼 (此云陰囊亦曰形卵謂此之類陰囊狀如冬苽行時擎置肩上坐時即便據之由斯弊狀特異諸類
故從此為名舊云冬苽神者以其事猥略而不顯故使人謬解耳) 。
[0435b05] 乾闥婆 (此云食香或云尋香言此類尋逐食之香氣往彼娛樂以求食也舊云樂神者非正翻也) 。
[0435b06] 釋迦因陀羅 (釋迦正云鑠羯囉此云帝也因陀羅此云主也古來釋之同佛族望之稱謬之深矣) 。
[0435b07] 須夜摩 (須善也夜摩時也言彼諸天光明赫 奕 晝夜不別但看花開合以分其時既時非明暗之故曰善時 天) 。
[0435b09] 兜率陀 (具云珊兜率陀此曰喜樂集依俱舍中有三義得此名一喜事二聚集三遊樂舊翻為喜足或云知 足非正翻也) 。
[0435b11] 花 [蕊/糸] (如埵反玉篇云 [蕊/糸] 為花 [髟/頁] 頭墨也字從三心有作三止者不是字也) 。
[0435b12] 尸棄 (具云尸棄那此云有髻或曰頂髻也) 。
經卷第二 妙嚴品之二
[0435b14] 為啟難思 (說文曰啟開也) 。
[0435b15] 陀羅尼 (此云總持) 。
[0435b16] 不唐捐 (捐與專反唐虛也捐棄也) 。
[0435b17] 無倫匹 (玉篇曰倫類也疋比也) 。
[0435b18] 悟斯道 (尒雅曰斯此也) 。
[0435b19] 十力摧殄 (下唐顯反尒雅曰殄滅也) 。
[0435b20] 曩世 (那朗反尒雅曰曩久也謂久遠也) 。
[0435b21] 心馳蕩 (馳直知反蕩唐朗反廣雅曰馳奔也說文曰蕩放恣也蕩字正冝作愓經本作者時共通用古體 又作婸 [怡-台+象] 二體也) 。
[0435b23] 不隨魔 (魔梵言也具云魔羅此云障礙善或云破壞善也) 。
[0435b24] 誘誨 (說文曰誘教也劉瓛注易曰誨示也) 。
[0435c01] 俾無癡惑 (俾卑尒反孔安國注書曰俾使也) 。
[0435c02] 益其精爽 (劉瓛注易曰精靈也說文曰爽明也言增益心靈使明利也) 。
經卷第三 妙嚴品之三
[0435c04] 蔭澤 (蔭於禁反) 。
[0435c05] 滋榮 (韻圃稱滋潤也釋名曰榮猶熒熒然照明之皃言其光潤者也) 。
[0435c06] 滌除 (田歷反說文曰滌洗也) 。
[0435c07] 慰安 (慰於謂反漢書應劭注曰自上撫下曰慰下得上慰曰安也) 。
[0435c08] 一剎那中 (剎那者時之極促名也仁王經云一念中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又俱舍論云百二十
剎那為一怚剎那六十怚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須臾三十須臾為一晝夜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也) 。
[0435c10] 癡翳常蒙惑 (翳於計反方言曰翳薆也珠叢曰薆蔽也文字集略曰翳目障也公羊傳曰眼有眸子而
無見曰蒙也言癡為慧眼之障蔽不見真理故常生疑惑也翳字正宜作翳薆音愛也) 。
[0435c12] 漂淪 (淪力勻反玉篇曰淪沒也) 。
[0435c13] 畏塗 (塗道也謂三惡道可怖畏故名之畏途也) 。
[0435c14] 大名聞 (聞無運反珠叢曰聞謂聲所至也聲謂名聲後有此言準釋也) 。
[0435c15] 其聲所暨 (暨渠冀反杜預注左傳曰暨及也) 。
[0435c16] 無央數 (央於良反王逸注楚詞云央盡也) 。
[0435c17] 決定 (決字從兩點不從水邊其從水音乃是水行之決字也) 。
[0435c18] 叵思議 (叵普我反字書曰叵不可也) 。
[0435c19] 世間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