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llection of records concerning the Chinese Buddhist Canon (Chu San Zang Ji Ji) 出三藏記集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出三藏記集卷第七
僧祐

* 道行經第一 釋道安
* 道行經後記第二 未詳作者
* 放光第三 未詳作者
* 放光第四 道安法師
* 須真天子經第五 未詳作者
* 普曜經第六 未詳作者
* 賢劫經第七 未詳作者
* 般舟三昧經第八 未詳作者
* 首楞嚴三昧經第九 未詳作者
* 首楞嚴第十 支敏度
* 首楞嚴後記第十一 未詳作者
* 首楞嚴第十二 弘充法師
* 法句經第十三 未詳作者
* 第十四 後記
* 魔逆經第十五 後記
* 慧印三昧方等第十六
* 聖法印經第十七 後記
* 文殊師利淨律經第十八 後記
* 王子法益因緣第十九念法
* 總持第二十

道行經第一

釋道安

[0047a13]日照無法不周不處有名有名無形
永壽[-+]至德莫大真人高妙莫大幻夢
眾聖何者有為真如法性無名真如法性無名
名教莫不無生莫不忿優劣
進度逍遙莫不令名諸法相成
第一義以為追述便以為
不能不能不能不能窈冥
大業淵藪異同
平成大智可知始發
一切智遠離諸法二行
三十萬言顛沛造次泥曰外國九十道行朔佛京師漢文
聖言不加撮合成章譯人口傳三達一一本緣由是道行
頗有首尾往往尋求于闐放光便
無生傳譯如是難為大智闡幽支讖全本何者抄經
之至庶幾其所出事終始無際放光
先哲所見隱現增損同好

道行經後記第二

未詳作者

[0047c05]光和十月河南洛陽口授天竺菩薩竺朔佛傳言月支菩薩支讖侍者南陽安南海子
正光九月十五洛陽西菩薩寺中沙門大寫

放光第三(二十)

[0047c11]朱士行甘露出家學道沙門西于闐國正品梵書九十六十萬餘以太
弟子洛陽許昌元康元年五月十五眾賢
晉書于闐沙門優婆塞口傳太玄筆受正書九十二十七千六百二十一
賢者大小供養十二月二十四深奧前後不能太安十一月
沙門竺法經本取現五部書寫永安元年四月前後
最為開士大學書寫供養諷誦讀者三思

放光第四

釋道安

[0048a01]放光于闐國相去無幾于闐沙門多羅十一月二十五
日出放光于闐洛陽元康元年五月得出放光于闐沙門
[-+(/)]復重炳煥有所天竺聶承遠筆受天竺不加
使反覆其所事事周密互相補益
九十一幾至泯滅放光尋出大行息心居士中山和上遣人
中山中山眾僧四十幢幡如是是故無知第一
至此進行等持天竺涼州展轉元元五月二十四襄陽有所
其所般若波羅蜜無上正真道不二三義法身真際
法身本末無能綿綿悠然法身
有無未始有名定則二三皎然常道
真際不動無為無不萬法有為淵默無所有由是萬行
何者終日四千塵垢終日四千
無極所謂萬行不害般若
其所指南其所指南不住五通貢高其所
何者五陰則是菩薩來往現法慧可一相無相則是菩薩來往
世俗常道無為兩者不可轉法輪般若波羅蜜常例

須真天子經第五

未詳作者

[0048b23]須真天子經太始十一月長安白馬寺天竺菩薩曇摩口授傳言受者
承遠孫休十二月三十未時

普曜經第六

未詳作者

[0048b28]普曜經永嘉太歲戊辰五月菩薩沙門法護天水筆受沙門

賢劫經第七

未詳作者

[0048c03]賢劫經永康元年七月二十一月支菩薩竺法護罽賓沙門賢劫三昧竺法筆者使
功德十方蒙恩千佛菩薩無生忍一切法十方

般舟三昧經第八

未詳作者

[0048c10]般舟三昧經光和十月天竺菩薩竺朔佛洛陽菩薩法護傳言月支菩薩支讖授與河南洛陽字元
菩薩筆受建安十三佛寺具足南無佛建安年歲戊子八月許昌

首楞嚴三昧經第九

未詳作者

[0048c18]首楞嚴三昧勇猛定意十住不為天下
名貴三千群生可以所謂勇猛
定意有無應感不通玄宗所以未可
法身宇宙有為作者不作為為主
可分至理可分至極可分所謂法身玄風太陽
不分法身不分首楞嚴在於
耀高木調弘也
化育經綸領略玄宗奇趣沙門支道林道心天然明澈
數位三乘其一句末(安公經錄
十二月支讖如是我聞稱佛王舍城山中)。

首楞嚴第十(定意)

(三經)

[0049a18]經本支讖月支人漢桓中國博學才思文飾
小品般舟支越月支人其父漢靈帝中國不及
受業才學內外季世簡略文麗
可謂深入漢末黃武建興自有別傳記錄
首楞嚴自有不同要不足以異人譯者質多
其所記錄一本省便至大
沙門支法護白衣互相發明三部學者
譯者其所文義小小增減不足以為無益分部章句

[0049b15]元康元年四月燉煌菩薩支法護首楞嚴三昧聶承遠筆受四輩異同

首楞嚴後記第十一

未詳作者

[0049b19]年歲癸酉涼州刺史首楞嚴于時月支優婆塞支施崙眾經方等三昧
志業大乘首楞嚴須賴金光三昧涼州湛露譯者世子
內外受者常侍西海皆是有心道德沙門進行涼州
不加文飾近道文質

首楞嚴第十二

弘充

[0049c02]首楞嚴三昧神道萬行種智
十地法雲一應無不本則三達
六度彌綸變則晦跡
羅什法師法門以來中興啟運
世道日月太宰江夏王討論深遠音軌
髣髴宋大明年歲法言精舍略為注解紕繆君子

法句經第十三

未詳作者

[0049c21]眾經要義法句經別有九百七百五百結語佛見
非一本末眾經一切智天下道義所以解人十二部經總括別有四部
阿鋡去世阿難大小如是後五沙門各自四句
十二部經斟酌法句法言法句法言近世七百譯人使
難聞諸佛天竺天竺言語天書不同不易藍調
世高都尉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