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 Yuan Era Catalog of Newly Authorized Buddhist Teachings (Zhen Yuan Xin Ding Shijiao Mulu)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第二西京西明寺沙門圓照撰
總集群經錄上之二
* 觀藥王藥上菩薩經一卷 (初出見長房錄)
* 空淨天感應三昧經一卷 (舊錄云空淨三昧經初出見長房錄)
* 卒逢賊結衣帶呪經一卷 (見長房錄)
* 呪賊經一卷 (一名辟除賊害見長房錄祐失譯錄中雙載二本同名呪賊此且存一)
* 十四意經一卷 (舊錄云菩薩十四意經見僧祐錄)
* 法律三昧經一卷 (初出見法上錄)
* 道意發行經二卷 (或一卷見道安及僧祐錄房云出長阿含)
* 大十二門經二卷 (或一卷出長阿含安公注解兼製序見僧祐及寶唱錄)
* 小十二門經二卷 (出長阿含安公注解無製序見僧祐及寶唱錄)
* 七法經一卷 (舊錄云阿毘曇七法行經或直云七法行經見僧祐錄房云出長阿含)
* 多增道章經一卷 (舊錄無道字云異出十法見房錄云出長阿含)
* 義決律經一卷 (或無經字亦云義決律法行經安公云出長阿含見僧祐錄)
* 雜四十四篇經一卷 (或云雜經四十四篇既不顯名未知何經安公云出增一阿含見僧 祐錄)
* 百六十品經一卷 (舊錄云出增一阿含百六十章經見僧祐錄)
* 舍頭諫經一卷 (見舊錄第二出云舍頭諫太子明二十八宿經亦云太子明星十六宿經亦云 虎耳經)
* 瑠璃王經一卷 (或作瑠璃房云出增一阿含撿無見長京錄)
* 太子夢經一卷 (初出見長房錄)
* 禪經二卷 (第二出房云見別錄)
* 恒水經一卷 (初出亦云洹水不說戒經見法上錄寶唱錄云洹水誡經)
* 悔過法經一卷 (見長房錄)
* 五法經一卷 (見僧祐錄)
* 五行經一卷 (見長房錄)
* 小般泥洹經一卷 (房云見別錄祐錄云或名泥洹後諸比丘經或云泥洹後變化經或云泥 洹後比丘世變經或云佛般泥洹後比丘世變經)
* 正齋經一卷 (見長房錄)
* 分別罪福經一卷 (見長房錄)
* 難提迦罪起經一卷 (見僧祐錄)
* 禪定方便次第經一卷 (見長房錄)
* 禪法經一卷 (見長房錄)
* 當來變滅經一卷 (見長房錄)
* 修行道地經七卷 (或六卷初出或云順道行經漢永康元年支敏度製序見寶唱錄及別錄)
* 五門禪要用法經一卷 (初出見長房錄)
* 思惟要略經一卷 (或直云思惟經初出見僧祐錄)
* 法句經四卷 (初出見長房錄)
* 請賓頭法一卷 (初出見內典錄)
* 阿毘曇九十八結經一卷 (見僧祐錄)
[0778a12] 右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 (阿毘曇五法上五十四部五十九卷 見在無量壽經下四十一部五十六卷闕本) 。
[0778a14] 沙門安清字世高。安息國王正后之太子也。 幼懷淳孝敬養竭誠。惻隱之仁爰及蠢類。其 動言立行若踐規矩焉。加以志業聰明尅意
好學。外國典籍莫不該貫。七曜五行之象。風 角雲物之占。推步盈縮悉窮其變。兼洞曉醫 術妙善鍼 衇 。覩色知病投藥必濟。乃至鳥獸
鳴呼聞聲知心。嘗行見群燕。忽謂伴曰。燕云 應有送食者。頃之果有致焉。眾咸奇之。於是 俊異之名被於西域。遠近隣國咸敬而偉之。
高雖在居家而奉戒清峻。講集法施與時相 續。後父王薨將嗣國位乃深惟苦空厭離名 器。行服歸畢遂讓國與叔出家修道。博綜經
藏尤精阿毘曇學。諷持禪經略盡其妙。既而 遊方弘化遍歷諸國。以漢桓之初始到東夏。 高才悟機敏一聞能達。至止未久大通華言。
慨正法深微廣事宣譯。高窮理盡性自識宿 緣。多有神迹世莫能量。初高自稱先身。已 經為安息王子。與其國中長者子俱共出家。
分衛之時值施主不稱每輒懟恨。高屢加訶 諫終不悛改。如此二十餘年。乃與同學辭訣 云。我當往廣州畢宿世之對。卿明經精勤不
在吾後。而性多恚怒命過當受惡形。我若得 道必當相度。既而遂適廣州值寇賊大亂。行 路逢一年少。睡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笑曰。
我宿命負卿故遠相償。卿之忿怒故是前世 時意也。遂申頸受刃容無懼色。賊遂殺之。觀 者填路莫不駭其奇異。而此神識還為安息
王太子。即今時世高身是。高遊化中國宣經 事畢。值靈帝之末關洛擾亂。乃振錫江南云。 我當過廬山度昔同學。行達 [邱-丘+共] 亭湖廟。此廟
舊有靈威。商旅祈禱乃分風上下各無留滯。 嘗有乞神竹者。未許輒取。舫即覆沒竹還本 處。自是舟人敬憚莫不懾影。高同旅三十餘
船奉牲請福。神乃降祝曰。船有沙門可更 呼。上客咸驚愕請高入廟神告高曰。吾昔外 國與子俱出家學道好行布施。而性多瞋怒 今為 [邱-丘+共]
亭廟神。周迴千里並吾所治。以布施 故珍玩豐饒。以瞋恚故墮此神報。今見同學 悲欣何言。壽盡旦夕。而醜形長大若於此捨
命穢污江湖。當度山西澤中。此身滅後恐墮 地獄。吾有絹千疋并雜寶物。可為立法營塔 使生善處也。高曰。故來相度何不出形。神曰
形甚醜異。眾人必懼。高曰。但出眾不怪也。神 從床後出頭乃是大蟒。不知尾之長短。至高 膝邊。高向之胡語數番讚唄數契。蟒悲淚
如雨須臾還隱。高即取絹物辭別而去。舟侶 颺帆蟒復出身登山而望。眾人舉手然後乃 滅儵忽之頃便達豫章。即以廟物造東寺。高
去後神即命過。暮有一少年。上船長跪高前 受其呪願忽然不見。高謂船人曰。向之少年 即 [邱-丘+共] 亭廟神得離惡形矣。於是廟神歇滅無復
靈驗。後人於山西澤中。見一死蟒頭尾數里。 今尋陽郡蛇村是也。高後復到廣州。尋其前 世害己少年尚在。高徑投其家說昔日償對
之事并敘宿緣。歡喜相向云。吾猶有餘報今 當復會稽畢對。廣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 追恨前愆。厚相資供隨高從遊遂達會稽。
至便入市正值市中有亂。相打者誤著高頭。 應時殞命。廣州客頻驗二報。遂精勤佛法具 說事緣。遠近聞知莫不悲歎。明三世之有徵
也。高以桓帝建和二年戊子。至靈帝建寧三年 庚戌二十餘載。譯大乘要慧等經九十五部。 並義理明析文字允正。辯而不華質而不野。
凡在讀者皆斖斖然而不勌焉。世高本既王 種名高外國。所以西方賓旅猶呼安侯至今 為號焉。天竺自稱書為天書。語為天語。音訓
詭。蹇與漢殊異。先後傳譯多致謬濫。唯高所 出為群譯之首。安公以為難及面稟不異見 聖列代明德咸贊而思焉。其釋道安錄。僧祐
出三藏記。慧皎高僧傳等並云高譯三十九 部。費長房錄載一百七十六部。今以房錄所 載多是別生從大部出。未可以為翻譯正數。 今隨次刪之。如後所述。情離有罪經
(房云世注為疑今亦 在疑偽錄) 。
* 八光經。舍利弗問寶女經。舍利弗嘆寶女說 不思議經 (亦直云歎寶女經) 申越長者悔過供佛經 (亦云由起 長者悔過經申越由起未詳何正八光等經四經並出大集) 四百三昧經 (出大雲經) 摩訶 衍精進度中罪報品 (出智度論) 大迦葉遇尼乾子經 (出長阿含) 阿難惑經 (出人本欲生經) 第一四門經。第二門經。 第三四門經。甘露正意 (亦云佛入甘露調意經第一四門等經出僧祐失譯錄亦 出寶唱錄並是大十二門經一部後人分品寫出遂成四卷) 尊者薄拘羅經 (或直云薄拘羅經亦 云薄拘羅答異學門經) 婆羅門行經。長者兄弟詣佛經 (亦云長者 梨師達多兄弟二人往佛所經薄拘羅等三經出中阿含) 五戰鬪人經。世間強盜 布施經。梵天王詣婆羅門講堂經。郁伽居士 見佛聞法醒悟經 (亦云修伽陀居士佛為法德性誤經) 水喻經 (五戰鬪等 五經並出增一阿含)
* 佛為婆羅門說四法經。佛為事火婆羅門說 悟道經。佛為婆羅門說耕田經 (或無田字) 佛為憍慢婆羅門說偈經。佛為頻頭婆羅門 像頰經。佛為阿支羅迦說自他作苦經。目 連見眾生身毛如箭經。阿那律思惟目連神 力經。無畏離車白阿難經。商人脫賊經。世 間言美色經。純陀沙彌經 (或作沙門或為淳字) 商人子作 佛事經。婆羅門通達經論經。外道出家經。婆 羅門服白經。精勤四念處經。婆羅門虛偽經。 佛為調馬聚落主說法經。一切行不恒安住 經。婆羅門問世尊將來有幾佛經。婆羅門問 佛布施得福經。豆遮婆羅門論議出家經。化 火與 (或作大興) 婆羅門出家經。浮木譬喻經 (一名恒水流樹經或作流澍) 四吒 婆羅門出家得道經。過去彈琴人經。婆羅門 解知眾術經。獨富長者經 (亦云獨付長者財物無付經亦云長者命終無子 付囑經) 佛為年少婆羅門說知善不善經。佛為那拘 羅長者說根熟經 (或無羅根熟三字) 禪思滿足經 (說四法等三十二經並出雜阿含) 禪祕要經 (出治禪病祕要法)
* 前世諍女經。子命過經。迦旃延無常經。審裸 形子經 (一名佛覆裸形子經) 鱉喻經 (前世諍等五經並出生經) 鏡面王經 (出義足經) 三毒經。數息事經 (上二小乘雜抄) 七老婆羅門請為 弟子經。孤母喪一子經。斫毒樹復生經。求 離牢獄經。良時難遇經。昔有二人相愛敬經。 慈人不殺經。摩耶祇女人謗佛生身入地獄 經。最勝長者愛呪願經 (亦直云受呪願經) 佛神力救長 者子經。佛度旃陀羅兒出家經。承事勝也經。 調達生身入地獄經。多倒見眾生經。長者夜 輸得非常觀經 (亦直云得非常觀經七老婆羅門等一十五經並出出曜經) 人受 身入陰經。人身四百四病經。五陰成敗經。地 獄罪人眾苦經。人病醫不能治經 (人受身五經並出修行道 地經) 阿練若習禪法經 (出坐禪三昧經) 蓮華女經 (出法句譬喻經) 迦 葉詰阿難經 (亦名迦葉責阿難雙度羅漢喻經) 金色女經 (迦葉詰阿難等二經 出雜譬喻)
[0779b23] 右八光經等八十五部八十五卷。長房等 錄皆云安高所出。今按隋開皇仁壽二年 眾經錄及新撿出別生抄經等。此等並從
諸經別生。或非安高所出。不合足為翻譯 之數。今為實錄故總刪之。
* 道行經一卷 (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見經後記朱士行漢錄僧祐錄等安公云道行品者般若抄也外 國明者所撰安公為序并注)
* 般舟三昧經二卷 (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見經後記高僧傳第二經同時啟夾故出曰 同也舊錄云大般舟三昧經或一卷第二出與大集賢護經等同本)
[0779c04] 右二部三卷其本並闕。
[0779c05] 沙門竺佛朔。經後記云。竺佛朔印度人。識性 明敏博綜多能。以靈帝光和之初。齎道行等 經來適洛陽。轉梵為漢。譯人時滯雖有失旨。
然棄文存質深得經意。月支沙門支讖傳語。 河南孟福字元士張蓮字少安筆受。並見經 後記。
* 法鏡經二卷 (安公云方等部初出與寶積郁伽長者會等同本或一卷沙門嚴佛調筆受康僧會注兼 序見僧祐錄)
*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一卷 (亦云斷十二因緣亦直云阿含口解舊錄云安 侯口解凡有四名同是一本典中安高安云置出口解者誤也)
[0779c15] 右二部三卷其本並在。
[0779c16] 優婆塞安玄安息人也。志性貞白深閑理致。 秉持法戒毫釐弗虧。博誦群經多所通習。漢 靈帝時遊賈洛陽有功号騎都尉。性虛靜溫
恭。常以法事為己務。漸練漢言志宣經典。常 與沙門講論道義。世所謂都尉者也。玄以光 和四年辛酉。與沙門嚴佛調共出法鏡等經。
玄口譯梵文佛調筆受。理得音正盡經微旨。 郢匠之美見述後代。祐云。法鏡佛調出者據 其共譯以說。又稱阿含口解世高譯者。此乃 姓同相濫也
(舊錄既名安侯口解計亦合是世高出也) 。
* 成具光明定意經一卷 (或云戒具光明三昧經或直云成具光明經第二出見朱 士行支敏度僧祐等三錄高僧傳大乘)
* 阿那律八念經一卷 (或直云八念名禪行斂意舊錄云禪行撿意出中阿含經第十八卷 異譯見舊錄)
* 馬有三相經一卷 (亦云善馬有三相經出雜阿含經第三十三卷異譯房云見吳錄)
* 馬有八熊譬人經一卷 (亦直云馬有八熊經一名馬有八弊惡態經出雜阿含 經第三十三卷異譯房云見吳錄)
* 小道地經一卷 (房云見吳錄已前見存已後闕)
* 聞城十二因緣經一卷 (第二出與世高譯十二因緣經等同本房云見吳錄)
* 大摩耶經一卷 (或無大字或二卷初出與摩訶摩耶經同本房云見吳錄)
* 賴吒和羅經一卷 (出中阿含經第三十一卷異譯房云見吳錄安云出方等部者或恐誤)
* 小本起經一卷 (或云修行本起或云修行本起近加小字耳初出與瑞應本起經等同本見舊 錄及高僧傳)
* 墮落優婆塞經一卷 (或云優婆塞經房云見吳錄)
[0780a13] 右一十部一十卷 (小道地上五部五卷見在聞城下五部五卷闕本) 。
[0780a14] 沙門支曜西域人。博達群典妙解幽微。以靈 帝中平二年乙丑。於洛陽譯成具光明等經 十部。長房等錄又有首至聞佛十四事經 (或無佛字)
。
[0780a18] 余親見其本乃是經抄。已編別生錄內。此刪 不載。
* 問地獄事經一卷 (見朱士行漢錄及高僧傳)
[0780a21] 右一部一卷本闕。
[0780a22] 沙門康臣 (或作巨字未詳孰正) 西域人。心存遊化志在弘 宣。以靈帝中平四年丁卯。於洛陽譯問地獄 經言直理詣不加潤飾。
* 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二卷 (一名決子諸法如幻化三昧經 初出與大般若那伽室利分等同本或一卷見長房錄)
*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二卷 (初出與寶積大乘方便會等同本或無菩薩字 或一卷見長房錄)
* 古維摩詰經二卷 (初出與唐譯無垢稱經等同本見古錄及朱士行漢錄)
* 思意經一卷 (亦云益意經初出見長房錄)
* 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一卷
[0780b06] 右五部八卷 (前四部七卷本闕後一部一卷見在) 沙門嚴佛調 (亦云浮調 據僧祐錄及高僧傳合是沙門長房等錄云信士者非也) 。
[0780b08] 臨淮郡人。幼年頴悟敏而好學。信如信慧自 然。遂出家修道通譯經典見重於時。調以靈 帝中平五年戊辰。於洛陽譯濡首菩薩等經
五部。世稱安侯都尉佛調三人傳譯号為難 繼。安公稱佛調出經者。省而不繁全本巧妙 焉。又長房等錄更有迦葉詰阿難經。亦云佛
調所譯。余親見其本乃是諸經之抄有數條 事。隨眾錄云。出雜譬喻。安世高聶承遠錄 內並有此經。錄家誤也。既是別生抄經。不合
為翻譯正數。又有沙彌十慧經。云佛調自撰 并注序。既非聖言又闕其本。今並刪之。
* 舍利弗摩訶目揵連遊四衢經一卷 (出增一阿含第四十一卷 異譯見別錄)
* 興起行經二卷 (亦名嚴誡宿緣經題云出雜藏見吳錄)
* 梵網經二卷 (初出或三卷見吳錄)
* 四諦經一卷 (興平元年出第三譯出阿含第七卷異譯與世高出者小異見竺道祖漢錄)
* 太子本起瑞應經二卷 (亦云瑞應本起第二出與過現因果經等同本房云見三 藏記然祐三藏中孟詳出中本起非瑞應本起也)
* 報福經一卷 (或云福報見吳錄)
[0780b27] 右六部九卷 (興起行經上二部三卷見在梵網經下四部六卷闕本) 。
[0780c01] 沙門康孟詳。其先康居國人有慧學之譽。以 獻帝興平元年甲戌。至建安四年己卯。於 洛陽譯遊四衢等經六部。安公云孟詳所翻
譯流便足騰玄趣也。
* 修行本起經二卷 (一名宿行本起第三出與瑞應本起經等同本見始興錄)
[0780c06] 右一部二卷其本見在。
[0780c07] 沙門竺大力西域人。性好遠遊無憚艱險。以 獻帝建安二年丁丑三月。於洛陽譯修行本 起經。其經梵本亦是曇果與康孟詳於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