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An Alternative Translation of the Saṃyukta Āgama (Saṁyukatāgamasūtra) 別譯雜阿含經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四

譯人

第四



[0395c07] 如是我聞

[0395c07]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摩竭提國阿闍世王將領四兵波斯匿王大戰阿闍世王韋提希波斯匿王將軍波斯匿王諸比丘乞食乞食往詣頂禮佛足一面白佛:「世尊我等晨朝乞食阿闍世王波斯匿王四兵極大波斯匿王四兵一身。」

[0395c16] 爾時世尊說偈言

,  
 無勝,  寂滅安睡。」

[0395c19] 佛說諸比丘歡喜奉行

六四

[0395c20] 如是我聞

[0395c20]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摩竭提阿闍世王波斯匿王四兵交兵大戰波斯匿王阿闍世王阿闍世王波斯匿王既得阿闍世王頂禮佛足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摩竭提阿闍世王韋提希我所親友以是。」

[0395c28] 佛言:「大王長夜大利。」

[0395c29] 爾時世尊說偈言

能破,  
 侵掠,  
 ,  
 命終,  實有。」

[0396a06] 佛說諸比丘歡喜奉行



[0396a07] 如是我聞

[0396a07]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閑靜思惟:「教法義利無有熱惱不待時節善處諸人:『汝等妙法智者自身取證善友同伴親友如是善友惡友惡知識遠離。』」思惟往詣一面白佛:「世尊思惟:『教法大義無諸熱惱不待時節乃至惡友交遊。』」

[0396a17] :「教法大義乃至交遊往時王舍城跋提爾時阿難比丘思惟:『善知識梵行。』阿難我所頂禮:『善知識梵行惡知識惡友。』阿難:『所以者何善知識善友乃是梵行全體善友惡知識惡友何以善知識生死是故善知識梵行全體如是應分別知。』說法大義乃至惡友惡知識。」

[0396a29] 爾時世尊說偈言

善法,  不放逸最勝
 放逸,  賢聖譏嫌
 不放逸,  天帝
 諸天。  
 不放逸最勝。  不放逸
 坐禪,  勝果。」

[0396b07] 佛說諸比丘歡喜奉行



[0396b08] 如是我聞

[0396b08]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閑靜思惟:「頗有一法後世?」往詣頂禮佛足退一面白佛:「世尊頗有一法後世?」

[0396b12] :「我有一法修行增廣現在未來饒益所謂修行不放逸利益來世譬如大地百穀一切草木一切善法不放逸不放逸增長不放逸廣大大王猶如大地一切種子因地因地增廣一切眾生不放逸亦復如是一切堅實最為第一一切善法不放逸堅實赤栴檀第一一切善法不放逸不放逸實法不放逸善法一切華鬘乾陀華鬘最為第一一切善法不放逸第一

[0396b25] 「一切水生華中青蓮第一一切善法不放逸第一

[0396b27] 「一切畜生一切善法不放逸第一

[0396b29] 「名為第一一切善法不放逸第一

[0396c02] 「一切師子第一善法之中不放逸第一

[0396c04] 「一切最為第一善法之中不放逸第一

[0396c06] 「一切閻浮提閻浮提界上最為第一善法之中不放逸第一

[0396c08] 「一切婆羅婆羅最為第一善法不放逸第一

[0396c10] 「一切波吒羅第一善法不放逸第一

[0396c12] 「一切波利質多第一善法不放逸第一

[0396c14] 「一切山中須彌山第一善法不放逸第一

[0396c16] 「一切閻浮檀金第一善法不放逸第一

[0396c18] 「一切迦尸第一善法不放逸第一

[0396c20] 「一切第一善法不放逸第一

[0396c22] 「一切金翅第一善法不放逸第一

[0396c24] 「一切日光第一不放逸亦復如是

[0396c26] 「修行善行不放逸根本是故大王不放逸依止不放逸如是夫人不放逸王子大臣官屬亦復如是不放逸即是守護中宮內外不放逸倉庫盈滿不放逸護一切。」

[0397a03] 爾時世尊說偈言

不放逸最勝,  放逸譏嫌
 今世不放逸,  後世大利
 利他,  俱利
 名為,  明哲所行。」

[0397a08] 佛說諸比丘歡喜奉行



[0397a09] 如是我聞

[0397a09]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閑靜思惟:「三法一者可憎不可三不追念何謂可憎所謂何謂不可所謂何謂不可追念所謂。」波斯匿王思惟往詣頂禮一面白佛:「世尊思惟:『三法一者可憎二者不可不可追念何謂可憎所謂何謂不可所謂何謂不可追念所謂。』」

[0397a18] :「如是如是法實。」佛言:「大王世間不出說法佛出世眾說。」

[0397a21] 爾時世尊說偈言

嚴飾,  奇妙
 ,  
 實法衰老,  展轉
 老賊,  端正妙色
 。  滿百年
 。  
 老將。  是故常樂
 精進,  了知邊際
 魔軍,  生死。」

[0397b02] 佛說諸比丘歡喜奉行



[0397b03] 如是我聞

[0397b03]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往詣頂禮佛足一面白佛:「世尊布施何處?」:「布施隨意布施。」

[0397b07] :「布施何處果報?」

[0397b07] :「軍陣戰時如東剎利有力不能兵法亦復不知調前敵驚懼每常退不能其所射箭不遠射箭不堪之中大王戰時有如安慰親近賞賜王能?」

[0397b14] :「世尊不用如是何以不須。」

[0397b16] 「南方婆羅門西方毘舍北方首陀亦復如是如此?」

[0397b17] :「戰時不用。」

[0397b18] 佛言:「戰時東方剎利身體勇有力兵法種種善能調身勇於大膽不懼不退住所住處彎弓不虛大王戰時何者?」

[0397b24] 佛言:「勇健何以勇健西北方亦復如是。」

[0397b25] 大王:「如是大王沙門婆羅門福田滿足福田大利極為熾盛果報增廣云何名為斷除五蓋云何斷除五蓋斷除瞋恚睡眠調自知五欲斷除五蓋云何滿足滿足無學解脫解脫知見滿足如是沙門婆羅門果報深廣。」

[0397c04] 爾時世尊說偈言

譬如,  大力
 ,  
 ,  財寶
 與其,  種姓
 ,  大王如是
 能行,  柔和忍辱
 四真諦,  聖位
 供養黠慧,  種姓
 住處應有,  飲食臥具
 如此供養,  應有具戒
 洪流,  應作
 造作,  
 多聞,  譬如密雲
 世界,  電光
 音聲,  大雨
 土地,  叢林
 無不。  
 農夫,  如是信施
 多聞惠施,  無有
 潤澤飲食,  
 ,  譬如
 子實。  布施
 功德,  涅槃。」

[0397c29] 佛說諸比丘歡喜奉行



[0398a01] 如是我聞

[0398a01]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往詣頂禮佛足一面白佛:「世尊婆羅門常生婆羅門剎利常生剎利?」

[0398a04] :「應作如是語何以一者二者四者何謂眾生下賤貧窮技巧羸瘦使不得自在如此身行惡業作惡心念不善身壞命終地獄人從

[0398a13] 「如此下賤技巧羸瘦使不得自在名為如此身行行善行善身壞命終生天如此人從宮殿以是緣故

[0398a20] 「何謂有人剎利復生婆羅門長者財寶巨富無量庫藏盈溢僕從輔相大臣親友眷屬眾多身形端正威力如是名為身行惡業行惡行惡身壞命終地獄人從宮殿上下馬上上下墮落糞坑人從

[0398a29] 「何謂有人剎利婆羅門生長財寶巨富無量庫藏盈溢僕從輔相大臣親友眷屬眾多身形端正威力名為如此身行善業行善行善身壞命終生天宮殿至於宮殿如此。」

[0398b07] 爾時世尊說偈言

大王,  貧窮不信
 瞋恚嫉妬,  覺觀
 邪見恭敬,  沙門婆羅門
 持戒多聞,  
 設有財物,  無有
 毀罵施與。  如此業緣
 地獄,  地獄
 。  大王
 貧窮施者,  無瞋恚
 慚愧,  沙門婆羅門
 持戒多聞,  起敬問訊
 常行善行,  施者
 受者讚嘆。  如是後世
 三十三天,  從此
 明處。  大王
 不信,  瞋恚
 嫉妬,  邪見不恭
 沙門婆羅門,  持戒多聞
 ,  無有
 從此命終,  地獄
 。  大王
 無瞋,  慚愧具足
 慳心,  沙門婆羅門
 持戒多聞,  起敬問訊
 常行,  施者
 受者。  身命
 以是果報,  三十三天
 ,  明處。」

[0398c08] 佛說諸比丘歡喜奉行



[0398c09] 如是我聞

[0398c09]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波斯匿王日中乘駕輦輿往詣身體塵坌爾時世尊:「大王何故日中至於身體塵坌?」

[0398c12] 白佛:「世尊國事廣大以是身體。」

[0398c14] 佛言:「大王大王譬如有人東方稟性正直未曾:『東方東方其所處所之類悉皆。』西北方亦復如是眾人信心謂言:『四方一時孔穴逃避天龍人之類怖畏。』」:「爾時何方?」

[0398c23] :「世尊信佛修行無餘。」

[0398c24] 佛言:「大王乃至信佛無餘大王何故如是語?」

[0398c26] 波斯匿王白佛:「世尊灌頂王位馬兵步兵戰具如此大山無可無可用處呪術錢財貢獻如此亦復無有是故世尊修善遠離虛妄信佛無餘。」

[0399a02] 佛言:「如是大王如是大王壯年一切強健一切壽命一切榮華富貴妻子眷屬分離錢財大王有如四方世間隨逐唯有修行真法佛法無餘。」

[0399a08] 爾時世尊

譬如四方大山,  廣大深厚無涯
 四面一時,  慞惶奔走
 車馬不能,  呪術財寶不能
 如是大王無常,  老病
 一切,  剎利首陀婆羅門
 乃至下賤真陀羅,  在家出家梵行
 ,  悉皆無遺
 是以智人修善,  尊崇三寶
 清淨,  得名後生。」

[0399a18] 佛說諸比丘歡喜奉行



[0399a19] 如是我聞

[0399a19]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波斯匿王往詣稽首佛足一面祇洹中有長髮梵志尼乾外道長大波斯匿王外道祇洹經行彷徉波斯匿王合掌外道:「波斯匿王。」如是波斯匿王:「何故長髮如此恭敬?」

[0399a26] :「世尊我國阿羅漢名為最勝。」

[0399a28] :「不善心所云何羅漢羅漢用意觀察可知持戒破戒智能不知其父眷屬死亡可分別知了知厄難為人強逼殺害女人私處逼迫犯戒可知堅實隨逐觀察可知淨行不淨其所唯有智者善能分別唯有智人可知。」

[0399b07] 讚佛:「善哉世尊可知持戒破戒臨難別人觀察不淨講說議論智能不知何以我所使使如是使他國國中八月十月種種來歸五欲自恣一切無異是以善說。」白言:「世尊先知有如觀察便恭敬。」

[0399b16] 爾時世尊說偈言

不以,  可觀察知
 見人,  不可即便
 相貌羅漢,  
 形貌種種,  不可分別
 ,  亦復
 ,  其內
 如是諸人,  所知
 外相賢善,  內心
 ,  勝者。」

[0399b27] 佛說諸比丘歡喜奉行



[0399b28] 如是我聞

[0399b28] 一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國王一處謂言:「五欲之中何者?」:「第一。」:「第一。」:「第一。」第四:「第一。」第五:「第一。」心意不同第一謂言:「我等心意不同分別。」波斯匿王上首爾時禮佛一面白佛:「世尊我等議論五欲之中何者第一第一如此不同第一不同何者第一?」

[0399c11] 佛說:「像貌心意稱適爾時設有妙色不顧香味亦復如是乃至相貌心意以為最勝。」

[0399c14] 爾時婆羅門名曰偏袒右肩著地合掌白言:「世尊有所。」:「。」

[0399c17] 說偈言

大王,  摩竭提大利
 最上,  名稱山王
 譬如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