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Fo Ben Xing Ji Jing (Abhiniṣkramaṇasūtra) 佛本行集經

Scroll 2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本行集經卷第二十

天竺三藏闍那崛多

阿羅邏
[0753c15] 「爾時尊者阿羅邏仙人菩薩心至德決定悉檀說偈言

「『瞿曇沙門諦聽,  中說悉檀
  如今煩惱,  自然解脫。』

[0753c19] 「爾時阿羅邏說是偈已如是:『眾生二義一者本性二者變化二種眾生本性即是五大五大所謂地大水火無相本體變化根境手足語言心識變化如是境界境界境界思惟智人。』說偈言

「『根塵,  境界
  一切境界,  智慧思惟。』

[0753c29] 「爾時阿羅邏如是:『思惟即是迦毘羅仙及其弟子自度意境波闍波提仙人之子名曰深意所見人數生老病死苦毒解說遠離思惟應當了知一切無相。』:『煩惱所謂愛著如是煩惱煩惱不能解脫生死煩惱云何一者二者四者有餘方便世間恒常墮落如是處處受生

[0754a11] 「『常行顛倒如是不知

[0754a13] 「『非我如是說如是我相我身如是不自覺名著

[0754a16] 「『是以不惑一切猶如名為

[0754a18] 「『如是如是心意一切

[0754a21] 「『未知勝處始覺自性

[0754a23] 「『方便即是不解方便方便不能顯示以是方便

[0754a26] 「『無智人見聞觸覺身著意業一切境界不著名為

[0754a29] 「『墮落有如思惟墮落以是因緣煩惱無德五處苦惱所謂黑暗愚癡五處黑暗所謂愚癡所謂生死所謂所以者何此處假使大德迷惑不知醒悟所謂瞋恚所謂懈怠無明眾生不如五處煩惱苦海之中生死我見如是如是如是輪迴煩惱如是纏繞煩惱因果大德瞿曇應當如是諸事。』說偈言

「『得正見,  四禪清淨解脫
  ,  
  上分應當,  是故名為四禪
  無行,  字句
  以是大梵天,  世間梵行
  能行梵行,  當得梵宮。』

[0754b20] 「爾時菩薩阿羅邏如是語:『方便方便梵行修行行處行法尊者一切解說。』

[0754b23] 「爾時阿羅邏總論一切菩薩:『仁者瞿曇修行出家乞食活命弘大修持戒行知足衣食臥具閑靜住處獨行所知貪欲瞋恚愚癡遠離厭惡快樂調伏禪定爾時遠離遠離空閑分別初禪初禪思惟如是分別漸漸既得寂定因此寂定厭離瞋恚厭離喜歡喜歡增長大梵如是思惟分別棄捨棄捨第二禪歡喜歡喜歡喜光音天厭離喜樂喜樂三禪三禪遍淨諸天一向如是不受不著遠離苦樂第四禪離苦攀緣一切

[0754c14] 「『有人求解得出四禪果報內思四禪廣果天果報思惟如是思惟如是三昧色有過患色身上勝如是勝處如是捨離色身厭離所有虛空無邊分別一切色相色相樹木所有悉皆分別無邊虛空如是一切色處明了分別無邊勝處

「『如是微妙大梵,  一切無相無言
  智人解脫,  即此名為涅槃。』

[0754c27] 「爾時阿羅邏菩薩:『仁者瞿曇即是解脫及其方便顯示心意喜樂我所領受。』說偈言

「『如是清淨解脫,  
  仁者心意喜歡,  領納。』

[0755a04] 「阿羅邏:『往昔仙人()、踰闍那仙人(離別)、波羅仙人()諸仙稱說解脫亦復解脫解脫仁者既是大智丈夫善處解脫報果。』

[0755a10] 「爾時菩薩阿羅邏仙人梵行受持沙門沙門果即便菩薩阿羅邏聞說信行不違亦復自知受持思惟增進堅固智心勝處勝處不生譏毀思惟:『非獨阿羅邏信行有如信行非獨阿羅邏精進正念三昧乃至阿羅邏所知證法分別顯示勝處。』

[0755a21] 「爾時菩薩阿羅邏說法知見菩薩諸法勤勞須臾顯示一種無異爾時菩薩阿羅邏如是:『尊者阿羅邏如是自證法智他人所謂求生無想。』阿羅邏菩薩:『長老瞿曇如是法智自證開示。』

[0755a29] 「菩薩:『尊者知行智者知行境界不捨如此我所見未盡究竟所以者何如是觀思惟變動境界本性如是雖是欲生其餘諸法尊者清淨解脫分別因緣真解脫猶如種子非時在地順時無有不生潤澤調適諸緣具足和合如是分別解脫有著即便此等得勝至真分別微細三事微細煩惱別有不用壽命長遠分別解脫。』說偈言

「『過患微細,  所以不用
  壽命劫數既久,  便解脫。』

[0755b18] 「菩薩:『自稱真實分別未解不可無有以是不可解脫無我不可火色無故無有既然一切悉皆如是解脫至於智取境界以是解脫悉檀境界大小如是如是勝處以是何須分別非我重重重重故我思惟一切境界自利。』說偈言

「『重重次第悉皆,  名為境界
  一切根塵,  自利利人。』

[0755c05] 「爾時阿羅邏徒眾之中弟子菩薩:『大德瞿曇至此我等住處自在。』菩薩:『此處云何自在?』

[0755c09] 「阿羅邏弟子:『思量所以者何自在諸事決定不共他人無有自證寂定生歡喜。』菩薩:『不然。』

[0755c13] 「阿羅邏:『云何?』菩薩:『如是如是。』阿羅邏:『仁者。』菩薩:『尊者無有。』阿羅邏:『仁者何故何處?』菩薩:『厭離真正。』

[0755c18] 「阿羅邏:『仁者瞿曇聞者開化世間唯有名字不生不退不還無邊無後名為自在輪轉在於生死之內非法有趣遠行有海流轉去來生死能變自在最勝世主攝化一切。』

[0755c26] 「菩薩問言:『如此?』阿羅邏:『仁者音聲不受如此仁者不貪?』菩薩:『無有。』阿羅邏:『大德瞿曇疑心隨意論說善思不受如是自利不能不定論師減損仁者聞已真正思惟各各讀誦觀察深義自證隨意。』

[0756a07] 「菩薩:『尊者能化自在於是。』阿羅邏:『仁者不然。』菩薩:『如是。』阿羅邏:『如是?』菩薩:『唯一所以者何自在化作不得依次相生現見來者煩惱如是次第眾生心不喜自然眾生不得世人供養自在諸天不得供養貧窮所有毀辱善惡諸眾生無處依著無處世人不如思惟自在自在世人如是分別有無應作應得自然果報自在天行苦自在世間一切自在自在無處無人不自在若非自在建立豈可自在建立。』阿羅邏菩薩:『大德瞿曇智慧深遠善能顯示承受總體智力分別是故平等悉檀真實疲勞法寶。』

[0756a27] 「菩薩:『應當供養尊者。』阿羅邏:『多種仁者供養仁者上首可堪供養。』菩薩:『尊者解說如此。』阿羅邏:『一切世間未有先生仁者善意思惟在前在前?』菩薩:『云何?』阿羅邏:『所以者何在前非身不受無業不生在前無有無有何故眾生開化一定三界諸眾生自身不能自在其一愛樂一切處應當自有。』菩薩:『求醫亦復不難。』

[0756b14] 「爾時中有苦行阿羅邏仙人弟子菩薩:『善哉瞿曇尊師語言仁者如此不須利益受取尊師。』菩薩:『不難相承須知。』仙人:『因緣仁者受持真義欲生心中諍論非法未來得罪。』苦行仙人弟子說偈言

「『凡人聽受,  心意
  諂曲,  爭競
  ,  相爭
  智者口業,  說理
  論議,  爭名使
  多言,  
  瞋恚,  是非毀呰
  應作,  二相。』

[0756c01] 「爾時菩薩:『實有如此相爭非道本來相承成就窮盡。』仙人不忍阿羅邏:『大德瞿曇解脫道仁者如此本來。』菩薩:『欲求解脫如是。』

[0756c07] 「爾時阿羅邏仙人弟子:『沙門瞿曇仁者欲求解脫。』菩薩:『世間無常欲求不還解脫?』阿羅邏仙人弟子白言:『仁者不還常行。』菩薩:『既是意樂?』阿羅邏:『不得?』菩薩:『希有尊者何故不還?』阿羅邏:『仁者希有真如寂靜無始無終無有邊際無後不定不可無相禪定建立大梵天。』

[0756c19] 「菩薩:『大仙尊者大地叢林須彌山帝釋宮殿劫火焚燒爾時何處云何語言功德果報云何何不?』

[0756c24] 「爾時默然微笑阿羅邏仙人弟子菩薩:『仁者智慧最勝仁者自知過去一切諸仙正道所謂尊者波羅仙人羅墮仙人仙人跋陀仙人婆陀仙人達多仙人仙人般遮羅仙人阿沙陀仙人跋摩達多仙人王子仙人仙人波羅遮那仙人仙人闍那仙人提婆仙人仙人仙人毘陀仙人仙人提婆仙人泥沙仙人仙人仙人仙人羅婆仙人諸如一切仙人日光正路。』

[0757a09] 「爾時菩薩:『日光求解應當不用如是自在。』菩薩思惟:『阿羅邏究竟。』不喜阿羅邏仙人弟子量度菩薩心即從座起菩薩:『仁者勝解。』菩薩:『意願如是無水虛空無色無聲無味無相無畏無生無有無有無常無常語言無有邊際。』說偈言

「『生老病死,  地水火風
  湛然三世,  自然解脫。』

[0757a22] 「爾時仙人菩薩:『仁者瞿曇所有自證他人宣揚仁者自證他人我所解法仁者今日仁者如是瞿曇同心我等大眾教化顯示。』名為菩薩平等半座菩薩供養菩薩菩薩供養歡喜最勝心意遍滿不能

[0757b02] 「爾時菩薩如是思惟:『不能令人涅槃亦復不能遠離煩惱不能寂定神通不能自覺沙門不能滅除煩惱所以者何非想故知究竟至極。』即便背捨偈言

「『菩薩思惟諸法,  歡喜
  知非究竟,  。』

[0757b11] 「爾時仙人徒眾菩薩分別如是:『仁者吉祥。』

佛本行集經羅摩品第二十七

[0757b14] 「爾時閻浮提別有大導師名曰羅摩徒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