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Fo Suo Xing Zan (Buddhacarita) 佛所行讚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所行讚卷第三(佛本行經)

馬鳴菩薩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

瓶沙王太子品第

 太子,  正法大臣
 恒河,  路由靈鷲
 ,  
 林木,  流泉
 山城,  寂靜昇天
 國人太子,  
 少年身光,  無比丈夫
 奇特,  自在
 橫行為止,  隨後
 先進,  目視
 四體諸相,  不移
 恭敬奉迎,  合掌問訊
 皆大歡喜,  隨宜供養
 瞻仰尊勝,  種種
 ,  肅敬
 ,  慈和
 公私,  一時
 ,  
 眉間白毫相,  紺青
 金光,  清淨網縵
 出家,  聖王
 王舍城,  長幼不安
 出家,  我等
 爾時瓶沙王,  處於
 ,  惶惶異常
 外人,  因緣
 樓下,  所見
釋氏,  特殊
 慧超,  八方
 出家在此,  眾人奉迎。」
 心驚,  留神
 使者,  伺候進趣
 隨從,  
 目視,  
 行乞,  乞士
 ,  好惡不安
 所得,  
 清流,  白山
 ,  其間
 孔雀,  
 法服鮮明,  日照扶桑
 使安住,  次第
 ,  嚴駕
 天冠,  師子王
 簡擇宿,  安靜審諦
 ,  白山
 菩薩,  寂靜
 端坐,  青天
 妙色端嚴,  法化
 虔心肅然,  親近
 猶如天帝釋,  摩醯首羅
 禮儀,  
 菩薩,  隨順
 勞問,  端坐清淨
 ,  
聞名,  盛德相承
 蘊積,  
 日光,  萬世
 令德,  
 賢明年幼,  何故出家
 聖王,  乞食
 塗香,  何故袈裟
 天下,  
 ,  受禪
 ,  留情
 ,  
 ,  
 名勝,  才德容貌
 欲降,  
 勇健,  
 自力收羅,  天下
 ,  五欲
 ,  終始徒勞
 財色,  
 ,  
 貧窶,  五欲
 是故三事,  道宣
 五欲,  大丈夫
 ,  勞而無功
 轉輪王,  四天下
 帝釋半坐,  不能
 ,  人天
 ,  
 ,  愛著出家
 ,  
 行乞,  
 少壯五欲,  中年習用
 ,  
 壯年守法,  
 氣虛,  隨順
 ,  行法舉世
 壯年,  馳騁五欲境
 纏綿,  交相
 宿綢繆,  
 五欲,  增長樂法
 ,  大會奉天
 神龍,  上昇
 聖王,  瓔珞
 大會,  終歸天福。」
 如是瓶沙王,  種種方便
 太子堅固,  不動須彌

佛所行讚瓶沙王品第十一

 瓶沙王隨順,  安慰勸請
 太子答謝:  「深感
 世間,  
 ,  為人善知識
 心虛,  法應如是說
 世間,  不能仁義
 ,  名勝
 承習,  崇禮
 苦難,  周濟
 世間,  善知識
 善友,  牢固
 ,  
 非常,  惠施福業
 兼施善知識,  無悔
 ,  不為違逆
 所見,  
 生老病死,  欲求真解脫
 恩愛,  五欲
 不畏毒蛇,  
 五欲境,  流轉
 五欲非常,  珍寶
 詐偽,  幻化
 令人,  其中
 五欲,  寂滅
 天樂不可,  人間
 五欲渴愛,  滿足
 ,  
 世間,  五欲境
 眾生,  不覺
 智者五欲,  
 四海,  希求
 愛欲大海,  
 轉輪王,  天雨黃金
 四天下,  忉利天
 帝釋半座,  致命
 苦行,  三十三天
 縱欲高慢,  仙人
 放逸,  
 轉輪王,  忉利天
 天女,  仙人
 仙人忿,  命終
 婆羅大帝,  大帝
 帝釋,  天主
 國土堅固,  大力所居
 被服,  飲流
 長髮,  
 如是苦行,  
 五欲境,  行道怨家
 大力,  勇健難為
 羅摩仙人,  貪欲
 剎利,  不為
 境界,  子息
 ,  服食
 種種,  使
 無貪,  勤苦不生
 ,  滅除貪欲
 世間,  皆是
 眾生,  放逸
 放逸,  死當惡趣
 方便所得,  方便
 ,  方便
 假借,  智者不貪
 貪欲勤苦,  得以愛著
 非常離散,  苦惱
 ,  智者不著
 愚癡卑賤,  慳貪燒心
 終身受苦,  未曾安樂
 蛇毒,  智者
 勤苦,  無味
 牙齒,  智者
 水火,  
 ,  
 貪財如是,  智者
 ,  怨憎
 晝夜自守,  
 ,  人情憎惡
 貪恚癡,  智者遠離
 入山河海,  
 ,  
 貪欲如是,  可取
 方便,  
 猶如所得,  智者保持
 火坑,  燒死
 貪欲如是,  智者
 ,  難陀
 ,  
 愛欲,  智者不為
 束身水火,  
 天樂,  獲利
 ,  兄弟
 生相愛念,  殘殺
 ,  貪欲
 貪愛令人,  
 愛欲希望,  長夜形神
 麋鹿,  飛鳥色貪
 ,  
 觀察資生,  自在
 ,  飲水
 風寒,  睡眠
 ,  床座
 沐浴,  息苦
 是故應當,  五欲自在
 熱病,  
 貪求,  愚夫自在
 資生,  
 ,  自在
 非常,  生苦
 月光,  
 乃至八法,  決定
 苦樂不定,  
 教令,  勝者
 教令即是,  任重
 輕重,  眾苦
 怨憎,  
 獨立,  
 四天下,  不過
 營求萬事,  
 貪求,  大安
 王五欲樂,  
 歡樂同等,  王位
 方便,  五欲
 ,  清涼通道
 饒益,  我所
 不畏怨家,  求生天樂
 ,  天冠
 是故,  不從
 毒蛇,  執持
 ,  能不
 盲人,  
 貧窮,  智者愚癡
 有如,  
 度生老死,  身行乞食
 寡欲空閑,  後世惡道
 二世,  
 ,  
 今世,  後世受苦
 名勝,  大丈夫禮儀
 處於,  歡娛
 應報,  
 ,  丈夫
 ,  
 無生老死,  大丈夫
 ,  出家
 我見,  
 不如,  決定
 ,  便
 年老,  出家
 無常獵師,  
 生死曠野,  眾生鹿
 得便,  終年
 夫人所為,  
 少長中年,  方便
 大會,  愚癡
 應當正法,  反殺
 ,  
 ,  
 無常,  
 聞慧,  修禪寂靜
 應從世間,  大會
 殺生,  
 眾生,  後世
 三界有為,  非我
 流動,  風水
 是故,  真解脫
 ,  善說解脫道
 往詣,  大仙牟尼
 ,  
 安隱,  善護帝釋
 天下,  猶如日光
 殊勝大地主,  
 正化,  法王天下
 ,  
 浮雲,  浮雲大雨
 空中,  
 ,  居宅
 ,  
 解脫,  。」
 叉手,  歡喜
,  速成
 速成,  攝受。」
 菩薩心,  
 ,  往詣阿羅藍
 ,  合掌
 奇特,  王舍城

佛所行讚阿羅藍品第十二

 甘蔗月光,  寂靜
 牟尼,  大仙阿羅藍
 迦藍,  遠見菩薩
 高聲讚歎,  安慰善來
 合掌恭敬,  問安
 勞問,  庠序
 梵志太子,  容貌審諦
 沐浴,  甘露
 舉手太子:  「出家
 親愛,  猶如
 ,  
 古昔,  
 花鬘,  故而棄捨
 盛年,  不受聖王
 ,  正法
 智慧,  超度生死海
 凡人,  而後
 已知,  堅固決定
 任意,  。」
 太子,  歡喜
平等心,  愛憎
 虛心,  所願便
 夜行炬火,  
 輕舟,  如是
 ,  心所
 生老病死,  云何?」
 爾時阿羅藍,  太子
 經論,  略為解說
,  第一
 ,  生死起滅
 老死,  眾生
 純淨,  轉變五大
 ,  
 色聲香味,  境界
 手足二道,  業根
 ,  名為
 意根二義,  
 轉變,  
 迦毘羅仙人,  弟子眷屬
 要義,  修學解脫
 迦毘羅,  波闍波提
 覺知老死,  名為
 上相違者,  名為不見
 愚癡愛欲,  轉輪
 ,  眾生
 不信,  別無方便
 境界,  纏綿我所
 不信顛倒,  
 知覺,  我去
 如是,  
 猶豫,  是非不得
 如是不決,  名為
 說法,  即是
 ,  
 如是不分,  總攬
 ,  不了
 禮拜,  殺生天祠
 水火,  解脫
 如是種種,  方便
 愚癡,  意言
 境界,  名為
 我所,  名為攝受
 如此,  生死
 諸世間愚夫,  攝受
 ,  瞋恚恐怖
 名為,  生死名為
 愛欲,  大人
 懷恨瞋恚,  恐怖
 愚癡凡夫,  五欲
 生死,  輪轉五道
 轉生我見,  我所
 ,  隨順生死
 ,  非有
 正思惟,  四法解脫
 黠慧,  顯現顯現
 四法,  離生老死
 老死,  得無
 世間婆羅門,  
 修行梵行,  為人廣說。」
 太子,  阿羅藍
云何方便?  究竟何所
 何等梵行?  幾時
 何故梵行?  法應何所
 如是要義,  具足。」
 阿羅藍,  經論
 方便,  更為分別
出家,  乞食
 威儀,  奉持
 少欲知足,  任所
 閑居,  經論
 貪欲怖畏,  離欲清涼
 聚落,  安心
 離欲不善,  欲界煩惱
 離生喜樂,  覺觀
 既得初禪,  覺觀
 奇特,  愚癡
 遠離,  命終梵天
 自知,  方便覺觀
 精勤上進,  第二禪相應
 味著喜樂,  光音天
 方便喜樂,  第三禪
 安樂,  遍淨天
 意樂,  第四禪
 苦樂,  解脫
 四禪,  廣果天
 ,  廣果
 禪定,  有身
 增進智慧,  厭離第四禪
 決定增進,  方便色欲
 自身,  漸次
 堅固,  空觀
 空觀境界,  無量
 善於寂靜,  我所
 觀察無所有,  無所有處
 ,  野鳥樊籠
 遠離境界,  解脫亦復
 婆羅門,  不盡
 應當,  真解脫
 方便,  求解
 ,  深信
 仙人,  闍那
 毘陀波羅,  求道
 此道,  真解脫。」
 太子,  思惟義趣
 其先宿緣,  復重請問
智慧,  微妙
 不捨,  究竟
 轉變,  解脫
 生法,  種子
 清淨,  則是真解脫
 因緣,  
 猶如種子,  地水火風
 離散生理,  復生
 無知業因,  
 諸眾生,  畢竟解脫
 處處,  
 常有,  微細
 微細,  方便
 壽命長久,  真解脫
 我所,  無有
 眾數,  云何
 是故,  解脫
 ,  
 相離,  無有
 暖色,  不可得
 譬如之前,  無有
 如是,  無有
 是故解脫,  然後
 ,  無知
 知者,  應有所知
 有所知者,  解脫
 無知,  
 ,  
 ,  
 一切,  畢竟。」
 阿羅藍,  不能
 一切智,  
 往詣,  
 細微,  不想
 ,  無有
 眾生,  必當退轉
 菩薩,  
 勝妙,  
 苦行,  五比丘
 五比丘,  
 持戒苦行,  苦行
 尼連禪河,  寂靜可樂
 菩薩,  一處思惟
 五比丘,  精心求解
 盡心供養,  自在天
 謙卑,  
 猶如修行,  隨心
 菩薩方便,  老病
 專心苦行,  忘餐
 淨心守齋,  行人不堪
 ,  經歷
 日食,  形體
 欲求,  
 ,  
 四體,  轉增
 輕微,  
 猶如月初,  
 名流,  
 枯木,  滿
 怖畏生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