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garanāgarājaparipṛcchā (Fo Shuo Hai Long Wang Jing) 佛說海龍王經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說海龍王經卷第一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行品第一
[0131c12] 聞如是:
[0131c12] 一時佛遊王舍城靈鷲山,與大比 丘眾俱,比丘八千,菩薩萬二千,一切大聖 十方來會——眾德具足,得諸總持;無所不博,
辯才至真;決一切疑,入大神通;分剖慧義諸 度無極,濟於彼岸究暢開士,定意正受諸佛 諮嗟;普遊殊域,神足飛行,降化眾魔;分別
諸法,知如本諦,覩見一切眾生之原;積累道 品,於世八法而無所著,以大慈哀嚴身口意; 被 無極鎧過大精進,於無數劫而不厭惓;為
師子吼開化外道,以不退轉印如印之;曉了 諸佛深要法藏——其名曰:山光菩薩、惠山菩 薩、大明菩薩、總持山剛菩薩、山鎧王菩薩、
山頂菩薩、山幢菩薩、山王菩薩、石磨王菩 薩、雷音菩薩、雨王菩薩、寶雨菩薩、寶 英菩薩、寶首菩薩、寶藏菩薩、寶明菩薩、寶
幢菩薩、寶頂菩薩、寶印手菩薩、寶暢菩薩、 寶嚴菩薩、寶水菩薩、寶光菩薩、寶鎧菩薩、 寶現菩薩、寶造菩薩、樂嚴法菩薩、淨王菩
薩、嚴頂相菩薩、金光飾菩薩、寶髻菩薩、天 冠菩薩、千光菩薩、原嶮菩薩、照昧菩薩、 月辯菩薩、發意轉法輪菩薩、金光淨菩薩、
常施無畏菩薩。萬二千菩薩,德皆如是。是 賢劫中大士彌勒、軟首等六十大聖,不可思 議、解縛等十六正士,帝釋、四天王與忉利天
人俱;焰天、兜術天、不憍樂天、化自在天、 魔子道師、梵天王、梵淨天王、善梵天王、 梵具足天王、大神妙天、淨居天、離垢光天,
乃至一善天、燕居無善神王,各與眷屬 六萬,山樹神王四萬二千,力士神王,一名 持華,三萬二千,與香音神俱;無焚龍王與
七萬二千諸龍俱;四方金翅鳥王,及餘一切 諸大尊神、天龍鬼神、無善神、鳳凰神王、 山樹神王、甜柔神等,各與眷屬來詣佛所。
稽首畢,一面住。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 前為佛作禮,各坐一面。
[0132a17] 彼時佛與若干百千 之眾營從圍遶,佛處諸天嚴淨師子高廣之 座,為四部眾而普說法。佛在眾中如安明山
王現于大海,德超諸天,世無雙比;光明巍 巍,靡所不照。如來威變,應時空中化有寶蓋, 眾珍雜珓,遍覆四方。無數百千垂珠瓔珞,
青黃赤白無垢寶珠,照虛空珠,光從珠出,其 色無量不可稱計。雨諸香華,華至于膝,虛空 之中出大雷音,雨眾名香。
[0132a25] 於是賢者大目犍 連,承佛聖旨,前問佛言:「今所感動,未曾見聞, 此何瑞應?」
[0132a27] 佛告目連:「今海龍王欲來見佛,故 先現瑞。」
[0132a28] 佛語未竟,尋時龍王與七十二億婇 女、八十四億眷屬,皆齎香華、幢幡、寶蓋、百千 伎樂,往詣佛所。前稽首畢,遶佛七匝,各以
所持用散佛上,伎樂供養,與中宮眷屬俱住 佛前,以偈讚曰:
「慈施愍傷俗, 示現與世眼,
雖生於世俗, 無著如蓮華。
施俗之安隱, 在世照三世,
解法如日光, 稽首世最上。
十力超施戒, 自調成眷屬,
燒除塵勞冥, 御眾如調馬。
施與七大財, 恩慈加眾生,
為一切父母, 稽首最福田。
眉間相光曜, 如日白雪光,
梵天人在上, 無能見其頂。
佛面出大光, 蒙光獲安隱,
普照百千國, 至于無擇獄。
柔軟言無極, 解決眾疑結,
音遍天世間, 清淨無垢穢。
除婬怒癡冥, 照以智慧光,
施安令歡喜, 為示現解脫。
無礙達三世, 求比無等倫,
知人群萌行, 了善惡所趣。
觀察人根原, 一時咸能覩,
開心令解脫, 稽首諸慧上。
百千億諸魔, 詣樹求佛便,
至德願威神, 降化伏邪心。
不瞋不厭惓, 導以慈哀力,
供養世之尊, 孰敢懈慢者。
觀法無所有, 譬之如虛空,
猶電霧泡沫, 幻化及野馬。
本空緣相與, 計之無吾我,
照示生死法, 是故莫不供。
所以無數劫, 勤行億那術,
供養億萬姟, 不可計諸佛。
布施及戒忍, 精進禪智慧,
尊願已具足, 稽首大聖雄。」
[0132c07] 於是海龍王說此偈讚佛已,前白佛言:「願 欲有所問,儻肯聽者乃敢宣陳!」
[0132c08] 佛言:「在汝 所問。若有疑者,如來當為具發遣之!」
[0132c09] 龍王見 聽,喜踊問曰:「何謂菩薩除諸惡趣?何謂菩薩 超出諸難?何謂菩薩生天上人間?何謂菩薩
不離諸佛?何謂菩薩得值善友?何謂菩薩常 在安隱?何謂菩薩常懷篤信?何謂菩薩多所 悅護?何謂菩薩濟眾因緣?何謂菩薩長益善
法?何謂菩薩喜造德本?何謂菩薩常樂於義? 何謂菩薩不著五陰?何謂菩薩常好於法?何 謂菩薩樂於法樂?何謂菩薩所聞無厭?何謂
菩薩請益觀義?何謂菩薩聞能奉行?何謂菩 薩具出家德?何謂菩薩離居順戒?何謂菩薩 棄於重擔?何謂菩薩常處樹下?何謂菩薩樂
處閑居?何謂菩薩而獨燕處?何謂菩薩離諸 諛諂?何謂菩薩具出家慧?何謂菩薩入深要 法?何謂菩薩觀法如幻?何謂菩薩不墮滅見?
何謂菩薩不墮常見?何謂菩薩超因緣法?何 謂菩薩離諸邪見?何謂菩薩神通自樂?何謂 菩薩而得六通?何謂菩薩而得慧通?何謂菩 薩漏盡神 通
?何謂菩薩現無蓋慈?何謂菩 薩所見無礙?何謂菩薩曉了眾生心之所行? 何謂菩薩行無厭足?何謂菩薩分別所受教 化之言?何謂菩薩降伏魔怨?何謂菩薩離諸
恐懼?何謂菩薩御退轉者?何謂菩薩得不退 轉?何謂菩薩逮不起忍?何謂菩薩過於諸淨? 何謂菩薩諸行清淨?何謂菩薩世尊授決?」
[0133a05] 佛言:「善哉,善哉!海龍王!乃問如來如此之 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0133a06] 龍王曰:「唯然,世尊! 願樂欲聞!」
[0133a07] 佛言:「菩薩有四事棄諸惡趣。何 等為四?菩薩無害心於眾生,常護十德,不說 人短亦不輕慢,自省己過不訟彼穢;是為四。
復有四事超出諸難。何等為四?常歎三寶佛、 法、聖眾,有樂法者而不嬈亂,不造人疑,有 猶豫者悉開導之;是為四。復有四事生天上
人間。何等四?不捨道心,又教他人亦不毀 戒,心願清淨,為人說經而發大哀;是為四事。 復有八事不離諸佛。何等八?常念諸佛,供
養如來,嗟歎世尊,作佛像形,勸化眾生使 見如來,其所向方聞佛之名,願生彼國志不 怯弱,常樂微妙佛之正慧;是為八事。復有
四事得值善友。何謂四?不慢無諂,常加恭 敬,柔和順言而不自大,常受言教;是為四。 復有三事常在隱處。何等三?不剛不 [革*卬] 而
不諛諂,除諸貪嫉,見人得供代其歡喜;是 為三。復有五事常懷篤信。何等五?曉樂脫 力,積功德力,入報應力,遵道心力,將御
法力;是為五。復有二事多所悅護。何等二? 不捨歡喜,不在瞋恨;是為二。復有二十事 護眾因緣。何等二十?常信佛教,不著他緣,
所作自護,他作他受,法法相應,法法相照, 善惡報應,無亂不順,心無想念,無我無 人,都無所有,亦無往來,無所歸趣,除因緣
報,由罪福安危,將護諸緣,諸佛、世尊皆 由清淨而成道德,除眾惡事,以故吾等修行 善本;是為二十。復有二事長益善法。何等
二?知於三品,行無放逸;是為二。復有二事。 何等二?喜造德本,亦不想報;是為二。復有 五事常樂於義。何等五?不著色、聲、香、味、識;
是為五。復有五事常好於法。何等為五?不 貪色、痛,志得智、慧,擁護一切;是為五。復有 六事常樂於法。何等六?樂於五根,不樂五欲;
常樂法會,不樂世談;樂講說經,不樂衣食;常 樂觀法,不樂不淨;樂遵修法,不樂文字;樂於 佛法,不樂聲聞、緣覺法;是為六。復有八事樂
於法樂。何等八?樂講佛道,不樂卑賤;樂度無 極,不樂聲聞、緣覺道;樂讚四恩,不樂非法;樂 大慈哀,不樂世事;樂說大道,不樂終始;樂講
深法緣起之本,不樂常、無常、我、人、壽命;樂空、 無想、無願真諦之法,不樂調戲,離放逸想; 樂嚴佛國,不樂觀滅;是為八。
[0133b20] 「復有五事所聞無厭。何等五?博聞智慧,利於 明達,聞無厭足;普聽不懈,決諸狐疑,聞無厭 足;因聞覺了塵勞恚恨,故無厭足;因聞斷欲
而除一切眾生垢著,故無厭足;因聞勇猛決 一切疑,故無厭足;是為五。復有二事觀義求 聞不惓。何等二?興於賢聖正見之行,得無
礙辯總持之要;是為二。復有十事聞能奉行。 何等十?利知厭足,在於閑居;身口心寂,進止 安詳;所聞觀淨;獨處少事,不樂眾閙;初夜
後夜常觀精進;敬重善友;志懷羞恥;常以 大哀護於一切;等賢聖禪;至德具足,以惠 救護天上世間;是為十。復有五事具出家德。
何等五?所作已成,不復忘失;滅除塵結;其 心當捨一切諸著;諸佛、世尊不訟其短;已 得解脫,見諸縛者為說脫法;是為五。復有
五出家順戒。何等五?救順禁法救濟毀戒, 順諸所聞救濟尠聞,順所定意救濟亂心, 順所智慧救濟惡智,順所度知立於眾人
安隱無為;是為五。復有五棄。何等五?棄 於重擔而除五陰,斷恩愛結及諸所習,常以 寂定捨於寂滅,入于道德奉行八道,入於聖
諦立一切人於正諦法;是為五。復有四法常 處樹下。何等四?不惜身命,奉行一切諸德 善法,發神通慧,行寂然事天人欣悅;是為
四。復有四事樂處閑居。何等四?發大哀以 處閑居,諸佛所歎;欲救眾生,無偏邪行;坐成 佛時,莊嚴自由,不為塵勞;學餘菩薩究竟之
行,積閑居德,入於郡國、縣邑、聚落為眾說法; 是為四。復有三事而習燕坐,最尊無上功 德微妙為賢聖行。何等三?不習憎愛亦無所
慕;自在離欲,心無縛著;行步自由,等心一切, 疾得定意;是為三。復有三事離諸諛諂:其 心質直而無恚恨,已住於行,眾結便斷;是
為三。復有八事具出家德。何等八?賢聖知 足在於獨處,得知限節,逮諸博聞,棄恨忍 辱,不捨道心,行四意止,專精定意而應智
慧,一切所興以行為要;是為八。復有十事 入深要法。何等十?見身自然諸法自然,身入 於淨一切法淨,見已無吾諸法無我,自觀身
空不疑諸法空,己身無聲諸法如響,察身寂 寞諸法靜默,我者審諦觀諸法諦,我志深 妙見諸法奧,己身無聞諸法如聾,吾無所受
見一切法無可取者;是為十。復有十事:諸 法如幻,興誑詐相;諸法如夢,所見無實;諸法 如野馬,起顛倒想,見不諦故;諸法如影,所作
因緣無以為樂;諸法如水月,捉不可得,其相 離行;諸法如響,本末悉空;諸法如電,晃現 隨滅;諸法如畫,離婬怒癡;諸法本淨,不為客
垢之所沾污;諸法如虛空,適起尋滅,無有處 所;是為十。復有二事不墮滅見。何等為二? 隨時之慧入於罪福,了別諸佛聖智之明;是
為二。復有二事不墮常見。何等為二?一切 說無常慧,適起便滅意無永存;是為二。復 有四事超因緣法。何等為四?無黠之習入生
死習,無黠已滅生死便除,不墮滅見,不住 常觀;是為四。復有四事離諸邪見。何等四? 曉空慧不見彼我,解無相不見壽命,了無願
不見三處,分別緣起離常無常;是為四。復 有六事以諸神通而自娛樂。何等六?不以惡 眼視於眾生,得天眼淨;聞惡聲音則能忍辱,
逮天耳淨;其心不亂,覩他心淨;殖眾德本 則識過事;如口所語身行亦爾,獲神足淨;修 行諸敬,不欺法師,盡諸漏淨;是為六。復有
六事得六通。何等六?以然燈故,得天眼 淨;施諸音樂,得天耳淨;施無悕望,了眾 生心;殖眾德本,知過去事;却諸陰蓋,決
眾狐疑,逮神足淨;以法布施,盡諸漏淨;是為 六。復有六事而得通慧。何等六?適見如來, 得天眼淨;合會說法,得天耳淨;制伏其心,
見眾生意;常習六念,得識宿命;棄諸貪濁,逮 成神足,輕舉能飛;遵修諸法,得盡諸漏;是 為六。」
[0134b05] 佛復告龍王:「以有神通而自娛樂:聲聞、緣 覺及外道、神仙、天、龍、鬼、神、無善神、鳳凰神
王、山神王、甜柔神、人與非人,所有天眼,計 菩薩眼,最上無極清淨明徹,除如來眼,菩薩 之眼無所不見,天人光色諸法之本,無所罣
礙。又聲聞、緣覺及天、龍、神、人與非人,計菩 薩耳,最上無極清淨明徹,除如來耳,菩 薩之耳無所不聞,天、人音聲諸法之講,無所
罣礙。聞諸音聲知三達事,皆了一切眾生之 心,所行造念因緣報應往來之想,淨不淨,著 不著,若干種心:若逆心,若順心、縛心、解心、
依心、不依心、惑心、定心、有處心、無處心,若 興衰心,已曉了之,悉見人根如應說法,以 識宿命知彼我本,終始所起無所不達。至誠
不虛,神足無猗,無所不現,是為菩薩五神 通。又心自在所作具足,是為娛樂。示現佛 身而般泥洹,不永滅度。何謂菩薩漏盡神通?
菩薩超越聲聞、緣覺,所得解脫猗於佛慧,曉 了眾生一切本淨,不盡諸漏而不取證,為一 切人讚諸漏盡。是為六神通。復有四事見無
蓋慧。何等四?遵修慧德,致此五通;行大慈 大哀,知四解行;奉善權慧,逮四無礙;定意 正受空、無相、無願,致三十七道品之法;是為 四。」
[0134b28] 佛復告龍王:「何謂所見無蓋?諸有塵勞 除一切垢;所有罣礙現生死本,導御泥洹;現 聲聞、緣覺乘,化至道場;隨勸習俗,示人行寂。
是謂無蓋。復有無蓋:現一切數至無所 有,現滅諸數逮無所著,雖在有數諸行之 事,於無數法無所罣礙,彼無陰蓋得至無為,
於有為法亦無罣礙,是謂菩薩現無礙慧。復 有四事曉了眾生心之所行:隨習俗慧,正受 明了識意所為,善權方便,於諸法自在;是
為四。復有五事行無厭足。何等為五?已 獲大安令眾生安,大哀堅強,視一切人 如 己骨髓,隨人所行而示現行,立於極上奇
特之德;是為五。復有六事分別所受教化 之言。何等六?逮得總持,心立寂然,入審諦 淨,心入諸慧,辯才無著無止,方便之慧次第
解脫;是為六。復有八事降伏魔怨。何等八? 曉了五陰,譬若如幻,離貪見塵而行空事; 知一切法皆無所生,隨其所生如開導之;不
捨道意,堅強精進;不捨佛道,不畏三界;離於 所有,觀於人物;求審諦慧,觀無常相;積德不 厭;合集智慧,不樂聲聞、緣覺之智;是為八。
復有十事離諸恐懼,行菩薩事。何等十?行於 布施,以莊嚴想;立于禁戒,斷諸惡趣;遊於忍 辱,諸根不亂;堅強精進,種善不惓;修行禪定,
其心不荒;成于智慧而離塵勞;善權方便 曉了無邊聖智之願,得分別事;解知法義,辯 才隨順;逮得總持,決除眾生諸所狐疑;得住
佛住,護一切法;是為十。復有八事御退轉 者。何等八?言行相應;自省己過,不說彼闕; 寧失身命不造輕重;獲利不喜,無利不慼;心
不懷害,誘導一切興眾祐意;等敷禁戒,不捨 師法;安悅眾人,不自求安;一切所愛施而不 悔;是為八。復有五事得不退轉於無上正真
道。何等五?善權方便成諸度無疑;入深妙 法,了審諦義;神通無礙,見眾生根分別諸慧; 行無所著,行不可盡;遊於緣起,不盡一切諸
漏之證;是為五。復有三事逮不起忍。何等 三?察人清淨而無吾我,法淨寂寞,慧淨無 著;是為三。復有三事過諸清淨:過去清淨
諸法常盡,當來清淨法無所起,今現清淨 法無所住;是為三。復有三事:身行清淨功 德熾盛,口言清淨智慧巍巍,意念清淨定而
不轉;是為三。復有四事為佛世尊所見授 決。何等四?情性和順,奉遵于法;具足諸行, 觀清白行;逮得慧力,解一切心;了諸法本 淨,不起不滅,所由不亂。」
[0135a15] 佛告龍王:「是為四法 菩薩所行,為佛、世尊所見授決。」
分別品第二
[0135a18] 佛說是已,十二億百千諸天、龍、神、香音神、人 與非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七萬二千菩薩 得不起法忍;百四十萬眾得法眼淨,遠塵離
垢;八千比丘漏盡意解;五千天子得離愛欲。 三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動,其大光明普照世 界,空中自然而雨天華。諸天在上鼓百千伎
樂,共歎頌曰:「今者如來所說經法,為再轉 法輪;在波羅奈所轉法輪,今說斯經復加增 倍。所以者何?於此經者,為無央數不可計
人開導利義。若人聞此,德本不忘,何況受 持能奉行者!善得人身,快見如來,諦聞此法。 聞此法已,便發無上正真道者,閉塞惡趣,開
天人迹。當觀此比,如獲滅度!」
[0135b01] 於是世尊讚 諸天子曰:「善哉,善哉!快說此言!聞斯經法歡 喜信者,佛所建立,開化大乘,是等之類逮如
來慧,不退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