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 Mi Yao Fa Jing 禪祕要法經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禪祕要法經卷下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 於長安逍遙園譯
[0261a06] 「爾時復當自觀己身及以他身。我身他身從 顛倒起,實無我所。若有我者,云何忽然見此 餓鬼來在我邊?爾時復見無量餓鬼,其身長
大無量無邊,頭如太山、咽如絲髮,飢火所 逼叫喚求食。見此事已,當起慈心以身施 鬼。餓鬼得已,噆食其體,即便飽滿。見是事
已,復當更教觀眾多餓鬼。見諸餓鬼繞身四 匝,如前以身食諸餓鬼。見此事已,復教攝 身使心不散,自觀己身是不淨聚。作是觀時,
尋自見身膿血諸肉皆段段壞聚在前地,見 諸眾生爭取食之。既見此事,復當自觀其身, 從諸苦生、從諸苦有,是敗壞法不久磨滅,
餓鬼所食。作是相時,忽見身內心處有猛火, 燒前池上一切蓮華,及諸餓鬼眾惡醜形, 及與池水泓然都盡。見此事已,復當更教諦
觀己身,如前完具身體平復。復當更觀己身 一切毛孔,以慈心故血變成乳,從毛孔出。在 地如池眾乳盈滿。復見眾多餓鬼至此池上,
以宿罪故不得乳飲。爾時慈心視鬼如子,欲 令飲乳,以鬼罪故乳變成膿。斯須之間復更 慈心,以慈心故身毛孔中一切乳出,勝前數
倍。念諸餓鬼,飢苦所逼何不來飲?爾時餓 鬼其形長大數十由旬,舉足下足如五百乘 車聲,來至行者前,唱言:『飢飢。』爾時行者即以
慈心施乳,令飲餓鬼。飲時至口變化為膿, 雖復為膿,以行者慈心故即得飽滿。見鬼 飽已,復自觀身,即自見身足下火出,燒前
眾生及以諸樹泓然都盡。爾時若見眾多異 類,復還繫念諦觀己身,使心不動寂寞無念。 既無念想,當發誓願:『願後世生,不受後
有,不樂世間。』作此誓已,尋見前地猶如琉 璃,見琉璃下有金色水,自見己身與地正 等、與水色同。其水溫暖,水中生樹如七寶
樹,枝葉蓊欝。上有四菓,菓聲如鈴,演說苦空 無常無我。聞此聲已,自見己身沒於水中往 趣樹所。諦自觀身,頂上水出,彌漫琉璃池
中。忽然之頃復有火起,火中生風,猶如琉 璃。復見頂上,從頂堅強至乎脚足,猶如金 剛。復有火起,燒金剛盡,溫水枯涸。尋更觀
身,我前見身內池中忽然有樹,枝葉具足, 樹端有菓,其聲如鈴,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清 淨之法。如此妙菓,有好音聲,香味具足。我今
宜食。作此想已,即仰攀樹,取菓食之。纔得 一菓,其味甘美無物可譬。既食菓已,見樹乾 枯,其餘三菓尚有光明。食菓之後,身心恬
澹無憂喜想。自觀心識是敗壞法,從諸苦 有。諸苦根本,識為因緣。今觀此識,如水上 泡無有暫停。四大無主、身無有我、識無依
止。如是諸法,復七七四十九遍諦觀心識 是敗壞法。爾時自見己身白如珂雪,節節相 柱。復當更教,自以右手摩觸此身,見身如
塵、骨末如粉,如粉塵地。尋復更教觀身如 氣,從數息有,身如氣囊無有暫停。復當更 教,尋自觀身如前,還為一白骨人。見骨人已,
自觀己身如前還散猶如微塵,如人以粉用 塗於地。尋見地上有青色骨人,復如前觀, 末此青色骨人以用塗地。復更觀身如青微
塵,塵變成骨人,其骨盡黑,復當如前以末塗 地。復自觀身猶如黑地,見黑地中有四黑 蛇,眼赤如火。蛇來逼身,吐毒欲害,不能為
害,即變為火自燒己身。爾時空中有自然聲, 恒說苦空無常無我等法。見此事時,一一毒 蛇八十八頭為火所焚。見此事時,空中自
然有水灑毒蛇身,眾火盡滅,八十八頭一切 都消。出定之時,覺身安樂恬怕無為。復當更 教,自觀己身無高大想,尋復見身自然高
大,明顯可觀如七寶山,自見己心如摩尼 珠。爾時復當如上觀空。作觀空時,自覺己身 和悅柔軟快樂無比,前蓮華上七寶色光流
入己心,在摩尼珠中滿足十過,七支七色 皆悉具足。自觀身空亦無眾想,爾時頂上有 自然光,似金色雲亦如寶蓋、色復似銀,從頂
上入覆摩尼珠光上。出定入定恒見此事,見 此事者,自然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 酒。」
[0261c22] 佛告阿難:「佛滅度後,四部弟子比丘、比丘 尼、優婆塞、優婆夷作此觀者,名第二十六正 觀,亦名得須陀洹道。若得此觀,要當審實,使
身自然離五種惡,合修多羅、不違毘尼、隨順 阿毘曇。此名須陀洹果相。」爾時阿難聞佛所 說,歡喜奉行。
[0261c28] 佛告阿難:「若有行者得此觀者,宜當密藏勿 妄宣傳,但當一心勤行精進。勤行精進已,復 當更教諦觀地大。地大觀法亦如上說。觀地
大已,次教觀水大。觀水大者,自觀己身身中 諸水,身如琉璃剛強難壞。若見自身悉皆是 水,當教易觀。若復見身盡成琉璃,亦教易觀
觀於地大,使琉璃身猶如微氣,見水從眼中 現。若見此事,名細微四大觀。復當更教從頭 已上使水滿中,見水從眼中出,亦不墮地。自
見己眼如水上沫亦滿水中。若見此事,頭水 不溫不冷調和得所。水若溫者,是假偽觀。 水色澄清,不溫不涼。次當更教觀腰已上水
不溫不冷。復觀咽喉如琉璃筒,水入胸中,次 下至腹乃至 髀 膝,莫令入臂,使水澄清如 頗梨精色。若覺水溫乃是真觀。此想成已,復
教通徹四支諸節,水皆滿中,如琉璃器持用 盛水。漸漸廣大,見滿一床,外人亦見。若見此 水清冷乃是真水,若見餘相不名真實。入水
光三昧,漸漸廣大滿一室內,水皆澄清如 琉璃氣,漸漸廣大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見此 事時,當於靜處一心安坐,勅諸同學皆使清
淨不令憒閙。爾時復當見水上紫焰起,當自 憶想:『此水從何處起?云何當盡?若言我是水 者,我身無我,前已觀無我。今從無法中,水從
何起?』作是念時,水性如氣,漸漸從頂上沒,水 稍稍盡,唯身皮在。自見己身極為微薄,無物 可譬,如微塵草束。復見身內忽然有火,燒
身都盡。觀身無所,永無有我,我及眾生一切 都無。爾時行者,心意恬怕,極為微細,無物 可譬。此想成時,名第二十七真無我觀,亦名
滅水大想,亦名向斯陀含。其餘微細賢聖法 界微妙難勝,不可具說。行者坐時修諸三 昧,得無我三昧時,當自然見佛。」
[0262b02] 佛告阿難: 「汝今好受持是真實水大微妙境界,廣為未 來一切眾生敷演廣說。」爾時阿難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0262b06] 佛告阿難:「得此觀已,復當更教水大觀法。此 水大觀極為微細,使此水大與火大合,見身 如氣、如琉璃影,觀臍四邊火焰俱起,見於火
焰猶如日映。若見臍上有火光起,或有從鼻 中出、或有從口中出,耳眼隨意出入。若見 此事,見一切火從毛孔出。火出之後,有淥
色水尋從火後。自見身中,水上火下、火上水 下,觀身無身。此想成時,見身水火不溫不 冷,身心寂爾安住無礙。此名斯陀含果,亦名
境界實相。見此事時,出定入定恒不見身。入 定之時,外人亦見水火從毛孔出、從毛孔入。 貪婬多者,見火從頂上入、從身根出,然後遍
滿身體;水亦復然。復當自觀頭上火,如閻浮 檀那金光雲蓋,或見身下如七寶華,心中恬 靜安隱快樂,世間樂事無以為譬。出定之
時身亦安樂,令外眾生見已禪定三昧安隱 金光金色。帝釋諸天恭敬禮拜竝言:『大德!汝 今苦盡,必定當成斯陀含果。』聞已歡喜,修身
禪定,心無繫礙安隱快樂,遊戲無我三昧中, 亦漸入空三昧門,無願無作諸三昧等悉現 在前。如此微妙善勝境界,行者坐時於禪定
中自然分別。若鈍根者,大師世尊現前為說。 以見佛故,聞法歡喜,應時即得斯陀含道。 復當至心覆尋前觀,經二十五反,極令明 利。」
[0262c02] 佛告阿難:「汝好持此第二十九水大觀,慎勿 忘失。得此觀者,亦名斯陀含,亦名善往來 往宿世善根業因緣故遇善知識清淨法行,
汝乃當得此斯陀含道。」爾時阿難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0262c07] 佛告阿難:「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若得此微妙水大觀已,復當更教安隱微妙 最勝奇特火大觀法。作此觀時,自見臍中
微妙火光, 狀 如蓮華,其色光明如和合百 千萬億閻浮檀那金。見此事已,復當更教觀 身內火。觀內火時,自見心火常有光明,過於
百千萬億明月神珠,心光清淨亦復如是。出 定入定如人持明火珠行,慮恐他見,唯自心 中明了如是,他人不見。漸漸大明,見身猶如
頗梨明鏡,見心亦如明月神珠。慮他人見, 他人其實不見此事。入定之時,以心明故,見 三千大千世界麁相,見閻浮提須彌山及大
海水悉皆了了,復見大海水中摩尼珠王,其 摩尼珠王焰出諸火。見此事已,爾時見佛為 其廣說九次第定。九次第定者,九無閡、八解
脫。如此等觀不須豫受,佛現前故,佛自為 說。其利根者,聞佛說法九無礙道中,應時即 得阿羅漢道,超越阿那含地,如好白 [疊*毛] 易染
為色。若鈍根者,復當更教風大觀法。風大觀 法者,見一切風極為微細、細中細者,可以心 眼見而不可具說。風復雜火、火復雜風,水入
火中、風入水中、火入風中,風火水等各隨毛 孔如意自在。或復有風,十色具足,如十寶 光,從身毛孔出、從頂上入,從臍中出、從足
下入,一切身分中出、從眉間入,從眉間出、 從一切身分入。如此種種無量境界,賢聖光 明、賢聖種子、諸賢聖法,皆從此風大中起、從
此風大中入。此風大觀,具足相貌微妙境 界,唯阿羅漢能廣分別,不可具說,行者坐 時當自然見。若見此事,練諸煩惱成阿那
含。此風大觀,名第三十阿那含相應境界相。」
[0263a09] 佛告阿難:「汝好受持是阿那含相應最勝境 界風大觀法,慎勿忘失。」爾時阿難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0263a12] 如是我聞:
[0263a1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爾時尊者摩訶迦葉 有一弟子,是王舍大城苦得尼揵子兒,名阿
祇達多,求尊者摩訶迦葉出家學道,修行苦 行、具十二頭陀,經歷五年得阿那含果,不能 增進成阿羅漢。即從坐起,至迦葉所,整衣服,
叉手合掌,頂禮摩訶迦葉,白言:「和上!我隨 和上,勤修精進如救頭然,已經五年。今得 住於阿那含果,身心疲懈,不能增進無上解
脫。唯願和上為我速說。」爾時摩訶迦葉即入 三昧觀比丘心,知此比丘不盡諸漏,從此命 終生阿那含天。從三昧起,告言:「法子!我今
身心一切自在,入自在三昧,觀汝宿世所有 業報,於此身上無緣得成羅漢道。」阿祇達多 聞此語已,悲泣雨淚,白言:「和上!如我今者
不樂生天。如困病人求無常力,我畏生死亦 復如是。」爾時迦葉告言:「法子!善哉善哉。善 男子!夫生死惡猶如猛火,燒滅一切,甚可
厭患。我觀汝根不得明審,又復世尊與諸比 丘在祇陀林,我今與汝俱往佛所。」時彼比丘 著衣持鉢,隨迦葉後詣祇陀林,到於佛所。見
佛世尊身如金山,處大眾中威德自在,三十 二相八十種好皆悉備足。為佛作禮,繞佛七 匝,却住一面,胡跪合掌白言:「世尊!我此弟
子阿祇達多,隨從我後修十二頭陀,住深禪 定,至阿那含不能增進竭煩惱海。唯願天尊 為說甚深灌頂甘露淨解脫行。」
[0263b10] 爾時世尊告阿祇達言:「善哉善哉!阿祇達!快 問是事,吾當為汝分別解 說 。諦聽善思。乃往
過去無央數世,彼世有佛,名大光明如來、應 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 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佛出世,三種示現
教化眾生,度人周訖。於像法中有一大國名 波羅奈,王名梵摩達多。王有太子,名忍辱鎧, 堅發甚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一切種
智,自誓不殺、修十善業,於六波羅蜜無疲厭 心。時彼國中有一長者名日月音,自在無量, 唯有一子,忽遇熱病,風大入心,狂亂無智,手
執利劍走入巷陌殺害眾生。時彼長者愛念 子故,手擎香爐至四城門外燒香散華,發大 誓願而作是言:『世間若有神仙聖人醫師呪
師能救我子狂亂病者,一切所有悉用奉施。』 爾時太子出城遊戲,見大長者修於慈心為 子求願,心生歡喜而作是言:『此大長者勤修
慈心普為一切,而長者子遇大重病;願諸神 仙必興慈悲,來至此處救長者子。』語頃即 有一大仙人,從於雪山騰虛而至,名曰光味,
至長者所告長者言:『汝子所患從熱病起,因 熱病故生大瞋恚,心脈悉開風大入心是故 發狂。如此病者,如仙經說,風大動者當須無
瞋善男子心血以用塗身、須善人髓服如大 豆,可得除愈。』爾時長者聞仙人說,即於路 中頂禮太子白言:『地天大仙人說我子所患,
當用慈心無瞋人血及以骨髓乃可得差。我 今正欲自刺我身出血食子、破骨出髓持與 令服。唯願太子聽許此事。』
[0263c10] 「爾時太子告言:『長者!我聞佛說,若有眾生苦 惱父母,墮大地獄無有出期。云何長者自破 身體欲令子差?且忍須臾,當為長者作大方
便。』爾時長者聞太子勅,心大歡喜,禮太子 足,還至家中。象負其子送與太子,太子見 已醍醐灌之。
[0263c16] 「爾時仙人告太子言:『設以此藥灌此男子經 九十日,終不可差;要得慈心無瞋人血。』爾時 太子內自思惟:『除我身外,其餘眾生皆當
起瞋。我今為此救諸病苦、濟生死命,誓求 佛道,於未來世若得成佛,亦當施此法身 常命。』作此誓已,即刺身以血塗彼大長者子、
破骨出髓與之令服。長者子服已,病得除愈。 是時太子以破骨故,迷悶躄地。爾時天地 六種震動,釋梵護世、無數天子僉然俱下,到
太子所,告太子言:『汝今以身濟病眾生,欲求 何等?為求帝釋、魔王、梵天、轉輪聖王?三界之 中欲求何等?』
[0263c28] 「爾時太子白帝釋言:『我今所求,亦不欲三界 之中尊榮豪貴。我所求者,乃願欲成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帝釋聞此語已,告太子
言:『汝今刺身破骨出髓,身體戰掉,有慨恨不?』 爾時太子即立誓願:『我從始刺身體乃至於 今,若無慨恨大如毛髮,令我身體平復如故。』
作此誓已,身體平復如前無異。爾時帝釋見 此事已,白太子言:『太子威德奇特無比,有強 大志必得成佛。太子成佛時,願先度我。』作此
誓時,太子默然而說偈言:
「『願我成佛時, 普度諸天人,
身心無罣礙, 普慈愛一切,
亦度於汝等, 令諸眾生類,
皆住大涅槃, 永受於快樂。』
[0264a13] 「爾時太子說此偈已,諸天雨華持以供養,復 雨無量百千珍寶積滿宮牆。太子得已持用 布施,布施不止,修諸波羅蜜皆悉滿足,得成
為佛。」
[0264a16] 佛告迦葉:「爾時波羅奈國王者,今我父 王閱頭檀是。爾時月音長者,今汝摩訶迦葉 是。爾時長者子,今阿祇達比丘是。爾時忍辱
鎧太子者,今我釋迦牟尼佛是。爾時帝釋者, 今舍利弗是。」
[0264a21] 佛告迦葉:「此阿祇 達 比丘,乃往過去風大動 故發狂無知,是故今者入四大定,於風定中 心疑不行。設使此人入風大定、觀四大者,頭
破七分、心裂而死。當教此人修於慈心。」
[0264a24] 爾時 世尊告阿祇達:「汝今當觀,一切眾生悉為五 苦之所逼切。汝今應當生大慈心,欲免眾 苦。觀色受想行識,悉皆無常苦空無我。」阿祇
達聞佛說此,豁然意解,應時即得阿羅漢道, 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即於佛前踊身空中,作 十八變。作十八變已,從空中下,頂禮佛足,白
言:「世尊!如來今者為我宣說往昔因緣,及說 慈心、廣演四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