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ātaśatrukaukṛtyavinodana (Wenshu Zhi Li Pu Chao Sanmei Jing)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卷下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決疑品第十
[0421a06] 於是王阿闍世見諸菩薩及聲聞眾食訖澡 畢,更取卑榻於溥首前坐,欲聽聞法:「惟願 溥首解我狐疑。」
[0421a08] 溥首答曰:「大王所疑,江河 沙等諸佛世尊所不能決。」
[0421a09] 時王自省無救無 護,從榻而墮,如斷大樹摧折擗地。
[0421a10] 大迦葉 曰:「大王自安,莫懷恐懅、勿以為懼。所以者 何?溥首童真被大德鎧,善權方便而設此言, 可徐而問。」
[0421a13] 時王即起問溥首曰:「向者何說:『江 河沙等諸佛世尊不能為我而決狐疑?』」
[0421a14] 溥首 報曰:「王意云何?諸佛世尊緣心行乎?」
[0421a15] 答曰:「不 也。」
[0421a16] 溥首又問:「諸佛世尊發心行乎?」
[0421a16] 答曰:「不也。」
[0421a17] 又問:「諸佛世尊滅心行乎?」
[0421a17] 答曰:「不也。」
[0421a17] 又問:「諸 佛世尊行有為乎?」
[0421a18] 答曰:「不也。」
[0421a18] 又問:「諸佛世尊 行無為乎?」
[0421a19] 答曰:「不也。」
[0421a19] 又問:「諸佛世尊所教行 無為乎?」
[0421a20] 答曰:「不也。」
[0421a20] 溥首又曰:「王意云何?其 諸法者而無有行,無有行者無所歸趣,寧 能有人教化於法決斷之乎?」
[0421a22] 答曰:「不也。」
[0421a22] 「王當 了之,吾以是故而說斯言:『王之狐疑,江河沙 等諸佛正覺所不能決。』復次大王!假使有人
而自說言:『我以塵冥灰烟、雲霧污染虛空。』寧 堪任乎?」
[0421a26] 答曰:「不能污。」
[0421a26] 溥首又問:「設令,大王! 吾取此空洗之使淨,寧堪任乎?」
[0421a27] 答曰:「不能。」
[0421a28] 溥首報曰:「如是大王!如來之身曉了諸法猶 如虛空,成最正覺自然淨者無所染污。以是 之故,何所有法而染污者見逆限乎?豈可決
了若淨除乎?大王等觀於斯法誼,吾以是故 向者說言:『江河沙等諸佛世尊所不能決了。』
[0421b04] 「復次大王!諸佛世尊不得內心而有所住;不 得外心而有所住。所以者何?一切諸法自然 清淨無有處所,自然淨者無有處所,無有志
願、有所住者。所以者何?得自在哉,諸法自 然故。無自然哉,諸法無興立故。無蹉跌哉,諸 法無所有故。無所有哉,諸法離形貌故。無形
貌哉,諸法虛無故。無蔽礙哉,諸法無教相故。 無教化哉,諸法自然無所有故。離所有哉,諸 法釋歸趣故。無歸趣哉,諸法無別離故。無
別離哉,諸法無所生故。無所猗哉,諸法自 然淨故。心性淨哉,諸法無分如空等故。無倫 比哉,諸法無伴黨故。無侶哉,諸法離於二
故。無有二哉,諸法澹泊故。無量哉,諸法無 斷絕故。無邊際哉,諸法無崖畔故。無誠諦 哉,諸法顛倒從不誠諦而有所住故。無顛倒
哉,諸法常淨得安已故。有常哉,諸法無歸嚮 故。清淨哉,諸法本淨因明達故。已自然哉, 諸法無我而顯曜故。安隱哉,諸法無想念故。
無猶預哉,諸法內寂然故。無欺妄哉,諸法 究竟無誠諦故。靜寞哉,諸法澹泊相故。無 吾我哉,諸法除於我故。無穿漏哉,諸法解脫
相故。趣寂滅哉,諸法離所念故。無恐懼哉,諸 法離若干故。造一等哉,諸法等御脫故故。 慌忽哉,諸法不想本際故。無有想哉,諸
法無壞閑默緣故。順空哉,諸法離眾見故。無 有願哉,諸法離三世故。斷三世哉,諸法無去 來今故。無為等哉,諸法究竟無生故。
[0421c01] 「王意云 何?彼法無生亦無所起,亦無所有無有真諦。 豈能有人污染之乎?」
[0421c03] 答曰:「不也。」
[0421c03] 溥首曰:「彼 法寧可決斷不耶?」
[0421c04] 答曰:「不也。」
[0421c04] 溥首又曰:「一 切諸法等如泥洹,如來解此致最正覺。猶是 之故,王狐疑者不可決斷。是故大王!不可修
行有所造立,不從倒心,當修造立真諦之觀, 觀於無本。設能察者,則於諸法而無所受,亦 無所曉,不與遊居。若使大王不與諸法俱遊
居者,斯乃為信;其有信者乃為寂寞;其寂寞 者乃自然淨;自然淨者乃無所造;無所造者 一切諸法則無有主,彼則造忍一切諸法無
有造者。王當知之,無所造者則為滅度,計彼 諸法亦無所造無所破壞;亦無有造亦無不 造,斯謂滅度。
[0421c15] 「假使,大王!順此脫者則平等 脫,以等脫者則於其法無趣無逮、不增不減。 所以者何?於一切法無所利誼,亦無所求諸
法無本,其無本者則無所生;無所生者則亦 無本;其無本者等無差特,故曰無本無異。 設使大王解信無本,一切狐疑自然為斷。
[0421c20] 「又 若大王!眼無染污亦無所淨,眼之自然為無 本故,無本自然則曰眼矣!耳、鼻、口、身、心,亦
復如是!心者,大王!無有染污亦無所淨,心之 自然為無本故,無本自然則曰心矣!王當了 之,色無染污亦無所淨,色者自然為無本故,
無本自然則曰色矣!痛、想、行、識亦復如是!識 無染污亦無所淨,識之自然為無本故,無本 自然則曰識矣!王當了之,一切諸法無有染
污亦無所淨,諸法自然為無本故,無本自然 則曰諸法。心無形色亦不可見,無所危害、 無有處所、無有言教。譬若如幻,不處於外不
處於內,心者本淨而自然明。設心淨者,則無 染污亦無所淨。
[0422a04] 「王當解此,其本淨心不可染 污、無有淨者、無有虛妄、亦無所著無所危害, 因無諦想而有所造無諦思想。設有所住,凡
夫愚騃猗欲塵勞,彼則何謂?無有誠諦則而 發起無誠諦想,其無誠者則不興諦,一切 諸法住不真諦,以存於彼無誠諦想。譬如,大
王!喻此虛空,無色無見不可執持,亦無所捨 亦無言教。假使有人而說言曰:『今此虛空無 色無見不可執持,亦無所捨無有言教,吾今
欲以塵、烟焰、雲霧污染虛空。』」
[0422a13] 王答曰:「不能。」
[0422a13] 溥 首曰:「如是大王!心本之淨自然顯明,則不 可以塵、烟焰、雲霧蔽礙污之。譬如塵、烟焰、
雲霧住於虛空,終不染空而為垢污。如是,大 王!發吾我相謂是我所,因鑒緣結為婬、怒、癡, 不污心法,不污心法自然之淨。是故,大王! 仁者於彼勿懷狐疑。
[0422a19] 「王欲知之,其過去心及 當來心則無形貌,其當來心及過去心亦無 形貌,現在心者無所依猗亦無所有。前心所
念不礙後心,後心所念不礙前心,其現在心 亦復如是!明知於彼而造斯觀,心無所有 亦無不有。過去心者以滅盡,未來心未至,
現在無住,覩見諸法當來無住,蠲除諸見無 所怪者為解脫故;清淨想者諸法離垢,普等 于世普等於明;無所生者無有言教,及無言
教無處不處。世尊所說寂然之議,其寂然者 計於彼法則無有處。假使有人求處言教推索 諸法,設使,大王!在於諸法而無所念,則除一
切狐疑之結,而於諸法無所決除。所以者何? 其狐疑者,與法適等而無差特,故曰法界御 於平等。一切諸法及與法界,於此諸法當御
平等。所以者何?一切諸法則入法界,設等法 界則等諸法,是故名曰法界平等一切諸法, 其法界者等御諸法。」
[0422b07] 說是語時,王阿闍世得 柔順法忍,歡喜踊躍心獲大安,尋即叉手歎 曰:「善哉!快說斯言辯除余疑。」
[0422b09] 溥首答曰:「王 當知之,斯為大冥狐疑之結也。如王究竟釋 一切法,而說斯言。」
[0422b11] 「善哉溥首!快說斯言辯 除疑惑。」王又答曰:「以為滅盡吾諸陰、蓋,假使 我身命終沒者則當至道?」
[0422b13] 溥首答曰:「是為 大王之甚疑礙,乃欲究竟一切諸法至於滅 度,乃能悕望想於泥洹,究竟泥洹一切諸法,
而復望想於滅度乎?究竟泥洹者,諸法本淨 而無所生。」
[0422b17] 爾時王阿闍世取軟妙衣價直百 千,即以手持奉上溥首,欲報法恩而覆其 身。溥首童真忽然不現,不見其身何所歸
趣,空中聲曰:「如今大王而不覩見溥首之 身,觀其狐疑亦當如斯!如見狐疑,見一切諸 法亦復如是。如觀諸法所見如是,見無所見。」
又曰:「大王!所見身者以衣與之。」
[0422b23] 次于溥首, 有坐菩薩名慧英幢,王阿闍世以衣與之。於 時菩薩不肯受衣,而說斯曰:「吾不欲脫於所
有,亦不瞋恨、亦不滅度。吾亦不近於凡夫 法而受斯衣;亦不從度凡夫行者、不從學者; 亦復不從度塵法者;不從不學、不從無學而
度法者;不從緣覺,亦復不從度緣覺者而受 斯衣。吾亦不從如來所受,亦不從度如來法 者而有所受。假使大王不行斯法不捨此法,
吾乃從彼而有所受。所當受者若有施者,俱 同一等而無差特。如此施者,則為清淨眾祐 所說。」王阿闍世則以其衣著慧英幢身,即
於座上忽然不現,已於空中復聞聲曰:「其身 現者以衣施之。」
[0422c07] 次有菩薩名信喜寂,王阿闍 世以衣施之。其菩薩曰:「吾亦不從自見身如 有所受;不從見他、不從見著塵而有所受;不
從離塵、亦不從寂猗而有所受;不從無猗、 不從定意、不從亂志、不從智慧、不從無慧而 有所受。」王即以衣著菩薩上,則亦不現,而
於空中如有聲曰:「有現身者以衣施之。」
[0422c13] 次有 菩薩名不捨所念,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於時 菩薩亦不肯受,而說斯曰:「吾不從猗身而有 所受;不從猗言、不從猗心、不從猗慧、不從
猗誼、不從猗陰、不從猗種、不從猗衰入、不從 猗諦、不從猗佛音聲而有所受。所以者何?一 切諸法皆無所猗亦無所著,究竟永安亦無
震動。」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於時菩薩則亦不 現,空中有聲而語王曰:「其身現者以衣施之。」
[0422c22] 次坐菩薩名曰尊志,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於 時菩薩亦不肯受,而說斯曰:「王當知之,吾 不從卑脫而有所受。假使大王發於無上正
真道心,其心等者道意則等,信道意等道已 平等其心亦等,已等道意諸法則等,已能平 等一切法者乃從受衣,於一切法不受不捨
亦無所收,脫於諸法而無有意亦無不意,覩 一切法不見吾我不計吾我,如是行者乃從 受衣。」王阿闍世以衣施之,則便不現。以於空
中而有聲曰:「其有現者以衣與之。」
[0423a02] 次有菩 薩名定華王,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於時菩薩 亦不肯受,而說斯曰:「假使大王行諸三昧,不 於定意而有所懷,信解諸法本淨平等無有
脫者,我乃從彼而受斯衣。」王阿闍世以衣 著其身上。於時菩薩則亦不現,以於空中而 聞聲曰:「其身現者以衣與之。」
[0423a08] 次坐菩薩名無 逮得,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時彼菩薩亦不肯 受,而說斯曰:「假使大王於一切陰而信得度,
文字、音聲一切平等而不可得,已見諸法無 所得者,則便導利無所得誼,不御眾好不 導嚴飾,作斯行者我乃從彼而有所受。」王阿
闍世以衣擲之。時彼菩薩忽然不現,以於空 中而有聲曰:「其身現者以衣施之。」
[0423a15] 次有菩薩 名淨三垢,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時彼菩薩亦 不肯受,而說斯曰:「假使大王不自得身亦無
受者,其有施者亦無悕望,若如是者我乃受 衣。」王阿闍世以衣擲之,則亦不現。以於空中 而有聲曰:「其身現者以衣與之。」
[0423a20] 次坐菩薩名 化諸法王,王阿闍世以衣施之。於時菩薩亦 不肯受:「假使大王示現聲聞而般泥洹亦不 滅度;示現緣覺而般泥洹亦不滅度;示現
如來而般泥洹亦不滅度。無終始法、無滅度法, 吾乃受衣。」王阿闍世以衣擲之,則亦不現。空 中聲曰:「其有現身以衣與之。」
[0423a26] 王阿闍世以次 第以衣施,諸菩薩一一不現,各各說曰:「其有 現者以衣與之。」床榻机案亦空不現。
[0423a28] 王阿闍 世謂賢者大迦葉曰:「於今現者當受斯衣,仁 者最尊佛所咨歎宜當受之。」
[0423b01] 大迦葉曰:「吾婬、 怒、癡無除盡也,如今吾身不應受衣。不捨無 明、不除欲索、不斷苦惱、不滅於習、不為盡
證、亦不由路。吾不見佛亦不聞法,不御聖眾、 不釋塵勞、不發思想、不離思想、不建立慧亦 不離慧,吾眼不淨亦不造慧,亦無所滅。其
施我者不獲大福,亦非無福。吾亦不在於生 死法、無滅度法。其施我者,不能究竟眾祐之 德。假使大王能行如斯等護諸誼,我受斯
衣。」王阿闍世以衣擲之,忽然不現。在於空中 而聞聲曰:「其身現者以衣與之。」
[0423b11] 王阿闍世次 第施衣則各不現。如是一切諸大弟子,一一 慌惚沒不復現,盡五百人,復聞聲曰:「王所見
身以衣施之。」即自念言:「菩薩、聲聞悉不復現, 吾當還與第一之后。」則入宮裏而遍觀察,亦 不覩見一切婇女。
[0423b16] 王阿闍世便得親近如斯 定意,其目所瞻不見諸色、亦不見男女、不見 童子、不見童女、不見大小、不見牆壁、不見樹
木、不見屋宅、不見城郭,續見身想。復聞空 中而有聲曰:「其身現者以衣與之。」王即自著, 不見自身,尋則雪除一切色想。
[0423b21] 復聞聲曰: 「假使大王不見諸色形像所有,柔軟安隱觀 於狐疑,亦當如見狐疑,觀一切法亦復如此。
如無所見者,斯乃為見,離於諸見。設使離見 有所見者,則無所見,不離諸見。如是見者能 為等觀,設於諸法不有所見,已無所見則為 等觀。」
[0423b27] 於時王阿闍世,皆離一切想念所著,從 三昧起尋則還,復見眾會者、諸后、婇女、城郭、 殿宅亦復如故。
[0423b29] 王阿闍世白溥首曰:「向者眾 會為何所湊?又吾在前而不見之?」
[0423c01] 溥首報 曰:「猶如大王狐疑所湊,其眾會者向在于 彼。」又問:「大王!見眾會乎?」
[0423c03] 答曰:「已見。」
[0423c03] 溥首問 曰:「云何見?」
[0423c04] 「而見狐疑,覩眾會者亦復如是!」
[0423c05] 又問:「以何等見於狐疑乎?」
[0423c05] 答曰:「如覩會者 目前所見諸形色者,狐疑亦然,不見內外。」
[0423c07] 又問:「大王!世尊說曰:『其犯逆者不得中止處 無有間』,王自知當至地獄乎?」
[0423c08] 王尋答曰:「云何, 溥首?如來至真成正覺時,豈見有法歸囹圄 乎?斯趣三塗、斯趣天上、斯趣泥洹乎?」
[0423c10] 答曰: 「不也。大王!」
[0423c11] 「溥首察見,吾今覺了一切諸法, 所覺了法於諸經法亦無所得,趣於地獄、若 生天上般泥洹者,一切諸法皆悉為如。若分
別空之所歸趣瞻於空者,無趣地獄,不至天 上、不歸泥洹。一切諸法無所破壞;一切諸法 悉歸法界。其法界者,不歸惡趣、不上於天、
不歸泥洹。其逆無間則謂法界,諸逆之原則 謂法界;其本淨者則謂諸逆,其諸逆者則謂 本淨,是故言曰諸法本淨。是故溥首!一切
諸法至無所生,由斯自知不歸惡趣,亦不上 天、不升泥洹。」
[0423c21] 溥首答曰:「云何大王亂佛法 教?」
[0423c22] 答曰:「吾亦不違世尊教命,不詭佛法。所以 者何?世尊分別演無我際、說真諦原,已無有 我,彼則無人,人無所有,眾生虛無,無有實
者。如是計之則無所造,亦無作者亦無受 者。」
[0423c26] 又問:「大王!狐疑斷乎?」
[0423c26] 答曰:「已究除矣!」
[0423c26] 溥 首問曰:「云何大王!猶豫絕乎?」
[0423c27] 答曰:「永絕。」
[0423c27] 溥 首又問:「今王云何於眾會中,知王有逆而言 無逆?」
[0423c29] 答曰:「不也。」
[0423c29] 又問:「云何?」
[0423c29] 答曰:「其已逆者 脫於無結而造證者;彼諸逆者斯會逆者;其 諸逆者則是菩薩柔順法忍,而令眾人得入
斯忍,不當於彼攬持諸逆。溥首!所謂逆者,從 彼至斯無有諸逆,以是之故不當於彼總攝 諸逆。」
[0424a05] 時慧英幢菩薩舉聲歎曰:「以為嚴除大 王之路,乃能逮得如斯法忍。」
[0424a06] 王則答曰:「一切 諸法本末悉淨;又一切法究竟閑默無所染 污。以是之故不可污染而為作垢,無所著
道,斯名曰道。又彼道者不歸生死、不至泥洹, 諸賢聖道無道御者,無所起道斯名為道,道 無有道。」
[0424a11] 王阿闍世說此言時,逮得明達柔順 法忍。於時中宮四十二女見溥首威神變 化,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五百庶民遠塵離垢 諸法眼淨。
[0424a14] 時無央數百千人眾,皆來集會 王宮門下,欲得聞法供養奉事。溥首童真以 脚足指而案此地。時王舍城悉作琉璃,一切
城里所居民者,悉見溥首、菩薩、聲聞,譬如 明鏡照其面像自見其影。溥首童真為諸來 者如應說法,八萬四千人聽經法者得法眼 淨,五百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
◎心本淨品第十一
[0424a22] 爾時溥首,為王阿闍世及諸眷屬并餘來者 無數之眾,開化說法。即從坐起與比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