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ddharmasmṛtyupasthānasūtra (Sutra of the Right Mindfulness of Dharma) 正法念處經
Scroll 5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正法念處經卷第五十八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之三十七 (夜摩天之二十三)
[0340a06] 「爾時,夜摩天王告天眾曰:『汝今何故不於 園林華池、無量眾寶莊嚴山峯歌舞戲笑?』天 王如是觀諸天眾,為生厭離不厭離耶?時諸
天眾聞夜摩天王說此語已,白天王言:『當於 何處園林七寶山峯之中而有樂處?我見無 量生死衰惱,無量差別,不可堪忍。我自目見
一切諸欲皆悉無常,後皆致苦。此欲無常不 住,不久敗壞無堅無樂。』
[0340a13] 「爾時,夜摩天王聞天 眾說,而告之曰:『汝今當知!一切欲樂後皆致 苦。』時諸天眾白天王言:『我今已解,欲為大 苦。』
[0340a16] 「時,夜摩天王告諸天眾:『我能宣說一切生 死無量諸苦,今當為汝略說少分,令億千劫 不復放逸,常行人天二種善道。若斷放逸,是
為智慧。若放逸緣來,即應遠離。若不為放逸 之所使役,則不墮地獄、餓鬼、畜生。』
[0340a20] 「復告天眾: 『今當為汝說三惡道、二種善道。二善道者,天 之與人。三惡道者,所謂地獄、餓鬼、畜生。如是
五道大勢力苦,我能宣說,不可廣說,今當略 說。以要言之,於天、人中有十六苦。何等十 六?天、人之中,善道所攝。一者中陰苦;二者
住胎苦;三者出胎苦;四者希求食苦;五者怨 憎會苦;六者愛別離苦;七者寒熱等苦;八者 病苦;九者他給使苦;十者追求營作苦;十一
者近惡知識苦;十二者妻子親里衰惱苦;十 三者飢渴苦;十四者為他輕毀苦;十五者老 苦;十六者死苦。如是十六,人中大苦,於人
世間乃至命終,及餘眾苦,於生死中不可堪 忍。於有為中,無有少樂,一切無常、一切皆 盡、一切敗壞。
[0340b05] 「『初生中陰,識如香氣,有何等 苦?業風所吹,非肉眼見,天眼所見而無所 礙。若生人中,生種姓家有下中上。以布施、
持戒、智慧果報而欲生者,此識香氣中陰亦 得如是之食。若欲生於貧窮種姓,所食麁澁, 色香味觸皆悉麁惡,身量減劣。少布施故,不
得勝報。是名人中生,初中陰苦。
[0340b12] 「『復次,第二苦:若生胎中,以業煩惱因緣故住, 生貧窮家,母食麁澁苦酢之食,膜衣筒中 薄少食味入其臍中,令胎中子身羸惡色,氣
力劣弱。母疲極故,子於胎中則受大苦,轉向 兩脇,走避苦惱。母食冷熱則受痛苦,無力無 救,不能叫喚。沒屎尿中,受無量苦。是為善
道人中第二大苦,何況地獄、餓鬼、畜生。
[0340b19] 「『復次,第三苦:從胎出生,胎藏逼迫猶如壓 油,嬰兒出胎,欲墮逼迫亦復如是,是為大 苦。復次以初生時,其身柔軟如生酥 摶 ,亦
如芭蕉,又如熟果。母人瞻產,以手捉之。其手 堅澁,皴裂劈坼,厭惡蹙面,指甲長利,面目 醜惡。以手捉之,猶如火燒,亦如刀割。如是嬰
兒身體細軟,母人觸之,得大苦惱。若得新 衣,麁澁厚重。或得故衣,補納破裂,孔穴穿 露,狹小單薄,止於草蓐。寒時大冷,受大寒
苦;熱則大熱,猶如火燒。以本布施不清淨 故,受斯苦惱。從胎而出,受大苦惱。復以不 淨布施因緣,令母少乳,所食苦澁。母食劣故,
其乳則少,或母食麁惡,故令乳少。羸瘦惡色, 唯筋皮骨以為其身。飢渴病故,身體無力, 若無所食噉,從他乞求,人所輕賤,少得飲食,
色香味薄。依他而食,辛苦繼命,如是乏食, 令身苦惱。以本所行不善施故,乃至命盡,常 不充足。以乏食故,常受苦惱。
[0340c07] 「『復次,第四苦惱: 以悕望食而得苦惱,飢餓所惱,或作盜賊,作 諸惡業、作無利益或作勇健,因致失命或
次死苦。諸苦之重,所謂飢渴。』
[0340c10] 「爾時,夜摩天王 牟修樓陀為諸天眾,以偈頌曰:
「『生死大苦惱, 無與飢渴等,
眾生以飢苦, 作諸不善業。
從自身起火, 故名飢渴苦,
飢渴燒三處, 如劫火燒林。
世間大焰火, 不能至後世,
飢渴火難斷, 至於百千劫。
愚人造不善, 行於嶮惡道,
皆為飲食故, 智者如是說。
飢渴有大力, 過於大猛火,
一切三界中, 以食因緣轉。
若於人世間, 有種種財物,
一切以食故, 成就三有海。』
[0340c24] 「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樓陀為諸天說:『復次天 眾於人世間有第五苦,謂怨憎會有六種苦。 何等為六?謂眼見怨等,心不愛樂、心不憐愍。
見其身色,心意惱亂,於心心數而起怖畏,生 不利益。心心數中而生苦惱。一切惡中,初第 一惡,所謂見怨家色及惡知識。
[0341a01] 「『復次,第二怨憎會苦:若聞其聲,不得利益,不 愛不順,心生惱亂,是為怨憎會苦。第一惡聲, 謂所聞攝不正法聲。憎惡聲故,身壞命終墮
於地獄、餓鬼、畜生。若聞不愛不利益聲,聞已 生於惡心惱亂,不愛不樂,心不憐愍,是為人 中怨憎不愛合會之苦。
[0341a07] 「『復次,第三怨憎不愛會苦,謂鼻聞香不愛不 樂,心不隨順,聞之心惱或生深苦。是為大 惡不愛合會。諸天子等,是名人中不愛合
會。若人愚癡無有智慧,或行或住,心生貪 著,輕慢不敬,若人以香供養法僧,其人便 以欲心嗅之,身壞命終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如是惡人以身因緣,以貪身故,身心不淨,身 壞命終墮於地獄。諸天子!是為人中不愛怨 憎合會之苦。
[0341a15] 「『復次,第四不愛會苦,所謂世間 愚癡惡人因於味故而作惡業。以惡業故,身 壞命終墮於地獄。若非沙門現沙門像,內懷 腐爛猶如 蠡
聲。或在僧寺或白衣舍,實非沙 門著沙門服,常貪美食,為味所縛。以是因 緣,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復有懈怠比丘,捨 離禪味,為美食故處處遊行,心常樂食。以
懈怠故,身壞命終墮於地獄。諸天子!是為 人中以著味故,不愛合會而生苦惱。
[0341a24] 「『復次,諸天子!人中第五不愛會苦,所謂身觸 以此縛心,不善思惟,不順法行,意不正念。如 是惡人,惡境所縛,身壞命終墮於地獄。諸天
子!是為人中不愛合會而生苦惱。
[0341a28] 「『復次,天眾!人中第六不愛合會而生苦惱。所 謂有人心意躁動不能止住,心意不正,多有 散亂,常思惡業,不樂善法,樂不善法、無利益
事。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 中。諸天子!是為人中不愛合會而生苦惱,及 餘種種無量諸苦,人中具受。
[0341b04] 「『復有三種怨憎 會苦,謂近怨家, 恐 害其命,如眼中刺,常不 隨順。是為第一怨憎會苦。復次,第二怨憎會
苦:與惡知識共同事業,是名第二怨憎會 苦。 復次第三怨憎會苦:內懷瞋恚,得便傷害,是 名第三不愛怨憎會苦。諸天子!是為人中無 量種苦。』
[0341b11] 「時,夜摩天王牟修樓陀復為天眾得 厭離故,說:『於第六人中大苦,所謂愛別離苦。 二世利益是名為愛,善友別離是為大苦,若
離父母兄弟、姊妹妻子親里及餘所愛有恩 之人。別離大苦如墮刀火,燒其身心受大苦 惱,是為愛別離苦。』夜摩天王為利天眾演說 此法。
[0341b17] 「時,夜摩天王復為天眾說:『於第七人中 大苦,所謂寒熱二苦。諸天子!云何人中寒熱 二苦?以於人中飲食不調,應冷而熱,應熱而
冷。久坐則苦,久立亦苦,多飲亦苦,不睡亦 苦。若於昏夜右脇而臥,久眠亦苦,左脇亦 爾,初樂後苦。於人世間以貪樂故,為樂所
誑而修善業。以樂誑故,入於地獄。諸天子! 人中之樂如苦無異。』
[0341b24] 「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樓 陀為利益諸天眾,說如是法:『汝等天眾勿 生此意,謂人中樂應生厭離。為離生死、說法 利益,除天放逸故。』
[0341b28] 「復次,夜摩天王為夜摩天眾復說:『第八人中 大苦,所謂病苦。無量差別無量病起,所謂熱 病、下痢上氣欬逆、四百四病害諸眾生。復
有病苦害諸眾生,憂悲愁惱等病,人中大苦。』 「時,夜摩天王牟修樓陀為利益天眾,復說第 九大苦,令離生死,示於人中生死大苦。『所
謂人中為他所使,是為大苦。同道同生,同根 同歲同力,以業劣故為他所使,若晝若夜 不得自在,常受大苦。是名人中使役之苦。
復次,為他使苦。若人第一種姓,精勤色力,讀 誦智慧具足無乏,以貧窮故,為下賤人之 所使役。』
[0341c10] 「時,夜摩天王牟修樓陀為夜摩天眾 得利益故,復為說法:『以業下劣,無布施業,人 所輕毀,晝夜辛苦為人所使。無施因緣,常受
苦惱,手足破裂,貧窮無食,衣服垢壞,飢渴所 惱,寒熱辛苦。如是無量苦惱不可堪忍,晝 夜使役,不斷不絕。人中復有種姓、色貌、勢力
下劣而多財富。復有種姓、色力、智慧一切皆 勝而常貧窮,以貧窮故,親近賤人,為業所 誑、為心誑故,受大劇苦。諸天子!是為人中
使役之苦。復次,為他使苦。若貧窮人順法而 行,以貧窮故,親近惡行不善之人,近不善故, 同其惡業,雖不喜樂,為他所使而造惡業,身
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為他使故,二 世受苦。
[0341c23] 「『復次,天眾!人世界中受大苦惱,所 謂第十追求大苦。無量苦惱,為求財故,入 於大海、入敵鬪戰、經營造作、言辭辯說、親
近下賤、耕田種殖、商賈販賣、畜養畜生、遊 方行使。為貨所使,昇大山巖,處處遊行,依 附他人。如此所作,一切追求皆為財物、嚴飾
衣服。或貧窮人或愛著人如是追求,愛網所 縛,乃至命盡。或作惡業或作妄語誑惑他人, 輕稱小斗欺誑於人;沽酒販賣、糶賣胡麻
及以賣毒;作如是等惡律儀行,治生販賣。或 破國土、城邑聚落、軍營人眾及餘種種眾惡 之業。以妻子、飲食、敷具、財物故,追求之苦無
量百千,乃至千歲說不可盡。諸天子!是名人 中追求之苦。』
[0342a07] 「如是夜摩天王為利益天眾厭 離有故,說究竟法。『諸天子!勿於人中起悕望 心,當生厭離,若貪諸有,不得利益。以是因緣,
說於人中一切衰惱。若生人中,以追求故,作 不善業,以是因緣,或墮地獄或墮畜生或 墮餓鬼。既生惡道,受種種苦。』
[0342a12] 「如是夜摩天王 復說十一人中大苦,告諸天眾:『人中大苦,所 謂近惡知識皆無利益,一切苦因。近惡知識,
無惡不得,造身口意一切惡業。以是因緣,身 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受無量苦。於未 來世,或墮餓鬼、畜生之中,受無量苦。觀於人
中地獄、餓鬼、畜生過已,遮於天眾悕望人有, 說一涅槃寂滅之處。』
[0342a20] 「復次,夜摩天王為欲利益夜摩天眾,說人中 苦:『所謂人中第十二妻子親里衰惱大苦,所 謂妻子親里殺縛 鞭 打、飢渴貧窮種種苦惱,
所愛之人受苦惱故,亦得苦惱,是名衰惱。於 人道中以妻子親里眷屬因緣而得苦惱,以 是勿樂生於人中。一切有生,必歸於死,隨有
死處,皆是苦惱。於生死中最大苦者,謂生、老、 死,人中具有。諸天子!既知人中如是大苦 不可堪忍,勿生欣樂。』
[0342a28] 「以如是等無量善寂滅、 無上道義,示諸天眾於人道中無利益事,種 種有網不可譬喻,況三惡道無量百千億不
可譬喻大苦充滿,不比人中。若天退時,少放 逸天為之說言:『汝當生於人善道中。』若人臨 終,親里知識願其生天善道之中。二種善道
猶尚如是,況三惡道受大苦惱。如是利益攝 他,常不放逸,夜摩天王說無量種無量差別 無量方便無量種法、涅槃勝法。
[0342b07] 「說妻子苦已, 復為夜摩天眾說:『第十三人中大苦,所謂飢 渴苦。由飢渴故,作無量惡。其餘眾苦,無如飢
渴,以飢渴故,入眾惡處。大種姓人為飲食 故,合掌垂淚哀聲親近下賤小人,說慈愛 語,如是一切皆由飢渴。畏飢渴故,不顧其命,
入危嶮處刀刃之間及惡象敵,一切皆由飢 渴苦故。或入大海,經於無量百千由旬,無量 惡魚、鯷彌鯢魚、洪波惡處,自捨身命,乘於 舲
舟,而沈大海。如是一切皆由畏於飢渴 之苦。復有無量種種差別,不可具說。如是諸 苦,為口腹故。若人執縛,從右門出,打惡聲
鼓,嚴以死鬘,災標在前,怖畏愁惱,將詣殺 處,命在須臾,雖復大苦,未過飢渴。是故應 當以淨善心,於福田中以好財物而行布施,
時處具足。於生死畏中勤修精進,善心布施。 天中少飢,一切生死皆依飲食以除飢渴,是 故一切應行布施。諸天眾!是名人中飢渴苦
惱無量差別。於天道中苦微而軟,天樂覆 之,福德多故,飲食易得。而天不覺,遍於欲界 飢渴焰火之所覆蔽,畏於苦火。諸天子!如是
觀於人中種種生老病死之苦,勿生欣樂。』如 是夜摩天王牟修樓陀見夜摩天眾其心調 伏,多調柔軟。既觀察已,復為天眾說人中苦, 勤修利他,自利則易。
[0342c02] 「牟修樓陀以不斷力,為 利他故,為夜摩天眾數數宣說無量種法,說: 『第十四人中大苦,所謂他輕賤苦,不可堪忍,
種種差別。於貧窮人輕毀偏多,有十種苦,種 姓、親族、兄弟、富人之所輕賤。以貧窮苦,依他 而食。綺語不實,親族空語、無義之語。依他住
食,衣服塵垢,他人輕毀。若入城邑,若節會日, 人見輕毀。人道之中有如是等無量輕毀大 苦。世間之人,無薪之火住在心中,謂輕毀火,
親里知識、兄弟火燒最為尤甚。無福德故,得 此十苦遍燒其身。大惡怖畏以燒乾身,氣如 烟起。諸天子!應生知足,勿於人中而生欣樂,
人中少樂,甚大苦惱,衰惱短壽,輕毀垢污。唯 於人中多有輕毀,非四道中。於人道中,輕 毀最重。得他輕毀,一切身分猶如中毒。隨本
所得供養之處,後更輕毀。若人先常得好供 養,後得少利,得少時供,若善男子如是輕 毀,過於死苦。諸天子!是為人中難忍大苦。
「『復次,第十五人中大苦,所謂老苦,當為汝說 人中老苦。老者能令一切身分羸瘦減劣,諸 根皆熟,破壞少壯,拄杖而行,無有氣力,輕
毀住處,背傴鼻戾,髮白死使,身意減劣。雖 未命終,猶如畜生。諸天子!是則名為人中 老苦,名色戲弄,不久必死。若見老苦而不怖
畏,當知是人名為無心,猶如木石。以無心 故,雖復人身猶如畜生。諸天子!於人道中 生為大苦,以有生故,是故老苦。既知老苦,勿 於人中起欣樂心。
[0342c29] 「『復次,第十六人中無量種 受生,生則有苦,何等苦也?所謂死苦。死已 復生,身根入壞,命根斷滅,不復見於兄弟知
識。色身滅已,復行異處,以自業果而為資 糧。一切眾生必歸終盡,命盡棄身,受中陰 有,是名為死。一切有生皆歸於死,若死而
不生,生而不死,無有是處!諸天子!勿於人 中而生樂心。』
[0343a07] 「爾時,夜摩天王牟修樓陀以偈 頌曰:
「『於人世界中, 有陰皆是苦,
有生畢歸死, 有死必有生。
若住於中陰, 自業受苦惱,
長夜遠行苦, 此苦不可說。
沒於屎尿中, 熱氣之所燒,
如是住胎苦, 不可得具說。
常貪於食味, 其心常悕望,
於味受大苦, 此苦不可說。
小心常悕望, 於欲不知足,
所受諸苦惱, 此苦不可說。
怨憎不愛會, 猶如大火毒,
所生諸苦惱, 此苦不可說。
於恩愛別離, 眾生起大苦,
大惡難堪忍, 此苦不可說。
寒熱大苦畏, 生無量種苦,
大苦甚暴惡, 此苦不可說。
病苦害人命, 病為死王使,
眾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說。
為他所策使, 常無有自在,
眾生受斯苦, 此苦不可說。
愛毒燒眾生, 追求受大苦,
次第乃至死, 此苦不可說。
若近惡知識, 眾苦常不斷,
當受惡道苦, 此苦不可說。
妻子得衰惱, 見則生大苦,
出過於地獄, 此苦不可說。
飢渴自燒身, 猶如猛火焰,
能壞於身心, 此苦不可說。
常為他輕賤, 親里及知識,
生於憂悲苦, 此苦不可說。
人為老所壓, 身羸心意劣,
傴僂柱杖行, 此苦不可說。
人為死所執, 從此至他世,
是死為大苦, 不可得宣說。
眾生莫能見, 諸業不能遮,
能壞諸眾生, 是故名為死。
大力難堪忍, 能令諸眾生,
獨行大怖畏, 是故名為死。
眾生畢竟有, 時火不可避,
能斷眾生命, 是故名為死。
死王所破壞, 能斷人命根,
盡於陰界入, 是故名為死。
生必有別離, 知識及兄弟,
別已不復合, 是故名為死。
及死未至時, 應當修善行,
死惡無慈愍, 未至應修善。
是死甚卒暴, 極惡無慈愍,
未至能修善, 乃為天中真。
若法中生慧, 是名善命人,
若人不離法, 是為命中命。
若人心念佛, 是名善命人,
不離念佛故, 是為命中命。
若人心念法, 是名善命人,
不離念法故, 是為命中命。
若人心念僧, 是名善命人,
不離念僧故, 是為命中命。
若人心念實, 是名善命人,
不捨離實故, 是為命中命。
若人心念道, 是名善命人,
不捨離道故, 是為命中命。
若人常憶念, 趣向於涅槃,
爾乃得名天, 非樂欲樂者。
若常一心念, 樂修禪定業,
此樂能離有, 非謂著欲樂。
既知此有過, 於欲生厭